激光散斑的数值模拟

激光散斑的数值模拟
激光散斑的数值模拟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

1.2 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激光散斑测量基本理论 (5)

2.1 散斑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5)

2.2 散斑的成因及散斑的类型 (5)

2.3 散斑图像的统计特性 (6)

2.3.1 散斑光场的一阶统计特性 (7)

2.3.2 散射光场的强度自相关函数 (9)

2.4 基于MATLAB的激光光斑模拟 (10)

2.4.1 基本原理 (11)

2.4.2 计算与仿真结果 (12)

3 激光散斑干涉测量 (14)

3.1 激光散斑干涉测量的原理及主要方法 (14)

3.1.1 参考束型散斑干涉测量方法 (14)

3.1.2 电子散斑干涉相减技术 (19)

3.2 基于MATLAB模拟散斑干涉条纹 (22)

3.2.1 双点光源干涉现象的数学模型 (22)

3.2.2 干涉现象的模拟及结果 (23)

4 总结与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激光散斑的数值模拟

摘要

随着激光散斑现象为人们所发现并深入研究,激光散斑所具有的特性及散斑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发掘出来。而其中,激光散斑的数值模拟和散斑干涉技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测量是最重要的,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

散斑干涉技术测量是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等优点,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被大量地应用于表面测量。并且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散斑计量技术的发展,使散斑计量技术向实时、高速度及自动化方向发展。

通过光波场的衍射计算进行激光散斑现象的数值模拟,可以更多的了解激光散斑所具有的特性,为激光散斑的应用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本文阐述了散斑测量技术发展概况,分析了散斑成因,介绍了激光散斑测量基本理论,数值模拟了高斯激光束通过毛玻璃片后,在未经过与经过透镜两种情况下接收屏的散斑光场分布,并对激光散斑测量方法包括参考束型散斑干涉测量方法、电子散斑干涉相减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激光散斑,数值模拟,散斑干涉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LASER SPECKLE

ABSTRACT

With the laser speckle phenomenon is found and in-depth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laser speckle and speckle phenomenon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are uncovered. Among the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ser speckle and speckle interferometry techniques applied to the measurement in real lif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ommon.

Speckle interferometric technology have many advantage, such as non-contact, high accuracy and whole field, etc. People have been paid attention to this technology all the time. This is especially applied to surface measurement in a large amou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laser of technology have promoted speckle meas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let speckle measure technology develop along the path that is

real-time,high speed automatic.

Laser speckle can be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the diffraction calculation of light wave field. And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ser speckle.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helpful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speckle application.

This paper illuminated speckle meas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urvey, analyzed cause of speckle measure and introduced laser speckle measure theory. In addition, author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laser speckle measure method including reference beam speckle interferometric method, electronic speckle interference subtraction technology and laser speckle digital correl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laser speckle, numerical simulation, Speckle interferometric technology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迄今为止,散斑测量技术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65-1978年,以纯光学的相干计量技术为主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激光光源提供的光场优良相干性使相干测量带来的潜能被充分发掘,形成了一系列纯光学的全息散斑计量方法。对计量机理的解释,主要是用传统的干涉计量理论,以几何光学光程差的定量分析为基础,辅助以波动光学和统计光学的定性解释。第二阶段是由70年代末期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始的,是以光电结合的精密计量技术为主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不断普及及其与纯光学计量技术的结合,使全息散斑计量技术向着高精度、高速度及自动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全息散斑计量机理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出了用统计学方法解释的新理论,该理论更适合描述空间随机分布光场。

由于散斑干涉技术测量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等优点,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被大量地应用于表面测量。由于散斑照相通常利用银盐干板做记录介质,不仅费时、费力,且操作过程复杂;再加上干涉条纹图的处理极其费时,这就给干涉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困难。为了适应快速和自动计量的要求,必须解决记录方法和干涉条纹图自动处理等问题。

电子散斑干涉法[1](ESPI)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发展起来的。它采用CCD或TV摄像机采集相干散斑干涉场的光强信息,电子信号经过电子或数字处理后就以条纹图的形式显示在图像监视器上。条纹可代表物体表面的振动模式、离面位移、面内位移、位移导数及物体形状的等值线,它们的获得依赖不同的光路布置。电子散斑是一种测量光学粗糙表面位移或变形等物理量的干涉测量技术,并且被应用在无损检测(NDT)中,具有波长量级的灵敏度。由于它综合了现代发展的三大技术:激光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因此电子散斑具有如下特点:它采用CCD或TV摄像机和电子存储器取代了全息干板记录物面散斑场的光强信息,可用电子或数字技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显示干涉条纹,快速方便;它使用的图像采集卡快速采集散斑场信息,从而对工作环境的防震要求大大降低,由ESPI发展而来的电子错位干涉法(ESSPI)则完全不需要防震,可以走出实验室,进入现场测试;它可以采用相减模式处理干涉散斑场,消除一般杂散光的影响,所以它可以在照明条件下操作,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方便;电子散斑条

纹图可以以数字形式存贮,所以便于条纹后处理,结合计算机技术使条纹自动分析成为可能,为实现条纹自动化测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 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914年,散斑现象就被人们所发现,但一直未予以重视。到了1960年,随着第一台激光器诞生,全息干涉技术得到了发展。但由于散斑的存在,影响了全息图质量,散斑开始是作为一种噪声来研究的,大量的工作是试图如何克服消除散斑效应。直到1968年,Archbo1d等人首次将散斑技术应用在测量中。散斑干涉的基本原理是在1970年由Leendertz建立的。他提出散斑相关干涉术(SPC)。1971年,Buttes和Leendertz首先应用光电子器件(摄像机)代替了全息干板记录散斑场的光强信息并存储在磁带上,由电视摄像机输入物体变形后的散斑图通过电子处理的方法不断与磁带中变形前的散斑图进行比较处理,从而在监视器上能观察到散斑干涉条纹。这种方法就称为电子散斑干涉法。同年Macovski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1974年,Pedesen等把硅靶摄像管作为光电探测头应用在ESPI中,提高了ESPI系统对光的敏感度。1976年,Lokberg等把全息干涉术中的参考光位相调制技术引入电子散斑,使之能测量振动的位相分布。1977年,Wykes讨论了电子散斑干涉法中的消相关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1978年,Jones 等利用双波长电子散斑干涉法测量了物体的轮廓。1981年Jones等系统地对电子散斑干涉中各种参数的选取和优化作了详细报道。这样,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人们完成了对电子散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它的性质的研究。提出了改善ESPI条纹质量的系统参数选取方法,为以后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并研制了商品化的ESPI干涉仪。随后,Lokberg 把脉冲激光用于电子散斑。1987年,Wykes等使用小功率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实现了电子散斑干涉术,从而使系统更加紧凑、实用。

进入八十年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散斑计量技术的发展,高速存储器加快了数字图像的存取速度,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使图像处理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把这些技术应用在电子散斑干涉中,就出现了数字电子散斑干涉(DSPI)。它通过把物体变形前后的散斑图量化为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中,由计算机用数字的方法对它进行运算,从而在监视器上再现干涉条纹图。数字散斑干涉减小了电子散斑的噪声,大大提高了干涉条纹的清晰度。l980年Nakadate首次实现并得到512×512列阵的数字散斑干涉条纹,但直到1984年才由Creath正式提出来并作为一种新技术加以推广,数字图象列阵也逐步发展到今天的512×512或1024×1024,灰度等级发展到256,而且

以微机和图像板取代了原始的大型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目前,该技术逐步代替了用电子处理方法的电子散斑干涉法,但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用电子处理方法实现的电子散斑干涉法(ESPI)和用数字处理方法实现的数字散斑干涉法(DSPI)统称为电子散斑干涉法(ESPI)。

随着现代光电子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相关测量方法。数字散斑相关(DIC)测量方法是对全场位移和应变进行量化分析的光测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试件变形前后表面散斑图的变化,来获得位移和应变场等力学信息。该方法可实现微区的细观力学测量,以及用于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和高速冲击、振动等动态过程力学量的测量。利用显微镜及其它辅助设备,可适用于从微观到宏观各种情况的测量。自该方法提出以来,它已经成为实验力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无论在测试方法的改进与完善方面,还是在其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思想最早是在80年代初提出的,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更加依赖于计算机的运算,因此一些学者在如何加快相关运算的速度和提高运算的精度等研究方面作了努力。数字相关测量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光测力学领域中引人注目的新的测试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ESPI的抗震性能,l985年,Hung提出了将错位技术引入电子散斑的设想,提出了电子错位术的概念(Electronic Shearography,简称ES)。在国内,l989年,天津大学首次研制成功了电子错位散斑(或称电子剪切散斑)干涉系统,随后又开发了DSSPI系统。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半导体激光器成功地应用于电子散斑干涉中,并由可切换的双频光栅实现了错位,1993年,西安交通大学研制了光纤电子散斑技术干涉系统。

为了适用于各种工程环境测量的需要,一些仪器化、商品化的电子散斑干涉仪也相继问世,1980年,英国的Vinten公司首次推出一种电子散斑干涉仪。1986年,英国Ealing 光电技术公司推出了商品化的ESPI干涉仪VIDISPEC。1988年,美国激光技术公司首次推出电子错位散斑干涉仪ES-9100。1990年,美国的Newport公司推出Hc-400型的ESPI干涉仪。l992年瑞士的Vibo-meter公司也推出了RETRA100型电子散斑干涉仪。1992年,美国激光技术公司又推出了新型的电子错位系统ES9200、ES9400、ES9l20、ES9500及SC-4000便携式电子错位散斑干涉仪。国内,l989年,天津大学首次研制成功ESS电子错位散斑系统。1990年,中国大恒公司光电室与西德Jurid公司合作开发丁Daheng一Jurid电子散斑仪,西安交大也有已通过鉴定的TVH一30电子散斑计量系统。

1992年,中国科技大学研制的新型光学头部,采用了先进的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还加有可切换的双频光栅实现错位,使ESPI更好仪器化。另外,北京光电子技术公司也在生产电子散斑仪向工业应用领域推出。

电子散斑干涉法自问世以来即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首先电子散斑干涉法被广泛的用于振动测量和模态分析,其次它被用于物体轮廓的测量。电子散斑技术还可用于高温物体的位移测量和热变形测量。另外电子散斑在无损检测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应用。发展的新型漫射参考光光路,实现了对于相位物体的检测。1990年,Gulker把ESPI用于建筑物现场测试,而Ganesan早在1989年就把ESPI用于泊松比的实时测量。ESPI用于动态问题的研究也已有报导。

总之,ESPI是在现代高科技成果,包括激光技术、视频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和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全息干涉和散斑干涉技术、精密仪器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光测方法,它具有全场、非接触、高精度和高灵敏度、不避光、不照相、不需要特殊防震、快速实时并可在线检测等优点。

ESPI用途很广,可用在检测各种工程机械及设备的变形、振动、冲击、粗糙度、刚度和强度等特性,还可用在土木结构、水利设施的变形测量。它不但可以作为模型设计、分析、样机实验的先进工具,而且还可以作为产品检验和生产过程控制的一种有利工具。该技术也可用来检测复合材料、集成电路、压力容器和焊接物体表面或内部缺陷,成为x射线、红外和超声等传统无损检测方法的一种有效的补偿手段。因此,该技术在机械、土木、水利、电器、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

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看出,其今后重要发展的趋势是:(1)条纹数据的自动抽取和分析;(2)对工业环境的适应性研究;〔3〕多功能性,一机多用的研究。随着它的发展,必然会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2 激光散斑测量基本理论

2.1 散斑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

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 )或斑纹[3]。

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要研究它必

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识[4]。

2.2 散斑的成因及散斑的类型

在光场通过自由空间传播的条件下,从可见光波长这个尺度看,物体的表面一般都

很粗糙,这样的表面可以看作是由无规分布的大量面元构成。当相干光照明这样的表面时,每个面元就相当于一个衍射单元,而整个表面则相当于大量衍射单元构成的“位相光栅”。对比较粗糙的表面来说,不同衍射单元给入射光引入的附加位相之差可达 2π的若干倍。经由表面上不同面元透射或反射的光振动在空间相遇时将发生干涉。由于诸面元无规分布而且数量很大,随着观察点的改变,干涉效果将急剧而无规地变化,从而形成具有无规分布的颗粒状结构的衍射图样(见图1) 。如果物体表面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只要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具有足够的“宽度”,折算到物平面后能在物体表面覆盖足够多的面元(见图2),则来自这些面元的光线将在同一像点处相干叠加,从而形成散斑[5]。

由散斑的成因可知,物体表面的性质与照明光场的相干性对散斑观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物体表面的性质不同,或照明光场的相干性不同,都会使散斑具有不同的特点。粗糙面 入

射光 观察点 图1 散斑成因 点扩散函数 入射光

粗糙面

光学系统

图像板 图2 散斑成因

因此,根据两个因素可以区分散斑的不同类型。此外,人们还常常按照光场的传播方式,把散斑分成远场散斑(与夫琅和费衍射对应)、近场散斑(与菲涅耳衍射对应)和象面散斑三种类型,也可按照观察条件而将散斑分成主观散斑与客观做斑两种类型,前者实质上是象面散斑,后者则是通过自由空间传播形成的近场和远场散斑。

2.3 散斑图像的统计特性

按照光场衍射的标量理论,一个单色光场的传播过程(包括成象过程)可由一个简

单的叠加积分表征。具体说,如果已知单色光场00,y x 在 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为 ),(00y x A ,还知道光场由 00,y x 平面到与之平行的 y x , 平面这一传播过程的权函数为 ),;,(00y x y x h ,则 y x ,平面上光场的复振幅分布可表示为:

??∑

=0000000),;,(),(),(y dx y x y x h y x A y x A (2.1)

式中积分域∑在光场通过自由空间传播的条件下,由00,y x 平面上光场分布范围决定;在成象条件下由成象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宽度决定。显然,这一叠加积分同样可用来描述散斑现象。这时,),(00y x A 可以是相干光照明的粗糙表面在其极邻近平面00,y x 上形成的光场,也可以是任一平面00,y x 上的给定散斑光场;而),(y x A 则表示由),(00y x A 通过以),;,(00y x y x h 表征的传播过程,在观察面y x ,上形成的散斑光场。当),;,(00y x y x h 表

示球面波或平面波时,),(y x A 相应地表示近场或远场散斑的复振幅分布;当)

,;,(00y x y x h 表示成象系统的振幅点扩散,),(y x A 表示象面散斑的复振幅分布。

从波动光学的角度看,由式(2.1)描述散斑场是很直观的,然而,对实际散斑现象

来说,这种描写只能是形式上的,我们不能期望由式(2.1)给出满意的描述。这是因为物体表面轮廓凹凸起伏完全无规,我们无法描述其表面结构。所以,为了应用统计方法研究散斑现象,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综,这个系综由表面结构大体相似而细节迥异的物体构成,在理论上,上述散射屏系综应该包含无穷多个散射屏,在实验研究中,则应该取足够数量的“样本”,以保证必要的精度要求。

光由产生、传播到接收的过程是一个多重随机过程,在本文内,激光光场为为单色

的空间随机光场,随机场的分布在时域上是稳定的。

不失一般性,可假设物表面为一平面,反 射 率 为)],(ex p[),(),(000000y x j y x r y x R φ=,

而照明光场为 ),(00y x A L ,因而物表面散射光场可表示为:

)],(ex p[),(),(),(),(),(0000000000000y x j y x A y x r y x A y x R y x A L L φ== (2.2)

式中,),(00y x r 与 ),(00y x φ是与特定散射基元有关的量,在物表面系综意义上,它

们都是随机变量。由于照明光场一般都是空间缓变的量,散射光场特性主要由反射特性决定。大量实验表明,光学粗糙表面上的散射光场具有以下统计待性:

1.被测表面上各散射基元散射出的光场复振幅值 a (x0,y0)与相位 Ф (x0,y0)

彼此统计独立,不同散射基元散射出的光场复振幅彼此统计独立[6]。

2.被测表面从光学上讲是粗糙的,即其表面起伏高度的标准差远大于照明光波的波

长,以至于可以认为 ),(00y x φ在区间],[ππ上均匀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它0)(21)(πφππφφp (2.3)

3.被测表面散射基元非常细微,与照明区域及测量系统在物面上所形成的点扩散函

数的有效覆盖区域相比足够小,但与光波波长相比又足够大。由被测表面散射出的光场在物面上的自相关函数可以表示为:

)()()()()(01020002*001001020r r r I r A r A r r J A ->>=<=<-δ (2.4)

式中,运算符><*表示系综平均运算,函数(*)δ为二维 Dirac 函数,><)(00r I 为照

明光场及物面宏观反射特性决定的空间缓变强度函数,矢量 r 即为坐标),(y x 的简写。该式表明,散射后物面光场不再是激光器发出的空间相干场,而是变成了严格空间非相干的。如果物表面的变化还是时间函数,严格相干的照明激光束还会变成时间部分相干场。

2.3.1 散斑光场的一阶统计特性

考察物面散射的光场经过一个线性系统传播后的光场:

?∑

-=0000)()()(dr r r h r A r A (2.5)

叠加积分中)(0r r h -为传播权函数,∑为照明区域。散射光场任一点处的复振幅的

实部和虚部因此可表示为:

?∑

---=000000)]()()()([)(dr r r h r A r r h r A r A I I R R C R

?∑

---=0000000)]()()()([)(dr r r h r A r r h r A r A R I I R I (2.6)

由于)(r A R 和)(r A I 都是由来自照明区域内无数发光点元发出光场的叠加,根据中心

极限定理,)(r A R 和)(r A I 都可以看成 Gauss 随机变量,其统计持性可以由其统计平均值完全确定。根据上述对物表面散射光场统计特性的基本假设,可以导出:

0)()(>=>=<

-><>=<0200)()(21)(dr r r h r I r A R ?∑

-><>=<0200)()(21)(dr r r h r I r A I 0)()(>=

满足上述条件的两个 Gauss 随机变量称为联合圆对称的,其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2)]([)]([ex p )(21

)](),([22

22,r r A r A r r A r A P I R I R I R σπσ+-= (2.8) ?-><=02002)()(2

1)(dr r r h r I r σ (2.9) 这种概率密度函数通常称为圆型 Gauss 概率密度函数。因其恒定概率密度的等值线

是复平面上的圆,相应地又把复振幅 )(r A 称为圆型复 Gauss 随机变量。

散射光场的强度为其复振幅的模平方,而复振幅则可由强度和相位表示为:

)(c o s )()(r r I r A R ?= )(s i n )()(r r I r A I ?= (2.10)

由此可导出强度和相位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

)(2)(e x p )(41)](),([2,r r I j r r r I P I σπσ?? (2.11)

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π

π?σσ??其它)(0)0)(()(2)(exp )(21)()](),([)]([22,r I r r I r r d r r I P r I P I I (2.12) 这是一个负指数分布的随机变量,其 n 阶矩、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ππ)](2[!)(2r a n r I >=< )(2)(2r a r I >=< )(2)(2r r I σσ=

(2.13) 就是说线偏振散射光场光强的均值与方差相等。通常把方差与均值之比称做散斑场

的衬度,即:

><=)(/)()(r I r r c I σ (2.14)

衬度的倒数定义为散斑场的信噪比。显然,线偏振散斑场的衬度与信噪比都是单位

值。

类似地还可以导出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他)(0)(21)]([π?ππ??r P (2.15)

由式(2.11)、式(2.12)、 式(2.15)可以看出:

)]([)]([)](),([,r P r I P r r I P I I ????= (2.16) 这表明,对于经过传播后的线偏振光形成的散射光场,光强和相位是统计独立的。

2.3.2 散射光场的强度自相关函数

为了描述散斑场的空间结构的粗糙程度,需要讨论其光强的自相关函数,这是散斑

物场的二级统计持性。

在观察平面上,光强分布的自相关函数定义为:

>=<),(),(),;,(22112211y x I y x I y x y x R I (2.17)

这个自相关函数的宽度给散斑的“平均宽度”提供了一个合理量度。当21x x =,

21y y =时,I R 总是达到最大值,而当I R 达到最小值时,散斑场相关运算相错开的值21x x -,21y y - 应相当于散斑颗粒的宽度,这是很自然的。由于在每一点处散斑场复振

幅 ),(y x A 都是圆型 Gauss 随机变量,光强的自相关函数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2

22*11221122112),(),(),(),(),;,(><+>><=

无论对于自由空间传播产生的散斑场,还是对于成像过程产生的散斑场,都可以导

出光强的自相关函数为: ???

??????????????????+?+

>=

)()(),(2L

r e c t L r e c t P ηξηξ= (2.20) 式中当 21≤x ,1)(=x rect ;当2

1>x ,0)(=x rect ,而相应的光强自相关函数为: )s i n s i n 1(),(222Z

y L c Z x L c I y x R I λλ??+>=

x λδ= (2.22)

对于主观散斑场用的成像光学系统光瞳的直径为 D 的圆孔时,有:

)2/(),(2

22D c i r c P ηξηξ+= (2.23)

式中,当1≤x ,1)(=x circ ;当 1>x ,0)(=x circ ;而相应的光强自相关函数为:

????????+>=

)/()(21),(Z Dr Z Dr J I y x R I λπλπ (2.24) 式中1J 为一阶 Bessel 函数,[]2122)()(y x r ?+?=,这时散斑平均大小为:

D Z x λδ22

.1= (2.25) 2.4 基于MATLAB 的激光光斑模拟

激光散斑的起因是多光束干涉的结果。当激光束照射到粗糙表面时,粗糙表面上各

点形成了次波源,他们的数量极大,又处于完全随机的、不同的空间位置上,以不同的初始相位辐射子波,所有这些子波在空间相干叠加,多光束干涉的结果就形成了散斑场

[7]。

对于激光散斑场的计算,可以在经典标量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对于粗糙目标反射或

透射的激光场进行衍射积分的计算。主要计算方法有空域的数值积分计算及频域的快傅立叶算法。由于数值积分方法往往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因此可应用激光衍射的FFT 方法数值模拟高斯激光束散斑现象。

2.4.1 基本原理

设衍射屏与观察屏的距离为z ,设)0,,(0y x U 及),,(z y x U 分别为衍射屏及观察屏上

光波的复振幅。在频域中,它们的频谱函数分别为),(0y x f f G 及),(y x z f f G 。给定)0,,(0y x U 后,如果能够求出经过距离z 的传播后光波在观察平面上对应的频谱函数),(y x z f f G ,便可以利用逆傅里叶变换得到),,(z y x U 。

由于),(0y x f f G 及),(y x z f f G 分别是)0,,(0y x U 及),,(z y x U 的傅立叶变换

??∞

+-=dxdy y f x f i y x U f f G y x y x )](2exp[)0,,(),(00π (2.26)

??∞

+=dxdy y f x f i z y x U f f G y x y x x )](2exp[),,(),(π (2.27)

而),,(z y x U 为),(y x z f f G 的逆傅立叶变换

??∞

+=y x y x y x x df df y f x f i f f G z y x U )](2exp[),(),,(π (2.28)

光波场从衍射屏到观察屏的频谱变化关系

])()(12e x p [),(),(220y x y x y x x f f z i f f G f f G λλλ

π--= (2.29) 式中λ为激光波长。根据衍射的角谱传播理论,可以直接将观测屏的频谱与衍射屏

的频谱间的关系表示为:

{}{}[]

220)()(1e x p )0,,(),,(y x f f i k z y x U f z y x U f λλ--= (2.30) 式中{}f 表示对大括号中的函数傅立叶变换。设),(000y x U 为平面00y x 上的光波复

振幅,),(y x U 为经过距离z 后传播到平面xy 上的光波场,对(2.30)式进行衍射的逆运算,可以得到

{}[]{}

220001)()(1e x p ),(),(y x f f i k z y x U f f y x U λλ--=- (2.31)

式中{}f 表示大括号中的函数傅立叶逆变换。

光波场在光学系统传播过程中,通过衍射受限平面时,平面对光波场的作用体现为

一个复振幅变换函数 ),(y x T 对光波场的乘积或调制作用。在引入光瞳作用后,焦距为 f 的球面薄透镜的复振幅变换函数通常写为

)2e x p (),(),(2

2f y x ik y x p y x T +-= (2.32) 式中,),(y x p 为系统的光瞳函数。因此通过衍射受限平面的光波场表示为

{}[]

??????--+-=-222

20001)()(1exp )2exp(),(),(),(y x f f ikz f y x ik y x p y x U f f y x U λλ (2.33) 通过对像平面上光场振幅分布进行分块的菲涅尔衍射逆变换,将所有的小傅里叶变

换程序块的变换用FFT 程序实现,对结果进行数值叠加再乘以复数相位因子便得到物平面的衍射场[8]。

编程时,我们编制了圆函数保证所选位置在光斑范围内,矩形函数实现了以相关点

为 中 心 的选区问题。使用Matlab 的zeros 函数产生一个N 维0矩阵,设置了几个循环将各个小的菲涅尔变换的数据和该0矩阵进行连加, 从而实现了复振幅的叠加。用conj 函数求出计算得到的复振幅的共轭值将它和原复振幅数值相乘得到对应的光强数值。用imagesc 函数和colormap 函数画出了光斑图[9]。

2.4.2 计算与仿真结果

毛玻璃片 透镜 接收屏 激光器 图3 激光散斑演示光路图

我们应用上述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了高斯激光束辐照毛玻璃片得到的散斑场。设置

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其中激光器为氦氖激光器,输出基模高斯光束,波长为632.8nm 。 其中毛玻璃片距离接收屏可选择放置透镜,透镜焦距设为 160mm 。输出激光的束腰距离毛玻璃片 1270mm ,在毛玻璃片前的光场分布如图 4所示。激光经过毛玻璃片漫反射后的出射光束的振幅与相位假设为随机分布,则模拟的出射光束强度分布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强度分布呈现出闪烁的斑点。以毛玻璃片表面的出射光束为初始光强分布),(000y x U ,当未放置透镜时,根据(2.31)式可以计算出距离毛玻璃片300mm 处的接收屏上散斑光场分布如图6所示。当放置透镜时,接收屏上散斑光场分布可由(2.33)式计算,当接收屏位于透镜焦点处时,光场分布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光束绝大部分集中在焦点处,散斑现象已经不明显。当接收屏后移位于透镜的两倍焦距处时,光场分布如图8所示,又呈现出明显的散斑现象。

图4 毛玻璃片前光场分布 图5 经毛玻璃片后的光场分布 图6 未放置透镜时接收屏的光场分布 图7 透镜焦点处接收屏的光场分布 图8 距离透镜320mm 处的光场分布

3 激光散斑干涉测量

3.1 激光散斑干涉测量的原理及主要方法

1970 年,Leenderz 开创了一类新的以干涉方法实现光学粗糙表面检测的方法,称为

散斑干涉计量。它的记录和再现在本质上与全息干涉计量相同,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即不仅可以用光学方法实现,还可以用电子学和数字方法实现[10]。在光学方法中,原始散斑场用光学胶片记录,用光学信息处理技术提取信息,而在电子学和数字方法实现中,原始散斑用光电器件(通常是 CCD 光电探测器)记录,用电子学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信息的提取。习惯上称光学实现方法为散斑干涉测量,而将电子学和数字实现方法称为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或数字散斑干涉测量。在散斑干涉测量中,信息的记录方法众多,按记录光路的特点,可分为参考束型、双光束型、双光阑型和剪切型四种基本方式,其他记录方法都是在这四种方法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这几种散斑干涉测量方法中,除双光阑型及 Hung 型减切中平板实现方法外,其他均可用数字散斑干涉测量中的信息记录方法[11]。

3.1.1 参考束型散斑干涉测量方法

由 Leendeerz 提出的参考束型散斑干涉记录方法分为散斑参考束型和平滑参考束型

两种,其光路区别在于分出的参考束是直接照射记录平面,还是由散射面反射后再照明记录面上的感光胶片[12]。

散斑参考束型记录光路是一种 Mechelson 干涉仪式的光路。相干照明光波被分束

镜 BS 分为两束,分别照明被测物表面0r 和物表面具有类似特性的参考面 r ,由表面散射出的光场在其共轭像面上叠加形成原始散斑场。若以)(r A ij 表示像面上r 处的光场状态,其中 i =1,2分别对应物光和参考光,j =1,2分别表示变形前后的两种状态,那么在像面上变形前散斑干涉场的光强度分布为:

2

22111)()()(r A r A r I += (3.1)

变形后为:

222122)()()(r A r A r I += (3.2)

变形前后,参考光是不变的,即:

)()(2122r A r A = (3.3)

物表面光场在变形前后的关系是:

)(020011

00120)]([)(r j e r d r A r A ?-= (3.4) 式中,0r 为物表面坐标,)(02r d 为物表面变形的面内分量,而)(0r ?为变形引起的相

位变化,即变形在灵敏度矢量方向投影造成的相位变化。处理物像平面坐标均用归一化形式,因而像面上0r 可用r 代替。再者,如图9光瞳很大,则点扩散函数扩展范围很小,像面光场在变形前后的关系与物面上可视为相同,即:

)(21112)]([)(r j e r d r A r A ?-= (3.5)

与物面不同之处仅在于像面光场已变成由成像光瞳函数确定的像面散斑场,变形前

后两次曝光总光强为:

2

21)(21121211)()]([)()()(r A e r d r A r A r A r I r j +-++=? (3.6)

其系综平均值,因11A 与21A 由不同平面产生而不相关使后四项均为零,简化为:

><+>-<+>>=<<)(2)(()()(2121111r I r d r I r I r I (3.7)

也就是说,其相位信息)(r ?完全去掉,余下)(2r d 面内信息用散斑照相术方法可以

处理。为了提取散斑干涉信息,可以用实时法、相减法和衍射法等,这里介绍的是高通物平面

像平面

图9 激光参考束型光路

滤波。高通滤波的光路如图10所示,是一种典型的f 4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其滤波面上放置的高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可表示为:

?????≤=其他)

(12(0)(D H ξξ

(3.8)

二次曝光散斑图被平行光照明,通过傅里叶透镜 Ll 在其焦面上形成散斑图空间频

谱,高通滤波器挡掉中央的低频部分再被傅里叶透镜 L2 成像到输出平面,生成带有干涉条纹的物体像。散斑参考束型散斑干涉的两次曝光散斑图透过率函数为:

)()(0r I r T βτ+= (3.9)

则输出面上光强分布为:

2

)(*)()(r h r r I f i τ= (3.10)

式中,)(r h f 为f 4 空间滤波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作为散斑场,其光强系综平均为:

??--><>=<212*121)()()()()(dr dr r r h r r h r r r I i f i f i ττ (3.11)

其中二次曝光散斑图复振幅透射率函数的相关函数为:><)()(21r r ττ,

由 Gaussian 矩定理,上式中散斑场光强相关函数可表示为:

22*21122112211)()()()()()(r A r A r I r I r I r I +>><>=<< (3.12) 像平面 滤波面 出射面

图10 高通滤波4f 光学信息处理系统

式中,A1 和 A2 均为物光束与参考光束两散斑场的相干叠加.

由于参考光束与物光束来自不同表面,相互独立,式中二、三两项系综平均为零。

物光束两次曝光在像平面上光场之间复振幅分布的相关函数为:

????????-->>=<<ξ

ξξξλπξd H d r d r r f j H r I r A r A 202212201112*

12111)()]([2exp )()()()( (3.14) 参考光束两次曝光没有变化,第四项就是自相关函数:

>>=<<)()()()(2*211212*22

121r A r A r A r A 因而合成散斑场的相关函数为:

)()()]([)()()(12121)(22121112*2112r r r I e r d r r r I r A r A r j -><+-->>=<

而)(0ξH 为图9所示记录光路中成像系统的光瞳函数。散斑干涉场的互相关函数为

><)()(2211r I r I 。

若记录面上参物光强比为:

><>=<)(/)(111121r I r I k (3.16)

则有:

{})(cos )()]([2)()]([)1()()()(2122212122222122221112211r r r r d r r k r r k r d r r k r I r I r I ?-?--+-+--++>>=<<μμμμ (3.17)

当变形参数0)(22=r d ,0)(2=?r 时,互相干函数转化为自相关函数:

>>=<<)()()()(22122111r I r I r I r I (3.18)

对于 Gaussian 随机变量来讲,其线性组合仍为 Gaussian 型随机变量,因而变形前

后干涉场均为 Gaussian 空间分布随机光场,其光强分布的二阶矩和系综平均有如下关系:

211211)(2)]([><>=

因而有:

激光散斑测量讲解

引言 散斑现象普遍存在于光学成像的过程中,很早以前牛顿就解释过恒星闪烁而行星不闪烁的现象。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激光散斑的现象就更加明显。最初人们主要研究如何减弱散斑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散斑携带了光束和光束所通过的物体的许多信息,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应用。例如用散斑的对比度测量反射表面的粗糙度,利用散斑的动态情况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利用散斑进行光学信息处理、甚至利用散斑验光等等。激光散斑可以用曝光的办法进行测量,但最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CCD和计算机技术,因为用此技术避免了显影和定影的过程,可以实现实时测量的目的,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因此是值得在教学实验中推广的一个实验。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激光散斑的特性,学习有关散斑光强分布和散射体表面位移的实时测量方法:相关函数法,通过本实验还可以了解激光光束的基本特点以及CCD光电数据采集系统。这些都是当代科研和教育技术中很有用的基本技术和知识。 实验原理 激光散斑的基本概念: 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或斑纹。如果散射体足够粗糙,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图样是非常特殊和美丽的(对比度为1)。

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要研究它必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识。 图1 光散斑的产生(图中为透射式,也可以是反射式的情形) 图1说明激光散斑具体的产生过程。当激光照射在粗糙表面上时,表面上的每一点都要散射光。因此在空间各点都要接受到来自物体上各个点散射的光,这些光虽然是相干的,但它们的振幅和位相都不相同,而且是无规分布的。来自粗糙表面上各个小面积元射来的基元光波的复振幅互相迭加,形成一定的统计分布。由于毛玻璃足够粗糙,所以激光散斑的亮暗对比强烈,而散斑的大小要根据光路情况来决定。散斑场按光路分为两种,一种散斑场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也称客观散斑),另一种是由透镜成像形成的(也称主观散斑)。在本实验中我们只研究前一种情况。当单色激光穿过具有粗糙表面的玻璃板,在某一距离

散斑干涉实验

散斑干涉实验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级3班 组别:B17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散斑的性质及特点。 2、掌握散斑和离面散斑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散斑的形成 当相干光照射一个粗糙物体的表面(或通过透明的粗糙面)时,在物体表 面前的空间,可得到一种无规律分布且明暗相间的颗粒状光斑,称为散斑。要 形成散斑且散斑质量较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能发生散射光的粗糙表面; (2)粗糙表面深度须大于入射光波长; (3)入射光线的相干度要足够高,如使用激光。 图1、散斑图像 散斑携带了散射面的丰富信息,可以通过散斑的性质来推测物体表面的性质。由于这种办法的无损、快速等诸多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缺陷检测、医学的光活检等领域,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散斑的大小 散斑颗粒的大小,可用它的平均直径来表示,颗粒尺寸的严格定义是两相邻亮斑间距离的统计平均值。此值由产生散斑的激光波长及粗糙表面圆型照明区域对该散斑的孔径角' u 决定: 散斑平均半径=='0.6/sin u λ (1) 上式说明散斑的大小粗略对应于散射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散斑的形状与照明区域的形状有关,若照明区域增大则散斑变小。上面所讲的散斑是由粗糙表面的散射光干涉而直接形成的,称为直接散斑(如图2所示)。若经过一个光学系统,在它的像平面上形成的散斑,称为成像散斑,亦称主观散斑(如图3所示)。 图2、客观散斑的形成 图3、主观散斑原理图 成像平面上P 点的散斑直径v σ,决定于透镜出射光瞳对P 点的孔径角' u ,即 ='0.6/sin u λ=0.6/NA λ=1.2(1+M )F λ (2) 其中NA 为透镜的数值孔径,M 是透镜的放大率。 主观散斑是物面上的散斑图像成像所得,这个物方散斑图的平均直径用表示: ='0.6/M*sin u 0.6/M*NA λλ= (3) 3、散斑的光强分布 正常散斑图是杂乱无章的随机散斑图,其强度分布为负指数概率密度函数。概率最大的 强度趋于零,即黑散斑比其他强度的散斑都多。

材料缺陷检测技术

材料(构件)缺陷检测技术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总得来说,无损检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称作无损探伤,它的作用是在不破坏产品的前提下,检测出人眼无法看见的缺陷,以满足工程中的需要;第二阶段称为无损检测,它不是检测,它不是检测最终产品,而是要测量过程工艺参数;第三阶段称为无损评价,它不仅要检测缺陷是否存在和位置信息,还要测出缺陷的类型、尺寸、形状、取向以及对材料的力学行为的影响。,无损检测的类型有很多,根据美国国家航天局统计分析,大概有六大类,70余种。因为材料(构件)缺陷检验在航空航天,建筑,交通,工业,运输都有广泛的应用,也是这些行业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也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所以,现如今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材料缺陷检测设备和装置,如:超声检测、红外检测、电子错位散斑干涉、交变磁场测量法等无损伤检测技术。下面我将对一些现如今主要运用的检测技术对其原理、优缺点做一下介绍。 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红外检测;电子错位散斑干涉;交变磁场检测 引言:材料或构件在使用中难免会有疲劳损伤、荷载 损伤和被腐蚀,即使是全新加工制作的构件也难免有 缺陷。及时发现材料或构件的缺陷有利于减少损失, 保障安全。如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探伤检测设备,可 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对应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下面将 对比介绍一下现在普遍运用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1.超声探伤检测 超声波进入物体遇到缺陷时,一部分声波会产 生反射,发射和接收器可对反射波进行分析,就能 异常精确地测出缺陷来.并且能显示内部缺陷的位 置和大小,测定材料厚度等。除探伤外,超声波还 可用于测定材料的厚度,使用较广泛的是数字式超 声测厚仪,可用来测定化工管道、船体钢板等易腐 蚀物件的厚度。利用测定超声波在材料中的声速、 衰减或共振频率可测定金属材料的晶粒度、弹性模量(见拉伸试验)、硬度、内应力、钢的淬硬层深度、球墨铸铁的球化程度等。 此外,穿透式超声法在检验纤维增强塑料和蜂窝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也已日益广泛。原理: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千赫的机械波。在超声探伤中常用的频率为0.5~10兆赫。这种机械波在材料中能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传播,遇到声阻抗不同的异质界面(如缺陷或被测物件的底面等)就会产生反射。这种反射现象可被用来进行超声波探伤,最常用的是脉冲回波探伤法探伤,脉冲振荡器发出的电压加在探头上(用压电陶瓷或石英晶片制超声探伤仪

激光散斑和激光多普勒测量

激光散斑和激光多普勒测量 从图1.3 可知,激光散斑主要应用于微循环的血流监测,这是因为激光散斑测量 法相对于放射性微球技术 [25] 、荧光示踪检测法 [26] 和氢离子稀释 [27] 等方法,具有非接触、 无创伤、能对血流分布快速成像等优点。具有相同优点的另外一种光学检测技术——激光多普勒速度测量技术,是利用粒子散射光的强度波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来测量散射子的速度,它可用于监控血流以及人体其它组织或器官的运动。激光多普勒技术用于测量血流速度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至今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医疗诊断工具。与激光多普勒技术不同的是,激光散斑是受激光照射物体产生的随机干涉效应的颗粒状图案。如果物体由单个移动散射体(如血细胞)组成,散射图案会有波动。这些波动包含了散射体运动变化的信息。尽管激光散斑技术看起来和激光多普勒技术大相径庭,一个是多普勒现象,一个是干涉现象,但是通过数学分析,这两种方法在最终的数学表达上是可以统一的 (1.1 a)描述的是频率变化引起的强度变化,(1.1 b)是相位变化引起的强度变化。可以 看出激光散斑和激光多普勒是观察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途径,却各有自身的发展。 相干光照射的运动散射粒子会引起光强的随机波动,其物理基础可以通过两种方 式来表示:随机相干图案的波动(时间积分和微分的时变散斑或动态散斑)和不同频率之间产生的拍频和混频(多普勒频移)。图1.4 展示了运动散射粒子引起的随机光强波动的测量方法。 .2 激光散斑测量与统计特性 5 固体或流体的散射粒子运动时,会产生多普勒频移。对同向运动的散射体,其所 有的或大部分的散射光具有相同的频移,这时需要加入参考光源来产生频率差。不移动的参考光源与运动散射粒子频移的频率差与散射粒子的运动速度相关,这就是典型的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外差测量法。当散射粒子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具有一定的范围,即产生了多普勒频移谱,这时频移之间会发生相互的自拍频,在零频附近展开,此为频率的零差,可以使用光子相干光谱测量 [14,15] 。

激光散斑测量2011412225741

实验名称:激光散斑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测量散斑的统计半径(通过计算散斑场各点光强的自相关函数并拟合求出)W P S πλ2 = 。2.测量散斑的位移(通过计算两个散斑场各点光强的互相关函数并拟合求出))) (1(12 P P d x x ρ+=?。3.由以上两式求出照在毛玻璃上光斑的大小以及毛玻璃的实际位移量等。 实验原理: 1.激光散斑的基本概念 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 )或斑纹。如果散射体足够粗糙,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图样是非常特殊和美丽的。 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要研究它必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识。 图2说明激光散斑具体的产生过程。当激光照射在粗糙表面上时,表面上的每一点都要散射光。因此在空间各点都要接受到来自物体上各个点散射的光,这些光虽然是相干的,但它们的振幅和位相都不相同,而且是无规分布的。来自粗糙表面上各个小面积元射来的基元光波的复振幅互相迭加,形成一定的统计分布。由于毛玻璃足够粗糙,所以激光散斑的亮暗对比强烈,而散斑的大小要根据光路情况来决定。散斑场按光路分为两种,一种 散斑场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也称客观散斑),另一种是由透镜成象形成的(也称主观散斑)。在本实验中我们只研究前一种情况。当单色激光穿过具有粗糙表面的玻璃 以是反射式的情形)

板,在某一距离处的观察平面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亮斑分布在几乎全暗的背景上,当沿光路方向移动观察面时这些亮斑会发生大小的变化,如果设法改变激光照在玻璃面上的面积,散斑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由于这些散斑的大小是不一致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大小是指其统计平均值。它的变化规律可以用相关函数来描述。 2. 激光散斑光强分布的相关函数的概念 如图3所示激光高斯光束(参见附录1)投射在毛玻璃上(ξ,η),在一定距离处放置的观察屏(x,y)上的形成的散斑的光强分布为I(x,y)。 (1)自相关函数 假设观察面任意两点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x 1,y 1),I(x 2,y 2),我们定义光强分布的自相关函数为: G (x 1,y 1;x 2,y 2)=〈I(x 1,y 1) I(x 2,y 2) 〉 其中I(x 1,y 1)表示观察面上任一点Q 1的光强,I(x2,y2)表示观察面上另一点Q 2上的光强,〈〉表示求统计平均值。根据散斑统计学和衍射理论得G (?x ,?y )=〈I〉2[1+ exp (-(?x2+?y2)/S 2)] 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归一化的自相关函数为: 其中S 的意义即代表散斑的平均半径。这是一个以1为底的高斯分布函数。从附录2中可以知道S 与激光高斯光斑半径W (在毛玻璃上的光斑)的关系式为W P S πλ/2=,因此测量出S 的大小就可以求出W (2)两个散斑场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 假设观察面任意一点Q 1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x 1,y 1),当散射体发生一个变化后(如散射体发生一个微小的平移2 20ηξd d d +=)观察面任意一点Q 2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 (x 2,y 2)。我们定义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为:G C (x 1,y 1;x 2,y 2)=〈I(x 1,y 1) I’(x 2,y 2) 〉 同理可得,两个散斑场的互相关函数为: }])) (/1([ ex p{}])) (/1([ ex p{1{),(22 122122S P P d y S P P d x I y x G C ρρηξ++?-++?-+>==

毕业设计论文——激光散斑测物体位移

武汉轻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激光散斑进行位移测量 院系: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 101204222 姓名: 王斌 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 李丹 二零一四年五月

摘要 用散斑法测量无题的位移、应变、振动、等是散斑法在实验力学中的主要应用之一。这种测量方法不但有非接触的优点,而且可以测量面内及离面的位移。物体表面以及内部的应变、比较圆满地解决振动与瞬变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散斑测量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激光散斑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激光散斑测量法是在全息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散斑位移测量不仅可以实现离面微位移的测量,也可以进行面内微位移测量。主要是对面内微位移进行了测量研究,利用设计的测量系统将物体发生位移前后的散斑图由CCD记录下来,分别用数字散斑相关法和散斑照相法对散斑图像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最后,对以上两种测量法的特点和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都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激光散斑;位移测量;数字图像处理;位移散斑图

Abstract One main application of the speckle measurement method i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is to measure the displacement, strain, vibration and so on.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processed non-contact measurement, but also can measure the in-plane or out-plane displacement and transient.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kle measurement technique, and systemical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s of speckle. The laser speckle based on holography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and can measure micro-displacement. In surface micro-displacement is focused on in this paper. The two laser speckle patterns are respectively shot before and after the object is moved. 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 and speckle photography are used to measure a small displacement moved along x or y axle. The above two methods a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laser speckle;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digital image process; displacement of speckle pattern

激光散斑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陈杨 PB05210097 物理二班 实验题目:激光散斑测量 实验目的: 了解单光束散斑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应用此技术测量激光散斑的大小和毛玻璃的面内位移。 实验内容: 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些已知量:(与本次实验的数据略有不同) 激光波长λ = 0.0006328mm 常数π = 3.14159265 CCD像素大小=0.014mm 激光器内氦氖激光管的长度d=250mm 会聚透镜的焦距f’=50mm 激光出射口到透镜距离d1=650mm 透镜到毛玻璃距离=d2+P1=150mm 毛玻璃到CCD探测阵列面P2=550mm 毛玻璃垂直光路位移量dξ和dη, dξ=3小格=0.03mm,dη=0 光路参数:P1=96.45mm ρ(P1)=96.47mm P2= 550mm dξ=3小格=0.03mm (理论值) 数据及处理: 光路参数: P1+d2=15cm P2=52.5cm

d1=激光出射口到反射镜的距离+反射镜到透镜距离=33.6+28.5=62.1cm f ’=5cm d=250mm λ=632.8nm (1)理论值S 的计算: 经过透镜后其高斯光束会发生变换,在透镜后方形成新的高斯光束 由实验讲义给的公式: 2'2 012'11 '' 2)()1(d f W f d d f f λπ+--- = πλd W 01= 201W d πλ= 代入数据,可得: '' 1 21 221''12 2 22 01 02 2 2 2101102 d 15(1)() 5 62.11559.6332439.63362.12515511f d f cm P d d f f cm cm P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d W W d d W d f f W λπ πλ???? ? ? ???? ?????? ?? ? ? ? ? ? ? ? ????? ???? -=-=--+-=-+ =≈-+= = -+-+= 可得 由公式-31.80010cm ≈? 此新高斯光束射到毛玻璃上的光斑大小W 可以由计算氦氖激光器的

复合材料缺陷激光散斑数字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缺陷激光散斑数字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帅家盛 (北京嘉盛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应用背景: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建筑、医疗、制药、压力容器、橡胶工业等行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复合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易产生开胶、分层、冲击损伤、渗水、蜂窝变形等缺陷,缺陷的扩展给装备带来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的检测普遍采用落后的敲击法、超声波、声阻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灵敏度低、对操作者要求高、缺陷难以定量和定位、检测速度慢等问题。国外普遍采用先进的激光错位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不仅检测灵敏度高,缺陷可以直观数码成像,还可以精确测量缺陷的尺寸、位置,操作简捷方便、速度快,成为复合材料生产或现场无损检测专门解决方案。 成立于1977年的美国激光技术有限公司(LTI)是世界激光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领导者,其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克服了其它检测手段和早期激光干涉检测技术的许多瓶颈和局限,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导弹、舰船、飞船、装甲等生产或在役检测,在实践中证实了巨大的成本效益和超强的无损检测能力。 二、数字激光散斑成像检测原理和特点: 1、基本检测原理: 激光错位散斑无损检测系统利用共路径干涉计对工件表面对加载变化的离面变形一次导数进行成像,原理如下图所示: 上图左为用LTI迈克逊错位散斑成像干涉仪检测带有一个120mm直径平底孔平板结构试件的原理示意图,平板中部被加载后表面产生变形,被激光错位镜头和高端摄像头进行实时采集和数字相移处理,输出到计算机处理器操作系统,检测结果可以在电脑屏幕上实时成像显示,如右图所示。 图中激光错位探头通常使用经过两个重要改进的迈克逊干涉计:其一、一个镜片被精确的倾斜,从而得到了一个相对于工件第二张图像的一个剪切偏移量(或错位图像)。剪切量是一个矢量,它包括一个角度和一个位移量。剪切量决定了干涉计对表面位移导数的灵敏度。在检测视野内,剪切矢量偏置的两幅激光散斑图像的对应点在工件表面上方发生干涉。两张剪切图像的单频激光聚焦在CCD摄像头的感光像素阵列上。剪切图像对应点发出的光发生干涉。接着,从一张存储参考图像中减去 149

激光散斑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第23卷 第1期2008年3月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 nstitute ofM achinery Vol.23No.1 Dec.2008 文章编号:1008-1658(2008)01-0039-03 激光散斑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李晓英,郎晓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192) 摘 要:激光散斑测量法是在全息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散斑位移测量不仅可以实现离面微位移的测量,也可以进行面内微位移测量。 主要是对面内微位移进行了测量研究,利用设计的测量系统将物体发生位移前后的散斑图由CCD 记录下来,分别用数字散斑相关法和散斑照相法对散斑图像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最后,对以上两种测量法的特点和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都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关 键 词:激光散斑;位移测量;数字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O436.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f d ispl acem en t m ea surem en t ba sed on l a ser speckle L I Xiao2ying,LANG Xiao2p ing (School of Phot oelectric I nfor mati on and Telecommunicati on Engineering, Beijing I nfor mati on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University,Beijing100192,China) Abstract:The laser s peckle based on hol ography is of great p ractical value and can measure m icr o2 dis p lace ment.I n surface m icr o2dis p lace ment is focused on in this paper.The t w o laser s peckle patterns are res pectively shot bef ore and after the object is moved.D igital s peckle correlati on method and s peckle phot ography are used t o measure a s mall dis p lace ment moved al ong x or y axle.The above t w o methods a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 words:laser s peckle;dis p lace ment measure ment;digital i m age p r ocess 散斑测量与其他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光路简单、成本低、调试及操作方便等优点,从而在位移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实,散斑不仅可测量物体的位移和形变,还可测量振动、无损探伤等等。散斑在精细无损计量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1]。所以对散斑特性和规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1激光散斑测量基本原理 1.1散斑照相法 当一束激光射到粗糙物体表面时,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后在成像空间形成散斑。若将物体发生微小位移前后的散斑分别对记录介质曝光一次,就会得到一副双曝光散斑图,光强度分布为: I(x,y)=I0(x,y)+I0(x-Δx,y-Δy)(1) I0(x,y)表示第一次曝光光强,I0(x-Δx,y-Δy)表示第二次曝光光强,Δx,Δy分别指物体发生的面内微位移。根据全息原理知,记录介质的振幅透过率与光强成线性关系,即: t(x,y)=a-bI(x,y)(2)式中,a与b为常数。 因为当物体发生一个较小的面内位移时,可以认为前后两张散斑图的微观结构相同,仅有一个相对位移。当用一束细平行激光照射该散斑图时,在接收平面上可以接受到散斑图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杨氏条纹),其振幅分布由记录介质振幅透过率的傅里叶变换决定,经分析可得出微位移和条纹间距之间的关系[3,4]: Δx= λL M d x Δy= λL M d y (3) 收稿日期:2008-01-16 作者简介:李晓英(1975-),女,山西原平市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光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激光散斑检测与三维激光检测

激光散斑检测与三维激光检测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12081403 姓名:黄春萍

引言 激光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光学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光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光的引入不仅使经典干涉技术开拓了测试范围,也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激光技术大大带动了全息、散斑技术在工程应用方面的进展。传统的干涉仪只能检测透明介质的性能和检测光学表面的缺陷,而全息、散斑干涉的功能扩展到检测任何粗糙表面的形变、位移等力学特性。从而为无损检测技术开拓了一条宽阔的发展之路,并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检出率和可信度。 当激光甚至白光自物体表面漫反射,或通过透明散射体时,在散射体附近或表面广场中,可以观察到或照相记录下一种无规则分布的明暗颗粒状斑纹,成为散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散斑摄影术和散斑干涉度量术,正是应用了激光的散斑形成一种崭新的光学测量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激光散斑 1.激光散斑特性 (1)经透镜成像形成的散斑为主观散斑,在自由空间传播形成的散斑是客观散斑 (2)散斑的大小,位移及运动是有规律的,它可以反映激光照明区域内物体及传播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动态变化。 (3)随机过程,统计方法研究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大小分布等。

2.散斑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或斑纹。 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要研究它必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识。3. 散斑的成因及散斑的类型 在光场通过自由空间传播的条件下,从可见光波长这个尺度看,物体的表面一般都很粗糙,这样的表面可以看作是由无规分布的大量面元构成。当相干光照明这样的表面时,每个面元就相当于一个衍射单元,而整个表面则相当于大量衍射单元构成的“位相光栅”。对比较粗糙的表面来说,不同衍射单元给入射光引入的附加位相之差可达2π的若干倍。经由表面上不同面元透射或反射的光振动在空间相遇时将发生干涉。由于诸面元无规分布而且数量很大,随着观察点的改变,干涉效果将急剧而无规地变化,从而形成具有无规分布的颗粒

激光散斑测量技术与应用研究

激光散斑计量技术是在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光学测量方法,选题较为合理。请尽快确定课题完成方式,完善相关技术路线,开展课题调研论证工作。80 激光散斑测量技术与应用研究 1 前言 近些年来,激光散斑计量技术发展迅速,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迄今为止,散斑测量技术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65-1978年,这一发展阶段以纯光学的相干计量技术为主,形成了一系列纯光学的全息散斑计量方法。对计量机理的解释,主要是用传统的干涉计量理论。第二阶段70年代末开始,这一发展阶段是以光电结合的精密计量技术为主的,全息散斑计量技术向着高精度、高速度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发展出了用统计学方法解释的新理论,该理论更适合描述空间随机分布光场。 激光散斑计量技术是在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光学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照相法,双曝光法,电子散斑干涉法,错位散斑干涉法和散斑相关测量技术等。它具有全场,非接触,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实时快速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振动,位移,形变,断裂及粗糙度的测量等方面,成为无损计量领域的有效工具,是当前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图1.1 激光散斑的技术和应用发展时间路线图 2 激光散斑测量基本理论 1)散斑的形成 一般地说,电磁波以至粒子束经受介质的无规散射后,其散射场常会呈现确定分布的斑纹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散斑。散斑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必须有可能发生散射光的粗糙表面。为了使散射光较均匀,则粗糙表面的深度必须大于波长; 2)入射光线的相干度要足够高,例如使用激光 从可见光波长这个尺度看,粗糙的物体表面可以看作是由无规分布的大量面元构成。当相干光照明这样的表面时,每个面元就相当于一个衍射单元,而整个表面则相当于大量衍射单元构成的“位相光栅”。相干光照射时,不同的面元对

激光散斑检测中剪切散斑干涉术和相移ESPI技术介绍讲解

激光散斑检测中剪切散斑干涉术和相移ESPI技术介绍 孙小勇周克印王开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损检测中心南京中国210016) 摘要:本文介绍了剪切散斑干涉术和相移ESPI技术成像的原理,对剪切散斑干涉术和相移ESPI技术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中散斑图像的获取方法进行了说明,列举了两种方法所得的散斑图,并比较了剪切散斑干涉术和相移ESPI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可为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应用到无损检测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无损检测剪切散斑干涉术相移ESPI技术 引言: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在无损检测应用广泛。与非光测技术相比,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等优点,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一种重要和新兴的检测方法,随着激光散斑测量技术的发展,采用CCD摄像机输出干涉图像信号,可直接将输出的数字化信号与计算机连接,自动处理,并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观察到干涉图形,现场应用十分方便。 在激光散斑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过程中,出现了剪切散斑干涉和相移ESPI两种技术,本文将就两种技术进行介绍并比较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差异。 1、剪切散斑干涉技术: 1.1剪切散斑干涉的原理 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能直接测定位移的微分,对于应变非常有利。其基本原理是一般散斑干涉测量和剪切机理的结合,其装置是在一般散斑干涉测量光路的透镜前加上错位元件一剪切镜,通过不同的剪切元件,形成剪切散斑。其光路如图1所示,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扩束镜照射在具有漫反射的物体上时,漫反射的光线通过剪切镜将产生偏折,在像平面上产生两个错位的像。它们在像平面上互相干涉,形成散斑干涉图像。该图像通过透镜由CCD经图像卡采集到计算机中,并对

激光技术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强度高的特点, 使其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 并逐渐形成了激光全息、激光散斑、激光超声、激光轮廓测量、激光瞬时热成像等无损检测新技术。随着成本低、性能高、安全性好的激光器的出现,将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推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几种激光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发展情况。 关键词:激光全息; 激光散斑;激光超声; 激光轮廓测量 激光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末, 由于激光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 使其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 并逐渐形成了激光全息、激光散斑、激光超声、激光轮廓测量、激光瞬时热成像等无损检测新技术。 无损检测是以不改变被检测对象的状态和使用性能为前提, 应用物理或化学现象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测试, 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连续性、安全可靠性及其它机械、物理性能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 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对检测范围、精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促使人们不断研究新的检测方法以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 1激光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1.1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 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约占激光全息术总应用的25%。其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被测物体施加外加载荷, 利用有缺陷部位的形变量与其他部位不同的特点, 通过加载前后所形成的全息图像的叠加来反映材料、结构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图1所示为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 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将全息图记录在非线性记录材料上, 以实现干涉图像的实时显示。 ( 2)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干涉条纹的实时定量数据。 ( 3) 采用新的干涉技术, 如相移干涉技术, 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息技术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图1激光全息检测示意图

激光散斑成像的研究进展

激光散斑成像的研究进展 摘要:事实上激光散斑成像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只是我们平常没有注意而已。例如在医学方面:利用激光散斑成像仪监测肠系膜上微循环血流时空响应特性,此发明一种利用激光散斑成像仪监测肠系膜上微循环血流时空响应特性的方法,包括光路和成像系统。光路由氦氖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耦合到光纤束形成均匀扩散光束构成;成像系统由带CCD相机的立体显微镜、图像采集卡与图像采集控制软件、信号分析软件构成(1)。利用激光散斑成像监测光动力治疗的血管损伤效应,研究表明,通过对血管管径和血流速度的监测,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评估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肿瘤周围血管损伤效应(2)。在与环境相关的方面:近几年,研究出了一种先进的方法检测环境污染浓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散斑和散斑照相技术的污染扩散非定常瞬时全场浓度测量的新方法。根据污染烟雾粒子成像、粒子散射、统计光学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了浓度场全场测量的原理和此方法测量的局限性,为进一步设计浓度场测量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3)。当然激光散斑成像,主要是用在成像方面。特别是现代、随着照相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散斑成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成像监测时空散斑效应外差探测信号引言:激光散斑技术由来已久,在牛顿的那个时代就已经开始被人们认识,那时牛顿就已经认识到“恒星闪烁”而“行星不闪烁”。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散斑得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应用。是在成像方面,可以利用激光成像技术研究坐骨神经刺激时大老鼠躯体的感觉;在军事方面,有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监测激光散斑时空效应。 激光散斑的基础知识 对于激光散斑在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研究。1730年牛顿已经注意到"恒星闪烁"而行星不闪烁,光源发出的光被随机介质散射在空间形成的一种斑纹。1960年世界出现了激光器,高度相干性的激光照在粗糙表面很容易看到这种图样,散斑携带大量有用信息。散斑在工程技术方面等各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散斑的理论是统计光学的一部分,与光的相干理论在很多地方相似和相通。最初人们主要研究如何减弱散斑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散斑携带了大量的光束和光束所通过的物体大量信息。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应用。例如用散光的对比度测量物体的粗糙度,利用散斑的动态情况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利用散斑进行光学处理,甚至利用散斑验光等。

2006210143647543(激光散斑测量)

实验 激光散斑测量 散斑现象普遍存在于光学成象的过程中,很早以前牛顿就解释过恒星闪烁而行星不闪烁的现象。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激光散斑的现象就更加明显。最初人们主要研究如何减弱散斑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散斑携带了光束和光束所通过的物体的许多信息,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应用。例如用散斑的对比度测量反射表面的粗糙度,利用散斑的动态情况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利用散斑进行光学信息处理、甚至利用散斑验光等等。激光散斑可以用曝光的办法进行测量,但最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CCD 和计算机技术,因为用此技术避免了显影和定影的过程,可以实现实时测量的目的,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实验原理 1.激光散斑的基本概念 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 )或斑纹。如果散射体足够粗糙,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图样是非常特殊和美丽的(对比度为1),如图1。 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 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要研究它必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 识。 图2说明激光散斑具体的产生过程。当激光照射在粗糙表面上时,表面上的每一点 都要散射光。 因此在空间各点都要接受到来自物体上各个点散射的光,这些光虽然是相干的,但它们的振幅和位相都不相同,而且是无规分布的。来自粗糙表面上各个小面积元射来的基元光波的复振幅互相迭加,形成一定的统计分布。由于毛玻璃足够粗糙,所以激光散斑的亮暗对比强烈,而散斑的大小要根据光路情况来决定。散斑场按光路分为两种,一种散斑场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也称客观散 图1 CCD 经计算机采集的散斑图象 图2 激光散斑的产生(图中为透射式,也可以是反射式的情形) Z X 1 X 0 Z

激光散斑的测量讲解

激光散斑的测量 By 金秀儒 物理三班 Pb05206218

实验题目:激光散斑的测量 学号:PB05206218 姓名:金秀儒 实验目的: 了解激光散斑的统计特性,学会两种处理激光散斑的重要方法----自相关函数法和互相关函数法。 实验仪器: 氦氖激光器,全反射镜,双偏振片,透镜,毛玻璃, CCD ,计算机。 实验原理: 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时,在散射体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则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 (1)自相关函数 假设观察面任意两点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 11(x ,y ),22I (x ,y ), 我们定义光强分布的自相关函数为: G (x1,y1;x2,y2)=〈I(x1,y1) I(x2,y2) 〉 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归一化的自相关函数为: 222(,)()/1exp[()/]g x y G x I x y S ??=?<>=+-?+? (2)两个散斑场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 假设观察面任意一点Q1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 11(x ,y ),当散射体发生一个变化后(如散射体发生一个微小的平移220d d d ξη= +Q2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11(x ,y ) 定义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为:11221122GC x ,y ;x ,y )=(;可以,归一化的互相关函数为:21212 22 (1/()) (1/()) (,)1exp{[ ]}exp{[ ]}C x d P P y d P P g x y S S ξηρρ?++?++??=+-- 实验光路图 1.氦氖激光器 2.双偏振片 3.全反射镜 4.透镜 5.毛玻璃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423698.html,D 7. 计算机

全息干涉与散斑干涉综述

全息干涉与散斑干涉技术综述报告 全息干涉无损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个新分支,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是全息干 涉计量技术的重要应用。 我们知道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产生表面变形。若结构存在缺陷,则对应缺陷表面部位的表面变形与 结构无缺陷部位的表面变形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缺陷的存在,使得缺陷部位的结构的刚度、强度、热传导系 数等物理量均发生变化的结果。因而缺陷部位的局部变形与结构的整体变形就不一样。应用全息干涉计量技 术就可以把这种不同表面的变形转换为光强表示的干涉条纹由感光介质记录下来。 而激光散斑技术是在激光全息实验中,我们观察被激光所照射的试件表面,就可以看到上面有无数的小 斑点,因而观察不到条纹,因此在前期,散斑是被看作是噪声来对待的,直到随着人们对全息干涉技术的进 一步了解,才发现虽然这些斑点的大小位置都是随机分布的,但所有的斑点综合是符合统计规律的,在同样 的照射和记录条件下,一个漫反射表面对应着一个确定的散斑场,即散斑与形成散斑的物体表面是一一对应的。在一定范围内,散斑场的运动是和物体表面上各点的运动一一对应的,这就启发人们根据散斑运动检测,来获得物体表面运动的信息,从而计算位移、应变和应力等一些力学量。 因此全息和激光散斑方法由于其固有的高灵敏度,在非破坏性测试领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可探测 到表面及地下的裂缝、空洞、脱层和分层等缺陷。由于这些方法测量了在外部加载或其他条件的影响下,在 这三个维度下研究对象的变形,它们也可以用于质量控制,也可以用于设计阶段。激光散斑的方法,还利用 了电子检测和处理的发展(称为电视全息术),并可用于实时定量评价。本综述报告主要介绍利用光纤光刻技术,对全息和激光散斑测量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这两种方法都适用于焊接、复合材料的检验。 Introduction Holography is a two step process of recording a wavefront and then reconstructing the wave. While Holography is often used to obtain the recreations of beautiful 3-dimensional scenes, there are sever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most common and important one being Holograph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This is accomplished with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wherein interferometry is carried out with holographically generated wavefronts . A speckle pattern is generated when an object with a rough surface is illuminated with a highly coherent source of light such as laser. Initially this speckle noise was considered as the bane of holographers, until it was realized that these speckles carry information about the surface that produce them. Again, as in the case of holography,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ferometric concepts with speckle pattern correlation gave rise to speckle interferometry . The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ic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further added wings to laser speckle methods giving rise to 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 (ESPI), or “TV Holography”. This paper describes a brief outline of holographic and speckle methods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pplications, wherein the deformations of an object under load are measured in a non-contact way. Measurement of surface shapes using contouring and derivatives of displacement using Shearography are also presented. 1.Holography The schematic for recording a hologram is shown in Fig.1. The light from a laser is split into two beams. One beam illuminates the object and the other beam is used as a reference. At the recording plane, an interference of the Fig. 1 : Experimental arrangement for recording a hologram. wavefront scattered by the object with the reference wavefront takes place. A recording is made on a high resolution photographic plate. The developed plate, now called a “Hologram”, when illuminated by the reference wave, reconstructs the object wave. There are several recording geometries such as in-line, off-axis, image plane, Fourier Transform, reflection and rainbow holograms. The theory behind the recor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object wavefront is well documented . 1.1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HI) While holography is used to obtain recreations of beautiful 3-D scenes, mos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make use of its ability to record slightly different scenes and display the minut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is technique is called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HI).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