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发展分析

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发展分析
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发展分析

32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发展分析

刘丽蓉,刘爱玲,于丽萍,韦欣捷,康京丽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摘 要:2010—2018年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2年期核心培训已举办4期,培养了来自28个省区的流行病学技术骨干81名,创新性建设了以基础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区域流行病学培训、大学师资培训、国内导师培训为有益补充的“1+5”培训模式。本文阐述了CFETPV项目的培养模式来源、组织管理及项目的发展探索,分析了其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培训模式推广等方面的积极成果。项目基本实现了培养一批高级兽医流行病学人才,打造一支现场流行病学工作队伍的基本目标,但仍需要在建立长期运行机制、本土化案例开发、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期进一步推进项目的本土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人才培养;核心能力;培训网络;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4X(2019)10-0032-06

DOI:10.3969/j.issn.1005-944X.2019.10.007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or Veterinarians

Liu Lirong,Liu Ailing,Yu Liping,Wei Xinjie,Kang Jingli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266032,China)

Abstract:The two-year core training of China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or Veterinarians(CFETPV)had been held for four times from 2010 to 2018,81 technical backbones in the field of epidemiology from 28 provinces/regions were trained,and the training mode of“1+5”with the supplement of elementary training,trainings for senior officers,regional epidemiology training,training by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domestic tutors was innovatively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the source of training mode and management of CFETPV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were stated,then its achievements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promotion of training mode were analyzed. Through CFETPV,the basic goals,including cultivating a number of senior veterinary epidemiologists and building a field epidemiology team,were generally achieved. However,it was still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develop localized case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so as to promote the localiz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FETPV.

Key words:?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or veterinarians;cultivating talents;core capability;training network;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收稿日期:2019-07-06 修回日期:2019-08-15

基金项目: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1000)

通信作者:韦欣捷,康京丽

临床流行病学整理

一、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选择性偏倚: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 测量偏倚: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 3、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以医院病例为基础,以人群中的病例为对象; 运用临床与流行病学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其防治规律,研究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4、研究内容:1、诊断试验评价;2、治疗评价试验;3、病因学研究;4、预后研究; 5、临床决策分析 5、现况研究: 设计:横断面调查;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 指标:患病率、比值比OR 科学性:提出病因假说、检出高危人群 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 a.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发病率=某年内新发生某病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注: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b.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例数 6、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根据某暴露因素的有无将选定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及预后结局,以验证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的观察分析方法。 == a.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RR>1 存在正的关联RR<1 存在负的关联RR=1 无关联 b.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 = I0(RR-1) 7、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a.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配比:1、组间配比:两组例数可不等,但有关配比因素在两组间的频数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管理方案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管理方案 一、项目目标 1、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2、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能力,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3、规范管理,完善培训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1、国家级培训对象为省级、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骨干(师资)。 2、省级培训对象为省本级和各地(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学员须由所在单位推荐,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从事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骨干。其中: 省级人员培训90-120学时(20人以上,12-15天),地级人员培训60-80学时(5人以上,7-10天),县级人员培训40-60学时(3人以上,5-8天)。原则上理论教学占50%,案例和实践教学占50%。课程按教学单位设置,每个教学单位四节,每节按50分钟计,每天两个教学单位。 3、通过培训要求达到:系统掌握现场流行病学工作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独立开展流行病学现场组织、实施调查和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掌握: 1)现场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方法;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和应用技术; 3)快速获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 4)实验室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和处理技术; 5)传染病流行病学基础及传染病现场消毒要点; 6)开展针对不明原因疾病现场调查的基本要领;

7)疾病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评价方法; 8)疾病控制工作中的现场调查处理能力; 9)组织开展现场培训的宣讲能力和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10)指导现场实践活动,并向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11)提高撰写技术方案和调查报告的能力; 1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项目组织实施 1、卫生部统一组织实施省级师资培训,协调、督导、检查和评估培训工作的实施过程。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省的培训工作,制定本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培训规划,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规范培训管理,指导培训工作,并提供本省项目执行报告。 3、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落实,组织开展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 4、在正式培训前,应制订本省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对象、内容、师资、进度、组织实施与管理等。 5、授课教师以参加全国培训(流行病、检验、消杀、信息)的省级师资为主,参照国家级培训下发的光盘(已发至各地),结合本地工作的实际实施。开展培训用的统一教材《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已经发放至各地(其中:省级50本、地级10本,县级4本)。 四、项目执行时间 1、准备阶段(2004年7月-12月):国家完成制定培训规划、编写培训教材,培训师资。 2、实施阶段(2005年1月-10月):各地完成省、地和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骨干培训、师资培训及岗位轮训,提交本省(级)总结报告。 3、总结阶段(2005年11月-12月):国家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提供总结报告。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教育内容 新进厂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施工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 一:施工人员需熟知三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他人伤害 二:各项目部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各项演练。三: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 1、新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严禁酒后上岗。 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二米高处,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文明施工是窗口,进入施工的人员要文明施工,不得野 蛮施工。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 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范措施,夜间要设红 灯示警。 8、特殊工种(电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各种车辆 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 证,方准独立操作。

9、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 赤膊操作。 10、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 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 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11、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 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12、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3、拆下的刚模板、扎头或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铁钉要 及时拔除。 14、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坠落伤人。 15、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 16、脚手板两端间要扎牢、防止空头板(竹脚手片应四点扎 牢)。 17、单梯不得缺档,不得垫高,单梯上不要扎牢,下部要有 防滑措施。 18、挂梯上部要挂牢,下部要绑扎。 19、夜间施工必须有充分的照明。 四:施工人员要遵守一下操作规程和现场纪律 1.参加施工的工人,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决定因素。 2.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3.兽医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畜禽群体,有时也涉及到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 4.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是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 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5.定性调查研究主要涉及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和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验两个方面。 6.定性调查研究包括调查、监测、观测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等 7.兽医学的诊断学科有3个,即临床兽医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流行病学。 8.兽医流行病学有哪些用途? (1)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2)研究病因位置疾病的防制对策(3)获取有关疾病的自 然史资料(4)确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评估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 9.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调查研究两个方面。定性调查研究主要是确定疾 病的自然史,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验。定量调查研究设计到疾病的数量和数字资料的表 达和分析,包括调查、监测、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评价等。10.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此外还有血清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 第二章疾病分布 1.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态,又称三间分布。 2. 流行:某地区的一个畜群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发生某病的频率超过预期的地方流行水平就 称为该病发生流行。 3. 暴发:是指在一短时间内一个畜群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地突然升高。 4. 大流行:是指分布范围广,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 5.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 累计发病率:观察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察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率。 7. 死亡率:是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 8.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动物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9. 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称为(D)。 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 10. 一定时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称为(B)。 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 11. 按性别对动物疾病发生率进行描述的率的表达方式是一种(A)。 A专率B粗率C调整率D标化率 12. 在流行特点上,猪传染性肠胃炎在冬季比夏季更为常见,我们称该病在时间分布上呈现 (C)。 A短期趋向B周期性趋向C季节性趋向D长期趋向 13. 要正确的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状态,就必须弄清(ACD) A哪些畜群发病较多B什么原因导致发病较多C什么时间发病较多D什么地区发病较多E 疾病分布的动态率

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在病人及其群体中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和解释临床事件,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具有以下4个特点。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临床为基础,与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2.以个体病例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3.由医院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展到社区人群疾病的防治;4.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什么?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1)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试验的措施要有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能客观地反应出来并被临床及实验室等检查方法及指标度量。(2)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3)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不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必须具备临床意义,有公认的判断标准。 3.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有哪些? 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1)研究设计方案: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2)临床意义的评价: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著性检验)。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5)临床适用性 4.何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因、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从时间上说,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完成的,反映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好似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故称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调查他们既往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比例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其联系程度。 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关于举办医学侦探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案例分析培训班的

关于举办“医学侦探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案例分析”培训班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学专家曾光教授带领的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多年,教学团队指导下,已举办多期有关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如每年举办的“现场流行病学与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更新培训班”。教学内容一直结合新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授课。把公共卫生观念和现场调查方法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启发式的理论教学以及经典的和我国目前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讨论,增强学员们对现场流行病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受到广大公共卫生人员的高度好评。使学员能够深刻理解、掌握和提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水平,并能够依据调查结果,针对性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并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干中学”的模式和成果推广到全国,以帮助推动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队伍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2014年的“医学侦探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案例分析”培训班将于5月27日-30日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诚邀广大公共卫生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各级卫生单位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院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教学等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员。 本培训班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 (国),参加培训的学员经考试合格,可获得国家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同时获得8个学分。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采用国际先进的现场流行病学核心课程培训模式,理论教学16小时与案例分析讨论8个小时,理论教学以实例引领强化概念、方法和技能的理解,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A1型题: (1) 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 A. 须随机化分组 B.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C. 必须有干预措施 D. 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 E. 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 答案:[B]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流行病学实验分组是研究者确定实验对象后,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研究人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因此五项备选题仅B是错的。 A2型题: (2) 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观察一个疗程一个月,服药后血压70%降至正常且无不良反应,下列哪个结论正确 A. 该药有效 B. 很难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太短 C. 样本太小不能下结论 D. 尚不能下结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E. 不能做结论因未设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答案:[E]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 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要求,在评价该药物疗效时首先要考虑设计是否正确,而本实验未设计可比平行对照,因此药效结论不能承认。 A3型题: (3)对农村7岁易感儿童进行甲肝疫苗免疫,经3年随访观察,结果如下

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 0.9 B. 1 C. 10 D. 5 答案:[C]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效果指数的计算方法 B1型题: (4).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 A. 罹患率、患病率 B. 病死率、死亡率 C. 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D. 有效率、治愈率 E.

抗体阳转率、保护率 答案:[E] (5)某社区进行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时可选用指标 答案:[D]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评价指标 1.评价疫苗预防效果的指标 A、B、D是描述患病、死亡、治疗效果,C是评价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指标,仅E是回答疫苗接种的效果 2.评价临床试验效果指标 药物治疗效果评价主要用有效率和治愈率,其他指标无针对性。 四、习题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

2014年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 一、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施工现场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保证他们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达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应在项目安全保证计划中确定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指定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二、先培训后上岗 安全教育和培训要体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原则,覆盖本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分包单位人员),贯穿于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的各个阶段和方面,通过动态控制,确保只有经过安全教育的人员才能上岗。 三、教育和培训的目的和范围 1.目的 使处于每一层次和职能的人员都认识到: (1)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工作程序,以及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与他们工作有关的重大安全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影响,以及其个人工作的改进可能带来的安全因素; (3)他们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工作程序,以及实现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包括在应急准备方面的

作用与职责; (4)偏离规定的工作程序可能带来的后果。 2.范围 (1)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 (2)劳务单位的职工: 四、安全教育主要提纲 1.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主要内容是: (1) 本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 (2) 本工程(包括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 (3) 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 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5) 防火、防毒、防尘、防爆及紧急情况安全防患自救; (6) 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7)文明施工及空气污染防止措施 2.进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主要内容是: (1) 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 (2) 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及纪律; (3) 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 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患对策; (5) 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及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求。

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第四章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填空 1.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2.描述疾病的分布,一般是计算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畜禽群中的频率,常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表示。 3.疾病时间分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4.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________疾病,二是为了________疾病。 5._____________是对群体中的所有成员进行的调查,又称全面调查。 6.在调查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检测者掌握的检测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使观察结果倾向性地偏大或偏小,这叫_________误差。 7.疾病分布是________ _____的简称,它指的是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况,又称_____________ 。 二、单选题 1.___________是指动物群体因某病死亡动物数占该动物群体总头数的百分比。 ①淘汰率②病死率③死病率④死亡率 2.____________是指无规律和偶然发生某病,通常局限于部分地区,可以指该地区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疾病或偶而出现的单个病例或一组病例。 ①地方流行②慢流行③区域流行④散发流行 3.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称为_____________。 ①样本误差②整体误差③系统误差④抽样误差 4.抽样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变异性引起的,在调查中往往难以控制。 ①个体②群体③时间④空间 5.下列不属于动态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患病率②发病率③病死率④死亡率 三、判断题 1.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2.抽样误差是由于群体的变异性引起的,在调查中往往难以控制。 3.流行病学常常受到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特征变化的影响,因此是动态过程。 4.流行与病例的绝对数有关,表示高频率和相对量。 5.1周龄内仔猪感染仔猪黄痢和3-6周龄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高峰说明疾病的性别分布。 6.某些呈隐性感染的动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实验方法检测动物是否感染。 7.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检测者掌握检测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偏大或偏小称抽样误差。 8.对于群间差异较小的总体可按地理位置将动物总体分群,即不同的农场,然后以农场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对抽到农场的动物进行普查。

临床流行病学总结完整版

临床流行病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定义 1、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已经由研究传染病扩展到非传染病;又从“疾病”扩展、延伸到“健康”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vents);研究的内容既包括了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探索疾病的“流行因素(决定因素risk factors,determinants),还包括研究、提出、评价预防与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 2、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design)、准确的测量(measurement),对临床的诊断(diagnosis)方法、治疗效果(therapeutic efficacy)及预后(prognosis)进行综合评价(evaluation)的一门学科。英文解释:Clinical Epidemiology: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3、临床流行病学的目的是建立和发展能够减少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和随机误差(random error)造成误导的临床观察方法,从而得出符合真实情况的结论。 4、最初,临床流行病学强调在临床研究进行严格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 5、在20世纪90年代初,INCLEN(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进入了总体计划的第二期项目,提出其宗旨为:“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临床医学实践,从而改善人民健康。为达此目的,本工作网内各国临床医师、统计师及社会学家须共同奋斗,以建立和维持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最佳的和可靠水平的能力。” 第二节、流行病学特性 一、流行病学特点:研究的手段是采用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临床的病人;研究的任务是解决临床上的各种医学问题。 二、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1、疾病诊断(Diagnosis of Disease) 2、疗效评价(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iency) 3、探讨病因(Causal Inference) 4、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Evaluation) 5、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MB)循证医学提供给病人的医疗是建立在目前所能提供的医学证据的基础上,要求临床医生运用新的技术方法,包括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运用评价临床文献的正规方法,以获得最真实可靠的信息,然后依据这些证据,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做出决策,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 6、卫生经济学评价(Health economics evaluation)卫生经济学评价可以应用于预防保健领域,选择最为经济的预防保健措施或者最需要实施预防保健措施的人群,从而使用相同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从产出衡量的角度,卫生经济学评价分为如下三大类:①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②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③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 7、其它方面(The Others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内容还包括可影响临床观察结果的偏倚(bias)、机遇(chance)等干扰因素以及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和临床依从性(clinical compliance)等。 第三节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Study Methods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一、原则(Principle)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宗旨就是面对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应用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的原理和方法学,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建立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应用于复杂的临床医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ET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先进的培训方式,它起源于195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开始的流行病学情报服务(Epidemical Intellegence Service, EIS)。该培训模式旨在培养高级现场流行病学的核心骨干,同时可以通过培训的过程促进和加强监测—应急反应系统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爆发流行和其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多年来,WHO等有关国际组织一贯致力于在全球推广和建立FETP,先后有3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相继建立了类似于现场流行病学或实用流行病学的培训项目。目前,FETP及其类似的培训项目已先后在五大洲的35个国家开展,其中既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包括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已培养出2300多名学员,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多数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中坚。而且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形成了成熟的办学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适应公共卫生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形势需要,我国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分重视在中国建立FETP的发展前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着手筹划准备,除选派优秀学者出国学习和借鉴外,还与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协作关系。2001年10月,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 从此,中国按照国际统一、规范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和服务体系,这是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史上具有长远影响的重要举措。CFETP的培训目的不仅是培养数量不多的高级流行病学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以此发挥辐射作用,促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所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是学生,更重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安全培训专用)

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安全培训专用) 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1.安全的概念 1)安全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 2)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进行保护,同时还要保护设备、设施的安全,保证生产进行。 3)事故 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安全生产的方针 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原则和目标,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确立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肯定了安全在建设工程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安全第一”的方针,就是要求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包括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以及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树立安全的观念,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牺牲安全。 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事生产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 “预防为主”的手段和途径,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根据生产活动的特点,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对于施工活动而言,“预防为主”就是必须预先分析危险点、危险源、危险场地等,预测和评估危害程度,发现和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指定事故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消灭在转化为事故之前。 总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国家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以人为本”,保护劳动者权利、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二、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动物流行病学》(epizootiology)讲义 单位:长江大学动物科学院授课班级: 授课老师:汪招雄授课时间: 《动物流行病学》需要回答的五个问题: 动物流行病学侧重于对动物群体进行研究。对于动物群体发病, 《动物流行病学》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为什么发病? 二、怎样发病? 三、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病? 四、疾病严重程度如何? 五、防治对策极其效果如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动物流行病学极其相关的几个概念,了解该学科与部分学科之间的差异,了解学习《动物流行病学》的一般方法;熟悉动物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发展。掌握动物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用途。 重点:动物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用途。难点: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用途。 一、绪言 1.动物流行病学(epizootiology)的定义: 1)定义: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的对策与措施的学科。 2)学科差异: 动物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 临床兽医学: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 基础兽医学:从亚临床水平研究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但以传染病研究为主,因其危害最大。 2.流行病学的分支: 流行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引入其它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其特定问题;与此同时,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血清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等。

二、动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动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也叫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指通过观察等方法正确、详细地记载疾病或健康状态。按时间、地点、动物群中的分布特点,也可包括可疑病因子的分布特点。 根据此结果可提出病因的假说或线索或对防制提出有效的措施。 2.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也叫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 指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探找其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 通过下列这几种方法达到目的: 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从疾病的结果去寻找病因; 2)队列(或群组、定群)研究(control study):从有无可疑病开始,去观察是否发生结果(疾病) 3. 其它研究方法: 1)细菌的分离鉴定 2)血清学方法:微量血清中和试验(MS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凝集试验(LAT)、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等。 3)分子生物学方法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1.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临床上观察某种药物或疗法、疗效对延长寿命的关系。 2.现场试验(community field trial): 观察某项防疫或预防措施(如预防接种、预防药物)的效果。 (三)、理论方法 1.理论的研究:数学流行病学(mathematical epidemiology)即理论流行病学(theoretial epidemiology):为掌握了某病流行的规律,可用数学公式归纳流行的规律性的研究。Roll 1911年提出疟疾传播的数学模型 2.方法的研究:最常应用的是统计学方法,如偏相关系数,X2及OR、协方差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临床流行病学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是指诊断试验测量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即正确判断研究对象有病或无病的能力。 疾病的群体分布:多个病人或一类疾病的所有病人所构成的整体就有一些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特征,称为疾病的群体分布或者疾病的分布。 疾病负担:是指发病以及疾病所造成的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防病治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散发:发病率在某地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称散发。常用于描述较大范围人群的流行强度。 流行:发病率在某地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水平称流行,流行与散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或者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地方性:是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不需自外地输入。 随访:是队列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形式。包括随访对象,内容,方法,开始时间,随访期限,随访终点和终止时间,质量控制,失访和处理。 安慰剂:是指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与所考核的药物相同,单不含特异有效成分的制剂,常用淀粉片和生理盐水注射液作为安慰剂。 霍桑效应:在考察新的治疗措施的疗效时,受试对象会受到许多的关注,而受试对象也对试用新药满怀希望,病人会因此而更多的向研究人员报告好的结果。而实际上药物本身的疗效并没有那么好。这种现象叫作霍桑效应。 诊断试验:是指应用各种实验,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对疾病做出诊断的实验。应用一定的诊断方法把前来就诊的人区分为患病的病人和非病人,并对确诊的病人给予相应的治疗。 金标准:当前公认最好的,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或专家指定并得到公认的临床诊断标准。 真实性评价:又称为有效度,指一项诊断或筛选试验所获得数值与实际值得符合程度。 偏倚:研究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指从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选择偏倚: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包括:入院率偏倚、存活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无应答偏倚 信息偏倚:(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错分偏倚),是来自于测量或资料收集方法的问题,使得获取的资料存在系统误差。包括:回忆偏倚、报告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暴露怀疑偏倚等。 混杂偏倚: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循证医学:是指综合最佳研究证据,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患者所处的临床阶段和诊疗场所的条件,制定适合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实践的后效评价:是指对应循证医学的历练从事的某项医疗活动的后果进行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以知道新的临床实践的过程. 研究结局:是指随访观察中出现的预期结果事件,可以是发病或死亡,也可以是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健康标志的变化;可以说定性的结果,也可以是定量的测量等。匹配:又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特例保证一致,这些因素或特征称之为匹配因素或匹配变量。 可靠性是相同条件下同一诊断试验对相同人群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双盲: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哪一种干预措施。优点是可以减少两者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 比值比:(odds ratio, OR)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描述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是比值比,是病例组有暴露(a)与无暴露(c)之比值和对照组有暴露(b)与无暴露(d)的比值之比,即ad/bc。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是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是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 临床流行病学:是指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评价临床医学中的问题,即在临床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引入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患病的个体诊治扩大到群体特性的研究,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防治和预后等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的证据。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临床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1.临床试验设计的三原则为随机、对 照和盲法。 2.诊断试验应从真实性、可靠性和收 益等方面评价。 3.形成病因假设的法则主要有求同法、 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类比法 4.匹配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研究效率和 控制混杂的干扰。 偏倚可以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 和混杂偏倚。 6.阳性似然比是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 之比。 7.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患病与否,将研 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8.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估计的影响因素 包括人群中所研究因素的暴露率、相 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显 著性水平(α)和把握度(1-β)四个 9.在队列研究资料分析中,暴露与疾病关 联强度的分析指标有:相对危险度 (RR)、归因危险度(AR)、归因 危险度百分比(ARP)、人群归因危险 度(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P)。 10.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分为临床试验、 社区实验和现场试验三种类型。 评价筛检试验应从真实性、可靠性 和收益等方面进行。 12.OR是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和 对照组该因素暴露比例之比。 效应测量指标主要分三种类型绝对效 应、相对效应和归因比例。 准则包括 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比法 和剩余法。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主要有界值 的选择、联合试验和多重试验。 曲线的主要用途包括用来决定 最佳临界值和用来比较两种或两种以 上诊断试验的真实性及临床价值。 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包括限制、匹 配、随机化、分层、标准化和多 因素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 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影响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有灵敏度、 特异度、患病率。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早期诊断,及时 治疗、患者病情、 病特点和医疗条件、社会家庭因素。 队列研究可以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和双向性队列研究三 22.分级分析的主要意义是分析暴露与疾 病之间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以加强因 果关联推断的依据。 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特点属于观察性 研究方法、设立对照、 能确定因果关系。 流行病实验研究的特点有属于试验性 研究、必须有干预措施、须有严格的 平行对照、遵循随机化分组原则。 三盲是指受试者、执行医疗措施的 医护人员、资料分析者均不知道受试 26.队列研究中对照的类型有内对照、 外对照、一般人群、多重对照。 现况调查的种类普查、筛查、抽 样调查。 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暴露组和非 暴露组两组人群,暴露人群包括特殊暴露 人群、社区人群和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资料收集与暴露有关,与结局有关的 资料,以及其他一些可能与产生混杂作用 31.随访的内容包括有关暴露的信息,有 关结局的信息,有关于暴露和疾病相关的 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信息。 队列研究病历的来源于医院和社区, 病例的类型有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 病例 诊断指标与判断指标的确定方法有统 计学方法(百分位数法、分布法正态)、 断临床判法、ROC曲线法 真实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 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约登指数、 似然比 可靠性三指标有变异系数,符合率, Kappa值。 影响试验收益的主要因素:疾病的患 病率、早起发现病例对预后的改善程度、 灵敏度和特异度 实验流行病学的随机化分组:简单随 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 不可预知的结局、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 向均数回归、潜在的未知因素的影响。 实验流行病学对照设立的方法:安慰 剂对照标准对照空白对照交叉对照 自身对照。 临床试验的基本设计类型:平行设计 交叉设计析因设计序贯设计 设 计个体的生命健康与各种其他权利,必须 遵循的理论道德原则:知情同情原则、对 受试对象有益无害的原则、公平原则、科 学原则。 影响诊断试验可靠性的因素:试验方 法与条件的影响、观察者的变异、呗观察 的变异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联合试验, 系列试验,混合试验 我国流行病定义包含的四个基本点 ①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② 研究疾病包括各种各样的病③重点研究 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和其影响因素④ 目的是为了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提供科 学依据 流行病学的主研究范畴 ①病因学研究与评价②诊断试验研究与 评价③疾病疗效研究与评价④疾病预后 研究与评价⑤临床决策分析⑥卫生事业 管理,卫生经济学研究与评价 疾病形成的原因 ①民族聚居地,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特征 ②在某些地区存在病原体,动物宿主,和 媒介所需的自然条件③该地独特的物理 化学环境,可引起疾病的爆发④独特的社 会经济环境 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特点目的类型? 概念:是利用已有资料或者专门调查资 料,按不同地区,人群和时间特征,描述 疾病或健康的分布情况。提出病因假设,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病因线索。 特点: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疾病预防 控制的基础。2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置对 照组,属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主要 指标的患病率。 目的:①描述分布②发现病因线索 类型:①历史资料分析②现况研究③纵 向研究④生态学研究⑤筛检⑥暴发调 查中的个案调查等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目的,应用 和类型 基本原理:是将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于某 因素下或具备某特征分为暴露组和非暴 露组,随访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两组人 群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其发病率或死 亡率的差别,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 系。 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设立对照,由因 推果,能确诊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的 因果关系。 目的: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应用:评价自发的预防效果。研究某种疾 病的发生,发展的唱起变动趋势,为制定 新的防止策略和措施提供证据。 类型:①前瞻性队列研究②历史性队列研 究③双向性队列研究 简述队列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研究结论说服力强,可充分而直接 的分析研究因素的作用,适合于罕见的因 素研究。偏倚较小,可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局限性:不适合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失访偏倚较大。研究耗时间,费人力。开 支大。研究设计要求严谨,资料的收集和 分析难度也较大。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特别适用于罕见的研究,研究一种 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系。相对更省时,省 力,易于组织实施。该方法不仅应用与病 因的探讨而且广泛应用于很多方面如治 疗措施的疗效,预后与副作用作出初步评 价。 缺点: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 倚,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难以判断,不能计 算发病率,死亡率,只能计算OR。不适合 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 要很大的样本量。 学习循证医学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过程 必要性:①医务工作人员只有熟知和有效 地应用不断涌现的临床科学证据,才能正 确的诊治疾病②医务工作者常常难以及 时的获得临床实践所需的最新信息③现 有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将逐渐过时④传统 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程度 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因而不能卓有成 效地改进我们的临床技能⑤循证医学采 用不同的临床学习方法使医务工作者的 知识随时得到更新。 实践过程:提出问题,查寻证据,评价证 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 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研究的方法学,强调 收集客观资料,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结 合专业知识和统计学结果对研究内容作 出客观地评价。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 在指导思想上一致的,在临床流行病学的 学科建设中贯彻循证医学的思想,将促进 和推动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优点:由于调查对象为某一调查的全 体成员,研究对象较为简便,可提供疾病 分布情况,流行因素与病因线索。可发现 特定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可普及医学和卫生知识。 普查缺点:工作量大,涉及的工作人员多, 组织难度打,容易出错或遗漏,调查质量 不易控制,需要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成本高,不适合用于患病率较低。诊断技 术复杂的疾病。 抽样调查优点:与普查相比,节约时间, 人力,物力,由于调查范围小,工作易于 细致,调查质量易于保证,而且获得结果 更快。 抽样调查缺点:设计与实施难度大,技术 要求高,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不适用于 变异过大的研究的对象和患病率很低的 疾病。 现况研究定义特点类型及应用 定义:又称横断面研究或现患率研究,是 指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某一 特定人群在特定时点的疾病或健康状况 及有关因素暴露情况的资料,描述疾病或 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一种描 述性研究方法。 特点:①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②具 有明确的时点或时期概念③分析和评价 指标一般为患病率④定期重复进行的现 况研究也可以获得二次掉擦间隔期间某 病的发病率⑤在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 联系上受到限制。 类型及常用分析指标:①普查②抽样调 查;患病率,感染率,抗体阳性率,病原 携带率等。 应用: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 布,建立病因假设②确定高危人群③为制 定医疗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④评价或 考核医疗卫生措施的效果。 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比较性分析,显 著性检验,危险度估计。 病理对照研究的定义原理特点类型应用 定义:又称为回顾性研究,是探讨某暴露 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的分析流行病学方 法。 原理:是选着确诊的患有某病的病人或发 生研究者感兴趣事件的人作为病例组,以 不患有该病或未发生该事件的人为对照 组,调查者两组人群既往暴露于某因素的 情况,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该因素的暴 露比例。如果两组暴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 响后,借助流行病学因果关联的判断标 准,推断某些暴露因素是否为疾病或事件 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 或感兴趣事件的原因假说的目的。 特点:①属于观察性研究中的分析性研究 ②有单独设立的对照③研究方向由果到 因④一果多因,一病多因⑤不能确定暴露 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 配 应用:①广泛探索疾病或事件的可以因素 ②初步检验病因假说③为进一步前瞻性 研究提供依据④治疗方法或药物有害作 用的研究⑤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⑥诊断 试验的评价、纺织措施的效果评价。 实验性研究的原理特点应用 原理: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 区、学校等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将研 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接受实验措施,对照组接受对照措施,随 访观察一定时间,然后比较两组的某些结 局或效应的差异,进而对干预措施的效果 做出评价的一类方法。实验流行病学的研 究对象是人,这与动物实验不同。 特点:①属于前瞻性研究②必须施加一种 或多种干预措施③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 ④随机分组。 应用:①验证病因假设:常用于疾病流行 因素和病因的研究②评价疾病的防治效 果和预后影响因素③评价某新药物、疗法 的效果或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