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国的气象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2-4中国的气象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2-4中国的气象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的气象灾害》同步测试

读下图,完成1~4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干旱的特点是()

A.分布范围的广泛性 B.干旱只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只对植物造成影响 D.干旱只在春季才发生

2.下列措施对预防干旱具有长远意义的是()

A.人工降雨B.选择耐旱作物C.开展农田水利建设D.改善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3.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B.寒潮C.泥石流D.台风

4.图中因墒情不足而未能适时播种的农作物可能是()

A.冬小麦B.春小麦C.大豆 D.油菜

5.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6.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7.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是()

A.形成于温带海区的气旋

B.形成于亚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气旋

D.形成于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8.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有()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伏旱

9.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

日有寒潮到达日受台风影响

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日梅雨季节开始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

值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

备的“身份”是()

A.台风、洪涝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 D.干旱、洪涝

11.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

06

12.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 C.寒潮 D.台风灾害

13.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

①纬度影响②洋流影响③海陆位置影响④锋面影响⑤受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④

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较旺盛的上升气流,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读下图,做14~16题。

14.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10℃,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16℃B.-6℃C.4℃D.-4℃

15.图右侧是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16.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以初春最多,原因主要有()

①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土质更加松软干燥②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大风天气显著增多③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④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17.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6月初-7月初降水量分布(实线,单位:mm)和气压分布(虚线,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1)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天气是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__________,经常引起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

(2)图中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气压的组成部分,7月,该气压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__________天气。如该气压系统季节性北跃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__________灾害。

18.某年7月28日15时(北京时间),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一强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其中心位里在北纬12°、东经135°的A点,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风力大于8级的范围半径为500km,该台风中心以每小时25k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强热带风暴与台风的主要区别。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台风移动的路径。

(3)对我国长江流域而言,台风可能带来的有益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计台风中心约于___月___日___时登陆台湾,将在___月___日___时在我国______省与______省交界处登陆,此时位于台风中心北侧的宁波吹______风,南侧的厦门吹______风。

(5)当上海为偏南风时,该台风中心位于上海的______方向,此时风力与7月28日相比将有所______,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为199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环流形势(a)和降水量分布(b)图,回答下列问

题:

(1)a图所示的高压中心名称是。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通常的天气状况是,常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有和等。

(2)b图所示,长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等灾害。

(3)如果a图中的高压系统加强,中心移动到江淮一带,则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常会出现等气象灾害。原因是。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多发生的自然灾害通常是等。

材料一2008年初,一场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据气象专家分析,其成因一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水温持续异常下降,统计分析表明,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地区经向大气环流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二是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附近,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

材料二亚洲冬季大气环流示意图。

材料三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地区的大气环流模式图。

(1)简要说明本次雪灾造成的危害。

(2)试分析材料一中“中纬度地区经向大气环流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和“西

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附近,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所蕴含的地理原理。

(3)针对本次雪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10.B 11.A

12.A 13.B 14.D 15.C 16.C

17.(1)梅雨 暴雨 洪涝 (2)副热带高压 伏旱 洪涝

18.(1)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小;最大风力在10~11级之间为强热带风暴,最大风力大于12级的为台风

(2)略

(3)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所带来的干旱。

(4)7月31日15时 8月1日3时 福建 浙江 东北 西南 (5

)西部 减弱 受陆地表面摩擦力的影响

19.(1)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 晴朗干燥 干旱 沙尘暴

(2)暴雨洪涝

(3)晴朗干热 伏旱 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高空下沉气流,天气晴热干燥 暴雨和洪涝灾害

20.(1)通信设施受损较大;人员伤亡较大;造成中国交通网络大面积瘫痪;损坏了油菜籽和小麦等冬季农作物;加快了食品价格通胀;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等。

(2)①由于拉尼娜现象,西北太平洋存在较强的上升气流,吸引了冬季风南下,加剧了冬季季风环流的强度。②冬季,西风带位置南移;青藏高原将盛行西风分为南北两支,南支表现为西南暖湿气流,北支表现为西北季风(冷空气)。

(3)要做好抗大灾的准备;注重危机时的纪律性教育和演练;加强有效救助的演练;适当的建设地下工程;调整南方的能源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缓解人口压力;依靠科技防灾减灾等。

中国现代史习题

中国现代史习题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胜利 3.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这里所说的“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发生在() a.朝鲜战场上 b.越南战场上 c.科索沃战场上 d.伊拉克战场上 4.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建国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调整。其意义有() ①废除的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说:“解放前我们只能制造一些轻工日用品,装备制造业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每一个前进步伐,当时都让人们激动自豪。”他所说的这几个“第一”出现在() a.一战时期 b.一五期间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6.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运动完成的() a.五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改革开放 7.“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幅对联说的是() a.邓稼先 b.黄继光 c.王进喜 d.焦裕禄 8.2004年,人民网评选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下列口号反应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特征的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以阶级斗争为纲” 9.邓小平评价某会议说:“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该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0.“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所述中国农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主要强调了()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教学案中图选修5

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春雨贵如油”“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思考探究:上述谚语主要反映了我国哪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分别对应我国的哪些地区? 提示:干旱。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台风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源地:菲律宾群岛以东太平洋洋面(西太平洋)。 (2)移动路径: ①西移路径:从生成地向偏西移动,在广东、海南沿海登陆。 ②西北路径: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在台湾、福建、浙江沿海登陆。 ③转向路径: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后,转向东北方向。 (3)影响范围: 主要在太行山-伏牛山-武陵山-苗岭以东区域,其中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2.危害 (1)构成因素:主要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2)强风危害: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 (3)暴雨:巨大洪涝灾害。 (4)风暴潮: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 二、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时间分布:9月到次年的5月,其中3~4月最强。

(2)空间分布: ①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②侵入路径: 西路: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 中路:从西北进入新疆北部,向东南经黄河河套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 东路:从北方直接南下。 2.危害 (1)使农作物、果木等遭受严重冻害。 (2)大雪、冰冻会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电力、通讯中断。 (3)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三、旱灾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空间分布:形成了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2)时间分布:持续时间长,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 2.危害 是我国范围最广、历史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影响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对比我国的台风与寒潮灾害 灾害 路径 灾害 名称 台风寒潮→天气 系统 气旋冷锋 成因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 发展的热带气旋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 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能够正确判断某一地点是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2、能够正确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三种类型,并能根据图表正确分析出我国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的特点 3、能够从两面举例说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说出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及分布,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教学难点】 我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图片——一组新疆和浙江的风景图 师:我国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什么差别? 生:干燥,湿润 师: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季风 2、冬、夏季风形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季风的相关知识,季风是什么啊? 生:季风是在大范围内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师:我们将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称为季风气候。我国是一个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尤其是我们浙江沿海一带,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杭州这边夏天和冬天分别是刮什么方向的风?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看下夏、冬季风的形成过程,看看究竟夏季和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播放视频——冬、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师:大家看到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北风和西北风 阐述:没错。冬季时,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太平洋、印度洋气温较高,气压降低。风从西北内陆吹来,盛行的是偏北风。由于在冬季从内陆吹来的,因此寒冷而干燥。 师:那夏季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南风和西南风 师:夏季时,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较凉爽,气压较高,大陆地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的是偏南风,温暖而湿润。我们来看下冬、夏季风的差异。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由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将我国的区域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们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叫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那大家知道我国哪些地方属于季风区,哪些地方属于非季风区吗? 生:西藏、新疆不属于,浙江、上海属于 师: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师:看图,夏季风从海洋吹过来,遇到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过不去了,所以这组山脉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以西以北地区是非季风气候区。 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又是如何的呢? 生: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师:浙江、新疆、哈尔滨分别属于什么气候区? 生 4、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1)读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师: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师:冬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气温最高使,温度也最高,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2)季风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及动物行为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四、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3.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 综述 ....... ..风云变幻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③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

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气象灾害1

选修五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2010-04-06 11:16:07 阅读1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分析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重点:1.中国旱灾和台风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 2.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自主学习】 一、旱灾 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最、频次、持续时间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2.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和。 【合作探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1)东北地区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 (2)华北地区严重,有“”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4.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流域、流域、长江中下游及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5.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及原因 (1) (2) 【合作探究】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均来自西北太平洋,且有两个集中的生成区域和。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部沿海多于内陆地区,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1/3以上。 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 【合作探究】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月至次年月 每年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月和月,前者更强。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 3.路径:偏西路径——; 偏北路径——;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 ◆旱灾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在一些地区虽有一定的水分条件,甚至降水丰富,能够满足大量人口与经济的需要,但是若在一段较长的时段(几个月甚至几年)降水异常偏少,以致于不足以维持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要,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死亡的事件,这就是旱灾。旱灾分布很广,不仅是多雨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甚至在半干旱地区也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旱灾是我国占第一位的气象灾害,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旱灾在我国分布虽广,但程度并不同。相对来说,我国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等旱灾最为频繁。 旱灾还可引起一些次生灾害,如引起农林灾害中的森林及草原火灾和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土壤沙化。 ◆雨涝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国古代典籍中通常将连续的大、暴雨记为“霖雨”、“淫雨”。“霖雨如注”、“淫雨不绝”即为连续的大暴雨。雨涝是气象灾害之一,它是长期降水或瞬时大量降水(如暴雨、大雨)而产生的大量积水造成山洪暴发、河流泛滥、内涝洪水,从而使庄稼歉收或绝收、交通及通讯受阻、海难、人畜疾病及伤亡,这种灾害叫做雨涝。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暴雨较多的国家之一,降雨量集中且强度较大。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几天内降雨量就达到或超过常年平均降雨量。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因此雨涝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雨涝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尤其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地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我国雨涝时间分布特点是南部早,北部晚。 雨涝的次生灾害有:农林灾害中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中的洪水、内涝、巨浪、风暴潮。 ◆热带气旋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空的气旋性涡旋。因发生的地域不同,名称也不同。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叫“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叫“飓风”;发生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叫“热带风暴”;澳大利亚称热带气旋为“威力·威力”。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规定,我国把“台风”改称为“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尽管在各地的名称不同,但造成的危害却是相同的。它不仅以巨大的风速人类的生命财产,而且它的巨浪、暴雨和风暴潮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它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天气系统。 全球每年的热带风暴(包括台风和飓风等)大约有60多个,其中约76%发生在北半球。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主要影响太行山——武夷山以东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域。

中国现代史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现代史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试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任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的好转。 战略方针:三个条件、八项任务 三个条件: (1)土地改革的完成;(2)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八项任务: (1)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 (2)在巩固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财政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的方针下,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3)在保障有足够力量用于解放台湾、西藏,巩固国防和镇压反革命,提高国家机构行政效率的条件下,复员一部分军队,精简行政机构。 (4)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5)认真地进行对于失业工人、失业知识分子和灾民的救济工作,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 (6)认真地团结各界民主人士,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坚决地肃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 (8)坚决地执行中央关于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的指示,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组织的工人成分,在全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A、抗美援朝的意义 (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2)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3)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直接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

B、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一,它彻底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打倒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势力,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它有力地促进了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各项政治运动的开展,这些运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并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扫清障碍。 第四,它大大地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垄断局面,科学的,进步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开始在农村建立起自己的阵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在土改后的广大农村蓬勃兴起。 C、镇压反革命的意义 第一,打击了敌人,教育了人民,纯洁了组织,使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第二,粉碎了国内外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和复辟阴谋,扫除了国民党反动势力,使其在大陆无藏身之地。 第三,荡涤了旧中国历代政府未能肃清的湘西、广西土匪以及许多城市的黑社会势力,使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第四,粉碎了国内外阶级敌人复辟的阴谋,使新生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得以充分展示。 第五,社会环境得以安定,促进了生产、恢复了经济,有力地支援和保证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顺利进行。 E、三反五反运动的意义 第一,在经济方面,克服了经济困难,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打开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政治方面,打退了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进攻,回答了“我们国家走向社会主义还是走向资本主义这样的根本性质的问题”。 第三,在党的建设方面,“三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本色的一次成功的整风运动,这次运动净化了党的机体,使党的威信更高,领导地位更高。 3.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经济方面相继取得了哪些成绩?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成绩:1、金银外币投机基本上被制止,市场初步稳定。2、加强了国家对市场的领导和控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干旱

环境资源学院 气象学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干旱的分析与研究 学生姓名:陈璐璐 学号:201018010206 系(部、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102 指导教师:张方方 2011年9月24日

气象学文献综述 中文摘要: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灾害之一。就今年来说,江苏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就出现了罕见旱情,对当地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气象灾害干旱江苏长江中下游 英文摘要: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at affect the most widespread disasters. Both land and sea in China, most of the region controlled by the monsoon, the climate is very unstable, the decision of China's inter-annual seasonal rainfall and the uneve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Lead to many kind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But one of drought impact on agriculture in China the most extensive damage, one of hardest-hit disaster.This year, the Jiangsu Yangtze River in some areas and there have been rare drought, causing a very serious local impact. 关键词:China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rought Jiangsu Province Yangtze River

中国现代史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1949年开国大典 意义:(国内)①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②结束了一百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中国抗美援朝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谁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代表人物?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1950-1953年,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邱少云 结果: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取得胜利。 影响:(国际)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②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国家安全; (国内)③巩固了新生政权;④赢得了国内相对稳定的建设环境;…… 3.一五计划的时间是什么?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成就有哪些?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1953-1957;重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成就:(重工业)鞍山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交通运输业)川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三大改造是哪三大改造?分别通过什么办法进行改造的?基本完成的时间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农业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成立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完成时间1956年;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哪年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教训是什么? 1958年,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对社会主义建设缺少经验,急于求成; ③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表现:1.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大炼钢铁(工业上);大办农民公社(农业上) 教训:1.认清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2.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 3.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 6.文革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教训是什么?1966-1976 原因:1.毛泽东过分严重的估计了我国阶级斗争的形式2.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破坏、采用大民主的做法3.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的利用 危害:民主法制被践踏;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被迫害 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个人崇拜;健全民主法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意义是什么? 1978年;内容:A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 B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C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序号:9 高二中国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气候 第4课时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 审核签名: 编制 编制时间:3月14日 完成所需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目标解读】 1.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2.会分析主要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寒潮: 1.概念:指造成降温地区_____,降温幅度______(我国规定 24小时内降温达 10℃以上),持续时间________的强冷空气。其实质是 __________天气。 2.天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冻害等恶劣天气。

3.出现时间:主要是每年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发源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亚洲高压源地)。5.侵入路径: 一条是西路。影响我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强冷空气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 第二条是中路。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内蒙古,进入华北直到东南沿海地区。 第三条是东路。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经过我国东北或日本海、朝鲜半岛,侵入我国东部沿海一带。势力不很强,次数也不多。6.影响范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影响,但__________、 _________地区受寒潮影响小,特别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和云南南部谷地。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寒潮不易侵入。(因地势高或受山岭层层阻挡,离源地较远)。 7.寒潮对农业的影响: 不利方面:一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受冻害,尤以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寒潮对南方冬季过冬作物的危害也较大;二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三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有利方面:对杀灭农田害虫、麦苗返青、保墒有利。 8.寒潮防御:一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二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例如建塑料薄膜温室大棚、田间灌水或制造烟雾、包裹等保温措施。等等。

八种常见的气象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1.雷电 雷电是雷暴的俗称,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雷电电流可高达几百千安培,能量在1——1000亿瓦特,温度为6000℃~20000℃。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每秒钟地球造就1800次雷雨,伴随600次闪电,其中有100个雷击地面,死亡人数在3000以上。雷电灾害是不可消灭的气象灾害,是一种局部的很猛烈的灾害性现象。从工厂、矿山、楼房、卫星、飞机到电脑、电视机、电话,乃至人体都会受到雷电的危害。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数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2.暴雨 我国气象标准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 3.大风 大风,近地面层风力达蒲福风级8级(平均风速17.2~20.7米/秒)或以上的风。中国气象观测业务规定,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米/秒(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为大风。有大风出现的一天称为大风日。在中国天气预报业务中则规定,蒲福风级6级(平均风速为10.8--13.8米/秒)或以上的风为大风。大风会毁坏地面设施和建筑物;海上的大风则影响航海、海上施工和捕捞等作业,为害甚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很多,如冷锋、雷暴、飑线和气旋等。 4.冰雹 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

中国近代史思考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己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3)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变化,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主要矛盾。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以上说明,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⑥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及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关系问题,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体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4中国的气象灾害习题

B卷(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20分) 1.关于气象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类多,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季风 B.范围广,全部发生在陆地和海洋 C.频率高,夏半年都会出现 D.灾情重,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 解析季风不是气象灾害;有的气象灾害发生在春季,如沙尘暴。答案D 2.每年入秋以后爆发的第一次比较强的寒潮大都是() A.中路路径B.西路路径 C.东路路径D.转向路径 解析熟记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B 3.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A.夏秋季节B.春冬季节 C.夏冬季节D.春秋季节 解析寒潮在春秋季节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答案D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 5.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

C.平原地形D.高原和盆地 4~5.解析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北推进,若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涝的现象。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 答案 4.A 5.C 6.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海重、北方轻B.内陆重、沿海轻 C.沿海重、内陆重D.沿海重、南方重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 答案D 7.下列各组区域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A.桂、滇、黔B.粤、闽、浙 C.赣、鄂、湘D.冀、晋、豫 解析东南沿海各省受台风影响最大,内陆地区较小。 答案B 8.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①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②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③风暴潮引发洪水④低温冷害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带来的损害。 答案D 如图是“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某年入冬以来干旱灾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3套)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3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1839年6月3日,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51年11月,洪秀全在在发动起义,同年在建制。 4、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除加重捐税、广开捐输外,还推行制度进行搜刮。 5、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在地方的主要代表人有、。 6、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中国新疆伊犁。1874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大军进入新疆收复失地。 7、收复新疆后,围绕伊犁问题,先后有两位清朝官员分别同俄国进行谈判,这两人是、。 8、戊戍变法时期,维新派纷纷创办报纸,南方主要有由梁启超担任主笔的《》,北方主要有由担任主笔的《国闻报》。 9、1913年,英国背着中国政府提出了一条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分界线,即。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清朝国势的衰落开始于()。 A、雍正时 B.、乾隆时C、嘉庆时D、道光时 2、1841年1月,通过非法的《穿鼻草约》,英国侵略者派兵占领了()。 A、舟山群岛 B、宁波 C.、香港D、广州 3、早期拜上帝会的主要创始者是()。 A、洪秀全 B.、冯云山C、萧朝贵D、石达开 4、1861年(),标志着清中央政权开始半殖民地化。 A、总理衙门的建立 B、外务部 C、海关 D、都统衙门 5、以下活动中由洋务派策划兴办的是()。 ①设立军机处②设立翻译馆③筹建海军④兴办新式学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因为()。 A、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具有垄断性买办性 C、得不到人民支持 D、不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7、19世纪70年代,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出台湾条件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8、《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 A、赔款数额巨大 B、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开辟运输新航线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9、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 10、下列事件有哪些是发生在同一年的。() ①清末新政②同盟会的成立③“成都血案”④《朴次茅斯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B、力图振作加强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