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论文关键词:汉语价值观身份人格完善

论文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汉语是汉民族身份的标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汉语学习是个人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有这样一个论断: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记录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模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也证明:语言是治理天下,教化人论的基础。古人对语言在一个社会组织中的维系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词。"因此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成为春秋时代一种社会警醒意识。

在各种与民族群体有关的人文社会现象中,只有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当代新洪堡特学派的代表,德国语言学家威斯格贝尔对语言的民族性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从群体来说,语言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个体来说一

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进入了民族语言流,他的母语决定了他一生的精神格局和语言行为。[1]由此可见,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了。

一、当前汉语的生存现状

当前社会上的现象是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对英语的学习趋之若鹜。人们已经失去了对汉语汉字的敬畏感,日常表达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优雅品质的普遍漠视,这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文化的西化、本国语言、文化的式微,导致学生母语水平不高,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君子之风渐行渐远。许多青少年表现为行为失常,思维和逻辑混乱,语言粗鄙。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为只言片语的不入耳而大动干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丧失了应有的礼仪风范,与我们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国人形象相去甚远。这些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

的文化主旨背道而驰。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语言的危机潜藏的是民族文明的危机。因此,要拯救那些粗鄙的心灵,只有用我们优雅的汉语和传统文化进行浸润, 才能使大家成为明礼守信之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有成效的构建。

二、汉字的基础地位

要学习汉语必须从学习和了解汉字开始。汉字是世界上蕴含最丰富的文字。汉字包含了中国古老的哲学、美学与中国人全部的智慧与思维。作家王蒙认为,汉语,特别是汉字,讲求审美,讲求联想,讲求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植根于民族灵魂和血液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形式。她不仅是一种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同时也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其实,正是这方方正正的汉字,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伟岸,是在告诫我们方正做人,更何况,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至情至美的图画。汉字里有诗、有画,有情、有意,是任何语言文字都比不了的。它的点画是那么灵动、飘逸、流畅和呼应,那二十几个字母无论如何书写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从方块字里可以了解千古湖山人物,百年翰墨文章”可以推本春秋,考信六艺。通过汉字知先祖,识亲疏,须长幼,辨繁衍。”可以吟李

杜诗篇、诵韩柳华章。由于汉字的结构匀称,形体优美, 由此产生了一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共同欣赏的艺术——法。书写文字而成艺术,这在世界众多文字中,汉字是唯一膺此殊荣的。在我国,书画常为一家,书者能画,画者能书,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作文从来就有字好一半文”之说;品人,自古就有字如其人”、字是人的招牌”的说法;做事做学问,历来就有一字千金”之地位。汉语的影响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思维、哲学、艺术、审美情趣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由此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而又独立的文化体系。由此可见,我们与古人通过共同的媒介――文字,使得传统与现代顺利接榫,民族精神得以延续。

三、汉语的诗兴与美丽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精炼、优雅和丰盈,为世人所公认。瑞典着名汉学家高本汉曾经形象地把汉字比作典雅的贵夫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所以,要想懂得书面汉语,尤其是高度优雅的汉语,你就必须使你的全部天赋 ------ 心灵和大脑,灵魂和智慧的发展齐头并进。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

和谐的人格究竟有多重要

和谐的人格究竟有多重要 当一个人的人格分裂时,他是没法获取幸福的。当一个人的人格不和谐不健全时,他是没法实现自由的。 ——题记 作为健全的人,自由的人,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理性上应该相信什么,决定哪些应该做,而哪些不应该做。同样,一个人格分裂不健全的人,他会压制自己良好而深刻的情绪,削弱理性带给我们的友谊和仁爱,以及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和谐的人格培育人健全发展,促使我们的理性趋向光明。具备这些的人,在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时,在运用自己的力量取得外部认可时,都会更容易成功。反之,我们就会变得呆滞和迟钝,对世界麻木而顺从。 那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恰恰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他们满足了自己的一时痛快,却不管别人的感受。理性和爱人的心在哪里呢?很显然,照看他人以便让

自己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想法已经被他们抛弃了。他们只想着自己,只想着获取,而忘记了人的高贵和同理心。 那么如何获取和谐人格呢?有位英国哲学家总结了三个要点,一起来了解下。 和谐人格必备条件1:幸福的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幸福的最好源泉。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和及时的爱,造成了孩子们童年性格的偏执发展。如果成年人想与自己的孩子维持一种快乐关系,或者给予孩子一种幸福的生活,那他就得思考如何做出好的行为。 幸福的家庭大都相同,而不幸的家庭却各个不同。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放到现代,依然管用。 以前女子很保守,认为婚姻以外的性行为是可耻的,是一种罪恶,但现在呢?看看多少女子因为金钱和物质的引诱,而红杏出墙,不以为耻。这样的女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想认知。 很多家庭的烦恼来自经济方面,这是个不可忽略的事实,由此造成婚姻的破裂,结果就是孩子的情爱无法得到满足。如此情况下,要想获得纯朴而自然的幸福,对于还未长大的孩子来说,就变得异常困难。

我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的做法

我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的做法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头人。作为校骨干教师,市骨干培养对象,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以此为契机,不断学习、认真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共同探究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努力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下面就我在工作中如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我深知骨干教师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广博的学科带头人,应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要想达到骨干教师的标准,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但我更坚信“独木不成材”的道理。作为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我经常走在教学的最前沿,努力带领科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为了能与科组教师一起进步,便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和教研工作。在工作中,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吸收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从教研专题的确立、教研课的开展,到课题的考核、结题等各阶段我都为全组教师作出榜样。通过引领和示范,我组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相互交流,探讨中逐渐走向成熟。 二、示范引领,榜样带动。骨干教师的作用突出表现在示范和引领方面。身为校骨干教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同事做出榜样,通过自己的示范和专业引领,帮助其他同事逐渐地提高业务水平。因此,我每学年必做两节公开课,一次专题讲座。让其他教师从我的教书育人和教育科研的经历及成长的历程中,受到启迪和感悟,做到学有榜

样,赶有目标,从而增强年轻教师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除了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本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还要带领学科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配合教导处负责全组成员的备课、听课、作业的检查、活动的开展和学期结束后教师的测评等工作。积极承担每学期的专项研究任务: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组织本组教师研讨;对于典型问题确立专门的课题来研究等。学期结束,由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工作进行评估,从活动的开展、教学成绩、研究成果等方面综合评价,并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进行反思、整改。由于我校年老的教师较多,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他们的观念陈旧,对工作缺乏热情,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期开始我认真组织他们学习新课标。在每个周会前半个小时进行学习,事先要求他们阅读本次学习的内容,做好发言的准备。学习中先由我讲读某一个专题,然后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感受,最后一起交流探讨课程新理念,确立教学新方向。通过学习,他们的观念不断得到更新,课堂教学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另外,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一起分享教育趣事。毕竟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奉献很多年,一说起教学总是津津乐道。在谈论之间既可以互相学习,又引出他们对往日教学的回忆,激发他们沉淀已久的教学欲望,再一次点燃了他们教学的激情。采取这种做法,延长了年老教师的教学周期,较快地提高了学校教师的整体实力。 三、利用网络,自主成长。我觉得我的成长应该得利于网络的帮

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

大学之道(十六):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 -------------------------------------------------------------------------------- 发布单位:宣传部信息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点击率:368 发表日期:2011-08-05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竞相涌现,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主要任务。而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明确和加深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等理论或观念方面的认识,不仅必要,而且需先行。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潜能,这是潜藏于学生大脑结构和功能中的一种心理潜能。可见,从理论上讲,人人均可创新,事事均能创新。不论是谁,也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可以称得上是创新人才。事实上,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社会众多小发明、小创造的累积效应使然。所以,创新并非高不可攀,更非少数人的专利。然而,社会实践也表明,创新确实又远非人人可以做到。究其原因,在于人人的创新潜质并非都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内化为个人的创新素质。这样看来,所谓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即是要将每位学生的这种创新潜能激发出来。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呢?简而言之,创新素质即为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合金。其中,创造性思维是认知系统,创造性人格是动力系统。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思维的最高形式,其中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其核心特征。针对当前我们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四个方面当是我们需要勇敢面对与着重改革的: 一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思维习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具有“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要有敢于质疑和辩论的信心,还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教育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二是丰富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创新能力排名倒数第五。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想像力的贫乏已成为当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危险的莫过于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唯一的想法”,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能够充分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让学生敢于想像,善于想像呢? 三是科学方法和学会学习。科技持续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有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新的方法去思考已知的东西,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四是广阔的知识背景。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往往在某个时候会组合起来形成新想法、新思路。创造性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人才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如果创造性人格欠缺,人的创造性活动就会陷入困境,而且不可持续。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800名男性的成才问题进行了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对被试中成就最大的与成就最小的各20%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组人中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在责任心、进取心、求知欲、自信

发挥优秀教师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一、骨干教师基本情况及现状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现有在编在册在岗专任教师132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及以下79人,36至45岁44 人,45岁以上9人。从学历结构看:本科79人,大专48人,大专以下5人。从职称结构看: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96人,小学一级教师30人,未定级5人。目前我校骨干教师68人,占51.5% 。其中名教师2名;市教学能14名;市教学新秀 4名;市班主任工作能手1名;区学科带头人 1名;区教学能手7名;区教学新秀 6名;还有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33人。 我校语文学科现有市教学能手4人,市教学新秀4人,区教学能手1人,区教学新秀4人。数学学科现有市名教师1人,市教学能手6人,区教学能手2人。英语学科现有市教学能手1名,区教学能手2名,区教学新秀1名。音乐学科现有市教学能手1名,区教学能手1名。体育学科共有市教学能手1名,区教学新秀1名,美术学科共有市名师1名,市教学能手1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 作为骨干教师,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吸纳,敢于实践,是先进教学理念的承接者和传播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者。如华燕老师在今年十月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语文赛课中获一等奖,并将作为代表参加全国比赛。数学组的老师们则在缪宇虹、顾晓华等老师的带领下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数学团队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能以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中。有十名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无锡市首批优秀教研组”、“无锡五一示范岗”。在没有熟悉英语教学的校长,也没有聘任外校专家对我校英语工作做直接指导的情况下,英语组的老师们在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同心协力展开教学研究工作,教研氛围浓厚,教师成长较快。徐枫、施萌、唐晓刚、张桢洁等老师都能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英语组组织的学生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指导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佳绩频传。音乐组的老师们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不懈努力,使我校学生在历届“百灵鸟”比赛中连续夺魁。体育组的骨干教师率先垂范,承担示范课教学任务,举办理论讲座,积极投身课题研究,承担培养新教师及校本培训等任务,让体育组的每个教师从他们的教书育人、教育科研的经历及他们成长的历程中,受到启迪和感悟,做到学有榜样。在美术骨干教师的引领及组内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五爱小学的美术教学活动如今已是锡城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红领巾陶吧”到“泥巴娃陶艺公司”,从美术教学的特色课发展为少先队活动、德育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五爱美术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与综合创造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它已成为五爱教育的一个品牌。美术组被评为艺教先进单位;是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基地;承担了国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和省级课题《弘扬民间文化,开发陶艺课程》。

庄子和谐观及对人格培养的价值

黄炎培故居,刘绍棠故居,田间故居,白涤洲故居(青塔胡同17号),曹锟故居,裘盛戎故居;第Ⅲ类:肖龙友故居,张伯驹故居,陈寅恪故居,曹雪芹故居,陈半丁故居,鲁迅故居(砖塔胡同84号),萧军故居,侯宝林故居,李莲英故居(姚家胡同7号、9号),曾国藩故居,袁复礼、袁敦礼故居,高盛麟故居,刘宝全故居,叶盛兰故居,杨宝森故居,奚啸伯故居,阎岚秋故居,张君秋故居,童芷苓故居,新凤霞故居,言菊朋、言慧珠故居,孙毓堃故居,金少山故居,李渔故居,吴佩孚故居(保安寺街17号),言慧珠故居,程长庚故居,程砚秋故居,袁世海故居,吴晓铃故居,徐凌霄故居,杨深秀故居,林旭故居,杨锐故居,李少春故居。 对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以下特征:(1)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分布存在显著聚类差异。东城区该类故居主要分布在第Ⅰ类,分布在第Ⅲ类的故居数量次之,分布在第Ⅱ类的故居数量最少。西城区该类故居主要分布在第Ⅲ类,分布在第Ⅱ类的故居数量次之,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少。(2)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城区第Ⅰ类故居的整体特征是保护现状较好,周边环境比较和谐,但故居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挖掘。第Ⅱ类故居的特 征是遗存建筑价值最大、目前保护状况和利 用状况最好。第Ⅲ类故居具有建筑遗存价值 低,目前保护状况和利用状况较差的特点。 四、结论与讨论 1.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在数量、分布、类型、保护状况、利用状况 等方面各具特征,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 2.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在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现状、利用现状等 方面存在显著聚类特征。选取聚类的6个变 量,把两城区该类故居聚为3类,发现东城 区、西城区该类故居不仅在每类型存在显著 的本区域集聚特征,而且,在区域间也存在 显著的集聚特征。 3.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的保护及利用措施应该具有差异和针对 性。东城区该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 Ⅰ类故居进行,目前应该监督和督促故居的 利用者和责任者继续保护好故居,维护好故 居的建筑风格,以免对周边和谐的环境造成 破坏,但没有必要把其辟为故居博物馆,对 其内部应该灵活运用,一方面可以筹集保护 维修的资金,另一方面,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手段。目前还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故居的历史 文化价值。区别于东城区该类故居的分布, 西城区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少。西城区该 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Ⅲ类故居进 行,目前应适当对故居进行维修,根据需求 采取合适的利用方式,但需要挂牌说明该处 曾为谁的故居,故居说明牌将会成为一种特 殊的文化符号,成为研究名人史以及北京历 史文化的要素,成为教育青少年的示范牌。 4.两城区相同类型的非文物保护项目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具有可借鉴性。 从各个聚类类型的角度来看,两城区相同类 型的该类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可以相互 借鉴。对于第Ⅰ、Ⅲ类故居的保护措施如上 所述。对于第Ⅱ类故居,应该将其公布为保 护院落或者文物普查项目,然后升级为文物 保护单位。并应该对外开放,满足人们缅怀 先贤、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的作用,也可开展 故居游,带来一定的外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玲.对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9(9). [2]周振宇,周公宁.杭州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研究[J]. 建筑学报,2003(4). [3]丁超,张秀娟.北京名人故居的三重属性及其认 定与保护原则[J].北京社会科学,2006(4). [4]沈实现.地域景观·城市记忆—— —杭城名人故居 的景观特质与保护开发[J].城市规划,2005(9). [5]蔡礼彬,王莹.关于青岛市名人故居现状的调查 与思考[J].兰台世界,2006(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 点项目(05BJDCS024)的后续成果。 ★作者简介:成志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宝秀,博 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教授。 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生活目标,因为中华民族地域辽阔及多民族构成的特征,所以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舜帝的“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的古老诗句里,从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治国方略里,从孔子的“和为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性准则里,再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论认知中,无不流露出中华民族的“和谐”意识,体现 着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热爱与向往。 战国思想家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从老子传承而来,老庄历来崇尚自然,崇尚自由,所以庄子的理论中充满了对和谐理念的认知和评价。庄子又作为中国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他以博大恢宏的气势与壮丽的想象,再加上行云流水的文字表现着古代知识分子的胸襟,也表现出庄子醉心于逍遥世界、试图超越自然到 达无极限的追求。因此,本文在研读了庄学 理论的基础上,综合了庄子对和谐观的论 述,并试从如下三个方面论证其价值。 一、庄子和谐观的理论基础 首先,庄子和谐观的产生有着深广的社 会背景,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正是中国奴 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的社会转型期,随着 周王朝势力的衰微和新兴的地主阶级、自耕 农阶层和士阶层的产生,社会成分构成更加 复杂,社会矛盾增加,很多人因为社会阶层 的变动而难以找到心理的平衡与生活的稳 定,而对社会发出恨恨之声,使整个社会显 示出日益动荡的趋势。庄子所看到的是“争 地所战,杀人盈野,争城所战,杀人盈城”的 现实,感受着生灵涂炭的悲惨人生,在这种 客观现实之下,生存于这个乱世中的思想家 们感到了和谐的缺失和追求和谐的迫切意 义,于是庄子站在哲学的高度,开始了对于 抹平社会矛盾,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关系的思 考,试图在乱世中重建人的本来面目,为个 体生命寻求一条重建和谐的途径,同时也为 建立融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人生观为一 体的形而上的生存哲学打下基础。 其二,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 承,“天人合一”是道家的精神内核,也是老 庄宇宙观的出发点,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对 “道”的深度思考,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之中, “道”是一个绝对至上的宇宙本体,曰“有物 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台纵横兰lantaizongheng 试析庄子和谐观及对 人 格 培 养 的 价 值□郎旭庄周梦蝶图 86 兰台世界2012·11月上旬

论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论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发表时间:2015-07-23T15:22:53.2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2期供稿作者:韩延鸿 [导读]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感情沟通是上好课的基础。课堂上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对待这些学生,便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韩延鸿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张新中学158100 长时间以来,政治课有它独特的魅力,那就是真理的力量。正象学生们所感受的那样,政治课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它在学生们的人生旅程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指向标的作用。如:礼仪、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怎样很好地与他人相处。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和趋于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政治教师责任之重大。 一、政治教师要有优良的意志品质 在人格因素中,意志品质居于第一位,它表现在政治教师的一切言论的行动之中。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但是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则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政治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例如,教师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诚信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意义尤其重要,但是也要和学生讲明白,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因为善意的谎言围护的是他人的利益;讲遵纪守法,遵守时间,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讲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并无多大价值的教辅资料……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所以,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才有可能依法效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一位合格的政治教师必须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糊涂、不迷航,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理解、认知、体验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决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充当传声的机器。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的诱惑,守住一片宁静,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不为金钱物欲所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就是优良的意志品质的具体体现。 二、政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对本职工作的倦怠,使得很多教师都缺少了研究问题的习惯,经常对某些问题不求甚解,以至于“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的现象普遍存在。政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政治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比如:政治学科当中有一部分知识涉及到法律,平时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接触又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必须收集大量的资料,以便应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把教师比作“一桶水”的说法已经过时,现代的教师应该是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三、政治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感情沟通是上好课的基础。课堂上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对待这些学生,便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某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活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高尚的道德去关爱、关心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无论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政治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四、政治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当前,在政治课被认为难教,政治教师难当的情况下,需要政治教师具有执著的敬业、乐业精神。政治教师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图名利。特级教师郄禄和曾经说过:“一个教师要解决三种能力问题即动力、能力、精力。缺乏动力不想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动力问题,而动力则来自于对教育的事业心。”可见,政治教师增强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从而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将会对学生的性格品质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治教师要做到“两要”、“两不要”,即: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不要单靠口头说教;要尊重热爱、关心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不要靠大棒来维持教师的尊严。只有这样,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在教学中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可见,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若干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黄希庭也曾指出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即“人格是决定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内部机制,是精神健康的基础,也是影响智力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人格缺失问题也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所以,高校理应把追求和谐人格作为教育的真义所在和价值目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智慧,重视加强21世纪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 标签:和谐人格、德育价值、“失和”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与德育价值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中和理念是天下的根本和普遍的准则,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便各在其位,生长繁育了。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极为强调和推崇中和理念,其中和理念理论体系庞杂,内容丰富。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育,自我修养的加强和追求,中庸之道的方法论要求和处事原则是儒家中和理念的三个基本内涵。儒家认为,为了实现人的身心状态的和谐,必须首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修身为本,欲理并重,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仁者爱人以及知行合一等等和谐思想都可以看作是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展开化和具体化。和谐思想不仅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儒家和谐人格典范的完美性和操作性使其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儒家中和理念对于当今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其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价值 千百年来,儒家中和理念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普遍价值原则。中和理念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培养青少年的和谐人格,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儒家中和理念的当代德育价值也进一步的凸显。 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塑造理想人格。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要求尊重自然,保

骨干教师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高古祝一、注重自我发展,营造积极的教研氛围教师要不断反思,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怎样把骨干教师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化做教师专业化的实际行动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与骨干教师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给教师实实在在的培训,以及自己的不断进取,努力使自己在专业领域里快速地成长起来,争做领导满意的教师,学生欢迎的教师,博学多才的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用知识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讲课要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要 40 分钟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灵动的课堂,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教师和学生们听得意犹未尽。通过课堂教学让人们教师感受到只有读懂学生、读懂数学、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有可能为孩子们的童年奉献出“好吃”又有“营养”的知识,只有走进属于孩子们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课堂才能彰显生机与活力。 “没有潜心的研究,就没有精致的教育”这是我校教研工作的理念,只有思想认识上提高,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的自觉性。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模式,通过专业引领、实现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工作思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工作中我们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不间断“活水”补充、更替,才有教育的生命,才有教育的活力。因此,在完成教学教育工作之余要坚持学习,笔耕不辍。 二、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幅射作用,实现教研工作的专业引领。 在工作中我门始终教研室整体教研思路的为指导,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依托,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贯彻实施新课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研组建设中,我按照教研室的要求,理清了工作思路,强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责任意识。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校本培训,我积极引导全组教师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网络教研及时传递新资源、新信息,了解教育前沿动态,明确教学方向,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作为学区级骨干教师,学校要求他们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一腔热血,毫无保留,政治上关心,业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

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双龙中心小学校陈丽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科技创新领域却一直难与突破,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力。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想象力,以初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其他课程教学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她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对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现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的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突出创新观念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互动学习,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中,课堂气氛严肃,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被动局面,学生很少有自己提问的欲望和权利,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都集成在一起,表现形式灵活,将教学活动变得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内化、吸收的热情,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迸发。 例如,关于数学“平行”概念的交流课,教师在引出课题时用Flash制作了一组跳水平衡木的动画,当画中的人物成功地跳入水中后,其动作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当人物没有成功,斜插入水后,计算机即传出“啪” 的一声,学生几乎全都笑了,一片水花过后,画面上打出字幕:“他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所有学生几乎同时喊道:“不垂直”。教师自然而然的提出本课的主题“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地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如果光凭教师用嘴来说就显得太空洞,其效果不言而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积极探究的认知心理,所以兴趣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花肥,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二、运用信息技术质疑问难,唤醒创新意识 通常,人们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而创新意识则是在质疑的情况下产生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所以,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授《圆》这节课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用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五边形和圆形分别制作成马车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李君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人才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然而,教师能否在教学中,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也就是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教师应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作别人的榜样。 教学工作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呢?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使学生产生敬佩、依赖、亲切感,教育效果就好。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呢? 1、优秀的品格可使学生产生敬佩感。教师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教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之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业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优秀的品格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会使学生效仿。所以,教育学生是一个过程,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对学生都起作用,产生影响。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是“零”。例如,做几年班主任,有些学生走路,说话,写字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故此,教师应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 2、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情感是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或对别人所持态度的体验,往往以鲜明的、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崇高感情,是教师对学生态度上的和蔼和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细致关心的和谐与统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如果把真挚的师爱运用于教学之中,学生就会从内心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专心地听讲,真诚地接受,甚至会更加勤奋学习。反之,无视学生的特点,感情上产生对立、反感,那么再好的教学都会产生逆反,会被理解为说教,更谈不上教书育人。为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寻找学生的动情点,采用恰当的手段加以逐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向善,向上的健康情感;对学生要亲切,要以鼓励,扶持,肯定的积极态度,去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 3、用渊博的知识魅力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股“长流水”。教师丰富的智力生活、知识如长流水,才可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杨帆远航。教师如具有较宽知识面或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会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敬佩感。这种信服和敬佩感就像一种心理磁铁吸引着学生自觉地接受影响。因为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会使学生感到同他在一起,听他讲课会增见识、解难题,排优虑、长志气,就会专心听他的教诲和接受他所讲的道理。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吸引和好的教学效果了。 4、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效地运用知识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尹明丹 摘要:一个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这个阶段也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幼儿健全人格发展是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据幼儿人格的发展特点 ,确定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幼儿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方式、幼儿 一、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一)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在这一时期,孩子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取舍标准,其一切行为极易受到所处环境及其接触的人的诱导;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没有自我评价的意识,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幼儿时期也是孩子发展潜力的奠定时期,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点在于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因该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注重自我发展,营造积极的教研氛围 教师要不断反思,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怎样把骨干教师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化做教师专业化的实际行动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与骨干教师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给教师实实在在的培训,以及自己的不断进取,努力使自己在专业领域里快速地成长起来,争做领导满意的教师,学生欢迎的教师,博学多才的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用知识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讲课要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要40分钟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灵动的课堂,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教师和学生们听得意犹未尽。通过课堂教学让人们教师感受到只有读懂学生、读懂数学、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有可能为孩子们的童年奉献出“好吃”又有“营养”的知识,只有走进属于孩子们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课堂才能彰显生机与活力。 “没有潜心的研究,就没有精致的教育”这是我校教研工作的理念,只有思想认识上提高,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模式,通过专业引领、实现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工作思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工作中我们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不间断“活水”补充、更替,才有教育的生命,才有教育的活力。因此,在完成教学教育工作之余要坚持学习,笔耕不辍。 二、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幅射作用,实现教研工作的专业引领。 在工作中我门始终教研室整体教研思路的为指导,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依托,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贯彻实施新课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研组建设中,我按

中学生创新人格特质及培养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05年5月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Supplement May,2005 中学生创新人格特质及培养 杨 宇 芬 (成都市第50中学) 一 培养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内容 所谓创新人格,是指具有创新精神或创造性的人的个性倾向,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保证。创新人格是整体人格在创新活动中的表现,含有对自己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责任感,它要求人勇于开拓、奋发向上、实事求是、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培养中学生创新人格,就是要在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为中学生个体营造宽松的创造氛围,培养个体的个性多元化发展,拓展个体的思维多极化开发,推动个体认知的多维化建构,从价值导向上、文化观念上和行为评价上给予他们更开阔的探索空间、认知空间、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消除个体发展中内在的依赖性、被动性,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体潜在求索创新的创造性、独立性和驱动性,使他们既具有良好的观察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操作力等智力因素,同时也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 二 中学生创新人格应具备的特质 1.学习自主,人格独立。具有创新人格的中学生学习刻苦努力,能从学习中享受到极大的乐趣,并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越挫越坚等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不怕团体的压力,遇到很复杂或几乎不能解答的问题时,喜欢大胆行动和敢于向困难挑战;对于未知世界、未涉领域、未解课题,他们充满探索的欲望、进取的勇气,喜欢用疑问的眼光来审视事物,敢于提出异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地探索;他们还喜欢自己提出研究的主题,自己选择研究的方法,确定研究的手段,并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具有明显的求异、独立、自信的个性。 2.多向探究,观念灵活。具有创新人格的中学生思维开阔,拥有比一般水平更大程度的观念灵活性、个人独立性和对环境约束和限制的相对自由。他们兴趣浓厚、好奇心强,对“事物的结构”感兴趣,有很好的条理性;他们反应敏捷,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善于随机应变,具有较强的融会贯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他们具有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人格,问题一经提出,他们会对问题大胆进行假设,并以验证假设为导向,收集丰富的信息,尝试各种各样的新组合,改组、迁移、综合、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储备,寻找各种将假设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 3.乐于合作,善于相处。具有创新人格的中学生具备心理健康者的全部特征,但一般不是很善于交际,不过,他们都既不是反对社交,也不是不合群的,只是他们在交往时是有选择的。他们可能焦虑,但他们的焦虑和那种有个性障碍的神经过敏者极不相同,他们的焦虑可能来自于与自我期望相比对自己进步感到不满的情绪。他们能就问题与同学合作,共同研讨,畅所欲言,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他们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对人、对事不存偏见,宽容大度,能接受自己的一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 三 培养中学生创新人格面临的问题 培养中学生创新人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中学生个体创新人格的成长尚存诸多不利因素,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创新人格素质的塑造,因此亟待解决。 首先是心理行为的缺陷。目前,中学生教育中心理保健、心理咨询体系的不尽完备,使部分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个体行为偏颇。例如,仅仅因为期末考试未能拿到第一,就毅然跳楼自杀,这样的人格特质往往不具有宽广的视野、坚韧的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从事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其次是教育模式的呆板。尽管我国早已提出“素质教育”工程,但就其实质来看,教育模式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教师依旧像一名雕刻家面对材料精雕细刻,当他的作品面世时,原本璞玉浑金、丽质天成的尤物早已面目全非。当前的教育模式仍是单向式的、以传授传统知识为核心的呆板模 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