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行业分析报告

阻燃剂行业分析报告
阻燃剂行业分析报告

阻燃剂行业分析报告目录

前言 I

一、阻燃剂产品分析 1

(一)阻燃剂定义 1

(二)阻燃剂分类 1

(三)阻燃剂概述 2

(四)磷系阻燃剂情况介绍 8

(五)氮系阻燃剂情况介绍 10

二、阻燃剂行业、市场分析 11

(一)阻燃剂应用情况 11

(二)三大类阻燃剂的比较 11

(三)阻燃剂市场总体情况 12

(四)阻燃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3

(五)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 15

(六)国内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16

(七)主要生产厂商 19

一、阻燃剂产品分析

(一)阻燃剂定义

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阻燃剂是阻燃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的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的阻燃加工中。经过阻燃剂加工后的材料,在受到外界火源攻击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延缓或终止火焰的传播,从而达到阻燃的作用。

(二)阻燃剂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阻燃剂分为以下几类:

1、按所含阻燃元素分类

按所含阻燃元素可将阻燃剂分为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等几类。卤系阻燃剂在热解过程中,分解出捕获传递燃烧自由基的X及HX,HX能稀释可燃物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隔断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接触。磷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磷酸酐或磷酸,促使可燃物脱水炭化,阻止或减少可燃气体产生。磷酸酐在热解时还形成了类似玻璃状的熔融物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促使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起到阻燃作用。在氮系阻燃剂中,氮的化合物和可燃物作用,促进交链成炭,降低可燃物的分解温度,产生的不燃气体,起到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主要是通过磷-卤、

磷-氮协同效应作用达到阻燃目的,具有磷-卤、磷-氮的双重效应,阻燃效果比较好。

2、按组分的不同分类

按组分的不同可分无机盐类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三种。无机阻燃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类阻燃剂,它的主要组分是无机物,应用产品主要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硼酸等。有机阻燃剂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物,主要的产品有卤系、磷酸酯、卤代磷酸酯等。还有一部分有机阻燃剂用于纺织织物的耐久性阻燃整理,如六溴水散体、十溴-三氧化二锑阻燃体系,具有较好的耐洗涤的阻燃性能。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是无机盐类阻燃剂的改良产品,主要用非水溶性的有机磷酸酯的水乳液,部分代替无机盐类阻燃剂。在三大类阻燃剂中,无机阻燃剂具有无毒、无害、无烟、无卤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需求总量占阻燃剂需求总量一半以上,需求增长率有增长趋势。

3、按使用方法分类

按使用方法的不同可把阻燃剂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添加型阻燃剂主要是通过在可燃物中添加阻燃剂发挥阻燃剂的作用。反应型阻燃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阻燃基团,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燃性,起到阻止材料被引燃和抑制火焰的传播的目的。在阻燃剂类型中,添加型阻燃剂占主导地位,使用的范围比较广,约占阻燃剂的85%,反应型阻燃剂仅占15%。

(三)阻燃剂概述

1、有卤阻燃剂情况介绍

含卤阻燃剂( 特别是溴系阻燃剂) 被广泛用于高分子阻燃材料, 并起到了较

好的阻燃作用。卤系阻燃剂主要以终止链自由基反应机理和隔离膜机理发挥阻燃效果。(还包括稀释机理)

国内阻燃剂市场的主流品种,主要有溴系和氯系两种。

溴系阻燃剂是目前效能最佳品种最多的卤系阻燃剂,与氯系阻燃剂相比,同

质量的溴系阻燃剂阻燃效能是氯系的2倍。

目前市场上溴系代表产品有十溴联苯醚(DBDPO)、八溴联苯醚(OBDPO)、

六溴环十二烷(HBCD)等。

氯系主要产品为氯化石蜡(氯烃-42,52,70)和全氯戊环癸烷。

溴化联苯醚(PBDPO)类阻燃剂燃烧时产生苯并二鄂瑛、苯并呋喃类致癌物质

卤系阻燃剂发烟量大,释放出来的气体具有腐蚀性,往往形成二次灾害,尤其是对人的肺部产生毒害,有逐渐被其他无卤系阻燃剂取代的趋势,国内外已部分禁用。

2、无卤阻燃剂情况介绍

无卤阻燃剂具有环保、安全、抑烟、无毒和价廉等优点, 因而无卤阻燃剂的

开发已经成为当前阻燃剂研究领域的热点。无卤阻燃剂主要以无机阻燃剂、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和有机硅阻燃剂为主。这三类阻燃剂燃烧时不发烟, 不产生腐蚀性气体, 被称为环保型阻燃剂。

(1)无机阻燃剂

无机阻燃剂具有稳定性好, 低毒或无毒, 贮存过程中不挥发、不析出, 原料来源丰富, 价格低廉等优点, 兼具阻燃、填充双重功能; 并对环境友好, 是很有前途的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包括Al( OH) 3,Mg( OH)2 , 无机磷系等。

①金属水合物

在高分子材料阻燃的长期研究中,人们发现适合作为无卤阻燃剂的金属水合物以Al( OH )3 和Mg( OH)2 为主。这是因为Al( OH)3 和Mg ( OH)2具有填充剂、阻燃剂、发烟抑制剂三重功能。当其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晶水, 吸收大量的热量, 产生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并使材料与空气隔绝;同时生成的耐热金属氧化物Al2O3 和MgO 还会催化聚合物的热氧交联反应,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炭化膜, 减弱材料燃烧时的传热、传质效应, 从而不仅起到阻止燃烧的作用, 还起到了消烟的作用。Al( OH)3分解温度范围为235~350℃, 吸热量为968 J/ g。由于其分解温度较低,因此, 作为阻燃剂通常只适用于加工温度较低的高分子材料。与

Al( OH)3相比, Mg ( OH)2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更强的促进基材成炭和提高氧指数的能力;分解温度高达340~ 490℃,能满足许多塑料树脂的混炼和加工成型,并可使添加Mg( OH)2的高分子材料能承受更高的加工温度,利于加快挤塑速率,缩短模塑时间;同时在制备过程中无有害物质排放, 因此,可在许多场合替代

Al( OH)3。Al( OH)3和Mg( OH)2都属于无机填充型阻燃剂。一般需要高填充量( 50%以上) 才能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另外,与高聚物相容性也差,不易在高分子材料中分散,这些往往都会较大程度恶化高分子基体的加工性能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目前对无机填充型阻燃剂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超细化。阻燃剂粉体经过超细化后,粒子变小,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增大,从而粒子表面的反应活性增强。这不仅有利于粒子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中的分散,而且能提高阻燃剂与高分子材料间的界面结合力。因此, 不仅会使阻燃剂充分发挥其阻燃作用,而且还可能会改善基体材料的加工成型性能和制品的力学性能。

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改性技术是提高粉体应用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各种表面改性剂与阻燃剂颗粒表面化学反应和表面包覆处理来改变阻燃剂颗粒的表面

状态, 以提高阻燃剂表面活性, 使其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功能,从而改善阻燃剂与基体聚合物之间的亲和力, 有利于阻燃剂在基体中的分散,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复配处理。阻燃剂的复配技术主要是指利用阻燃剂之间的协同阻燃效应, 将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燃剂进行复合、混配, 制成复合阻燃剂使用,使它们相互增效, 取长补短, 从而达到降低阻燃剂的用量, 提高材料阻燃性能、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目的。

②无机磷

无机磷系阻燃剂主要指红磷。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 具有高效、抑

烟、低毒等阻燃效果。其阻燃机理为:受热分解后形成具有极强脱水性的偏磷酸, 从而使燃烧的聚合物表面炭化;炭化层既可以阻止可燃气体的放出,又具有吸热作用。另外,红磷与氧形成PO自由基进入气相后, 可捕捉大量H和HO自由基。但在使用时存在着以下缺点:( 1) 由于红磷在使用时稳定性差, 易燃易爆炸, 易氧化成酸;与空气长期接触会放出剧毒的磷化氢( PH3 ) 。( 2) 本身为红色, 易使制品着色。( 3) 容易吸潮, 与聚合物兼容性较差, 从而限制了其作为阻燃剂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上述弊端, 微胶囊化红磷是红磷作为阻燃剂研究最主要方向之一。红磷经微胶囊化处理后,一是可克服红磷性能上的缺点,消除红磷在贮运、材料加工过程中的隐患;二是白度化, 淡化红磷的颜色,拓宽红磷的应用范围;三是可改善与基材的相容性,减小对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四是可通过对囊材的选择,实现多种阻燃剂的复配,提高阻燃抑烟效能。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瑞士、英国等国家均有多种型号微胶囊红磷产品

推向国际市场, 如英国的Albright & Wilson 公司的AMGARD CRP 和AM GARD CPC 系列微胶囊红磷, 用于各种合成材料领域中。国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如国内湘潭大学、深圳益通生物化工公司、晨光化工研究院、天津阻燃技术研究所、杭州化工研究所等单位均有相关产品推出。

③其它无机阻燃剂

其它无机阻燃剂包括阻燃增效剂、阻燃抑烟剂以及一些用量较少的阻燃剂等, 主要有: 钼系化合物、硼酸盐、层状硅酸盐、锡系化合物( 锡酸锌和羟基锡酸锌) 等。钼系化合物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好抑烟剂。通常使用三氧化钼和钼酸铵。美国开发出不其它无机阻燃剂包括阻燃增效剂、阻燃抑烟剂含铵的系列钼酸盐抑烟剂, 能耐200℃以上的加工温度。目前钼类化合物作为阻燃剂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硼酸盐阻燃剂主要是指硼酸锌,早期主要作为锑系阻燃剂替代品用于含卤材料中,目前可作为阻燃抑制剂和消烟剂, 并与其他阻燃剂复配用于聚烯烃。硼酸锌具有热稳定性好、粒度细、无毒、低水溶性、分散性好等优点, 并且具有较高的脱水温度, 在250℃以上仍能保留结晶水。

近年来, 聚合物/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新型阻燃高分子材料, 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与纯的聚合物材料相比, 聚合物/ 层状硅酸盐纳米杂化材料的阻隔性能、力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及阻燃性能等都显著提高。当层状硅酸盐在高分子材料中处于剥离状态时, 少量的层状硅酸盐使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及质量损失速率大大降低。然而, 由于此类材料中层状硅酸盐的添加量通常都较小( 质量分数小于5%) , 难以有效地阻止燃烧,氧指数相对于纯聚合物没有明显提高, 甚至会出现某些体系( 如PP 和聚苯乙烯等) 的引燃时间比纯聚合物提前、平均燃烧热略有增加等现象。另外,层状硅酸盐属天然产物, 在组成上较为混杂, 难以实现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控制。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层状硅酸盐材料迄今仍未能成为独立使用的阻燃添加剂, 而只是作为一种协效剂与其它阻燃剂复配使用。

(2)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IFR) 是以磷、氮为主要成分的无卤阻燃剂。它具有高阻燃性、无熔融滴落、对长时间或重复暴露在火焰中有极好的抵抗性, 无卤、无氧化锑, 低烟、无毒、无腐蚀性气体产生等优点。因此, IFR 基本上克服了传统阻燃技术存在的缺点, 被誉为阻燃技术的一次革命。

IFR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 酸源又称脱水剂或炭化促进剂。通常为无机酸

或无机酸化合物, 如磷酸、硫酸、硼酸、磷酸铵盐、磷酸酯及聚磷酸铵( APP) 等, 可与树脂作用, 促进炭化物的生成。( 2)炭源又称成炭剂, 主要为一些含碳量较高的多羟基化合物或碳水化合物, 如淀粉、季戊四醇( PER) 及其二聚体和三聚体

等。( 3) 气源又称发泡源, 可释放出惰性气体, 为含氮类化合物, 如尿素、三聚

氰胺( MEL) 、双氰胺、APP 等。

IFR 主要通过形成多孔泡沫炭层对高分子材料起阻燃作用。多孔炭层可以同

时阻止热解产生的气体扩散以及外部氧气扩散到未裂解高分子材料表面, 使燃烧的高分子材料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热能而自熄, 是典型的凝聚相阻燃机理。

多孔此炭层经过以下步骤形成的:( 1) 在较低温度下由炭源释放出能酯化多

元醇和可作为脱水剂的无机酸;( 2) 在稍高于释放酸的温度下发生酯化反应, 而

胺可作为催化剂;( 3) 体系在酯化前或酯化过程中熔融;( 4) 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和由气源产生的不燃气体使熔融体系进一步膨胀发泡;( 5)反应接近完成时,体系胶化和固化,最后形成多孔泡沫炭层。

在国外,美国Celanese 公司销售的ExolitIFR-10 和Ex olit IFR-11 两种

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当添加量为30%时,可使低密度聚乙烯的氧指数上升到25. 9%,,高密度聚乙烯的氧指数则可上升到28. 0%, 燃烧性能达到UL94 V-0 级, 而

拉伸强度只下降10% ~ 20%。

在国内, IFR 还处于开发与研究阶段。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应用最广的技术

是以APP,PER 为主要原料的IFR。

(3)有机硅阻燃剂

有机硅阻燃剂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防熔滴、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剂, 也

是一种成炭型抑烟剂。有机硅阻燃剂在赋予基材优异的阻燃性能之外, 还能改善基材的加工性能、耐热性能等。目前, 有机硅阻燃剂主要有硅树脂阻燃剂和聚硅硼氧

烷阻燃剂。阻燃的方法可以是直接将有机硅阻燃剂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 也可以是将一些带官能团( 如端羟基、氨基或环氧基) 的聚硅氧烷链段嵌入到一些聚合物中。

一般认为, 有机硅阻燃剂是按凝聚相阻燃机理, 即:通过生成裂解炭层和提高炭层的抗氧化性实现其阻燃功效的。高分子材料中添加有机硅阻燃剂后, 有机硅阻燃剂多半会迁移到材料表面, 形成表面为有机硅阻燃剂富集层的高分子梯度材料。一旦燃烧, 就会生成聚硅氧烷特有的、含有Si-O键和( 或) Si-C 键的无机隔氧绝热保护层。这既阻止了燃烧分解产物外逸, 又抑制了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 达到了阻燃、低烟和低毒等目的。

①硅树脂阻燃剂

硅树脂是以Si-O-Si 为主链, 硅原子上连接有机基的交联型半无机高聚物。硅树脂分子的侧基为氢键或有机基时称为纯硅树脂。硅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候性、阻燃性和电绝缘性等。

②聚硅硼氧烷阻燃剂

聚硅氧硼烷是指分子主链上包含Si-O-Si键、S i-O-B 键和B-O-B 键的聚合物。将硼元素以化学键的形式与硅氧烷形成共聚物, 可实现B和Si 在同一分子链上的协同阻燃作用。

(四)磷系阻燃剂情况介绍

磷系阻燃剂是阻燃剂中的一个大家族,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阻燃,包括塑料、橡胶、纸张、木材、涂料及纺织品等,在阻燃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用量仅次于卤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为促使塑料初期分解时的脱水和碳化,这一脱水碳化过程必须依赖塑料本身的含氧基因。此阻燃剂对本身结构中含氧的塑料阻燃效果

好,而对于不含氧的PE、PP等塑料,单独使用效果不好,应与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一起协同使用,才会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磷系阻燃剂包括无机磷系阻燃剂和有机磷系阻燃剂。

无机磷系阻燃剂:红磷、磷酸酯、磷酸铵盐、多磷酸盐及聚磷酸铵等。

有机磷系阻燃剂: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丙苯系磷酸酯、丁苯系磷酸酯。

1、无机磷阻燃剂

无机磷阻燃剂很早就应用于纤维素织物的阻燃,其品种主要包括红磷、磷酸铵、磷酸钠、磷酸铁等。早在1786年,磷酸铵就已被用作阻燃剂使用。磷酸二氢铵和硼酸组成的混合物用于织物纤维的阻燃,效果不错;磷酸二氢铵、硼酸和钨酸钠组成的混合物对织物的阻燃也非常有效。这些无机阻燃剂价格低廉,易溶于水,因此整理方法简单,但也有添加量大、手感差、耐洗性差等缺点。无机磷阻燃剂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就是聚磷酸铵盐,聚磷酸铵盐可分为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两种,前者在纤维素纤维的阻燃中应用较为广泛。低分子量的聚磷酸铵盐为可溶性盐,对纤维素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时,它经常和尿素混合使用以增强阻燃效果。

红磷是一种无机聚合物,分子式为(P4)n,因为只含磷元素,它的阻燃效率非常高,含红磷7.5%的聚胺的氧指数(LOI)可达35%。红磷的缺点是易吸潮,与树脂兼容性差,要产生PH3气体,使被阻燃制品染色,这些使得红磷直接应用于聚合物阻燃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有人采用在红磷表面包覆保护膜的方法,制备出微胶囊化的红磷阻燃剂,它不仅阻燃效率高,对聚合物其它性能影响较小,而且与树脂兼容性好,不再有吸潮和产生PH3气体的缺点,同时低烟、低毒、热稳定性也很好。目前,微胶囊化红磷已应用于阻燃棉织物等。

2、有机磷阻燃剂

和无机磷阻燃剂相比,有机磷阻燃剂对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较小,并且和聚合物的兼容性好,因此成为近年来倍受青睐的阻燃剂。国外已有一系列的有机磷阻燃剂产品投入使用,并有新产品不断问世,我国目前对有机磷阻燃剂的开发和研究进行的较多,但真正能投入生产形成产品的尚不多见,因此,有机磷阻燃剂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有机磷阻燃剂包括磷(膦)酸酯、亚磷酸酯、有机磷盐、氧化膦、含磷多元醇等,但应用最多的则是磷(膦)酸酯及其齐聚物。如

Fyrol76是由乙烯基膦酸二(2-氯乙基)酯与甲基膦酸酯缩聚生成的一种齐聚物,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N-羟甲基丙烯胺并用,以过硫酸钾为催化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使N-羟甲基接枝于纤维素上,使含纤维素的织物,如棉或其混纺织物获得阻燃性。氧化磷阻燃剂在天然纤维中也有使用,三(氮杂环丙烯基)氧化膦(APO)是一种用于棉织物的阻燃剂,它不仅赋予棉织物以阻燃性,而且使棉织物获得免熨性能,但氮杂环丙烯基的安全卫生问题限制了APO的工业应用。而一些含两个反应基团的苯基氧化膦,如二苯基-2,5-二(羟乙氧基)苯基氧化膦、甲基二(3,5-二溴-4-羟乙氧基苯基)氧化膦等则用于阻燃聚脂纤维。

磷氮阻燃剂在天然纤维织物的阻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一类阻燃剂,单独列出。磷氮阻燃剂多用于棉纤维的阻燃整理,磷元素能促进棉纤维脱水成碳,而氮元素对提高磷元素的阻燃性能具有协同效率,因此许多磷氮阻燃剂用于棉纤维的阻燃都有不错的效果。磷氮阻燃剂主要包括含氮磷酸盐(酯)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磷氰阻燃剂。

磷氰阻燃剂由于高含量的磷和氮而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目前,已有多种多样的含羟基、胺基、卤素以及碳羰基等各种功能基团的磷氰阻燃剂被合成并用于各种材料的阻燃研究,但由于磷氰阻燃剂的合成工艺通常都比较复杂,因此多数尚处于研究阶段。在阻燃纤维素织物中,也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而且有不错的效果。如六羟甲氨基环三磷杂三氮三烯(HHMAPT),它由六氨基环三磷杂三氮三烯(HACTP)与甲醛反应制得,用其对棉织物进行浸轧—干燥—固化工艺整理,再对织物进行洗涤,整理后织物阻燃性能有了较大改善,而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也很小。纤维素织物中现在使用较多的磷氮阻燃剂是含氮磷酸盐(酯),例如目前广泛应用于棉

麻等纤维素织物的阻燃剂PyrovatexCP,用它整理得织物阻燃性,耐洗性,手感都非常好,穿着舒适,对色度影响也不大。还有目前研究较多的集酸源、炭源或集酸源、炭源和气源于一身的膨胀性阻燃剂,它们多为含氮的磷化合物。三的磷酸盐(酯)化合物经各种实验证实也是一种阻燃性能优异且耐洗的阻燃剂。

(五)氮系阻燃剂情况介绍

主要为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它具有多重反应功能,稳定性、耐久性和耐候性优异,无卤、低烟、光稳定,阻燃效果好,同时价廉。缺点为加入氮系阻燃剂的复合体系加工性不好,与树脂分散性差。

常用品种有三聚氰胺、三聚氰氨脲氯盐酸(MAC)等,往往需加入协同剂,用于PAPUPOPETPSPVC等树脂中。氮/磷为最常用的协同阻燃剂系。

二、阻燃剂行业、市场分析

(一)阻燃剂应用情况

图1 阻燃剂应用领域及占比

(二)三大类阻燃剂的比较

表1 三大系列阻燃主要性能比较:

(三)阻燃剂市场总体情况

1、国际阻燃剂总体市场情况

随着现在化工合成工业迅速发展和防火安全意识的提升,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 60 年代即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在主要行业推行阻燃材料的使用。近二十年来,世界上阻燃剂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投资咨询网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测算,2007 年全球阻燃剂总消费量为 170 万吨左右。从区域分布来看,阻燃剂的消费和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世界三大阻燃剂市场,2005 年全球阻燃剂销售额约为 35 亿美元,美国约占全球阻燃剂消费总量的40%,西欧约占 30%,日本约占 20%。这些国家及地区也形成了一些阻燃剂生产的跨国公司,如美国雅宝公司、美国科聚亚公司和以色列化工集团工业品部。

据美国市场咨询机构Freedonia的研究报告,全球阻燃剂需求将以年均

4.8%的速度增长,2011 年将达到 240 万吨,市场价值达 55亿美元。其中,欧盟市场阻燃剂需求年均增速约 3%,预计到 2011 年需求量达到 54 万吨;北美市场年均增速预计为 3.4%,到 2011年需求量达 77 万吨。未来 5 年亚太市场阻燃剂需求将以年均 7%的速度增长,到 2011 年需求量将超过 90 万吨,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阻燃剂消费市场。

图2 近10年全球阻燃剂市场容量变化趋势

2、我国阻燃剂市场总体情况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没有强制的阻燃标准,所以与欧美日相比,国内阻燃剂产品的消费量还很低,以塑料制品为例,美国阻燃塑料制品占塑料总量的 40%左右,而中国还不到 2%。生产商普遍规模较小且科技含量较低、技术工艺水平较为落后,一般产能在几百吨至几千吨,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

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阻燃剂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2004 年间,依赖电子设备和汽车等制造行业的发展,我国阻燃剂年均消费增长率是全球的 4 倍,超过 20%。2007 年我国阻燃剂的年产量约为 25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 24 万吨/年。根据中国投资咨询网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阻燃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预计可达到 15%。

伴随国内市场的发展,我国阻燃剂生产商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也逐步成长,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全球最大的阻燃剂综合制造商美国雅宝公司,将以色列化工集团、我国江苏的雅克科技、浙江万盛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其在有机磷系阻燃剂领域内主要的三个竞争对手。但从产品规模、技术创新、资本实力等方面,国内企业还与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

(四)阻燃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无卤、低卤化趋势

传统阻燃剂中,溴类阻燃剂由于阻燃效果好,对阻燃高分子材料性能影响小,性价比高从而得到广泛使用。但该阻燃剂在环保性上存在缺陷,阻燃中会产生有害致癌物质(如二噁英)和大量有害烟雾,因此欧盟 RoHS 法令禁止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的使用。美国一部分州也出台了类似法规。国际上许多非政府组织的绿色环保机构正积极推动“无/低卤素”行动,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也制定了各自的环保标准,对使用卤素的限制要求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其供货商遵守该限制或限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2007 年,国际电子工业连接协会(IPC)提出的标准草案建议在整个电子业界推行“无/低卤化” 。可以预见,全球的“无/低卤化”要求将给应用于电子产品的阻燃剂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2、有机磷系技术革新从而部分替代传统阻燃剂的趋势

有机磷系阻燃剂存在阻燃效率比溴系低、热稳定性较差的缺点。为了增强有机磷系的稳定性,耐热性和阻燃效率,从而在更多领域有效替代溴系阻燃剂,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发展方向:一是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将磷-氧-碳键转变为更为稳定的磷-碳键,从而用于分解温度更高的材料,并且由于含磷量的增加阻燃效率也得以提升;二是将单分子阻燃剂向大分子聚合物发展,分子链加长后阻燃剂的稳定性增强,减少挥发性;三是向本体阻燃材料方向发展,即将阻燃元素或基团直接加入材料的分子结构中,使基材本身具有阻燃性。以上的技术进步将有力的改善有机磷系阻燃剂自身的缺点,扩大其应用领域。

近几年,美国、欧洲和日本阻燃剂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机磷系阻燃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机磷系阻燃剂占阻燃剂消费量的比例已分别达到26%、25%和 20%。除日本外,亚太地区阻燃剂消费结构严重不合理,有机磷系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的消费比例较低。

表3 2007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各类阻燃剂使用比例

从阻燃剂的品种来看,美国有机卤系阻燃剂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3%,日本和欧洲的占比相对较低,约为32%,亚太地区占比约为68%,因此有机卤系阻燃剂仍是最大的消费品种。但是由于该类产品在环保性方面存在缺陷,阻燃过程中会产生有害致癌物质和大量有害烟雾,欧盟和国际环境保护组织都积极推行“低卤行动”。

因此,未来有机溴系阻燃剂的消费量及增速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有机磷系阻燃剂凭借环保性能、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容性以及良好的阻燃效果而广泛用于聚氨酯和工程塑料,今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由于国内阻燃剂行业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完全建立,国内阻燃剂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国内阻燃剂的消费量较低。溴系阻燃剂作为传统品种,市场接受度高,所以我国阻燃剂消费结构中长期以溴系为主。目前,我国的阻燃剂行业正处在一个消费结构转型时期,未来有机磷系和无机系的使用比例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五)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

1、下游行业对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需求情况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优势应用领域在聚氨酯和工程塑料。聚氨酯产品弹性好、抗冲击力高、保温性能佳,在汽车、家具和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全球聚氨酯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制造和消费中心。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球聚氨酯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4.2%左右,亚洲和中国增长速度最快,中国将以10%以上速度增长。另一方面,聚氨酯材料属于熔点低的易燃合成材料,主要应用领域汽车、家具、建筑保温、家电皆有相应的防火阻燃需求,因此阻燃剂已经成为聚氨酯生产中一个重要助剂。2005 年,我国提出了建筑节能规划,建筑外墙以聚氨酯硬泡的阻燃板材替代传统外墙保温材料,这将为阻燃剂特别 TCPP、TDCP 等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提供宽广的市场。值得说明的是,全球的“无/低卤化”要求虽已在在电子产品及相关工程塑料领域推行,但对有卤磷系阻燃剂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还没有影响。

工程塑料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随着电子电器产业的长足发展,以电子电器外壳及元器件为主要应用领域的 PC、PC/ABS、HIPS、

PPO/HIPS 等工程塑料需求增长迅速。其中 PC/ABS 合金作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商业化聚合物合金,2003 年世界总产量超过 70 万吨。近五年,PC/ABS 合金的产量每年都以 10%左右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在塑料领域中排在前列。PC/ABS 合金综合了 PC 和 ABS 的优良性能,使得它在电子电气领域和电子时尚消费品如电脑、手机等领域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BDP、RDP、TPP 等无卤磷系阻燃剂是目前在PC/ABS 中应用最多最理想的阻燃剂,它们因与 PC/ABS 合金相容性好,环保、阻燃性能优异,热稳定性高,特别是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小而得到青睐。另外,近年来显像管电视机正被液晶、等离子电视取代,以溴系阻燃的 HIPS 在电视机外壳的应用也逐渐被无卤阻燃代替。特别是BDP热稳定性好,价格比RDP便宜,因而用量最大。

2、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

根据美国化学工业网统计,2010 年,全球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市场容量大约为 30 万吨。 2010 年工程类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全球市场容量大约 20 万吨/年。另外,随着产品创新出现的可耐高温的新型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市场,在 2010 年也会有 2-3 万吨。

表4 各类有机磷系阻燃剂的目前及未来市场需求状况表

(六)国内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1、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内外防火安全要求的逐步提升

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于材料阻燃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并用法规、标准等形式加以强制要求,因此目前阻燃剂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发达国家。未来欧美发达国家将会在实施领域和阻燃要求上逐步提升和深化,例如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已经通过了家具及床垫对小火阻燃性的方法,并制订了关于家具阻燃性法定的新阻燃标准,这将明显增加阻燃剂的用量。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对防火安全也日益重视,这将会极大的促进各国阻燃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推出或提升,从而带动阻燃剂市场消费量的增长。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2007年3月,我国最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开始正式施行,其中对塑料制品阻燃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标准是国家为了有效控制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在标准中明确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的定义及分类、燃烧性

能要求及标识等内容,规定了公共场所使用的建筑制品、铺地材料、电线电缆、插座、开关、灯具、家电外壳等塑料制品以及座椅、沙发、床垫中使用的保温隔热层及泡沫塑料的燃烧性能,提出了相应的阻燃标准等级要求。为强化上述标准的执行,我国公安部消防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阻燃制品管理工作的通知》,该规定明确自 2008年7月1日起“凡是使用不符合《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的阻燃制品的,对该公共场所的消防验收或者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一律不得予以通过”。因此,随着我国塑料用量的快速增长和防火安全标准的日益严格,中国阻燃剂市场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阻燃剂作为一种塑料改性添加剂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 年度)》,指出:“通用塑料(PP、PE、ABS、PS、PVC 等)的改性技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重点领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我国《“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是“十一五”期间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之一。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鼓励类产业内中包括:“合成树脂加工用新型助剂、新型吸附剂、高性能添加剂和复配技术开发、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新产品开发。”以上产业政策为我国阻燃剂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撑,也为阻燃剂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下游行业的发展为阻燃剂带来长久需求

阻燃剂作为一种橡塑助剂,或者说材料改性添加剂,下游塑料、橡胶等合成材料的发展为阻燃剂带来长久的市场需求。目前,“以塑代钢”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一种趋势,我国塑钢比只有 30:70,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70:30 和世界 50:50 的平均水平,市场总需求量将保持 10%以上的年增长率。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两个优势应用领域在聚氨酯和工程塑料,两种合成材料未来空间都很大。特别是 2005 年以来中国提出建筑节能规划,要求建筑外墙以聚氨酯硬泡的阻燃板材替代传统墙保温材料,该规划的实施将为阻燃剂特别是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提供宽广的市场。

(4)我国发展有机磷系阻燃剂具有天然的磷资源优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阻燃剂产品结构与资源的天然禀赋具有直接关系。目前中国在磷资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在溴资源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我国磷资源储量约为 66 亿吨,占全球磷资源储量的 36%左右,为世界第一大磷资源储量国家。国家一直对磷资源产品实施保护政策,对低端磷产品出口征收较高的关税,使得国内外磷矿石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较低的磷矿石价格使得公司与国外同行业公司相比具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依靠我国丰富的磷资源优势,开发研制有机磷系阻燃剂,拓展其应用领域,应成为今后国内阻燃剂产品研发的重点之一。

2、不利因素

(1)阻燃剂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健全

阻燃剂行业是法规推动性行业,虽然公安部和各应用行业主管部门目前正在制订阻燃剂相关法规规定及应用标准,并成立了塑料等相关行业应用推广小组,大力推广阻燃剂尤其是绿色环保型阻燃剂在公共场所的应用,但是国内阻燃剂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与国民经济实力相匹配,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2)产品之间的替代需较长时间完成

从理论上讲,三大类阻燃剂各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某些领域可以相互替代。但因三大类阻燃剂特性存在明显差别,在长期的使用中已形成各自的优势领

(完整版)体外诊断试剂风险分析报告.doc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产品名称:粪便保存液 产品描述 本粪便保存液 Tris-HCl、NaCL成分可以保持环境渗透压平衡和维持相对PH 稳定,EDTA可以螯合粪便中钙离子等金属离子从而抑制核酸酶活性防止 DNA 被降解。 1.医疗器械预期用途 本粪便保存液 Tris-HCl、NaCL成分可以保持环境渗透压平衡和维持相对PH 稳定,EDTA可以螯合粪便中钙离子等金属离子从而抑制核酸酶活性 防止 DNA 被降解。主要用于对人类粪便的保存和 DNA 提取样本的前处理。 2.可能的使用错误 2.1.本产品属于专用试剂不可用来做除人类粪便保存以外的用处。 2.2.使用量不宜太少,该保存液体积和粪便的质量比约为 3: 1- 5: 1 之间较为合适。 2.3. 该保存液应该和其他液体试剂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医疗器械预期用途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 表 1 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断 问题内容特征判定可能的危害 本粪便保存液 Tris-HCl、NaCL 成分 可以保持环境渗透压平衡和维持相对PH C.2.1 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是什么和怎样使用医疗稳定,EDTA可以螯合粪便中钙离子等金属 离子从而抑制核酸酶活性防止DNA 被降无 器械? 解。主要用于对人类粪便的保存和DNA 提取样本的前处理。使用方法请遵循说明 书。 C.2.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植入?否无C.2.3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无任何接触无C.2.4 在医疗器械中利用何种材料或组分,或与医 无无疗器械共同使用或与其接触? C.2.5 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否无 本粪便保存液,所处理的样本为患者的粪 C.2.6 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提取?便样本,不直接与患者发生直接的接触, 无因此不涉及给予患者物质或从患者身上 获取物质。 C.2.7 医疗器械是否处理生物材料用于随后的再次否无

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内容

行业分析报告内容 行业分析报告与国民经济中的其他商品或服务一样,市场是行 业发展的基础,市场容量决定厂商规模。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报告要点 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是对企业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环境。 结构分析 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涉及到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等内容。 一般来说,主要是行业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竞争程度的分析。 市场分析 主要内容涉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性质、要求及其发展变化,行业 的市场容量,行业的分销通路模式、销售方式等。 组织分析 主要研究行业对企业生存状况的要求及现实反映,主要内容有:企业内的关联性,行业内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水平,组织变化状况等。 成长性分析 是指分析行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方向。当然,这些内容还 只是常规分析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分析中,还有不少一般内容和特定内容。例如,在行业分析中,一般应动态地进行行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尤其是结合行业周期的变化来看公司市场销售趋势与价值的变动。 价值意义

行业是由许多同类企业构成的群体。如果我们只进行企业分析,虽然我们可以知道某个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但不能知道其他同类企业的状况,无法通过比较知道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 而这在充满着高度竞争的现代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行 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制约着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汽车诞生以前,欧美的马车制造业曾经是何等的辉煌,然而时 至今日,连汽车业都已进入生命周期中的稳定期了。 这说明,如果某个行业已处于衰退期,则属于这个行业中的企业,不管其资产多么雄厚,经营管理能力多么强,都不能摆脱其阴暗的前景。 投资者在考虑新投资时,不能投资到那些快要没落和淘汰的" 夕阳"行业。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不能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要 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属的行业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还是稳定期或是衰退期,绝对不能购买那些属于衰退期的行业股票。 行业特征是直接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业分析 是上市公司分析的前提,是联接宏观经济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桥梁。 行业分析旨在界定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同时对不同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为最终确定投资对象提供准确的行业背景。 行业分析的目的是挖掘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进而选出最具投 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纺织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纺织行业分析报告 初步结论[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加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其中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支柱行业,纤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65%左右,生产能力及纱布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纺织行业利润微薄,2003年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比2003年增长0.16、0.18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1.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达444亿元,比2003年增长30.26%。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限制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不利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 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游行业关联度较大。目前我国纺织业生产链严重老化,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协调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纺织行业的发展。 2004年纺织行业在棉价涨落浮动很大的情况下仍实现了行业的稳步发展。在平稳增长的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投资增速过快,竞争进一步加剧;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的贬值以及海外市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世界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发生变化,国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等。 2005年起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内纺织企业正在积极备战无配额时代,银行应关注这一动态。

I纺织行业信贷背景知识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的定义和细分 1.行业的定义 纺织行业就是把纤维原料最终加工成衣物等纺织成品的生产部门的总称。 2.行业的细分 纺织行业的分类比较繁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行业分类是按照生产用原料来分的,主要分为化纤行业、棉纺织行业、丝织业、毛纺织行业和麻纺织行业等几个子行业,此外作为纺织行业内的下游终端子行业——服装行业也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行业产业链介绍 1.产业链状况 2.行业同相关产业的关系分析 (1)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协调 印染及后整理对纺织行业上下游依赖性较大,上游纱线、坯布的生产质量和工艺路线会直接影响染整产品的成本和效果,下游服装面料可减少染整产品的盲目开发,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纺织行业内上下游产业间缺乏有机的协作,上游为下游服务的意识不强,整个生产链中的脱节现象严重,印染产品与面料脱节,面料和纺织坯布脱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2)纺织生产链严重老化

2014年环保化学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环保化学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目录 一、看好大气污染治理对化学品的需求拉动 (3) 二、环保产业投入加大,相关化学品需求快速增长 (5) 1、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环境矛盾凸显 (5) 2、环保产业投资需求3.4 万亿元 (5) 三、源头改善环保状况与化学品 (7) 1、可替代能源的使用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 (8) 2、充分利用焦炉气资源制天然气项目既环保又具明显经济效益 (9) 3、醇醚燃料是可替代能源的有益补充 (11) 4、二甲醚缺乏政策指引,掺混安全等问题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13) 5、油品加氢脱硫升级是解决大气灰霾的重要手段 (14) 四、环保净化材料与化学品 (17) 1、过滤净化材料是除尘器的核心,十二五期间用量复合增速21%,新增需 求1.13亿平米或102亿元 (18) 2、催化净化材料可进一步脱除废气中所含的SO2和氮氧化物 (20) 3、车用催化净化材料由于排放标准升级迎来大发展 (23) 4、2014年是SCR技术爆发元年,技术革新带来国内载体、车用尿素和催化 剂的发展机遇 (25) 四、重点公司简况 (30) 1、烟台万润:全球SCR 车用催化材料第一供应商 (30) 2、威远生化:煤基清洁能源的践行者 (31) 3、三聚环保:能源净化龙头向清洁能源延伸 (32) 4、泰和新材:除尘先锋,业绩增长可期 (33) 5、四川美丰:车用尿素成为未来增长亮点 (34)

一、看好大气污染治理对化学品的需求拉动 近几年我国雾霾频发,“生态赤字”倒逼能源结构战略转型,末端治理减排刻不容缓。 我们长期看好大气污染治理新技术下有发展前景的化学品,投资者将分享环保投入带来的技术革新及化学品需求激增,进而引发产业变革、盈利提升和并购重组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在国家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减排指标不断加码、油品和尾气排放标准升级提速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源头改善所需化学品、过滤净化材料和催化净化材料将会获得超市场预期的需求增速。 首选新技术带来产业变革的焦炉气制天然气行业,开辟新的天然气来源,优化能源结构,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12-17 年行业复合增速可达到127%。 三聚环保具有丰富工程经验,近期转型自主建设焦炉气制LNG 产业化项目。公司同时受益于2014 年和2018 年国内油品升级带来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需求爆发,还受益于国内脱硫净化剂市场的高速增长。 其次是全球及国内机动车尾气排放升级,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革新带来国内载体、车用尿素和催化剂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在13 年开始全球推广的SCR 技术将成为汽车尾气脱硝的主流技术,2014 年将是SCR 技术爆发元年。分子筛载体有望随着SCR技术逐步取代传统载体,市场空间巨大。12-17 年全球分子筛需求量的复合增

阻燃剂调查分析报告

阻燃剂的调查分析报告 阻燃剂的作用是阻止材料引燃或抑制火焰传播。橡胶和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耐热和耐燃性能较差阻燃剂,可提高橡塑制品的使用安全性能,因此成为橡塑制品加工的重要添加剂之一。世界各国对防灾减灾日益重视,安全环保领域的立法也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阻燃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使用,阻燃剂已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重要产品之一。国内阻燃剂的研发工作始于19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整体工艺技术和应用技术水平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因此阻燃剂特别是环保型阻燃剂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要。 1 阻燃剂的产品分析 1.1 阻燃剂的定义 阻燃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的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的阻燃加工中。经过阻燃剂加工后的材料,在受到外界火源攻击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延缓或终止火焰的传播,从而达到阻燃的作用。 1.2 阻燃剂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阻燃剂分为以下几类: 按所含阻燃元素分类:按所含阻燃元素可将阻燃剂分为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等几类。 按组分的不同分类:按组分的不同可分无机盐类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三种。 按使用方法分类:按使用方法的不同可把阻燃剂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 1.3阻燃剂概述 (1)有卤阻燃剂情况介绍 含卤阻燃剂(特别是溴系阻燃剂)被广泛用于高分子阻燃材料,并起到了较好的阻燃作用。卤系阻燃剂主要以终止链自由基反应机理和隔离膜机理发挥阻燃效果。 国内阻燃剂市场的主流品种,主要有溴系和氯系两种。

溴系阻燃剂是目前效能最佳品种最多的卤系阻燃剂,与氯系阻燃剂相比,同质量的溴系阻燃剂阻燃效能是氯系的2倍。目前市场上溴系代表产品有十溴联苯醚(DBDPO)、八溴联苯醚(OBDPO)、六溴环十二烷(HBCD)等。氯系主要产品为氯化石蜡(氯烃-42,52,70)和全氯戊环癸烷。 溴化联苯醚(PBDPO)类阻燃剂燃烧时产生苯并二鄂瑛、苯并呋喃类致癌物质卤系阻燃剂发烟量大,释放出来的气体具有腐蚀性,往往形成二次灾害,尤其是对人的肺部产生毒害,有逐渐被其他无卤系阻燃剂取代的趋势,国内外已部分禁用。 (2)无卤阻燃剂情况介绍 无卤阻燃剂具有环保、安全、抑烟、无毒和价廉等优点,因而无卤阻燃剂的开发已经成为当前阻燃剂研究领域的热点。无卤阻燃剂主要以无机阻燃剂、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和有机硅阻燃剂为主。这三类阻燃剂燃烧时不发烟,不产生腐蚀性气体,被称为环保型阻燃剂。 ①无机阻燃剂 无机阻燃剂具有稳定性好,低毒或无毒,贮存过程中不挥发、不析出,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兼具阻燃、填充双重功能;并对环境友好,是很有前途的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包括Al(OH)3、Mg(OH)2、无机磷系等。 金属水合物:在高分子材料阻燃的长期研究中,人们发现适合作为无卤阻燃剂的金属水合物以Al(OH)3和Mg(OH)2为主。这是因为Al(OH)3和Mg(OH)2具有填充剂、阻燃剂、发烟抑制剂三重功能。当其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晶水,吸收大量的热量,产生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并使材料与空气隔绝;同时生成的耐热金属氧化物Al2O3和MgO还会催化聚合物的热氧交联反应,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炭化膜,减弱材料燃烧时的传热、传质效应,从而不仅起到阻止燃烧的作用,还起到了消烟的作用。Al(OH)3分解温度范围为235~350℃,吸热量为968J/g。由于其分解温度较低,因此,作为阻燃剂通常只适用于加工温度较低的高分子材料。与Al(OH)3相比,Mg(OH)2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更强的促进基材成炭和提高氧指数的能力;分解温度高达340~490℃,能满足许多塑料树脂的混炼和加工成型,并可使添加Mg(OH)2的高分子材料能承受更高的加工温度,利于加快挤塑速率,缩短模塑时间;同时在制备过程中无有害物质排放,因此,可在许多场合替代Al(OH)3。Al(OH)3和Mg(OH)2都属于无机填充型阻燃剂。一般需要高填充量(50%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另外,与高聚物相容性也差,不易在高分子材料中分散,这些往往都会较大程度恶化高

咨询行业分析报告

咨询行业分析报告 一、咨询的概念: 咨询(consultation )是通过专业人士所储备的知识经验和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料的综合加工 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开发。咨询产生智力劳动的综合效益,起着为决策者充当顾问、参谋和 外脑的作用。 二、分类 1、传统分类 传统的企业咨询划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企业管理咨询,第二类是人力资源咨询。 2、纵向分类 咨询产业在纵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信息咨询业、管理咨询业和战略咨询业。 3、横向分类 (1)战略咨询 战略是企业的根本。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及时准确的 掌握市场动态,迅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措施。企业做出这种选择就是战略决策。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已转向经营,经营的重心转向为战略决策。因此,企业战略咨询在现代管理咨 询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企业战略所需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包括:我们将如何进行市场竞争,保持优势?我们将如何找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将如何不断地为客户增加价值? 特点:」 1.战略的咨询项目是探索性的,提出的方案是有风险的。 2.必须有独创性。咨询顾问提出的方案,必须剖析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其实质,真正提出即有远见性,又有实际意义的新理念。 3.制定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战略实施能力,使得战略能够付诸实施。 4.战略的形成和检验必须是不断前进的过程。因此,咨询师不仅要保证咨询方案在一定程度 上的顺利实施,还要帮助培养客户对新机会和压力的战略适应能力。—| (2)财务咨询 公司财务咨询,是指相关财务管理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从综合反映公司财务 管理的经济指标分析着手,寻找薄弱环节,深入分析影响这些指标的财务因素和管理因素,并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公司战略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并指导其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特点:1?财务咨询注重收集资料,通过财务咨询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以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财务咨询的结果将为企业经营管理其他方面的咨询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3?财务咨询,可以为企业从不同角度引进财务管理的新观点,技术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理财能力和财务管理的水平。 (3)市场营销咨询 市场营销咨询是咨询顾问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深入调查和分析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 与市场营销活动的现状,从而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威胁、衰退危机和企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帮助企业解决现存问题,改善和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躲避风险,迎接挑战,战胜衰退危机,抓住并创造市场机会,促进企业获得快速、持续繁荣发展而进行的咨询。特点:1.不同行业里,企业的市场营销会有较大差异。 2.市场营销咨询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及策略。 (4)人力资源咨询

印染行业

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印染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同时,“十二五”时期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上看,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印染行业继续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表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表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构架已经初步形成。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主要体现。在此背景下,全球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全球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可望长期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中国纺织印染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机遇。 2.新兴经济体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危机过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个人消费需求和相关工业消费需求旺盛,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拉动作用日渐明显,成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新的增长点。目前新兴市场占世界经济的40%以上,未来几年新兴市场随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会越来越大。因此,尽管国际市场纺织品供需已经基本平衡,但是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仍可保证我国印染布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3.消费需求变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随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着装理念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环保、多种功能性和智能化,顺应这一市场需求,高性能、多功能面料市场潜力巨大。 (1)功能性面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时尚,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希望纺织品服装具备特殊功能的效果,例如抗菌、抗微生物、免熨烫、保温等等,而且从抗菌、抗皱等单一功能的整理,发展为提高织物附加值而进行的多功能整理。功能性纺织品将是国际市场的增长点。 (2)环保型纺织品 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全球变暖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欧盟“REACH”法规等条例均是通过评估、授权和限制织物中的化学物质解决破坏环境的问题。无毒、

不同阻燃剂的性能特点

磷系阻燃剂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阻燃剂品种。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无色、透明、高效、低毒、使用广泛、成本低廉等优点,可用于PU泡沫塑料、UP、EP。磷系阻燃剂因具有阻燃、增塑双重功能而受到重视,它包括磷酸酯、含卤磷酸酯、复合磷酸酯及其衍生物、多磷酸酯和红磷5种类型,含磷胺类、反应型磷系化合物,特别是磷氮类膨胀型阻燃剂和高分子阻燃剂是非常有前途的阻燃剂。 有机硅系阻燃剂是无毒、耐高温、耐腐蚀的高分子化合物,我国已有几套万吨级装置,有发展高分子有机硅系阻燃剂的条件。 锑系阻燃剂以三氧化锑和五氧化二锑为主,一般用作溴系阻燃剂的协效剂。采用微米化、纳米化、微胶囊化后可减少添加量。 铝、镁系阻燃剂是环保型产品,主要品种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它们除阻燃作用外还可减少有毒气体和烟雾,但缺点是添加量大,但经偶联剂表而处理后可起到阻燃和填充双重功能,并赋予制品电性能、耐热、耐候和力学性能,因而值得发展。特别是,氢氧化镁是目前发展较快的品种。加强表而改性以进一步提高阻燃性是研究重点。 红磷微胶囊化和红磷/膨胀石墨都是值得发展的品种,现已形成生产能力,今后应提高阻燃效率和扩大生产能力。 我国硼资源丰富,应加大硼酸盐阻燃剂的合成与开发,提高其耐水解稳定性,研究复配技术。

卤系阻燃剂是目前全世界产量很大的阻燃剂,其中以溴系阻燃剂为主。工业上生产的氯系阻燃剂品种较少,主要为氯化石蜡、得克隆、海特酸及其酸酐,硬质聚氨酯泡沫中常用的含氯阻燃剂为三(2-氯异丙基)磷酸酯(TCPP)、磷酸三氯乙酯(TCEP)。 卤系阻燃剂虽然阻燃效果好、市场需求量大,但是卤系阻燃剂燃烧时生成大量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烟、腐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陆续出台各种法规逐步限制和禁止含卤阻燃剂的使用,因此,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无卤阻燃是今后阻燃剂发展的方向。 江西美隆木材保护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西兰木材保护工艺技术支持为背景,以国内行业精英为人才基础,以严谨、务实、双赢为经营理念的专业从事木材保护(木材阻燃设备、木材防腐设备、防腐、阻燃、防火、炭化、建材蒸压釜)设备机组、各类木材防腐、阻燃剂的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2018最新中国印染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中国印染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今年一季度,印染行业生产销售情况良好,利润增幅较高,出口显现个位数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产销形势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印染企业户数1893家,同比增长 17.28% ;从业人员44.52万人,同比增加6.53%;印染布产量87.64亿米,同比增长16.45%,3月份单月产量达36.04亿米;工业总产值342.22亿元,同比增长19.61% ;销售收入326.69 亿元,同比增长21.10% ;产销率96.94%。而出口交货值 98.28亿元,同比增长 3.21%,占销售产值29.63%。 二、主要产地产量增幅出现变化 据统计,一季度ZJ省规模以上印染布产量42.51亿米,同比增长7.00%,占规模以上印染布产量48.51%,同比下降6.36个百分点。累计超过2亿米的有ZS13.04亿米,26.23% ;SD9.89亿米,同比增长增幅最高,达54.30% ; FJ8.01 亿米,同比增长45.37% ;GD6.51亿米,同比增长11.09% ;HN2.02亿米,同比下降42.25% ;HB2.01亿米,同比下降6.94%。SD、HN增势迅猛,HB增幅出现下滑。 三、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利润增幅较高 一季度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利润总额为8.27亿元,同比增加42.75%,增幅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2.53%,同比增加了 0.4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2.62%,同比增长了0.48个百分点;人均产值7.45万元/人, 同比增加8.15% 三费”比重略有下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

计占销售收入的比重5.89% ,同比减少0.23个百分点。销售成本296.64亿元, 同比增加19.96%,占销售收入比重90.80%,销售成本增幅同比下降8.4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出现负增长 印染行业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数4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8个,施工项目数119 个,同比增加8个,竣工项目数2个,比去年同期减少4个,实际完成投资138890 万元,同比减少0.99%,实际完成投资额占计划投资13.42%。 五、进出口贸易增幅下降,出口顺差降幅较大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出口总额26.38亿美元,同比下降 7.41 % ;贸易顺差12.04亿美元,同比下降37.91 %。 1、进口数量和金额继续下降 (1)一季度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口数量5.77亿米,同比减少5.25 %,增幅下 降7.63个百分点,进口金额为7.55亿美元,同比减少5.03% ;进口平均单价为 1.40美元/米,同比增长12.90%。 2、出口明显回落,呈个位数增长 一季度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数量为23.86亿米,同比增长4.28%,增幅比去年减少19.2个百分点,出口金额为19.21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增幅比去年减少23.78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为0.81美元/米,同比减少1.22%。纯棉染色布单价同比增加3.20% ;合成长丝织物数量和金额同比下降,单价同比下降 7.69%。 六、一季度行业运行特点 1、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源于20XX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一季度出口大幅提高,基数大,而下半年欧 美纺织产品贸易摩擦限定了出口的增幅,导致今年一季度出口数量23.86亿米,

阻燃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阻燃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1. 阻燃剂概述 (3) 2. 阻燃材料发展现状分析 (3) 3. 阻燃材料发展趋势 (6) 4. 结束语 (7) 附录:国内外阻燃材料企业及其产品 (8)

1. 阻燃剂概述 阻燃材料包括有机阻燃材料以及无机阻燃材料,当前的阻燃材料是添加阻燃剂之后的能够实现阻燃效果的材料。一般来讲,阻燃剂种类多样,分有机阻燃以及无机阻燃,有机阻燃剂阻燃效果好,添加剂比较少。不过有机阻燃剂在燃烧中存在发烟量大以及释放有毒气体的弊端。无机材料具有无毒、无烟、不挥发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不过其中存在大量添加剂。比较常见的阻燃剂有氢氧化铝以及氢氧化镁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可以当作助剂添加入塑料或者橡胶当中达到防火的效果。比如在电线、汽车轮胎或者运输袋中,从而切实保障交通安全以及用电安全。此外,可以添加入各种油漆以及涂料中,从而促使材料具备阻燃性能。 阻燃剂是高分子合成材料助推剂,利用阻燃剂可以对高分子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从而避免材料燃烧以及阻止火势蔓延,促使合成材料具有消烟性、自熄性以及难燃性。随着我国的合成材料用品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相关行业,如建筑业、纺织业、运输业、航天业,阻燃剂在这些行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以及各个国家对于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促使人们对阻燃剂的安全性以及防火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阻燃剂的品种日益增加并且产量逐渐上升。当前,世界上阻燃剂的70%用于制作阻燃性材料,20%用作橡胶。其中5%制作纺织品,3%用于制作涂料,此外,2%用于制作木材以及纸张。 2. 阻燃材料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塑料产品的增加以及安全标准提高,阻燃材料应用更加广泛,一般来讲,阻燃材料可以分为有机阻燃材料以及无机阻燃材料。其中,有机阻燃材料主要是卤素添加剂,无机材料不但具有一定阻燃效果,而且产生氯化氢以及阻止发烟。此外,无机阻燃材料无毒、无腐蚀性以及价格便宜。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无机阻燃材料消费超过60%,然而,我国的无机阻燃材料消费只有不到10%。 2.1 卤系阻燃 卤系阻燃剂不但产量最大,而且应用最为广泛。添加了该阻燃剂的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以释放卤化氢,并且获得自由基,从而阻止传递燃烧链,进而生成活性低的自由基减缓燃烧。卤素阻燃剂一般应用在热塑性材料以及热固性材料中,不但阻燃效果好,而且对阻燃制品影响比较少。此外,不仅与高分子材料的兼容性较好,而且使用方便,因此,受到市场欢迎,在汽车、包装、纺织等行业中,卤素阻燃材料应用十分广泛并且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2.2 磷系阻燃 无机磷系阻燃剂主要包括磷酸盐、红磷等,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红磷,红磷属于较好的阻燃剂,不但具有抑烟、高效的优势,而且具有无毒的特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红磷阻燃剂材料容易氧化并且释放有害剧毒气体,此外粉尘容易导致爆炸,在树脂混炼以及模塑加工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磷系阻燃材料受到一定使用限

常见阻燃剂

十溴二苯乙烷TDE 英文名称:2,2',3,3',4,4',5,5',6,6'-Decabromobibenzyl [1] 英文别名:DBDPE;1,2-Bis(2,3,4,5,6-pentabromophenyl)ethane CAS号:84852-53-9 分子式:C14H4Br10 分子量:971.22 熔点:~345℃. 沸点:~676.2℃. 新型溴系添加型阻燃剂(改性塑料行业必须用到的)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十溴二苯乙烷是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广谱添加型阻燃剂,其溴含量高,热稳定性好,抗紫外线性能佳,较其他溴系阻燃剂的渗出性低;特别适用于生产电脑、传真机、电话机、复印机、家电等的高档材料的阻燃。 十溴二苯乙烷热裂解或燃烧时不产生有毒的多溴代二苯并二恶烷 (DBDO )及多溴代二苯并呋湳(DBDF ),用它阻燃的材料完全符合欧洲关于二恶英条例的要求,对环境不造成危害。二恶英(Dioxin),又称二氧杂芑(qǐ),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二恶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危害严重。 十溴二苯乙烷无任何毒性,也不会对生物产生任何致畸性,对水生物如鱼等无副作用,可以说符合环保的要求。 十溴二苯乙烷在使用的体系中相当稳定,用它阻燃的热塑性塑料可以循环使用。 十溴二苯乙烷对阻燃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较传统阻燃剂十溴二苯醚小,且耐光性能好,渗出性低。 项目规格项目规格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价

附件6: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实验)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定量检测方法的回收实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用于评估定量检测方法准确测定待测分析物的能力,结果用回收率表示。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有关标准,对采用回收实验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回收实验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回收实验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

念进行描述。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 (一)回收实验的基本要求 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3.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回收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回收实验。 (二)回收实验的评估及数据处理方法 1.实验样本的基本要求和制备方法 (1)选择合适浓度的常规检测样本,分为体积相同的3-4份。 (2)在其中2-3份样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待测物标准液制备待回收分析样本,加入体积小于原体积的10%,制成2-3个不同加入浓度的待回收分析样本,计算加入的待测物的浓度。 (3)在另一份样本中加入同样体积的无待测物的溶剂,制成基础样本。 2.实验过程 用待评价系统对待回收分析样本和基础样本进行测定,通常对样本进行3次重复测定,计算均值,取其均值进行下述计算。 3.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1)加入浓度n=标准液浓度n×[标准液加入体积/(样本体积+标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天然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和范围经济等特点,往往导致“赢家通吃”的行业竞争格局;同时,由于互联网企业轻资产的特点,股权融资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融资渠道。基于互联网企业在财务结构、盈利模式、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一些特殊性,以及境外风险资本的退出要求,目前国内互联网各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基本选择了境外上市,这为我国信息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也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资本市场建设。考虑到互联网企业普遍存在盈利滞后性突出、股权架构和治理结构特殊等现象,较难满足国内资本市场现行的发行上市条件,相关部门应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支持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境内上市。一互联网行业基本情况(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互联网起源于苏联和美国冷战时期,多应用于国家安全领域,1989年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应用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网络宽带的不断改善,互联网逐渐开始普及,与此同时,国内外都诞生了第一批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的热潮也席卷而来。 从2000年开始,由于互联网行业膨胀过快、多数企业没有盈利模式、以及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下滑等原因,整个互联网行业出现了泡沫瞬间破灭的现象,纳斯达克互联网上市公司股价纷纷暴跌,许多企业倒闭,2000-2002年是全球互联网行业的萧条期。 但是,短暂的萧条挡不住互联网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随着电信基础设施的改善、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技术的进步,互联网迅速普及,而互联网企业逐步探索出不同的盈利模式,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目前,互联网行业作为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正加速向传统行业渗透,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 (二)互联网行业产业链分析 互联网行业产业链包括基础网络运营商(如三大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提供商(如中兴、华为)、终端硬件制造商(如联想、小米)、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简称CP)、终端用户(包括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等。 本报告所指的互联网行业主要是指互联网内容(产品或服务)提供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目前按照业务来划分,主要包括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电信增值、在线游戏、视频媒体、在线旅行、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网络招聘、社交网络、操作系统及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大数据服务、云存储服务等等。 (三)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 由于互联网行业具备明显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以及范围经济,在竞争格局稳定后往往存在“赢家通吃”的现象,因此通过免费的内容或服务积累流量并培养用户粘性,当流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或市场份额后再将虚拟流量货币化为实际收入,是互联网行业较为普遍应用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模式可以分为前端收费、后端收费和服务佣金三大类型。其中前端收费即直接向用户收费,包括会员费、出售虚拟物品、按在线时长收费等,这种收费能力主要基于内容需求的刚性程度、内容的不可替代性等,多存在于在线游戏、在线秀场、在线文学等业态中;后端收费主要是广告模式,这种收费能力基于强大的流量导入能力以及具备广告合适的展示方式,目前主要应用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在线视频、社交网络等领域;而服务佣金是帮助客户达到某种目的,然后收取佣金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客户的收入中分成,

染料行业分析报告.pdf

染料行业分析报告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颜永彬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5 号新盛大厦B 座18层100033)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染料、有机颜料生产国,“十一五”期间,我国染料实现了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29%,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6.20%,产量年均增长2.67%,其中染料产量年均增长1.98%,有机颜料产量年均增长5.18%,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25%,直接出口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世界进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一。 一、我国染料行业分类 根据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八个大类。 染料行业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染料工业所生产的各类染料、有机颜

料等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皮革、轻工产品、涂料、油墨等各个领域。 二、染料行业监管及政策 (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体制 染料行业由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负责行业的规范引导和自律管理,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染料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是行业的自律管理机构,由从事染料、有机颜料、印染助剂、中间体和色母粒的生产、科研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结成。 (二)行业政策与法规 1、主要政策法规 纺织染料行业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配套产业,受纺织、石化等支柱性产业发展的影响,其行业发展接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指导。染料行业所属精细化工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染料行业排放的三废量大,难以处理,染料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受到国家环境保护部的高度重视,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已于2007 年3 月1 日下发了《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已委托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和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展染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加入的各种染料、助剂,当有害残留物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对纺织产品提出安全方面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对纺织品用染料、助剂产品色牢度等试验提出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环保纺织品标准100 (OEKO-TEX? Standard 100)是由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制 定的专为测试纺织品及辅料的有害物质的方法和标准,旨在通过广泛的实验室检验防止或严格控制在纺织品中使用有潜在危害的物质,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生态纺织品标签。多年来,环保纺织品(OEKO-TEX?)标签作为一种可靠的基准,最终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已对其给予了关注和重视,纺织领域的上下游公司,包括染料生产商、印染企业、面料商及最终纺织品生产商也将使用环保纺织品(OEKO-TEX?)标准作为一种附加的质保工具。2003 年5 月,欧盟委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概览 (5) 1、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特点 (5) 2、电子化学品产能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 (6) 3、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7) 4、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增速超全球 (8) 5、电子化学品各子行业分化明显 (8) 二、锂电池化学品: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1、锂电池化学品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2、中国锂电材料行业下行趋势将反转,在全球价值链底部攀升 (12) 3、原材料碳酸锂行业集中度不断攀升,供需处于紧平衡 (13) 4、3C 领域是锂电发展主战场 (14) 5、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强力拉动锂电池尤其是聚合物锂电池大发展 (15) 6、动力电池发展缓慢而曲折 (16) 三、正极材料:高压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发展迅猛 (22) 1、高电压高压实钴酸锂(LCO) (24) 2、锰酸锂和磷酸铁锂 (25) 3、高电压镍钴锰酸锂材料(NCM 三元材料) (26) 4、富锂高锰层状固溶体(OLO)和镍锰尖晶石(LNMS) (27) 四、负极材料:石墨类量增价跌,LTO发展空间广阔 (28) 1、钛酸锂(LTO) (30) 2、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31) 3、硅合金负极材料 (32) 五、锂电隔膜:国内生产商快速成长,进口替代效应显现 (32) 六、锂电电解液:全球产能释放迅猛,中国厂商迅速崛起 (36) 七、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41)

1、新宙邦:高速成长的电子化学品巨头 (41) 2、江苏国泰:快速发展的锂电电解液龙头 (43) 3、杉杉股份:综合性锂电巨头 (44) 4、沧州明珠:迅速崛起的锂电隔膜巨头 (45)

阻燃剂行业分析报告

阻燃剂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阻燃剂产品分析 (1) (一)阻燃剂定义 (1) (二)阻燃剂分类 (1) (三)阻燃剂概述 (2) (四)磷系阻燃剂情况介绍 (8) (五)氮系阻燃剂情况介绍 (10) 二、阻燃剂行业、市场分析 (11) (一)阻燃剂应用情况 (11) (二)三大类阻燃剂的比较 (11) (三)阻燃剂市场总体情况 (12) (四)阻燃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3) (五)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 (15) (六)国内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16) (七)主要生产厂商 (19)

一、阻燃剂产品分析 (一)阻燃剂定义 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阻燃剂是阻燃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的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的阻燃加工中。经过阻燃剂加工后的材料,在受到外界火源攻击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延缓或终止火焰的传播,从而达到阻燃的作用。 (二)阻燃剂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阻燃剂分为以下几类: 1、按所含阻燃元素分类 按所含阻燃元素可将阻燃剂分为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等几类。卤系阻燃剂在热解过程中,分解出捕获传递燃烧自由基的X及HX,HX能稀释可燃物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隔断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接触。磷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磷酸酐或磷酸,促使可燃物脱水炭化,阻止或减少可燃气体产生。磷酸酐在热解时还形成了类似玻璃状的熔融物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促使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起到阻燃作用。在氮系阻燃剂中,氮的化合物和可燃物作用,促进交链成炭,降低可燃物的分解温度,产生的不燃气体,起到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主要是通过磷-卤、磷-氮协同效应作用达到阻燃目的,具有磷-卤、磷-氮的双重效应,阻燃效果比较好。 2、按组分的不同分类 按组分的不同可分无机盐类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三种。无机阻燃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类阻燃剂,它的主要组分是无机物,应用产品主要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硼酸等。有机阻

阻燃剂名称及种类大全

阻燃剂名称及种类大全 01)、三氧化二锑:高纯≥99.8%、超细0.4-1.1um、白度98以上(添加型阻燃协效剂) 02)、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BC 、总溴量:≥64.5%、熔点范围:100~110℃(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03)、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 、含量:≥99 %、分解温度:440~450℃(反应型无毒阻燃剂) 04)、三溴苯酚:TBP、含量:≥ 98.5 % 、熔点:≥ 92 ℃(反应型阻燃剂)05)、三聚磷酸铝:ATP、APW、APZ 、用于生产膨胀型防火涂料、重防腐涂料(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06)、四溴双酚A:TBBA 、溴含量:≥ 58.5 %、熔点:180 ℃(添加、反应型阻燃剂) 07)、四溴苯酐:TBPA (添加型阻燃剂) 08)、五溴甲苯:PBT(FR-5)、总溴量:>80%、熔点:275~284℃(添加型阻燃剂) 09)、五溴联苯醚:PBDPO、溴含量:62-70(添加型阻燃剂) 10)、六溴环十二烷:HBCD (CD-75P)、总溴量:>73.5%、熔点:185~195℃(添加型阻燃剂) 11)、八溴醚:【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溴含量:≥67%、熔点:≥105 ℃(添加型阻燃剂) 12)、十溴联苯醚:DBDPO 、含溴量:82-83%、熔点:300-310℃、美国大湖:

DE-83R、国产:优级、一级品(添加型阻燃剂)

13)、磷酸三甲苯酯:TCP、(添加型阻燃剂) 14)、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 (添加型阻燃剂) 15)、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 (添加型阻燃剂) 16)、磷酸三(β-氯乙基)酯:TCEP (添加型阻燃剂) 17)、亚磷酸三苯酯:TPP (添加型阻燃剂) 18)、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 (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19)、复合磷系阻燃剂:FR-P、分解温度:250-280℃(添加型无毒阻燃剂)20)、卤代双磷酸酯化合物:FR-505 、分解温度:>200℃(软质聚醚块泡、模塑泡沫阻燃剂) 21)、混合反应型阻燃剂:FR-780 (反应型海绵阻燃剂) 22)、锌酸亚锡:T-9 (聚胺酯发泡用催化剂等) 23)、聚磷酸铵:APP 、P2O5 含量:72-73%、N含量:14-15%、分解温度:>270℃、五种不同聚合度规格(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24)、水溶性结晶型阻燃剂:PN (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25)、高效复合阻燃剂:FR-A 、含量:≥99 %、分解温度:440~450℃(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26)、氢氧化铝:普通、活性、含量:≥ 99%(添加型无毒阻燃剂)南京塑泰接枝EVA用于氢氧化铝,拉伸强度高,伸长率高。 27)、氢氧化镁:化学、矿法、普通、活性、含量:≥ ≥ 63-98.5%(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28)、氯化石蜡:52~70# (添加型无毒阻燃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