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型题

1.婴儿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供热量的百分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正确的是()

A.15:50:35

B.15:35:50

C.25:40:35

D.25:35:40

E.25:25:50

2.小儿的热量需要以下哪项不正确()

A.基础代谢所需

B.腺体分泌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生长发育所需

E.运动所需

3.6个月小儿对热量及水的需要量是()

A.377kJ(90kcal)、100ml/kg

B.418kJ(100kcal)、110ml/kg

C.439kJ(105kcal)、120ml/kg

D.460kJ(110kcal)、150ml/kg

E.502kJ(120kcal)、160ml/kg

4.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促进肠道中()

A.乳酸杆菌的生长

B.变形杆菌的生长

C.大肠杆菌的生长

D.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E.葡萄球菌的生长

5.按热量计算,体重5kg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量为()

A.100~110ml

B.200~220ml

C.400~440ml

D.500~550ml

E.600~660ml

6.用全脂奶粉配制乳液,奶粉与水的比例按容量计算一般为()

A.1:2

B.1:4

C.1:5

D.1:6

E.1:8

7.母乳喂养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少的原因是因为母乳中()

A.含维生素D多

B.含钙多

C.含磷多

D.钙、磷比例适宜

E.以上都不是

8.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

A.先天不足

B.喂养不当

C.缺乏锻炼

D.疾病影响

E.免疫缺陷

9.营养不良常伴多种维生素缺乏,其中哪种常见()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B1

10.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的厚度应是()

E.基本消失

11.护理重症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重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12.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

A.方颅

B.肋骨串珠

C.出牙延迟

D.肌张力低下

E.易激惹、多汗

13.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一般持续多久改为预防量()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到骨骼征消失

14.预防佝偻病应强调()

A.母乳喂养

B.及早添加辅食

C.及早口服鱼肝油

D.及早服用钙剂

E.多晒太阳

15.当发生手足搐搦症时,说明血钙已低于()。

~ 1.33mmol/L

B.1. 5 ~ 1.63mmol/L

D.2mmol/L

16.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多见于()

A.新生儿

B.婴儿

C.幼儿

D.学龄前儿童

E.学龄儿童

1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惊厥发作时,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

A.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

B.迅速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D

C.快速静脉推注10%的葡萄糖酸钙

D.缓慢静脉点滴10%的葡萄糖酸钙

E.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使用

18.患儿10个月,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其每天应给维生素D ()

A.200U

B.300U

C.400U

D.500U

E.600U

19.患儿10个月,易激惹,经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方颅、肋骨串珠。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指导合理喂养

B.操作轻柔以防骨折

C.多抱患儿到室外晒太阳

D.添加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E.提倡站立锻炼

20.营养不良患儿最先出现的表现是()

A.体重不增或降低

B.皮下脂肪减少

C.消瘦

D.肌肉松弛

E.运动和智能发育落后

21.营养不良患儿哪个部位的皮下脂肪最先减少()

A.面部

B.腹部

C.躯干

D.臀部

E.四肢

22.下列哪项是诊断营养不良最重要的依据()

A.体重低于正常15%以上

B.食欲减退

C.鸡肉松弛

D.血清白蛋白降低

E.血糖降低

23.引起婴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中缺钙

B.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C.缺乏维生素D

D.甲状旁腺素缺乏

E.缺乏维生素A

24.人体维生素D最主要的来源于()

A.日光照射皮肤

B.牛奶

C.母乳

D.鱼肝油

E.肉类

25.佝偻病患儿由于骨软化和肌肉牵拉可引起()

A.鸡胸

B.肋膈沟

C.肋骨串珠

D.“O”型腿

E.脊柱侧突

2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O”型腿的表现见于()

A.3~6个月小儿

B.8~9个月小儿

C.10~12个月小儿

D.6个月左右的小儿

E.1岁以上

2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A.惊厥

B.喉痉挛

C.手足搐搦

D.循环衰竭

E.脑水肿

28.下列哪项是小儿特有的能量需要()

A.基础代谢

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C.生长发育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

29.小儿完全断奶的时间是()

A.6~8个月

B.8~10个月

C.10~12个月

D.12~18个月

E.2岁

30.下列哪项不是母乳的优点()

A.蛋白质比牛奶多

B.钙磷比例2:1

C.乙型乳糖多

D.不饱和脂肪多

E.蛋白质:脂肪:糖为1:3:6

31.长期单纯羊奶喂养小儿可致()

A.低血糖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C.夜盲症

D.低蛋白血症

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2.6个月内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

A.母乳

B.牛奶

C.羊奶

D.婴儿配方奶粉

E.豆浆

33.4个月的小儿可添加()

A.饼干、馒头

B.碎菜、碎肉

C.软饭

D.果汁、菜汤、鱼肝油

E.蛋黄、稀粥

34.3~4个月佝偻病患儿可见哪项体征()A.颅骨软化

B.方颅

C.郝氏沟

D.肋骨串珠

E.O形腿

35.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

A.乳类中的维生素D

B.蛋黄中的维生素D

C.猪肝中的维生素D

D.植物中的维生素

E.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

36.营养不良常见于()

A.1岁以下小儿

B.2岁以下小儿

C.3岁以下小儿

D.5岁以下小儿

E.8岁以下小儿

37.下列哪种辅食适于7个月小儿添加()

A.碎肉和菜汤

B.烂面和鸡蛋

C.面条和青菜汤

D.带馅的食品

E.碎肉和饼干

38.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20%以上

B.30%以上

C.40%以上

D.50%以上

E.60%以上

39.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为()

A.腹部、面部、躯干、臀部、四肢

B.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C.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部

D.面部、腹部、躯干、四肢、臀部

E.躯干、四肢、面部、臀部、腹部

40.营养不良患儿的早期表现()

A.皮下脂肪的减少

B.体重不增

C.精神不振

D.血浆蛋白下降

E.低血糖

41.按婴幼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Ⅰ度营养不良的表现是()体重低于正常比例腹壁皮下脂肪厚度

A.8%~10% 0.8~1cm

B.10%~15% 0.6~0.8cm

C.15%~25% 0.4~0.8cm

D.25%~40% 0.4cm以下

E.40%以上完全消失

42.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重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43.佝偻病患儿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A.睡眠不安,多汗,枕秃

B.颅骨软化

C.方颅

D.前囟晚闭

E.出牙延迟

4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A.立即肌注维生素D2或D3

B.迅速给服大剂量维生素D

C.快速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

D.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E.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使用

46.营养不良患儿常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其中以哪种常见()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B12

47.小儿肥胖症的正确饮食结构()

A.以蛋白为主

B.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C.以脂肪为主

D.以纤维素为主

E.以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

48.预防佝偻病应强调()

A.母乳喂养

B.及早添加辅食

C.及早口服鱼肝油

D.及早服用钙剂

E.经常晒太阳

49.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应是()A.0.7~0.8cm

B.0.5~0.6cm

C.0.3~0.4cm

D.0.1~0.2cm

E.完全消失

50.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是()

A.先天不足

B.喂养不当

C.缺乏锻炼

D.疾病影响

E.免疫缺陷

51.不符合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睡眠不安

B.夜啼

C.枕秃

D.头部多汗

E.颅骨软化

52.婴儿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每日剂量为()A.100U

B.400U

C.1000U

D.5000U

E.10000U

5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喉痉挛多见于()A.新生儿

B.婴儿

C.幼儿

D.学龄前儿童

E.学龄儿童

54.未成熟儿易患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消化酶分泌不足

B.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C.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

D.吸吮力弱,食物耐受力差

E.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

55.营养不良的患儿,皮下脂肪最先消减的部位是()A.胸部

B.腹部

C.臀部

D.四肢

E.面部

56.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

A.方颅

B.肋骨串珠

C.出牙延迟

D.肌张力低下

E.易激惹.多汗

57.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早消减的部位是()A.面部

B.腹部

C.胸部

D.臀部

E.下肢

58.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死亡原因是()

A.脑水肿

B.心力衰竭

C.喉痉挛

D.呼吸衰竭

E.手足搐搦

59.血清总钙低于多少,可引起手足搐溺发作()A.1.0mmol/L

B.1.38mmol/L

C.1.88mmol/L

D.2.25mmol/L

E.2.7mmol/L

60.营养不良患儿最先出现的症状为()

A.皮下脂肪的减少

B.体重不增

C.精神不振

D.身高减低

E.肌肉松弛

61.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最初表现为()

A.皮下脂肪减少

B.体重不增

C.体重减轻

D.精神不振

E.体格生长速度减慢

62.关于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改善喂养,调整饮食

B.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C.补液时速度稍慢

D.重度营养不良应早期供应足够的热能

E.不应过快地改换原有饮食

6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正确()

A.接受日光照射

B.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制剂

C.给予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饮食

D.避免患儿久坐、久立、久行

E.以上都正确

6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惊厥发作时预防窒息的护理措施不包括:()A.将患儿头转向侧位,以免误吸

B.按医嘱应用药物控制惊厥

C.遵医嘱及时补充钙剂

D.及时补充足量维生素D制剂

E.喉痉挛出现时应保证呼吸道通畅

65.Ⅱ度营养不良儿体重低于正常()

A.10%~15%

B.15%~70%

C.20%~25%

D.25%~40%

E.40%以上

66.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有时可引起突然死亡的并发症是()

A.低血钙

B.低血糖

C.维生素A缺乏

D.继发感染

E.低蛋白血症

67.预防小儿肥胖的关键年龄为()

A.1岁以内

B.2~3岁

C.3~4岁

D.7~8岁

E.8~10岁

6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时,治疗首选()A.注射维生素D

B.补充钙剂

C.使用脱水剂

D.给氧

E.强心剂

69.佝偻病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

A.血磷下降,血钙正常

B.睡眠不安及多汗

C.X线长骨骺端呈毛刷状改变

D.骨骼畸形

E.肌肉韧带松弛

70.小儿肥胖症(单纯性)临床表现应为()

A.脂肪积蓄呈向心性

B.脂肪积蓄以腰部及下腹部为显著

C.皮下脂肪增多,分布均匀

D.脂肪积蓄以四肢为主

E.脂肪积蓄以面部为主

71.学龄儿肥胖症主要是()

A.脂肪细胞数目增加

B.骨骼肌细胞数目增加

C.脂肪细胞体积增加

D.骨骼肌细胞体积增加

E.体内液体量增加

72.脂肪细胞数目增加最快的年龄段是()

A.胎儿期头3个月及幼儿期

B.胎儿出生前3个月及出生后第1年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73.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感染性疾病

C.维生素缺乏症

D.脑发育不全

E.自发性低血糖

74.关于营养不良的治疗,哪项最重要()

A.去除病因,加强护理

B.去除病因,调整饮食

C.促进消化功能

D.促进代谢功能

E.调整饮食,治疗并发症

75.用维生素D预防小儿佝偻病,通常开始于生后()A.1~2周

B.2~3周

C.4~5周

D.6~7周

E.8~9周

76.为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维生素D预防量至()A.6个月

B.1.5岁

C.2岁

D.3岁

E.4岁

77.哪项不是佝偻病头部的骨骼改变()

A.颅骨软化

B.乳牙萌出推迟

C.前囟迟闭

D.小头畸形

E.方颅

78.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一般持续多久改为预防量()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到骨骼体征消失

二、A2型题

1.女婴,7个月,体重5.5kg,出生后以母乳喂养为主,但量较少,未加辅食。尚未出牙,不会爬。体检:神志清,精神可,稍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肌肉稍松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儿

B.轻度营养不良

C.佝偻病

D.中度营养不良

E.重度营养不良

2.一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凌晨护士巡视时发现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应首先想及()

A.呼吸衰竭

B.心力衰竭

C.感染性休克

D.低血糖症

E.低血钙症

3.10个月患儿,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其预防量每日应给维生素D()

A.200U

B.300U

C.400U

D.500U

E.600U

4.患儿,10个月。易激惹,夜间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方颅、肋骨串珠,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指导母乳喂养

B.操作轻柔以防针折

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D.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

E.提倡进行站、立锻炼

5.患儿,4岁,曾患佝偻病。查体见:鸡胸、严重的X形腿,该患儿的治疗原则是()A.多晒太阳

B.多做户外活动

C.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

D.给予治疗量维生素D

E.可考虑矫形手术治疗

4.3岁半小儿.体检:有鸡胸及轻度“X”形腿.血钙及血磷正常,诊断为()

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软骨营养不良

5.一患儿18个月,面色苍黄,颜面轻度水肿,食欲不振,反应迟钝,肝脾轻度肿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以红细胞数减少显著,白细胞总数减少,粒细胞形态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6.患儿,4岁,曾患佝偻病.查体见:鸡胸.严重的X形腿,该患儿的治疗原则是()A.多晒太阳

B.多做户外活动

C.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

D.给予治疗量维生素D

E.可考虑矫形手术治疗

7.女婴,7个月,体重5.5kg,出生后以母乳喂养为主,但量较少,未加辅食.尚未出牙,不会爬.体检:神志清,精神可,稍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肌肉稍松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儿

B.轻度营养不良

C.佝偻病

D.中度营养不良

E.重度营养不良

8.2岁小儿,多汗.烦躁.前囟未闭.方颅.鸡胸.“O”形腿,血清钙.磷均低于正常.考虑为()

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软骨营养障碍

9.10个月患儿,平时少晒太阳.近2个月来烦躁.易哭.多汗;查体见方颅,前囟3cm×3cm,肋骨串珠;碱性磷酸酶升高.针对病情,下列哪项护理是错误的()

A.合理添加辅食

B.多晒太阳

C.使用维生素D

D.进行站立.行走等锻炼

E.加强皮肤护理

10.11个月小儿,至今扶起时尚站立不稳,经检查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下列治疗与护理哪项不妥()

A.鼓励母亲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B.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

C.补充钙剂

D.口服维生素D

E.加强站立和行走锻炼

11.6个月患儿人工喂养,平时多汗,睡眠不安,突然出现惊厥,查血钙1.3mmo1/L,在静脉补钙前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是()

A.作人工呼吸

B.口服钙剂

C.肌注苯巴比妥

D.肌注维生素D3

E.使用脱水剂

12.1周岁婴儿,体重6kg,身长70cm.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腹部皮下脂肪0.3cm,肌肉松弛.该患儿是()

A.佝偻病

B.轻度营养不良

C.中度营养不良

D.重度营养不良

E.中度脱水

13.重症佝偻病伴消化功能紊乱的患儿,给予维生素D突击疗法,于末次注射几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14.10个月患儿,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其预防量每日应给维生素D:()

A.200U

B.300U

C.400U

D.500U

E.600U

三、A3型题

(1~3题共用题干)患儿,4个月,因惊厥5min来院急诊。患儿牛奶喂养,未加辅食,近日流涕,好哭闹,无发热,不咳嗽,不吐,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7.8℃,双眼上翻,面肌颤动,面色发绀。四肢抖动,两肺痰鸣音,前囟平软,2cm×2cm,布鲁金斯基征(-),枕部有乒乓球感。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B.化脓性脑膜炎

C.高热惊厥

D.中毒性脑病

E.婴儿痉挛症

2.该患儿首选的急救措施是()

A.镇静剂+维生素D

B.镇静剂+钙剂

C.钙剂+维生素D

D.抗生素治疗

E.镇静剂治疗

3.下列护理诊断哪项正确()

A.有窒息和外伤的危险

B.营养不足

C.骨骼畸形

D.有潜在的感染

E.颅内压升高

(4~5共用题干)患儿11个月,因睡眠不安、多汗、易惊来院就诊,体检可见明显方颅、肋骨串珠,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

4.该患儿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大剂量维生素D

B.大剂量钙剂

C.先用维生素D后用钙剂

D.先用钙剂后用维生素D

E.在使用维生素D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

5.对患儿母亲进行护理指导时,下列提法哪项不妥()

A.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B.多抱患儿到外面晒太阳

C.按医嘱给服鱼肝油

D.多给患儿进行站立等运动锻炼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6~7共用题干)患儿,女,1岁,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4个月来食欲差,精神不振.体重6.6kg,皮下脂肪0.2cm.

6.该患儿首优的护理诊断()

A.营养失调

B.自我形象的紊乱

C.有感染的危险

D.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E.成长发育的改变

7.该患儿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口服胃蛋白酶助消化

B.预防呼吸道感染

C.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

D.预防低血糖

E.给予正常饮食

(8~9共用题干)患儿,男,6个月,突然发生四肢的抽动,持续3分钟,人工喂养,未加辅食.查:体温37.5℃,颈软,前囟2cm×2cm,枕部按压有乒乓球感,神经系统检查(-).8.该患儿的初步诊断为()

A.化脓性脑膜炎

B.癫痫

C.高热惊厥

D.低血糖

E.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9.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B.立即静注地西泮,再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C.立即肌注维生素D320万U

D.给予20%甘露醇

E.给予敏感抗生素

(10~11共用题干)患儿,5个月.睡眠不安,夜啼,多汗,有枕秃,查血钙正常,血磷稍低.

10.该患儿正确的诊断为().

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极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营养不良

11.该患儿合理的护理措施为().

A.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 每天400IU

B.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 每天800IU

C.给予治疗量维生素D 每天2000IU 口服1个月

D.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E.增加钙片摄入量

(13~14共用题干)3个月婴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近日来夜啼,睡眠不安,头部多汗,查体可见枕秃,未见骨骼畸形,X线无异常.

13.该患儿应考虑为()

A.佝偻病早期

B.佝偻病活动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佝偻病极期

14.该患儿若选用口服给药法,维生素D的治疗量应持续()

A.5个月

B.4个月

C.3个月

D.2个月

E.1个月

(15~16共用题干)患儿,11个月,因睡眠不安.多汗.易惊,来院就诊,体检可见明显方颅.肋骨串珠,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

15.对患儿母亲进行护理指导时,下列提法哪项不妥()

A.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B.多抱患儿到外面晒太阳

C.按医嘱给服鱼肝油

D.多给患儿进行站立等运动锻炼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6.该患儿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大剂量维生素D

B.大剂量钙剂

C.先用维生素D后用钙剂

D.先用钙剂后用维生素D

E.在使用维生素D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

(17~18共用题干)患儿,4个月,因惊厥5min来院急诊.患儿牛奶喂养,未加辅食,近日流涕,好哭闹,无发热,不咳嗽,不吐,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7.8℃,双眼上翻,面肌颤动,面色发绀、四肢抖动,两肺痰鸣音,前囟平软,2cm×2cm,布鲁金斯基征(-),枕部有乒乓球感。

17.下列护理诊断哪项正确:()

A.有窒息和外伤的危

B.营养不足

C.骨骼畸形

D.有潜在的感染

E.颅内压升高

18.该患儿惊厥的原因是

A.感染

B.高热

C.低钙

D.低镁

E.颅内压增高

(19~21共用题干)患儿,4个月,因惊厥5min来院急诊.患儿牛奶喂养,未加辅食,近日流涕,好哭闹,无发热,不咳嗽,不吐,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7.8℃,双眼上翻,面肌颤动,面色发绀.四肢抖动,两肺痰鸣音,前囟平软,2cm×2cm,布鲁金斯基征(-),枕

儿科护理学习题第六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A1型题 1.小婴儿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A.喉痉挛 B.面神经症 C.手足搐溺 D.无热惊厥 E.陶瑟征 2.下列不是母乳喂养优点的是 A.钙磷比例适当((2:1),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B.含消化酶较多 C.乳糖量较多 D.含饱和脂肪酸多 E.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 3.儿童能量代谢与成人的主要不同点是 A.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活动所需能量多 B.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G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D.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E.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少,活动所需能量较多 4.婴儿母乳喂养错误的是 A.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吸吮母亲乳头 B.按需哺乳 C.定时哺乳 D.每次哺乳时以吃饱为准 E.每次应将一侧乳房吸空 5.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是 A.肌肉张力低下 B.智力发育呆滞 C.身长低于正常 D.运动功能发育迟缓E.体重不增 6.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 A.面颊~胸背~腹部~臀部~四肢 B.胸背一腹部~臀部~四肢一面颊 C.腹部~胸背~臀部~四肢~面颊 D臀部~四肢~面颊~胸背一腹部 E.腹部~胸背~四肢一面颊一臀部 7.预防拘楼病需强调 A.母乳喂养 B.及早添加换乳期食物 C.及早口服鱼肝油D.及早服用钙剂 E.经常晒太阳 8.营养不良易并发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其中最常见的是 A.维生素A缺乏B.维生素C缺乏 C.维生素B缺乏 D.维生素E缺乏E.维生素D缺乏 9.营养不良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指标是 A.前白蛋白B.视黄醇结合蛋白 C.转铁蛋白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管理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管理内容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评估及分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3.干预 (1)喂养指导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的80%以上。 (2)管理 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4.预防 (1)指导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特殊喂养方法,定期评估,积极治疗可矫治的严重先天畸形。 (2)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个体化指导;对存在喂养或进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行为矫治,使儿童体格生长恢复正常速度。 (3)对于反复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儿童应及时治疗。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评估及分度 (1)评估指标 1)血红蛋白(Hb)降低:6月龄~6岁<110 g/L。由于海拔高度对Hb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

第五章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型题 1.婴儿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供热量的百分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正确的是() A.15:50:35 B.15:35:50 C.25:40:35 D.25:35:40 E.25:25:50 2.小儿的热量需要以下哪项不正确() A.基础代谢所需 B.腺体分泌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生长发育所需 E.运动所需 3.6个月小儿对热量及水的需要量是() A.377kJ(90kcal)、100ml/kg B.418kJ(100kcal)、110ml/kg C.439kJ(105kcal)、120ml/kg D.460kJ(110kcal)、150ml/kg E.502kJ(120kcal)、160ml/kg 4.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促进肠道中() A.乳酸杆菌的生长 B.变形杆菌的生长 C.大肠杆菌的生长 D.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E.葡萄球菌的生长 5.按热量计算,体重5kg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量为() A.100~110ml B.200~220ml C.400~440ml D.500~550ml E.600~660ml 6.用全脂奶粉配制乳液,奶粉与水的比例按容量计算一般为() A.1:2 B.1:4

C.1:5 D.1:6 E.1:8 7.母乳喂养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少的原因是因为母乳中() A.含维生素D多 B.含钙多 C.含磷多 D.钙、磷比例适宜 E.以上都不是 8.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 A.先天不足 B.喂养不当 C.缺乏锻炼 D.疾病影响 E.免疫缺陷 9.营养不良常伴多种维生素缺乏,其中哪种常见()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B1 10.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的厚度应是() A.0.7~0.8cm B.0.5~0.6cm C.0.3~0.4cm D.0.1~0.2cm E.基本消失 11.护理重症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重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12.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 A.方颅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教学内容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措施

春夏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提教职工对幼儿传染病的认识,保证幼儿健康,减少传染病的得病率,现成都指南针幼师学校介绍一些幼儿保健知识。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病初,可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播。 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搔痒。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 症状: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诊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三)流行性感冒(流感)现在包括甲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常发生流感大流行。 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全身症状明

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儿童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天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法理可持续1~2周。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经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2岁以上儿童。 症状:潜伏期为14~21天。一般先于一侧腮腺肿大、疼痛,后波及对侧,约4~5天消肿。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压痛感,咀嚼时疼痛。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出现嗜睡、头痛、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等,经手、口传播。 症状: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高热、寒战、腹痛、腹泻。一日可泻十到数十次,为脓血便。排便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少数病人,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很快昏迷、抽风。 (六)手足口病(发疹性口腔炎) 春、夏季是好发季节,一般七、八月份达到高峰期,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2~7天。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一般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幼儿园和家长朋友们都要注意预防,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幼儿在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儿童营养基础 (一)能量 ■年龄越小,相对能量需要越多。 (二)水 ■年龄越小,相对水量需要越多。 (三)营养素 ■糖(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矿物质与维生素 ■膳食纤维 各年龄段儿童能量和水的需求量: 为什么年龄越小能量需求越多? 答:小儿能量需要分为5方面: 1.基础代谢所需——越小越高!婴儿最高! 2.食物热力作用——蛋白质最高!婴儿最高! 3.活动所需 4.排泄丢失 5.生长发育所需——小儿特有!成人没有! 【例题】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中,属于小儿所特有的是 A.基础代谢 B.生长发育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能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小儿能量需要所特有的是生长发育所需,成人没有。 二、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二)人工喂养

(三)辅食添加 (一)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的优点 2.母乳的成分变化 3.母乳喂养方法 4.不宜哺乳的情况 5.断奶 1.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消化吸收 (2)母乳pH为3.6(牛乳pH为5.3),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食物消化 (3)母乳含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物质 (4)乳量温度适宜、简便经济无菌 (5)母子密切接触:增进感情、随时照料 (6)母亲受益:促进复旧、推迟月经、不得肿瘤 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消化吸收 牛乳的成分特点与之相反 ①人乳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 ②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③乙型乳糖(β-双糖)含量丰富 ④含微量元素如锌、铜、碘较多,铁含量与牛乳相似,但吸收率更高 ⑤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 ⑥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有助消化 母乳含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物质 牛乳没有! ①含有SIgA,尤以初乳中为高,有抗感染和抗过敏作用。 ②含有少量IgG和IgM抗体,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调节免疫功能。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试题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试题 一、填空题 1、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 年龄、身长(身高)/ 年龄和体重/ 身长(身 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为 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测量值 2、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 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 体重/ 年龄M-3SD~M-2SD 中度低体重 ﹤M-3SD () 身长(身高)/ 年M-3SD~M-2SD () ﹤M-3SD () 体重/ 身长(身高)M-3SD~M-2SD () ﹤M-3SD () 3、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 营养改善()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 4、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患儿一般情况好,体重/ 年龄或身长(身高)/ 年龄或体重/ 身长(身高)()即可结案。 5、根据WHO的资料,Hb的低限制在 6 个月~6岁者为()g/L , 6~14岁()g/L ,海拔每升高1000米,Hb上升(),低于次值者为贫血。 6 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Hb 值变化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89 年)暂定:Hb在新生儿期()g/L,1~4 月时小于()g/L,4~6 月 时()g/L 者为贫血。 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外周血红细胞呈()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 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10 g/L 。 7、贫血程度判断:Hb值()g/L 为轻度,()g/L 为中度,()g/L 为重度。 8、轻中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周后复查Hb,并了解服用铁剂的依从性,观察疗效。重度贫血儿童,轻中度贫血儿童经铁剂正规治疗()后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会诊或转诊治疗。治疗满疗程后Hb值达正常即可结案。 9、婴儿、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应从()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 2 mg/kg 元 素铁,直至 1 周岁。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 4 月龄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

幼儿疾病防治 传染疾病 1、手足口病 症状描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幼儿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由飞沫通过呼吸道、不洁净的玩具或手经口进行传播。主要症状为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伴有发热、咳嗽、流涕、流口水、食欲不振等现象。多数症状较轻可自愈,病症严重者会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发病期间不去人流量多的地方、不接触发病人群。2、保持室内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3、饮食应清淡、可口、卫生、易消化。 2、水痘 症状描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发,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且传染性极强。多发人群以婴幼儿为主,主要症状为出现发热、周身性皮疹、疱疹、痂疹等。此病为自限性疾病可自愈,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但如果再次感染复发会出现带状疱疹。同时,此病会伴有水痘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居室内保持通风,光线充足。但通风时需注意防止受凉。 2、发热时多喝水,饮食上忌食辛辣食物,应供给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 水果蔬菜等。3、衣被等不易过厚过紧,保持接触物品的清洁卫生。4、保持双手指甲卫生,避免用手接触抓破疱疹,以免化脓感染留下疤痕。 3、腮腺炎 症状描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好发于春季,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通过接触患者或飞沫吸入传染,且传染性极强,接触患者后2—3周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会灼热触痛。腮腺肿胀后2—3日达到高峰,伴有张口困难、流口水等症状。 其中,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症。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发生化脓性腮腺炎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等严重的并发症。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外出机会,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出门带口罩。2、饮食上忌食辛辣酸辣,以及甜味、干性食品。应提供富含营养、易消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A1型题 1.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叶酸 E.烟酸 *2.小儿特有的对能量的需要是 A.基础代谢 B.活动所需 C.生长所需 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E.排泄的消耗 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最先消失的部位是A.面颊部 B.躯干 C.臀部 D.腹部 E.四肢 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好发年龄为 A.3岁以内 B.学龄前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E.好发于各年龄期儿童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主要临床表现是 A.烦躁、多汗 B.肌肉松弛、乏力 C.语言发育缓慢 D.睡眠不实 E.骨骼系统改变 6.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是 A.25(OH)D B.1,25(OH)2D C.αD3 D.麦角骨化醇

E.胆骨化醇 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病因是 A.维生素D摄入过少 B.生长快,需要量大 C.肝肾疾病的影响 D.日光照射不足 E.遗传因素 8.下列佝偻病体征中哪项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 A.肋缘外翻 B.颅骨软化 C.方颅 D.膝内翻 E.鸡胸 9.佝偻病活动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A.骨骼畸形 B.运动机能发育缓慢 C.骨骼X线表现 D.Ca正常、P稍低、AKP升高 E.神经兴奋症状 10.有关佝偻病发病机制中哪项是正确的 A.PTH分泌不足 B.肾小管重吸收磷增加 C.肠道吸收磷增加 D.骨重吸收减少 E.钙磷乘积下降 11.佝偻病口服维生素D治疗量所需时间为 A.l个月 B.3个月 C.用至症状消失 D.用至体征消失 E.用至2~3岁 A2型题 12.5个月母乳喂养儿,生长发育良好。现母乳量略有不足,正确的做法是A.改为人工喂养 B.改为部分母乳喂养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及肥胖。 一、管理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二、管理内容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评估及分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与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与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与消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 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 体重/年龄M-3SD~M-2SD 中度低体重 ﹤M-3SD 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 中度生长迟缓 ﹤M-3SD 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 M-3SD~M-2SD 中度消瘦 ﹤M-3SD 重度消瘦 2.管理 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与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需及时转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专案管理。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市级或市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 -2SD即可结案。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评估及分度 (1)评估指标 1)血红蛋白(Hb)降低:6月龄~6岁 110 g/L。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 g/L。 (2)贫血程度判断:Hb值90~109g/L为轻度,60~89 g/L为中度,<60 g/L为重度。 2、管理 1)随访:轻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2~4周复查Hb,观察疗效。 2)转诊:中重度贫血儿童需及时转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专案管理。重度贫血儿童,中度贫血儿童经铁剂正规治疗1个月后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转市级或市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会诊或治疗。 3)结案:治疗满疗程后Hb值达正常即可结案。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评估与分期 (1)早期:多见于6月龄内,特别就是3月龄内的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骨X线片无异常或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2)活动期:小于6月龄婴儿可有颅骨软化;大于6月龄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形腿等。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血AKP增高,血25-(OH)D显著降低。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 (3)恢复期:早期或活动期患儿可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血磷、AKP、25-(OH)D逐渐恢复正常。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 (4)后遗症期:严重佝偻病治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管理 1)随访:活动期佝偻病每月复查1次,恢复期佝偻病2个月复查1次,至痊愈。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肺炎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是目前引起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病因:婴幼儿肺炎多由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 婴幼儿肺炎的特点:与一般肺炎不同,婴幼儿肺炎值得我们警惕的有三大特点:①病情不典型(易与感冒混淆)②合并症多(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③死亡率高。 临床表现:①发烧不同年龄、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多有发烧,体温可从38℃左右的低烧到39℃甚至40℃的高烧。 ②咳嗽较为频繁,早期常为刺激性干咳,以后程度可略为减轻;进入恢复期 后常伴有痰液。 ③气促多出现在发烧、咳嗽之后。病儿常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 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④呼吸困难病儿常出现口周、鼻唇沟发紫症状,而且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 60-80次,可有憋气,鼻翼扇动。 健康小儿安静时的呼吸次数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2个月内的婴儿呼吸次数应少于60次,2-12个月的婴儿应少于50次,1-4岁应少于40次。 如何与感冒区别 1、体温小儿肺炎大多会发烧,而且一般都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 退,即使使用退烧药也只能暂时退一会儿。若是一般感冒,虽也发烧,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也较短暂,使用退烧药效果明显。 2.咳嗽及呼吸。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憋,且程度较重,常有呼吸困难。而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3.精神状态。 感冒病儿一般精神状态无改变,照常玩耍;肺炎患儿大多精神状态不佳,常有烦躁、哭闹不安或者昏睡、抽风。 4.饮食。 感冒病儿饮食较正常,或仅为进食(奶)量稍减。但一旦罹患肺炎,食欲明显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或者一喂奶就因憋气而哭闹。 5.睡眠。 感冒一般不影响睡眠;肺炎往往睡不熟、易醒、爱哭闹,尤其在夜间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护理 勤开窗户,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以18-20℃为宜(新生儿可提高到20-24℃),并保持适当湿度(约60%),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 保证孩子充分休息。房间要安静,尽量减少探视;最好将测体温、换尿布、喂药等操作一次完成,以免影响孩子的休息,因为孩子的哭闹、活动会使缺氧症状加重,增加心脏及肺部的负担, 要勤换衣服,经常让孩子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轻拍打孩子的背部,便于痰液排出。补足水分。多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烧病儿多给流质饮食,如牛奶、

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混合喂养: 2、人工喂养: 3、营养不良: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6、面神经征: 7、陶瑟征: 8、腓反射: 二、填空题 1、小儿热量需要包括、、、 、等5个方面所需热量的总和。 2、婴儿时期每日约需热量为Kcal/kg,以后每增长3岁约减少Kcal/kg,到15岁时达成人需要量每日Kcal/kg。 3、婴儿需水每日,以后每增长3岁每日减少。 4、婴儿喂养的方法分为、、、3种,其中以最为理想。 5、母乳的成分有所不同,可分为、、、4种,其中最合适新生儿需要。 6、母乳喂养的时间为:最初月按需哺乳,2月左右每喂1次,昼夜共次。 7、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原则是、、、 。 8、牛乳的成分和特点是蛋白质以为主,不易消化。 含少,又无脂肪酶,难以吸收,含乳糖低且以为主,易患腹泻。9、婴儿哺喂牛乳时需经、、3个步骤以矫正其缺点与不足。 10、营养不良最初的临床表现为:。 11、营养不良时全身皮下脂肪最先消减的部位是。 12、轻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中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重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1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减少的顺序是、、、 、。 14、营养不良的护理评估,其辅助检查中最具特征的改变是。 15、小儿血钙正常值为L,钙浓度低于会发生手足搐搦症。 16、维生素D的预防量IU/日,可用至岁。 1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为、及生长发育迅速和疾病与药物的影响。其中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1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临床表现分为、、和4期。 1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初期表现多在生后开始,其主要表现为症状。 20、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小儿,此期其他表现均正常,仅留。 2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是:、、。

第八章_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___习题

第八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自测题】 Al 型题 1.引起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早产 B .先天畸形 C .喂养不当 D .慢性腹泻 E .长期发热 2.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体重不增 B .皮下脂肪减少 C .消瘦 D .肌肉松弛 E .发育停滞 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 A .面部 B .腹部 C .躯干 D .臀部 E .四肢 4.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 A ?面颊一躯干?腹部?臀部?四肢 B ?躯干?腹部?臀部?四肢?面颊 C ?腹部一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D ?臀部?四肢?面颊?躯干?腹部 E ?腹部?躯于?四肢?面颊?臀部 5?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营养性贫血B维生素A缺乏C锌缺乏 D ?感染 E.自发性低血糖 6?人体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是 A ?植物性食物摄人 B.肝脏合成 C.肾脏合成 D ?动物性食物摄入 E ?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 7?佝偻病患儿“ O ”型腿主要见于 A ? 1 ?2 个月小儿 B ? 3 ?6 个月小儿 C ? 8 ?9 个月小儿 D ? 10?12 个月小儿 E ? 1 岁以上小儿 8?佝偻病患儿护理诊断中“营养失调”的主要依据是 A ?体重减轻 B ?身长不增 C ?骨骼畸形 D ?肌肉松弛 E ?血钙、血磷降低 9?预防维生素D 中毒的关键措施是 A ?定期测体重 B ?定期测血钙 C ?间断应用维生素D D ?按医嘱正确用药 E ?严密观察中毒症状 10?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的年龄是 A ? 3 个月以 B ? 3?6 个月 C ? 6?9 个月 D ? 9 ?12 个月 E ? 12 个月以上11?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表现 A ?方颅 B ?肋串珠 C ?肋膈沟 D ?手镯征 E ?足镯征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4章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小儿营养基础 合理的营养(nutrition)是维持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今后的健康和长寿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能量:是人体维持生命和一切活动的基础,依靠碳水化合同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生热营养素供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的实际产能量分别为:16.8Kj(4kcal)/g、16.8Kj(4kcal)/g和 37.8Kj(9kcal)/g。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五个方面: 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机体维持生命最基本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是在清醒、静卧、情绪平静,餐后10~14小时,于室温20~25℃环境中测定的能量消耗,可因年龄、性别、体重、气候和遗传等因素不同而异。婴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约占总能量的60%。如果用单位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较成年人高。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三大生热营养素中以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大。 3、活动所需 4、生长所需:这部份能量为小儿所特需,其需要量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 5、排泄的消耗:摄入正常食物的婴幼儿此项损失通常在10%以内。 上述五项能量的总和即是能量需要的总量。1岁以内婴儿为

460kJ(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42kJ(10kcal)/kg。人乳、配方乳喂养及平衡饮食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种生热营养素供能比例分别为:9%~15%、45%~55%和35%~45%; (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也是维持人体一切生理功能的基础。不同年龄的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率不同,新生儿的合成率最高,1岁时为20%。除了蛋白质需要量外,婴幼儿每公斤体重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种类也多于成人。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 婴儿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日2~4g/kg。故牛乳喂养者需3.5g/kg。 (三)脂肪: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物质及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储存形式。具有保护脏器、组织和体温的作用。 婴儿每日需要脂肪约4g/kg,>6岁的儿童约需2.5~3g/kg,必需脂肪酸提供的能量至少不应低于总能量的1%,最适为总能量的4%~5%。 (四)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供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但不超过体重的1%,婴幼儿每日所需要碳水化合物量较成人多:1岁以内婴儿每日约需12g/kg,2岁以上约需 10g/kg。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1、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1)脂溶性的有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的有维生素B族(B1、B2、B6、B12、PP、叶酸)和维生素C。 2、矿物质:人体中含有许多种不同的矿物质,其人有21种已被证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 4.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发病以至恢复,一般经过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 2.前驱期 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患者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称为前驱期.为时1~2日。 3.症状明显期 患病后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猩红热出现细密皮疹,乙型脑炎出现颈项强直等典型特征。.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同传染病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同。 4.恢复期 症状逐渐减轻至完全康复。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 1.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可分为3种: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他人体内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6种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传播; (2)饮食传播; (3)虫媒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6)垂直传播。 3.易感者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发生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管理传染源,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早发现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若发现传染病人或怀疑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以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3.及时隔离病人、接触者及怀疑传染病人,有条件的托幼园所应设隔离室。 (二)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管理好幼儿的饮食、注意炊事用具、餐具的消毒等。 (三)保护易感者 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2.预防接种。 三、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1.症状 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 2.护理和预防 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小儿搔抓皮肤,可用炉甘石擦剂止痒。 预防:保持小儿活动室、睡眠室空气流通。少带幼儿到公共场所,避免让幼儿接触病人。发现病儿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回班。接触者检疫21天。病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 1.症状 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疹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三)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传播,多发生于冬春季。 1.症状 潜伏期2~5天。病初以发热、头痛、咽痛、呕吐为主,咽部发红,扁桃体红肿,有脓性渗出物。1~2天内出皮疹,从耳后、颈部、胸部迅速波及躯于、四肢。全身皮肤潮红、布满针尖大小的点状红色皮疹,手压可退色。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处,皮疹细密如条条红线。面部充血潮红,口唇周围皮疹稀少,呈环口白圈。舌面光滑、舌乳头肿大,像杨梅,称“杨梅舌”。皮疹2~4日内消失,1周左右开始脱皮。少数病儿可并发急性肾炎等疾病。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精)

第四章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及营养需要。 (二)掌握婴儿喂养方法。 (三)熟悉营养不良的病因, 病理和病理生理。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熟悉本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四)了解维生素D 的来源及转化。熟悉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 (五)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重点 婴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原则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难点 婴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原则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病机制。 四、教学关键 通过本章几个难点的讲述,能顺利掌握教学重点。 五、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短片录像讲述小儿喂养;应用实际病例导入法讲述营养不良;应用回顾VitD 相关生理知识引出VitD 缺乏的发病机制,导出临床表现及治疗,应用实际病例照片对其临床表现的理解及记忆。 六、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节营养基础(10 分钟) 小儿营养 Children nutrition and feeding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中的小胖子越来越多,许多家长采用“添鸭式”的喂养,有的家长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智力,盲目地给小孩吃各种保健品,例如,市场上有一种赖氨酸奶粉,我们平时吃的谷类食物中缺少赖氨酸,补充它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而奶粉中并不缺少赖氨酸,补充它不但无益,反而会引起氨基酸不平衡,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在我们的儿童保健门诊有过这种怪现象,有的女孩子不足8 岁就来了月经,有的男孩子仅5 岁就长了胡子,这是因为某些食物和保健品中含有激素,那么吃了这种食物和保健品是产生这个怪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儿童的营养特点,予合理膳食,对培养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非常重要。这堂课的目的和要求是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掌握婴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原则,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二)小儿营养 1. 小儿物质代谢特点 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①婴幼儿基础代谢相对较成人高10%?15%。②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小儿所特 有。③随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大,所需能量增加。④年龄越小,蛋白质供量相对越多。⑤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大。 2. 小儿营养需要量 小儿能量的需要分为五部分,第一是基础代谢,什么是基础代谢呢?大家在以前的基础课中应该学过,基础代谢是指在清醒、安静、空腹的情况下,于20'C?25'C环境中,人体各种器官为了维持生命进行最基 本的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如果用单位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儿童较成人高,例如:婴儿每日基础代谢需要能量 55kcal/kg,当他成长到12岁时每日基础代谢需要能量30kcal/kg ;第二是生长发育所需能量,这部分能量为小儿所特需要,其需要量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儿童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一个是婴儿期,另一个是青春期,因此这两个时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最多;第三是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摄取食物而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多,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摄取食物后胃肠道消化、吸收,器官蠕动增强所需;二是摄取的食物进行代谢所需;第四是 活动所需,不同的个体因为活动量不一样,因此此部分能量所需也不一样;第五是排泄损失,指每日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一般损失在10%以内,但如果有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时所需的能量增加。 小儿的能量需要,均来源于什么物质呢,看看下面这张图表:

第四单元学期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练习题

第四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一、填空题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预防传染病要从、和几个方面进行。 2、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和、、等几种。 3、传染源有四种,即、、、。 4、水痘是由于的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5、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 的 传染病。 二、单项选择题 1、肥胖症是指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相应身高标准体重的:() % % % % 2、传染病是由引起的一类疾病:() A.病原体 B.细菌 C.病毒 D.微生物 3、某幼儿初起发烧,咳嗽、气喘,至夜间面色青灰,呼吸困难,抽风,可能患了:() A.百日咳 B.哮喘 C.肺炎 D.支气管炎 4、病原携带者是重要的:() A.病原体 B.传染途径 C.传染源 D.易感者 5、预防接种是保护的重要措施:() A.病人 B.医生 C.环境 D.易感者 6、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简便有效的措施是:() A.用具消毒 B.保持空气流通 C.保护水源 D.管理好粪便 7、预防接种就是用人工的方法获得()的能力。 A.特异性 B.非特异性 C.免疫力 D.自然的 8、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9、下列传染病中,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 B.饮食 C.土壤 D.水源 11、婴幼儿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是:() A.流行性感冒 B.水痘 C.乙肝 D.猩红热 12、注射卡介苗是为了预防:() A.麻疹 B.结核病 C.脊髓灰质炎 D.天花 13、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 岁以下岁以下岁以下岁以下

儿科护理学-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 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一)病因 1.长期摄入不足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骤然断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以淀粉类食品喂养为主;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挑食等引起。 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需要量增多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肝炎、结核等)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不足。 4.消耗量过大大量蛋白尿、长期发热、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蛋白质消耗或丢失增多。 (二)发病机制 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消瘦 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并发症 脂肪消耗致血清胆固醇下降、脂肪肝; 蛋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致低蛋白水肿;表现 由于全身总液量增多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同时还发生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低下。 (三)临床类型 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消瘦-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 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最早 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最具特征体重减轻结果 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 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表现额部出现皱褶,两颊下陷,颧骨突出,形如老人。 皮肤干燥、苍白、松弛。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减慢、心音低钝、血压偏低。初期烦躁,以后变得冷漠。有血白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 营养不良程度 Ⅰ度(轻)Ⅱ度(中)Ⅲ度(重) 体重低于正常均 值 15%~25% 25%~40% 40%以上 腹部皮褶厚度0.4~ 0.8cm <0.4cm 消失 身高(长)正常低于正常明显低于正常,常低于P3(均数减3个标准差)消瘦不明显明显皮包骨样 皮肤干燥干燥、苍白苍白、干皱,无弹性可出现瘀点 肌张力正常明显降低、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精神状态正常烦躁不安委靡,反应低下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春夏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提教职工对幼儿传染病的认识,保证幼儿健康,减少传染病的得病率,现成都指南针幼师学校介绍一些幼儿保健知识。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病初,可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播。 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搔痒。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 症状: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诊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三)流行性感冒(流感)现在包括甲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常发生流感大流行。 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全身症状明显,而

呼吸道症状较轻。儿童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天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法理可持续1~2周。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经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2岁以上儿童。 症状:潜伏期为14~21天。一般先于一侧腮腺肿大、疼痛,后波及对侧,约4~5天消肿。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压痛感,咀嚼时疼痛。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出现嗜睡、头痛、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等,经手、口传播。 症状: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高热、寒战、腹痛、腹泻。一日可泻十到数十次,为脓血便。排便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少数病人,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很快昏迷、抽风。 (六)手足口病(发疹性口腔炎) 春、夏季是好发季节,一般七、八月份达到高峰期,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2~7天。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一般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幼儿园和家长朋友们都要注意预防,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幼儿在园期间,我们坚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