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二〇一八年一月

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项目负责:苏臣

技术负责:叶吉庆

报告主编:张礼军

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

提交时间: 2018年1月

目录

一、矿井概况.................................................................................................... - 3 -

(一)、井田地质概况 .......................................................................................... - 3 -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4 -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5 -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5 -(一)、瓦斯.................................................................................................... - 5 -(二)、煤尘.................................................................................................... - 6 -(三)、煤的自燃............................................................................................. - 6 -(四)、地温、地压.......................................................................................... - 6 -(五)、涌水量 ................................................................................................ - 6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6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7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 7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7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7 -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8 -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 8 -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8 -

麻黄梁煤矿2018年采掘工作面

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一、矿井概况

麻黄梁煤矿隶属于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为地方煤炭企业。矿井于2008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于 2010年7月9日取得了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矿井井田面积平方公里,资源储量亿吨,可采储量为7380万吨,批准开采煤层为延安组3煤、3-1煤,现开采煤层为延安组3煤,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矿井为瓦斯矿井,容易自燃煤层,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顶板为易冒落顶板,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型,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中央并列式通风。

(一)、井田地质概况

1、地层

麻黄梁煤矿地表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有全新统风积沙、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中更新统离石组等。钻孔揭露的地层还有: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下统富县组。各基岩地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2、含煤地层

井田内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第三段(J2y3)为区内主要含煤段,以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为主,由2~4个次级沉积旋回构成,各次级旋回顶(上)部均为煤层(3、3-1、4、4-1号煤层)产出部位。各旋回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具下粗上细特征。本段厚~95.45m,平均86.41m。上覆地层:延安组第四段灰白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

3、构造

麻黄梁煤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东北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未发现较大断裂、褶皱及岩浆活动痕迹,局部发

育宽缓的波状起伏。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北北西缓倾的单斜层,倾角小于1°。

4、岩浆岩

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活动痕迹。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井田地表水

麻黄梁煤矿处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东南边缘。地势总体东部、南部及北部较高。地貌上煤矿东、南部和北部以黄土梁岗地形为主,中部沙漠滩地为主,其上多被现代风积沙覆盖。井田内无水系发育,无溪流流出区外。

2、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矿区内及周围的含水层自上而下有: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

(1)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简称萨拉乌素组潜水)

分布于矿区中部,宽1~2Km,长约3Km,在井田东北部亦有小面积分布。含水层基本上呈面状连续分布于滩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严格受现代地貌、古地理环境及含水层厚度和岩性的控制。根据区内钻探成果,结合机民井调查、物探测井资料,该区萨拉乌苏组地层厚度厚10~50m。

(2)第四系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

广布全区,为黄土梁岗地形,除矿区东部、南部及北部均有面

积较小的黄土出露外,其余地段均隐伏于萨拉乌苏组及风积沙地层

之下。黄土厚~147.68m,一般为50~80m。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土质黄土,厚度一般为40~60m。

2、烧变岩区孔洞裂隙水

矿区东南部以3号煤层自燃边界线为界。含水层厚度~19.86m,水位埋深~,富水性弱。

3、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孔承压水。

(1)3号煤之上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

主要为延安组第四岩性段,全区分布,厚~41.70m,平均厚,均隐伏于新近系静乐组红色粘土之下。基岩顶部的风化裂隙带一般厚20~30m,基本上多为3号煤层的顶板。含水层主要为第四段底部真武洞砂岩。

(2)3号煤之下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

分布于3号煤层至延安组底界之间层段中。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煤层,因埋藏深,岩石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含水层较薄。储水空间小,富水性弱。

3、井田主要隔水层

(1)静乐组红土

广布全区,厚~114.84m,平均。岩性为棕红色粘土及粉砂质粘土,具褐色斑块,白色网纹,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及钙板,较致密,为第四系潜水与基岩裂隙水间良好的隔水层。

(2)泥岩类

在基岩中,厚度较大且连续分布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部分粉砂岩等泥岩类,与含水层相间分布,厚度一般为10~

40m,为层间裂隙承压水的隔水层。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2018年计划掘进30209运顺第二探巷、30209辅运第三探巷、30209边角煤探巷、30209运输顺槽延伸巷、30205-30207边角煤主运巷、回风巷、30111运输顺槽、切眼、30113运输顺槽、切眼、30113辅运顺槽;2018年计划回采工作面为30206、30107;

为了确保2018年掘进、回采期间安全生产,做到早预测早预防,做好地质预报是预防采掘工作面受到地质灾害入侵,防止造成事故的发生,及时针对2018年采掘计划,特编制《麻黄梁煤矿2018年采掘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一)、瓦斯

2016年,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通知》文件要

求,麻黄梁煤矿开展了201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8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23m3/t;回采最大瓦斯涌出量0.36 m3/min、掘进最大瓦斯涌出量0.07m3/min。

根据麻黄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本矿井同时满足: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40m3/min;矿井各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m3/min;矿井各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5m3/min的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的标准,麻黄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尘

根据陕西安技煤矿安全装备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报告,本井田3-1号煤层煤尘火焰长度﹥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80%,结论煤尘有爆炸性危险。

(三)、煤的自燃

根据陕西安技煤矿安全装备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报告,本井田3-1号煤层煤的吸氧量g,煤的自燃等级为I类,属容易自燃煤层。

(四)、地温、地压

据调查,煤矿开采过程中,地温一直保持在正常值内,一般为16℃-17℃之间,且地压也未见异常。

(五)、涌水量

开采延安组3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约为130m3/h,最大涌水量约175 m3/h。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根据30209运输顺槽掘进0-730米、30209辅运顺槽0-1200米揭露的地质资料表明,该工作面在2018年掘进过程中会受到地质构造影响。

30209工作面处在矿井南部火烧区范围,工作面内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倾角<1°,煤层自燃,煤层顶板很薄,尤其烧变岩层很薄甚至没有,影响掘进的主要因素一为煤层自燃区,其顶板失重塌落造成的破碎层,顶板支护管理难度大,二为3号煤之上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根据矿井火烧区富水性物探勘查报告可知,该区域掘进有水患威胁。

30111、30113工作面掘进区域,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可知该区域地质构造简单。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30209、30206、30111、30113采掘工作面所属地面相对位置为黄土梁、沙漠滩为主,地面地势总体东部、南部及北部较高。地面无村庄及其建筑物,预掘进过程中对地表无影响,回采过程中地表随采随落。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30209采掘范围(见附图)

30206采掘范围(见附图)

30111采掘范围(见附图)

30113采掘范围(见附图)

30107采掘范围(见附图)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30209掘进范围内地质构造中等,主要受煤层自燃影响,掘进过程中煤层无直接顶,顶板局部不稳定,偶有离层,局部顶板易冒落。

30111、30113掘进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不会受到异常构造影响。

30206、30107回采工作面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不会受到异常构造影响。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30209掘进区域煤层老顶为浅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岩性较完整,厚度变化在。

30111、30113、30107采掘进区域内煤层直接顶为泥质粉砂岩,层理发育,厚度变化在。煤层老顶为浅灰色块状粉砂岩、浅灰色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岩性较完整,层理发育,厚度变化在。

30206回采工作面煤层直接顶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次为泥质粉砂岩、细-中砂岩,厚度变化在,煤层老顶为浅灰、红色块状粗粒长石砂岩,孔隙式泥质胶接,风化较明显,厚度变化在。

综上所述,30209工作面地质构造中等,掘进过程中会受到顶板压力和顶板淋水影响,30206、30107、30111、30113采掘面地质构造简单。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30209掘进工作面根据火烧区富水性物探勘查报告可知,该掘进区域富水异常范围相对较多,同时根据相邻已回采工作面和钻孔资料表明,30209掘进区域内煤层受自燃影响严重,裂隙水对掘进有一定的水患威胁,在今后掘进过程中不断观测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和补充。

30111、30113、30206、30107采掘工作面根据相邻已回采工作面和钻孔资料表明,该采掘区域受地质及水文地质影响不大,回采30107工作面要做好防止相邻采空区积水涌入措施,掘进30111、30113工作面时,当掘进至矿井南部探水线时做好探放水工作。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一)、掘进过程中要加强巷道支护,加强巷道顶板及围岩管理。

(二)、掘进过程中注意观察顶板及围岩稳定状况的变化,及时掌握地质构造揭露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本地质预报仅供在采掘时参考。如遇到地质变化要随时掌握、分析、观测其变化动态,正确处理好其地质变化规律。及时制定必要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四)、3煤层有自燃和爆炸倾向,采掘进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加强洒水防尘,杜绝煤尘飞扬。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2018年采掘工作面范围内受水患威胁主要为30209工作面,其次30107工作面,其余工作面受水患威胁不大。从火烧区富水性物探勘查报告、水文地质图及充水性图分析,30209工作面受水患威胁主要来源为烧变岩区孔洞裂隙水和3号煤之上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30107工作面受水患威胁主要来源为南部火烧区顶板含水层以及相邻工作面采空区积水。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样本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O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0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0 ( 一) 交通位置 0 ( 二) 开发概况 (2) 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3) 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3) ( 一) 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3) ( 二) 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 一) 地形地貌 (4) ( 二) 气象及水文 (5) 二、地质条件 (5) ( 一) 矿区地层 (6) ( 二) 矿区构造 (7) ( 三) 含煤地层 (7)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 一)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 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 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4)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 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预测评估) (16) 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6) 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6) 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 结束语 (19)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 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 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 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 一) 交通位置 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 整合规模为150Kt/a,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证号C5 0 0211 5870) , 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m, 矿区面积0.7941km2, 倾向宽约1.2km( 平均) , 走向长约0.7 km( 平均) 。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兴仁县水井湾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6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地质简测报告》,为能给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范围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马路河向东径流至安龙县石灰窑村附近进入地下河后排泄于北盘江一级支流坝子河中,最终汇入深切割的北盘江中。区域上南、北盘江分水岭位于矿区西部5km处,呈“7”字型通过。北盘江二级支流马路河、大桥河地表分水岭距矿区北部约4公里处呈东西向穿过。 与矿床充水有关的含水层为P3c+d、P3l碎屑岩裂隙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径流途径短,富水性弱,具近源补给排泄的特点,其排泄不受外围的深切割河流控制,根据地质构造、充水含水层空间形态结合补径排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南北盘江分水岭南部,南以包谷地背斜伴生断层为界,北西以南北盘江分水岭为界,东为无限边界。矿区位于该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矿区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其地表水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矿区北西部发育有沟头溪沟(H1),其丰水期流量为56.1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西径流后转向北径流汇

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北部发育有高峰溪沟(H2),其丰水期流量为29.9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南部发育有祥隆煤矿新井口溪沟(H3),其丰水期流量为131.2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二)地下水类型及地层富水性 矿区内出露和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Q)、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龙潭组(P3l)、大厂层(P3dc)、中统茅口组(P2m),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根据地表及钻孔资料,厚3.75~20.00m,一般小于10m。地表未见泉水。该层具透水性,由于厚度小且变化大,仅季节性含水,富水性弱。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第一段(T1y1)裂隙含水层 于矿区北西部及北东部出露。该地层主要为中厚层、厚层状含钙质粉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局部夹少量灰色透镜状泥晶生物介壳灰岩。厚度>111.34m。含基岩裂隙、风化裂隙水,矿区北部见3个泉点出露(S2、S3、S4)其中对S3泉点进行了长期观测,流量为0.04-0.53L/s,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层泉流量为0.1—3L/s,为HCO3-~Ca2+型水。ZK401、ZK402钻孔钻进至该层时钻孔冲洗液有漏失现象。综合分析认为,该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具相对隔水性。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P3c+d)裂隙、溶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反向坡斜坡地带,该地层顶部为灰色中厚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二〇一八年一月

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项目负责:苏臣 技术负责:叶吉庆 报告主编:张礼军 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 提交时间: 2018年1月

目录 一、矿井概况 ................................................... - 3 - (一)、井田地质概况 ............................................. - 3 -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 4 -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 5 -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 5 - (一)、瓦斯 ................................................... - 5 - (二)、煤尘 ................................................... - 6 - (三)、煤的自燃 ............................................... - 6 - (四)、地温、地压 ............................................. - 6 - (五)、涌水量 ................................................. - 6 -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 6 -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 6 -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 7 -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 7 -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 7 -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 8 -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 8 -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 8 -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一、概况 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52号文件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2011年3月根据晋煤重组办21号文件《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和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采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将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整合,即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平定县上马郡头煤矿整合为一处,井田面积8.9742平方公里。年产60万吨。 二、调查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在2011年5月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工作分为收集资料,地面调查和井下调查三个步骤,地面对水文地质现象进行调查,调查1.2平方公里,井下调查由原来在矿工作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带领着重调查原矿井突水点、老空区、废弃巷道的位置及水量等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恒昌做为裕泰的后备资源,对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上马郡头煤矿进行了关闭。 三、矿井水文地质: 裕泰公司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沱河支系洮河支流,年降水量最大995.7mm,最小242.3mm,平均601.4mm,井田北部有桃花河,为阳胜河支流,平时无水,仅雨季有水流过,水量不大,时间短,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由西向东经南后峪、上马郡头村汇入阳胜河。阳胜河平时水量较小,一般2-4m3/h,甚至断流,雨季汇集洪水,水量猛增、最大流量20 m3/h。 中部毛家山村南有一自然小河沟,其他多为山涧冲沟,最高洪水位在南后峪村883米,水质PH=7,硬度0.67--35.8,矿化度370-983mgh,地下水文地质含水层主要有奥陶系石灰岩溶水,水量丰富、水位低,对矿井开采无影响,本溪组有厚4米左右隔水层,太原组有K2、K3、K4三层石灰岩均属裂隙含水层,仅K2含水性强,K3、K4含水性弱,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山西组为砂岩裂隙水,含水性弱,对矿井影响不大。 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及含水层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矿区采空区积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 井田内各井筒的标高均高于附近的最高洪水位线标高,一般情况下洪水不能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地质报告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1第二节位置及自然地理.................................1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2第二章勘探工作..........................................2第一节勘探方法......................................2第二节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3第三章井田地质...........................................5第一节地层...........................................5第二节构造...........................................5第四章煤层.............................................5第一节含煤性........................................6第二节可采煤层......................................6第五章水文地质..........................................6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6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条件..............................7第三节供水水源......................................7第六章储量计算.........................................8第一节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8第二节储量计算结果...................................8第七章其它有益矿

50101专门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山西柳林宏盛聚德煤业有限公司50101回采工作面专门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编制: 审核: 科长: 地测副总: 矿长: 聚德煤业预测预报科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五日

一、50101工作面概况 50101工作面为聚德煤业5号煤层1采区首采工作面,西起设计停采线,东至50101切眼,南至50103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标高+795.5m~+872.1m),北至未开采区域。该工作面总体为南北走向,地面位置位于工业广场西北约1600m;地表大部为黄土高山农田,有零星居民住宅,地表无常年积水。工作面走向宽196 m,平均倾斜长595 m,面积116528 m2,煤层平均厚度1.5 m,容重1.46 t/m3。该工作面东部为煤层露头处,为原青阳煤矿及古空区;西部为5号回风大巷、运输大巷及轨道大巷;北部和为未开拓区,南部为设计50102工作面。上覆为4号煤采空区,下伏距8号煤层顶板52.8m。 50101工作面总体上呈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南北走向,倾角1°~15°,平均7°。5号煤为半亮型煤,黑色,玻璃沥青光泽,低灰-中灰、低硫~中低硫、低磷~中磷、低热值~高热值之焦煤,煤厚0.8-2.2m,平均1.5m,最薄位置靠近设计停采线。煤层结构复杂,局部含0~2层夹矸,厚度0.06m~0.70m,岩性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容重1.46t/m3。 伪顶:无。 直接顶:为泥岩和细砂岩,平均厚度7.2m;泥岩平均厚度4.6m,黑色,致密块状,含煤线;细砂岩平均厚度2.6m,深灰色或灰白色,薄层状,细粒结构,泥质胶结,分选性差,磨圆度中等。 老顶:4号煤上部的岩层,砂质泥岩,黑色,致密块状,参差状,平坦状断口,含植物化石。平均12.5m。 直接底:灰黑色细砂岩,砂质泥岩,含大量植物叶茎化石。厚度0.9~4.2m,平均2.2m。

梁家煤矿地质报告

第一章地质报告 一,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梁家煤矿是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建成投产的现代化海滨矿井,设计年产煤炭1800千吨,一九九七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根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有关要求,梁家煤矿组织进行本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的修编工作,资料截止时间为二OOO年十二月。梁家井田位于黄县煤田的西北部,龙口市境内。井田范围由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矿通字(2000)130号文批复复,由1~41号矿界坐标点顺序圈定。西至龙口渤海海岸,北以1~10号矿界坐标点与北皂煤矿相邻,东北以10~17号矿界坐标点与桑园井田分界,东至20号勘探线,南以F13、F14、F40、F43、F59断层及煤2-800m底板等高线垂切为界,井田面积:?东西长约9~9.5km,南北宽约3~6.1km,面积约48km2。井口座标见表1-2-1。 井口座标表 单位:m 表1-2-1 烟(台)潍(坊)公路横贯井田中部,西南至潍坊167km,东至烟台114.5km,分别与胶济铁路、蓝烟铁路相接,可通达全国各地,井田西端为龙口港,龙口至大连117海里、龙口至天津150海里,水陆交通尚属便利。 二、井田地形、地貌特征和水系 井田内为山前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0~+27m,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地形的自然坡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左右,区内有城镇、村庄、果园、农田等。 井田内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河流有中村河、恒河。中村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渤海,?全长45km,汇水面积120km2,区内流经长度6km,河床宽100~150m,属季节性河流,与第四系潜水有水力联系。 三,生产建设概况,1982年12月由济南煤矿设计研究院完成梁家煤矿初步设计,?1983年1月煤炭部以(83)煤基字第90号文批准,1983年12月破土开工。1992年11月28日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800千吨,?设计服务年限88.8年。1997年达到设计年生产能力。 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主、副井分设,主采煤层为煤2和 煤4,现生产水平为-450m水平,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陷落法,开采方式为综采。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 四、水文地质试验 五、结论与建议 附录: 1、井(孔)标高明细表 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 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 4、抽水试验综合图 5、回灌试验综合图 6、水质分析成果表 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 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 2、测试地下水温度; 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 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 能力; 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 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 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 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

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 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 (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 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 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2、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场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耕土:杂色,主要由碎砖,石块及各种残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厚度1.0m。○2粉质粘土:黄褐或灰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呈星点状分布,局部混有粉细沙颗粒。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厚度7.0m。 ○3粉土:灰色,灰黑色,灰褐色,含沙粒及少量有机质,刀切面略见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可见摇振反应,多与粉质粘土互层分布,湿,一般为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厚层1.5~3.0米。 ○4中粗砂:黄褐色、浅灰色、石英、长石质,含较多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局部相变为粗砂,稍湿,中密状态,该层厚度较薄,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层厚0.0~2.0米

矿井地质报告

xxxxxxxx xx沟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xx地质科学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九月 第一章矿井地质 第一节矿区地层 西庙沟煤矿位于东山背斜西翼,观家峪精查区的中部,区内梁上有红黄土覆盖,大部分地区岩石出露,根据勘探资料及矿井揭露的岩层,综合描述如下: 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b2) 钻孔中揭露该组厚度12.37-36.28m,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及1-4层石灰岩,底部可见一层黄铁矿,不整合于奥陶系侵蚀面上。 2.石炭系上统xx组(C3t) 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矿区内仅见其上部岩层出露,该组厚度为 99.45-119.57m,平均厚度为106.71m,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三段: 一段(C3t2): 从K1砂岩至15#煤层顶。K1砂岩为中料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厚度变化较大,由1.20-18.76m,平均5.30m。向上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其顶部为15#煤层,发育稳定,是区内只要可采煤层,厚度5.98-6.03m,矿区内平均进度6.0m。 二段(C3t2): 主要由南窑沟灰岩(L1)、关门沟灰岩(L2)、石齐凹灰岩(L3)组成。

L1灰岩为15#煤层直接顶板,为生物碎屑灰岩,富含腕足类化石,厚1.50-3.50m,平均2.5m,向上为砂质泥岩。L3灰岩为13#煤层顶板,含大量生物碎屑,厚度为1.30-3.60m,平均厚度为2.5m,13#煤层厚 0.9-1.2m,平均厚度1.00m。 本段以海相沉积为主,三层灰岩发育稳定,是良好的标志层。三段 (C3t3): 自L3灰岩顶至L4灰顶。L3灰岩之上为窑头砂岩。 系中粗料石英砂岩,厚10米左右。L4灰岩为12#煤层之顶板,富含贝类化石,厚度为4.5m左右,局部有冲蚀现象。12#煤层厚度1.90-2.40m,平均厚2.10m。 1.二迭系下统xx组(P1t) 该组总厚度34.29-86.0m,平均厚度68.0m,连续沉积干太原组之上。 根据岩性组合,分三段描述如下: (1)下部含煤带: 从K3砂石岩底至8#煤层顶,其底部K3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厚度15.0m左右,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及灰白色砂岩,中夹8#、9#煤层厚0-4.42m,平均1.49m,8#煤层厚0-2.50m,平均0.79m,井田内不稳定,但区域上为可采煤层。 (2)中部含煤带: 包括6#、5#、4#煤层,底部为一厚层长石石英砂岩,较稳定,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夹煤层。其中6#煤层平均厚0.52m,5#煤层平均厚0.40m,4#煤层平均厚0.38m,均不可采,该段上部有一层火山凝灰岩,厚4.50m左右。 (3)上部含煤带:

修改后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原报告

福山煤矿南峪二号井 5022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 分析报告 总工: 编制: 二〇一〇年八月

一、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5022工作面位于502采区,北部为5020主巷,南部为本矿井回采区,东部为本矿井五煤层未采区,西部为本矿井5033工作面(该面2007年停采),地面标高+357.60m - +393.00m,井下标高+181.00m - +210.00m 5022工作面地面位置在主井以东340至420米,地面为丘陵山坡和少量耕地,无建筑物,地表无常年性河流及其它水体。 5022工作面距地面垂深大,预计工作面的回采不会影响地面。 5022工作面走向长度180米,倾斜长度60米。 2、煤层 5022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统5煤层,煤层厚度在0.6 - 0.8米,平均0.7米,煤层结构简单,中部有一层0.1米厚夹矸,煤层倾角5-7度,平均倾角6度,煤种属贫煤,煤层较稳定。 工作面倾斜方向,煤层正倾角,工作面走向方向为煤层走向方向。 5022工作面回采时,一次采全高。 3、煤层顶、底板 5煤层基本顶为粗粒砂岩,岩石较坚硬,厚度1.7-3.43米,直接顶为砂质页岩,层理明显,硬度一般,厚度8.1-17.33米。伪顶为页岩,随放炮而垮落,厚度0-0.05m。 直接底为砂岩,层理明显,节理发达,硬度一般,厚度1.5-3.5米,老底为砂质页岩,厚度7.0-7.3米。

二、5022工作面地质构造 据5022主巷及5022出口巷掘进时揭露,F6断层位于5022主巷80米,走向230度,倾角140度,断层性质为正断层,落差1.0至1.5米。 F9断层位于5022出口90米,走向175度,倾向85度,倾角50度,断层性质为正断层,落差为0.5至1.0米。 上述两条断层位于工作面以外,对回采工作无影响。 三、5022工作面顶部和底部含水情况分析 5022工作面位于香座炭的下方,香座炭为不可采煤层,回采波及的范围内无含水层。底部六层煤(灰石炭),未开采,七层煤采空区无积水。 四、5022工作面四周相邻情况分析 5022工作面北部为5020主巷无涌水点,南部回采区内无老空积水,东部为本矿井五煤层未采区,西部5033工作面无水害影响。 五、其它水源的分析 在断层附近可能有少量断层水,对回采的影响不明显。 六、水害威胁的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5022工作面回采时存在主要水害威胁为断层附近可能有少量断层水,对回采无影响。 七、水害评价 预计5022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不小于0.2m3/h,最大涌水量0.5m3/h。水害威胁对回采的无影响。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一种调查手段)。 目的:为地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提交成果:图件––––水文地质图;报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等。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是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在勘探阶段,测绘则是退居次要地位。 通常在相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 §1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下列问题: (1)测区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状态、相互联系情况; (2)测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含水带及其埋藏条件;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概略评价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5)各种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6)论证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为完成上述任务,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应包括下述调查内容: (1)基岩地质调查;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 (3)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4)地表水体的调查; (5)地表植物(即地下水的指示植物)的调查; (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调查。 也就是说,水文地质测绘是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三、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 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①水文地质图(包括具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②水文

煤矿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章:概况 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习,勘探工作目的是: (1)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奥陶统、晚奥陶统、中石炭统和晚奥陶统的岩层构造、岩性、岩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以及各个地层中所伴随的矿产、褶皱类型、断层情况以及从晚奥陶统到中石炭统的过渡岩层各种性质等;(2)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况、基本地形。了解煤矿生产中各种机械的用途及注意事项、煤的分类及运输方式、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标准等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初期可以尽快的熟悉各种情况避免各种错误; 二: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习的任务是: (1)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 (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

(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 (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 (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 (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 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模板 第一章 一般要求: 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 7、地质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 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

(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L9灰底部为一层厚0.3m 的煤线,再向下为灰黑色砂质泥岩,顶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 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如:下4点向里35.2m 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1 13151下付巷 2011.1.15 记录区域 附图区域 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 袁凌晖记录: 观测: 日期:地点: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轿子山煤矿生产技术部 年月日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签字生产技术部: 机电部: 安监部: 调度室: 地测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意见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1.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位于二水平运输巷、二水平回风巷南面,地处d采区西南部,为d采区的第f个采面。 工作面大致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倾斜方向长179.8m,走向长684.7m,水平投影面积123109.1川。 工作面北面为二水平大巷,东面为已开采的aa06工作面,南面 为矿井边界,西面为未开采区域。 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高山及丛林,地表围季节性冲沟发育,植被茂盛,第四纪黄土覆盖较厚,地面标高1420m?1620m。工作面对应地表地处高坡东南部,螺丝坡西北部。 2.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 工作面总体上为一轴向北东的向斜构造,根据掘进期间巷道揭露煤层及顶板情况、防突队打钻情况及以往地质资料,工作面围存在4条小型正断层,断层稀少。工作面断层情况详见下表: 表2-1 xx工作面断层统计表 工作面掘进期间未见陷落柱、“天窗”及岩浆侵入等构造,揭露顶板平整,完整性较好,构造带围顶底板破碎。 3.煤层赋存情况 根据工作面掘进期间实际揭露煤层情况,工作面煤层厚度 1.48?

1.74m,平均煤厚1.59m。煤厚变异系数丫 = 8.0 %,可采指数K m = 1 整个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软分层,软分层厚0.012?0.06m。工作面M9煤层属块状暗亮煤,煤层部节理裂隙发育,为中?高强度煤。工作面煤层大部煤体结构介于原生结构~碎裂结构之间,即I类?H类之间,断层构造带煤层煤体结构由碎裂结构向碎粒结构、糜棱结构过渡。 4.水文地质情况 该工作面M9煤层所处煤系地层厚度大,地层隔水层与含水层交替分布,含水层补给差、富水性弱,整体上为一弱富水含水层。地表为中低山地形,山体坡面较陡峭,山体表面及沟谷第四纪隔水黄、粘土分布广泛,山谷汇水下渗量较少,对下覆含水层补给较差。井田部裂隙不发育,大部裂隙构造裂隙面闭合,M9煤层上部各含水层之间 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无明显水力联系。底部隔水层较厚,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无上下含水层水害威胁。但采动裂隙导通上部含水层,部分裂隙延伸至地表,造成回采期间涌水量增大(较掘进过程中),同时该裂隙也为地表水入渗提供了通道。 根据已有地质资料、该工作面掘进期间钻探资料、该工作面掘进期间涌水量观测数据,对比相邻工作面(aa07工作面)涌水情况,预测工作面正常涌水量26.3 m 3h,最大涌水量55.7 m 3/h。涌水水源主要为上部采空区涌水,次为顶板裂隙水。根据以往涌水量观测数据,工作面涌水量与大气降雨关系密切。 5.回采期间主要水害影响分析 5.1老空水 该工作面地势较上部(东北方向)采空区低,上部采空区无积水。 工作面部,靠近切眼位置地势较低。回采期间,该工作面无上部采空区积

某某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XX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修编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XX煤矿隶属于XX煤矿集团XX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8年7月,1966年10月投产,其前身为XX矿务局XX煤矿。依据晋煤规发[2005]256号文件“关于2005年省属煤炭集团及地方国有煤炭企业部分生产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XX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0万t/a。 自建矿以来,XX煤矿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能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地质工作者在以往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井下地质情况,为开拓、掘进、回采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这些资料是今后矿井生产的重要依据。由于地质资料具有分散性,地质认识具有阶段性,所以,全面收集、适时整理和分析地质资料,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矿井地质报告是生产矿井地质工作的全面总结,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制订矿井发展规划,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地质依据。按照《矿井地质规程》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并报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XX煤矿原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矿井生产又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在地质

构造和矿井储量等方面,与原地质报告均有相当大的变化。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地质环境的变化,对矿井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矿井地质报告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所以,必须修改原有的各种基本图件和文字结论,进行井田地质的重新评价。 2006年9月,XX煤矿委托XX理工大学修编矿井地质报告,双方签订了修编合同并明确了技术要求。本次报告修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综合分析矿井地质特征,包括井田内煤系地层的发育特点、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厚度及变化、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等;二是估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为煤炭资源合理开采和利用提供依据。 本次报告修编的主要依据包括: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3。 (2)《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煤炭工业部,1984。 (3)《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炭工业部,1984。 (4)《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国土资源部,2002。 (5)《XX矿井地质报告》。XX矿务局地测处,1992。 (6)《XX矿区XX扩大勘探区地质报告书》。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三队、XX矿务局,1979。 (7)《山西XX矿务局刘家梁矿防治奥灰水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报告》。XX矿务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1992。 编者在客观评价XX井田勘探报告和原矿井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矿井开采过程中积累的全部地质资料,结合现代煤田地质学理论,采用计算机制图技术,修编完成了《XX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模板 第一章 一般要求: 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 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

(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L9灰底部为一层厚0.3m 的煤线,再向下为灰黑色砂质泥岩,顶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 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如:下4点向里35.2m 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1 13151下付巷 2011.1.15记录区域 附图区域 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 袁凌晖记录: 观测: 日期:地点: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治措施

禹州神火隆源矿业有限公司 11011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地面位置 工作面对应地表位于张湾村西南处农田,地表为第四系所覆盖,地势较为平坦,设计巷道最低处与地表间隔167m。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11011工作面北部为西高村一矿、二矿采空区,南部为本矿11031工作面(未采),西侧为11采区轨道、皮带上山,东侧为矿井井田边界。 3、巷道布置 11011风巷工程359m,工作面开口于原11011工作面二联巷上口,沿二 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74°掘进与11011切眼贯通。巷道由西向东为2°~4°上坡。 11011机巷工程量397m,工作面开口于原11011工作面二联巷下口,沿二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74°掘进与11011切眼贯通。巷道由西向东为2°~4°上坡。 11011切眼工程量83m,工作面开口于原11011风巷里口,沿二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164°掘进与11011风巷。巷道由西向东为15°~17°下坡。 二、地质构造情况 1、工作面主要沿着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掘进,二1煤层直接顶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白云母及黄铁矿结核。厚度约25m,局部夹二3煤,厚度(0-0.2m)。二1煤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灰色细粒砂岩或粉砂岩。细砂岩薄层状,含较多小白云母及炭质,含菱铁质结核,夹不规则泥质条带,具波状、透镜状、槽状层理,平均厚5m。煤(岩)层倾角15~17°,平均16°。 2、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结合附近巷道实际施工揭露情况分析,预计工作面掘进范围内无断层,工作面局部底板可能有轻微褶存在。

三、水文地质情况 1、地表水本工作面位于补给径流区,李楼河从工作面上部流过,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在0.145~0.992m3/s之间。地表水会通过冒落裂隙带向深部微弱下渗,由于煤层顶板有厚层砂泥岩隔水层阻隔,因此地表水体对巷道掘进影响微弱。 2、小窑、古空、采空区积水 据以往地测资料及工作面迎头物探报告,工作掘进过程中需穿老巷,可能存在少量积水。工作面北部为西高一村二矿采空区,因该采面开采产生的顶板沉降及裂隙,局部可能有少量顶板砂裂隙水经老巷渗透至工作面,对工作面掘进施工可能有一定影响。 3、其他 无疏水钻孔、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不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 4、主要含水层、隔水层 1)主要含水层 (1)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根据矿井2018年7月竣工的井下寒武系灰岩含水层观测孔(3#孔),寒武系灰岩水水位标高+36.5m,渗透系数0.142567 m/d,单位涌水量0.0231 L/(s·m),目前该水位标高已降至+3.5m。从数据结果看,该含水层相比于勘探时期富水性有所减弱,已经属于弱富水含水层,但在生产过程中,仍要主要防治该含水层通过断层、采动裂隙等通道向矿井突水。 (2)太原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由太原群下段中的L1~L4石灰岩组成,厚12.67~27.18m,一般13米左右。其中L1与L2岩溶裂隙发育差且极不均一。在矿区北部露头区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潜水补给,该层上距二1煤层44.21~76.33m,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