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音乐复习题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音乐复习题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音乐复习题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复习提纲

1、《嘀哩嘀哩》演唱形式:童声齐唱。

2、《郊外去》钢琴独奏。丁善德(1911-1996)是我国作曲家、钢琴家。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大合唱《黄埔江颂》。《郊外去》选自他创作的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

3、《春天来了》是德国民歌。

4、《雨天等妈妈》演唱形式:领唱与齐唱。《吉祥三宝》演唱形式:对唱和重唱。

5、《苗岭的早晨》口笛独奏、小提琴独奏。作者:陈刚编曲。《阿细跳月》

是一首彝族民间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

6、《铃铛舞》苗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傣族歌曲。

7、《顽皮的小闹钟》管弦乐合奏。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幽默曲》小提琴独奏,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

8、《杜鹃》法国儿歌。《芦笛》波兰民歌。

9、《赶花会》民乐合奏。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春季举行的民俗风情聚会。身穿鲜艳服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花会赏花、购物、跳舞、唱歌。

10、《对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演唱形式:齐唱、对唱、轮唱。

黄梅戏因其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而得名,成长在安徽安庆地区,后吸收京剧、徽剧音乐,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1、《对鲜花》北京民歌。《编花篮》河南民歌。

12、《全都认识我》演唱形式:童声齐唱。《快乐的农夫》钢琴独奏。德国作曲家舒曼。

13、《剪彩波尔卡》管弦乐合奏。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打字机之歌》管弦乐合奏,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

14、《恰利利恰利》印度尼西亚民歌。《开心里个来》江苏民歌。

15、《小星星变奏曲》钢琴独奏。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愉快的梦》童声合唱。

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曲调,叫合唱。

1 / 1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歌曲《布谷》,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布谷》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布谷》注意强弱。1.学生演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的声音很好听,动听、悦耳。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2.改变速度演唱歌曲《布谷》,体会情绪的转换。 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唱《布谷》,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改变了歌曲的什么,使情绪发生了变化刚才你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 教师小结:我们改变了歌曲的速度,还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了歌曲,歌曲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欢快了,但是同样可以表现出春天蓬勃向上的意境,符合歌曲歌颂的对象。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情绪是怎样的 2.用“啦”字哼唱全曲。师: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师: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4.唱歌词。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你跟我的琴声唱一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用连音法唱。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歌曲《阿西里西》 2、随歌曲做律动,并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3、做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通过学习本课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4、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感受力、表现力、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富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2、根据歌曲进行歌表演,并能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跳绳、毽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阿西里西》 (一)教学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各族勤劳的人民。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谁来告诉老师,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等)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少数民族朋友的热情和快乐吧!1、课件播放歌曲片段,配以表现相关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的图片:让同学们说一说是分别哪个民族的歌曲? A、新疆维吾尔族歌曲 B、傣族歌曲 C、蒙古族歌曲 (二)学习歌曲 1、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问题:你从歌曲中都感受到了什么?猜猜看“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 3、弹奏旋律,引导哼唱。 4、引导弹性的声音,用“啦”模唱在模唱中听音填谱。 5、弹奏,用手势引导学生有节奏感的视唱。 6、用电子琴给出节奏点,进行读词接龙。 7、弹奏填词演唱歌曲。 8、提示在演唱中表现出高兴、欢快的情绪。 (三)体会歌曲 1、分析歌词的意义。 问题:你能想象歌词描绘的情景么?表现了彝族人民怎样的情感? 2、欣赏专业合唱队的演唱,分析特点,找出差距。 3、介绍力度记号,用演唱人数的变化来体会力度的渐强变化。 问题:力度记号是表现什么的?歌中有哪些力度记号? 4、问题:速度的改变使情绪发生变化了么?加入力度变化,你想到了怎样的意境?变换速度演唱。分析声音和情绪再次演唱歌曲。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学生回答)小结: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年级音乐(下册)测试题(卷)

三年级音乐(下册)测试题(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连线题(满分10分,共10个连线,每个连线1分) 1、将音乐知识与对应的名称连在一起。 2、将乐曲与演奏乐器相连。 八分休止符《牧童短笛》 全音符《赛马》 延长记号《春到沂河》 四分休止符《那不勒斯舞曲》 十六分音符《匈牙利舞曲》 二、选择题(满分10分,共10小题,每题1分) 1、《剪羊毛》是一首()。 A、台湾民歌 B、澳大利亚民歌 C、加拿大民歌 D、美国民歌 2、下列歌曲中属于儿童寓言歌曲的是()。 A、《嘀哩嘀哩》 B、《顽皮的杜鹃》 C、《花喜鹊和小乌鸦》 D、《小小羊儿要回家》 3、歌曲《我是小音乐家》用()情绪演唱。 A、活泼地 B、优美地 C、抒情地 D、悲伤地 4、下列不属于西洋乐器的是()。 A、小提琴 B、吉他 C、法国号 D、古筝 5、下列图片使你想到哪首歌曲()。 A、《春天举行音乐会》 B、《甜甜的秘密》 C、《一支短笛轻轻吹》 D、《摇船调》 6、歌词“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下一句是()。 A、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B、今天深夜啊灯火仍在亮 C、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D、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 7、表示的是()。 A、前八后十六 B、切分音 C、三连音 D、前十六后八

8、《友谊花开万里香》是()拍的歌曲。 A、3/4 B、2/4 C、4/4 D、3/8 9、“头顶四线空四拍”指的是哪种音乐符号()。 A、全休止符 B、二分休止符 C、四分休止符 D、八分休止符 10、歌曲《嘹亮歌声》的演唱形式是()。 A、独唱 B、合唱 C、轮唱 D、齐唱 三、判断题(满分10分,共10个题,每题1分) 1、女声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 2、《猜调》是一首湖南民歌。() 3、欣赏曲《孤独的牧羊人》选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 4、这个符号是反复跳跃记号。() 5、歌词“心爱的书包身边背,我把长笛轻轻地吹。”() 6、《摇船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歌曲。() 7、图中的女孩在弹钢琴。() 8、演唱《顽皮的杜鹃》时,歌词中的“咕咕”应唱得具有跳跃感。() 9、如果五线谱第一间的音唱作“do”,那么第二间的音唱作“re”。() 10、《嘀哩嘀哩》是一首描写夏天的歌曲。() 四、创造与表现(满分70分) 1、创编歌词(满分10分) 要求:为歌曲《摇船调》创编新歌词,符合歌曲的特点。 2、歌曲演唱(满分40分) 在本册教材中任选一首歌曲进行演唱,要求节奏、音高准确,咬字、吐字清晰, 有感情地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富有表情。 3、识读乐谱(满分10分) 视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中第一乐句的谱子。 4、演奏(满分10分)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伴奏。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8单元《听: 放轻松》教学设计

放轻松 授课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放轻松》 执教人: 单位: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歌曲《放轻松》是一首4/4拍,C调,单三部曲式(A+B+C)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以轻快的旋律、动感的节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整曲分为三个部分,在音乐风格上来说,A和B两段都是一致的,运用休止和切分音来改变音乐的逻辑重音,以加强音乐的语气话特点,而C段以悠长的乐句给人开阔、自由的感觉。本课结合听赏、演唱、声势律动、打击乐伴奏、集体舞等活动。引导同学们要以“放轻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尽量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以积极健康的音乐歌舞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放松身心,共享快乐。 教学设计:本课教学尝试用欢快、活泼、富有动感的声势律动、打击乐伴奏、集体舞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通过“动”,既能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又能强化学生的内心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并分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模唱、声势律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与韵律。 2、通过引领学生体验每段旋律的节奏类型以及乐句特点,让学生感

知节拍、情绪对音乐的作用。 3、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够在感知情绪、节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肢体动作协调性和音乐表现力,在综合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引领学生体验每段旋律的节奏类型以及乐句特点,让学生感知节拍、情绪对音乐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验音乐活动时,节奏处理与身势律动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和《身体音阶歌》 (二)课题导入 1.以教师表演的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教师用表情和肢体表演两段不同音乐情境下所呈现的不同情绪状态。如下: A、悲伤、紧张、压力(歌曲选自《二泉映月》) B、轻松、欢快、活力(歌曲选自《放轻松》第二部分) 2.师:请你说说两段音乐与情绪的不同以及音乐与情绪的联系。 生:A 段音乐速度缓慢低沉,表现情绪悲伤 B 段音乐速度较快,表现情绪欢快。 3.师:A段是老师遇到伤心事的感受,你有没有听清楚老师在B段是怎样让自己愉快起来的呢?你听清楚了哪几个字? 生:放轻松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与感受的方法,对比两种不同的情绪,为下一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快乐恰恰恰》 第一课时《快乐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 2、认一认二分音符唱两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3、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 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 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谱: 1)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 2)认识二分音符x- ,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 3)唱歌谱 4)师生接唱 3、学习歌词 1)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 2)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3)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5)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三、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感受印度人们围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的热闹场面。 第二课时《跳到我这里来》 教学目标 1、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让学生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同时用图形和颜色区别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 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动中来。 3、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段的过程中,正确模仿片中的动作,并学跳集体舞。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 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 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 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 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 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 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 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学生回答)小结:歌曲表现了 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 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 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再次听全曲,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并“啦”轻轻哼唱。 4.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第一段。 先老师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奏及放音乐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准确并 有感情地演唱。 三.新授歌曲《小春笋》。 出示竹林的图片师: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呢(学生答)对了!让我们再 来听一首小春笋的歌吧!

三年级音乐上册 我的朋友 音乐是好朋友 1教案 苏教版

音乐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音乐是好朋友》,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 2.感受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及三拍子强弱节拍。 3.学做音乐游戏,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难点 感受四分符点音符x.x 教学重点 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思路 用一系列的游戏、讨论、创编、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提高学生感 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创编歌曲的伴奏,同时让学生感受 生活中的乐趣、体验音乐的美感,体会相互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高位子 (听“七色光”音乐进教室) 1.师生问好:5 5 3 - | 5 5 3 - | 5 3 5 - | 大家好老师好大家好 大家上午好老师上午好大家好 2.模声练习:5 3 5 - | 5 3 5 5 3 | lu l u lu lu lu lulu lu 3.同学们模唱的非常好!现在老师唱一首歌请你们听(范唱“春晓” 5 3 -∣3 3 1 0∣5 5 3 3 1∣5 3 -∣5 1 3 0∣5 5 3 3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少。) 请大家来感受一下(学生跟唱),我们刚才所模唱的歌曲共出现了几种音高?请大家一起用手 势来感受一下。(5、3、1) 二、音乐游戏

1.歌表演:刚才我们已感受到了5、3、1、三个音是好朋友,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七个小兄弟”也是好朋友,请七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其它同学在自己位子上边唱边表演。 2.音乐游戏:感受时值,创编节奏及旋律。 (认识、体验四分音符 x、x ) 三、学唱歌曲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体验到了音乐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和音乐交朋友吧!请大家听《音乐是好朋友》 2.初听歌曲《音乐是好朋友》 3.请大家用拍手、或摇晃身体来体会音乐的节奏。 4.(先用球感受强弱,再用走路的形式感受音乐节拍 5.用哼鸣熟悉旋律 6.找一找歌曲中5、3、1、共出现几次。 7.视唱歌谱(先用柯尔文手势视唱) 8.学唱歌曲。 要求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9.律动:体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四、音乐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苏教版) 第七单元《爷爷故事多》三课时教学目标1用听、唱、动能多种形式感受革命历史内容的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2、能用坚定有力、富有战争年代儿童歌曲以进行曲风格呈现的精神面貌和英雄气概,体会休止符在进行曲中作用。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音乐律动”、“歌表演”、“露一手”、“音乐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思路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一一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缩 短生活距离,用几首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东方红》能影片,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与歌唱、体验与 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教学内容唱:《爷 爷为我打月饼》《儿童团放哨歌》听:《映山红》〈〈红星歌》〈〈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动:“音乐律动” “歌表演” “学跳秧歌舞”奏:竖笛“小宝宝要睡觉”教学重点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难点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第一课时“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 “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吐字。 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 3、欣赏“映 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教学重难点: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教具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感受节奏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提问: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3、鸡:叽叽叽.xxx xxx用木鱼敲击节奏。鸟:吱吱. X x用鼓敲击节奏。喜鹊:喳喳.xx xx三角铁敲击节奏。 蜜蜂:嗡嗡嗡嗡.xxxx xxxx 沙槌敲击节奏。xx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

苏教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8快乐十分钟》word教案

第八单元快乐十分钟 教学内容: 听:《哦,十分钟》、《放轻松》 唱:《快乐得孩子会唱歌》、《跳到我这里来》 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 奏:竖笛练习(八)《五月里》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演唱、欣赏、集体舞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得作用,享受音乐带来得快乐。 2.欣赏《哦,十分钟》、《放轻松》,通过模唱、声势律动等活动感受歌曲得情绪和韵律。 3.用轻快得声音演唱歌曲《快乐得孩子会唱歌》、《跳到我这里来》,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伴奏丰富歌曲得表现。 4.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与同伴得愉快合作中,学习以音乐得方式交流,并分享集体活动得快乐。 5.结合本单元音乐作品复习本学期学习得音乐知识,能熟练地认识全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构成得节奏(旋律);在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中能较准确地把握本学期所学音符与休止符得时值。 6.能较流畅地用竖笛吹奏《五月星》,齐奏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整齐地吐奏与换气。 教学重点: 1. 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演唱、欣赏、集体舞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得作用,享受音乐带来得快乐。 2. 能较流畅地用竖笛吹奏《五月星》,齐奏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整齐地吐奏与换气。 教学难点: 结合本单元音乐作品复习本学期学习得音乐知识,能熟练地认识全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构成得节奏(旋律);在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中能较准确地把握本学期所学音符与休止符得时值。 第一课时《跳到我这里来》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活泼得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积极投入到歌词得创编活动中去。 2.通过集体舞得表演,训练学生得协调性,增强相互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愉快得心情较好得表现歌曲,并注意节奏点得把握。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歌词得创编,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 2.能正确演唱XXX XXX节奏型乐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欢快音乐声《幸福拍手歌》中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还记得刚才那首歌曲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 生和着音乐,边唱边跳。(律动)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当你开心时,你可以歌唱,可以拍手,可以大笑,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群小朋友她们是怎么来展现自己得快乐得”(观看集体舞《找朋友》片段) 2.刚才视频里得小朋友她们都是通过自己得舞蹈来表现自己得快乐得,你能看出集体舞得特点吗?(大家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爷爷故事多_苏教

第七单元《爷爷故事多》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听、唱、动能多种形式感受革命历史内容的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2、能用坚强有力、富有战争年代儿童歌曲以进行曲风格呈现的精神面貌和英雄气概,体会休止符在进行曲中作用。 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音乐律动”、“歌表演”、“露一手”、“音乐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为缩短生活距离,用几首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东方红》能影片,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 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 教学内容 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儿童团放哨歌》 听:《映山红》《红星歌》《游击队之歌》 〈解放军的天〉 动:“音乐律动” “歌表演” “学跳秧歌舞” 奏: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点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 第一课时“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乐,开朗的情绪,并练习清撤的咬字和吐字。 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 3、欣赏“映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难点: 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节奏 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3、鸡:叽叽叽.××××××用木鱼敲击节奏。

最新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学生回答)小结: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三年级音乐下册测试题卷

三年级音乐(下册)测试题(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满分10分,共10个题,每题1分) 1、下面音符中是全音符的是()。 A.B.C. 2、下列选项中是四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是()。 A. B. C. 3、反复跳越记号是()。 A.‖::‖B.D.S. C. 4、选出下面和括号对应的唱名()。 A.la B.Mi C.fa 5、《森林深处的杜鹃》中杜鹃的鸣叫是用()演奏的。A.B.C. 6、《赛马》是一首()独奏曲,《春》选自()协奏曲。 A.小提琴B.二胡C.马头琴 ①②③④ A.②④B.①④C.②③ 7、《猜调》是一首()民歌。 A .新疆B.陕西C.云南 8、《黄土高坡》是一首()独唱,《洞庭鱼米乡》是一首()独唱, 《乡下的阳光》是一首()独唱。 A.男声女声童声B.童声男声女声C.女声男声童声 9、下面三首歌曲中唱给老师的歌是()。 A.《甜甜的秘密》B.《一个妈妈的女儿》C.《每人伸出一只手》

10、本期课本中的儿童寓言歌曲是( ),台湾民谣是( )。 A .《我是小音乐家》 B.《摇船调》 C.《花喜鹊和小乌鸦》 二、连线题(满分10分,共10个连线,每连线1分) 1.把歌词和歌名连起来。 2.把音符和时值连起来。 《嘀哩嘀哩》 河那边草原呈现白色一片 一拍 《一支短笛轻轻地吹》 春天在哪里 二拍 《甜甜的秘密》 悄悄地悄悄地 41 拍 《剪羊毛》 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 半拍 《摇船调》 傍晚的山坡多么美 四拍 三、判断(满分10分,共10题,每题1分) 1、延长音记号是“ ”。 ( ) 2、四分休止符是“ ”。 ( ) 3、十六分音符写作“”。 ( ) 4、歌曲《嘹亮歌声》的演唱形式是轮唱。 ( ) 5、人声的分类分为女中音,女高音和女低音。( ) 6、《我是小音乐家》中的乐器有钢琴、提琴和法国号。( ) 7、《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 8、《我爱米兰》是一首二重唱歌曲。( ) 9、《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 的钢琴曲。 ( ) 10、 四拍子的强弱关系是“强 弱 强 弱”。( ) 四、创造与表现(70分) 1.续编节奏。(5分) 42 2.续写旋律。(5分) 3.唱歌:(40分) 学生抽签选择本学期必唱歌曲中的一首,有表情的演唱。 4.唱谱:(10分) 学生自选教材歌曲或者乐曲中的2—4小节乐谱进行视唱。 5.演奏:(10分)自选打击乐器为一首歌曲伴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本资料为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唱 《小朋友的家》 听 《真善美的小世界》 动 采集与分享 “卡通歌会” 【文本分析】 、《真善美的小世界》是歌唱“迪士尼乐园”的美国歌曲,在迪士尼这个五光十色的小世界中,充满了友谊和阳光,大家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受到真善美的感染。歌曲为二四拍。其中用了弱拍起,节奏舒展,旋律优美。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 2、《小朋友的家》是卡通片《欢乐谷》的主题歌,这是一首充满情趣带有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歌词密度大,都是一字对一音,教学难点是吐字,可利用童谣式的朗诵来帮助掌握吐字的清晰。

3、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引导学生观赏事先布置好的环境)。得出答案:迪斯尼乐园。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 自主学习 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同学能敲开这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汇总(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汇总(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汇总 教师模仿动作让学生猜。 教师带着年夜家一起做动作二、感想感染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用口技模仿节奏。。 导言:同学们你们听!创编的真棒,现在请年夜家观看学生哼唱旋律 四、画一画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上的小蜡笔,画一画我们祖国的美好江山。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想感染?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活泼、有地。他们在干什么?2、现在老师为年夜家演唱一首我们南京六合平易近歌,也是田间劳动进程的歌曲。3、我们跟着音乐来感想感染一下。4、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按节奏凑词:轻轻声模唱歌词。先唱歌词,辨认歌曲中重复变化。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想感染歌曲劳动的心情。6、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三、学生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集体创编插秧、抛秧、收割等动作。四、音乐游戏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随意任性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五、竖笛练习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六、课堂小结经由

进程歌曲学习,发扬了爱劳动的好品质,体验了平易近歌的特点。第四单元《采山谣》三课时传授教养总目标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想感染秋天算夜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2、演唱《溜溜山歌》,观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公平易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平易近族音乐的兴趣。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创编画面,创作游戏,考试考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传授教养思路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平易近歌、平易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想感染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涯,热爱年夜自然、喜欢平易近族音乐;用感想感染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传授教养内容唱:《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动:音乐游戏“夸秋天”传授教养重点选择情绪的方法处理歌曲传授教养难点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课时《树叶儿飘飘》传授教养目标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

新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新苏教版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唱:《七个小兄弟》《乃哟乃》《音乐是好朋友》 听:《Do---Re---Mi》《我是小音乐家》 奏:竖笛发音练习sol、la 、si、 动: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 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勇于参与音乐集体活动,能与同学们合作,创造性地表演。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音符节奏x 及八分音符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 第一单元〈我的朋友〉四课时 教学总目标 聆听和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友‖。 1、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以音乐学习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2、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1 2 3”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和长民唱名;在音乐游戏中,能听辨“do mi sol”的相对音高。认识四分音符节奏x 及八分音符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中。 3、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学会正确的发音,用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个音。 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以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通过演唱及欣赏等多种音乐活动展开,让学生在听一听、议一议、唱一唱、动一动中体验―可爱的音乐朋友‖给童年带来的快乐。所选用的曲目均具有轻快活泼、富有动感的特点,内容不但个性鲜明、童趣盎然,而且梯度明显、相互关联。 第一课时《七个小兄弟》 第二课时“ 歌曲拓展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体验、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唱歌曲―七个小兄弟‖ 2、聆听和表演(Do Re 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教师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学生对歌曲能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力求由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以―快乐‖为主线,将愉悦、欢乐的气氛贯穿与整个学习过程,并以感受体验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聆听和表演,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探索音乐元素,在―听、唱、议、演‖中得到多种艺术能力的培养,体验学习的快乐、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导学激趣 1、动一动 学生随着(Do-Re-Mi )的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 一、单元目标 1、能够从“春天”的音乐主题中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春”的音乐活动。 2、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3、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建议 第一课时:《嘀哩嘀哩》;《春天的小河》;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第二课时:《渴望春天》;《嘀哩嘀哩》;搜集有关春天的歌曲、乐曲 第三课时:《小春笋》、旋律创编 第四课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三、教学重点 能用流畅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春天来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歌曲的内涵,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春天在哪里》; 2.唱歌:《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理念 课上提出“春天在哪里?”的疑问,直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的存在。然后以“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春天的小河》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内容、启发创作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寻找春天 1、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近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3、提问: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会唱吗? 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 三、体验春天 1、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新翻泥土的味儿扑鼻而来,鲜花张开了那娇艳的脸荚映照着大地格外耀眼,听那小河水,涨高了,哗哗地流淌着。 2、录音《春天的小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听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速度等。 4、生随录音模唱全曲。 5、师有感情地范唱。 6、学生巩固练习演唱全曲。 要求:情绪与声音要统一。 7、歌曲处理: 《春天的小河》共有四个乐句,在学生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在每个乐句上加渐强和渐弱记号。要求学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乐句的流畅感。 四、表现春天 1、师导入:春天负载着希望,有着生命的律动,自古以来,它成为许多文人画士的表现对象。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来勾勒春天、文学家用流畅的语言描绘春天、画家用五彩的笔留下春天的足迹、音乐家用斑斓的旋律诉说着春天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天。 2、学生习作。分组进行 学生或画、或写、或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五、感悟春天 1.师:请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它属于我们大家。今天,春来了,来年,春天还会和我们相见,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课后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