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计划及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管理计划及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管理计划及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管理计划及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1.1、环境管理体系

为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及对周边居民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确保相关人员的人身健康,项目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按照《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相关规定持续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遵从以下原则:

(1)落实清洁生产,防止污染扩散,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污染土壤在运输、临时贮存和处理处置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及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周边居民健康。

(2)以全过程封闭式管理的原则为指导,分析与防范各个环节的环境风险以及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3)以全员环境安全教育及分工分责的原则为指导,在作业全过程中项目部应强化对全体施工人员的环境方面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环境意识,切实做到环境措施未审批不施工、作业前未进行环境交底不施工、环境设施未验收合格不施工、发现环境隐患未消除不施工、出现事故未按“四不放过”处理不施工。

1.1.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为更好地执行项目的环境管理措施,成立由项目经理带队的环境管理小组,制定污染场地现场施工环境管理计划,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全面管理。全体小组成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按照环境管理计划严格执行,以确保环境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图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图

1.1.2、环境管理流程

全过程环境管理方案需获得监理单位、当地环保局的认可,并在现场监督下执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来采样与检测分析。本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流程图见下图。

图全过程环境管理流程图

1.2、修复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

1.2.1、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分析

1.2.1.1、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场地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及厨房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制定的垃圾站。现场施工产生的材料废物、生活废物和建筑垃圾同样需要进行整体堆放和处置。因此,现场产生和转运的土壤等固体废物,现场都会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保证可接受的环境影响。

1.2.1.2、噪声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是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和物料运输造成的交通噪声,施工现场的噪声源有固定式的,也有移动式的,大多为间断声源和阵发声源。由于施工过程多为露天操作,无隔声与消减措施,故传播较远,且现场周围有居民区,受影响面积比较大,施工期各类大型机械声级强度从75~110dB(A),有时设备亦同时使用。

由此而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施工现场距离居民点等敏感区较远,且施工期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不会产生大的环境危害,但应该加强防护,防止对现场人员造成危害。

1.2.1.3、扬尘影响

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的使用、车辆的运输和自然环境等均会导致土壤颗粒随风力传播。由于场地土壤污染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因此扬尘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和污染范围扩大。因此现场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待作业区需及时洒水苫盖,作业区域需定期洒水,尽量防止土壤直接暴露。

1.2.1.4、异味影响

本次现场修复工程,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过程中会产生废气,此类废气统一进入相应废气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另,修复过程使用的化学药剂存在刺激味道,此部分废气需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减少暴露时间,尽量在不使用时进行密封保存。

1.2.1.5、施工过程废水影响

该场地地下水修复采用抽出处理技术,处理后地下水有以下几部分用途:

(1)地下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回注地下;

(2)地下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作废气处理设施喷淋用水,喷淋后废水进入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3)地下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作生物堆保湿用水;

(4)地下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作多段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保湿用水。

另,施工过程中产生生活废水亦进入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故,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存在外排废水。

1.2.2、本项目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施工内容,本项目施工过程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汇总如下:

(1)场内及场外运输阶段

运输过程中,污染土壤道路遗撒;

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及噪声。

(2)修复药剂的使用

配药过程中药剂的遗撒。

(3)临时存储阶段

因防渗原因,造成污染土壤与存储场地的交叉污染。

本项目主要从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四个个方面来采取防治措施。1.2.2.1、扬尘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我方针对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扬尘的防治措施如下:

①采集土壤样品测试土壤含水率数据,施工过程中保证土壤一直保持合适的含水率,既可以控制土壤颗粒随风传播,也可以控制由于水分过多导致渗滤至地下水。

②临时堆放的固体废弃物,现场需要进行苫盖处理,防止粉尘和附着土壤随风力传播,如下图所示。

图保持含水率和苫盖处理

③根据现场需要采用水炮通过水雾进行液雾降尘、分解淡化空气中的颗粒浓度、将漂浮在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迅速逼降地面,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效果。车载的大型雾炮可喷射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相比普通洒水车,雾炮车喷出的水雾颗粒极为细小,另外,同样10吨水,普通洒水车只能喷洒10分钟,而新型雾炮车可以喷洒1个小时,覆盖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图水炮设备防止扬尘

④所有由污染区域进入非污染区域的设备、机具均需清洗,包括挖掘机、运输车辆和个人防护设备。洗车台布置详见下图。在地面设置清洗池及沉淀池,设备停留在清洗平台上,冲洗的水流入清洗沉淀池内,池内的水进入废水处理设施处置,处置后再次回用以减少清洗用水的使用量;沉淀底泥收集后与污染土壤一起处置。

图洗车台示意图及现场照片

土壤装卸时尽量做到减缓速度和降低落差,减少人为污染扩散。运输前注意覆盖好车辆上装载的污染土壤,防止土壤飞扬。严格限制挖掘机和运输车辆的活动范围,防止将污染土壤带出污染区域。每天作业结束,清理作业过程直接接触土壤的器具,并统一收集到指定区域存放。挖掘时尽量减少对对下水的扰动,防止污染土壤对对下水的污染。每天作业结束,清理作业过程直接接触土壤的器具,并统一收集到指定区域存放。回填的土壤需经过检测,不应超过本场地土壤的修复目标值。

1.2.2.2、固体废物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1)本项目部设专职人员负责卫生打扫及垃圾收集。全面管理废弃物的存放、收集及处理并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处理进行监督,发现有不合法的做法及时纠正。

(2)有害有毒废弃物必须单独存放,设置专门堆放的密封桶或有防止再次污染要求的专门场地。

(3)根据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在工地现场设立一个垃圾站,对废弃物及垃圾集中堆放。在运输中确保不遗撒、不混放。

(4)废弃物堆放场地根据现场场地的情况,需做完全封闭处理。

(5)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应回收利用。并且施工生产中应加强管理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量,特别是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

(6)对于可回收部分应分类进行处理可用废弃物换取资源(如废纸、废报纸换取再生纸等),一方面处理了废弃物,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形成生产性节约。

1.2.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噪声产生源主要为运输车辆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设备噪声。项目场地临近居民区,因此施工时,需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施工,采取降噪措施,削减噪声源源强度,机械配备消声装置,保证白天与夜间场界噪声达标,现场噪声定期监测。本项目以机械噪声和风机噪声控制为重点,从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进行噪声的安全管理。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人为噪声的控制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严禁在钢管、机械上敲打金属形式联系操作人员。施工过程中各类材料搬运及安装,要求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抛掷或从汽车上一次性下料,减少噪声的产生。控制施工车辆产生的噪音,强化车辆管理、进出场、厂内禁止鸣笛。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

夜间需要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所选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需经过环保教育。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设备的施工机械。动力、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避免异常噪音的产生。

(4)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管理的原则,做好现场施工噪声测量记录,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图隔音罩设备示意图

1.2.2.4、施工过程废水防控措施

该污染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不存在废水的产生,且场地内有配套水处理设施,且废水经处理后回灌至地下,因此,废水不存在外排的情况。

施工期项目现场不进行餐厨等活动,个人卫生用水将使用场地周边厂区的洗手池和厕所,不会产生生活废水。

1.2.3、防止二次污染的管理措施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为指导,防止污染土壤对周边环境和施工人员造成危害,从现场修复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好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管理并防止二次污染。

1.2.3.1、场地清理管理

场地清理管理是保证修复工程过程中的场地清洁、有序和无二次污染而提出的相关管理措施,也是一套从进场到离场实施全过程监控和管理的规范体系。

修复场地入口处,明确张贴清洁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污染物一直控制在场地范围内。虽然没有外运土方或者异地处理,但是同样防止车辆在进场和出场防止将污染土壤带出场地。现场所有使用的物料和临时转运的土壤,需要明确分区,做好覆盖和清理工作。施工区域内,树立醒目标语牌,加强环保文

明施工的宣传力度。有污染迹象的土壤和建筑垃圾应先进行集中堆放,表面覆盖LDPE膜,防止风力传播污染。同时将无污染迹象的回填土集中堆放,以便后期使用。全部工程完成后,在征得监理单位的同意时,拆除一切的临时性建筑,拆除后的场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打扫和清洁。

1.2.3.2、固体废物管控措施

①本项目部设专职人员负责卫生打扫及垃圾收集。全面管理废弃物的存放、收集及处理并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处理进行监督,发现有不合法的做法及时纠正。

②有害有毒废弃物必须单独存放,设置专门堆放的密封桶或有防止再次污染要求的专门场地。

③根据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在工地现场设立一个垃圾站,对废弃物及垃圾集中堆放,在外运途中确保不遗撒、不混放。

④废弃物堆放场地根据现场场地的情况,需做防渗处理。

⑤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应回收利用。并且施工生产中应加强管理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量,特别是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

⑥对于可回收部分应分类进行处理可用废弃物换取资源(如废纸、废报纸换取再生纸等),一方面处理了废弃物,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形成生产性节约。

1.2.3.3、噪声控制管理措施

施工期间噪声、振动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为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系列工程机械设备,对施工机械设备要采取有效的降噪减振措施,如加弹性垫,包覆和隔声罩等办法。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场地的地理位置及周围居民区的分布状况,噪声设备的布置应尽量远离居民区一侧。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固定地点施工机械操作场地,应设置在300m范围内较大居民区以外的地方。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缩短施工周期,减轻施工噪声对局部区域声环境的影响。首先,制订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其次,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夜间施工量。本项目施工范围内有多个居民楼,项目施工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在开工前15日内向所在地辖区环保局提出申报,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管理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开工。再次,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轻施工噪声对局部地段声环境的影响。

(4)机动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应禁止鸣笛,夜间(22时至次日6时)严禁使用各种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

(5)在施工的各阶段均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各项规定,将施工噪声控制在限值以内。

(6)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外,还应与沿线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音采取的措施,求得各受扰单位及居民的共同理解。对受施工影响较大的居民或单位,应给予适当补偿。此外,施工期间应设热线投诉电话,接受噪音扰民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极治理。

1.2.3.4、扬尘控制管理措施

进场后,在大门入口设清扫槽,进出载重车辆均用高压水冲洗轮胎,做到不带泥砂及其它污物出场;运出的散料进行覆盖,作到沿途不遗洒。现场道路要求通畅整洁、无杂物乱堆乱放,并由专人定期打扫,达到活完场清。

设立清扫小组对厂内运输道路进行不断清理。现场设一台洒水车,对厂内道路不断进行洒水,防止扬尘污染。

图洒水车现场降尘作业

为了防止带有污染物的土壤颗粒随风力传播,修复过程中需要搭建现场围挡。同时,对修复完成的碎石、部分土壤需要堆存的,全部用防尘网苫盖,或者塑料布苫盖。

图现场围挡

1.2.3.5、异味控制管理措施

(1)购买的药剂本身存贮装置有严格的密封要求,不开启完全没有任何气味散发;

(2)场地修复过程使用的药剂要分类堆放,对存放刺激气味药剂的存储库采取气味控制设备;

(3)刺激气味药剂抽取、混合和注入全过程密封,设备连接处以及注入点不产生任何的损失和喷洒,防止药剂直接和空气接触;

(4)在项目施工期间,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及施工结束后的及时清运、处置可以减少和防止反应后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3、场地环境监测方案

1.3.1、大气监测方案

为确定修复区域及周边空气中污染物的起始含量与污染状况,并为施工结束后的场地及周边空气环境质量验收提供对比验证背景,施工前需对场地内和场地外上下风向空气介质中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此外,为判断污染物在场区内部和场区外空气介质中的扩散量和残留量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国际安全标准,确保施工现场工人短期接触的职业健康安全及周边社区居民健康安全,需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空气里的染物进行监测。

1.3.1.1、布点方案

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气象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场区内外共设置12个空气采样点,采用扇形布点方式,以对照点为扇形顶点,以主导风向为扇形的轴线,扇形的角度一般为45o,也可更大些,但不能超过90o。采样点距地面1.5~2.0m。

图大气监测布点

1.3.1.2、采样频率

在施工前进行空气采样监测1次;施工过程中结合土壤修复过程进度,每月监测1次,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的周期计算采样次数,最后修复完成后监测1次。

1.3.1.3、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该场地污染特征,场地土壤及其周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5种(砷、镉、铬、镍、铅)、农药2种(α-六六六、β-六六六)、卤代脂肪族化合物1种(1,2,3-三氯丙烷)和TPH(C10-C40),同时,针对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监测。

1.3.1.4、采样方法及监测记录

空气采样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写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规定的方法。

图大气监测采样大气监测按照下表进行记录。

表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 方法依据: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 气温:℃

采样:送样:接样:

1.3.2、噪声监测方案

1.3.

2.1、布点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需定期进行监测。测量时应选择无雨、风力6级以下的气候,且选在场地平坦、无大反射物场地中进行监测,考虑高压旋喷修复等施工敏感区域,噪声监测设置4个检测点位。噪声监测围绕场区边界线上选择离敏感区域最近的,敏感区主要为附近的居民区,每个采样点位置设在高度1.2m以上的噪声敏感处。

图噪声布点方案

1.3.

2.2、监测方法、频率与监测记录

噪声监测采用积分声级计采样,测量时间间隔不大于1s。白天以20min的等效A声级表征该点的昼间噪声值,夜间以8h的平均等效A声级表征该点夜间噪声值。测量时间分为白天和夜间两部分。白天测量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选在22:00-5:00时。每个月采样监测1次,共监测4次。

表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方法依据: GB/T14623-93 监测日期: 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

监测:校核:审核:

1.3.

2.3、评价标准

噪声标准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2011)的环境噪声限值,若机械噪声高于该标准,则需采取积极措施以控制噪声。

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dB(A)

1.3.3、废水监测方案

1.3.3.1、废水环境监测项目

对修复过程产生的基坑水、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监测,该场地设置污水处理设施,且基坑水、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后处理,可在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指标应包括pH以及土壤的修复目标污染物:重金属5种(砷、镉、铬、镍、铅)、农药2种(α-六六六、β-六六六)、卤代脂肪族化合物1种(1,2,3-三氯丙烷)和TPH(C10-C40)。

1.3.3.2、废水环境监测方法、点位和频次

具体监测方法参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监测频次至少在修复施工前、修复过程中、修复完成后各监测1次。

1.3.3.3、废水环境评价方法

废水评价标准可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执行。

1.4、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

1.4.1、环境监理与工程监职责划分

1.4.1.1、工作目的

工程监理是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以实现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环境监理是受污染场地责任主体委托,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备案文件、场地修复方案备案文件、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场地修复过程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场地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以实现修复过程中对环境最低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

1.4.1.2、工作对象

工程监理的对象主要是修复工程本身及与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相关的事项。环境监理的对象主要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受工程影响的外部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事项。

1.4.1.3、工作内容

工程监理工作内容包括“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收集、分类、处理、反馈的管理;对业主、修复施工单位等各方之间的协调组织。

环境监理工作内容是监督修复工程是否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协调好工程与环境保护、以及业主与各方的关系。

1.4.2、环境监理工作内容

1.4.

2.1、修复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环境监理内容包括:了解具体施工程序及各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参与修复项目设计的技术审核,确定环境监理工作重点,协助业主监理完善的环保责任体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等,并编制场地修复环境监理细则。

1.4.

2.2、修复工程施工阶段

修复工程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内容包括:核实修复工程是否与修复实施方案符合,环保设施是否落实,是否建立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管理制度;监督环境保护工程和措施,监督环保工程进度;检查和监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气、声、渣排放,施工影响区域应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对场内运输污染土壤、污水车辆的密闭性、运输过程进行环境监理;对场内修复工程相关措施(如止水帷幕与施工降水措施等)、抽提装置和废水处理进行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和支护等是否按有关建筑施工要求进行;对异位处置过程,包括储存库及处理现场地面防渗措施的落实和监控;检查污染土储存场地、处置设施的尾气排放设施和监测设施是否完备,确认各项条件是否符合环境要求;检查必要的后期管理长期监测井设置;根据施工环境影响情况,组织环境监测,行使环境监理监督权;向施工单位发出环境监理工作指示,并检查环境监理指令的执行情况;协助建设单位处理环境突发事故及环境重大隐患;编写环境监理月报、半年报、年报和专项报告。

1.4.3、环境监理工作方法

环境监理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核查、监督、报告、咨询、宣传培训等。

1.4.3.1、核查

在修复工程实施之前,修复方案中的修复技术、修复地点、相关环保措施等内容可能会出现调整变化。环境监理应根据相关法规仔细审核修复方案与相关文件的符合性,对调整

的内容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初步判断,并及时反馈业主,建议业主完善相关环保手续或要求修复单位对修复方案进行补充完善。

修复方案实施过程中,环境监理应审查各承包商报送的分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等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做好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在环境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相关施工工序。若因其他原因调整修复方案,环境监理应通过资料核对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全程持续调查修复项目实际的工程内容、污染防治措施等是否按照设计文件施工。

重点核查以下内容:核查修复工程与修复技术方案的变化情况,如发生重大变化,应尽快督促业主履行相关手续。重点关注修复工程与相关敏感区位置关系的变化、施工方案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的变化。重点关注针对环境敏感区采取的环保措施等是否落实到修复方案及实施过程中。

1.4.3.2、巡视

修复环境监理单位在及时与修复工程实施单位沟通的前提下,按照一定频次对项目现场开展巡视检查,掌握修复工程实际情况和进度,对修复工程方案符合性、环保达标等方面现场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并做好现场巡视记录。

1.4.3.3、旁站

在关键工程开始前到场旁站,重点检查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环保设备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及安装等,在关键工序和环保设备安装结束后方可离开,离开前应检查评估施工可能造成的污染是否控制在既定目标内。在旁站过程中,环境监理单位应做好定时记录,并将评估结果整理上报建设单位。

1.4.3.4、跟踪检查

在巡视和旁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环境监理联系单建议修复工程实施单位进行整改,在相关环保问题的整改完成后,环境监理应对相应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1.4.3.5、环境监测

为掌握修复工程实施情况及日常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环境监理单位通过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进行简单的现场环境监测,辅助环境监理工作;复杂的环境监测内容可以建议修复工程实施单位另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

1.4.3.6、环境监理会议

环境监理工作会议主要包括第一次环境监理工作会议、环境监理例会、环境监理专题会议等形式。其中环境监理例会应在开工后的施工期间内定期举行,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具

体时间间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由环境监理技术负责人确定,在会议上承包商需提交环保工作月报,定期汇报当月环保工作情况。

1.4.3.7、信息反馈

环境监理人员现场巡视检查发现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员纠正和整改。一般性或操作性的问题,采取口头通知形式。口头通知无效或有污染隐患时,监理人员应将情况报告总环境监理技术负责人,总环境监理技术负责人签发《环境监理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同时抄送建设单位。整改完成后,由环境监理会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对整改结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检查。对于一般性问题,环境监理单位下发环境监理业务联系单。

1.4.3.8、记录和报告

记录包括现场记录和事后总结记录。现场记录包括环境监理人员日常填写的监理日志、现场巡视和旁站记录等;事后总结记录包括环境监理会议记录、主体工程施工大事记录、环保污染事故记录等。

报告包括定期报告、专题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

定期报告:根据工程进度,编制工作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提交至建设单位,对当前阶段环保工作的重点和取得的成果、现存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建议解决的方案、下阶段工作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环境保护执行情况、主体工程环保工程进展、施工营地和工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保事故隐患或环保事故、环境监理现存问题及建议。

专题报告:在项目出现方案不符、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其他重大环保问题时,需形成环境监理专题报告报建设单位。工程施工涉及环境敏感目标时,编制专题报告,反映环保重点关注对象,提出环保要求。

阶段报告:项目完成施工后、运行之前,应就修复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理工作进行总结。

总结报告:就修复过程中环保设计、实施、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是竣工验收的必备材料。

1.4.4、环境监理工作制度

环境监理单位应建立一系列工作制度,以保证环境监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常用的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4.4.1、工作记录制度

环境监理记录是信息汇总的重要来源,是环境监理人员作出行为判断的重要基础资料。环境监理人员应根据场地修复、环境监理工作情况作出工作记录,重点描述对项目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情况,描述当时发现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发生的责任单位,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对问题的处理意见。工作记录主要包括监理日志、现场巡视和旁站记录、会议记录、气象及灾害记录、工程建设大事记录、监测记录等。

1.4.4.2、文件审核制度

文件审核制度是指环境监理单位对项目承建单位编制的,与场地修复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的规定。

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计划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计划等,均应经环境监理单位审核。环境监理单位对上述文件的审核意见,是场地修复工程监管单位批准上述文件的重要参考之一。

1.4.4.3、报告制度

环境监理报告是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理报告制度是环境监理单位对现场环境监理情况定期报告的规定,包括环境监理月报、季报、半年报、环境监理专题报告、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环境监理报告、环境监理总报告。

1.4.4.4、函件来往制度

环境监理人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应通过下发环境监理通知单形式,通知修复工程实施单位需要采取的纠正或处理措施;对修复工程实施单位某些方面的规定或要求,必须通过书面形式通知。情况紧急需口头通知时,随后必须以书面函件形式予以确认。同样,修复工程实施单位对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答复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应致函环境监理人员。

1.4.4.5、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是指环境监理单位确定的必须参加或组织的各种会议的规定。环境监理机构应建立环境保护会议制度,在会议期间,施工单位对近一段时间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环境监理人员对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评议,肯定工作中的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每次会议都要形成会议纪要,如有重大事故发生,可随时召开会议。

1.4.4.6、应急报告及处理制度

应急报告与处理制度是环境监理单位在现场发生环境紧急事件应采取的报告和处理的规定。环境监理单位针对环境监理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制定环境紧急事件报告和处

理措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中应明确需要及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以及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的事项,并应明确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

1.4.4.7、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制度

对相关现场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统一环保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1.4.4.8、档案管理制度

环境监理应结合工程实际建立环保信息管理体系,制定文件管理制度,对文件分类、归档等方面予以规定,对环保信息进行及时梳理和分析,指导和规范现场工作。

1.4.4.9、质量保证制度

为保证和控制环境监理的工作质量,环境监理应严格按照国家与地方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环境监理应严格按照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

1.4.4.10、环境监理重要文件资料的编制

环境监理报告主要包括环境监理方案、环境监理细则、环境监理定期报告、环境监理总结报告。

1.4.5、承包人与环境监理的配合

环境监理是受污染场地责任主体委托,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备案文件、场地修复方案备案文件、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场地修复过程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场地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以实现修复过程中对环境最低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

①承包人应配合环境监理对修复工程中的环保措施和环保设施设计文件的审核、修复工程的施工位置和异位修复外运土壤去向,修复过程中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等二次污染处理措施的审核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

②承包人在施工准备阶段应配合环境监理对于准备情况,污染防治措施的到位情况及其他进行检查审核,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为环境监理编制场地修复环境监理细则提供必要的帮助。

③施工阶段,承包人应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气、声、渣的排放去向,及时向环境监理反映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监理提出的污染防治要求及指令应及时响应并提出解决办法。

④承包人须按照环境监理要求对修复区域边界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并在周边区域设置采样点,避免修复工程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影响。

1.4.6、承包人与工程监理的配合

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XX单位2017年度环境保护 工作计划 编制:XX 审核:XX 审批:XX XX单位 二〇一七年四月 为了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治本和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努力做好作业区的环保工作,作业区特制定《xx单位2017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小组成员:xx xx 二、工作目标 1、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环境突发性事件;

2、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并做到持续改进,无严重或重复性不符合项; 3、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环境隐患整改率达到90%以上; 4、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均符合国家要求; 5、环境监测计划落实率达100%; 6、环境污染、噪声投诉处理率为100%,不发生业主或地方政府的环境投诉事件; 7、在岗员工环境保护教育培训率100%。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健全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管理机制,落实环境保护和绿色 施工责任制。 1、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管理机制。 2、加大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利用月检、监督检查、安全联系等方式督促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责任目标的落实。作业区将及时通报检查、考核情况,推广典型,交流经验,确保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责任制落实到位。 (二)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化建设,增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 1、建立项目环境管理制度。针对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作业区项目管理部门建立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大道、长江北路与永乐东路交界处,为无锡金科财富商业广场B地块二期项目,包括三栋高层住宅(H=98.6m)G6#、G8#、G10#,以及配套裙房S06#(三层)、S10#(二层)和地库(一层),每栋高层均设两层地下室(约5.65m),纯地下室为一层,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建筑面积13653㎡,总建筑面积约60808㎡。 承接范围为土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外立面工程、安装及相关配套等工程。 二、环境方针和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管理方针 1.1项目部实行以“建设绿色环保工程,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的方针。 1.2环境方针是项目部员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的承诺,项目部将公司环境方针传达到所有为项目部工作或代表项目部工作的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环境保护责任,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2、环境保护目标 2.1.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2.2.环保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当地水环境及周边植被不被破坏。 2.3.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气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当地有关法规的要求。 三、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环保体系 环保小组组长:顾伟东 环保小组副组长:霍胜、赵晓明 环保小组组员:段成刚、张开毅、李森、韩春林、杜学林、熊军、王凯、李海军 2、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2.1负责现场施工的项目副经理分管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2.2质安环保部负责检查、监督施工全过程的环保、水保工作和施工区、生活区的环境

区域环境管理办法

附件 环境治理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我工区生产设备及环境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我工区的设备和环境状况,为员工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生产、工作环境,依据集团公司一流火力发电企业指标体系必备条件“全面推行文明、清洁生产,生产现场整洁、规范、有序”的指标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望各部门认真执行。 二、职责 1.环保部 (1)环保部是全工区生产设备及其区域卫生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生产维护和机组大(小)修期间的生产设备及其区域卫生管理工作; (2)环保部各专业高管、主管、检查员及班长是本专业设备及其区域文明生产负责人,进行每日专业检查的同时必须进行专业区域文明生产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及其区域卫生达到“四保持”(即:保持区域整洁、保持区域无泄漏、保持设备完整、保持建筑结构完整),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卫生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2.安全监察部 安全监察部是工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全工区文明生产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定期组织对生产现场的文明卫生检查,对生产现场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及时予以通报和考核。 3.质检部职责 质检部负责所辖生产区域卫生的打扫。在巡检中,对发现的影响文- -2-

明生产的缺陷,要立即进行缺陷登录并通知处理。 4.助力部职责 助力部负责办公区域卫生日常打扫,对发现影响文明生产的缺陷、问题,立即进行缺陷登录并处理。 5.组装单位 组装部、修缮单位、粉煤灰公司负责所辖生产区域及设备的文明生产的治理工作,及时处理因“七漏”造成的污染。 6.保洁公司职责 保洁公司负责合同范围内的保洁工作。 7.外委施工单位职责 外委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负责所承包设备及其作业区域的卫生保洁。 三、文明生产责任区划分 1.质检部文明生产责任区: (1)输渣皮带栈桥及落渣平台,一、二期小油库,#3、4炉输渣皮带拉紧装臵下部积渣(质检部清理并联系,粉煤灰公司派车运输到渣场),#3、4炉各磨手动排渣门处,一、二期真空皮带机及废水处理间(废水处理间二楼)等地面卫生。灰控楼二楼至三楼楼梯及三楼走廊。#1、2、3、4机直流配电室,生活泵房后院。 (2)网控楼三楼以上楼梯,网控楼东楼梯,网控楼三楼卫生间。(3)老检修楼二、三楼走廊及一楼到三楼楼梯以及楼层突出部分,老检修楼各更衣室、集控楼各休息室及门口地面、墙壁、玻璃等。 -3-

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规定,确保有序实现公司环境方针。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明文规定。 3.0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规划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方案。 3.2 总经理负责审批本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管理方案。 3.4 各部门/人员负责实施管理方案,以实现策划之环境目标、指标。 3.5 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环境方案实施效果及更新、改进。 4.0 定义(略) 5.0 运作流程 5.1 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制定遵循原则。 管理者代表在组织规划修订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以方针为框架和规划原则,体现和支持方针; b、力争最大定量化,若目标不能定量,则用指标予以支持; c、具有可行性,经过一定时期努力可实现; d、所有环境目标、指标均有管理方案予以支持; e、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g、包括对质量改进、预防污染、健康保证的承诺; 5.2 目标、指标、方案规划、修订时机。 如下时机,应规划修订目标、指标、方案: a、方针首次制定,管理者代表应组织规划目标、指标、方案; b、方针修订更新,管理者代表应重新组织规划目标、指标、方案; c、管理者代表每年一次(一般为管理评审后),应组织各部门/人员对目标、指标、方案 系统修订一次; d、总经理认为需要时,管理者代表应组织更新部分目标、指标、方案; e、重要相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规划修订目标、指标、方案; 5.3 目标、指标、方案规划、确定流程。 5.3.1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依据公司确定之方针,规划出目标、指标。 5.3.2 管理者代表整理形成《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总经理 审批。 5.3.3 依据审批通过之《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目标、指标执行部门负责策划管理方案,并形成《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方案实施表内容应包括: a、规定公司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在方案中的职责; b、方案实施的方法; c、方案开展的时间安排; 5.3.4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通过,即可予以实施。 5.3.5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报办公室存档。 5.4 目标、指标、方案实施绩效验证。

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大修工程 安 全 环 保 施 工 方 案2017年9月

安全、环境施工方案 一、安全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项目经理对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技术负责人对所分管的工作负相应的技术管理责任,并对项目经理负责。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及安全员对安全生产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施工队负责人对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1、安全教育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对所有参加的施工人员都要进行进场安全教育。教育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 安全生产工作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一级压一级,一级保一级,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 (1)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较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一般伤亡事故。 (2)无重大责任事故。 (3)无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4)无火灾事故。 (5)无中毒事故。 (6)无施工周边环境、建筑、设施损坏事件。 (7)和谐施工,确保无刑事案件发生。 (8)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3、安全体系 下设安全部、工程部、质检部、后勤部、测量队、办公室、施工班组 各个部门安排负责人一名。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质检部 工程部 安全环保部 测量队 综合办公室 后勤部 项目经理安全岗位责任? 1、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持本项目部全面工作,对本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负全面责任。?? 2、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国家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有权制定本项目部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奖罚。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保证这一体系正常有效运行。? 4、有责任组织成立并主持本项目部安全生产委员会,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5、有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系统,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并做到持证上岗。? 6、有责任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教育,明确各部门、各施工队负责人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责任,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7、有责任及时足额拨付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经费,积极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治理粉尘危害。?? 8、有责任定期向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告项目部安全生产情况。??? 项目总工安全岗位责任 1、项目总工是本工程项目的最高技术权威,其行为对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在技术上全面负责。 2、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国家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887-79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篇一: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我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 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原则;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 物总量控制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评选先进 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定制。(] 第二条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对环境保 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行政一把手是环境保护第 一责任人。 第三条配备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环保管理人员, 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运行状况。

第二章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每年根据公司下达的《环境监测计划》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监测时如有超标情况,要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不得私自减少监测次数或停止监测。 第五条每月3日上报前一个月的《环境报表》。 第六条生产办除开展常规监测外,要承担对突发性的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 第七条外排污水和大气的监测外委进行。 第三章环境保护工作日常管理 第八条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天侯、全员的环保管理,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同时,必须有环保工作内容。 第九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重点要作好“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 第十条完善环保各项基础资料。

热电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热电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环保管理的基本原则、标准分类、组织机构、环保计划、 设备、监测管理以及保护、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环保管理。 2 引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GBl8485--2001《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标准》 GBl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 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 环保管理的基本原则 3.1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3.2 广泛开展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消除污染源。 4 环境管理标准的分类 4.1 按环境要求分空气标准、水质标准、噪音标准、绿化标准等。 4.2 按管理内容分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设计标准等。 5 环境保护的组织机构

5.1 建立公司环保领导小组,机构设立在生技部。 5.1.1 环保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任组长,公司各部门和专业负责人为成员。 5.1.2 环保领导小组成员内确定l人为环保专管员,负责全公司的环保日常管理工作。 5.1.3 环保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A.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规定; B.审查本公司环保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 C.领导并组织本公司的“三废”治理工作; D.检查监督本公司排放的污染物质(废水、烟尘、废渣、废灰)情况,确保排放的污染物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5.2 环保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5.2.1 环保日常工作由生技部负责,生技部设专职环保人员。 5.2.2 生技部有关环保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贯彻落实国家的环保法令,上级有关环保工作的指示; B.负责编制环保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经环保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组织贯彻实施: C.编制审查环保技术改造方案和治理方案,并督促实施; D.监督“三同时”原则的贯彻; E.负责安排公司内污染物的定期监测工作,对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提出治理措施,并督促落实;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程序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方案程序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7376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程序 En viro nmen tai and occupati 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 ageme nt program proced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 目的 依据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分别制定并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确保实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控制。 3. 职责 3.1安全环境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安全环境部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检查。 3.2公司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分解目标和指标,制定相 应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或措施并实施,确保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4. 程序活动描述 4.1编制公司的管理方案 安全环境部依据经管理者代表批准的公司“重要环境因 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清单”,协助各部门编制环境管理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汇集成公司的环境及OHS t理方 案,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4.2编制部门的管理方案(措施) 各部门在确保承担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的责任外,还应制定并实施针对本单位内一般的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4.3公司环境管理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基本 内容 (1) 依据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 (2) 环境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具体方法 或技术措施细节;

8、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及实施计划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工程所在区属于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项目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永顺县境内,我5标合同段位于龙山县茅坪乡,起于茅坪乡干坝村K22+200,终于K24+028,全长2.829公里。 2、工程概述 龙永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21+200~K24+028.537,全长2.829km,。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426911立方米(挖土方:29097.0m3,挖石方:170515.0m3,填土方:26539.0 m3,填石:176972.0m3,清淤:23788m3);防护排水工程8927.6立方米;便道1.2km;大桥253米/座:干坝村大桥(左幅:3×30m+4×30m,起讫桩号K23+524.5~K23+736.005,桥长222m,右幅:4×30m+4×30m,起讫桩号K23+482~K23+735,桥长253m,通道3座,涵洞1座,全桥共26根桩基,U型桥台4个,桩顶系梁6个,盖梁13个,75片T梁。隧道工程1800m/座:砂子坡隧道长全1800m:左线:起讫桩K21+200~K23+000;Ⅴ级围岩30m、Ⅳ级围岩1035m、Ⅲ级围岩735m;右幅:起讫桩号K21+200~K22+998,长度1798m,其中:Ⅴ级围岩33m、Ⅲ级围岩755m、Ⅳ级围岩1010m,人行横洞3处,车行横洞2处。左线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上,出口位于半径R=1350的圆曲线上;右线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上,

出口位于半径R=1450的圆曲线上。 3、主要技术标准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米。 二、环保管理目标: 遵守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环境保护目标,合理组织施工活动,不因施工活动使项目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质量明显降低,保护施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和区域人群健康。保护生态、绿化环境、改善施工环境。 三、环保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1、组织机构 为了搞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我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组长:闫振虎吕长德 副组长:管秀海章国春 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各架子队长 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 制定环境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 检查和督促措施的实施; 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保证物资及机具的供给。 安质环保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环保保证体系

环境管理计划(WP2)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lan of Shanghai DOW Center Project WP2 上海陶氏中心项目WP2标环境管理计划 China Jiangsu Construction Corp. 江苏省建设集团公司(沪) Sep 21st, 2006

Purify environment, civilized construction,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influences to environment, meeting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nsisting idea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eople foremost” 净化环境、文明施工、预防和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满足环境规定要求。坚持环境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 (1)、Noise pollution pretension噪音控制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Day time <70db, night < 55db; Decoration construction: daytime <65db, nigh <55db. (Night refers to time from 22:00pm to 6:00am) Structure construction: Daytime<70dB, night<55dB; Decoration construction: Daytime<65dB, night<55dB. 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Night construction should be arranged well and apply for permission following relevant procedure. Reduce influence of night construction to the surroundings. Properly arrange the work to avoid noise work at night. Avoid firmly disturbing the adjacent residents. 抓好夜间施工这一环节,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减少夜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夜间避免进行噪音较大的工作,坚决不发生扰民现象。 现场考虑采用2~3台锤击桩机进行沉桩,在该部分桩机边上的工人将会要求佩戴听力防护用品。 (2)、Dust control现场扬尘控制 现场配备专门的文明施工小组,每天进行清扫。 No dust visible by eyesight. Main site transportation road shall be hardened 100%. 施工现场扬尘排放达到目测无尘的要求,现场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达到100。Construction works that cause dust: site cleaning, excavation, operation of back-act excavators and grab bucket machines, and running of vehicles. 引起灰尘的建筑施工包括:现场清理、挖土、反铲挖土机、抓斗机械工作、运输车辆开行。Measures to reduce dust as following 减少起尘的措施如下: Site construction road shall be kept unblocked and clean. It is forbidden to pile materials or waste on the road. Special person shall be assigned to do the road cleaning everyday. 现场施工道路要保持畅通与清洁。安排专人每天进行施工道路的清理工作。 Water the road. Interval of watering shall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and road conditions. Assign special persons in charge of it. 对路面进行洒水,洒水间隔时间根据天气和路面情况灵活调整,并派专人负责。 Fencing protection shall be adopted around works that cause plenty dusts and clean the areas after work completion. 进行灰尘较大的工作时,周边进行适当围护,并在完成后做好清理工作。 Reduce materials transfer times and time. 减少搬运次数、搬运时间。 Reduce influenced frequency of material piles surface and material store areas. 尽量减少材料堆表面受干扰的频率和堆放区受干扰的次数。

环境方针、目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管理程序

1.目的 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环境状况,实现对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为确保实现目标和指标而制定的环境管理方案的管理,改进公司的环境行为。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与实施。 3.权责 3.1总经理负责对环境方针的制定。 3.2总经理负责对环境管理者代表的任命; 3.3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环境管理方案的批准,并负责组织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负责监督环境方针的实施; 3.4行政部负责环境管理方案的起草和实施; 3.5财务部负责提供环境管理方案所需要的资金; 3.6品质部负责监督和检查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并对结果进行验证。 4.定义(无) 5. 作业内容 5.1环境方针 5.1.1环境方针的制定 总经理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目的,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环境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所有为公司或代表公司从事与环境活动相关的工作人员。 5.1.2环境方针的内容 环境方针: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持续改进。 本公司承诺以下要求,以达保护环境的目的及进行持续的改善。 5.1.2.1遵守并符合环境保护法律及本公司认可的行业规范和内部标准。 5.1.2.2加强污染源的控制与改善,持续进行制程减废及污染预防工作。 5.1.2.3在可确保产品质量的原则下,减少原材料消耗,用低污染的设备及危害性较低的原料,降低环境负荷。 5.1.2.4使用的资源尽量以回收再利用方式,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难以再循环的配件、材料的使用。 5.1.2.5教育所有的员工,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 5.1.2.6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通过运行控制来提高环保业绩。 5.1.2.7公开对外承诺公司环境保护的决心,保持与公众、相关方的密切合作,以利于社会的监督和交流。 5.1.2.8科学制定环境管理目标及指标,有效开展环境管理活动,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5.1.3环境方针应确保: 5.1.3.1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5.1.3.2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 5.1.3.3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遵守组织应服从的其他要求作出承诺; 5.1.3.4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项目环境保护计划清单方案设计

京藏高速改扩建望远至金积段 JZ16合同段 (K1199+050~K1212+996.464段全长13.946464公里)环境保护方案 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京藏高速改扩建望远至金积段JZ1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环境保护方案 1、工程概况 京藏高速公路石嘴山(蒙宁界)至中宁段改扩建工程第JZ16标段路线起讫桩号:K1199+050-K1212+996.464,全长13.946464km,拓宽方式为原路两侧拓宽,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km/h。 合同工期:2016年10月1日—2018年8月31日,共计700日历天。 本项目路基标准宽度41m,中央分隔带宽2m,路缘带2×0.75m,行车道宽8×3.75m,硬路肩宽2×3.0m,土路肩宽2×0.75m。旧路补强段路面结构层为4cm改性沥青AC-13C上面层,6cm改性沥青AC-20C 中面层和调平层;新建路面结构层为4cm改性沥青AC-13C上面层,6cm 改性沥青AC-20C中面层,12cm厚ATB-30沥青碎石,1cm改性沥青封层,4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路面总厚度为83cm。 施工内容包含路基、路面、桥涵、交安设施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其中大桥拆除新建3座;大桥拼宽1座;中桥拆除新建6座;中桥拼宽1座;小桥拆除新建2座;涵洞(接长)61道,涵洞新建4道,另包含永宁互通立交一座、永宁服务区一座。 2、施工环保目标 环境方针:遵规守法预防污染 美化环境保护生态

环境目标:杜绝重大污染、重大火灾等重大事故发生;对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统一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施工噪声的控制。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落实“三同时”,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杜绝重大环境污染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对固体废气物分类收集,统一处理,控制噪声、扬尘污染,控制污水排放。将本工程建成绿色环保工程。 3、环保管理机构及职责 环保管理机构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王智勋 副组长:李文伟、高永怀 专职安全员:王龙 组员:杨冬冬、徐洋、海利、石君臣、沈彦峰、唐飞、马建华、各作业队负责人组成。 环保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组长:对整个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全面负责,并负责安排、监督、检查等工作。 副组长:负责编制环境管理计划方案,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组员:负责各施工作业层,各工序按环保方案措施实施,最大限

环境管理计划

中铁十九局三公司汤屯高速路面第二合同段 K225+709.5~HK251+573.117 环境管理计划 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是本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以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环境管理模式建立的本单位环境管理文件为依据,阐述本工程项目的环境管理目标,对施工全过程的环保活动做具体描述,提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是指导本工程项目有关人员为满足合同要求和实现环境保护的行动准则。现批准实施,希有关人员遵照执行。 本项目环境计划自 2006年3月15日起实施。 批准人: 2006年3月15日

编制说明 1、本《中铁十九局三公司铜黄高速公路路面第二合同段项目环境管理 计划》(以下简称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是依据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标准模式5.1.4.3环境管理计划和铜黄高速公路路面第二合 同段的合同要求编制的,符合本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2、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是针对本工程特点,规范本项目的环境管理 活动,向业主提供环境保证,全面地、经济地满足合同要求和完成所制定的 环境目标。 3、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所涉及的环保活动,对其职责和权限进行分配。 4、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阐述了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活动,是 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基本要求,是项目全体员工实现环境管理目 标的行动准则。 5、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的支持性文件有:程序文件、公路工程施工规 范及验收标准等。 6、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是受控文件,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以保证现场使用的都是有效版本。 7、环境管理计划编号:06001

环境控制管理方案

城开·青菱城市花园 705#、706#、708#、709#楼 环 境 管 理 方 案 编制人:(技术负责) 审核人:(项目经理) 审批人:(总工程师) 武汉烽火建筑有限公司 青菱城市花园项目部 2010年6月26日

环境控制管理方案 一、降低噪音及环保措施 建筑施工工地是一个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尤其为噪音、粉尘及废水,而这些环境污染将直接影响周边社区生活环境。因此,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持正常施工,创建文明工地的主要工作之一。 1、防止施工噪声污染: 1)人为的噪声控制措施: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音扰民的自觉意识,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到白天作业;晚间作业如超过22:00时,尽量利用噪声小的机械施工。确保夜间施工中造成的噪音不超过55分贝; 2)易产生噪声的作业,施工现场的强噪音机械如:砂浆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施工作业尽量在封闭的机械棚内或在白天施工,以免影响员工与附近居民的休息时间。 2、防止空气污染: 1)施工垃圾较多,应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利用翻斗车,推拉至地面,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避免扬尘; 2)工程施工中应控制主要的粉尘污染。施工现场道路全部用砼地面,使其能承受一定的荷载,并随时洒水,防止道路扬尘; 3)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搅拌作业时,在搅拌机前设置“沉淀池”,使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流入水沟排入市政污水管; 4)办公区及施工区设置排水明沟,场地及道路放坡,使整体流水至水沟,然后排入城市排污管网内; 5)办公室、食堂卫生整齐有序,地面采用地砖敷设。四周场地平整、

(环境管理)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200 HEBCTC 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程序文件 HEBCTC/CX 0701—2003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2003-05-10发布2003-06-01实施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发布

1 目的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检验工作及其相关作业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必须的控制,以确保检验工作正常、安全、有效开展及检检结果的准确有效。 本程序适用于本室各类检验、抽样等作业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也适用于在本室外进行的检验项目的设施和环境控制。 2 职责 2.1 各检验室提出与检验有关的设施和环境配置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和验收,并对本室设施和环境进行日常维护、监控和记录。 2.2 业务室负责配置方案的初审,配合经批准的配置方案的实施和验收,监督检查安全保护措施的落实、执行和非常情况的受理、处理情况。 2.3 技术负责人审核设施和环境配置方案,室主任批准经审核的方案。 2.4 设施、环境监督员对检验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日常监督。 2.5 各检测室负责保存各类设施和环境档案。 3 程序 3.1 设施和环境要求 3.1.1 检验工作(含样品制备、存放等区域)场所、检验设施及环境条件应满足检验方法要求和正常安全检验作业的要求。 3.1.2 检验场所(含样品制备、存放等区域)应与办公场所分离。 3.1.3 对影响检验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各种因素(如灰尘、电磁干扰、电网电压、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应根据检验要求,在检验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1.4 检验场所的布局应不能有相互间干扰,对涉及安全及特殊要求的检验区域,要实施有效的隔离,有防护措施和必要的警示。 3.1.5 检验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满足检验方法、仪器设备、检验物品及工作条件等提出的要求。对于有特殊条件要求的检验区域(危险试验区、高精度测量区、恒温恒湿区、特殊检验物品制备区等)要验证其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3.1.6 当检验涉及有害、有毒、强噪声、污染物时,应配备必要的设施,以使物品妥善保管、存放或处理。污染物处理排放应符合环境规定的要求。检验场所应配备用以排放、隔离等保护、防护的设施、用具,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3.1.7 检验室能源配置(含水、电、气等)由业务室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使负荷均衡安全。 3.1.8 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及服务设施。 3.1.9 在本室以外场所进行检验、抽样等作业时,设施和环境条件按以上规定执行或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执行。 3.2 监控与维持 3.2.1 检测室对检验作业所使用的设施进行保养及维护,定期检查,发现损坏及时报修。 3.2.2 检验室应根据检验方法,仪器设备、检验物品管理等要求的控制精度,决定配置必要的监控、记录设备。报批后由业务室组织实施。 3.2.3 检验室使用检验所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进行功能检查,达到检验规定的要求。 3.2.4 检验室负责《试验室环境条件(温、湿度)的记录》。 3.2.5 当发现环境影响检验质量时,检验室应立即停止检验,及时向业务室反映,做到及时采取措施维修或处理,保持检验工作处于最佳环境状态,并检查对以前检验工作的影响。

项目环境保护计划方案

目录 1 总则 (1) 2 施工环保目标 (1) 3 环境保护原则 (2) 4 检查制度 (2) 4.1环境保护巡视检查和定期检查 (2) 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 6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4) 6.1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 (4) 6.2现有公用设施的保护措施 (5) 6.3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5) 6.4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6) 6.5防止噪声的措施 (8) 6.6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9) 6.7废弃物控制措施 (10) 6.7.1 废弃物的分类 (10) 6.7.2 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 (11) 6.7.3 废弃物的处理 (11) 6.7.4 废弃物清理、存放及储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 6.8节能降耗控制措施 (12) 6.8.1 能源管理要求 (12) 6.8.2 节能降耗控制 (12) 6.8.3 能源消耗监督检查 (13) 6.9竣工后环境恢复措施 (13) 7 水土保持措施 (14) 8 临时工程的使用及恢复 (14) 8.1大临工程 (14) 8.2其他临时工程 (15)

项目环境保护计划 1 总则 (1)本项目部承担里程K673+475—K695+000段的施工任务,其中路基填方552534m3,挖方280036m3,大桥3座656.94延长米,公跨铁桥梁4座332.16延长米,框架小桥3座,涵洞共计163座(其中框架涵138座,倒虹吸25座),合同工期2012年7月-2016年1月 本标段地处平原地带,施工管段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崩塌、溜塌、湿地、膨胀土、软土等。为加强本标段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措施)计划。 (2)本标段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主要包括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及储存场、施工机械营地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包括生态环境、声环境、震动环境和水环境。 (3)本标段施工环境保护的重点目标主要为沿线的土地土壤、基本农田、地皮植被、野生动植物、湿地、原始地貌景观、河流水质、水土保持、文物古迹等。 2 施工环保目标 环境方针:遵规守法预防污染 美化环境保护生态 环境目标:杜绝重大污染、重大火灾等重大事故发生;对固体

环境规划管理重点要点

第一章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 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 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 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 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 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 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 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5.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 (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 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 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4)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规划方法等。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和污染预防模式实施过程的环境规划管理等。(2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组织与其环境绩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等。 (3)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环境标志等。 (4)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建设项目、城市环境、农村环境、海洋环境、开发区环境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管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第二章 1.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与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编制范围 (2) 四、环境方针与目标 (2) 1、环境保护管理方针 (2) 2、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2) 五、环镜保护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3) 1、环保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3) 2、环保组织机构 (4) 六、环境保护制度 (4) 1、防治噪声污染规定 (4) 2、防治大气污染 (5) 3、生态保护措施 (6) 4、环境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6) 5、临时设施环境保护措施 (7) 6、钢筋加工场环境保护措施 (8) 7、施工便道环境保护措施 (9) 8、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 (9) 9、施工现场废弃物管理规定 (10) 10、................................................. 临时工程环保措施13 11、................................................. 粉尘污染控制措施13 12、................................................. 弃碴管理控制措施14 13、..................................... 施工现场自然资源保护控制措施14 14、................................................. 油品泄漏控制措施15 15、................................................. 施工噪声控制措施16 16、................................................... 供货方控制措施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