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自然观的一些分析:,“”(《老子》二十五章。童书业认为:“”lz]天地自然的法则就是“自然”自发地创生与“生命”自然地演化,而道性纯任自然,“道和自然是二而一的关系。”

天地万物为有机整体,具有整体不可分割性,且有内在的生长节律,人类不能“有为”地将之限定、改造,只能因势利导,

老子自然观的发展:发展:老子“天道自然”的思想,“是对科学自然主义的基本肯定”,道在帝先,否定了神创世界说。陈鼓应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是道性自然的意思。这

个观点为庄子学派所继承,对于天地万物发展,从自然的观点加以解释,而扬弃上帝作为的说法。他们所重视的,乃是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他们推翻了神的创造说与主宰说,这在人类思想

史上,迈进了一大步。’,间郭沫若也给予充分地肯定:“老子的最大的发明便是取消了殷周以

来的人格神的天之至上权威。

生态环境:老子的自然观中蕴含有预见未来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评论道:“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

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正确,老子当时就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老子是两千多年前预见并批判今天文明缺陷的先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结果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壤沙摸化,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灾害频仍,危及了人类的生存。当今世界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印证了老子对自然、社会演变过程的预见是恰当的。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故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老子深知“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企望为人类寻求一条“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五十九章) 。

社会秩序:老子认为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他们都遵循所固有的规律运动。而道本身的运动规律则是“周行”,“复命”,即循环演化。“大”“逝”“远”“返”是循环演化过程生生不息的内源枢机,由于二者的作用而推动着自然循环往复,不可穷尽的永恒运作。万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在道的循环深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它们亦须在这种周期性的动态平衡中维系其生存。在这种对自然界循环演化的体悟中,老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知悉循环演化是生态系统的和谐之本,秩序之源。

自然哲学:陈鼓应先生就认为老子哲学主导面是一种自然哲学。但是这种结论其实存在着问题。首先,就是对自然哲学的概念把握不准。所谓的自然哲学,我们认为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它必须以认识宇宙万物为旨归,关注的是宇宙、自然和现实世界的客体属性。老子虽然提出了宇宙生成论,但这并不能说他是以此为终极目标。关于这一点后面将具体论述。西方的古代自然哲学家,如泰勒士把水看成本原;赫拉克利特讲“一切都是火的转换”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这些自然哲学家均是以认识宇宙间的现象或过程为目的而没有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人文(尤其是人的存在)问题。其次,这种结论还忽视了老子哲学建构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思想家最大的特点我们认为是既重感性也重理性。从思维方式来看,这种感性与理性并用的思维是一种理性——直觉思维或者说是思辩——直觉思维。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周易》即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周易》中的八卦就是来自于自然界中最觉的八种基本物象:

天、地、风、雷、火、泽、水、山。但经过思想家的积极演绎,这八种事物及其组合则被用来预测人事的吉凶祸福。如“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来,吉,亨”这句,《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用阴阳二气交合来解卦,这是符合卦辞的原始物象的,而后由此而用于人事则是作《象》者的理性附会。《周易》中的其他各卦也是遵循由自然到人事的法则进行阐释。可见,在理性——直觉思维方式的制约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哲学观念大都必得直接从自然中获取并在自然中得到阐释,最后才应用于人文社会。“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正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形成所走的

二、老子自然观在老子哲学中的意义

老子的哲学,说到底,是一种实用主义人生哲学,而老子的自然观,则是对实用主义人生哲学的一种对人生、对生命状态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说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实用主义人生哲学,我们从帛书本开篇的话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证明。帛书本开篇的话是这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的这句话,真正理解其精髓,解释出老子的本义的是韩非。韩非在《解老》中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老子哲学的出发点就是这样对人的全身保性的思考。老子为什么把全身保性作为他的哲学的首要问题提出来呢?这是因为,在老子的时代,由于周王朝的衰败,诸候并争,雄霸叠起,烽烟战火连年不断。当时,“朝甚芜,仓甚虚,”(16章)“天下生民,出生人死。生之徒一1一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13章)这是生命状况面对严酷现实的一面。生命状况面对严酷现实的另一面是“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20章)“民

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40章)统治者视天下生民如草芥,一方面,他们争霸斗雄使天下生民生命无法保障,另一方面,他们还将天下生民用以维持生命存在依据的物质掠夺了,并且还制定种种苛条戒律,让天下生民生存举步维艰。芸芸众生的生命状况被置于这种背景之下,老子没有隐迹山林,老子推出了言道德之意的五千言。五千言中,老子把人及人的生命状态置于宇宙万物的种种关系之中,作了非常冷静的理性思考;他要通过这种思考,为现实人生寻找合理的安身立命之所,要为生命状态寻找符合其自然发展的生存状态。老子通过对宇宙万物的种种关系静观玄览之后,提出了高度抽象的“道”。这个“道”,包容天地,涵盖古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先天地生,创万物始;这个“道”,无时空的具体规定而又亲临万物,衣养万物,功成身退,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不仅如此,而且还“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19章)与万物混然一体。老子把道描绘得这样神奇而崇高,就是为了给人类精神预设一个美满的归宿。老子哲学的这种实用主义特点,下面的引文中更显得充分和突出。

昔之得一(“一”和“道”在老子哲学中是同一的)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2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25章) 执大象(大象:即无象之象,无象之象即大道),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79章)

人与自然和谐之思想

老子构筑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图景。老子认为万物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大小事物共存共容,

“夫物或行或随,或虚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篡。”(《老子》二十九章)人与自

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虽然万物有强有弱,但人们对之不能态意践踏,必须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平衡性。自然万物循环往复地变化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老子》十六章)万物蓬蓬

勃勃地生长,从中折射出其循环往复的道理。万物纷芸茂盛,最后都各自返回到它们的本根。回到本根叫做由动至静,由动至静叫做复命,这就是自然万物运动的规律。“天之道”是和谐的、

适中的,调控并维持事物的动态平衡,“天之道,其犹张弓钦?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七十七章)宇宙万物的规律就像弓弦一

样,通过不断调整达到动态平衡和谐。“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圣人要摈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行为。元代吴澄在《道德真经注》中诊释道:“凡过盛必衰,衰则亡之渐也,惟不使之过盛,则可以不衰,而又何于亡?去甚者,欲其常如俭之时;去泰者,欲其常如约之时。能不过盛,则可以保天下之不亡。”吴澄把“去甚”、“去泰”提升至“保天下之不亡”的高度。人类不仅要了解万物的本性,更要尊重它们的本性,与之和谐相处。懂得万物生长变化的内在规律,是为明智,“知常曰明。”(《老子》五十五章)“`常’就是定在,就是共相,就是法则,在纷纭变化的现象中能知其共相与法则,才是明。”〔司懂得自然和谐之理,就认识到永恒,万物就得以生存发展,即“知和日常。”(《老子》五十五章)自然由自身的力量而生成、演化,具有不可抗拒的自足性,“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道化生万物,德使万物得到蓄养,物质构成万物的形态,环境情势使万物得以成长。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而推重德。道被尊崇,德被推重,并没有外力驱使,而是由于它们自身顺应自然。万物演化的原因何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三十七章)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指顺应自然、不妄为之意。“万物将自化”是说万物演化的原因在事物内部,万物具有自发性。

人类尊崇自然,关注自然,必须认识万物的极限,即要“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老子》三十二章)知止就没有危险,反之,随心所欲,不按万物内在规律行事,就会险象环生,“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人类要摒弃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最终达到“无为”,即无有违反自然规律行为的境界。

老子向往的自然是整体与个体相协调的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是个体的自主性和整体的有序性的统一。期待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遂生命,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是人性的张扬。当代物理学家卡普拉高度评价以老子为始祖的道家生态思想,“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是最完美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闭董光璧也认为:“我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和出绿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

老子道论浅谈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摘要: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自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庄子的美学思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及其发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片面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庄子》主要被世人以哲学著作称谓,因此,对于庄子的研究主要以其哲学思想研究为主。而其中的美学意蕴未得到有效的挖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并很快发展起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关键词:庄子美学思想道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基于“自然”,指向自由。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视为天地万物最高形态的大美,认为人应超越物质的我、欲望的我,回归自然,才能逍遥地游心于道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游”、“真”、“心斋”、“坐忘”、“物化”等系列范畴,阐述了对有用与无用、道与技、言与意等关系的重要看法。庄子的哲学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在中国艺术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游”的概念及所处环境分析 游戏之“游”,这主要表现在庄子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上,表明他对所游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戏弄的态度。庄子之“游”是重在“游心”。所谓“游心”,表明庄子之“游”是精神,内心之“游”。这也充分说明庄子之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因之“游心”指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也说明庄子之游是虚游,正所谓“虚而遨游”。 二、道——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 与老庄学派的祖师爷老子一样,庄子也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反复加以描述和赞颂。但庄子所说的“道”既不是宗教中的神祗,也不尽同于柏拉图式的绝对理念,而是带有某种泛神论色彩的无限性实体。“道”的原义是道路。首先把“道”引入哲学领域,用它表示宇宙本体的是老子。老子曾用“恍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来界定“道”的形态,以致引起人们理解上的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道”的自然无为,先天地生,为万物母,无为而无所不为。从这里生发开去,老子产生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素朴、少私寡欲的人生观以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艺思想。这充分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文艺的主观体验,它表明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作用。庄子深受老子影响,不过他不重视“道”的存在形态,而是著力领悟“道”自然无为的精神。 三、自然为美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关键词]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 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道”,乃言其宗旨,实有统领全书之意义。明其首章之义,则于老子精神,思过半矣。今取此章,试作诠解,窃期窥其全豹之一斑。 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提出了几个概念:道、无名、有名、观。而“观”这一概念,实是把握此章义理之枢纽。由“观”见“无名”与“有名”之统一,由此无名与有名之统一见道之本真,此为理解本章之要。 道本为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名言所显者,为道之迹。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诠矣。 “无名”,指道而言。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是其证。“始”与“母”,互文见义。二者是统一的,指本原而言。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其证。无名本无迹,然非离其迹者。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有迹以应事,故万物之本始必显于有名。无名、有名之本始义,要由“观”而见。故有“观妙”、“观徼”之说。“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注家多以“常无”、“常有”断句。帛书本作“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甲本),三十四章论道亦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今本)。足以证明以“常无欲”、“常有欲”断句是对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紧密相关的。三十七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也就是通过“观”以达道。 如何“观”?这观,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静观,它所表现的,是从人的修养、修炼而转出的生命智慧。此章把“观”与“欲”联系起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无欲、有欲,非单指欲望而言。“常无欲”,亦非一般地排除欲望。“常无欲”,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然物之“欲”,甚少而恒定不变,食草动物只能食草,食肉动物只能食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狗改不了吃屎。人却不同,“物与欲相持而长”(荀子语),其欲望花样翻新,靡有穷极。原因即在其有“知”以作分别。故老子以“知”与“欲”相连属。人心之乱,以其多欲。而欲之多以至于脱离自然的轨道,悉由于”智”。而此“智”或“知”所作的分别,亦非指实然义的区分,而是一种虚妄的价值分别。事物有实然性的差别,如高和低、长和短,这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之类,这是自然真实的差别。人的理智,又同时能于此自然的差异之上,妄作价值高下的区别,如人的“自师其心”、“自贵而相贱”、“名实未亏而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靳瑞霞(1979-),女,河南封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评论研究。 第25卷第8期2009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8 August .2009 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靳 瑞 霞 (河南省社科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 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关键词:庄子;道;自然观;语言观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8-0022-05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畴,是一种实存的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 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出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了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庄子首先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2](P181) 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的。“道”是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摘要: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关键词:老子道家无为《道德经》保身修身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老子是道家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无为?思想,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后世主要把它归纳为?顺其自然?,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 老子《道德经》 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老子的美学思想

今天有妹妹问我一个题目“老子的美学思想”,这种题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不能说很难,或者很容易,怎么样才能答的比别人出众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准备这个题目,图书网能找到的话可以看下李天道的《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阐述的特别好。另外答这种题目的话,比如老子,以辩证观论真善美,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庄子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起到重大作用,还有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玄妙”观,都是中国古典美学或者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多百度一下,看看一些优秀的文章是怎么写的,什么视点。我登一篇网上找的,大家参考,类似的方法,自己去找。系统一下考试写上两三页还是不难的。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摘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由此,《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意义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 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

浅谈老子的自然观

浅谈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作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说,其中的思想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人深省,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源泉。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人类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先贤,老子第一次将“自然”的概念引进了哲学思考当中,了解老子,解读老子的自然观自然也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在《老子》中,“自然”一共出现了5次,分别见于“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同时,《老子》全书中也通篇贯彻了“自然”的思想。 在历来对老子的解读当中,“自然”的定义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这一方面是《老子》成书时间已经过于遥远,在不同时代,不同版本都对《老子》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研究《老子》的出发角度不尽相同,最后得到的答案自然也就千差万别了。在本文中,我们选用了目前较为通行的解读方式,“自然”是指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和自己成就自己,以及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即使对宇宙间万事完物原始状态的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描述。 道法自然 道在老子眼中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展,道不依存于外物,也不受控与外物,这样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道”以“自然”为法的必然性,“道法自然”是指道顺应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加干涉,以听任万物依其本性而自生、自长、自化、自成为法则,亦即因任万物按照“自己那样”而存在和发展变化,道就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无为”与“自然” 自然不是简单的万物所具有的的独特性质,也不是以特定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而是一种虚空的状态。想要达到这种状态,并不是通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能达到的,老子的表述是:无为,即不带任何主观目的,恬淡朴素的状态。这样的无为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无作为,而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按照因循事物特别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道所体现的柔弱的特点和方式加以辅助、引导或变革,或者并不直接作用于客体,只是为其自然的发展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老子》中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修身养性和辩证观两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谈老子的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哲学观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唯一的著述《老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问题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和迷茫,有的甚至绝望,而走向不归路,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再来看老子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Talking about of Lao Zi’S Design Aesthetic Thought 摘要:自后现代主义出现后,人们越来越要求产品具文脉性、文化性,讲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于是,越多越多的设计师把目光投向了本土的传统文化上。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虚实相生、意象等思想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设计美学 Abstract:After the modernism, the people request the products to have the culture trait,contextuality and modern technology to intergration . Therefore, more designers play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Lao Zi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great philosopher and thinker, who proposed that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s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emptiness produces solid as well as imagery and so on .Those opinions off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modern design esthetics references. Keywords: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 design aesthetic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老子的主要思想中审美和设计的论述虽不多,但却蕴涵诸多设计美学思想,至今仍可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此外,老子有关哲学和社会人生问题的许多一般性命题,虽然不是直接论述设计问题,却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设计美学思想 老子认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理想的状态,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带来的种种灾难的惟一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无为而

老子的自然观及其现代教育内涵

2013年第5期老子的自然观及其现代教育内涵 郝仲书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老子的想象集中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阐释了其对自然的理解,“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其主要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兼容并包的背景下,老子的自然思想也给我们很多教育启示,将其自然无为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意义,施教者要效法自然,顺其本性,少言多做,身教胜于言教;学习者要淡泊名利,顺应自己的本性而学;社会要改变单一的衡量人的标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现代教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尽管他的思想更多的表现在哲学方面,但其对现今教育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的自然观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不管我们将老子的“自然”理解为“自然界”还是“人文自然”,抑或是一种自然状态,其背后都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永恒规律——“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认识论、宇宙生成论只居次要地位,老子思想的实质是“自然主义”,是“无为”政治。法自然、宗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自然观念,体现了老子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对此,老子强调说:大德之人的行为,都是遵循大道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的自然观念,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讲,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和人法自然两个方面。 从《道德经》看,有许多是反对教育,反对学习,甚至主张愚民。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富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第三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而老子是真的反对教育,反对人民素质的提高吗?其实不然。 就从老子留下《道德经》这本书而言,表面上是为了出关而作,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当然,老子完全可以不写,不写就是无为。然而,他还是写了,虽无法身教,但仍以自己的言辞教育后人。老子还做过孔子的老师,孔子曾“适周问礼”与老子,并对老子的训教佩服备至,认为不枉此教,而并非其所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实际上还是为了教育后人,从而达到其治世的目的,而不是真正的要人无知。二千多年来儒家的教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兼容并包的今天,老子的思想也有着其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教育,倡导自然教育,顺从自然规律,顺应人的本性,对社会、施政者、个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倡导各行其志,改变简单的衡量人的标准 儒家思想“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索”,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关系)非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儒家形成的是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以授道德、教“六艺”为核心,尽管教育的内容 很广,但贯穿其中的就是以仁治国,根据“仁”的标准,传授统治理论和统治方法,训练统治技能。何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是统治管理者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用性成为儒家最大的特点,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这种教育思想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人才这样的概念也越来越单一、简略,越来越向是否对社会有用,能够给社会创造多大的实际价值这样的标准靠拢。教育制度也随之越来越完美,清一色的教育让越来越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变得越来越简单,也泯灭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张扬,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思考,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向往这样的生活,竞争力的加剧,致使许多人扭曲自己来获得荣誉,如一个仪表堂堂的大学教授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而学术造假的大学教授仅有他一人吗?然而,在目前社会所倡导的人才衡量标准之下,教授的行为似乎又不全是他的错,没有权威的论文、没有权威的研究成果,他又怎样在这方热土立足,又怎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而自己又没有这样的实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只能铤而走险。能都潜心研究学术,不在乎名利的又有几人。因此这说明社会的风气和大环境会影响着很多的人。 “希言自然”道法自然要求的是顺应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应该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是人为的规定的准则。社会所要倡导的应该是顺应每个人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提倡的应该是全方位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为无为,则无不治”,让人们形成一种自愿自为的观念总比硬性的规定要好的多,从行为上改变一个人并不难,而从内心深处改变人的观念则困难的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忧”(《道德经》第八章)。老子以水喻得道之人,由于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也正是因为无争,遵循着本性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才能像水一样至善,所谓“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二、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何谓“自然”?“自然”即是“本来如此”、“自己如此”、“应该如此”,它表现为规律性和存在性的统一,老子认为,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先于天地而产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独立不改,同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但老子并没有把道看做一切事物的本原,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第二十五 274

自然而然,道法自然

自然而然,道法自然 自然界万物,都是有其各自发展的规律的,而人与自然又是一个伟大而深沉的主题。其实,我们常说的自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我们共生的自然界,二是天地万物的法则和规律。在这里,与我们共生的自然界,大部分都是能够凭借我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去了解和发现的。可是对于天地万物的规律法则就要我们进一步总结和归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道”。 第一次听说“道”是在初中看的《仙剑奇侠传》里。从那时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老子,喜欢“道可道,非常道”;喜欢“上善若水”;喜欢“道法自然”。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生活状态就是老子的自然无为。我觉得我们的出生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故事,开始到结束,都有冥冥之中的安排,都是我们对故事的演绎。逆天而行不如顺应天命。与其拼命改变什么,不如顺其自然。也许你觉得我的想法消极,觉得我偏激,但是这都是我最欣赏的生存状态。我喜欢老子,喜欢“道”,喜欢自然,喜欢世界。那么,“道”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理解来理解它,并让它来引导我们的生活呢? 一、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也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并且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生卒年月不详,我们只大概了解他是春秋时期的人,年轻时做过周朝的图书管理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他为我们阐明了什么是“道”。即事物的本源,宇宙的规律和人类行为的准则。这句话也就是说明,能够讲出来的“道”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宇宙以及天地万物产生以前,“道”就是存在的,那时可归结为“无”当万物产生以后,就用“有”来归纳。那么在这个“有”和“无”之间,就会产生玄妙。事物能够不断变化,生生不灭。那么,这种变化能不能够被我们了解?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精心的老子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的政治哲学非常有远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一、“道”论体系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道”,其一切主张皆是围绕着“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道与德既然密不可分,那么自然和政治也应该密不可分。老子认为既然自然界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拥有着自己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自然而然的运行下去。只有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遵守它,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才能得到顺其自然的发展,这就是

老子说的“言人事必本之于道”,可见“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也是贯穿《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言说的道不是“常道”,能给出的名不是“常名”,不可道之道是永恒的、不变的道,可道之道是暂时的、可变的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本体,是万物的宗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实现根基,道归根到底是浑然完整的“一”,无名无形,道是宇宙人生的总法则、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而指出,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的法则是自然,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而运动的。 2、道的存在状态是自然 老子认为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状态。老子用“法自然”来规定“道”,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应该遵从自然的法则。但是天地是没有思想的,没有意志和情感,听任万物自然生长与消亡,圣人可以体天地无心之道,不刻意表现仁爱,也不以个人意志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天地没有意志,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