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及检验指标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及检验指标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及检验指标

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石等矿质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所制得的沥青混凝土是现代道路工程最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1.元素组成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

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而造成开裂。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粘滞性

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各种石油沥青粘滞性的变化范围很大,与沥青组分和温度有关。粘度是反映沥青粘滞性的指标,是沥青最重要的技术性质指标之—,是沥青等级(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测定沥青相对粘度的主要方法有标准粘度计法和针入度法。1)标准粘度计法

该法适用于液体石油沥青、较稀的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等的粘度测定。标准粘度是在规定温度(20℃、25℃、30℃或60℃)条件下,规定直径(3mm 、4mm 、5mm 或10mm )的孔口

流出50cm 3沥青所需的时间秒数,常用符号“T C t d ”表示,其中t 为试样温度、d 为流孔直径、T

为流出50cm 3沥青所需的时间。按上述方法,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流孔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粘度越大。

2)针入度法

该法适用于粘稠(固体、半固体)石油沥青的粘度测定。在规定温度25℃下,以规定重量100g 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5s 贯入试样中的深度(以l /10mm 为单位)来表示,符号为P (25℃,100g ,5s )

。针入度值反映了沥青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其值越大,表示沥青越软、粘度越小。 2、感温性

感温性是指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着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当温度升高时,沥青由固态或半固态逐渐软化,发生象液体一样的粘性流动,称为粘滞流动状态;与此相反,当温度降低时,沥青又逐渐由粘流态凝固为固态、甚至变硬变脆。工程要求沥青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粘滞性及塑性变化的幅度应较小,即感温性应较小。建筑工程中宜选用温度敏感性较小的沥青。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是软化点和针入度指数。

(1)软化点

我国现行试验法是采用环与球法软化点。将沥青试样注于内径为18.9mm 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重3.5g 的钢球,在规定的加热速度(5℃/min )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自重作用下,使沥青下坠25.4mm 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符号为T R&B 。软化点越低,表明沥青在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和承受荷载的能力越差。

(2)针入度指数

仅凭软化点来反应沥青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不全面,目前用来反映沥青感温性的常用指标是针入度指数(PI ),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 P (25℃,100g ,5s )——在25℃、100g 、5s 条件下测定的针入度值(1/10mm );

T R&B ——环球法测定的软化点(℃)。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范围是-10~20。针入度指数不仅可以用来评价沥青的感温性,同时也可以来判断沥青的胶体结构:当PI <-2时,沥青属于溶胶型结构;当PI >2时,沥青属于凝胶型结构;介于其间的属于溶-凝胶型结构。不同的工程也对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有着不同的要求:如用作胶粘剂,要求PI 介于-2~2之间;用作涂料时,要求PI 介于-2~5;用作灌缝材料,要求PI 介于-3~1之间;路用沥青一般要求PI >-2。

3、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沥青在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出现裂缝或断开)、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形状不变的性质,它反映沥青受力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能力。沥青之所以能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柔性防水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沥青的延展性。

通常用延度作为延展性指标。其试验方法是:将沥青试样制成最小断面面积为1cm 2的8字形标准试件,在规定拉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以cm 计)称为延度,如图6–7所示。沥青的延度采用延度仪来测度,常用的试验温度有25℃和15℃。

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被称为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

4、大气稳定性

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大气综合因素(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长期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大气稳定性好的石油沥青可以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原有性质。

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水分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石油沥青中代分子组分向高分子组分转化,即沥青中油分和树脂相对含量减少,地沥青质逐渐增多,从而使石油沥青的塑性降低,粘度提高,逐渐变得脆硬,直至脆裂,失去使用功能,这个过程称为老化。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常以蒸发损失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其测定方法是:先测定沥青试样的质量及其针人度,然后将试样置于加热损失试验专用烘箱中,在160℃下加热蒸发5h,待冷却后再测定其质量和针人度,再按下式计算其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

(公式6-1)

(公式6-2)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后针人度比愈大,则表示沥青大气稳定性越好,沥青耐久性越高。

5、安全性

闪点(也称闪火点)是指沥青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火焰接触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燃点(也称着火点)是指沥青加热挥发出的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与火焰接触能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和燃点的高低表明沥青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的大小,它关系到运输、储存和加热使用等方面的安全。例如,建筑石油沥青闪点约230℃.在熬制时—般温度为185~200℃,为安全起见,沥青还应与火焰隔离。

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

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将沥青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和标号(等级),以便选用。目前石油沥青主要划分为三大类: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

在对沥青划分等级时,是依据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指标。针入度是划分沥青标号的主要指标。对于同一品种的石油沥青,牌号越大,相应的粘性越小(针入度值越大)、延展性越好(塑性越大)、感温性越大(软化点越低)。

石油沥青牌号的简易判断方法见表。

石油沥青的选用

选用石油沥青时应根据工程性质(房屋、道路、防腐)、当地气候条件、所处工程部位(层面、地下)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由于高牌号沥青比低牌号沥青含油分多、抗老化能力强,故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牌号高的石油沥青,以保证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1)道路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又分为重交通石油沥青、中轻交通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等。道路工程中选用沥青材料应考虑交通量和气候特点。南方高温地区宜选用高粘度的石油沥青,以保证夏季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出现车辙等;而北方寒冷地区宜选用低粘度的石油沥青,以保证沥青路面在低温下仍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出现开裂。

2)建筑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针入度较小(粘性较大)、软化点较高(耐热性较好),但延伸度较小(塑性较小),主要用作制造油纸、油毡、防水涂料和沥青嵌缝膏等。它们绝大部分用于建筑屋面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沟槽防水、防腐蚀工程及管道防腐工程等。使用时制成的沥青胶膜较厚,增大了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时黑色沥青表面又是好的吸热体,一般同一地区沥青屋面的表面温度比其他材料的都高;沥青屋面达到的表面温度比当地最高气温高25℃~30℃。为避免夏季流淌,一般屋面用沥青材料的软化点还应比本地区屋面最高温度高20℃~25℃,可选用10号或30号石油沥青。例如武汉、长沙地区沥青屋面温度约达68℃,选用沥青的软化点应在90℃左右,低了夏季易流淌;但也不宜过高,否则冬季低温易硬脆、甚至开裂。一些不易受温度影响的部位、或气

温较低的地区,如地下防水防潮层等,可选用牌号较高的沥青,如60号或100号沥青。所以,选用石油沥青时要根据地区、工程环境及要求而定。

3)普通石油沥青普通石油沥青的含蜡量高达20%~30%。当沥青温度达到软化点时,容易产生流淌现象;沥青中石蜡的渗透还会使得沥青粘结层的耐热性和粘结力降低。故在工程中一般不宜采用普通石油沥青。

沥青的掺配

当某一牌号的石油沥青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时,可采用两种品牌的石油沥青进行掺配。在掺配时,为了防止掺配后沥青胶体结构的破坏,应选用同产源的沥青,即同属石油沥青或同属煤沥青;但根据工程需要,有时也可以将建筑石油沥青与道路石油沥青掺合使用。两种沥青掺配的比例可用下式估算。

式中Q1——较软石油沥青用量(%);

Q2——较硬石油沥青用量(%);

T1——较软石油沥青软化点(℃);

T2——较硬石油沥青软化点(℃);

T3——掺配后的石油沥青软化点(℃)。

煤沥青

煤沥青是由煤干馏的产品(煤焦油)经再加工而获得的。根据其在工程中应用要求的不同,按稠度可分为软煤沥青(液体、半固体)和硬煤沥青(固体)两大类。

煤沥青是由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其氧、硫、碳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C、H、O、S和N,煤沥青元素组成的特点是“碳氢比”较石油沥青大得多。煤沥青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与石油沥青相似,可分离为:油分、软树脂、硬树脂、游离碳C1和游离碳C2五个组分;其中油分中含有萘、蒽、酚等有害物质,对其含量必须加以限制。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在技术性质上存在下列差异:温度稳定性较低;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较好;气候稳定性较差,老化快;耐腐蚀性强,可用于木材等的表面防腐处理等。煤沥青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粘度、蒸馏试验、含水量、甲苯不溶物含量、萘含量、酚含量等。其中,粘度表示了煤沥青的粘结性,是评价煤沥青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也是划分煤沥青等级的依据,其测试方法与石油沥青类似。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都比石油沥青差,在建筑工程上较少使用;但其抗腐性能好,故适用于地下防水层或作防腐材料等。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简便鉴别方法见表。

改性沥青

现代土木工程不仅要求沥青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还要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沥青材料受环境影响较大、易老化。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在传统沥青材料中加入其它材料,来进一步改善沥青的性能,称为改性沥青。改性的目的在于提高沥青材料的流变性能、延长沥青的耐久性等、改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对应用与防水工程的沥青来说,最重要改性目的主要是前两点。

1)提高沥青流变性能的途径

提高沥青流变性的途径很多,改性效果较好的有下列几类改性剂:

(1)树脂类改性剂

用作沥青改性的树脂主要是热塑性树脂,常用的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无规聚丙烯(APP)、酚醛树脂、天然松香等。它们可以提高沥青的粘度、改善高温稳定性,同时可增大沥青的韧性;但对低温性能的改善不明显。

(2)橡胶类改性剂

橡胶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与沥青具有较好的混溶性,并能使沥青具有橡胶的很多优点,如高温变形小、低温柔性好等。常用的橡胶类改性沥青主要包括:氯丁橡胶改性沥青、丁基橡胶改性沥青、再生橡胶改性沥青、丁苯橡胶改性沥青等。其中,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性能很好,可以显著改善了沥青的弹性、延伸率、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柔韧性、耐疲劳性和耐老化等性能,主要用于制作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3)橡胶和树脂共混类改性剂

同时用橡胶和树脂来改善石油沥青的性质,可使沥青兼具橡胶和树脂的特性,且成本较低。配制时,采用的原材料品种、配比、制作工艺不同,可以得到许多性能各异的产品,主要有卷材、片材、密封材料等。

(4)微填料类改性剂

为了提高沥青的粘结性能和耐热性,减小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通常加入一定数量的矿质微填料。常用的有粉煤灰、火山灰、页岩粉、滑石粉、石灰粉、云母粉、硅藻土等。

(5)纤维类改性剂

在沥青中掺加各种纤维类物质,可显著地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同时增加低温抗拉强度。常用的纤维物质有:各种人工合成纤维(如聚乙烯纤维、聚酯纤维)和矿质石棉纤维等。

2)延长沥青耐久性的途径

目前提高沥青耐久性方法,主要是掺加一些较为昂贵的化学添加剂,例如抗氧剂等;但使用抗氧剂前,必须通过试验对其技术上的有效性进行鉴定。当前对提高沥青耐久性最有效的添加剂为专用炭黑,炭黑经助剂预处理后,可配制“炭黑改性沥青”。

石油沥青的三大检验指标

我国石油沥青是根据沥青的针入度(粘性)、延伸度(塑性)、软化点(温度稳定性)三项主要指标来评定的,所以石油沥青的三项指标必须全部符合规定,才能明确石油沥青的牌号。

(1)石油沥青针入度(粘性)

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性是用针入度值来表示的。粘性是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性能。

石油沥青的牌号是以针入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如30号建筑石油沥青就是用针入度为25~40的平均值。针入度的检测是在25℃的温度下和在5s的时间内,用荷重100土0.1g的标准,针垂直穿入沥青的深度,称为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单位以1/10mm表示。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沥青的硬度。数值越小沥青越硬,粘性愈大,则延伸度小,软化点高。

粘性的大小与组分及温度有关。沥青质含量较高,当树脂适量、油质含量较少时,则粘性较大;温度升高时,则粘性随之降低,反之则随之增大。当针入度大于200以上的道路石油沥青,已无法标出延伸度值。

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SBS(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为浸涂材料,以优质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以细砂、矿物粒料、PE膜、铝膜等为覆面材料,采用专用机械搅拌、研磨而成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APP(无规聚丙烯)或APAO、APO(聚烯烃类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浸涂材料,以优质聚酯毡、玻纤毡、为胎基,以细砂、矿物粒(片)料、PE膜为覆面材料,采用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的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石油沥青延伸度(塑性)

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石油沥青的塑性与其组分有关,其中树脂含量增加,则塑性随之增高。温度及沥青膜层厚度也影响塑性,温度升高,塑性增大;沥青的膜层愈厚,塑性愈大,当膜层薄至1μm时,塑性近于消失。在25℃的常温下,沥青的塑性很好。沥青对振动冲击荷载有一定承受能力,塑性较好的沥青在产生裂缝时,也会自行愈合。石油沥青的延伸度愈大,塑性愈好,柔性和抗断裂性能越好。

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特点:

1.不透水性能强。

2.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大,尺寸稳定性能好对基层收缩变形和开裂适应能力强。

3.耐高低温性能好,SBS适用于较低气温环境的建筑防水,APP适用于较高气温环境的建筑防水。

4.耐穿刺、耐硌破、耐撕裂、耐腐蚀、耐霉变、耐候化性能好。

5.施工方便,热熔法施工四季均可操作,接缝可靠。

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属热塑性体防水材料,常温施工、操作简便,高温(110℃-130℃)不流淌,低温(-15℃—-5℃)不脆裂,韧性强,弹性好,抗腐蚀、耐老化。

(3)石油沥青软化点(温度稳定性)

温度稳定性指石油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当温度升高,沥青由固态或半固态逐渐软化而呈为液被态,随温度下降,又由液态凝固变硬变脆。在相同的温度变化间隔里,各种沥青粘性变化幅度不同,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粘性变化幅度较小的沥青,其温度稳定性就好。

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适用范围

1.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等的防水防潮以及桥梁、停车场、游泳池、隧道等建筑物的防水。

2.尤其适用于高温或有强烈太阳辐照地区的建筑物防水。

3.根据我国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规定,APP塑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用于一级特别重要的民用建筑和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

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注意事项

1.热熔APP防水卷材工程时,涂刷的基层处理剂必须干燥4h(以不粘脚为宜)以上,方可进行APP防水卷材铺贴作业,以免发生火灾,施工现场亦应配置适量的灭火器材。

2.屋面APP防水卷材工程作业时,APP防水卷材工程人员不允许穿带钉鞋进入现场,必要时佩带安全带,四周应有防护设施。

3.注意成品保护,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石油沥青中沥青质的含量多,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温度稳定性。沥青中石蜡含量多,财温度稳定性降低。

医院科室分类(最全版)

医院各科室主要职能 科室整理 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免疫科、内分泌科、 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器官移植、肛肠外科、烧伤科、骨外科 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幼保健 男科: 儿科:儿科综合、小儿内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儿童营养保健科五官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 肿瘤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妇科、骨肿瘤科、放疗科、肿瘤康复科、肿瘤综合科 皮肤性病科:皮肤科、性病科 中医科:中医全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保健科、针灸按摩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肿瘤科 传染科:肝病科、艾滋病科、结核病、寄生虫 精神心理科:精神科、心理咨询科 整形美容科: 营养科: 生殖中心:

麻醉医学科:麻醉科、疼痛科 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 其它科室:药剂科、护理科、体检科、检验科、急诊科、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全科、设备科 具体科室职务 一、内科疾病列表 1、神经内科 小儿脑瘫、脑血栓、脑出血、脑水肿、脑血管病、小儿癫痫、癫痫、脑萎缩、脑积水、脑电图、脑炎、脑膜炎、脑震荡、帕金森、脑供血不足、颅脑先天畸形、巨脑回、偏瘫、截瘫、痴呆、失眠、晕厥、三叉神经痛、失语、周围神经病损、内耳眩晕、头晕、神经衰弱、 耳聋、神经炎、耳鸣、头痛、植物神经疾病、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面肌痉挛、面瘫、抽动症、重症肌无力、肌病、惊厥、发作性睡病、佩梅病、神经遗传性疾病、脑脓肿、视神经病、失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系统副肿瘤、小儿肌营养不良、脑寄生虫病、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脊髓灰质炎、智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尿失禁、中枢神经脱髓鞘、锥体外系疾病、脊髓小脑变性症、神经介入、神经皮肤综合症 2、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高血脂、三高症、心衰、心律失常、小儿心律失常、心脏瓣膜性疾病、心肌病、心脏病、心肌炎、小儿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栓塞、肺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及分类评价标准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及分类评价标准 附件1: 评价标准 指标 A类(一般适用东部地区) B类(一般适用中西部地区) 每个排放口主控污染因子达标率大于或每个排放口主控污染因子平均浓度达 1、达标排放等于80%或平均浓度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到相应排放标准,危险废物处置 准,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处理率达到100% 2、屡次不达监督检查和监督监测不达标率大于等于 标 50% (1)凡持有排污许可证者,按许可量要(1)凡持有排污许可证者,按许可量3、总量控制求排放要求排放 (2)未实行许可证者,要求达标排放(2)未实行许可证者,要求达标排放 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有一张或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有两 4、行政处罚 一张以上行政处罚决定书张或两张以上行政处罚决定书 有下列违法行为情形之一:有下列违法行为情形之一: (1)以规避环境监管为目的的排放式排(1)以规避环境监管为目的的排放式 放废水;排放废水; (2)污染防治设施拆除或长期闲置或污(2)污染防治设施拆除或长期闲置或

染防治能力严重不足(小于90%),时间1污染防治能力严重不足(小于90%),5、重要环境个月以上;时间1个月以上;违法行为(3)门生废水、固体废物,但无经验收(3)门生废水、固体废物,但无经验 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或未提供或委托给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或未提供或委 有相应资质的运营企业;托给有相应资质的运营企业; (4)某一违法行为,经责令改正,逾期(4)某一违法行为,经责令改正,逾 仍未得到改正;期仍未得到改正; (5)限期治理任务未能按期完成。(5)限期治理任务未能按期完成。 评价标准指标 A类(一般适用东部地区) B类(一般适用中西部地区) 一般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般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发生3人以下死亡;(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 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较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较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 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重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重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 环境受到污染;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 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以下的; 6、突发环境(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作者:————————————————————————————————日期:

一、灰分产率级别: 1、动力用煤灰分分级 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10 低灰煤LA 10.01~16.00 中灰煤MA 16.01~29.00 高灰煤HA>29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 ≤6.00 低灰煤LA 6.01~9.00 中灰煤MA 9.01~12.00高灰煤HA >12.00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 特低硫煤SLS <0.50 低硫煤LS 0.50~0.90

中硫煤MS 0.91~1.50 中高硫煤MHS 1.51~3.00 高硫煤HS >3.00 2、炼焦用炼焦精煤硫分硫分分级及炼焦原料用煤 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 特低硫煤SLS <0.40 低硫煤LS 0.40~0.70 中低硫煤MLS 0.71~0.95 中硫煤MS 0.96~1.20 中高硫煤MHS 1.21~1.50 高硫煤HS 1.51~2.50 三、发热量级别 级别代号干燥高位发热量Qgr,d(MJ/kg) 特高热值煤SHQ >29.60 高热值煤HQ 25.51~29.60 中热值煤MQ 22.41~25.50 低热值煤LQ16.30~22.40 特低热值煤SLQ <16.30 四、磷含量级别

级别代号原煤磷Pd(%) 特低磷煤P—1 ≤0.01 低磷煤P—2 >0.01~0.05 中磷煤P—3 >0.05~0.10 高磷煤P—4>0.10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MT/T803-1999) 级别代号原煤砷As(%)一级含砷煤ⅠAs ≤4.0×10-4 二级含砷煤ⅡAs >4.0×10-4~8.0×10-4 三级含砷煤ⅢAs>8.0×10-4~25.0×10-4四级含砷煤ⅣAs >25.0×10-4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MT/T966-2005) 级别代号原煤氟As含量μg/g 特低氟煤SLF<80 低氟煤LF 80~130 中氟煤MF131~200 高氟煤HF >200

医院主要实验室(检验科与病理科)划分SICOLAB

医院主要实验室(检验科与病理科)划分SICOLAB 检验科 主要有免疫实验室、生化实验室、临检实验室、细菌实验室以及4个专业实验室。主要工作是为临床患者提供临床检验、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并进行临床微生物学检查。 临床实验室工作范围:(血液、尿液、便)三大常规,凝血试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ABO血型鉴定,脑脊液和胸部、腹水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便血检查。 免疫室工作范围:乙肝五项、丙型肝炎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尿妊娠试验。 生化室工作范围:生化系列,肝脏、肾功能、离子、血糖、血脂、心肌酶。 细菌隔室业务范围: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 病理科 病理科主要通过活检、尸检和细胞学检等检查做出相应疾病的病理诊断。病理科工作的范围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涂片、免疫组织化学、术中冰冻切片、外院切片诊断等五大项目。 特征性组织学诊断:手术标本、浅表肿块切除标本、内镜钳取标本、妇科内窥钳取标本等进行组织学观察诊断。 标本样本:严格按照肿瘤标本的规范,全方位观察,多块数取样,并对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切端、站点淋巴结进行观察,确认肿瘤的侵袭性、是否切除完全、淋巴结转移等,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有利进一步治疗和预后。 细胞学诊断:痰液、尿液、胸腔积水、乳头溢液、支气管镜刷和各部位穿刺涂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诊断。 免疫组化:数十种免疫组化染色,主要用于软组织肿瘤组织来源的鉴定,淋巴瘤的诊断和分类,早期癌症的诊断和鉴定,女性乳腺癌的雌、孕激素依赖性测定以及预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的雌、孕激素依赖性测定,多组织、器官肿瘤和肿瘤样疾病变更识别等。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手术中需要做病理诊断的标本。在10-15分钟内提供最

检验科简介

检验科简介 于都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实验科室,现含检验、病理、输血三大块。目前检验科下设临检室、生化发光室、免疫室、微生物室、PCR实验室、产前筛查室、HIV初筛实验室、妇科门诊室、儿科门诊室、计生保健和微量元素室、病理室、输血配血室共十二个点。检验科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人,中高级技术人职称人员8人。是一个组织机构健全、专业设置和人才结构合理、专业技术实力雄厚的高素质服务团队。 一、主要设备 检验科现有各类先进仪器设备,生化发光组配备全自动生化发光流水线分析系统、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化学发光分析仪等;临床检验组配备深圳迈瑞BC-6600、BC-5390等先进血细胞分析仪五台,赛科希德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两台,迈瑞尿沉渣细胞分析系统、全自动尿液流水线系统,全自动精液分析系统1套;免疫组配备科华酶标仪、全自动洗板机等仪器;微生物组配备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全自动培养药敏鉴定系统、生物安全柜、电热恒温培养箱以及-70℃超低温冰箱等,PCR实验室配备有宏石PCR基因诊断分析仪一台,微量元素室配备博晖微量元素分析仪两台,细胞病理室配备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机1台。实验室共有生物安全柜3台。实验用房约360平方米,实验室布局合理,设施和设备完全可满足日常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 二、科室检验项目主要有: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心肌酶、电解质分析、抗“O”

类风湿、微量元素、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尿十四项检查、尿沉渣细胞分析、血液细胞五分类检查、分泌物涂片检查和淋球菌检查、衣原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胸腹腔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优生四项、梅毒、爱滋病抗体、肝炎标志物(包括甲、乙、丙、丁、戊、庚肝),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肿瘤项目(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血?—HCG检查等。 三、优质服务 科室提供全天候24小时急诊服务,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如血钾、血糖、血钙、细菌培养2级报告制度等;实行检验报告人和审核人制度;发现与临床不符的结果,及时复检并与临床联系,确保每张报告单的公正、完整、准确、诚实和可信度。定期检查科室内质控情况,杜绝差错事故,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科每年参加国家、省、市三级室间质量评价,均取得优异成绩。 检验科秉承“忠实于科学,服务于健康”的理念,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必须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但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尚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病案首页录入过 程中把握不准确,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现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的问 题及对策分述如下: 1 手术的概念 1.1 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 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 到诊治病伤目的的医疗操作。” 1.2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经充分准备后,符合无菌要求的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开 颅手术、视觉器官、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 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官的手术切口。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 阴道、子宫以及阴囊 、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新近愈合的切口须再次切开手术,例如腹部手术后 出现并发症须再次剖腹的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须再次切开探查止血;伤口6h内经清 创初期缝合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区域的切口。例如 某些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如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化脓性腹膜炎、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出缝合的切口;与口腔相通的连的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等以及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 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切口愈合分为三级:

检验科分类

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 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 1生化全项检查 1. 生化全项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肾功,心肌酶谱、血脂等。 〔检查目的〕参照以下相关内容。 2. 肝功能检查 〔检查项目〕 ⑴肝功8 项:ALT、AST、GGT、TP、Alb、Gib、T-Bil、D-Bil、M-bil ⑵肝功13 项:ALT、AST、GGT、ALP、LDH、TP、Alb、Gib、T-Bil、D-bil、M-bil、TBA、A/G ⑶肝纤三项:层粘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酸肽酶 ⑷血氨(NH3) ⑸胆碱脂酶(CHE) 〔检查目的〕体检,各种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脏肿物。 3. 肾功能检查 〔检查项目〕 ⑴肾功:K、Na、Cl、Ca、P、Urea、UA、Cr、C02、GLU ⑵肾早期损伤检查:mALB ⑶ 肾早期损伤检查:al—微球蛋白、B 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 ⑷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检查目的〕体检,诊断各种肾脏疾患,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移植监测,糖 尿病,高血压,痛风。 4. 糖尿病监测 〔检查项目〕 ⑴血糖、糖耐量试验 ⑵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 ⑶血乳酸检查

⑷24小时尿糖定量

〔检查目的〕体检,诊断肥胖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 I、II型糖病患者疗效观察和用药监测。 5. 血脂检查 〔检查项目〕 ⑴血脂检查:TG、TCHO、HDL —C、LDL —C、APO—A、APO-B ⑵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 〔检查目的〕诊断高脂血症。 6. 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检测 〔检查项目〕 ⑴心肌酶谱:AST、CK、CK—MB、A—HBDH、LDH ⑵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K—MB 〔检查目的〕诊断急性心梗,心肌炎,多发性皮肌炎,怀疑心肌损伤。 7. 贫血检查 〔检查项目〕 (1)血清铁 (2)叶酸、维生素B12。 〔检查目的〕协助诊断贫血原因。 8. 离子检查 〔检查项目〕K、Na、Cl、Ca、Mg、P、Fe、Cu、Zn 〔检查目的〕鉴别缺钙,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肾上腺疾病。 9?血、尿淀粉酶,胰蛋白酶原n,血脂肪酶 〔检查目的〕诊断急、慢性胰腺炎。 2感染免疫检查 1.感染疾病检查 〔检查项目〕HBsAg、抗-HCV、抗-HIV、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 〔检查目的〕协助诊断相关感染性疾病。 〔适应症〕易感人群,术前、创伤性检查前、输血前的病人。 2.病毒标志物检查 〔检查项目〕 ⑴肝炎病毒系列:抗-HAV、HBc-IgM、抗-HCV、丁肝抗体、戊肝抗体。

水土保持各种分级标准表及指标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重计算之。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沙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石漠化程度评价表 降水酸度(酸雨)分级标准

注:降水酸度是用降水pH 值的年平均值表示。降水酸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每次降水的pH 值换算H+浓度后,再以雨量加权求其平均值,得到pH 年均值。以氢离子浓度来划分降水酸度等级。 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 各因素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注:Xi 为影响因子i 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方法得到。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比较重要时,Xi 为 1;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明显重要时,Xi 为3;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绝对重要时,Xi 为5。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

临界水位深度 注:土地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注: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 注: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及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的。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

水土保持各种分级标准表及指标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沙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石漠化程度评价表

降水酸度(酸雨)分级标准 注:降水酸度是用降水pH值的年平均值表示。降水酸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每次降水的pH 值换算H+浓度后,再以雨量加权求其平均值,得到pH年均值。以氢离子浓度来划分降水酸度等级。 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 各因素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注:Xi为影响因子i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方法得到。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比较重要时,Xi为1;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明显重要时,Xi为3;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绝对重要时,Xi为5。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

临界水位深度 注:土地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注: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 注: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及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的。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

注:1、生态系统对酸雨的敏感性,是整个生态系统对酸雨的反应程度,是指生态系统对酸雨间接影响的相对敏感性,即酸雨的间接影响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相对难易程度,它主要依赖于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与地区的气候、土壤、母质、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等自然条件都有关系。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特征可由生态系统的气候特性、土壤特性、地质特性以及植被与土地利用特性来综合描述。本标准选用周修萍建立的等权指标体系,该体系反映了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我国酸雨区基本适用。 2、P为降水量,PE为最大可蒸发量。 3、A组岩石:花岗岩、正长岩、花岗片麻岩(及其变质岩)和其他硅质岩、粗砂岩、正石英砾岩、去钙砂岩、某些第四纪砂/漂积物;B组岩石:砂岩、页岩、碎屑岩、高度变质长英岩到中性火成岩、不含游离碳酸盐的钙硅片麻岩、含游离碳酸盐的沉积岩、煤系、弱钙质岩、轻度中性盐到超基性火山岩、玻璃体火山岩、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石灰砂岩、多数湖相漂积沉积物、泥石岩、灰泥岩、含大量化石的沉积物(及其同质变质地层)、石灰岩、白云石。 4、A组土壤:砖红壤、褐色砖红壤、黄棕壤(黄褐土)、暗棕壤、暗色草甸土、红壤、黄壤、黄红壤、褐红壤、棕红壤;B组土壤:褐土、棕壤、草甸土、灰色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白浆土、黑钙土、黑色土灰土、栗钙土、淡栗钙土、暗栗钙土、草甸碱土、棕钙土、灰钙土、淡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干旱盐土、砂姜黑土、草甸黑土。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性保护重要地区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分级表 注: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生态重要性在于整个区域对评价地区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及洪水调节作用。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在对区域城市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贡献来评价。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由于影响干旱的因素很多,造成干旱的原因不同,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很大,目前难以采用全国统一的干旱评判标准。本附录推出的指标、公式供在编制《抗旱预案》时作参考之用,各地也可选用本地区的研究成果。 1单一干旱指标 1.1气象干旱指标 1.1.1 连续无雨日数 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期间,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本指标主要指作物在水分临界期(关键生长期)的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 表1 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与干旱等级关系参考值 (单位:天) 注:无有效降水指日降水量<5毫米。 水分临界期指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亏缺或过多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 1.1.2 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距平指计算期内降雨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差值,距平百分率指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百分比值。 中国中央气象台:单站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50%为一般干旱,偏少50%~80%为重旱;连续两个月降水偏少50%~80%为一般干旱,偏少80%以上为重旱。 多站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可参照下表确定。

表3 区域降水距平百分率(%)与相应的干旱等级 1.1.3 干燥程度 用大气单个要素或要素组合反映空气干燥程度和干旱状况。如温度与湿度的组合,高温、低湿与强风的组合等,可用湿润系数反映。 湿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K 1 = r / 0.10ΣT 式中:ΣT—为计算时段0℃以上活动积温(℃〃日),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公式2:K 2 = 2r / E 式中:E—为小型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毫米);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计算时,请参考当地的有关数据。 表4 干燥程度与干旱等级的划分 1.2水文干旱指标 1.2.1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 公式:I k =(S-S )/S ×100% 式中:S—为当前水库蓄水量(万立方米); S —为同期多年平均蓄水量(万立方米)。 表5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与干旱等级

2015环境标准目录清单

1.A02-1GB2893-2008安全色 2.A02-2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3.A02-3GB/T26443-2010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分类、性能和耐久性 4.A02-4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5.A02-5GB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6.A02-6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7.A02-7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8.A02-8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 9.A02-9AQ7001-2007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 10.A02-10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1.A02-11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12.A02-12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3.A02-13AQ9007-20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14.A02-14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15.A02-15GB8176-2012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16.A02-16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17.A02-17GB/T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 18.A02-18GB13887-2008冷冲压安全规程 19.A02-19GB15760-2004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20.A02-20GB/T3787-2006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21.A02-21GB23821-2009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22.A02-22GB12265.3-1997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23.A02-23GB12265.1-1997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24.A02-24GB12265.2-2000机械安全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25.A02-25GB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26.A02-26GB5226.2-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 27.A02-27AQ3040-2010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28.A02-28AQ4211-2010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29.A02-29AQ5204-2008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 30.A02-30AQ5205-2008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 31.A02-31AQ4214-2014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2.A02-32AQ4224-2012仓储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3.A02-33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34.A02-34GB16194-1996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 35.A02-35GB16197-1996车间空气中木粉尘卫生标准 36.A02-36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7.A02-37GB/T15604-2008粉尘防爆术语 38.A02-38GB/T17919-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39.A02-39GB/T24777-2009化学品理化及其危险性检测实验室安全要求 40.A02-40GB26410-2014防爆通风机 41.A02-41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环保执行标准分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为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把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做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按照海域的不同适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四类。 Ⅰ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Ⅱ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Ⅲ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Ⅳ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 ①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②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分级标准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分级 标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分级标准 一、小麦 1、麦蚜:百株蚜量超过500头,天敌与麦蚜比在1:150以时进行防治。 小麦蚜虫的发生程度主要以当地小麦蚜虫发生盛期平均百株蚜量来确定: 小麦蚜虫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2、小麦吸浆虫:平均每样方(10cm×10cm×20cm)有虫2头以上的地块要进行防治。 成虫期时每10网复次幼虫20头左右,或用手扒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要进行药剂防治。 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3、麦蜘蛛:一尺单行有虫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应进行药剂防治。 麦蜘蛛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4、小麦白粉病:通常于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15%-20%或病叶率为5%-10%时进行防治。(小麦病虫草害发生与监控)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程度以当地发生盛期的平均病情指数来确定: 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5、小麦纹枯病:在小麦分蘖末期纹枯病纵向侵染时,当平均病株率达10%—15%或病情指数达5时进行防治。 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6、小麦条锈病: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及时进行集中药剂封锁;大田内病叶率达%—1%时立即进行普治,防止其扩展蔓延。 7、小麦叶锈病:一般在小麦抽穗前后,田间病叶率达5%—10%或病情指数达15时进行防治。 8、小麦赤霉病:一般小麦在抽穗扬花期为始发期,如果此时天气预报平均气温达15℃,且有3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天出现,则有赤霉病

严重流行的可能,应抢在降雨前打药,5—7天防治第二遍,以确保防治效果。 9、小麦散黑穗病:最佳防治适期是在小麦播种前进行土壤或种子处理,防治指标为平均病穗率1%。 小麦三黑穗病的发生程度以当地小麦扬花期平均病穗率确定,划分5级。 小麦散黑穗病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10、麦叶蜂:50头/m2。 11、粘虫:一类麦田25头/m2,二类麦田15头/m2。 12、麦田杂草: 二、玉米 1、玉米螟:玉米上,化学防治通常掌握在心叶末期和穗期或幼虫低龄期;防治指标:一代玉米螟虫株率达20%,或心叶末期花叶株率20%;二、三代玉米螟百株低龄虫量为100头。 2、粘虫:二代粘虫:玉米10头/百穴;三代粘虫:谷子、水稻20头/m2,玉米、高粱50头/百株。 3、蓟马: 4、地下害虫: 三、棉花

检验科产品归类

检验产品分类 一、血液分析系统: 血型分析仪、血型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涂卡机;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半自动血栓;血凝分析仪;自动血库系统;血红蛋白测定仪;血小板聚集仪;血糖分析仪;血流变仪;血液粘度计;红细胞变形仪;血液流变参数测试仪;血栓弹力仪;流式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栓止血系统;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 二、生化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快速(干式)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多项电解质分析仪;半自动生 化分析仪;半自动单/多项电解质分析仪 三、免疫分析系统: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酶免仪、半自动酶标仪、荧光显微检测系统、特定蛋白分析仪、化学发光测定仪 四、细菌分析系统: 结核杆菌分析仪、药敏分析仪、细菌测定系统、快速细菌培养仪、幽门螺旋杆菌测定仪 五、尿液分析系统: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半自动尿机及纸条 六、生物分离系统:

全自动电泳仪、毛细管电泳仪、等电聚集电泳仪、核酸提纯分析仪、低、中高压电泳仪、细胞电泳仪 七、血气分析系统: 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组织氧含量测定仪、血气采集器、血氧饱和度测定仪、CO2红外分析仪、经皮血氧分压监测仪、血气酸碱分析仪、电化学测氧仪 八、基因和生命科学仪器: 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精子分析仪、生物芯片阅读仪、PCR扩增仪 九、POCT设备: 十、临床医学检验辅助设备: 超净装置、血球计数板、自动加样系统、自动进样系统、洗板机、 十一、试剂:诊断试剂、通用试剂、基准试剂、分析试剂、仪器分析试剂、临床化学试剂、酶免分析试剂、基因检测、微生物学检验等; 十二、实验器具类:耗材医用冰箱输血器皿显微器材电子天平实验台具等 十三、原附材料:实验器具等。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一、灰分产率级别: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三、发热量级别

四、磷含量级别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 MT/T803-1999)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 MT/T966-2005) 七、煤灰熔融性级别 1、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分级(MT/T 853.1)

十、褐煤及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级别 十一、理论精煤回收率级别 十二、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

十三、煤炭粒度分级(GB189—63) 十四、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GB MT/T825—2000) 十五、煤层瓦斯成分分带 十六、挥发份分级表(GB MT/T849—2000)

十七、烟煤粘结指数分级(GB MT/T 596—1996) 十八、煤全水分分级(GB MT/T850—2000)

煤质化验指标 一、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二、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三、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四、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五、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

注:a、G>85,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煤炭,当Y>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如Y<=25mm,则根据其Vdaf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 依据煤的工业用途、工艺性质和质量要求进行的分类,又称煤的工业分类。同一类煤有近似的特性,不同类煤的性质则有显著差异。工业分类是为了合理地使用煤炭资源以及统一使用规格。理想的分类方法应当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又有实用意义。 煤的分类方案简介由于研究内容和使用的不同,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早期,多根据煤的元素组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称科学分类法,以1924年英国煤化学家C.A.赛勒提出的分类法比较著名。以后又有根据煤的生成条件提出的成因分类法,将煤分为腐殖煤、腐泥煤

检验科工作制度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3、采集标本时: (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2)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项目、标本(质、量),同一病人,多张申请单时,认真查对各申请单的临床资料是否一致。

指标分类、指标设置、

附件1 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 生态园林城市评选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考核、逐级晋升、有升有降的原则。生态园林城市根据考核结果分为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 一、申报 (一)申报条件 1.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且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3年以上; 2.达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Ⅰ级; 3.城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目标及包括宣传发动在内的年度实施方案,并已报送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备案,且实施3年以上; 4.近3年内未发生违规损毁、移植、砍伐树木、大规模移植大树、古树进城等破坏园林绿化成果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恶性事件,未发生市政设施建设运营、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较大安全事故,未曾被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 (二)晋级要求 1.获得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命名两年以上,可申报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获得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命名四年以上,可申报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 - 1 -

2.北方采暖地区城市,申报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居住建筑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比例需达到40%以上;申报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需达到50%以上;申报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需达到60%以上。 (三)申报时间 生态园林城市评审每两年开展一次,偶数年为申报年,奇数年为评审年。申报城市须在申报年的9月30日前将城市人民政府的申报申请、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及遥感测试基础资料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其他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评审年的6月30日。 (四)申报程序 1.申报城市人民政府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申请; 2.城市人民政府申报申请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连同书面初审推荐意见一并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3.直辖市申报申请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五)申报材料及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纸质材料(附电子版光盘,1式2份)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技术报告DVD音像片(1式2份)。 1.纸质材料 按四册装订,第一册内容包括: (1)城市人民政府的申报申请。 (2)申报城市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申报城市《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Ⅰ级达标自评的综述报告及初审推荐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