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治临床路径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

创伤救治临床路径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
创伤救治临床路径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

创伤救治临床路径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19T16:59:35.77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4月作者:周瑞

[导读] 观察分析创伤救治临床路径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周瑞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创伤救治临床路径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8例脾破裂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4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创伤救治临床路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脾破裂患者的不良反应(腹腔脓肿、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膈下积液等)发生率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结果:实验组脾破裂患者的腹腔脓肿、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膈下积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脾破裂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救治临床路径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创伤救治;临床路径;脾破裂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4-ZYM

脾破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脏损伤疾病,脾破裂在临床中所造成的危险主要有:腹腔内出现大量出血状况[1]。上述情况的出现会使得脾破裂患者迅速进入到休克状态之中,导致脾破裂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上升。现阶段来看,治疗脾破裂患者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护理人员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便于达到理想化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脾破裂患者。实验组中有50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36.66±4.48)岁,平均伤后至入院时间为(20.11±2.35)d;致伤原因:30例交通事故伤、18例坠落伤、16例打击伤。对照组中有52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

(37.14±4.23)岁,平均伤后至入院时间为(20.09±2.38)d;致伤原因:32例交通事故伤、17例坠落伤、15例打击伤。

1.2方法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包括:(1)严密监测脾破裂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2)药物指导;(3)吸氧指导;(4)出院指导等。

实验组

实验组实施创伤救治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对脾破裂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讲,提高脾破裂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

(2)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建立好脾破裂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的服务工作;

(3)严格执行相关岗位制度,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

(4)加强团队合作能力,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脾破裂患者血压;对脾破裂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输血护理,密切观察脾破裂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一旦脾破裂患者发生休克情况,需驾驶增加血容量;观察脾破裂患者的导尿状况,一旦脾破裂患者的尿量不足25ml时需立即予以补充血容量;观察脾破裂患者的腹部情况,倾听脾破裂患者主诉,观察腹部疼痛的具体部位和性质等,如果脾破裂患者的收缩压低于90mmhg时,护理工作人员需提高警惕,再报告给医生进行具体处理;护理工作人员还需帮助医生及时确诊脾破裂患者病情,针对骨折额的脾破裂患者,需妥善固定;对合并血气胸脾破裂患者提供胸腔引流护理;对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需做好备皮工作,确保备皮区域内的面积能超过植皮部位,严密观察脾破裂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5)保持脾破裂患者居住环境的舒适温度和湿度,做好脾破裂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脾破裂患者的不良反应(腹腔脓肿、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膈下积液等)发生率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实验组脾破裂患者的腹腔脓肿、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膈下积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脾破裂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脾破裂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分析(例/%)

组别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实验组(n=64)4(6.25)62(96.88)

对照组(n=64)20(31.25)50(78.13)

x223.3256815.25256

p<0.05<0.05

3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脾破裂疾病通常比较严重,一旦未及时治疗脾破裂患者,势必会导致脾破裂患者死亡[2]。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化且跨学科的护理模式,利用临床路径可充分满足脾破裂患者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基本健康要求,便于脾破裂患者能够被顺利治疗[3]。对脾破裂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工作可避免盲目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工作。脾破裂患者在此模式下能够充分了解护理计划的具体目标,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护理路径过程中,不断提高脾破裂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继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使得护

脾破裂临床路径

脾破裂临床路径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脾破裂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淀粉酶。 (2)头颅C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龚美英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护理, 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是目前较佳的一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19.004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是解决难产儿、巨大儿的一个重要手术方案。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分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剖宫产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剖宫产毕竟为有创性手术,其护理工作相当繁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是通过制定标准的护理流程,而使护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1] 。我科对49例剖宫产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1月在我院行剖 宫产分娩产妇98例做为研究对象,全部产妇均为足月单胎择期剖宫产产妇, 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本次研究均排除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产妇。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9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本次研究分组及护理方案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全部产妇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签署手术及护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产妇年龄24 32岁,平均(25.15?3.38) 岁。孕36 42周,平均(38.56?1.52)周。初产妇36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3 33岁,平均(25.45?3.53)岁。孕37 42周,平均(38.42?1.61)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1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手术及麻醉方法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如指导产妇产前检查、产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进行系统化护理,以 护理时间为纵轴,以护理内容为横轴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程序化的护理方案,护理路径表格由护士长和多名资深护士联合制定,并根据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护理实施时,将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发放给产妇1份, 护理工作人员1份,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表格内容实施护理,对已执行的护理操作和未能执行的护理操作做不同标记, 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详细记录,并反馈给护士长,以便对护理表格作出调整,为下一步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护理期间由护士长进行监督,并进行随机检查和评价。具体临床路径见表1。 表1 择期剖宫产产妇临床护理路径表 时间 护理内容 第1d (入院日)首先向产妇介绍医院环境与设施、住院医师、责任护士等相关情况,并告知家属探视事项;帮助产妇完善各 种检查;术前准备,如更衣、备皮、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禁饮、禁食)等第2d (手术日) 由责任护士将产妇护送至手术室,并与手术护士交接,术后严密观察母婴生命体征,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并给予相应措施;给予产妇肌内注射缩宫素;观察新生儿情况,并常规注射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指导产 妇进行母乳喂养, 尽量做到早吸吮、早开奶;给予产妇心理安慰与疏导,并指导其饮食及活动第3d 密切观察产妇腹部切口情况、阴道出血情况;给予产妇乳房护理并进行母乳喂养宣教,观察母乳分泌情况; 指导其下床活动;排气后给予半流质类食物;做好会阴护理;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及抚触 第4d 观察产妇腹部切口情况;指导产妇进行活动;母乳喂养宣教;对新生儿进行抚触与护理;观察产妇乳房及泌乳情况,并教会产妇挤奶;会阴部护理第5d 观察产妇腹部切口情况、宫底高度及阴道出血情况;指导产妇合理饮食;指导产妇活动;给予乳房护理,取 新生儿足跟血送检、 筛查第6 8d 观察产妇恢复情况;指导其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心理护理 第9d (出院日) 指导产妇出院后饮食、活动、避孕、个人卫生及性生活等相关情况,告知婴儿的护理常识、预防接种等相关事项 作者单位:335300江西省资溪县人民医院龚美英: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 01·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19期(上半月版)

脾破裂临床路径

脾破裂临床路径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脾破裂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淀粉酶。 (2)头颅C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行常规骨科护理,而观察组再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5±3.2)d、(10 453.4±143.2)元、91.2%、3.8%;对照组分别为(21.2±3.0)d、(14 325.9±141.1)元、76.2%、8.8%。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满意45例,一般32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96.2%;对照组满意31例,一般40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率88.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为一种先进护理模式,主要指护理人员针对某些疾病进行检测,并针对这些疾病制定详细、有序及适当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相关护理[1]。临床护理路径最早在80年代由美国提出,为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整体护理模式。通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促进疾病的康复及有助于护理工作取得满意效果。目前临床护理路径已在多个科室进行实践,并取得较好应用效果[2-4]。本文对本院骨科收治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目的是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伤,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肝及肾等疾病患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19~73岁,平均(46.4±3.2)岁,上肢骨折患者24例,下肢骨折患者20例,肋骨骨折患者18例,脊柱骨折患者9例,骨盆骨折患者5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19~73岁,平均(45.9±3.1)岁,上肢骨折患者25例,下肢骨折患者19例,肋骨骨折患者18例,脊柱骨折患者10例,骨盆骨折患者5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及体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骨科护理,而观察组再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1.2.1 制定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入院时指导工作,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及骨科病房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向患者介绍病房各项设备[5],作息时间,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等,以便使患者尽早了解病房患者,消除陌生感。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了解并掌握患者各项信息,身体状况及疾病状况,并将传统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身体及疾病状况制定详细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6],同时保证护理路径具有科学性和安全性。

脾破裂

脾破裂临床路径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D73.5/S36.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 41.43/41.5/41.9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可能有阳性发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73.5/S36.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Ⅲ、Ⅳ级脾破裂即刻手术,术前准备最长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备血(据出血量定备血量)、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和/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尿淀粉酶,头颅CT、胸部CT等。

脾破裂临床路径

脾破裂临床路径

————————————————————————————————作者: ————————————————————————————————日期:

脾破裂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D73.5/S36.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41.43/41.5/41.9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出版,第7版)。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73.5/S36.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淀粉酶。 (2)头颅C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_0

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诊的产科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总计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管理中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除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外,还能降低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标签: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一种护理管理方法,逐渐证明是一种科学化且高效化的护理模式[1]。为了进一步探讨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将其应用在产科患者护理管理中,效果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5月~10月接诊的产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0~35岁;包括19例顺产产妇、21例剖宫产产妇。研究组:年龄24~36岁;包括17例顺产产妇、23例剖宫产产妇。两组孕产妇在年龄、病型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①心理护理:医生与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时,尽量采取温柔细腻的语言,叮嘱患者重视各项注意事项。产科患者可能惧怕分娩时带来的疼痛,以及剖宫产术影响美观或者可能出现并发症等,故而产生担忧、紧张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促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态来面对治疗与护理。②常规健康教育:根据疾病常规完成入院宣教,讲解产前、后或术前、后相关疾病知识,并做好出院宣教。 1.2.2研究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即临床护理路径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科学与精确的时间框架,同时对于不同疾病类型给予不同设计路径处理,具体步骤与方法为:①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入院后,应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了解与掌握,包括他们的姓名、疾病类型、手术名称、文化程度、应用药物、手术日期与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士(姓名与联系方法)等。 ②护理流程:护理流程指的是入院、检查、手术、出院各个阶段,以及每一天需要进行的护理内容等。具体而言,每日患者及每个班次需要接受的全身检查及评估、全身检查与重点护理措施、饮食、应用药物、心理干预、身体活动与疼痛干预等。③护理目标:护理目标指的是患者在经过一定时间护理后应达到的最佳身

延迟性脾破裂23例诊治分析

延迟性脾破裂23例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延遲性脾破裂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3例延迟性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手术治疗19例,其中脾切除14例,脾部分切除2例,脾修补术2例,自体脾片网膜内移植1例,保守治疗4例,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治疗方法选择,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延迟性脾破裂在急诊工作中并不少见,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但是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比例较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各类相关报道逐渐增多,现将2005-2012年本科收治的延迟性脾破裂23例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计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1.2岁。致病原因:车祸外伤10例,打击6例,坠落伤5例,原因不清2例。发病时间:除2例原因不清外,均在受伤后2 d以上,其中2~7 d 11例,8~14 d 8例,>15 d 2例。 1.2临床诊断本组有7例受伤后在我科或其他医院进行诊治,当时有左上腹或左季肋区疼痛,并行相关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离院后经过一定时间出现突发剧烈左上腹疼痛,再次就诊,其他患者受伤后症状轻微,疼痛均自行缓解,未予诊治,出现剧烈腹痛后首次就诊。全组患者查体均有腹肌紧张,左上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就诊时或1 h内出现心率增快>120次/min,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表现者9例。血常规检查Hb<10 g/L患者20例,行腹腔穿刺有不凝血患者15例,经影像学(B超或CT)检查发现脾破裂23例。 1.3治疗患者入科后均给予液体复苏治疗,使用止血药物,监测生命体征,红细胞压积及Hb含量,其中4例经保守治疗,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红细胞压积及Hb含量稳定,未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治疗中出现休克不能纠正或短时间内血压上升,很快就下降;红细胞压积及Hb含量进行性下降等,采取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脾脏损伤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中脾切除14例,脾部分切除2例,脾修补术2例,自体脾片网膜内移植1例。 2结果 本组患者4例保守治疗,均给予补液(晶体,胶体),成分输血,止血药物,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应用,监测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血常规,定时影像学复查等治疗,患者绝对卧床2周,出院后2周复查一次,半年内禁止剧烈运动,随诊半年均无异常。手术患者术后无爆发性感染,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

————————————————————————————————作者: ————————————————————————————————日期: ?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 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二、总体目标 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组长:张爱萍 副组长:贾改霞刘叶张燕 成员:郝乐李敏王耀霞韩燕王丽英刘茹赵婷 2.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 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3.工作职责 (1)管理委员会职责:①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②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③组织人员培训。④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2)护士职责: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②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③负责病人的活动、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荣珍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刘荣珍 发表时间:2018-04-08T14:49:18.3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期作者:刘荣珍 [导读] 阐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骨伤科) 摘要:目的阐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86例作为样本,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护理组SAS(21.36±0.40)分、SDS (22.00±1.36)分、健康知识(97.92±2.00)分、住院时间(12.70±1.05)分、护理风险发生率2.33%,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水平的方式,达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并发症 前言: 骨科患者多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差,且肢体功能受限,跌倒、感染等护理风险较容易发生,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有研究指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可使护理安全性得以提升。本文于本院骨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骨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2组。 护理组患者资料:例数:43例。性别:男:女=22:21。年龄(24--82)岁,平均(59.21±2.78)岁。致伤原因:交通10例、跌倒11例、高处坠落12例、其他10例。对照组患者资料:例数:43例。性别:男:女=21:22。年龄(22--83)岁,平均(59.35±2.90)岁。致伤原因:交通11例、跌倒10例、高处坠落13例、其他9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小组:由骨科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骨科患者的常见风险,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充分利用循证护理理念,制定护理方案、确定护理流程。(2)路径形式:由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护理路径表格,按照表格的要求,从入院时、围术期、出院后三个阶段入手,对患者加以护理,提高护理路径的持续性,从始至终采用高质量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加以护理,促进病情康复。(3)实施方法入院时,由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的方式,了解发病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指导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积极为患者安排病房,并告知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术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禁食禁饮,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摆正体位,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为手术安全性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术中,护理人员应与麻醉医生及术者密切联系,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若病情允许,需及早拔管,并辅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为之肢体功能的恢复提供保证;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随访,了解其病情的康复情况。发现异常时,需立即要求其来院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采用SAS与SDS量表评分,得分与负面情绪正相关。健康知识采用调查问卷法评分,最高100分,得分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正相关。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处理数据,当p<0.05时视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3 讨论 骨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跌倒、坠床等为主。导致各类风险发生的原因,与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对健康知识缺乏了解等因素有关[1]。归根结底,主要在于护理质量欠佳。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骨科患者SAS(30.19±1.52)分、SDS(31.87±1.29)分、健康知识(80.45±2.43)分、住院时间(20.84±1.23)分、护理风险发生率11.63%。临床护理路径为新型护理模

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

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 目的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传染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有关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四项指标结果分别是5.56%(2/36)、(94.10±1.17)分、(18.40±2.10)d以及(2780.40±430.13)元,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后,可以缩短住院时长,提升医护质量,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是当前医院实施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护理管理方式[1],主要是从患者入院开始,医师、护理人员以及专家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诊断,进一步对整个治疗过程提出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步骤,针对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提出良好的改善措施,实现对各类不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一步形成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在这种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需要正确指导患者科学用药、饮食、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护理管理,让患者能够有所了解,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护理质量。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传染病患者,分别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其不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传染病患者,每组各36例。护理组,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39.22±17.45)岁。对照组,年龄11~78岁,平均年龄(39.23±14.47)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 1.2.1制定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在传染病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在具体情况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完善的护理路径,从患者入院开始为时间横轴出发点,针对每天的护理工作开展制定计划表,然后将其打印一份交给患者及其家属,使得患者可以对整个住院期间的医护工作开展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不断提升医护质量水平[2]。 1.2.2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路径计划表执行护理操作,加强对患者的病房消毒和打扫,尤其是对于传染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对患者家属拜访次数的限制和拜訪管理,保证不会出现感染情况,同时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可以避免患者被其他细菌感染,每天对病房进行开窗换气,使得病房内空气流通性更好[3],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护理人员每天也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有一个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14T16:19:52.6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作者:王辉[导读]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黑龙江省密山市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158300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我科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47例外外性脾破裂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10例(其中3例保守失败转手术治疗)、最终手术治疗40例、术中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情决定治疗方案,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判定病情,掌握好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适应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诊断;治疗 脾脏是腹腔内脏中易受损的器官,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20%-40%,腹部开放性损伤中约占10%,多合并多脏器损伤、失血性休克等[1]。以往脾破裂时常采取脾切除术。然而脾脏不仅是人体储血、滤血与造血器官,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2],脾切除往往会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现代观念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留脾脏[3]。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展,及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CT 应用于脾破裂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我科治疗4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男性40例,女性7例;年龄21-78岁,平均45.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撞击伤、刀刺伤、挤压伤;分类:Ⅰ度6例、Ⅱ度6例、Ⅲ度33例、Ⅳ度2例;合并伴休克9例、胸部损伤14例、颅脑损伤3例、小肠破裂2例,肝破裂1例。 1.2治疗⑴非手术治疗的措施:①积极抗休克治疗,止血,应用抗炎治疗;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③监测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④及时复查CT或B 超。⑤绝对卧床休息2 周,避免过早、过多搬动患者,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等腹压增高因素;⑥禁饮食,必要时胃肠减压、肠外营养;⑦积极治疗其他合并伤;⑵手术治疗:行保脾手术治疗,缝合修补术+脾动脉结扎术加局部应用生物胶止血、行脾部分切除、全脾切除后行自体脾组织移植(采用切成脾片,大网膜包埋,总量不少于原脾1/4~1/3)。 2结果 本组47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7例保守成功、3例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最终手术治疗40例,脾修补术9 例(含中转手术3例)、脾部分切除术12例、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片大网膜内移植术18 例,术中1例患者因多发伤抢救无效死亡。术后患者住院16-40d,46例患者痊愈出院。 3讨论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有造血、免疫、储血及调节等功能。脾脏切除后可能出现凶险性感染(OPSI),所以脾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外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首先医生应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史,胸腹部出现肋骨骨折、严重挫伤、左上腹部压痛、脾区叩击痛及失血性休克等表现时应想到发生脾破裂的可能性;出现腹膜刺激征者不仅要考虑到患者出血量较多,而且考虑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腹腔脏器破裂;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取出不凝固的血液是可靠证据,但穿刺阴性者亦不能排除脾破裂,观察期间可重复穿刺。彩超、CT能够明确脾破裂部位、范围及腹腔内积血量,有助诊断。脾破裂程度根据裂伤的深度、长度和破裂的范围,按李氏提出的Ⅳ度分类法分类,Ⅰ度:孤立的浅裂伤,深度<1.0 cm,长度<5.0cm;Ⅱ度:孤立的深裂伤,深度<1.0 cm,长度>5.0 cm,或多处裂伤但未涉及脾门;Ⅲ度:星状破裂,部分断离,已涉及脾门;Ⅳ度:脾脏广泛碎裂,脾门区裂伤,脾包膜广泛剥脱,脾蒂血管严重损伤。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原则以迅速控制出血,抗休克为主。临床上补充足够血容量是降低早期死亡的重要措施,要尽快建立输液通道,尽早抗休克治疗。对符合手术的患者立即准备手术,Ⅲ度、Ⅳ度多行手术治疗。对脾破裂出现以下情况立即手术:①持续性低血压;②B超、CT示腹腔积血,脾破裂;③有明确的腹膜刺激征;④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脾动脉结扎+缝合修补术适应证为:①一般适用于小而浅的I度~Ⅱ度损伤,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保脾手术;②患者年龄越小越优先选择保脾手术;③脾被膜撕裂伤;④脾实质撕裂,但未累及脾门及大血管;⑤脾被膜下血肿,经切开清除血肿后,脾实质较浅小的裂口。脾部分切除术可选择脾实质撕裂已伤及脾门或脾已部分离断者。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片大网膜内移植术适应于:①脾破裂或严重广泛碎裂无法行修补或部分切除术;②脾门撕裂、脾蒂血管离断;③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部分脾组织尚有活力者;④高龄及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 因为脾脏本身具有凝血功能,如果患者的凝血机制没有异常,而且脾实质受到创伤不严重的话,应该有自行止血和愈合的机会。脾破裂轻度损伤、生命体征平稳者,如符合以下多项非手术指征,可予保守治疗:①闭合性损伤,入院时血液动力学稳定或虽发生休克,经快速输液能迅速改善者且能维持血循环者;②无腹腔内空腔脏器破裂,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需剖腹手术者;③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Ⅰ、Ⅱ度脾轻度损伤级,腹腔出血少于500ML者;④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进行性下降,伤后24h血红蛋白不低于70g/L者[4];⑤医院有重症监护室及立即手术的条件,可临床观察伤者临床症状有无好转,尽量避免手术;⑥保守治疗期间,患者生命征平稳,无再发出血者。保守治疗患者转手术指征:①出现腹膜炎体征;②B超提示腹腔内积液短时间内(24h内)明显增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③生命体征反复波动或经输液、输血后仍不稳定。 近年来,非手术治疗有逐步扩大的趋势[5],我们认为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是复杂的,应该采取慎重态度,仅限于Ⅰ~Ⅱ度损伤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格遵循“先保命,后保脾”的基本原则。因为就抢救生命而言,脾外伤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的把握更大,风险更小。 参考文献: [1]胡波创伤性脾破裂98例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24.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6-27T15:40:19.1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作者:唐晓梅 [导读] 可明显改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可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可促使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评价实施效果。方法:入组52例妇产科患者,符合随机原则,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26例;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289-01 妇产科在医院中属于重要科室,受到临床重视。妇产科护理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日益提升,给予妇产科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并不能获得理想护理效果。本组选取52例患者,深入分析了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52例患者入组,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知情同意,观察组26例患者年龄28岁至72岁,中位年龄48.2岁,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患者例数分别是9例、8例、9例,卵巢囊肿、剖宫产、宫颈糜烂、子宫肌瘤患者例数分别是4例、10例、10例、2例;对照组26例患者年龄29岁至73岁,中位年龄48.3岁,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患者例数分别是8例、8例、10例,卵巢囊肿、剖宫产、宫颈糜烂、子宫肌瘤患者例数分别是5例、9例、9例、3例。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入组数据,P> 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干预):按照本院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并给予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26例;临床护理路径):(1)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取3~5名护理人员作为组员,负责为患者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2)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合理制定,横轴代表护理措施[1],纵轴代表时间,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贯穿护理全程。(3)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满意的病房环境并确保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实施入院指导,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性知识,为患者介绍医务人员及所处环境。(4)加强巡视。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加强护理巡视,关心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2],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严重不良情绪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并增加安全感。(5)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给予存在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心情稳定,促使患者治疗疾病信心明显增强。(6)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及手术方式给予患者实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叮嘱患者遵医嘱。 1.3 效果评估[3] 护理质量评分:由本院自拟调查问卷统计。 1.4 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结果 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对比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更优,差异明显,P<0.05。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对比 3.讨论 目前,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引入至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属于整套护理模式,护理依据是循证医学、护理指南,可促使妇产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给予妇产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期间,需要做到: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全程微笑服务,态度亲和,在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给予患者进行诊疗环境介绍时需要详细易懂,促使患者消除对所处环境陌生感,促使患者感觉到舒适满意,在给予患者护理巡视期间,需要

脾破裂

脾破裂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根据不同的病因,脾破裂分成两大类:①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裂伤部位以脾脏的外侧凸面为多,也可在内侧脾门处,主要取决于暴力作用的方向和部位;②自发性破裂,极少见,且主要发生在病理性肿大的脾脏;如仔细追询病史,多数仍有一定的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体位改变等。 脾损伤Ⅳ级分级法 Ⅰ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术中见脾裂伤长度≤5.0,深度≤1.0厘米 Ⅱ级:脾裂伤长度>5.0,深度>1.0厘米,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 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累 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累 诊断 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主要依赖①损伤病史;②临床有内出血的表现;③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得不凝固血液等。脾包膜下裂伤伴包膜下血肿的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腹腔穿刺阴性,诊断一时难以确定。近年对诊断确有困难,伤情允许的病例,采用腹腔灌洗、B型超声、核素扫描、CT或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帮助明确诊断。 (一)腹腔灌洗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对损伤脏器不能特异定位,也不能说明损伤的程度。同时存在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二)B型超声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较常用,能显示破碎的脾脏,较大的脾包膜下血肿及腹腔内积血。 (三)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脾脏的形态,对诊断脾脏实质裂伤或包膜下血肿的准确性很高。 (四)核素扫描可采用99m锝胶态硫扫描或γ照相等技术诊断脾损伤,方法安全。 (五)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操作较复杂,有一定危险性。但诊断脾破裂的准确性颇高,能显示脾脏受损动脉和实质的部位。仅用于伤情稳定而其他方法未能明确诊断的闭合性损伤。 脾破裂常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肝、肾、胰、胃、肠等,在诊断和处理时切勿遗漏。 治疗措施 脾脏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占重要地位如脾脏丧功能后机体的过滤和清除血液中粘物质能力、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功能、Tufsin和干扰素等水平降低,抗肿瘤能力和免疫调节能力等不能替代的免疫功能将受到影响。尤其儿童时期,机体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伤害难以评估,保脾尤为重要。根据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我选择非手术治疗患者均遵循以下原则:(1)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经过输液1000ml后血流动力学就能稳定患者;(2)神智清楚,有利于观察病情的变化及腹膜炎体征的检查;(3)根据B超显示。将肝脾闭合性损伤分为Ⅳ型,Ⅰ型为挫伤型,相当于中央型破裂;Ⅱ型为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