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的七言绝句_陶文鹏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_陶文鹏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_陶文鹏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

陶文鹏

内容提要 韩愈的七言绝句题材内容颇为深广,尤其是写两次平乱之作奏出“中兴”宏声,

是盛唐之音的回响,堪称“诗史”。韩愈七绝构思奇巧,章法多变,写景状物运用白描、比喻、

夸张、拟人俱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兼具谐趣、奇趣与理趣。韩愈力追李杜,多学杜甫的“变

体”七绝,大胆创新,在中唐独树一帜,其总的成就可与白居易相颉颃,而对宋代七绝影响

更为巨大深远。

关键词 韩愈 七绝 刚笔 创新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也是唐代的大诗人。其诗以五七言古体为代表,想象雄丽,笔力豪纵,波澜壮阔,风格奇险狠重,富于艺术独创性,这已为古今文学史家所公认。韩愈也写近体律绝诗,其中七言绝句数量最多,计七十七首,占四百多首韩诗的近五分之一,不乏戛戛独造的思想与艺术闪光点,有多首佳作脍炙人口,堪称唐代七绝的经典。然而,韩愈七绝诗的高昂格调与高超艺术被其古文和古诗的辉煌掩盖了,以至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唐诗学界的重视。在各种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中,对韩愈七绝诗或三言两语,或忽略不提。周啸天《唐绝句史》中,有“韩愈以刚笔作绝句”一节,兼论韩愈的五绝和七绝,颇有见地,但不足两千字,比较简略。因此,笔者撰写此文,力求全面深入地探讨韩愈七绝诗的情思意蕴、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指出其对李杜七绝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唐七绝诗苑中的地位以及对宋代七绝的影响。

韩愈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抱负,一生热衷政治,忧国忧民,屡遭挫折却壮心不改。他将国运民生的社会现实同其仕宦境遇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既表现在波谲云诡的五七言古诗里,也引入简捷轻灵的七言绝句中。他的七绝诗歌题材多样,多有不平之鸣,蕴含着较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彰显出中唐的时代精神。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的盛世局面已一去不返。韩愈一进入仕途,就满怀着振兴李唐王朝的政治热情,忠言谠论,针砭时弊,先后上疏请宽免关中租徭和谏迎佛骨,不料却触犯当政,遭受打击,两次被远贬南荒。韩愈有相当数量的七绝诗,倾吐衔冤被贬的怨愤不平,流露出他对官场险恶仕途坎坷的感慨,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深沉思索,如《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此诗是德宗贞元二十年(804)韩愈被贬为阳山(今属广东)令途中作。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 * 本文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的阶段性成果。

① 周啸天《唐绝句史》,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

原遭谗被放,忧愤交加,投汨罗江而死。韩愈言事获罪,与屈原的遭遇与心境相类。他途经汨罗,自然触发身世之感与迁谪之悲,写下了这首七绝,怨愤朝政昏庸无道,感怀与赞颂屈原忠贞高洁的人格。诗人营造凄凉空寂的环境氛围,妙用屈原骚赋中的意象和典故,写得一往情深,空灵蕴藉,言外有味,十分感人。

韩愈是性情中人,疾恶如仇,爱才若渴,对亲友故旧情深义重。他在《祭十二郎文》、

《与

《与孟东野书》、

崔群书》这些叙写亲友故旧存亡离合情事的文章中,贯注着真情厚谊,字字句句都是从肺腑中自然流出。而诗歌是文学中最注重倾诉心灵与情感的体式,七言绝句短小精悍,更是诗中之诗,以抒情咏志为其天职。韩愈抒写两次贬逐南行和遇赦北归的七绝,表现他本人与难友的悲痛、喜悦、劝慰、依恋之情,都是诚挚深沉,动人肺腑,如《湘中酬张十一功曹》、《郴口又赠》、《又寄周随州员外》等。请读《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

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苍茫日向西。客泪数行先自落,鹧鸪休傍耳边啼。

韩愈七绝中那些送别寄赠、描写日常生活情事和自然景物的诗,如《盆池五首》、《答道士寄树鸡》、《题百叶桃花》、《春雪》、《晚春》等,事中见意,景中含情,向读者敞开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有多首名篇佳作,惹人喜爱,下文要谈,暂不细论。

性格耿直、敢怒敢言的韩愈,还在七绝诗中抨击唐王朝上层统治者的腐化享乐、贪得无厌,如《游太平公主山庄》: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太平公主乃唐高宗李治女,武则天所生,是武后时期的风云人物。《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说他权震天下,封至万户,“田园遍近甸(京郊),皆上腴(最肥美的土地),家中珍宝如山”。诗的前联“欲占春”、“压城”,有力地揭露这位公主的飞扬跋扈、气焰倾天;后联写各种鲜花从长安城边一直汹涌到终南山,极力渲染太平公主山庄的广阔,让读者自己领悟统治者对土地的掠夺已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唐代诗人揭露现实黑暗的诗,大都借汉喻唐,此诗直写本朝事,毫不忌讳,显出了韩愈的胆气。其实韩愈写此诗不仅是指斥昔日太平公主的贪暴擅权,更是针砭现实,是对中唐统治集团骄奢淫逸行径的当头棒喝、震耳警钟。

韩愈还在七绝诗中以托物寓意的手法,对当时官场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予以有力的抨击或辛辣的讽刺。试看《题木居士二首》: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为?

韩愈被贬阳山后遇赦北上,途经耒阳(今属湖南)作此诗。木居士是一株“不胜刀锯”的朽木,因其根如人头脸,干像人身,就被当作神供奉于庙中。诗人运用漫画式的手法刻画“木居士”与“求福人”这两种滑稽可笑的形象,揭穿了宗教迷信的虚妄害人;更深层的寓意则是讽刺官场上窃踞高位的暴发户并嘲笑贪婪愚蠢的钻营者。这样的作品,尤能显出韩愈犀利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宪宗派兵进讨,久未平息。朝中大臣或主和,或主战,争论不休。元和十一年正月,韩愈由考功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上书论淮西事,积极主张用兵,与当时主政者的软弱态度相左,遂被降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力排众议,主张进讨,宪宗从裴计,并命其亲自督战。韩愈作为主战者,被裴度聘为行军司马。军出潼关,韩愈就请先赴汴州,说服了宣武军节度使韩弘出兵参战。在这次平乱中,韩愈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胆识与才干,故乱平后他因功升迁刑部侍郎。这是韩愈从政以来做成的第一桩意气风发、足以自豪的大事,因此从出兵淮西到班师回朝,韩愈以形式轻灵的七绝诗体连续叙事、即兴抒情,一气写了十几首。这些诗体有如出征手记和军旅报告,叙事真切、具体、生动,情调乐观豪迈,节奏龙腾虎跃,读之如见征尘滚滚,如闻战鼓声声,心弦亦为之鸣响。请读《过鸿沟》:

文学遗产·二○一二年第五期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此诗是元和十二年八月平叛大军由洛入汴经过鸿沟时写的。鸿沟,古渠名,在今河南荥阳县广武乡。诗的前两句以“龙疲虎困”比喻刘邦、项羽双方争斗,困苦不堪,无奈以鸿沟为界分割天下,使百姓得以生存。《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西去途中用张良、陈平计,回马追杀项羽,遂亡楚建汉。诗的第三句即用此典故,以古喻今,赞颂唐宪宗用裴度之计平淮西之乱。第四句化用李白的“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句意,明确表示对这场关系到江山统一的平藩之战满怀必胜信念。通篇也流露出韩愈对其文才武略欣然自得的神情。清人蒋抱玄评:“能将力主讨蔡隐衷曲曲道出,是借古规今,绝妙文字。”对诗的意蕴和诗人心态悟解深切。《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诗云:

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

诗中写道:王师向东进军,旌旗猎猎,映着朝阳,同漫天红霞融为一片;青山倚着秋日晴空,衬得将士们的剑戟银光闪亮。策马行进的诗人为眼前美景深深陶醉了,于是他请求统帅裴度,在平叛胜利后携带文官武将登上女几山巅,豪情壮观大好河山。此诗写景壮丽精工,抒情淋漓酣畅,洋溢着诗人高昂的爱国热情和豪迈的建功气概。

在裴度统率大军凯旋途中,韩愈又即兴挥洒出几首词气飞扬的凯歌。如《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前联写王师野宿夜景如画,后联抒胜利豪情,有中夜起舞喜迎新春之意。又如《过襄城》:“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笔飞墨舞,情溢景中,正如清代蒋抱玄《评注韩昌黎诗集》所说:“快事快调,此公一生最得意时。”《桃林夜贺晋公》: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诗中描写朝廷特使西来授勋,夜会大军于桃林塞,骑火照得漫山通红。在腊月寒冬中,授勋场面却热气腾腾。裴度手把玉珪相印,神采奕奕,满面春风。诗用直叙法,一气奔放,自然流走,笔力雄劲,有声有色。大军过潼关时创作的《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是这十几首平淮西诗中最精彩的一首: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来。

日照潼关,东西四扇关门一齐打开。华州刺史张贾不辞辛劳,奔波百里,前来迎接亲破蔡州的宰相裴度归来。诗人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热情和胜利的喜悦漫溢诗中。此诗字字质朴,语语踊跃,却展现出朝阳喷薄、青山奔驰、百姓箪食壶浆载歌载舞欢迎大军的壮丽场面。清代査慎行《十二种诗评》赞:“气象开阔,所谓卷波澜入小诗者。”程学恂《韩诗臆说》评:“写歌舞入关,不着一字,尽于言外传之,所以为妙。”

韩愈晚年仍为唐室的统一大业呕心沥血,并写出气盛势飞的七绝佳作。穆宗长庆元年(821)七月,韩愈转为兵部侍郎。这时,镇州(今河北正定)发生叛乱,杀节度使田宏正,立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凑,对抗朝廷,围困深州(今属河北)。次年,穆宗派韩愈去宣抚。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危,韩愈冒死只身前往说服王庭凑,使深州之围得解。后来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热烈称赞韩愈此行“勇夺三军之帅”。韩愈再次运用七绝诗体,真实生动地记录下他的人生中最后的得意之笔。如《奉使镇州行次承天行营奉酬裴司空相公》:

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着征衣。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

忠而遭贬的愤郁,人生离合的悲欢,冒死宣慰的紧迫与完成使命的决心,被诗人浓缩于四句二十八字中。此诗感情丰富复杂,节奏由缓变急,运笔收放自如,的是征鞍上即兴吟成的佳作。

① 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034页。

②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069页。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

综而言之,韩愈的七绝有忧国忧民情思,有思想力度,有批判精神,尤其是抒写他参与的两次平叛战役之作,豪情激越,叙事真切,格调雄浑,意境壮美,堪称“诗史”。其所奏出的“中兴”宏声,正是盛唐之音的回响。可见,在中唐的七绝诗中,韩愈的七绝最鲜明最强烈地体现出时代精神。

法国作家布封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凡是杰出的作家、诗人,总是在其作品中自然流露出自我的个性、气质、爱好与才情,从而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韩愈是锐意创新的大手笔。在他的七绝诗中,就兼有令人解颐的谐趣、使人惊异的奇趣以及发人深省的理趣,在唐代七绝诗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韩愈喜爱谈笑谐谑,这是他个性的一个突出方面。友人张籍对他这种作风很不以为然,他就在《重答张籍》中说:“昔者夫子犹有所戏,《诗》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记》曰:‘张而不弛,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所以欧阳修《六一诗话》说:

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近人程学恂《韩诗臆说》也明确指出韩“诗多涉滑稽俳谐”。

韩愈对奇怪的事物有浓厚兴趣,他有奇诞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他在《调张籍》诗中说:“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这是他学习李杜诗歌的独到心得。他又说:“险语破鬼胆。”(《醉赠张秘书》)他的五七言古诗意象奇幻怪诞,骇人耳目。在写作七绝时,他对奇趣的追求多有节制收敛,但奇趣仍不时在作品中显露出来。

韩愈反对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在政治上有保守的一面,思想上也有不少主观唯心、武断偏颇之处,但他仍不失为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了复兴儒学,韩愈对孔孟的原始儒家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研究先秦两汉儒家以外的百家之学,诸如荀子、墨子、韩非子、扬雄、王充等人的思想,从中汲取他认为有益的成分。他建造了一个儒家的道统谱系,使之深入人心,从而有力地打击了被他指斥为愚民蠹财的佛老思想。他浮沉宦海,饱经风浪,具有丰富深刻的人生体验。他将对于自然宇宙与世态人生的哲理感悟以富于形象和情韵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使他的诗歌在谐趣、奇趣基础上增添了理趣。

上文所引《题木居士二首》中,高踞神座之上的朽木“木居士”和匍伏其下欲令智昏的“求福人”,形象荒唐滑稽,使人忍俊不禁,就饶有谐趣的喜剧效果。再看《盆池五首》其三、其五: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乘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前首说,他把成团的小虫放进盆池里,瞬间分散开来,这些不知名的小虫儿多得数不清。但忽然间,它们全没了踪影,只见饱腹的鱼儿摇摆着尾鳍,悠然自得地结队游行。后首说,池光天影,清澈透明。忽有波涛拍岸,其实只是他添加了几瓶水罢了。深夜,他乘月观池,只为了要看它究竟能涵泳多少颗星星。一个小小的盆池,诗人竟从中发现鱼儿吞食小虫的迅捷与得意,发现江海狂澜与繁星闪烁,读者从中感受到诗人对小景物、小生命的兴致和喜爱,也品味了诗的谐趣与奇趣。

饶有奇趣的诗,还有《答道士寄树鸡》:

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回。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乖龙左耳来。

道士寄来的木耳,被诗人戏称为“树鸡”。诗人喜欢它的美味,想得到更大更美的,竟要烦请道士入华

① 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汇校笺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62页。

②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2页。

文学遗产·二○一二年第五期

阳仙洞中把乖龙的左耳割来。将采大木耳比喻为割龙耳。可谓奇趣横生,豪气惊人。

韩愈七绝中富于理趣的诗更多。先看《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这是组诗《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之一。张十一,即张署,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谪南方,遇赦后又同待命滞留郴州(今属湖南)。此诗是元和元年(806)在郴州作。诗人描写石榴不喜繁华,不图温养,在僻冷之处自开自落,自结子实,含蓄赞美友人张署洁身自好的清高品格,也表达他的哲理思考。诗人借此启发人们:世间美的事物多在远离俗尘的清净之地,可谓孤芳自赏。如果游人纷至沓来,车辙马蹄随意践踏,美必消失无踪。盛唐诗人王维《辋川集·辛夷坞》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意境幽淡,蕴含禅意理趣。韩愈此诗似受王诗影响,并无禅意,却有理趣。

韩愈的绝句名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是一首写景状物传神微妙又蕴含理趣的杰作。诗云: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比韩愈年长十三岁的诗人杨巨源(755—?)有《城东早春》诗云: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次句写早春柳色,与韩诗次句写早春草色,都能妙摄早春之神魂。但似有似无的草色比起嫩黄的柳眼更难发现,故从未有人写入诗中,因此韩诗比杨诗写景状物更细致新妙。今人刘拜山评杨诗:

“洞微知几,方是真鉴,不独诗人为然。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亦是此意。”指出二诗所寓理趣相类。其实韩诗的哲理,还包孕着诗人赞美新鲜事物蓬勃生命活力的意味,可谓同中有异。

韩愈的七绝不仅兼具谐趣、奇趣、理趣,还多有意象的隐喻性、象征性、暗示性,由此造成诗的意味深长,有弦外之音,给予读者咀嚼不尽的美感享受,并为他们提供了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我们先看两首咏史怀古的诗:

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题楚昭王庙》前一首是诗人平淮蔡归途经河南宜阳县连昌宫旧址而作。前两句写离宫当年的宏伟与今日的残破;后一联写宫前白头野老相问:今皇宪宗是创建开元盛世的玄宗的第几代子孙?只写“相问”,未写“相答”,诗即戛然而止。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俯仰慨然,妙在言外。”近人俞陛云《诗境浅“野老身经理乱,追念故君,兼怀盛世,皆于一问中见之,其寄慨深矣。”刘拜山评解道:说续编》论析:

“中唐以后,唯宪宗锐意图强,先后平定刘辟、李锜。讨平淮蔡之役,更削除国家数十年心腹巨患,一时声威大振,史称中兴。此诗借野老之口,以媲美开元寄望于宪宗,寓意深婉至极。”后一首是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今属广东)途经湖北宣城,题楚昭王庙之作。楚昭王姓熊氏,名轸,是春秋时代楚国的贤王,曾击退吴国入侵,收复失土。诗中写楚世家早就灭亡,楚人物已荡然无存。然而,千载之后,楚地的百姓仍感念昭王贤德,年年都来焚香祭祖。诗人既怀古,更伤今,深沉慨叹当今皇帝尚未能如楚昭王那样用贤纳谏、安邦定国深得民心。通篇写景叙事,不着议论,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凝聚为一股苍凉悲壮之气,在读者心头萦绕不绝。清代朱彝尊《批韩诗》评:“若

① 富寿荪选注,刘拜山、富寿荪评解《千首唐人绝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7页。

②③ 《千首唐人绝句》,第472—473页。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

“意味深长,昌黎绝句中第一。”草草然,却有风致,全在‘一间茅屋’四字上。”何焯《义门读书记》评:

“能以气势为风致,愈读则意愈绵,愈嚼则字愈香,此是绝句中杰作。”

蒋抱玄《评注韩昌黎诗集》说:

都异口同声地赞赏此诗情思意味的丰厚深远。清人朱庭珍《筱园诗话》说:“咏古七绝尤难,以词意既须新警,而篇终复须深情远韵,令人玩味不穷,方为上乘。”韩愈的咏古七绝,是达到了这一“上乘”境界的。

韩愈许多写景状物的七绝运用“托讽禽鸟,寄词草树”(刘禹锡《读张曲江集作》)的“寄托”写法,使诗具有多义性,诗味丰富含蓄,难以确指。如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诗人任河南令居洛阳时的《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描写春日黄昏,纤细轻柔的柳絮飘浮在清镜般的池面上,被池水打湿,再也不能归去。诗写眼前景物,似有寓意,但其深层意蕴不易确指,更难描述。再如《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诗写晚春郊游即目所见,诗人即景遣兴,趣致天然。但后两句意思很难确指。朱彝尊《批韩诗》说:

“《晚春》盖刺当时执政之臣叔文、“词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王闿运《湘绮楼说诗》卷一却说:

“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伾、谊之属。其红紫芳菲则刘(禹锡)、柳(宗元)之俦也。”刘永济说:

“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但不知究何所指。”周啸天说:

有人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他的看法是:“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一首七绝小诗,竟能引起读者那么多歧异的解释。这样的作品,可以激发不同时代不同读者欣赏、阐释的无穷兴味,从而在文学史上流传下来,千古吟诵。

清人沈德潜概括七言绝句的艺术高境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从上文论析可知,韩愈有不少七绝诗已达到了沈氏所标举的艺术高境,可补加一句:“昌黎亦有焉。”

韩愈《酬马侍郎寄酒》诗里说:“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可见他是自觉地用力做绝句小诗的。为了实现“四句意能多”,他在七绝诗创作中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值得认真探讨和总结。

七绝篇幅短小,要小中见大,浅中有深,咫尺具万里之势,首先要讲究立意构思。韩愈的不少七绝诗立意新奇,构思巧妙。上文所举《盆池五首》其三、其五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就因构思精妙,已显出小中见大、静中显动、富于谐趣奇趣理趣的特色。再看《盆池五首》其二: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清代汪佑南《山泾草堂诗话》评:“此首咏种藕,不曰看荷而曰听雨,盖荷叶齐放,亭亭净植,雨来

① 《千首唐人绝句》,第473页。

②③ 《千首唐人绝句》,第476页。

④ 《千首唐人绝句》,第1022页。

⑤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969页。

⑥ 张清华评注、季镇淮审阅《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27页。

⑦ 刘永济选释《唐人绝句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2页。

⑧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3页。

文学遗产·二○一二年第五期

作清脆之声,胜于芭蕉,可见昌黎别有天趣。”今人刘拜山评:“才种藕,已想到听雨,透过一层说,便饶情趣。”诗人采取别开生面、“透过一层”的构思,使此诗情趣盎然,含蕴倍深。我们再看《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此诗当作于永贞元年(805)秋,韩愈与张署遇赦后同居湘中时。诗写同舟泛游,乐未忘忧。古诗中常用岭猿越鸟之啼鸣衬托人的凄凉愁苦。此诗却反用其意,说今日同听猿啼鸟唱,转觉可爱而不知愁苦。这样既表现今日同听之乐,又暗示昔日之愁与日后之愁,诗情丰富复杂,沉郁又痛快。正如清代汪琬《批韩诗》所评:“今日同听不愁,他日之愁可知矣。‘可怜’两字,无限低徊。”《春雪》诗的构思更加新颖奇妙: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早春二月,未见花开。诗人刚为小草萌芽而惊喜,天却降下一场雪来。但当时诗人正任代皇帝撰写制词的知制诰,仕途得意,心情畅快,故而寒雪袭来也不觉其冷,反将白雪看作春花,并说它是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意穿过庭树纷飞而来。立意构思新奇,使诗增添了奇情异趣,富于浪漫色彩。

诗的艺术构思还包括章法结构。七言绝句章法结构一般是“起承转合”,韩愈写七绝大多数遵循这一规律。但为了造成更好的抒情表意效果,他喜欢打破常规,创造出特殊的章法结构。清代朱宝莹《诗式》评韩愈的《晚春》诗:“四句分两层写,而‘晚春’二字,跃然纸上。”其实,韩愈有多首七绝呈示出这种“四句分两层写”的章法,例如《风折花枝》:“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朱彝尊《批韩诗》评此诗:“出意新,上二句唤下意亦佳。”《晚雨》诗云:“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投竿跨马踏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今人张清华分析说:“诗写暮雨晚景……前二句写闲情,突出虽雨犹游,情不欲归也。后两句写天晚速归。正因为有‘不欲归’才引出‘速归’之情;反之才托出滞留城南不欲归之情。”又如《赠张十八助教》: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忽见孟生题竹处,相看泪落不能收。

此诗前两句写张籍眼疾已痊愈,二人携手同游城南之乐;后两句写忽见孟郊题竹之处,想到斯人已逝,

“真情直吐。前二句何等乐,后二句何等痛!”韩愈新创的第二种章法结构,不禁凄楚泪落。朱彝尊评:

可称为“结句提问式”。《盆池五首》其五结句:“试看涵泳几多星?”《题木居士二首》其二结句:“匠

“身在仙宫第几重?”《同人虽巧欲何为?”《和李司勋过连昌宫》结句:

“今是开元几叶孙?”《芍药》结句:

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结句:“有底忙时不肯来?”结句一问,有婉致谐趣;问而不答,蕴藉含蓄,又有意在言外之妙。

韩愈七绝诗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意象,兼具真幻、刚柔、大小、动静、隐显、奇正、虚实之美,多姿多彩,但大多数饱含情感,富于生命活力,令人喜爱,这是韩愈精心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营造的艺术结晶。先说白描,《盆池五首》其三写池中虫鱼聚散与游乐体物入微,活灵活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绘出似有似无草色,更是白描传神的妙笔!韩愈才气横溢,奇思妙想纷至沓来,故长于比喻。其五言古体《南山诗》竟能连续铺排五十多个“或”字句比喻描状南山的层峦叠嶂伟迹奇态,在诗史上可谓空前绝后。而其五律《送桂州严大夫》仅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

①② 《千首唐人绝句》,第469页。

③ 《千首唐人绝句》,第468页。

④ 《千首唐人绝句》,第471页。

⑤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971页。

⑥ 《韩愈诗文评注》,第429页。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

玉簪”两句,以精美贴切的喻象和工整自然的对仗,高度概括出桂林山水的神姿仙态,成为千古名联。韩愈的七绝诗中,也颇多新鲜优美的比喻,除上文已引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与“直割乖龙左耳来”外,还有“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楸树》),写楸树枝叶茂盛像帷幕,树冠像车盖;在濛濛雨雾中看去,又宛若一只大彩笼。再如“红灯烁烁绿盘龙”(《芍药》)比喻芍药花叶,“谁人脱与青罗帔”(《楸树二首》其一)比喻缠绕楸树的藤蔓,“山作剑攒江写镜”(《郴口又赠二首》其一)比喻山峰与江水。这些比喻都能使景物对象生动鲜明,可见可闻,可触可感。韩愈又善于艺术夸张。如“休垂绝徼千行泪”(《湘中酬张十一功曹》)、“扁舟斗转疾于飞”(《郴口又赠二首》其一)、“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渴死时”(《井》)、“看吐高花万万层”(《楸树二首》其一)等,借助夸张表达出诗人强烈的感受与情绪。韩愈尤长于拟人,将所要表现的物象人格化、性灵化。上文所举“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风折花枝》)等,都是将物拟人,饶有性灵。又如《题百叶桃花》:“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红艳的百叶桃花犹如仙女玉立窗前,陪伴诗人夜宿禁中。《镇州初归》云:“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放待郎归。”诗人奉使镇州归来,但见长安街头的杨柳树摆弄春风,意欲飞去;而他家中的小园桃李却有意留花不发,含情脉脉,等待诗人归来观赏。由于妙用拟人手法创造灵慧秀美的女性形象,使平常的生活场景洋溢出生命的、心灵的、浪漫的气息。朱彝尊评赞说:“比拟殊妙,风致由笔尖溢出。”诚哉斯评!

舒芜曾指出,韩愈的古体诗具有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在诗歌形式上形成一种“反对称反均衡反和谐反圆润之美”。他的长篇古体诗,往往通篇彻底单行,没有一个骈偶对仗。他的七绝诗大多词气飞扬,浑脱超妙,单行直下,一气贯通,如古风歌行,浩然长往。如《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盆池五首》等。刘拜山评赞韩愈七绝名篇《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云:“陡起直行,苍苍莽莽,必如此方称凯旋声势,必如此方见平蔡功烈。此等绝句,为昌黎独造之境。”指出韩愈七绝“独造之境”,非常中肯。但韩愈在七绝创作中也注意继承与发扬近体律绝对称均衡和谐圆润之美。他的七绝有“对起散结”的,如《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几山下作》、《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酬别留后侍郎》、《和李司勋过连昌宫》、《题楚昭王庙》等,都是前两句采用对偶句,后两句是散句;又有“散起对结”式,如《赠刑部马侍郎》:“红旗照海压南荒,征入中台作侍郎。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阙致时康。”前两句用散句,后两句用对偶句,但仅一例,不像杜甫的绝句,“散起对结”式用得最多。杜甫还喜欢采用“四句皆对”式,共十来首,其中有著名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韩愈七绝四句皆对的有《送张侍郎》与《遣兴》两首。《遣兴》云: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着人间比梦间。”通篇在议论说理中抒情,前后两联对仗工整,后一联还兼用句中重言自对。显然有意学习杜诗技巧,并想在对仗上与老杜争胜。

韩愈在《荐士》诗中赞扬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要求诗的语言生新瘦硬,又自然妥帖。在他的七绝诗中,很少有充满其古体诗的狠重奇险、冷僻奥晦的字句,更多刚劲有力、新奇峭

拔、明快爽利的语言,如“猿愁

4鱼踊

4

水翻波”(《湘中》)、“高甍巨桷压

4

山原”(《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龙疲虎困割

4川原”(《过鸿沟》)、“清香扑

4

地只遥闻”(《风折花枝》)、“颍水嵩山刮

4

眼明”(《过襄城》)、

“雪飐

4霜翻

4

看不分,雷惊

4

电激

4

语难闻”(《郴口又赠二首》其一)等。还有《芍药》中的“浩态狂香昔未

逢”,被程学恂称“浩态狂香四字,生造得妙”。可以说,韩愈比较成功地实践了他的“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的主张。

①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237页。

② 舒芜《序》,陈迩冬选注《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③ 《千首唐人绝句》,第475页。

文学遗产·二○一二年第五期

更值得注意的是,韩愈在七绝诗中用了不少通俗浅近的口语和俗语,例如《盆池五首》的语言,清新活泼,自然浑成,有如脱口而出,活色生香却又妙趣横生。朱彝尊就称赞:“俚语俚调,直写胸臆,颇似少陵《漫兴》、《寻花》诸绝。”《晚春》、《春雪》、《晚雨》也是采用经过锤炼的俗言口语写景抒情;《晚雨》以“廉纤”一词形容小雨,亦韩愈自创。《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诗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纯用白描,展现曲江雨后楼台花树倒映水中的清丽景象,如挥洒出一幅水彩写生画。全篇语言明快,语调委婉,情趣盎然。特别是结句,纯是口语,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有底忙时不肯来’语,入诗便趣。”

韩愈在《调张籍》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的诗歌创作以李杜为典范,心慕力追。如果说,韩愈的古体诗主要是学李杜诗的艺术,在融会贯通中开辟出一个独到的新境界;那么,韩愈的七绝则是兼学李杜诗的思想与艺术,有继承也有创新,但创新成就不及古体。

李白和杜甫的七绝题材非常广泛,有抒写个人理想抱负、生活体验、亲友情谊、山川景物、风俗民情、花鸟鱼虫、怀古咏史等。韩愈的七绝继承了李杜七绝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李杜七绝还反映朝政得失、国家安危、军事胜负、民生苦乐,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写他加入永王李璘幕府参加平叛战争的经历,表现报效国家的豪情胜概。杜甫的七绝组诗《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和《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写对朝廷军队先后平息内乱外患后的喜悦与隐忧,流露出诗人爱国的赤心与爱民的热忱。韩愈的七绝继承和发扬李杜七绝的传统,既表现自然景物、日常生活,也突出表现重大题材和主题。尤其是韩愈写他亲身参与的两次平乱战役的七绝诗,同李白的七绝组诗《永王东巡歌》在题材、主题以及写法上十分相似,都有饱满的政治热情、豪迈的气魄和高昂的格调,熔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意境雄丽,使人读来强烈地感受到盛唐气象与中唐的中兴局面前后映照。显然韩愈认真地学习与借鉴了李白的《永王东巡歌》,但在继承中又有创新。韩愈并不采取仅有一个大标题而每首诗无题的组诗形式,而是单篇诗连续出现。诗的标题常点出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在诗里集中笔墨写景抒情。这样,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事件的经过、进展与结果。简明的纪实性与浓郁的抒情性互补与结合,使诗篇更显出“诗史”的性质。

韩愈在两次被贬谪往返途中写的诗,豪放又悲凉,也同李白诗风一脉相承。李白研究专家裴斐独具慧心地感悟到李白并非一味豪放,他的性格和诗风是豪与悲。“其豪纵奔逸总是同深沉的悲感分不开,或豪中见悲,或悲中见豪,典型的李白个性总是包含着豪与悲两方面:豪,出于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悲,出于对现实的深刻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双重矛盾、双重痛苦。”韩愈豪迈自负的个性及其忠而获罪的遭遇,使他抒写贬谪境遇与感受的七绝诗歌,有不少是与李白诗相似的亦豪亦悲之作。例如元和十四年(819)贬谪潮州途中作的《题临泷寺》: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

诗中写他在贬谪途中离乡杳远,一身衰病,环境险恶,使凄楚悲苦的情绪格外浓烈深沉。但第三句“吾能说”有力一转,转悲为豪,坦然面对天涯海角的潮阳之地,急盼欣赏海气昏昏波涛拍天的荒凉壮阔之景,极朴极妙。朱彝尊《批韩诗》说:“妙处全在‘吾能说’三字上。”蒋抱玄《评注韩昌黎诗集》评:“调

①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946页。

② 《千首唐人绝句》,第480页。

③ 裴斐《李白个性论》,《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上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詹福瑞在《古代文学研究中

论韩愈的七言绝句

高字响,亦悲亦豪。”

但韩愈的七绝在艺术表现方面受杜甫诗沾溉更多。唐诗学者许可说,韩愈既是“悲剧性诗人”,“又有不少谈笑谐谑的诗歌,所以他又是喜剧性人物,而且至少是空前的第一人”,见解颇妙。不过据胡适说,杜甫才是中国古代诗史上空前的第一个喜剧性诗人。他在《白话文学史》中论杜甫,特别突出杜甫性格中的“诙谐风趣”,十分赏爱杜甫晚年写的“小诗”,指出这种小诗常常用绝句体,并且用最自由的绝句体,不拘平仄,多用白话,“只是抓住自然界或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最单一又最精彩的一小片段”,“风格老辣透了,造语又自然又突兀,总要使他那个印象逼人而来,不可逃避”,“这样顽皮无赖的诙谐风趣使他的小诗自成一格,看上去好像最不经意,其实是他老人家最不可及的风格”。其实,清代黄钺《昌黎诗增注证讹》早已指出:“谐语为戏,不独退之,少陵亦间有之。至或所赏‘拍岸才添水数瓶’、‘一夜青蛙鸣到晓’,以为有天工,殊未道着。”上文所论韩愈七绝诗中的谐趣奇趣与理趣,固然是韩愈谈笑谐谑个性的流露,但显然他也有意识地学习、吸取了杜甫小诗表现幽默风趣的艺术。杜甫创新的“变体”七绝不拘平仄,多用拗句,并且一再试作首句不入韵和押仄

“洛阳城下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声韵的诗。韩愈在这些方面也有意学杜,例如《梨花下赠刘师命》: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熳开正月。”就是一首不拘平仄、押仄声韵的仿杜之作。杜甫在七绝诗中大量运用对偶句乃至四句皆对,大量采用方言、俚语、俗字入诗,使诗风通俗质朴,自然活泼,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韩愈也追随杜甫,在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力破常规。上文已论,不再赘言。宋代王楙《野客丛书》卷三《韩用杜格》指出:“杜子美《逢李龟年》诗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韩退之《井》诗曰:‘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渴死时。’杜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韩诗:‘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因知韩诗亦自杜诗中来。”可见韩愈常学习借鉴杜诗的构思与句法。清代马位《秋窗随笔》说:“昌黎古诗胜近体,而近体中惟《湘中酬张十一功曹》、《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及《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诸作,矫矫不群,可以颉颃老杜。”韩愈七绝能否“颉颃老杜”,尚可再议,但其自觉地步武杜甫足迹,则是可以肯定的。

在韩愈同时代的杰出诗人中,白居易七绝六百七十二首,刘禹锡一百八十首,柳宗元二十八首,孟郊六首,李贺十八首。韩愈七十七首,数量居第三位。刘禹锡七绝融合盛唐李白、王昌龄“正宗”绝句和杜甫“变体”绝句之长,其七绝中的咏史诗、仿民歌体诗堪称中唐之冠,其他写景抒情诗也多构思巧妙、想象不凡、设喻精警之作,艺术成就应在韩愈之上。白居易七绝最多,绝大多数是率意之作,浅近坦易,而艺术精品寥寥无几,与韩愈七绝相比较,各有千秋,难以轩轾。古代诗论家不乏七绝韩胜于白的言论。例如宋人何汶《竹庄诗话》引《苍梧杂志》评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诗:“唐人谓此四句可敌一部《长庆集》,诚然。”清代蒋之翘《韩昌黎集辑注》引刘辰翁语云:“人评公曲江寄乐天绝句胜白全集,此独谓唱酬可尔,若公绝句,正在《昭王庙》一首,尽压晚唐。”扬韩抑白,难免过甚其辞,但认为韩愈七绝胜于白居易,应是有识之论。施补华《岘佣说诗》

① 《千首唐人绝句》,第477页。

② 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下卷第六章《韩愈》(许可执笔),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③ 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④ 《韩愈诗文评注》,第425页。

⑤ 《韩愈诗文评注》,第412页。

⑥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340页。

⑦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239页。

文学遗产·二○一二年第五期

说:“七绝忌用刚笔,刚则不韵。退之‘荆山已去华山来’一绝,是刚笔之最佳者。”宋顾乐《唐人

“此二作颂而不谀,铺而有骨,万首绝句选》评韩愈《桃林夜贺晋公》和《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格高调高,中唐不可多得,真大手笔也。”虽只是评韩愈的两首七绝,但指出韩愈以刚而有韵之笔写七绝,其作品有风骨,有高格调,并评赞韩为中唐七绝的“大手笔”,更是别具慧眼,切中肯綮。

韩愈的七绝诗对宋代七绝有巨大深远的影响。叶燮《原诗》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韩愈诗开宋诗之风,主要指其古体,也包括其七绝在内。这里仅略论韩愈七绝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及杨万里七绝的“发端”之功。金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一一《半山绝句悟机》说:“‘天街小雨’云云,此韩诗也。荆公早年悟其机轴,平生绝句实得于此。虽殊欠骨力,而流丽闲婉,自成一家。”王安石诗宗杜、韩而自出机杼,他在后期创作了大量写景抒情雅丽精工的七绝,如《金陵即事》、《北山》、《北陂杏花》等,与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等写景清丽、韵致摇曳的七绝名篇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相似之处。苏轼和杨万里有许多七绝诗兼具谐趣奇趣与理趣,同韩愈七绝诗可谓一脉相承。例如南宋胡仔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此退之早春诗也。‘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子瞻初冬诗也。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韩苏二诗一颂早春,描其淡绿似无之草色;一颂初冬,绘其橙黄橘绿之彩色。二诗皆情、景、理交融,但从艺术构思、章法与句法看,苏轼显然学习、借鉴了韩诗。至于黄庭坚诗“于(韩)公师其六七,学杜者二三”,其七绝诗构思奇巧、造语奇特和格律奇拗,更明显地取法杜甫和韩愈。其《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云:“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不仅比喻与拟人的奇丽堪比韩诗,而且其亦豪亦悲的情调亦与韩愈抒写贬谪感遇的七绝诗颇为相似,又增添了山谷独有的达观放旷。由此可见,韩愈七绝的思想与艺术成就不容忽视,其对后代七绝创作的影响不应低估。

在唐代七绝诗苑中,韩愈兼用刚笔柔笔、谐笔奇笔尤其是史家之笔写出的七绝,真是一株矫矫不群的奇葩,风骨崚嶒,香飘千载。

[作者简介]陶文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发表过专著《宋代诗人论》等。

① 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996页。

② 《千首唐人绝句》,第475页。

③ 霍松林校注《原诗》内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④ 《韩愈诗文评注》,第457页。

⑤ 参见拙著《苏轼诗词艺术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117页。

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3—74页。

1.经典楷书钢笔硬笔书法描红字帖(琵琶行)

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爱莲说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硬笔书法作品欣赏1 爱莲说硬笔书法作品欣赏2 爱莲说硬笔书法作品欣赏3 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

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

硬笔书法楷行常用字(田字格版)

一乙二十丁厂七卜人入八九几儿了力乃刀又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与万上小口巾山千乞川亿个勺久凡及夕丸么广亡门义之尸弓己已子卫也女飞刃习叉马乡丰王井开夫天无元专云扎艺木五支厅不太犬区历尤友匹车巨牙屯比互切瓦止少日中冈贝内水见午牛手毛气升长仁什片仆化仇币仍仅斤爪反介父从今凶分乏公仓月氏勿欠风丹匀乌凤勾文六方火为斗忆订计户认心尺引丑巴孔队办以允予劝双书幻玉刊示末未击打巧正扑扒功扔去甘世古节本术可丙左厉右石布龙平灭轧东卡北占业旧帅归且旦目

叶甲申叮电号田由史只央兄叼叫另叨叹四生失禾丘付仗代仙们仪白仔他斥瓜乎丛令用甩印乐句匆册犯外处冬鸟务包饥主市立闪兰半汁汇头汉宁穴它讨写让礼训必议讯记永司尼民出辽奶奴加召皮边发孕圣对台矛纠母幼丝式刑动扛寺吉扣考托老执巩圾扩扫地扬场耳共芒亚芝朽朴机权过臣再协西压厌在有百存而页匠夸夺灰达列死成夹轨邪划迈毕至此贞师尘尖劣光当早吐吓虫曲团同吊吃因吸吗屿帆岁回岂刚则肉网年朱先丢舌竹迁乔伟传乒乓休伍伏优伐延件任伤价份华仰仿伙伪自血向似后行舟全会

杀合兆企众爷伞创肌朵杂危旬旨负各名多争色壮冲冰庄庆亦刘齐交次衣产决充妄闭问闯羊并关米灯州汗污江池汤忙兴宇守宅字安讲军许论农讽设访寻那迅尽导异孙阵阳收阶阴防奸如妇好她妈戏羽观欢买红纤级约纪驰巡寿弄麦形进戒吞远违运扶抚坛技坏扰拒找批扯址走抄坝贡攻赤折抓扮抢孝均抛投坟抗坑坊抖护壳志扭块声把报却劫芽花芹芬苍芳严芦劳克苏杆杠杜材村杏极李杨求更束豆两丽医辰励否还歼来连步坚旱盯呈时吴助县里呆园旷围呀吨足邮男困吵串员听吩吹呜吧吼别岗帐财针钉告我

乱利秃秀私每兵估体何但伸作伯伶佣低你住位伴身皂佛近彻役返余希坐谷妥含邻岔肝肚肠龟免狂犹角删条卵岛迎饭饮系言冻状亩况床库疗应冷这序辛弃冶忘闲间闷判灶灿弟汪沙汽沃泛沟没沈沉怀忧快完宋宏牢究穷灾良证启评补初社识诉诊词译君灵即层尿尾迟局改张忌际陆阿陈阻附妙妖妨努忍劲鸡驱纯纱纳纲驳纵纷纸纹纺驴纽奉玩环武青责现表规抹拢拔拣担坦押抽拐拖拍者顶拆拥抵拘势抱垃拉拦拌幸招坡披拨择抬其取苦若茂苹苗英范直茄茎茅林枝杯柜析板松枪构杰述枕丧或画卧事刺枣雨卖

硬笔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应网友要求,发些现代名家硬笔书法作品,以作为选贴参考.以下排名不分等级。 ▂_▂_▂_▂_▂_▂_▂_▂▂_▂_▂▂_▂_▂▂_▂1、 田英章,l950年生于天津,字存青、存卿,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田英章系书法世家,自幼3岁时和其兄田蕴章习练书法,主功欧楷,兼学二王及历代名家碑帖。是屈指可数的楷书名家。硬笔楷书偏与秀丽飘逸,虽说他楷书学欧,毛笔在当今也是屈指可数,硬笔笔法感更贴近与《灵飞经》。现在市场上的字帖太多了,字库编排,要知道字库在制作过程中,经过软件调整秀气,难有手写之美,也造成了很多人认为他的硬笔楷书太过于“魅化,抗肩过重”等特点。也难免会对他的硬笔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倦之感,但是他的手写体个人觉得依旧很美,灵飞经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也不要让字库误导了田师在硬笔上的成就。之前也有分享过他的老字贴,90年出版的,喜欢的可以点击“硬笔书法技巧”查看历史消息。2、 卢中南,1950年12月出生。祖籍河南济源。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处长、研究馆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曾任中国

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评委。学欧体,擅长楷书,笔法秀美不失丰盈,结体端正,不扬不俗,柔中带刚。主页君手中也有卢中南老师的《欧阳询楷书全集临本》,不胜美哉。 金书《兰亭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3、 吴玉生,1959年生,江苏人。多年临池不辍。担任过中国 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华艺硬笔习字会副会长、中国书协函授培训中心副教授、中央电视台硬笔书法讲座主讲人和全国、全军书法赛事评委、编写出版书法教材字帖数十种。被北京市教育局评为“优秀书法辅导教师”,被中国教育学会 书法教育研究会遴选为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写人。国家行楷手写体规范字形样本字书写人。吴玉生是软笔、硬笔都颇有建树的书家,多年的教学实践,吴玉生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练字方法。 硬笔特点:温润秀劲,中宫紧凑且形态生动。特点非常易与掌握。 4、荆霄鹏 田英章弟子,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砚田书院特聘教授、《语文报·书法版》特约编委、特约高级书写员、《书法报·硬笔书法》特约创作员、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关公书画院院

硬笔书法比赛作品高清图片

硬笔书法比赛作品高清图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硬笔书法比赛作品高清图片》的内容,具体内容:硬笔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硬笔书法的比赛作品得到人们大量的关注与欣赏,受到许多人的肯定。下面是我整理的。硬笔书法比赛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硬笔书法的比赛作品得到人们大量的关注与欣赏,受到许多人的肯定。下面是我整理的。 硬笔书法比赛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硬笔书法脱胎于传统书法艺术,笔头质地尖硬有别于毛笔软质笔头,主要以钢笔为书写工具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电脑的出现使写字次数、频率大减,但硬笔书法的教育和影响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硬笔书法比赛作品图片 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前者主要是强调艺术性,后者主要是强调实用性。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等等;而实用硬笔书法,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用,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

以行书为主的。 硬笔书法的学习 首先要有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其次是要有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注意写字卫生。如桌凳、光线、写字姿势等,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不但可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还可以培养气质。汉字书写,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均有章法可循,训练小学生遵守汉字书写规律,便是"有纪律"。 对于没有楷书基础而想练习楷书和行楷书的朋友,选帖时应注意:第一,所选字帖的字形应当是正确规范的,这是楷书和行楷书练习的起码要求。这里所说的规范,是指笔画和部首应该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结构应符合重心平稳、笔画呼应、形态变化等基本的原则。第二,所选字帖的编写内容和形式应适合初学。要有系统性,能根据汉字的笔画、结构特点和练字的规律编写练习内容,由浅入深易于接受;要图文并茂,既有书写方法的说明,又有附图示范,便于理解和练习;要有独特的科学练习方法,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第三,所选字帖的书写风格应是自己喜欢的。同是较高水平的字帖,其风格可能是多样的,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同,对书法艺术的评品和喜爱的标准也就不同。因此,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只有爱不释手,才会"心摹手追"。

14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

14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 硬笔书法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竹片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的。而硬笔书法的瘦硬特点,使硬笔线条能产生一种动势,由此展示出硬笔书法的审美特征。下面带给大家的是14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希望你们喜欢。 140字硬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1、硬笔书法分类特点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前者主要是强调艺术性,后者主要是强调实用性。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

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等等;而实用硬笔书法,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用,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 硬笔书法的特点,主要是与毛笔书法相比较而言的。 一、由于硬笔笔尖的材质比较硬,它的线条变化没有软笔,毛笔变化大。 二、由于一般使用的硬笔,是以钢笔、圆珠笔、铅笔等为主,所以线条相当于毛笔来说要细微得多,所以字型也要小得多,甚至比毛笔的小楷还要小。 三、由于笔的材质的缘故,硬笔比毛笔易控制。 2、硬笔书法注意事项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一、一定要学以致用。在平常的书写中运用所学的写法,不但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可以将所学到的写法,逐步转化为自己的书写习惯。这就要求平时多动笔,“动笔有益”。 二、选择好的字帖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择的字帖本身就不好,那可能会令误入歧途,越练越糟。对于毛笔书法字帖,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任何古人的字帖都可以选择;选择硬笔书法字帖时,则应以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硬笔书法练习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硬笔书法练习 怎么用钢笔写好楷书字体呢?在别人的书法作品中学习一下自己体会不到的楷书知识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1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2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3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4 怎么才能练好钢笔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是指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种半自动化的书写工具,比如由钢笔、圆珠笔、碳素笔、油笔等工具书写下来的文字。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一、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 如果一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二、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1、备用工具: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 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选取自己喜欢的帖。 选帖的标准是:一是初学者只能选取一种; 二是自己比较喜欢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字帖; 三是先楷隶篆后行草。 四、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

【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 硬笔楷书下的古诗,会在纸上散发着什么样的书法之美,那会是怎样的书法艺术,让我们一并来欣赏这样的作品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1 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2 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3 古诗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4学习书法从楷书开始 汉字是中国文字。汉字是中国人对周围客观环境、事物、人情观察描绘的记录。故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内涵的意义,甚至一字多义,其文化特性强。汉字具有艺术性而外文最多具工艺性。汉字书写可从左到右,可以从右到左,也可以从上至下,形式多样复杂。汉字艺术性的书写就是书法。汉字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独特艺术。 汉字书法的书体有甲骨文,一种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四千多年。金文它是铸刻在金属物品上的文字,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篆书,为秦始皇时臣相李斯所创。隶书出现于秦汉,特别是汉代。汉隶的出现是对古体汉字的一场革命。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既不似篆字修长,也不像隶书扁平,而是端正方齐。认为是汉字的正统、范式、楷模。楷书兴起于两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又称唐楷。草书,广义理解是随意潦草,有龙飞凤舞之势,有“草稿”之意,狭义理解是不按书法。行书,是如何节约草书太潦草但又不过于简约,而用连笔省笔。行书是书体但没有字法,像草又像隶、自由游移。而草书简便,书写快速,但草书符号过于简约,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于是节制草书的行书出现。行书借鉴隶书的形式,再收敛而为楷书。通俗易懂是行书的文化个性,雅俗共赏是行书的艺术个性。行书的潇洒、灵动、自由、写意、抒情、变化充分彰显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最精妙的体现了东方人的人格价值和中国书法文化的特征。行书的出现是东汉、三国魏晋时,这一时期要求自由、追求精神解放,喜欢雅趣,故能出现王羲之《兰亭序》这样美妙绝伦的行楷书作品。 中国书法中的每一种书体都非常艺术,非常精美。甲骨文、金文、篆书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三种古体汉字。如果从这源头学起,是可以的。然而因其难识难认,学起来较为困难,不易入门。学隶书不是太难,因为自然形态的笔画,如精细、藏露、方圆等较适合人的生理运动节奏。隶书形体较扁平,在水平品方向上左压右挑,书写起来较快。如需在书法上有一定成就,学习隶书不失为一条捷径。晋唐以降,发蒙学童以及学校的书法教育中,其范本多为楷书。楷书形体严谨,均衡适度,用笔、结构讲究法度,如讲笔法的“永字入法”,讲结构的欧阳询的“三十六法”。线条和结构奠定了书法的基本形质,这些在所有书体中楷书是最能体现的了。楷书中又有魏碑楷书和南方楷书之分说。魏碑厚重、质朴雄健,有“骏马朔风漠北”的意境风格,具“金石气”,如“龙门二十品”“瘗鹤铭”等。南方楷书秀丽典雅,有“杏花春雨江南”之意境,具“书卷气”,如王羲之的“洛神赋十三行”等。晋唐始,强调学习书法和提高书艺的表现力应从楷书入手。 王羲之从12岁起学书法,学卫夫人和钟繇的楷书和众碑,书艺大进,后楷、行书达最高境界。欧阳询初学钟王楷书,后又得汉隶魏碑之法,自成一家,世称“欧体”。苏轼学《乐毅》《东方先生》的晋人小楷,又学“二王”的楷、行书,遂成书法大家。董其昌年青时学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和王右军的《官奴贴》,又学米芾,广取精炼,为明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先师承颜真卿的楷书,中期又学欧体,晚年遍学魏碑,博学广猎,终成清代书法家居前者。于右任学书以魏碑楷书为基础,中年后攻草书,形成著名“于体”,毛泽东极为欣赏。为我国近代书坛一颗巨星。纵观中国书坛的书法大家钟繇、“二王”、颜欧柳赵、苏黄米蔡、祝

古诗楷书书法作品欣赏古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楷书书法作品欣赏古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结字以方形为主,字的大小差别不大,故而方正规整。这种方正、规整匀称的楷书排列起来必然形成“纵横成行”的填格布局方式。也因此方正的楷书非常的适合来书写古诗。这样的书法作品又会有怎样的书法风味呢?下面是为你的古诗楷书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毫端之有轻重,犹用笔之有肥瘦,无论肥瘦,都贵于中锋,能运中锋,则虽肥实劲,虽瘦亦腴,钟繇、颜真卿的小楷,用笔丰腴,看似肥而实劲,看似浊而实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温润清雅之气,惟王羲之的小楷粗不为重,细不为轻,肥瘦适中,修短合度,有冲和静逸,萧洒绝尘之态,为世人所重。故小楷用笔,不欲太肥,太肥则质浊,质浊则点画臃肿,龌龊,钝慢而多肉,肥浊而无骨,致有墨猪之诮,也不欲太瘦,太瘦则形枯,形枯则用笔单薄,平扁,干枯而露骨,瘦硬而无肉,致有枯骨之谓。 小楷用笔,无论肥瘦,都应以骨力为尚,未正骨骼,先尚态度,不知中锋,辄讲肥瘠,这是一种舍本图末的方法。唐太宗《指意》中有一段段耐人寻味的话,他说:“夫书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和则无态度耳;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毫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所资心副相参用,神气冲和为妙。”所谓心即指

笔心,亦犹字之筋骨,副毫之在两旁,亦犹字之肌肤,肉须裹筋,骨须藏肉,用笔方能圆润,能圆润则肥瘦皆宜,骨肉相称。 小楷用笔,贵有轻重曲直的变化,若“上下齐平,前后一等,平直相似,状如算子,这种没有起伏的用笔,势必就会导致板刻生硬的弊病。包世臣《历下笔谈》中说:凡人之生也,必柔而润;其死也,必硬而燥,草木亦然,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 楷书点画的挺拔是富有一种弹性的力,它通过一种曲线美的形态表现出来,犹如一个运动员的形体美一样,试观“永字八法“中有哪一笔是平直相似的,即使是十分挺拔的垂露、悬针亦富有刚柔曲直粗细的变化,故作小楷当使其用笔,曲而有直致,直而有曲致,寓刚健于婀娜之间,含挺拔于姿态之内,自然能达到刚柔互济的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

硬笔书法正楷诗词作品图片

硬笔书法正楷诗词作品图片 正楷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字体的影响甚大。现如今,正楷的诗词硬笔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下面是整理的硬笔书法正楷诗词作品图片。 硬笔书法正楷诗词作品欣赏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正楷字美观大方,一点一滴,一撇一捺,从头至尾,有始有终,方方正正。而要做到这一点,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既培养了恒心,又锻炼了韧性,整篇文档坚持一笔一划的写下来,既赏心悦目,又优雅大方。做人也要如此,要注意整体,坚持长时间的勉励自己如写字一样去做人,一个字一个字去认真的写,一步一步去踏实的走,等走过一段路了,你回回头,会发现就犹如写的字一样,一笔一画,一言一行日常的积累,最终换来的是整体赏心悦目的大方与经典。 古代并无真书、正书、楷书之称。唐朝以前,对正书称为“隶书”、“八分”、“今分”、“今隶”。据考楷书乃王次仲创始。蔡希综说:“上谷王次仲,以隶书改为楷书,又以楷法变八分。”但王生于何时,古代传说不一。唐朝张怀瓘说,是秦始皇时代人,王愔以为汉朝章帝时

人,萧子良以为汉末灵帝时人。由于古代记载不祥,很难肯定。今据推论,王生于汉朝,但王书正楷字体现无实物可考,他所书正楷是否与今完全相同,尚有疑问。现存古代最早的正楷碑帖,是魏朝(东汉末三国时期)锺繇[yóu 与由同音](元常)所书,所以现行正楷书法,实由锺繇开始。正楷创始后,晋朝王羲之(逸少)跟卫夫人学习楷书,并学习锺繇,张芝等书法从而改进成为笔画清圆、结构端正的正楷字体,同时王又另创一种自然清新,笔势流动,变化多姿的行书,清乾隆帝称:“千古妙迹,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王羲之继承锺繇书法并加改进,奠定了我国正书,行书的基础,从而成为汉字现行正、行、草书的模范此后,王献之(子敬)在其父羲之教导下,继续研究改进而另创一种正体,并创造一种非行非草的所谓“破体”,唐朝张怀瓘[guàn与冠同音]在书议中说:“字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 正楷书法在唐朝有很大发展,在初期欧阳询另创一种笔力刚劲峻拔,笔画清朗爽勤,结体遒密峻整的字体同时,虞世南又创一种字体峻整、笔力险劲、笔画圆润,结构疏朗的字体再有褚遂良,又创一种笔法方圆具备、笔画瘦劲,结构疏朗的字体。他们三人同时齐名,对唐朝初期正楷书法的兴盛起了重大作用。 唐朝中期有李邕,颜真卿等。颜先学褚遂良书法,后摹仿六朝穆于容书法,从而改变成为笔画肥厚圆润,结构严整刚健的字体,独创一格,另成一家。 唐朝末期有孙过庭,柳公权等。柳吸取欧颜二体之优点,用笔方

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古诗欧楷书法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古诗欧楷书法作品欣赏】 欧楷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是我国千年来楷书的主旋律。那么这精美的楷书,会写出什么样的古诗作品来呢?下面是为你的古诗欧楷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 __宫醴泉铭》等,行书以 《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楷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

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于是伫立在碑前,反覆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观止。 楷书,是欧阳询得意的作品,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其“八诀”为:(点)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欣赏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1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2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3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4 兰亭序楷书硬笔书法5 《兰亭序》基本简介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重要的一件行书作品,在技法上,几臻完美,成为后来行书法的典范,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这幅书法用笔中锋为主,笔画多露锋,表现细腻,牵丝流畅优美。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

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兰亭序》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

精美的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

精美的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 楷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字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有独特的字体艺术风格特色,对我国字体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下面是整理的精美的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 硬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 、"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都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这些概念不弄清楚,势必至于把各方面的其他问题也永远混淆不清,一无是处了。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

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唐楷的过渡书体,很不成熟,经常带有隶书的写法在其中,但正因为它的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楮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到了唐末,楷书已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但是“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宋朝第一”。宋末元初的赵孟頫U,以其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也就是四大家中的“赵”,但是“赵体”严格来讲应该属于行楷,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楷书了,所以初学者一般从“颜柳欧”三体择一入手,这也被公认为学书之正路。下面我将这三体从多个角度作一对比,有的角度还参考了魏碑和赵体,为的是能够全面的认识楷书个体。以上重点对比了“颜柳欧”三体的风格与特点,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影响,又有个人的因素,如欧体形成于初唐,受魏碑的影响较大;颜体受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又较丰腴;而柳体由于柳公权为人正直,“人正则字正”。总之,我们要全面认识书体的特点,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60字硬笔书法作品

60字硬笔书法作品 6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60字硬笔书法作品1 60字硬笔书法作品2 60字硬笔书法作品3 60字硬笔书法作品4 60字硬笔书法作品5 硬笔书法的学习 首先要有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其次是要有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注意写字卫生。如桌凳、光线、写字姿势等,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不但可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还可以培养气质。汉字书写,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均有章法可循,训练小学生遵守汉字书写规律,便是“有纪律”。 对于没有楷书基础而想练习楷书和行楷书的朋友,选帖时应注意:第一,所选字帖的字形应当是正确规范的,这是楷书和行楷书练习的起码要求。这里所说的规范,是指笔画和部首应该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结构应符合重心平稳、笔画呼应、形态变化等基本的原则。第二,所选字帖的编写内容和形式应适合初学。要有系统性,能根据汉字的笔画、结构特点和练字的规律编写练

习内容,由浅入深易于接受;要图文并茂,既有书写方法的说明,又有附图示范,便于理解和练习;要有独特的科学练习方法,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第三,所选字帖的书写风格应是自己喜欢的。同是较高水平的字帖,其风格可能是多样的,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同,对书法艺术的评品和喜爱的标准也就不同。因此,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只有爱不释手,才会“心摹手追”。 选帖的“品位”高低问题。历来大多数书家都主张,习书之人应选择高品位的字帖临摹。实践证明,只有临摹高品位的字帖,才能练就高水平的书法。但是,对于初学写字的人来讲,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盲目追求高品位,不仅难于理解其高妙之处,而且难于掌握,时间长了,必然失去信心。因此,要客观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初学写字的人,必须从基础、规矩入手,先求平正,再学分布;临帖时先求形似,打好基础,站稳脚跟,再一步一步追求神似和险绝。即使是已有一定书写水平的人,也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现有水平的字帖来临摹。以规范提高全校师生的书写来渗透学校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体会到书写的重要性,及怎样做人。学写字,学做人。

钢笔字帖楷书古诗词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钢笔字帖楷书古诗词[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从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中,欣赏不一样的书法之美,欣赏不一样的诗词之美。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图片1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图片2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图片3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图片4 硬笔书法的未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人

们使用硬笔书写汉字的频率已经越来越低。在中小学,写字教学已不如从前那么受重视,许多学生的书写方法、书写习惯、书写能力比较低下,实在令人担忧。在一些企业机关,已经实行无纸化办公,许多人已经到提笔忘字的程度。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特别是手提电脑的进一步改进,使用硬笔书写的人将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和制约硬笔书法的普及与提高。从汉字运用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看,“机写”逐步代替手写,与硬笔代替毛笔的情形是一样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否认的。这是因为“机写”较硬笔书写能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 硬笔作为书写工具。尽管使用范围小了,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仍然离不开。一是平时的笔记、签名离不开,二是中小学生做作业离不开。对“机写”替代“手写”的问题。许多专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一位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人士认为,用电脑打出来的字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品,是没有感情的,而写字是通过大脑的思考,支配手指书写出来的,是有血有肉有体温的,是充满感情的。电脑打字只能是一种技能,但是用笔书写汉字却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素养。 一位着名作家认为,毛笔、硬笔都是传递思想感情的书写工具,有其自身的美学特点,是任何新的科学的书写工具都代替不了的。中国汉字是不会消亡的,他本身具有的形态美、结构美和丰富的内涵,是任何一种文字所代替不了的。硬笔书法同样是一种艺术,同样是一种美,它的用笔方法、间架结构等方面和毛笔字是一样的,同时它又有自身的特点,一说书法就必讲毛笔而否定硬笔是不对的。毛笔、硬笔都可以写好汉字,都可写出美来,谁也代替不了谁。中小学生从小就应该练习毛笔字、硬笔字。 一位老军人认为,中国书法以其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