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新)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新)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新)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静脉输血 (blood transfusion)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和血浆增量剂,是治疗外伤、失血、感染等疾病引起的血液成分丢失和血容量降低的重要手段。能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改善循环;能促进携氧功能,增加血浆蛋白;能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能增加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直接换救患者的生命。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输血虽然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血液制品也有潜在的危险性,再加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患者的体质等原因,仍有3%~10%的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疾病,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 (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地给予预防和处理。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生原因】

1.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免疫反应:患者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的患者或经产妇中。

3.输血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h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过24h者;少

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每1h 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或度冷丁5O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6.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血袋一并送检.

过敏反应

【发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 (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h之内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3.多次输血的患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也可在输血刚开始时发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荨麻疹和瘤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 (表现为眼睑、

口唇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预防及处理】

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2.献血者在采血前4h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食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3.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实因病情需要须输血时,应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0.5h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4.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寻找对该过敏原无接触史的供血者。

5.患者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搔痒、荨麻疹或红斑时,可减慢输血速度,不必停止输血,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mg,继续观察;反应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畅通,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1m1皮下注射。

6.过敏反应严重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予以高流量吸氧;有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必要时行心肺功能监护。

溶血反应

【发生原因】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10~15m1即可产生症状。

2.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血: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不当 (血库冰箱应恒温4℃)、血液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

值的药物、血液受到细菌污染等,均可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

3.Rh因子所致溶血:人类红细胞除含有A、B凝集原外,还有另一种凝集原,称Rh因子。我国人口99%为阳性,1%为阴性。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其血清中产生抗Rh阳性抗体,当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可发生溶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后1~2h发生,也可延迟至6~7天后出现症状。

4.输入未被发现的抗体所致延迟性的溶血反应。

【临床表现】

1.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症状。中间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疽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最后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迸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使肾小管内皮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患者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可迅速死亡。

2.溶血程度较轻的延迟性溶血反应可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黄疽和血红蛋白尿等。

3.还可伴有出血倾向,引起出血。

【预防及处理】

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核对患者和供血者姓名、血袋号和配血报告有无错误,采用同型输血。

3.采血时要轻拿轻放,运送血液时不要剧烈震荡;严格观察储血冰箱温度,并详细记录,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采用变质血液。

4.一旦怀疑发生溶血,应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医生。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9、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3、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体温表破损 1、预防 (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1、预防 (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3) 立即报修。 (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1、预防 (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3) 注意约束松紧。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临床护理技术无菌操作及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 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 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E.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A、三天B、每天C、一周D、两周 E、两天 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7天内 9、 三:简答题: 1、皮内注射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1分) 2、皮内注射疼痛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2分)

第三章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三章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发热反应 (一)原因 1.血制品或输血用具污染 2.反复输血引起免疫反应 3、违反输血操作原则 (二)临床表现 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体温升高、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三)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输血前严格检查血液质量、输血用具及有效期。 3.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剩余血液、输血用具送检 4.遵医嘱给药并对症处理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得变化并记录。 二、过敏反应 (一)原因 1.患者呈过敏体质。 2.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 3.多次输血产生抗体。 (二)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尊麻疹、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 (三)预防及处理

1.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得过敏史,既往有输血过敏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 2.病人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搔痒、荨麻疹或红斑时,可减慢输血速度严密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3、过敏反应严重者,注意静脉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到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喉头水肿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遵医嘱给药 三、溶血反应 (一)发生原因 1.输入异型血 2.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血 3.Rh因子所致溶血 (二)临床表现 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与胸闷,继而出现黄疽与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与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三)预防及处理 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2.输血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3.运送血液时不要剧烈震荡 4.发生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对症处理,抽血送检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与尿量、尿色得变化并记录。 四、循环负荷过重 (一)发生原田 1、短时间内输血过多过快。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试题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理论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50分 1、静脉输液出现发热反应严重时,应立即,对高热病人,应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 2、输液前要求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要检查输液器各连接管是否紧密,有无松脱,主要是预防 并发症,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将患者置位和位。 3、静脉输血时一旦怀疑发生溶血,应立即输血,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医生。 二、选择题 1皮内注射法注射量小,不得超过1滴量,约相当于(D )。 A 0.01ml B 0.5ml C 1ml D 0.1ml 2、注射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应采用( A ) A 皮内注射 B 皮下注射 C 肌肉注射 D 深部肌肉注射 3、下列哪项不是皮内注射失败的原因(D) A患者躁动、不合作B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C操作欠熟练D药物刺激性强 4、虚脱发生原因(D) A 心理、生理B药物、物理C护理人员操作粗暴、注射速度过快D以上都对 5、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为A A 0.1 %盐酸肾上腺素B盐酸异丙嗪C洛贝林注射液D地塞米松 6、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注入(A) A皮下组织B表皮和真皮之间C皮下脂肪层 D 真皮组织 7、皮下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C)角。 A 5-150 B 20-300 C30-40 ° D 30-450 &皮下注射时进针深度为针梗的( B ) A 1/3-2/3 B 1/2-1/3 C 1/2-2/3 D1/3-1/4。 9、肌肉注射时掌握注射剂量。每次注射量以2-3ml为限,不宜超过C A 3ml B 4ml C 5ml D 10ml 10、静脉输液法最常见的并发症(A ) A发热反应B急性肺水肿C静脉炎D空气栓塞 11、发生肺水肿时的应急处理错误的是(C) A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B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C高浓度给氧,最好用30%—50%酒精湿化后吸入。D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扎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 12、静脉输液时预防血栓栓塞的不正确的措施有:(C ) A 为病人行静脉穿刺后,用消毒液洗手B正确切割安瓿,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C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操作时横握注射器,即“一把抓”。D使用输液终端滤器。 1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C)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负荷过重 14、献血者在采血前(D )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食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A 12 B 24 C 6-8 D 4 15、溶血反应预防(D) A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B严格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袋号和配血报告有无错误。 C 采血时要轻拿轻放,运送血液时不要剧烈震荡D以上都对。 16、皮下注射时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A )为宜。 A 2ml B 3ml C 1ml D 0.5ml 17、注射后胰岛素后,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A糖水B饼干C馒头D以上都对 18、注射时发生针体断裂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D) A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B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C迅速用止血钳将折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八、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 急性溶血反应(AHTR) 临床表现开始时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痛、恶心呕吐等。继而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 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预防: (1)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2)认真实施输血治疗方案的质量保证。 (3)仔细检查相容性试验结果,确认血液成分和受血者无误,AHT是可以避免的。 处理: (1)一旦出现AHT发生,必须立刻停止输血,并报告医师。 ( 2)维持静脉血管可介入,更换生理盐水。 (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监测肾功能及凝血状态,立即开始支持治疗。 ( 4)留取血标本送检验科及血库进行相关检查。 处理程序: 立刻停止输血f报告医师f 维持静脉血管f更换生理盐水f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f送检 2.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有发冷或寒颤,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少数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用具。 处理: ( 1)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师并给予对症处理。 ( 2)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颤时应保暖等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 4)必要时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处理程序: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f观察症状是否自行缓解f重者停止输血f保持静脉管路通畅f对症处理f观察生 命体征并记录f送检 3.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轻者为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寻麻疹。重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

第四章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四章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一)发生原因 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应。免疫反应: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二)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过24小时者;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三)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或度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二、过敏反应 (一)发生原因 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之内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多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经静脉输入的方 法。常用溶液种类有:①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②胶体溶液:右旋糖肝、代血浆、血液制品等;③静脉高营养液。常用静脉输液途径有:①经外周静脉输液;②经中心静脉输液。 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二)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口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现有输液,更换输液器具并保留有效静脉通道,对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封存以备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并发症二:急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二)预防与处理 1?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输液滴速,对心、肺疾患、老年、儿童等病人应严格控制,一般

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2.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捆扎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lO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最好用20%?30%酒精湿化,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遵医嘱予以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 5.加强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并发症三:静脉炎 (一)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至静脉回流不畅,战至阻塞。 (二)预防与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避免患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33%硫酸镁进行湿敷。 3.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喜疗妥外涂。 并发症四:空气栓塞 (一)临床表现 病人感到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纟比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二)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输血虽然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血液制品也有潜在的危险性,再加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作及病人的体质等原因,仍有3%-10%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疾病,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的给予预防和处理。本节分述如下。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㈠发生原因 1.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 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免疫反应: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 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㈡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过24小时者;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 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移除大多数粒 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 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 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或度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 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二过敏反应 ㈠发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内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 致敏所致。 3.多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㈡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也可在输血刚开始时发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脸、口唇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症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之欧阳家百创编

静脉输血法操纵并发症 欧阳家百(2021.03.07)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输血虽然有不成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血液制品也有潜在的危险性,再加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纵及病人的体质等原因,仍有3%10%病人可产生不合水平的不良反响及相关疾病,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响、过敏反响和变态反响、溶血反响、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响等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的给予预防和处理。本节分述如下。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响 ㈠产生原因 1.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卵白质、细菌的代谢产品或死菌等, 污染保管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响。 2.免疫反响: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 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产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呈现在频频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㈡临床表示 产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随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都患者血压无变更,症状继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出24小时者;少数反响严重者可呈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调养液和输血用具,采取无热原技术配制调养液, 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 过滤血液移除年夜大都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响所致的发热。 3.一旦产生发热反响,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放弃不必。 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 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 或度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 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更并记录。 二过敏反响 ㈠产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内曾用过可 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卵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 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3.屡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 生过敏反响。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一)发生原因 1、外来性或生性致热源:如蛋白质,细菌的代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免疫反应:病人血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二)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到39-40摄氏度,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缓解,少有超过24小时者;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三)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或杜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二、过敏反应 (一)发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之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结合,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 防及处理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八、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 急性溶血反应 (AHTR) 临床表现 开始时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痛、恶心呕吐等。继而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预防: (1)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2)认真实施输血治疗方案的质量保证。 (3)仔细检查相容性试验结果,确认血液成分和受血者无误,AHTR是可以避免的。 处理: (1)一旦出现AHTR发生,必须立刻停止输血,并报告医师。 (2)维持静脉血管可介入,更换生理盐水。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监测肾功能及凝血状态,立即开始支持治疗。 (4)留取血标本送检验科及血库进行相关检查。 处理程序: 立刻停止输血→报告医师→维持静脉血管→更换生理盐水→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送检 2. 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有发冷或寒颤,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9o C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少数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用具。 处理: (1)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师并给予对症处理。 (2)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颤时应保暖等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4)必要时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处理程序: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观察症状是否自行缓解→重者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管路通畅→对症处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送检 3. 过敏反应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发热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严格管理血液保存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 1、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 2、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 予对症处理。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4、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过敏反应】 预防: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处理: 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2、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 3、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 米松等,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 4、监测生命体征。

5、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 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溶血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在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min内输入。 4、输注2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因间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5、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药,以 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 2、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3、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 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色、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5、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 预防: 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短时间内输血量,对心、肺疾病人或老年、 儿童尤应注意。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发热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严格管理血液保存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 1、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 2、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 予对症处理。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4、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过敏反应】 预防: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处理: 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2、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 3、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 米松等,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

4、监测生命体征。 5、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 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溶血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在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min内输入。 4、输注2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因间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5、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药,以 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 2、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3、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 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色、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5、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 预防: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发热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严格管理血液保存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 1、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 2、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 理。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4、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过敏反应】 预防: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处理: 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2、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 3、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皮 下注射%肾上腺素。 4、监测生命体征。

5、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出现休克, 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溶血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在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min内输入。 4、输注2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因间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5、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药,以防血液凝集 或溶解。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 2、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3、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 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色、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5、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 预防: 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短时间内输血量,对心、肺疾病人或老年、儿童尤应注 意。 2、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不适。

2021年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血法操纵并发症 欧阳光明(2021.03.07)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输血虽然有不成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血液制品也有潜在的危险性,再加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纵及病人的体质等原因,仍有3%10%病人可产生不合水平的不良反响及相关疾病,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响、过敏反响和变态反响、溶血反响、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响等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的给予预防和处理。本节分述如下。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响 ㈠产生原因 1.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卵白质、细菌的代谢产品或死菌等, 污染保管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响。 2.免疫反响: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特 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产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呈现在频频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㈡临床表示 产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随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都患者血压无变更,症状继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出24小时者;少数反响严重者可呈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调养液和输血用具,采取无热原技术配制调养液, 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 过滤血液移除年夜大都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响所致的发热。 3.一旦产生发热反响,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放弃不必。 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每 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或度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 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更并记录。 二过敏反响 ㈠产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内曾用过可 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卵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 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3.屡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 生过敏反响。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 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 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E.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A、三天B、每天C、一周D、两周 E、两天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措施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发热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严格管理血液保存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 1、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 2、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 予对症处理。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4、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过敏反应】 预防: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处理: 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2、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 3、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 米松等,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4、监测生命体征。

5、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 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溶血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在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min内输入。 4、输注2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因间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5、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药,以 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 2、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3、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 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色、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5、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 预防: 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短时间内输血量,对心、肺疾病人或老年、 儿童尤应注意。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 预防与处理措施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发热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严格管理血液保存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 1、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 2、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 处理。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4、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过敏反应】 预防: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处理: 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2、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 3、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等,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4、监测生命体征。

5、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出现休 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溶血反应】 预防: 1、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在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min内输入。 4、输注2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因间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5、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药,以防血液 凝集或溶解。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 2、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3、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 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色、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5、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 预防: 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短时间内输血量,对心、肺疾病人或老年、儿童尤 应注意。 2、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不适。

第四章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四章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第四章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一)发生原因 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应。免疫反应: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二)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过24小时者;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三)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或度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二、过敏反应 (一)发生原因 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之内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多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二)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也可在输血刚开始时发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三)预防及处理 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2、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食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3、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实因病情需要须输血时,应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4、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寻找对该过敏原无接触史的供血者。 、病人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荨麻疹或红斑时,可减慢输血速度,不5 必停止输血,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mg,继续观察;反应重者须立即停止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