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趣味大闯关》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年级数学《趣味大闯关》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年级数学《趣味大闯关》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年级数学《趣味大闯关》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精彩活动实施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适应学校全面、持续、科学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防流控辍”工作效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综合考虑师生实际,决定在学校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体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丰富和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创建学校特色,进一步强化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遵循原则 1、特色性和校本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要努力挖掘学校多年来的文化底蕴,拓展课程体系,增设特长生训练班、兴趣班、选修课等,拓展教学与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 2、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4、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 5、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有趣、乐学、有益。 6、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 倡导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一项活动,指导教师做到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力争每个学期推出至少一次的成果展示或表演。

一年级数学活动日方案

快乐游戏快乐数学 ——一年级数学活动日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课程理念,让数学与孩子们的“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孩子们的思维和能力,开发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一年级级组结合学校的数学活动日,举行数学游戏活动。 二、活动时间安排: 3月14日下午(第4周星期五下午)。 三、活动地点: 1、初定学校后门空地,平时放学排队每班的区域。 2、如果下大雨,也可在各班教室举行。 四、参与对象: 全体一年级师生参加。 五、活动准备: 1、活动前,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纪律、卫生、诚信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使孩子们懂得正常、有序、安全、有礼地参加游园活动。各班可自选学生协助老师负责现场调控。 2、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提前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组织者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 3、六个班由班主任带领负责场地布置,具体的活动器材由各负责老师准备。

4、负责场面调控、维持纪律、联络、协助布置等:一年级全体教师。体育老师负责年级的纪律、拍照。 六、活动安排: 1、数学接龙 负责老师: 游戏规则: (1)四人为一个组,每次两组同时比赛。 (2)一人做完2道计算题,(1到20以内的加减计算题)经评委老师检查全对后,轮到同组的下一位选手。 (3)最先完成的小组成员各获得红花一朵。 2、“找卡片”游戏 负责老师: 游戏规则:把计算卡片放在一个箱子里,让学生找到得数是10到2 0以内的数,如:找得数“15”的算式。两人同时比赛,最快找的同学获得红花一朵。每人两次机会。 3. “拍数”游戏 负责老师: 游戏规则: (1)在地上画两个大圆圈,圈内贴上1-24个数字卡片(不按顺序)。(2)每次两人同时参加比赛,各自进入圈内,依次拍打数字(从1到24)。 (3)最先完成的同学获得红花一朵。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总分100分,实得分: (7×4=28分) 1、2013×9+2013=( ) 2、1+2+3+……+27+28+29+30=( ) 3、125×111×5×8×2=( ) 4、17÷7-10÷7=( ) 6×12=72 分) 1 、 把1~7这七个数填入“人字”图的七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都等于14, 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3、 17根火柴排成6个小正方形(见右图),6根,成为3个小正方形。 4、移3个豆,使三角形方向正好相反,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 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 第4天看了( )页。 6、 如右图所示,一个大长方体的表面上都涂上红色,然后切成18个小立方体(切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这些切成的小立方体中,问: (1)1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2)2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3)3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7、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0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00个球中,红球有( )个、白球有( )个、黑球有( )个。 8、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5,这个数原来是( )。 9、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 )米。

10、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车间有()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11、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6段要()分钟。 12、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盘龙中学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课外活动、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这既能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又能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开创我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新局面。按照“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扩大学校影响力。为此,结合我校实际,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夏兴忠 副组长:黄山黄丹李元东 成员:李恭君赖明群段晓华兰荣锋各活动小组组长 (二)检查人员 周一:李恭君、 周二:兰荣锋、 周三:赖明群、 周四:段晓华、 (三)活动小组: 1、数学爱好者小组: 组长:邓科华组员: 2、外语爱好者小组: 组长:马利华组员: 3、写作、书法爱好者小组: 组长:李素华组员:

4、绘画爱好者小组: 组长:吕昌平组员: 5、主持、礼仪爱好者小组: 组长:张云组员: 6、手工爱好者小组: 组长:组员: 7、篮球爱好者小组: 组长:组员: 8、乒乓球爱好者小组: 组长:组员: 9、影视制作爱好者小组: 组长:吴光伟组员: 10、田径爱好者小组: 组长:罗川组员: 三、遵循原则 1、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活动项目,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好习惯。 4、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有趣、乐学、有益。 5、安全稳定原则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汇编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分析、想象等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内容:趣味数学竞赛 形式:本次活动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模仿电视上的娱乐节目,选出主持人,并以抢答趣味数学问题的形式开展。活动共分三个环节——必做题,抢答题和挑战题(各个环节有详细规则说明)。最后,以得分高低决出胜方,并颁发奖品。 三、活动流程 1 引入 主持人:也许,在很多同学们看来,数学就是那一成不变的公式、定理。让人觉得呆板。如果同学们都这样认为,那么,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你们都想错了。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的另外一个国度,让大家领略一下数学的奥妙之处。(接着主持人公布活动主题) 2 竞赛 (一)必做题环节,以PPT展示的形式向参赛者展示竞赛题目及其答题规则(同时主持人复述题目和规则并在各队答完后公布答案): 答题规则:

(1)每道题分A,B,C三小题,先由三个组代表选题,再进行答题。 (2)每道题的答题时间限制为不超过3分钟,3分钟后答不出将直接公布答案。 (3)答对一道题目将加20分,答错不扣分。 第1题 A题 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B题 五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有多少个交点呢? C题 有个聚会,每个人头上都戴一顶帽子,帽子有黑白两种,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然后熄灯,觉得自己头上肯定是黑帽子的鼓掌,第一次熄灯,没动静,第二次也没有,第三次有了,问几顶黑帽子? 答案 A题 9段 B题 最多可有1O个交点。 C题 3顶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总分100分实得分: 4分×4) 1、13+14+15+16+17+25=() 、1+2+3+……+14+15=() 3、25×18×4=() 4、464+99+101-164=() .(每空3分×20) 1、你今年()岁,到2020年,你就()岁了。 、一个星期你在学校上学()天,在家()天。 、5只小鸟和4只小白兔共有()只脚。 、数字谜语。(1)头尾都是一,身腰也是一,看来都是一,其() 、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人。 、教室里的10盏日光灯都亮着,现在关掉2盏日光灯,教室里)盏日光灯。 、如果○+△=12,△+△+○=15。那么△=( )、○=( )。 8、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张画片。 9、一些笔平均分给8个同学刚好分完,最少有()支笔。 10、在括号中最大能填几?(4分) 8×()﹤71 47﹥9×() ()×7﹤60 23﹥4×() 11、一集动画片从17时30开始播放,到18时10分结束。这集动画片放映了()分钟。 12、8的一半不是4,请你猜出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是()和()。 三.实践应用。(每题4分×6) 1、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就62岁了。”奶奶今年()岁。 2、有4盆黄花、5盆红花,每盆都开6朵花,一共开了()朵花。 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50米,一天早上他从家出发去上学。走了20米后发现忘记带文具盒,于是回家取了文具盒然后去学校,小明一共走了()米。

4、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剩下6米,原来这根铁丝长()米。 5、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岁。 6、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分钟。

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XX-XX年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和教科研中心“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部研究课活动的日程安排,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课系列活动,突出数学课“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特色,深入进行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创设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实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主题: 研究课的主题是: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突出研究点: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准确把握讲与练的度,真正实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三、成果预设:

(1)以“研究课”为载体,转变教师观念、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2)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努力克服长期凭经验教学形成的不良教学习惯; (3)形成比较成熟的高中数学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课堂; (4)通过研究课去认识什么是一节好课,初步形成我校的高中数学优质课评价标准。 四、研究时间:XX年11月23日---12月29日 五、作课教师:杨文国 六、活动步骤:宣传、发动---选题、定人---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 1.选题、定人:11月23日---27日宣传发动,各年级备课组作专题讨论,让每位老师都明确研究课的开展形式和意义。11月28日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一起商讨,确定研究课的主题为“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点为: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准确把握讲与练的度。由杨文国老师作课,内容是高二“抛物线”一节. 2、备课:按照学校即“重结果,更重过程” 的指导思想,备课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一年级下趣味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年级下趣味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叶爱金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每次约两课时) 第一次 十几减几 第二次 认图形 第三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认识几十几 第四次 比较数的大小

第五次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第六次 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第八次 人民币的认识

小学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小学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 总分100分实得分: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每题4分×4) 1、13+14+15+16+17+25=() 2、1+2+3+……+14+15=() 3、25×18×4=() 4、464+99+101-164=() 二、生活中的数学.(每空3分×20) 1、你今年()岁,到2020年,你就()岁了。 2、一个星期你在学校上学()天,在家()天。 3、5只小鸟和4只小白兔共有()只脚。 4、数字谜语。(1)头尾都是一,身腰也是一,看来都是一,其实不是一。() 5、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人。 6、教室里的10盏日光灯都亮着,现在关掉2盏日光灯,教室里还剩()盏日光灯。 7、如果○+△=12,△+△+○=15。那么△=()、○=()。 8、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张画片。 9、一些笔平均分给8个同学刚好分完,最少有()支笔。

10、在括号中最大能填几?(4分) 8×()﹤7147﹥9×() ()×7﹤6023﹥4×() 11、一集动画片从17时30开始播放,到18时10分结束。这集动画片放映了()分钟。 12、8的一半不是4,请你猜出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是()和()。 三.实践应用。(每题4分×6) 1、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就62岁了。”奶奶今年()岁。 2、有4盆黄花、5盆红花,每盆都开6朵花,一共开了()朵花。 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50米,一天早上他从家出发去上学。走了20米后发现忘记带文具盒,于是回家取了文具盒然后去学校,小明一共走了()米。 4、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剩下6米,原来这根铁丝长()米。 5、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岁。 6、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分钟。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浓厚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语言、体育、艺术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素养,提高学生的发展竞争能力,培养一批合格加特长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目的意义 活动兴趣小组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 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使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音乐、体育、艺术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原则: 1、自主选择和鼓励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原则上是学 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愿地选择活动项目,但限于场地设施和教师的因素,各年级和班主任以及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做好引导分流,并控制人数。选择时请慎重,每学期开始选择一次,中途不能更换。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写作、兴趣数学、英语口语交流、音乐、体育、艺术兴趣小组活动,确保学生100%参与,努力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一项素质 技能。

四、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总负责人的课外活动检查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各兴趣小组情况: A、音乐兴趣小组:陈艳、罗瑶;教学内容:乐理知识与声乐、合唱等。 B、绘画兴趣小组:黄驰;教学内容:素描,彩画等。 C、剪纸兴趣小组:罗伟;教学内容:装饰和造型艺术等。 D、书法兴趣小组:陈章;教学内容:硬笔和毛笔教学。 E 、棋类兴趣小组:王平;教学内容:象棋、五子棋等(三至六年级)。 F 、羽毛球兴趣小组:王平;教学内容:打羽毛球动作及移动步法?(五、六年级)。 G、主持和演讲兴趣小组:陆才、付芬;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口头运用能力(四至六年级)。 H、礼仪兴趣小组:刘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仪表、仪态、校园礼仪队(四至六年级)。 I、篮球兴趣小组:王亮、严勇;教学内容:学习篮球的基本运球和投球等(五、六年级)。 J、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刘前;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三至六年级)。

一年级数学活动方案

一年级数学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课程理念,让数学与孩子们的“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孩子们的思维和能力,开发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一年级级组结合学校的数学活动日,举行数学游戏活动。 二、活动时间安排: 3月14日下午 (第4周星期五下午)。 三、活动地点: 1、初定学校后门空地,平时放学排队每班的区域。 2、如果下大雨,也可在各班教室举行。 四、参与对象: 全体一年级师生参加。 五、活动准备: 1、活动前,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纪律、卫生、诚信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使孩子们懂得正常、有序、安全、有礼地参加游园活动。各班可自选学生协助老师负责现场调控。 2、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提前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组织者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 3、六个班由班主任带领负责场地布置,具体的活动器材由各负责老师准备。

4、负责场面调控、维持纪律、联络、协助布置等:一年级全体教师。体育老师负责年级的纪律、拍照。 六、活动安排: 1、数学接龙 负责老师: 游戏规则: (1)四人为一个组,每次两组同时比赛。 (1到20以内的加减计算题)(2)一人做完2道计算题, 经评委老师检查全对后,轮到同组的下一位选手。 (3)最先完成的小组成员各获得红花一朵。 2、“找卡片”游戏 负责老师: 游戏规则:把计算卡片放在一个箱子里,让学生找到得数是10到20以内的数,如:找得数“15”的算式。两人同时比赛,最快找的同学获得红花一朵。每人两次机会。 3. “拍数”游戏 负责老师: 游戏规则: (1)在地上画两个大圆圈,圈内贴上1-24个数字卡片(不按顺序)。 (2)每次两人同时参加比赛,各自进入圈内,依次拍打数字(从1到24)。

五年级下册趣味数学思维能力竞赛试题

3、用蘸水钢笔每画一个正方形需 蘸一次墨水,要画好右图形需要蘸( ) 次墨水。 4、东东有5元和2元的纸币16张一共50元,2元的有( )张,5元的有( )张。 5、树林中的三棵树上共落着48只鸟。如果从 第一棵树上飞走8只落到第二棵树上;从第二棵树上飞走6只落到第三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鸟的只数相等。那么:第一棵树上落了( )只;第二棵树上落了( )只;第三棵树上落了( )只。 6、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88,而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 )。 7、右图所示为一个由小正方体堆成的“塔”。如果把它的外表面(包括底面)全部涂成绿色,那么当把“塔”完全拆开时,3面被涂成绿色的小正方体有( )块。 8、跳绳比赛,甲、乙、丙三人各跳一次,甲、乙两人共跳282个,乙、丙两人共跳278个,甲、丙两人共跳276个,乙跳( )个。 9、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0,则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变为70,改动前这个数是( )。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要4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2分钟),问煎5只饼至少需要()分钟。 12、甲、乙二人同地同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走7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乙先走2小时后,甲才开始走,甲追上乙需要()小时。 13、一幢宿舍楼每两层楼之间有25个台阶,一个同学从一楼走到四楼,他走了()个台阶。 14、甲、乙两桶水同样重,如果从乙桶中倒25千克水到甲桶中,则甲桶的水的千克数是乙桶的6倍,甲桶原来有()千克水。

2020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适应学校全面、持续、科学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防流控辍”工作效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综合考虑师生实际,决定在学校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体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丰富和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创建学校特色,进一步强化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遵循原则 1、特色性和校本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要努力挖掘学校多年来的文化底蕴,拓展课程体系,增设特长生训练班、兴趣班、选修课等,拓展教学与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 2、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4、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 5、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有趣、乐学、有益。 6、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 倡导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一项活动,指导教师做到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力争每个学期推出至少一次的成果展示或表演。

高中数学活动方案

“科海泛舟”数学文化学习活动方案 高二数学组9.22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火车头。高中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育应重视数学文化的价值,数学课程应该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高二数学组决定组织学生在9月22----10月15举行“科海泛舟”数学文化学习活动。活动实施细则如下: 一、参与人员:高二全体数学老师和高二全体学生。 二、9月26日启动该活动:①各班数学任课教师在本班积极发动学生认真阅读 《数学文化》一书,并让学生在课下深入研究至少一位数学家,主要包括数学家的生平事迹,研究成果,引发数学家进行该项研究的起因和背景,该研究成果对人类文明进步起了哪些推动作用几个方面。②王玉会老师负责召集各班数学课代表统一安排该项活动。 三、10月1日---10月7日:①让学生在家借助网络更好的学习和研究各个数 学家。以下列数学家为主: 1、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秦九韶 2、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吴文俊 3、集合论的创始人德国数学家康托尔 4、函数理论(微积分理论)的奠基人牛顿和莱布尼茨 5、欧式几何学的开创者欧几里得 6、解析几何的创立者笛卡尔、费马 7、概率论的奠基人瑞士数学家伯努利 8、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冯.诺依曼 9、线性规划问题(运筹学范畴)的先驱者苏联经济学家和数学 家康托洛维奇和美国人丹齐格 10、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 ②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手抄报的具体要求如下: 1、手抄报必须用A3打印纸制作 2、手抄报要求使用多种颜色以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形式展现 3、手抄报上标明班级、姓名、数学辅导老师 4、每位学生至少制作一份手抄报 5、国庆节假期返校上交本班数学课代表,数学课代表将本班作 品上交本班数学老师 四、10月8日---10月11日:各班数学老师收交本班作品,并从每班作品中挑 选出20份优秀作品并上交杨素萍、张炜韬老师。 五、10月12日--10月13日:①杨素萍、张炜韬老师从上交的400份作品中挑 选出10份优秀作品作为一等奖,20份优秀作品作为二等奖, 30份作品作为三等奖,并在作品反面用铅笔做上标记。另外, 两位老师还要统计出这60份作品中各班被入选的份数,并以 电子表格的形式反馈出来(要电子稿),按入选份数由多至少 的顺序排好,前2名被评为班级一等奖,前3-5名被评为班级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1、按规律填数。 (1)1、2、4、7、11、16、22、()、()。 (2)1、6、16、31、()、()。 (3)2、4、6、8、()、()。 2、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11+13+15+17+19=() (2)13-18+8=() 4、春天,小明、小冬和小强一起到野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只。

5、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只没抓住。 6、1个西瓜的重量=3个菠萝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3个梨的重量,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7、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张。 8、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个。 9、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兔、小鹿参加50米的赛跑。小兔用12秒,小鹿用了8秒。()跑得快,快()秒。 10、小华上体育课,站队时,从前向后数他是第10个,从后向前数他是第15个,问这队共有()人。 11、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12、有两篮苹果,第一篮18个,第二篮10个,从第一篮中拿出()

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个数相等。 13、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了1元钱。一本练习本()钱。 14、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岁。 15、9个小朋友做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从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接着从西边运回东边,第三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是在()边,如果有12个小朋友做这个游戏,最后球在()边。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浓厚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语言、体育、艺术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素养,提高学生的发展竞争能力,培养一批合格加特长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目的意义 活动兴趣小组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使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音乐、体育、艺术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原则: 1、自主选择和鼓励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原则上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愿地选择活动项目,但限于场地设施和教师的因素,各年级和班主任以及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做好引导分流,并控制人数。选择时请慎重,每学期开始选择一次,中途不能更换。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写作、兴趣数学、英语口语交流、音乐、体育、艺术兴趣小组活动,确保学生100%参与,努力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一项素质技能。 四、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总负责人的课外活动检查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各兴趣小组情况: A、音乐兴趣小组:陈艳、罗瑶;教学内容:乐理知识与声乐、合唱等。 B、绘画兴趣小组:黄驰;教学内容:素描,彩画等。 C、剪纸兴趣小组:罗伟;教学内容:装饰和造型艺术等。 D、书法兴趣小组:陈章;教学内容:硬笔和毛笔教学。 E 、棋类兴趣小组:王平;教学内容:象棋、五子棋等(三至六年级)。 F 、羽毛球兴趣小组:王平;教学内容:打羽毛球动作及移动步法?(五、六年级)。 G、主持和演讲兴趣小组:陆才、付芬;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口头运用能力(四至六年级)。 H、礼仪兴趣小组:刘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仪表、仪态、校园礼仪队(四至六年级)。 I、篮球兴趣小组:王亮、严勇;教学内容:学习篮球的基本运球和投球等(五、六年级)。 J、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刘前;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三至六年级)。 K、英语爱好小组:陈丽、梅花:教学内容:记忆与方法,简单对话等(三至六年级)。 L、体育爱好兴趣小组:陈佳;教学内容:教授基本的体育竞技等。 M、新八德:各班主任教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的道德等。 N、数学兴趣爱好小组:各数学老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及应用等。

高一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高一年级组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透视几何图形感受几何之美【活动目标】 一、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几何体模型,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的定义或结构特征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在制作几何体模型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几何体模型讲解对应的习题,增进学生对几何图形本质的理解,通过整体观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揭示空间图形的本质,感受几何图形之美,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活动主题】 透视几何图形感受几何之美 【活动地点】 四楼多功能厅 【活动对象】 高一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 2018年12月19日 【主办单位】 ***中学数学组 【活动要求】 每班选取2名学生,共12名学生进行参赛,几何体模型的制作要规范,用PPT讲题,每名学生有3分钟的时间。 【活动方式】 学生自主展示 【活动过程】 一.前期工作: 1.高一数学老师选拔本班两名学生。 2.达争航老师审查参赛题目。 3.武爱玲老师写活动方案、联系奖品。

3.张旭红老师安排主持人、编写微信宣传稿。 4.武爱玲老师、王明老师、张旭红老师安排参赛顺序。 4.王明老师写总结和反思。 二.比赛出场顺序: 三.活动环节: 环节一:1、参赛选手讲解自己制作的几何体模型的定义或结构特征 2、参赛选手结合几何体模型讲解有关的一道习题,1、2班的选手讲解有关证明垂直关系的题目; 3、4班的选手讲解有关计算几何体的侧(表)面积、体积的题目;5、6班的选手讲解有关证明平行关系的题目。(4名评委老师依据评分标准,结合选手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满分100分,以4名评委老师所打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该选手的最终得分) 环节二:达争航老师发言宣布比赛结果

一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童年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期。数学思维训练,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常规,灵活思考,给学生以知识的更新、智慧的成长,让学生收获无穷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五会”,即“会看、会听、会说、会想、会做”,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判断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观察、动手操作、创新等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训练重点: 以数学思维训练为途径,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本学期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想象等多项活动中,多角度,多层次地看看,做做,想想,试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训练、去思考、去探索,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四、主要措施: 1 、以新课程的理念和当下的习惯特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 、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 3 、课前教师认真准备好课堂内容,学生认真准备好学具等学习材料,课上共同配合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4 、在课堂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强化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五、活动时间、地点及参与者: 参与者:大羊镇中心小学一年级一班数学兴趣小组全体学生 上课时间:每周周三下午活动课时间 上课地点:一年级一班教室 活动内容进度安排: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浅尝数学史,体会数学的美妙【活动目标】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锻炼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更好地自主学习 (二)通过对数学史知识的收集和分享,加深对数学发展历程的了解,发扬数学家们的榜样力量,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构思】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应当适当地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的推动作用,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是一门历史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由来,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同时杰出数学家们的故事可对学生产生积极地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求索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动力。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让学生了解数学史的丰富和精彩; (二)难点:让学生收集数学史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交流分享。 : 【活动准备】 课前分组,要求各组推选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组织和监督工作进程,每组收集两到三个数学故事(数学史的发展、数学家趣事、数学公理的由来等),进行筛选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介绍方案,预备在课上展示和交流。 【活动方式】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展示相结合 【活动过程】

(一)抛砖引玉——老师的数学史小故事 活动课的开始阶段,由老师进行引导。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两个相对熟悉的数学史小故事,结合数学的思想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1.神童高斯的故事 1+2+3+…99+100= 师: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道加法的计算技巧,这是有着“数学王子”美誉的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在年仅9岁时便独立得出的。他将看似相当繁琐复杂的计算通过运用首尾相加凑整的办法进行了有效地简化,问题便迎刃而解。当然,除了高斯的巧妙计算方法外,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还将学到数列的相关知识,进而知道1,2,3,…99,100是一个典型等差数列,我们将有更为普遍的计算公式得出它的计算结果。 … (第一个小故事既简单又熟悉,可以让学生们较快融入课堂氛围,跟上老师的节奏。同时指出这部分知识将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得到系统的升华,让同学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一定的期待。) 2.曹冲称象 师:这是我们小学便熟知的一个历史故事,其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数学思想也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小故事给同学们打开一个思路,看看数学的奥妙。 当直接入手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问题进行适当地转化,使它与我们已有的数学知识或体验接轨,从而更简便地进行求解。举一个内角和度数求解的例子,在求算四边形内角和时,可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由于我们已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则通过观察图形就可以得知四边形的内角和。而求算五边形内角和时,又可将它分割成一个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来求解,以此类推,便可以求算n边形的内角和。 (可让学生推算n边形的内角和,体会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

五年级下趣味数学思维能力竞赛试题(可编辑)

五年级下趣味数学思维能力竞赛试题(可编辑)岩瑞中心小学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 试题 五年级数学 总分100分实得分: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5×525分) 1、2+4+6+……+24+26+28+30( ) 2、348×485-348×263+222×652( ) 3、18?14+16?25+7?14+9?25+3?14( ) 4、12.5×5.7+220×0.125+1.25( ) 5、624×48?312?8( )xK b1.Co m 二、奇思妙想。(第1小题10分,其它每小题5分,共75分) 1、数学塔,找规律填空 2、右图是由8根火柴组成的向北飞的小燕子,请你移动其中 的3根火柴,使燕子掉头。 3、用蘸水钢笔每画一个正方形需 蘸一次墨水,要画好右图形需要蘸( ) 次墨水。 4、东东有5元和2元的纸币16张一共50元,2元的有( )张,5 元的有( )张。 5、树林中的三棵树上共落着48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走8只落到第二棵树上;从第二棵树上飞走6只落到第三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鸟的只数相等。那么:第一棵树上落了( )只;第二棵树上落了( )只;第三棵树上落了( )只。

6、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88,而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 )。wW w .x K b 1 .c o M 7、右图所示为一个由小正方体堆成的“塔”。如果把它的外表面(包括底面)全部涂成绿色,那么当把“塔”完全拆开时,3面被涂成绿色的小正方体有( )块。 8、跳绳比赛,甲、乙、丙三人各跳一次,甲、乙两人共跳282个,乙、丙两人共跳278个,甲、丙两人共跳276个,乙跳( )个。 9、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0,则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变为70,改动前这个数是( )。新课标第一网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课 | 标|第 |一| 网 1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要4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2分钟),问煎5只饼至少需要( )分钟。 12、甲、乙二人同地同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走7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乙先走2小时后,甲才开始走,甲追上乙需要( )小时。 13、一幢宿舍楼每两层楼之间有25个台阶,一个同学从一楼走到四楼,他走了( )个台阶。新- 课-标-第-一 -网 14、甲、乙两桶水同样重,如果从乙桶中倒25千克水到甲桶中,则甲桶的水的千克数是乙桶的6倍,甲桶原来有( )千克水。

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令狐采学 为进一步适应学校全面、持续、科学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防流控辍”工作效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综合考虑师生实际,决定在学校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体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丰富和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创建学校特色,进一步强化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遵循原则 1、特色性和校本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要努力挖掘学校多年来的文化底蕴,拓展课程体系,增设特长生训练班、兴趣班、选修课等,拓展教学与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 2、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4、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 5、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有趣、乐学、有益。 6、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 倡导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一项活动,指导教师做到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力争每个学期推出至少一次的成果展示或表演。 三、活动设置与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