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遗传

性格与遗传
性格与遗传

性格与遗传

心理遗传学是遗传学中发展最慢的,这个学说还没有系统化。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根本性格”是心理遗传学中性格的深层部分,即:活泼、开朗、冷静、急躁等几方面受遗传影响很多,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定论。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小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芳香。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和孩子真的不一样,轻声哭、开心笑、天真的发呆、无忧无虑的撒欢……而性格,就像七彩的花,缤纷绽放。

性格会遗传吗?

心理遗传学认为,孩子的性格一半来自遗传,这包括直系亲属的DNA遗传以及血型遗传;一半则来自后天发展,包括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甚至包括居住条件和饮食习惯。并且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在社会生活中接触的范围扩大,他的性格趋向社会性,受环境的影响加深,成长道路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其性格都有变化和被重塑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性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的特征。

性格形成,从婴儿开始

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似乎有些宝宝一出生就很乖巧,不哭不闹,家长带了就很省心;有的宝宝生下来后夜夜啼哭……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对此,儿童心理研究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这是由婴儿的先天气质决定的。气质是一个与遗传有关、属于先天的、新生儿自出生的瞬间即表现出不同的气质,而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种气质随着宝宝日后在成长中的实践,慢慢就养成了特定的性格。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家长对待婴儿的态度和行为完全是由父母一方的个性、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和对孩子的期望决

定的,然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却表明,这种观点过于绝对。事实上,许多实验已经表明,婴儿本身的气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父母对待婴儿的态度和方式。而婴儿的气质类型主要有3种:平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

平易型婴儿: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实现新要求,因而护理起来比较容易,父母也就更愿意对他提供更多的关怀和爱抚,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更积极。这些都会对亲子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婴儿也会因此而觉得自己被父母关心、重视,因而情绪、行为表现都会更加积极,发展也会更为迅速。

困难型婴儿:护理起来比较困难,他们的生活没有规律,情绪比较消极,他们很难对环境和父母感到满意,因此往往使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父母。久而久之,父母就会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孩子施加压力、催促孩子、或者向孩子让步,这些都会使孩子变得不耐烦、困惑甚至对父母产生敌意,从而形成一个消极的循环圈,这些孩子护理起来也就更为“困难”。

迟缓型婴儿:和困难型婴儿有些相似,他们同样对洗澡、新事物和陌生人反应消极,但是由于他们的这些消极反应不如困难型儿童那样强烈,因而家长对他们也比较有耐心。

“根本性格”——最真实的性格

“根本性格”是心理遗传学中性格的深层部分,即:活泼、开朗、冷静、急躁等几方面受遗传影响很多,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定论。“根本性格”的遗传,关系到家庭气氛,而一个家庭轻松民主或严肃沉闷的氛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最终性格的形成。

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为混合型,性格再开朗的孩子也有内向的时候,而急躁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中也会表现冷静的方面。是“根本性格”不起作用了吗?不!“根本性格”是在多数情况下、在关键时候起作用。面对一个只剩一半的苹果,有的孩子会满怀感恩地想:“太好了,我还有一半苹果”,而有的孩子会不免沮丧:“就剩下这半个苹果了!”

谁会影响宝宝的性格?

性格的形成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人则是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0~1岁的宝宝生活需要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照顾,而每天烦琐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照顾过程中,成人的性格特征、育儿方式、待人接物、兴趣爱好、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如一个温柔细致,做事有条有理的成人在育儿过程中就会表现得细致周到,呵护有加,这就可能影响到宝宝,使他也表现谨慎细心的性格特征,而性格风风火火的成人也可能会影响宝宝,使他变得外向活跃,不拘小节。可以肯定地说,宝宝的照料者,也就是和宝宝接触最多的人,会对其性格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

当然,宝宝还在不断地长大,在他今后的成长道路中还会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外要因素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其性格都有变化和被重塑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性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的特征。

近年来,一些西方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告诫父母要关注3岁前的宝宝,因为他们的研究显示:在3岁前,宝宝的性格就已形成。

母爱可改变婴儿性格和心理

英国科学家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并对其行为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因此,给婴儿多些亲吻、拥抱,将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与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那么,性格与血型、遗传基因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有没有天生赢家或失败者的性格?

常听到血型影响性格,譬如O型开朗,A型偏激、B型激进之类,这种“血型性格”说,虽然具体结论仍有待证实,但

专家认为,血型对性格肯定有着一定程度影响,因为这也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

专家表示,在心理医学上提出一种叫作“A型”的性格,A型性格是比较好动、率性、进取、爱表现、爱说话。但这里说的A并非指血型,而是一个医药上用来对比的,它的相对性格是“B型”,就是比较冷静、不好争辩、也比较内敛。心理医学上所指的A或B,是方便相对分类的,不是血型。天性来自父亲为什么一个孩子的性格或爱好与父母中的一

位非常相似,而另一个孩子却可能截然相反?是遗传的结果,还是环境的影响,或是其他因素所致?

古往今来,人们都会看到,许多孩子继承了父辈的事业。不仅在周围可以看到这种子承父业,在许多音乐世家或明星世家,几代人从事着同样的事业且都成就显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般来说,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能够隐约地见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方面相似于父母中的一个。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性格里都有父母的部分遗传,这个遗传部分占有40%,一般称为孩子的天性。形成性格另外的60%则跟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有关,特别是父母的模式影响。

意大利的人类学教授埃玛·玛莎解释说,“在卵子和精子的结合过程中,其男性或女性的显性基因占据优势的一方确定了新生婴儿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会有同父母或祖辈一方相同的眼球颜色以及其他身体上酷似之处的原因。这种遗传基因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她认为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基因中遗传下来的。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学者对一些经过处理的豚鼠胚胎进行

实验,使一部分豚鼠的身上只带有雄性基因,另一部分则只含有雌性基因,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母亲的基因对孩子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父亲的基因则主要影响易感性和情绪。

一些科学家把对豚鼠的实验结果大胆地推移到了人类

的性格遗传上,他们认为:“一个人个性的特点中至少有一半是直接由基因的特性决定的,大量的基因混合在一起互相作用产生综合效应决定了某人说话的语气、风格以及脾气等

等。”天性的决定因素有多少另一些心理专家则认为,虽然一个人肯定会受到天性的影响,但是遗传的天性不仅不是决定因素,甚至远远达不到40%或一半的影响力。他们认为,环境,即包括家庭环境及成长环境对孩子影响重大,尤其是家庭所能提供的教育与爱,是一个人性格的决定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完成的一些研究显示:儿童大概从两岁开始就在自制力、易感性和外向性格方面有了差别。但要断定父母和孩子的个性之间存在着某种遗传因素,只能在下列情况下有效:如果这种遗传因素紧密地同孩子存在的环境相关联,如果他生活在他的家庭这样的特定环境中。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了精神障碍的遗传性只有与特定的环境发生联系时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如果父母一方患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紧张症,其孩子一定是神经质的;但如果孩子远离他们的父母,那么孩子的神经质会有所抑制。科学家们因此认为,气质、性格能够在母体怀孕的过程中遗传,但并不总是遗传性的。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实际上可以和一台计算机相比拟,它保存了所有感情范畴内的程序,大脑的电脉冲使其中一些程序激活起来。而至今还没有任何人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程序的选择。

精神病科医生卡罗泰努托说:“尽管人们企图确立遗传因子在个体的心理和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但不管怎样,我认为它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更有可能的是文化教育的因素。最有理由说明这一点的就是艺术家的孩子们,他们除了继承父母特殊的天赋外,还生活在一个相当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或许还受到他们的名人父母成功事业的影响。”但是有时候,如果家庭过度“引导”孩子向父母一方的职业发展,奢望孩子做出本不属于他们所喜欢的事业的选择,以至形成一种病态的控制欲,那就会造成孩子们极端的逆反心理。

天生赢家谁注定不管一个人的个性究竟受什么影响更深,但到底有没有天生赢家的性格,又有没有天生的失败者的性格?

科学家认为,不是人人都能站到最前面去的,成功与失败的比率是2:8。有两个成功的人,就有8个人作后援。所以,就算有天生赢家的性格,也得遵循这个成功的比例。况

且,天生比较消极的性格,还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尽量作局部的改善。个人能否成功,首先要了解自己性格类型里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自然规律其实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其中有着不可思议的平衡。

在研究众多成功者的例子后,一位新加坡的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天生胜者或失败者的性格,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环境与教育决定这个人会发展哪一方面的性格。一些社会心理学家更认为,人的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优劣。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团队,社会上的各种性格可以互补。团队成功了,个人属于一分子,也一起成功。团体可以是一家公司,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

大环境下的亚洲新一代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从广义上说,某一地区的大环境里,有没有属于自己显著的性格特征?尤其亚洲各地都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这种转化是否已经塑造出新一代人们的性格?

一些专家认为,大气候里的激烈竞争,能激发出富于信心和憧憬能力的积极性格。“那种认识到自己能做到什么,并且勇于站到前线去,把接受挑战当作人生训练的进取性格,就可以促使团队进步。这在今天的亚洲很普遍,这是经济气候与环境所使然。”但社会心理学家同时认为,时下整个亚洲社会严重趋向物化,对于人们个性形成产生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因为家庭提供教育与爱,是一个人性格的决定因素。而经济的开放和观念开放,很多时候导致许多家庭的破裂,这个影响个性的大本营的不稳定会造成新一代的个性问题。一位新加坡的心理学家说:“恐惧和压力是分不开的。社会竞争激烈,连小学生都会申诉人生痛苦。人们害怕失败,带着隐藏忧患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偏向发展。孩子遇到难题不向家人诉苦,因为家庭压力大,80%的孩子宁可向朋友诉苦。但一个人假如小时候就视家庭为畏途,连这小社会都不能接受,如何面对大社会?在临床经验中,孩子在一个拥有双亲并且有爱的家庭长大,面对艰难时能更坚强,也较能掌握人际沟通。遗憾的是,如今离婚案例每年飙升,许多孩子都在不愉快中长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产生良好

的人性?”

遗传因素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人的性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争议颇大的问题。一般理论都倾向认为,遗传因素通过气质和智力而影响人的性格。在遗传因素的作用形成的气质,按照自己的活动方式,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在帮助人时动作敏捷、热情溢于言表,而粘液质的人则沉着冷静,情感蕴含在心。气质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所以,一开始气质就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早已为詹森研究证明了。不论儿童是由生身父母还是由收养或寄养家庭抚养,他们和生身父母之间在智商上总有显著的相关。詹森把此归因于遗传对智力的影响。进而言之,智力和性格都受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和类型的影响,而智力对人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这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在艰难险阻中表现出自觉、大胆、果断和坚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大凡政治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兼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创造力和优良的性格特征。性格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是性格发展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发生效应的。

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来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但是,除非较大刺激(比如失恋、对自己重要的人发生意外、重大失败或挫折等),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

什么是性格

人们所说的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习惯的行为方式。在实际生活中性格往往是最明显的人格特征。所以西方心理学把性格和人格当作同义词。性格特征一是表现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是热情关注参与还是冷漠无情甚至冷酷;二是表现在意志上,是坚强勇敢果断,还是懦弱邋遢,

办事拖泥带水;三是表现在情绪上,是稳定还是极易波动;四是表现在智力上,是自信心强,勇于钻研、创造、攀登,还是无主见、不自信、在困难面前总是灰心丧气。总之每个人的性格特征表现是相当复杂的,它与人的气质、智慧及能力密切相关。这些特征都以高级神经活动作为生理基础。心理学认为,性格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又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说一个人的气质主要以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基础,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性格的形成似乎是后天环境因素起着更多的作用,它主要是以高级神经活动在后天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动力定型为基础,是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遗传因素决定性格吗

以往的心理学家在性格的遗传上做过大量研究。有人对巴赫家系音乐才能调查研究,在300多年时间里,这个家族出了60位大音乐家,其中20人享有盛名,起码说明这个家族中遗传着对音乐偏爱的天性。

还有人对18世纪一位叫卡里克库两次结婚的后代分别进行调查发现,他前妻所生后代189人中,只有46人正常,余下143人都有酗酒、犯罪、癫痫或精神病的记录;而他与第二位妻子所生后代496人中几乎没有明显不正常者。

当然不能只凭这些调查就肯定说明人的性格、智能等特征就是遗传所决定,像巴赫后代对音乐的爱好,可能正是音乐家庭环境影响在发挥着作用。

有趣的是许多学者以双生子性格异同的研究来表明性

格与遗传基因的关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中心的研究指出,双生子即使分开生活,他们的饮食习惯、口味、声音、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性格特征,仍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很明显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非双生子同胞兄弟的相

关系数。在该研究的双生子中有一对很早就分开的“双生子”,后来相遇时发现,他们不仅身高、体重相同,说话的腔调、做事的风格、步态姿势相似,兄弟俩的妻子都叫琳达,后来都离了婚,他们的大孩子都叫佳姆斯·奥伦,兄弟俩都开雪佛莱轿车,都有木工的业余爱好,都喜欢在同一海边渡假,都在自家花园的树丛周围修了一圈坐椅……这些现象表

明性格、爱好、志趣等确实与遗传物质——基因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遗传在性格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环境因素决定性格吗

环境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十分显著:研究发现,婴儿期母爱被剥夺,将很难产生自信和信任感;少儿期将男孩打扮成姑娘,常会引起性角色误差的性心理变态;经常挨父母打骂的孩子常形成撒谎、缺乏独立、唯唯诺诺的性格,也有的产生反抗攻击行为;而幼时娇生惯养、放纵、溺爱,可能养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懒惰、意志薄弱的个性;父母吵架、家庭暴力往往致孩子胆小或相反也学成狂躁暴虐的禀性。但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的作用绝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在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是造就一个人性格的根本。

那么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那位男士的儿子为什么

没有继承其父的内向、孤独、怯懦、寡欲的性格。其实这不难理解,即使遗传起主要作用,那么父母的性格在儿女身上也只能各自体现一半,而且往往二者体现不均衡,有优势和弱势之分。那位男士的性格在儿子身上就占了弱势,而孩子母亲那激情豪放、敢作敢当的性格更多地传给了儿子。再加上母亲与干爸的亲昵在孩子眼皮下,亲爸的吃醋尴尬等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孩子若不过早的性早熟、过早地追逐异性,那才是怪事!这也正说明性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双双打造成的。

口袋妖怪性格

第一类性格(攻击型) 性格名称: 实干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努力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孤僻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寂寞特性: +攻-防 性格名称: 固执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性格强特性: +攻-特攻性格名称: 调皮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任性特性: +攻-特防 性格名称: 勇敢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勇敢特性: +攻-敏 第二类性格(防御型) 性格名称: 坦率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和气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大胆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大胆特性: +防-攻 性格名称: 淘气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顽皮特性: +防-特攻 性格名称: 无虑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轻浮特性: +防-特防 性格名称: 悠闲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慢性特性: +防-敏 第三类性格(特攻型) 性格名称: 害羞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怕人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保守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客气特性: +特攻-攻 性格名称: 稳重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大方特性: +特攻-防 性格名称: 马虎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轻率特性: +特攻-特防性格名称: 冷静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冷静特性: +特攻-敏 第四类性格(特防型) 性格名称: 浮躁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混乱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沉着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沉稳特性: +特防-攻 性格名称: 温顺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听话特性: +特防-防

性格名称: 慎重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身体特性: +特防-特攻性格名称: 狂妄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自大特性: +特防-敏第五类性格(敏捷型) 性格名称: 认真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坚定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胆小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胆小特性: +敏-攻 性格名称: 急躁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小气特性: +敏-防 性格名称: 开朗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活泼特性: +敏-特攻性格名称: 天真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单纯特性: +敏-特防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更加不可能要孩子都变成一个样!孩子们生下来,都有自己的天生的气质,有的孩子开朗、有的孩子不善于说话、有的孩子乐观、有的孩子悲观,这些天生自带来的气质,妈妈们又有多少了解呢? 一项研究发现,有些儿童在学前环境中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易发怒的问题,是因为他们遗传了家长的性格,具有产生行为问题的遗传倾向。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怎么这么爱发脾气/不听话/倔呢?” 答案是:对小宝宝来说,很大程度是基因决定,天生的。 1、科学实验的证明 科学家研究了一对出生即被领养、40年不曾相见的同卵双胞胎达芙妮和芭芭拉。虽然从未谋面,但是她们的爱好、择偶观、生活小习惯、性格几乎完全一样。甚至40年后初次见面,她们选择的衣着都不谋而合,天哪! 近些年脑科学、基因科学的进展,让科学家发觉,之前忽视了基因的强大作用。不论是智力高低,还是内向外向、胆子大还

是胆子小,甚至爱不爱吃辣,都和基因有超强大关系。 所以,其实性格这东西,确实是不太公平的。有的大脑天生就设定成乐天派,有的人性格天生就容易看到黑暗面。基因决定了我们性格的相当程度的底色。 是不是觉得挺震撼的?性格一大部分竟然是基因决定的!但是我们得接受现实啊!这的确是近年来基因科学取得的结论。 要知道,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活泼外向,有数不清的精力,这种孩子恰恰需要靠高能量的运动来挥洒出来,天天让他像安静孩子似的呆着,他会很难受的。还有的内向孩子的妈妈总在问:“如何能让我的孩子大方一点? 如果你能明白,这么小的孩子内向、慢热,更多的是天生基因的影响,而不是你教养方式的原因,你也许会释然下来,学会欣赏天赋的本真的他,而不是急吼吼地去改变他,别跟孩子本身的性格较劲。 2、终结你做父母的焦虑 孩子的性格究竟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说:是孩子天生基因和外界互动的结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每个孩子内化的方式都不同。孩子的不同反应,又进一步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予以反馈。成长二十年左右的数不清的来回、互动,最终才形成了孩子的人格特质。所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独特的、无法预测的。孩子

四类东方田鼠的部分遗传特性研究

四类东方田鼠的部分遗传特性研究 本研究从染色体、同工酶及蛋白、DNA三个方面研究了来自湖南、宁夏和黑 龙江三地的四类东方田鼠的遗传特性和亲缘关系,旨在为进一步明确我国东方田 鼠的亚种分类提供遗传学依据。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法对四类东方田鼠的 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湖南东方田鼠的核型为2n=52=12(m+sm)+38(t+st)+XY(m,t); 宁夏东方田鼠的核型为2n=52=10(m+sm)+40(t+st)+XY(m,t);黑龙江大体型东 方田鼠的核型为2n=40=18(m+sm)+20(t+st)+XY(t,t);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 的核型为2n=40=16(m+sm)+22(t+st)+XY(m,t)。应用乙酸纤维素膜电泳法 分析了四类东方田鼠的10种同工酶及蛋白,并观察了它们在这些生化基因位点 上的基因分布特征以研究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 结果表明:四类东方田鼠在所观察的10个生化位点上,大部分都存在着多 态性现象;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与其它三类东方田鼠的电泳结果差异较大,在Es-1、Hbb、Gpi-1、Akp-1、Trf、Ce-2六个位点土都存在其所特有的等位基因, 其中Es-1、Hbb和Gpi-1三位点上它的基因型与其它三类鼠完全不同;湖南、宁夏和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三者间的遗传距离在0.0633~0.2107之间,而黑龙 江小体型东方田鼠与其它三类鼠的遗传距离在0.7068~0.8953之间。四类东方 田鼠的UPGMA聚类分析图显示:湖南、宁夏和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聚为一类(湖南鼠与宁夏鼠首先相聚,再与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相聚),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单独为一类,与其它三类鼠的亲缘关系均相对较远。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四类东方田鼠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酸脱氢酶(LDH)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东方田

人类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调查分析

人类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调查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类一些常见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方式; 2.学会系谱调查及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人是最重要的遗传学研究对象之一,由于许多实验方法受到限制,更不能控制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况且人类世代时间较长,后代个体数很少,以及许多性状遗传的机制也很复杂,人类遗传学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对人类许多遗传性状的遗传特征尚不甚了解。利用系谱方法进展较慢,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加速了人类性状的研究进展。 不过,利用系谱分析仍是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决定人类性状或疾病的基因的传递规律的重要方法。所谓系谱,或称家系图,即是指某一家族各世代成员数目、亲属关系与某基因表达的性状或疾病在该家系成员中分布情况的示意图。系谱的调查一般都从最先发现的具有某—性状或症状的先证者入手,进而追溯其直系和旁系的亲属。系谱分析法常用于单基因遗传性状和单基因疾病遗传方式的研究,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以及性连锁显性和隐性遗传方式的分析。 本实验将调查一些已知的人类遗传性状,初步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学生可对自己家庭的某些性状作相应的系谱分析,从而学习基本的系谱分析方法。 同时,根据所测得数据可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判断供试群体是否处于群体平衡状态。三实验过程 1.人类血型的遗传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是产生抗原抗体的遗传特征。根据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划分为各种系或组别。血型从狭义上讲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广以上来说包括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血液各成分的抗原的差异。随着临床输血、组织和器官移植,以及血液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许多新的血型系统,并逐渐了解和掌握了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化学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考古学和临床医学等各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 人类血型的发现早在1900年就由Karl Landsteiner博士报道。这个重要的发现建立了人类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ABO血型的划分基础即红血球细胞膜上抗原存在的性质。这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红血球表面抗原结合发生凝聚,随之由巨噬细胞清除。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有两种,分别记为A和B。红血球表面抗原为A的即为A血型,抗原为B的即为B血型,同时具有A、B两种抗原的为AB型,而既没有A,也没有B抗原的为0血型。此外,在相应的血清中,A型者血清含抗B抗体称为β抗体,B型者血清中含抗A抗体或称α抗体,O型者血清中则同时含上述两种抗体,而AB型者血清中没有这两种抗体。由于相应抗原抗体之间的凝聚反应,在输血时对供血、受血者的血型有一定血型限制要求,最好以同血型个体之间供血和受血为好。 从遗传上来看,ABO血型是由红血球抗原类型决定的,而抗原的差别即在其糖基上。这是由相应的基因决定的,即位于人类第九染色体上的3个等位基因IAIB和IO决定的。IA、IB基因为并显性,而IO或记为i对IA、IB为隐性。统计全班的血型,并作纪录,填入表中:2.几种身体特征的遗传 针对以下性状进行调查,统计数据,记录各性状在本班的百分比。不过,这个百分比不能说明这一性状是否遗传,更不能确定是隐性还是显性。要了解这些性状是否是遗传性状,可以通过系谱分析法确定,每个同学调查自己的家庭成员,或别的家庭的成员,画出家庭系

遗传基因决定性格

遗传基因决定性格? 中国科技网 | 2015年04月29日阅读(35358)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人人都希望有令自己满意的性格。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有一女子天生“无所畏惧”,美国艾奥瓦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对这名被称为“SM”的女性有超过15年的研究。他们发现,“SM”患有一种罕见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类脂蛋白沉积症,这种病让她大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体不起作用。即使别人用枪指着这名女子,她也不会表现出一丝恐惧;在遭遇抢劫后,她连警都没有报,因为在她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事儿。 人的性格真的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吗?先天与后天因素到底对人的性格影响有多大?后天因素会改变人的性格吗?笔者为此采访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新影。 存在“性格基因” 1993年,《科学》杂志发表了荷兰奈梅亨大学的遗传学家汉·布鲁纳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对一个荷兰家族进行,该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员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击性,如裸露、纵火、强奸等。他们的愤怒阈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压力都会激起这些人莫名的疯狂,甚至会殴打激怒他们的人。对他们进行遗传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体内缺少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此后,科学家不断发现基因与性格存在关联的证据。 李新影表示,目前在性格与基因的关联研究中,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是与脑内神经递质有关的基因。“例如,如果人脑内…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较少,人就容易抑郁,5-羟色胺基因、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等都与人的抑郁有关。还有去甲肾上腺素、单胺氧化酶等脑内神经递质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也常能听见人们说某人身上存在某种基因特质,比如说某人有“冒险基因”“快乐基因”“抑郁基因”等,对于这种将人的性格特征与基因直接挂钩的说法,李新影表示,当前科学界对于人类性格受哪些基因的影响还未搞清楚,只有粗浅皮毛的认识。但某些基因的确与性格行为有关系。“例如,我们人体内都存在的

口袋妖怪性格+辅助性格+亲密度+战斗塔裁判

改变亲密度方法: 改变亲密度 | 目前亲密度 | | 0~99 | 100~199 | 200~255 | ------------------------------------------------------ 升一级 | +5 | +3 | +2 | ------------------------------------------------------ 与其他训练员战斗*注1 | +3 | +2 | +1 | ------------------------------------------------------ 走256歩*注2 | +1 | ------------------------------------------------------ 体力变为0 | -1 | ------------------------------------------------------ 吃补药 | +5 | +3 | +2 | ------------------------------------------------------ 力之粉(ちからのこな) | -5 | -10 | ------------------------------------------------------ 力之根(ちからのねっこ)| -10 | -15 | ------------------------------------------------------ 万能粉(ばんのうごな) | -5 | -10 | ------------------------------------------------------ 复活草(ふっかつそう) | -15 | -20 | ------------------------------------------------------ 孤僻·寂寞+攻击-防御 固执·性格强+攻击-特攻 调皮·任性+攻击-特防 勇敢·勇敢+攻击-敏捷 大胆·大胆+防御-攻击 淘气·顽皮+防御-特攻 无虑·轻浮+防御-特防 悠闲·慢性+防御-敏捷 保守·客气+特攻-攻击 稳重·大方+特攻-防御 马虎·马虎+特攻-特防 冷静·冷静+特攻-敏捷 沉着·沉稳+特防-攻击

人的气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人的气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目前,心理学家们普通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心理学界对之四种气质是这样解释的: 胆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 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这种气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市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气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 抑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这种气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 气质性格测试题 本测试题共60道题目,目的只是大概了解一下你的性格类型,为你分配适合的岗位。回答这些问题应实事求是,怎么样想就怎么样回答,不必多做考虑,因为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和好坏之分。 看清题目后请赋分,认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 1 、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说出来才痛快。 3、宁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喜欢和人交往。 9、羡慕那些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时间。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一 遗传特性

一遗传特性、控制基因 1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程斐,李式军,奥岩松,陈广福 摘要对大白菜(B rassica cam p estrise subsp. p ek inesis) 抽薹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白菜抽薹期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与细胞质遗传无关; 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其中加性基因效应比显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 显性效应表现为部分显性; 控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 早抽薹对晚抽薹为显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2(1): 26-28. 2 大白菜及种内杂种小白菜×大白菜、芜菁×大白菜的晚抽薹遗传效应研究 余阳俊张凤兰赵岫云张德双何娟张振贤 摘要:为进一步将小白菜、芜菁的优良晚抽薹特性转育到大白菜材料中,同时为转育遗传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对大白菜、小白菜、芜菁间的晚抽薹遗传效应进行研究。以4组晚抽薹与易抽薹的材料的对应亲本(YH和BY;FMS和BY;WS和BY;MM和BY)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试材分别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大白菜(YH)、小白菜(FMS和WS)、芜菁(MM)的晚抽薹性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早抽薹呈显性,其中WS的晚抽薹显性效应值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可望在晚抽薹育种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要育成一个晚抽性强的杂交品种必须双亲同时具备晚抽性才能成功。 华北农学报, 2005, 3: 17-21. 3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卓祖闯万恩梅张鲁刚张明科惠麦侠 摘要:以大白菜易抽薹自交系06S1703和耐抽薹自交系06J32形成的P1、P2、F1、F2、B1和B2等6个世代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大白菜抽薹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的抽薹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其中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5758和-13.619,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7552和-2.2577.B1、B2和F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95%、95.13%和96.25%,只在B1群体中检测到多基因效应,遗传率仅为1.39%,说明大白菜的抽薹性是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可以进行早期选择.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5: 923-928 4 二春化与光周期 1 种子春化与光周期处理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影响 奥岩松李式军 摘要:大白菜在进行种子春化处理时,不同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植株的花芽分化和抽薹过程影响很大。8℃的经双3,13℃下植株的花芽分化得早,分化速度快,抽薹时间早。抽薹期早晚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在花芽分化和抽薹上存在着大的遗传差异性,春化15d时,3℃和13℃的处理温度,均不能使晚抽薹材料S-1和YC完成花芽分化并引起植株的抽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3: 250-254. 2 春化温度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影响 惠麦侠张鲁刚巩振辉张明科侯沛 摘要:以冬性有明显差异的6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4个存化温度对大白菜的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冬性材料在3~11℃范围内,花芽分化和抽薹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强冬性材料适宜的春化温度为3~7℃.超过7℃,花芽分化和抽薹急剧延迟;冬性中等材料适宜的春化温度为3~9℃。故一般采用3~7℃的春化温度对不同冬性材料均适宜。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3: 2359-2361

六大特性百分之一百会遗传给孩子

6大特征,100%会遗传给孩子~ 想要生个健康宝宝的父母要注意哪些呢?有哪些因素孩子会遗传自父母呢?为了孩子的未来,遗传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 遗传因素 1.寿命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长寿的先例,那么你的孩子长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过,寿命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服用保健品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人的寿命。 2.身高 研究表明,人的身高有70%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的影响只占到30%。一般来讲,如果父母身材较高,孩子身材高的机会为3,矮的机会为1。 3.胖瘦 代谢率低的人就容易长胖,这是由于体形遗传因素而决定的。如果父母体形属于容易长胖的那种类型,孩子就容易偏胖。因此,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喂养上要注意营养平衡,不要吃得过多。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孩子发胖的机会是3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孩子发胖的机会是50%-60%。

肤色在遗传时往往不偏不倚,让人别无选择。它总是遵循着“相乘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则,给孩子打着父母“综合色”的烙印。比如,父母皮肤较黑,绝对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孩子;如果父母中一个人较黑,一个人较白,那么在胚胎时“平均”后,便给孩子形成一个不黑不白的中性肤色。 5.眼睛 父母的眼睛形状对孩子的影响显而易见。只要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是大眼睛,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就会大一些。还有双眼皮、眼球颜色、睫毛豆是遗传的。 6.鼻子 一般来讲,鼻子大、高而鼻孔宽的人呈显性遗传。父母双方中有一人是挺直的鼻梁,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

1.糖尿病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Ⅱ型比Ⅰ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显著。 2.心脏病 如果父母患心脏病,子女发生心脏病的几率要比父母没有心脏病的子女高出5-7倍。 3.高血压、高血脂 如果父母一方患高血压或高血脂,孩子患病几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几率将提高到75%。 4.肥胖症 父母一方是肥胖症,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肥胖症,可能性就会提高到70%。即便如此,只要孩子一直坚持健康饮食,锻炼身体,也能长成一个体重正常的孩子。 5.高度近视 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当爸妈均为高度近视时,宝宝近视的几率就会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近视,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发展为近视。因为遗传因素而成为近视的人数仅占近视总人数的5%,后天环境和习惯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性格与基因遗传和环境影响

性格与基因遗传和环境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或者“像他母亲一样多愁善感”,是说明了我们性格中的多大特征来自遗传。一般来说,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能够隐约地见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方面相似于他父母中的一个。 心理遗传学是遗传学中发展最慢的,这个学说还没有系统化。据说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它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因此,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母亲或父亲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对豚鼠大脑刺激的研究来证明这个观点。1984年,他们对一些经过处理的豚鼠胚胎进行实验,使一部分豚鼠的身上只带有雄性基因,另一部分则只含有雌性基因,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母亲的基因对孩子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父亲的基因则主要影响易感性和情绪。 当然,除了遗传素质,环境对个性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的一些研究显示:儿童大概从两岁开始就在自制力、易感性和外向性格方面有了差别。他们在对父母的科学心理测试中,证实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也可以断定存在着某种遗传因素,不过这种断定只能在下列情况下有效:如果这种遗传因素紧密地同孩子存在的环境相关联,如果他的出生易受遗传影响,如果他生活在他的家庭这样的特定环境中。为了证明这个论点,通过实验证明了精神障碍是有遗传性的,但是这种遗传性只有与特定的环境发生联系时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如果父母一方患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紧张症,其孩子一定是神经质的;但如果孩子远离他们的父母,那么孩子的神经质会有所抑制。就像精神疾病有遗传性那样,气质、性格的表现能够在母体怀孕的过程中遗传。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社会生活中接触的范围扩大,他的性格趋向社会性,受环境的影响加深。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为混合型,性格再开朗的孩子也有内向的时候,而急躁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中也会表现冷静的方面。性格开朗的人基本上一生都是性格开朗的,性格内向的人,基本上一辈子性格内向。虽然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活泼,但事实上,哪一种性格都各有利弊,不能完全决定人生。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口袋妖怪心金魂银推荐宠

口袋吧互动社区 ?口袋妖怪心金/魂银专区[求助]帮忙推荐一下一周目可用的宠作者:cvqqqq我现在刚打完鬼系道馆,目前有一只LV30电龙,和一只LV27月桂叶。请推荐一下其他可用的宠和怎样得到他们。我计划在一周目练4到5个PM。 发表于 2010-10-16 04:08作者:0.0xs本帖最后由深海路奇亚于 2010-10-16 21:58 编辑LZ很有胆量啊选草主角下面给LZ推荐几个通关个人认为还算比较好用的 暴鲤龙固执性格威吓特性龙舞+地震+攀瀑+冰之牙剧情在喷怒湖能抓到红色闪光暴鲤龙 雷伊布胆小性格蓄电特性十万伏特+高速移动+电磁波+影子球圆朱市遇到正辉后返回黄金市他家里会送给你伊布雷之石进化 九尾保守性格引火特性火焰喷射+大字火+恶之波动+怪异光线魂银 36号路六尾火之石进化 风速狗孤独性格引火特性火焰喷射+烈焰冲撞+神速+雷之牙/放晴心金 36号路卡蒂狗火之石进化 乘龙沉着性格蓄水特性冲浪+十万+冷冻光束+剧毒在连接山洞第3层拿了冲浪就可以去抓每周5会出现(明雷) 宝石海星保守性格自然恢复特性冲浪+十万+精神干扰+自我再生 47号水路海星星水之石进化 大食花稳重性格叶绿素特性飞叶风暴+催眠粉+放晴+阳光烈焰 31号路 32号路喇叭芽21级进化口呆花叶之石进化大食花 耿鬼胆小性格漂浮特性影子球+十万+催眠术+黑眼神鬼斯喇叭塔晚上20点以后出现16级进化鬼斯通打免通讯进化补丁后晚上高亲密度进化 胡地胆小性格同步率特性精神干扰+影子球+自我再生+替身 34号路 35号路出现凯西16级进化勇吉拉打免通讯进化补丁后学习精神干扰进化胡地 工具宠呢哥达鸭啥性格都行反正是工具宠冲浪+漩涡+攀瀑+碎岩 35号路冲浪可遇到或者再在愤怒胡抓只普通的暴鲤龙打这4个技能 大葱鸭居合斩+飞天 38号路晚上不出现 波克基古碎岩+闪光+飞天+神通力剧情给的蛋孵出波克比高亲密度进化波克基古 一周目刷竞技场换进化石请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916836.html,/newbbs/viewthread.php?tid=390771&extra=page%3D3 其次呢再建议LZ练一只双尾怪手拾物特性固执性格双重攻击+气合拳/蜻蜓回旋+瓦割+影子爪在44号路用头槌撞树可遇到长尾怪手学习双重攻击进化双尾怪手拾物特性每次战斗完后都有几率得到稀有物品例如神奇糖果心之鳞片等 另外7楼推荐的飞天螳螂建议打免通讯补丁后进化成巨钳螳螂技师特性固执性格剑舞+试刀+十字剪+子弹拳(心之鳞片回忆)捕虫大会捕捉得到不好抓到固执性格特性对应的所以一周目不建议抓来练 等1周目通关升级全国图鉴后听大木博士讲座抓同步率的超能女皇超能女皇同步率特性必学催眠术各种性格最好都有一只抓宠必备的同步率特性百分之50遇到相同性格PM 到那时候用固执性格同步率的超能女皇去抓飞天螳螂就好抓到固执性格的 发表于 2010-10-16 05:10作者:cvqqqq本帖最后由 cvqqqq 于 2010-10-16 06:27 编辑我下载的免通讯补丁上说鬼斯通40级进化,到底哪个是对的? 还有再问一下乘龙的(明雷)是什么意思? 再加一个问题,依布怎样可以进化成草依布和冰依布? 发表于 2010-10-16 06:22作者:xierunzhao吧里免通讯进化补丁的说明是NO.093 鬼斯通

宝宝性格不好或与基因有关

性格不好或与基因有关教育和遗传谁更重要孩子性格脾气不好可能是天生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5日报道,俄勒冈州立大学Cascades校区研究 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些儿童在学前环境中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易发怒的问题,是因为他们遗传了家长的性格,具有产生行为问题的遗传倾向。 研究人员收集并研究了233个家庭的数据,发现消极情绪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家长更有可能生养出因行为问题而苦恼的孩子。他们还研究了被收养孩子的情况,发现尽管抚养孩子的不是亲生父母,但是孩子的行为与亲生父母的性格有关系。 研究人员认为,基因解释了一些孩子在学前环境中茁壮成长,另一些孩子却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那些孩子很难融入更大的同龄人群体和更广泛的社交活动,也许不是老师或家长的问题,而是遗传问题。 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香农·利普斯科姆表示:“假如这样的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我们就可以不再那么担心所有孩子都有可能在幼托机构产生行为问题了。不过,在不同的环境,比如在家里或更小的群体中,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孩子也许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不建议孩子接受基因检测,但是家长和看护人员可以评估孩子的需要,帮助他们在更适合的环境中成长。 此前不久,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披露,放在日托中心或与保姆呆在一起的孩子更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例如多动症。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学前托儿所逗留时间长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处问题更少,而那些与祖父母呆在一起时间长的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更有可能出现问题。 孩子脾气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教出来的?

马斯德乌说:“我们可以将神经系统与手做比较。如果一个人的双手用来打铁,那么必定是手指粗壮却不灵活,相反,如果双手被用来弹钢琴,那手指必定修长而灵活。”因此,教育子女的方式比基因遗传更加重要。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或者“像他母亲一样多愁善感”,是说明了我们性格中的多大特征来自遗传。一般来说,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能够隐约地见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方面相似于他父母中的一个。 据说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它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因此,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母亲或父亲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 母亲的基因对孩子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父亲的基因则主要影响易感性和情绪。 除了遗传素质,环境对个性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的一些研究显示:儿童大概从两岁开始就在自制力、易感性和外向性格方面有了差别。他们在对父母的科学心理测试中,证实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也可以断定存在着某种遗传因素,不过这种断定只能在下列情况下有效:如果这种遗传因素紧密地同孩子存在的环境相关联,如果他的出生易受遗传影响,如果他生活在他的家庭这样的特定环境中。为了证明这个论点,通过实验证明了精神障碍是有遗传性的,但是这种遗传性只有与特定的环境发生联系时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如果父母一方患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紧张症,其孩子一定是神经质的;但如果孩子远离他们的父母,那么孩子的神经质会有所抑制。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最近火爆荧屏的《爸爸去哪儿》引起了各路网友看客的追捧。其中五位爸爸的育儿方法也是不少人谈论的话题。爸爸妈妈在欣赏完之后,联想到自家的宝宝,唯一的感慨就是,孩子们真的是乖巧时可爱像天使,暴走状态时又如“恶魔”。

神奇宝贝性格修正表

性格修正表(注:“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是指在宝石版的汉化版中的名称+ *1.1 - *0.9 ) 第一类性格(攻击型) 性格名称: 实干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努力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孤僻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寂寞特性: +攻-防 性格名称: 固执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性格强特性: +攻-特攻 性格名称: 调皮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任性特性: +攻-特防 性格名称: 勇敢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勇敢特性: +攻-敏 第二类性格(防御型) 性格名称: 坦率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和气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大胆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大胆特性: +防-攻 性格名称: 淘气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顽皮特性: +防-特攻 性格名称: 无虑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轻浮特性: +防-特防 性格名称: 悠闲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慢性特性: +防-敏 第三类性格(特攻型) 性格名称: 害羞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怕人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保守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客气特性: +特攻-攻 性格名称: 稳重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大方特性: +特攻-防 性格名称: 马虎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轻率特性: +特攻-特防 性格名称: 冷静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冷静特性: +特攻-敏 第四类性格(特防型) 性格名称: 浮躁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混乱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沉着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沉稳特性: +特防-攻 性格名称: 温顺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听话特性: +特防-防 性格名称: 慎重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身体特性: +特防-特攻 性格名称: 狂妄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自大特性: +特防-敏 第五类性格(敏捷型) 性格名称: 认真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坚定特性: 平衡 性格名称: 胆小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胆小特性: +敏-攻 性格名称: 急躁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小气特性: +敏-防 性格名称: 开朗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活泼特性: +敏-特攻 性格名称: 天真在游戏中显示的名称: 单纯特性: +敏-特防

园林植物同源四倍体的遗传特性(精)

园林植物同源四倍体的遗传特性 [ 10-12-14 10:34:00 ] 作者:尚瑛男杨鹏 鸣编辑:studa20 摘要多倍体在园林植物中广泛存在,由于多倍体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已逐渐成为广大遗传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就同源四倍体与相应二倍体核DNA、雌雄配子育性、受精过程的差异;同源四倍体结实率(或育性)降低的原因及其随世代推移的变化;叶绿体、线粒体与核基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同源四倍体;多倍化;遗传特性 一个物种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时,称为多倍体。多倍体作为高等植物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园林植物中广泛存在,如景天科、蔷薇科、锦葵科、禾本科、鸢尾科内多倍体种特别多。细胞核内染色体组加倍以后,常带来一些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这些改变都与基因剂量有关。一般表现在叶大、茎粗、花大、色浓;育性低;抗逆性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植物碱等表现偏高。如四倍体紫罗兰、桂竹香芳香性强、蜜腺多。自然界的多倍体的产生多出现在分布区的一些边缘地带,多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多倍体的出现常伴随着抗逆性的相对提高,如报春花原产温带,我国云南很多,原始种为二倍体,而新生的异源四倍体分布在二倍体区域内的高山上,三倍体和八倍体分布在更北或更南的高山上,而十四倍体生长在极地。20世纪30年代,自人们发现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以来,育种家们在植物倍性育种方面作出了较多的探索,形成了一些人工多倍体的商业品种。在花卉方面,矮牵牛、金鱼草、鸡冠花等多倍体植物多表现为叶片肥厚、花色艳丽、花期长、花瓣多等特点,观赏价值得到了提高;林木方面,四倍体桑树及刺槐在生长量及抗逆性方面都较之二倍体对照有了较大提高。 同源四倍体育性的降低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既有同源四倍体核内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间配对不正常致使育性降低,也有其他原因。植物的育性主要受核内染色体减数分裂及雌雄配子的育性、授粉受精过程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植物同源四倍体在前述几个方面较其起源二倍体均有所差异。植物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或其变化过程而造成同源四倍体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在DNA水平上与其起源二倍体的差异,研究这些变异有益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同源四倍体表现型变异的原因。 1同源四倍体与相应二倍体核DNA、雌雄配子育性、受精过程的差异 1.1同源四倍体与其起源二倍体DNA遗传结构的差异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把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引入到同源四倍体DNA遗传结构变异分析工作之中。从报道的若干植物种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基因和同工酶水平上,同源四倍体的DNA遗传结构与其起源二倍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DNA分子标记或同工酶的电泳图谱与起源二倍体相比有特异性谱带的增减。综合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2点:一是非加倍因素。即伴随着染色体加倍而产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及重组、核-质之间及合子胚与胚乳之间协调关系的变化等[1]。二是加倍

夫妻中谁的基因决定孩子的相貌,性格和智商

夫妻中谁的基因决定孩子的相貌,性格和智商 准妈妈们,看着自己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你一定会跟孩子他爹争论肚子里的孩子会长得像谁的问题吧?虽说相貌遗传这问题是难预知的,但从科学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XX与XY,谁来决定胎宝宝的智商和相貌? ————身高是谁的遗传大? ————父母各占一半。 在营养状况下的前提下,孩子的身高有70%的主动权掌握在父母的手里,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因为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父亲,35%来自母亲。假若父母双方个头不高,那就要靠宝宝后天那30%的努力了。 ————智力是谁的遗传大? ————妈妈。 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就遗传而言,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如果是个男孩子,就会更聪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为证明此点,我们首先来复习下高中生物知识: 男宝宝和女宝宝是怎样来的? 男生是XY,X (卵)是来自母亲,Y(精子)是来自父亲。

女生是XX,X (卵)是来自母亲,X(精子)是来自父亲。 所以生男生女都是先生的错,不要怪罪妈妈的肚皮不争气。 请注意: 男生是XY,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来自母亲的遗传,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亲跟母亲各有一半影响。 因为女生的智商是父亲母亲都有影响,所以会有中和的效应。所以女生智商的分布会呈现自然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就是倒钟状,中间最多,两边较少。 然后男生因为是完全只受一方影响,所以男生智商分布会呈现在偏向在两个极端。也就是说,男生天才比较多,但是同时,蠢材之中也是男生特别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 你要判断一个男生聪不聪明,看他妈妈就知道了。可是,你又要怎么判断一个男生的妈妈聪不聪明?......。.想不出简便的方法...。. 2. 然后我们用机率来算: 生男孩的机率= 1/2;生女孩的机率=1/2。 生男孩的时候,母亲对于男孩智商的影响力= 1 生女孩的时候,母亲对于女孩智商的影响力= 1/2 所以说母亲跟父亲对于下一代智商的影响力(期望值)的比例是 1*1/2 + 1/2*1/2 : 0*1/2 + 1/2*1/2= 0.75 :0.25= 3 :1= 母:父 所以说,如果你: 1. 是男生,如果你觉得你很笨的话。你千万要娶一个聪明的女生来。这样你小孩翻盘的机率还有七成五,人生还是充满了希望。 2. 是女生,如果你觉得你很笨的话,因为,你翻人家盘的机率有七成五...。.啊,

性格与遗传

性格与遗传 1.性格会遗传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那么一个人的性格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对性格的形成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更重要?这是千百年来哲学家、科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而采取哪种立场,有时与个人的体验有关。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他的同事起初都是环境决定论者,直到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才意识到遗传因素的重要性。许多父母也有同样的感受。 国内正在热播一部国产武侠动画片,有人认为该片“充满了暴力、脏口、恐吓、威胁”,孩子们长期观看,“会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请求停播该片。但有一位被称为“童话大王”的儿童文学作家对此很不以为然,对记者表示:“我认为一个孩子的性格怎么样,基本上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后天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有多大我不是很清楚,但是父母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基本上就应该是怎样的了。” “童话大王”的观点,是属于所谓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向来被认为是反动的、保守的,环境决定论则被认为是进步的、开明的。争论虽然激烈,在以前却缺乏严谨而客观的科学研究,或者是出于社会偏见,或者是出于美好的愿望。近二十年来,才有了比较可靠的科学研究,可以对基因、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下一个结论。 在遗传学上,要研究基因与环境的关系,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有着相同的基因组的个体(也就是所谓克隆)控制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比较其结果。同卵孪生子有着相同的基因组,是很好的实验材料,但是我们却无法拿人来做这种控制实验,只能进行调查统计。 这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比较同卵孪生子和异卵孪生子的异同。同卵孪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来的,他们的基因组相同,遗传相似程度达到100%。异卵孪生子则是两个(或更多个)卵分别被两个(或更多个)精子受精产生的不同受精卵分别发育而来的,虽然他们在同一时间位于同一子宫,但是他们的遗传相似程度与同一对父母在不同时间生下的两个孩子是一样的,平均为50%。如果某种行为特征在同卵孪生子之间的相似程度并不比异卵孪生子高,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种特征的遗传程度很弱。反之,如果同卵孪生子在某种行为特征的相似程度高于异卵孪生子,那么它就很可能是受到遗传影响的。 另一种方法是比较出生后不久就被分开在不同家庭抚养的同卵孪生子和在同一个家庭抚养的同卵孪生子。这个办法的依据是认为在不同家庭抚养的孪生子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其相似性就可认为是由于有相同的基因导致的。这个依据并不完全可靠,因为孪生子在被分开抚养之前,至少已有九个月的时间是处于相同的环境中的(母亲的子宫),而且在不同的家庭抚育,并不等于其生长环境就完全不同,其中完全有可能有很相同的环境因素。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只比较个案,而必须对大量的孪生子做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已有多项这种调查,其中最大的一项是美国明尼苏答大学的研究人员负责的,他们共研究了8000多对同卵孪生子和异卵孪生子,包括130多对在不同的家庭长大的同卵孪生子。他们之所以能找到这么多被分开抚育的同卵孪生子,得益于美国历史上一个悲惨的时期: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济大萧

行为偏好与遗传基因的研究实例

行为偏好与遗传基因的研究实例 一、引言 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成果出版50年之后,近年来的成果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对基因与行为认识的革命性变化,一百多年就先天还是后天决定行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论,以及调和的悖论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澄清。通过下面的讨论,可以指出的是(Matt Ridley, 2003):基因决定了大脑如何构造、如何吸收经验(how genes build brains to absorb experience)。 由此, 决定个体经济行为的偏好,及其随经历、场景可能发生的变化范围或程度是否存在可靠的经验学科基础,成为经济学值得关注的基本问题。 就中国读者了解的情况而言,因为1986年以后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的译著,如《新的综合》、《自私的基因》等,中国读者已经相当熟悉演化生物学的代表人物威尔逊和道金斯了。他们的研究领域是生物行为,当然主要是人类行为,考察如何受演化过程中的基因支配或影响。威尔逊学派中有一位经济学出身的追随者——Terry Burnham。作为一位哈佛经济学教授,Terry Burnham的涉猎面甚广,虽然曾经在华尔街供职于高曼、Progenics(一家生物高科技的共同基金,致力于癌症和艾滋病治疗研发投融资)等公司,但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行为的演化起源问题。他与生物学家Jay Phelan 合作的Mean Genes 一书(Burnham, Terry and Jay Phelan, 2000)展示了基因支配的人类行为,曾经使我们的祖先生存繁衍兴旺,现在如何对现代社会做出反应。不过,他们的大部分经验实例还是来自经济学以外的研究成果。 1998年《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②这样描述科学界对基因与个性关系的认同与分歧:“如今,没有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家会否认基因在大脑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日趋激烈的论证问题也不过是这个作用到底有多大。”回顾此前研究和争议的历程却令人印象深刻。最早尝试考察遗传因素对个体行为特征影响的是19世纪后期的Francis Galton,他与达尔文不仅同时代,而且就是堂兄弟。一方面Galton想到了用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孪生子对比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建立实验室测量个体的感觉运动能力,希望考察个体差异与遗传因素的关系③。接着,社会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中的左派和右派都对遗传因素为自己所用而热情有加,结果遗传研究被人类驾驭自然(从人种上驾驭自己从而优于别人)的实用取向——纳粹积极推进的种族优生工程,弄得声名狼藉,学术界主流对基因与个体行为能力及倾向关系的研究也退避三舍。对遗传学雪上加霜的是,1971年又出现了灾难性的Cyril Burt丑闻。在Cyril Burt这位英国研究者死后的资料里显示,他的许多遗传研究数据是伪造的!这算是遗传学史上的辟尔唐。继Cyril Burt之后,第一个大规模重整旗鼓,再研究同卵双胞胎的是明尼苏达大学的Thomas Bouchard。他领导下的研究结果,将基因对个体行为影响程度估计得很大(高达78%),而另外一些研究,例如针对家庭领养的孩子,却得出了差别很大的估 ①例如认为人的行为背后同时既有自由意志(free-will)、又受本能和文化支配的悖论。 ②What we learn from Twins. The Economist 网络版Jan 1st 199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1998, January 3) , 74-76.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916836.html,/displayStory.cfm?Story_ID=109401 。本段介绍的遗传研究历程梗概主要取自于这篇文章。 ③Galton早在1874年就对英国皇家协会的会员进行了问卷式的量表调查。对此,出于人人平等而憎恨先天差异的心理学家一直谴责Galton是可恶的智商测试方法的开创者,见Ken Richardson. The Making of Intelligence.SDX Jio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