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与弘扬

我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日新、厚德载物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赋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我国古人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对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确立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方面,中华文化有其优长之处。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古人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连自己的历史都没有了,连自己的老祖宗都忘记了,这个国家无论经济军事

多强大,也是一推就倒的纸老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一方面,欧美文化开始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泛滥成灾,有相当多的国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有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不屑和恶意歪曲的态度,认为那是糟粕,是迷信,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有针对性地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重塑新时期社会道德,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提倡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其价值日益充分突显出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乃至主导性力量。如亨廷顿所言:“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依赖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里会有立足之地?”同理,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能是奢谈。

二、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 也体现在精神方面。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

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

“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犹如广袤的海洋,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兼收并蓄,不辞溪流,不抱成见,不断地进行融合、创新,从而支撑起世界历史上一个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国家,并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超大型崛起提供最牢固的文化根基。

其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价值。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儒家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积极入世,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提倡群体意识,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内涵的“德行”文化,讲求敬祖、爱国、崇礼、厚德,倡导“仁爱孝悌”的道德准则,“身、家、国、天下”一体的人伦设计,并作为处世、立世、行世的基本准则和信条。

其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就是不要破坏自然界以及自然万物的和谐,人和万物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共为一体,要求人类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一切

按自然规律行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摒弃的是以物为中心的低级发展和纯粹以人类为中心的狭隘的发展,提倡的是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应该积极主动地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空间和自然界之祥和。

其四,讲人格、重气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气节、有志气的民族。翻阅古代典籍屡见不鲜的关于气节表述,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并说:“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义也。”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其五,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明礼和知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明礼,才会知耻;只有知耻,才能守礼。所谓耻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后勇,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可成大勇。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人自尊心的重要体现,是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孟子把它视为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康有为也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三、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民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古主义。

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把传统民族文化视为“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他们明确地主张“摆脱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态,根本改变和彻底重建中国文化”,要反传统,要全力动摇、瓦解、震荡和清除旧传统。

文化复古主义则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提倡以“价值中立”的态度研究国学,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全盘西化”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他们否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的区别,缺少自我批判精神,对待传统文化有情绪化偏执,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和消极性一面,不允许有任何怀疑和批判。甚至有的学者提出重建儒教,并定儒教为国教,来重新确立当代中国人的主流信仰与主流价值。

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应该予以摈弃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

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