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错题集

如何有效利用错题集
如何有效利用错题集

如何有效利用错题集

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懂,但到自己练习时,总感到困难重重;在做作业时,许多题目老师讲过了、自己做过了、甚至考过了,却无从入手;在测试或考试时,同学们都会有做错的题目,也许下次考试还是会错。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是我们学习中的知识漏洞。我们往往会处理一些直观的或是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不能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知识结构的残缺和认识上的盲点造成的,平时做习题很少进行反思,做错时只就题改题,不能对知识系统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如何学会解题回顾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呢?如何弥补这些漏洞呢?那么凡是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因而整理错题集不失为一剂良策,错题本就可以帮助同学们达到这一目的,那么如何有效建立和实施错题本呢?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建立错题本的要求

建立错题本需要花费一些精力,尤其在刚开始阶段。首先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整理要求:选题典型、整理及时、过程完整、反思错误缘由,总结做题方法,整理时统一编序、标明出处、注明日期等。

1.首先错题本上的错题要能进能出。

错题本的大门总是敞开着的。进,最好当时就进,最迟当天晚上睡前,一定要进。错题进本一定要及时,一耽搁下来十有八九就会忘了,好不容易找到的漏点就又消失在汪洋题海里面了。错题一定要当场彻底消化并经常过一过,即使没有时间也一定要在没忘之前复习,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错题过了几遍后就成了“前错题”(现在已经完全消化、不再是问题的问题),这时就可以出本了。该出本就出本,轻装上阵,否则背着个没用的大包袱走路费时费力,做无用功。

2.及时整理“潜错题”

什么是潜错题呢?所谓潜错题,就是指那些最后没错、但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点犹豫、有点迟疑、有点拿不准的问题。潜错题比明晃晃的错题更危险百倍,一定要把它揪住,扭送错题本。还要强调的是,错题的来源绝不仅仅是考试,更多的是平时的练习。

3、每一个同学,可对每天的练习和作业等出现的自己做错的题目,登记在自己的错题集上,每错必登,多错多登,少错少登,无错不登。:错题集基本格式为:

原题:……

错解:……

错误原因(种类):……

正解:……

错题本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重要的是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对于一些题目冗长的错误,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做法。比如,由父母帮助抄录题目,但是由学生自己重新解题并总结;或将有关试卷复印,然后剪切错误的题目并粘贴在错题本上等等。建议大家在错题本上完善几个功能,让“错”变得非常清晰。比如:标注出“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马虎”等错误原因;标注出“错误知识点”:方程、函数、变换等;标注出“同类错误”:第几页、第几题等等。另外,针对自己常犯的错误,给自己出几道题目,考查自己对概念掌握、条件运用和知识结合的理解程度。

二、具体实施:

1、错题本建立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整理要求:及时整理典型错题,潜错题,错误反思(错误原因),正确

答案,及时回顾。

学生出现的主要情况有三种:第一种是坚持摘录错题,整理内容基本符合要求;第二种是不知道错题本的重要,但感觉建错题本太费时间,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第三种是还有的同学为了应付老师检查,敷衍了事,草草地做点表面文章。

错题集的整理

一开始错题是很多的,要学会将错题分类。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按内容分类可使知识系统化;按题型分类可化繁为简集中目标;按错因分类,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建议同学们按错因分类,认真看看解错的过程和关键错误,弄清解错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然后分类整理。整理后将做错的习题再做一遍,若是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就反复认真地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

整理步骤如下:

1.分类整理将所有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形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同时也简化了错题本,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只记

录典型问题。

2.记录方法在试卷讲评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人口、突破思路的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这种记录方法开始时,学生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但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

3.必要补充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对错题不一定订正得非常完美。对于每一个错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再深入一些。

4.错题改编这一工作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由老师编写出来的,作为学生,当然要能学会如何去改,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方法。初始阶段,同学们只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改动。

5.活页装订将错题本按自己的风格进行编码、装订,由于每页不固定,故每次查阅时还可及时更换或补充。

在整理错题本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只为完成任务,整理时不要在乎时间多少,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本,你将学会如何学数学、如何研究数学,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一本好的错题本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数学复习时错题本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多看,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每位同学错题本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本中的优点也是可以借鉴的,所以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

2、错题本的初步利用及后续整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之后对错题本作必要整理——已经完全掌握的题目从错题本中做标记删除,以提高复习利用效率。

在之前的复习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利用错题本复习,由此既能使学生的复习目标明确,省时有效,又能使学生真切体会到错题本的作用,从而增强其继续整理错题本的动力。但随着错题的增多,学生的错题本逐渐增厚,缺乏条理性,不分主次,在使用时不很方便,很多学生在期中考试复习的时候感觉错题本虽然很好,但是题量大,而且有很多题目已经完全掌握,复习的时候费时很长,且有些复习是重复无效的。这阶段学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整理错题的习惯,其中有的学生的错题本整理得很详细,积累了很多错题,并对错题做出标记或注解(注明错误原因或注意事项),也进行过必要的删减整合,这部分学生做得很

好,但是占少数;大部分学生是建立了错题本,也整理了错题,但是方式是“抄题,记答案”,更没有后期整理,只是错题本很厚,使用起来很费劲;小部分学生的错题本还是应付检查,主动性不高。

故在这一阶段及时指导学生对错题本进行整理,将已经完全弄明白牢记的题目从错题本中删除,对剩余题目做出标记(以不同符号标注“还不理解的题目”“理解但反复出错的题目”等),并继续整理新的错题。

错题集的使用

错题集建立起来后,想发挥它的作用提高数学成绩,关键还在于使用。要经常翻阅自己的错题集,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然后找与该题变化不大的题目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使它变成自己的知识。练多以后,不妨自己试着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练习;最后可自己根据要求进行编题,与同学互相练习,共同提高。这样就可更好地掌握方法,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果,最大限度在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错题集的深化

在课前预习时,我们对课本和课后练习会有自己的理解,经

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同学们回答之后,会发现自己在预习时存在着的错误和不足,此时可做好记录和分析;每次单元测试、期中、期末和模拟考试出现的错题,都要在错题集上作相应记载并将错误改正,然后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与正确解法进行对比,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还可以归纳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小规律小结论,提高对某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已进入高中的我们已有一定的解题经验,因此有时放弃不了一些陈旧的解题思路,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灵活的反应,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善于思考,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尽量多尝试、多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错题集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复习时错题集就是学生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时一定要多回头看,以后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其他同学的错题集中的优点也是可以借鉴的,所以同学们平时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互相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难题笔记

准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平时练习和各次考试时碰到

的难题,并在难题旁注上关键难点、解题思路与方法,并列出该题若干种变化形式,举一反三。

改错笔记规范。

一、改错用具

1.改错笔记本,最好是活页型的,方便以后随时往里面添加东西。

2.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黑笔抄原题和原错误答案,蓝笔写正确答案,红笔写错因分析。

3.剪刀、胶棒、直尺、三角板等,严禁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二、改错要求

1.用黑笔抄写原题和原错误答案,这样便于对照正误解法的差别,更易找出错因。

2.用蓝笔写正确解答过程,选择、填空等“小题”也应写上分析推演过程,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题目,建议将所知的正确解法都写上,以便进行对比、灵活运用。

3.用红笔写下对每道题的错因分析,要求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