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 鱼

B. 狗

C. 黑猩猩

D. 长臂猿

2.下列有关人体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精作用在输卵管中完成

B. 胚胎是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 胚胎在母体内一般发育280天左右

D. 胎儿的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

3.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认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A. 婴儿期

B. 幼年期

C. 青春期

D. 中年期

4.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营养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5.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同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果汁滴数如下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食物消化过程的是()

A. 将食物切断、磨碎

B.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C. 胆汁将脂肪变成脂肪微粒

D. 食糜由胃进入小肠

7.小肠中的营养物质要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 一层

B. 三层

C. 二层

D. 四层

8.我们把产自良好生态环境,安全、优质,无污染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那么绿色食品的图标是()

A. B.

C. D.

9.在呼吸过程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时,下列各项组合正确的是()

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⑦呼气

⑧吸气.

A. ①③⑥⑦

B. ①④⑤⑦

C. ②③⑥⑧

D. ②④⑤⑦

10.如图所示曲线不能正确表示

的是()A. 该曲线可表示某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扑杀狼后,一段时间内鹿的数量变化

B. 该曲线可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能力的变化

C. 若该曲线可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容积的变化,则在ab段时,人体肋间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且膈顶部下降

D. 若该曲线可表示某温室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则b点表示傍晚时分

11. 在呼吸过程中,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

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12.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其中正确是()

A. 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B. 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C. 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D. 红细胞﹣﹣吞噬病菌

13.假如某人在一次事故中刺伤动脉要比刺伤静脉危险得多。这主要是因为

A. 动脉血管血液中没有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B. 动脉血管血液具有更大的压力

C. 动脉血管血液中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

D. 动脉血液中有更多氧气和养料

14.一个病人是O型血,当他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给他输的血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15.下图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b 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 中血液含氧量增加

B. 若b 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 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

C. 若b 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 中为静脉血

D. 若b 为脑部的毛细血管网,则c 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16.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 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 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 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17.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

A. 贮存作用

B. 重吸收作用

C. 滤过作用

D. 分解作用 18.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 耳蜗和前庭

B. 前庭和半规管

C. 半规管和鼓膜

D. 鼓膜和听小骨

19.当你观察同学眼睛时,看到对方眼球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分别称为( ) A. 角膜和虹膜 B. 虹膜和巩膜 C. 虹膜和玻璃体 D. 角膜和玻璃体

20.切除小脑的狗将( ) A. 立即死亡 B. 行动不协调 C. 不能运动 D. 嗅觉丧失

21.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 传入神经 B. 传出神经 C. 效应器

D. 感受器 22.若下列选项中的各生物学概念依次用①→②→③→④→⑤表示,则可构成如下关系的是( )

A. 反射弧结构: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B. 血液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C. 尿液形成和排出路线: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

D.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顺序: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维生素

23.下列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 巨人症和佝偻病

B. 白化病和糖尿病

C. 侏儒症和呆小症

D. 坏血病和夜盲症

24.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 脑和脑神经

B. 脊髓和脊神经

C. 脑和脊髓

D. 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25.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千帕.张大娘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经测定她的血压是19/14千帕.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A. 贫血

B. 脑炎

C. 高血压

D. 低血压

二、判断题

26.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27.化石是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判断对错)

28.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它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29.近视眼应及时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_____

30.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春期。()

三、读图题

31.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腔包括A、B、C和________ 填中文名称);

(2)A与B之间有________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

(4)经过②后,血液由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

四、实验题

32.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外形与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芽相似,嫩茎中间组织呈空心状的为空心笋,多由营养比例失调,缺少磷、钾肥,采笋期过多追施氮肥,植株徒长造成.为了确保地上部分生长粗壮而又不空心,请你帮助“爱动手”的同学完成如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磷、钾肥与芦笋幼茎的组织空心有关吗?

(2)作出假设:采笋期追施磷、钾肥有利于防止空心笋的产生。

(3)设计方案:①将芦笋生长状况、土壤、光照等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块地作为试验田;②在芦笋采收期,向甲乙两试验田施加单位面积________的氮肥,同时向乙地施加适量的磷、钾肥,其他管理条件相同;③采收芦笋后,分别选出两地中的空心芦笋称量。

(4)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甲乙两地采收的空心芦笋单位面积的量相等或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大,说明假设__;如果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__,说明假设成立。

(5)实验分析与评价:甲乙两组形成的________关系,必须满足单一变量.从该实验可以看出,植物生长所需最多的是含________的无机盐。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 鱼

B. 狗

C. 黑猩猩

D. 长臂猿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常见的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等。【详解】常见的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而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点睛】关键点:人和类人猿是近亲,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2.下列有关人体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精作用在输卵管中完成

B. 胚胎是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 胚胎在母体内一般发育280天左右

D. 胎儿的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至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

【详解】A、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故A正确;

B、受精卵不断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故B正确;

C、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

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266天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故C正确;

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理解掌握受精的概念和胚胎发育的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认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A. 婴儿期

B. 幼年期

C. 青春期

D. 中年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进入青春期,在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作用共同作用下,女性出现第二性征,表现为乳腺发达、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皮肤细腻,嗓音尖细等,因此“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青春期,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4.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营养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要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脂肪是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营养物质。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5.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同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果汁滴数如下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维生素C溶液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详解】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据此判断:乙水果只用了5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说明乙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C的特性以及鉴定方法。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食物消化过程的是()

A. 将食物切断、磨碎

B.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C. 胆汁将脂肪变成脂肪微粒

D. 食糜由胃进入小肠

【答案】D

【解析】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故D符合题意。

7.小肠中的营养物质要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 一层

B. 三层

C. 二层

D. 四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详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细长,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

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利用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

营养物质从小肠进入血液循环需要经过小肠绒毛壁和血管壁两层细胞。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

8.我们把产自良好生态环境,安全、优质,无污染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那么绿色食品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

【详解】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

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

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的标志有上方的太阳、中间的蓓蕾和下方的绿叶组成,其中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

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选项C的标志

为A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

【点睛】食品安全的考查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解此题的关键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记住绿

色食品图标,问题就迎刃而解。

9.在呼吸过程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时,下列各项组合正确的是()

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⑦呼气

⑧吸气.

A. ①③⑥⑦

B. ①④⑤⑦

C. ②③⑥⑧

D. ②④⑤⑦

【答案】A

【解析】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

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

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

呼气运动。可见A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曲线不能正确表示的是()

A. 该曲线可表示某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扑杀狼后,一段时间内鹿的数量变化

B. 该曲线可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能力的变化

C. 若该曲线可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容积的变化,则在ab段时,人体肋间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且膈顶部下降

D. 若该曲线可表示某温室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则b点表示傍晚时分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的食物链是:牧草→鹿→狼,当狼被杀光,鹿会因为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数量减少。因此若大量捕杀狼,则鹿的数量会先因狼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A错误;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应该是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消化作用逐渐增强,达到一定温度后(37℃),随温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渐减弱,即呈一弧形曲线,B错误;

呼气时: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程。图中曲线的ab段的曲线表示肺的容积变大,是吸气,C错误;

从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制造了有机物,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机物含量增加。所以b点不可能为傍晚,D正确。

11. 在呼吸过程中,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

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气和吸气,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运动过程中呼吸肌的变化。

【详解】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具体过程如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呼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呼气运动;因此当吸气时,膈肌的活动情况是:膈肌收缩,隔顶下降,上下径增大,这样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气体被吸入,故选A。

12.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B. 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C. 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D. 红细胞﹣﹣吞噬病菌

【答案】AB

【解析】

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A正确;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B正确;白细胞吞噬病菌,而不是止血和加速凝血,C错误;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而不是吞噬病菌,D错误。

点睛: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白细胞能够将病菌吞噬掉,其功能是防御感染;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13.假如某人在一次事故中刺伤动脉要比刺伤静脉危险得多。这主要是因为

A. 动脉血管血液中没有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B. 动脉血管血液具有更大的压力

C. 动脉血管血液中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

D. 动脉血液中有更多的氧气和养料

【答案】B

【解析】

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方向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血管内具有更大的压力,从而使得血流速度极快。当不小心刺伤动脉血管时,血液就会喷流而出,就可能造成失血过多,当失血量达到1200毫升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极其危险。

14.一个病人是O型血,当他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给他输的血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

时候要慢而少.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输血的原则.

15.下图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血液含氧量增加

B. 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

C. 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静脉血

D. 若b为脑部的毛细血管网,则c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的血管,血液的流向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详解: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在肺泡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中,则经肺循环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中血液含氧量增加,A正确;

B、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血液流经此处后,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B正确;

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流出的血管c是出球小动脉,血液在肾小球中没有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依然是动脉血,C错误。

D、若b为脑部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 正确。

故选C。

点睛:血液流过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发生的生理过程不同,其结果也不同。

16.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 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 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 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图中,1肺静脉、2肺动脉、3上下腔静脉、4主动脉,甲是肺部毛细血管,乙是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详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因此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A正确;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血液流经甲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氧含

量增加而不是减少,B错误;

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下腔静脉而不是上腔静脉,C错误;

血管2(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和正确识图。

17.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A. 贮存作用

B. 重吸收作用

C. 滤过作用

D. 分解作用

【答案】B

【解析】

该题考的是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8.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A. 耳蜗和前庭

B. 前庭和半规管

C. 半规管和鼓膜

D. 鼓膜和听小骨

【答案】B

【解析】

耳廓收集并引导声波传至外耳道,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鼓膜可以把声波的振动转为机械性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

19.当你观察同学眼睛时,看到对方眼球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分别称为()

A. 角膜和虹膜

B. 虹膜和巩膜

C. 虹膜和玻璃体

D. 角膜和玻璃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人的眼睛中,虹膜上面有色素,我们东方人的虹膜是棕色的或黑色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黑眼球”;眼球壁的白色部分是巩膜,其保护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眼球”。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0.切除小脑的狗将()

A. 立即死亡

B. 行动不协调

C. 不能运动

D. 嗅觉丧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

和脑干。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所以,切除小脑后的小狗将行动不协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1.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A. 传入神经

B. 传出神经

C. 效应器

D. 感受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故选D

22.若下列选项中的各生物学概念依次用①→②→③→④→⑤表示,则可构成如下关系的是()

A. 反射弧结构: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B. 血液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C. 尿液形成和排出路线: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

D.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顺序: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维生素

【答案】C

【解析】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A错误;

血液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B错误;

尿液形成和排出路线: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C正确;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顺序: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用消化就可直接被吸收,D 错误。

点睛:掌握反射弧的结构、血液循环路线、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及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3.下列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 巨人症和佝偻病

B. 白化病和糖尿病

C. 侏儒症和呆小症

D. 坏血病和夜盲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分泌异常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而佝偻病、坏血病和夜盲症是由维生素缺乏引起。

【详解】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但佝偻病却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故A不符合

题意;白化病是先天性隐性遗传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B 不符合题意;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C 符合题意;坏血病是维生素C 缺乏引起的,夜盲症是由维生素A 缺乏引起的,都不是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对人体的调节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4.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 脑和脑神经

B. 脊髓和脊神经

C. 脑和脊髓

D. 脑、脊髓和它们发出

的神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故选D 。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

25.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千帕.张大娘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经测定她的血压是19/14千帕.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

A. 贫血

B. 脑炎

C. 高血压

D. 低血压 【答案】C

【解析】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张大娘的血压是19/14千帕,

应属于高血压。

二、判断题

26.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答案】错

【解析】

筷子是由木材制成的,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耗费很多木材,不能节约能源。不符合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故答案为错误。

27.化石是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

【详解】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点睛】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28.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它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

【详解】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故本题说法错误。

【点睛】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明确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对人体

有重要的作用。

29.近视眼应及时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_____

【答案】错

【解析】

【分析】

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了近视。故错误。

【详解】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远视眼与近视眼相反,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点睛】考查近视眼的矫正。

30.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春期。()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人的一生中的发育过程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其中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分析作答。

【详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

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

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故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关键是掌握青春期生理的发育,理解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三、读图题

31.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腔包括A、B、C和________ 填中文名称);

(2)A与B之间有________它

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3)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4)经过②后,血液由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答案】(1). 右心室(2). 房室瓣(3). 左心室(4). 静脉(5). 动脉

【解析】

【分析】

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C右心房、B左心室、D右心室;左心房连通④肺静脉,右心房连通⑥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①主动脉,右心室连通③肺动脉;在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⑤是组织处毛细血管。

【详解】(1)心脏共有四腔,A左心房、C右心房、B左心室、D右心室。

(2)在A左心房和B左心室之间有向着心室方向开口的房室瓣,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B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该循环中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4)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当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气多、含二氧化碳少、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点睛】此题考查了心脏的结构(四个腔、瓣膜)和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四、实验题

32.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外形与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芽相似,嫩茎中间组织呈空心状的为空心笋,多由营养比例失调,缺少磷、钾肥,采笋期过多追施氮肥,植株徒长造成.为了确保地上部分生长粗壮而又不空心,请你帮助“爱动手”的同学完成如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磷、钾肥与芦笋幼茎的组织空心有关吗?

(2)作出假设:采笋期追施磷、钾肥有利于防止空心笋的产生。

(3)设计方案:①将芦笋生长状况、土壤、光照等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块地作为试验田;②在芦笋采收期,向甲乙两试验田施加单位面积________的氮肥,同时向乙地施加适量的磷、钾肥,其他管理条件相同;③采收芦笋后,分别选出两地中的空心芦笋称量。

(4)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甲乙两地采收的空心芦笋单位面积的量相等或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大,说明假设__;如果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__,说明假设成立。

(5)实验分析与评价:甲乙两组形成的________关系,必须满足单一变量.从该实验可以看出,植物生长所需最多的是含________的无机盐。

【答案】(1). 适量(2). 不成立(3). 小(4). 对照(5). 氮、磷、钾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详解】(3)②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假设:采笋期追施磷、钾肥有利于防止空心笋的产生。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磷、钾肥。所以在芦笋采收期,向甲乙两试验田施加单位面积的适量氮肥,同时向乙地施加适量的磷、钾肥,其他管理条件相同。

(4)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甲乙两地采收的空心芦笋单位面积的量相等或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大,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小,说明假设成立。

(5)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甲与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磷、钾肥,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班级:姓名: 一、人的由来 1、19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黑猩猩、 睾丸: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4、女性生殖系统 5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2 (3 二、人体的营养 1供能物质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3 4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2)铁:贫血 (3(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1)维生素A:夜盲症(2)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道: 7、消化系统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内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14 15 ①号试管(馒头屑+唾液)不变蓝色;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专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专用 第一节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⒈既能构成细胞:主要功能供能 :主要功能备能 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 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水和无机盐 ⑴水:约占体重的60~70 %作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为重要成分)、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⑵无机盐:如钙、磷、铁、碘、锌等,缺乏容易得一些疾病 ①缺钙:儿童易得佝偻病,老人或妇女易得骨质疏松症②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 ③缺碘:成年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易得呆小症 ④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⑤缺钙和磷: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 ⒊既不能构成细胞又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但作用重要。 维生素A:来源: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 缺乏症: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来源:豆类、谷物、糙米(既粗粮) 缺乏症: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维生素C: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乏症:坏血病(既:皮下、牙龈出血)维生素D:来源:肝脏、鱼肝油、鸡蛋缺乏症:佝偻病(儿童易得)、骨质疏松症(老人妇女) ⒋膳食纤维(第七类营养素):不能消化。利排便,预防肠癌、高血脂。来源:粗粮、蔬菜、水果

问:1、健康食品:① 豆类、牛奶 含蛋白质、脂肪、铁、钙均比较多; ②动物肝脏 含维生素A 、维生素D 、铁和锌都比较多。 2、补钙同时应同时补充点 维生素D (可以促进对 钙 的吸收)可增加疗效。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 ㈠消化道:包括 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㈡消化腺:⑴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有导管):唾液腺(分泌 唾液 消化 淀粉 )、 肝脏(分泌 胆汁 消化 脂肪 )、胰腺(分泌 胰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 ⑵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无导管):胃腺(分泌 胃液 消化 蛋白质 )、 ㈠消化道部分: 肠腺(分泌 肠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 ) ①口腔内有:牙齿(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 ②咽、食道:食物的通路 ③胃(主要作用: 暂存 食物 、也可 消化和吸收 ) ④小肠(起始部分称为 十二指肠):(作用:进行 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 ⑤大肠(上有盲肠,其上又有阑尾):形成 粪便 ,也可 吸收 ⑥肛门(排出粪便) 二、消化方式 ① 物理性 消化→牙齿 咀嚼 、舌的 搅拌 、胃肠的 蠕动 、 胆汁 的消化 等 ② 化学性 消化→分泌 消化酶 把 大分子 物质→ 小分子 物质 三、消化过程:①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肠液 胰液 葡萄糖 ②蛋白质 ???→胃胃液 多肽 ????→小肠肠液 胰液 氨基酸 ③脂肪 ???→肝脏胆汁 脂肪微粒 ????→小肠肠液 胰液 甘油 + 脂肪酸 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 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消化道壁 进入 循环 系统的过程。主要在 小肠 中进行 问:1、直接开口于消化道(既无导管)的消化腺为 胃腺 、 肠腺 。 2、最大的消化腺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 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 (1)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2)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3 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试题附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B.大猩猩C.黑猩猩D.森林古猿 2、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A、婴儿出生 B、精子成熟 C、卵子成熟 D、精卵结合成受精卵 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发育时从母体获得所需养料和氧的结构依次是() A、卵巢、子宫、输卵管 B、输卵管、子宫、胚胎和脐带 C、子宫、输卵管、胎盘和脐带 D、胎盘和脐带、子宫、输卵管 4、下列各项中,属于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的是() A、作息没有规律 B、学习期间常常出现近视 C、喜爱偏食、挑食 D、出现一些难以启齿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矛盾 5、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 ) A、晚婚 B、晚育 C 、少生D、优生 6、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贫血患者平时除了需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应多吃一些………………………………………………………………………………() A.含碘丰富的食物 B.含钙丰富的食物 C.含铁丰富的食物 D.含糖丰富的食物 7、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诊断为“坏血病”该同学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抗生素B.动物肝脏C.新鲜蔬菜、橘子D.标准粉 8、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张大娘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19/14千帕(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千帕)。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A.高血压 B.低血压 C.贫血 D.坏血病 9、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性消化的器官依次是( ) A、口腔、胃、胃 B、口腔、小肠、小肠 C、口腔、口腔、小肠 D、口腔、胃、小肠 10、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一、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 ( 7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总结(附带图片)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物质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磷、钙(构成骨骼和牙齿,缺钙患骨质疏松和佝偻症)、铁(构成血红蛋白)、碘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营养物质主要作用 蛋白质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成分,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手术病人和青春期儿童需要量大) 糖类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 维生素人需要量小,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水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 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种类功能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皮肤干燥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 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 牛肉、肾、谷类种 皮、豆类 维生素C 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 理作用 坏血病、牙龈出血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 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肝脏、鸡蛋、鱼肝 油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⑶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⑸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场所:输卵管 (7)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 (8)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主要来自:母体 (9)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排出。 (10)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1)受精卵发育成胚泡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12)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的正确途径:母体——胚盘——脐带——胎儿 (13) 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约266天)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4)“试管婴儿”培养过程:体外受精→试管发育→胚胎移植→母体发育 (15)女性摘除子宫后: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6)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第三节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90472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资源目录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2、3 4.1.2人的生殖3、4 4.1.3青春期5、6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6、7、8、9 4.2.2消化和吸收10 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1、12、13、14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4、15、16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6、17 4.4.1流动的组织──血液18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19、20、21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1、22、23 4.4.4输血与血型24、25、26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6、27、28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8、29、30 4.6.2神经系统的组成31、32、33、34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5、36、37 4.6.4激素调节38、39、40、41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1、42、43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44、45 4.7.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45、46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有图)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举例说出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 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含有贡、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痛痛病等。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成右图) *描述受精过程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发育: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1、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脐带。 3、怀孕40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些生理现象。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展,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状,如男孩的喉结等。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 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 树立伟大的理想,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 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等 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 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套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授课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 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 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组织交流、评价,并补 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 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 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

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 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 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 况。 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 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 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 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 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 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 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 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 行补充、纠正。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 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 问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 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进化的地位。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 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 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 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 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 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 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 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 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小组讨论: 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 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 生态规律。 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 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观点。 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 物的情感教育。 课后作业: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资源目录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2、3 4.1.2人的生殖3、4 4.1.3青春期5、6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6、7、8、9 4.2.2消化和吸收 10 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1、12、13、14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4、15、16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6、17 4.4.1流动的组织──血液 18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19、20、21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4.4.4输血与血型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4.6.2神经系统的组成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6.4激素调节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4.7.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1、22、23 24、25、26 26、27、28 28、29、30 31、32、33、34 35、36、37

38、39、40、41 41、42、43 44、45 45、46 1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设计 2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消化道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有机物 无机物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胆汁、胰液、肠液最终流到小肠中,在小肠中完成消化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等各种消化液 利于消化的特点 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利于吸收的特点 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 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呼吸系统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浓度 低浓度) 外界空气 肺泡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氧气 氧气 呼 吸 道 位于消化道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说教材

研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 研说教材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 一、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内容目标。 二、说教材包括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 (一)课程总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内容目标: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包括七章内容: 第一章人的由来 1、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描述受精过程。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5、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3、关注食品安全。 4、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5、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6、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概述血液循环。 2、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4、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探究活动。 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 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 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二)教材编排体例 教材由单元构成,每单元有前言图片和章;每章内容的安排也非常清晰有章前言和图片、节、课外阅读等和章节小结,节包括:节前言和图片、练习、拓展、正文,而正文又有: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与讨论、探究活动、实验、演示实验、调查活动、设计、模拟探究、课外实践、进一步探究、拟定计划和技能训练;课外阅读包括: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和科学家的故事。 (三)内容的结构安排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包括七章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人的由来,包括四节内容,分别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青春期、计划生育;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包括三章内容,分别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包括三章内容,分别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包括四章内容,分别是:血液、血管、心脏、输血与血型;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包括两章内容,分别是:尿的形成和排出、人粪尿的处理;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四章内容,分别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激素的调节;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包括三章内容,分别是: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四)教材的立体式整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背诵内容复习进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背诵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背诵 1.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或地形和气候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行走。 3.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标志是直立行走。 4.化石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5.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黑猩猩。 6.人类新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主要靠生殖系统完成。 7.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它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它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8.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而受精。即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受精卵第一次出现的部位是输卵管。 9.胎儿发育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共38周。 10.受精卵早期营养由卵黄提供,在子宫内由母体提供。在8周时呈现人的形态。胎儿在子宫内生活在羊水中。 11.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 1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男孩发育比女孩晚。 13.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孩女孩变化与性器官分泌的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14.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5.食物中六类营养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属于能供能的有机物,维生素是不供能的且是人体不 能制造的有机物,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 16.主要功能物质是糖类(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备用能源物质是脂肪,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蛋白质。 17.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患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 18.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缺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常吃素的人不得夜盲症的原因: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19.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不需消化可 以直接被吸收的有水、无机盐、维生素。需要消化的有糖类(淀粉)、蛋 白质、脂肪。 20.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等器官和分布在 消化道内的小腺体,属于外分泌腺。 21. 1-2对比化学性消化,模拟唾液的消化。 1-3对比物理性消化,模拟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22. 2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胆汁,其中不含消化酶,作用是促进 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24.小肠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有:① 小肠长度长;②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③小肠处有毛细血管。 25.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 大肠吸收的有: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6.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到最高层依次是谷 物类、蔬菜水果类、鱼肉蛋类、牛奶类和脂肪类。青少年应多吃第三、 四层。 27.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 管,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使到达肺的气体变得湿润(黏液的作用)、 温暖(毛细血管的作用)、清洁(鼻毛和纤毛的作用)。 28.哮喘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 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 29.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 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腔容 积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被呼出。 30.在肺部有两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气体交换靠呼吸运动实现,肺泡与血液 气体交换靠气体扩散实现。 31.肺泡处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有:①肺泡数目多;②毛细血管丰富;③肺 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3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没有细胞核的有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有细胞核。 33.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90%是水。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34.红细胞是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盘状,呈红色是因为富含血红蛋白,功能是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少会贫血,可多吃含铁的无机 盐和蛋白质的食物。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多。 35.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功能是吞噬、杀灭病菌。若体内白细胞 多,可能身体有炎症。 3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37.人在大量出汗或腹泻时主要丢失了水和无机盐,可以喝淡盐水来补充。 38.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 管内血流速度快。 39.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只 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 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40. 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氧气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毛细血管中二 氧化碳进入肺泡中。 在组织细胞处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进入组 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毛细血管中。 4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血 流速度较慢,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向: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 42.心脏是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内部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43.心脏有四个腔,分别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相连的血管分 别是肺静脉、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左心室的壁最厚,是因为 其内血液泵向全身。 44.人体内有三种瓣膜,分别是:静脉瓣--主要分布在四肢静脉内;房室瓣--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开向心室;动脉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开向动脉。 45.动脉血: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46.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 房; 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成分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 多。 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多,流经肾脏后尿素减少。 47.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成分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 多。 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48.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血液凝集是红细胞凝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2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1. 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3.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 一、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总结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举例说明: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4、无机盐: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23页) 5、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4页)。 6、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及肠腺) 7、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8、消化道的功能(1)牙齿:能切断、磨碎食物,舌:能搅拌食物。(2)咽、食道:吞咽食物及食物进入胃的通道。(3)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是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4)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向大肠。(5)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6)肛门:粪便排出的通道。 9、消化腺:(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将其分解为麦芽糖。(2)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促进脂肪分解。 (4)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胰液和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10、胆汁、胰液经过小肠的起始部位十二指肠进入小肠。 11、淀粉的消化过程: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12、脂肪的消化过程: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胰液、肠液内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3、蛋白质的消化过程:经胃,在胃蛋白酶作用下初步分解,经小肠,在胰液、肠液内蛋白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