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

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专题复习(一)

一、常考题型及分值(8分)

(3分)1、议论文的三要素

(2分)2、论点的类型

(2分)3、论点应该符合什么要求

(3分)4、如何找文章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3分)5、如何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2分)6、论据的类型

(3分)7、如何补写论据

(3分)8、论据的作用

(2分)9、区分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

(3分)10、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分)11、议论文开头的形式

(3分)12、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2分)13、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2分)14、议论文中设问句的作用

(3分)15、议论文中段落于段落之间的联系

(2分)16、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2分)17、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2分)18、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题1道。

二、真题演练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雅安市2014年中考试题

①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②跟你们一样,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③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④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

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⑤我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⑥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大学会不会像有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⑦我有一位多年前毕业的同事,在谈到社会、时代时,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适应,而是坚守。”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的一张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⑧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如此,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⑨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谢谢大家!

16.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⑥段中“粉碎机”这个词语是指具有否定、解构能力的怀疑心态。

B.⑦段中作者引用了同事的话,“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适应,而是坚守”。这里的“适应”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坚守”就是坚持正确的东西,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等。

C.从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演讲稿;本文议题比较严肃,但是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D.在演讲中,演讲者以学姐的身份,真情投入,联系自己和在座同学的学习生活,对比当今和过去,深刻地分析了两个时代的不同特点,精辟论述了北大中文系学生最需要的思想品质,这对我们也很有启示。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照片上的那群知识分子?阅读⑦段,结合文章简要回答。(4分)

19.读了这篇文章,你思想上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6---19 题(11分)。——雅安市2015年中考试题

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他们“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还有一些“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前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他只能接受那些与他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中真正得到益处的。

鲁迅强调“自己思索”,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反面。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动,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他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他从来不盲从书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索。因此他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见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譬如对于“二十四史”(《》),他既不像传统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也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看成“相斫书”、“独夫的家谱”,而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小说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他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察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索,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是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文艺作品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教益。

从鲁迅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他确实把“所读的书活起来”了,因此常常能够揭示要害,看出实质。例如历来被认为是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当有的文章宣扬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泯灭一切忧喜”的“静穆”,并且举出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的时候,鲁迅针锋相对地指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而且说明“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渊明的集子是有目共睹的普通书籍,鲁迅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它的内容实质,并及时对错误论调给以批驳,就因为他与那些关在“象牙之塔”里死读书的学究们对书的态度不同。他在读书的同时,始终把社会实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对待书籍的态度上,我们首先应该向鲁迅学习。

16.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中“这样的态度”,指它前面所说的“前者”和“后者”这两种态度。“前者”指“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的读书法,“后者”指“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的读书法。

B.第二自然段的例证既有读史学著作----“二十四史”,又有读文学作品----《红楼梦》、《儒林外史》,体现了举例的典型性。

C.本文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将鲁迅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与某些人作对比;作者这样写主要是要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某些人读书态度、方法的错误和鲁迅的读书态度、方法的正确。

D.全文不仅使用鲁迅关于读书的言论,而且运用鲁迅读书实践的事例来阐述问题,告诉我们,在读书时,要把社会实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17.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中心论点。(3分)

18.开篇第一段在全文的论证中有什么作用?请简答。

19.鲁迅先生的读书态度和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引发我们很多关于读书的感悟。请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话。(至少引用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00 字以内)(3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19题。( 8分) ——雅安市2016年中考试题

①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贯穿始终的,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传统文学以养护人心、培育人格见长,尤其高扬民族气节。古往今来,中国文学使命的履行,围绕这两个进行。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社会的治理与发展,离不开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也正由此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比德”方式,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章多达30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中国文字中,与赞美有关的汉字,无论指涉人还是事,许多带有玉字偏旁, 其用意都是肯定、赞美对象具有玉石般高洁的品质。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③与此相应,作为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在理论的源头处确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赋予了文学建构的使命,其核心要素就是励志,尤其是言志者的自励:文学对人品的建构,首先体现为作者自身节操的砥砺。这一文学观念是在千百年积淀中形成的选择性“集体认同”。

④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决不屈服,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值此期间,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泣鬼神。

⑤当代作品中,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继承文学塑造个人品格、建构民族意志的传统,倡导亮剑精神:面对强敌,一定要迎上前去亮剑、决战,哪怕倒在对手剑下,虽败犹荣。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⑥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发展到今天,其建构使命正面临变局,以往薄弱的物质基础已得到实质性改观。因此,文学在新世纪履行建构使命时,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文学大展身手, 正当其时。

1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

18.②-③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④-⑤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这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简答。( 3分)

19.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品行的修养,因为,传统文化认为个人品行的修养与国家社会有重要关联,正如古语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②段说“《诗经》涉及玉的篇目??比附人品之典范”,这部分在论证上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诗经》有些诗篇的写作运用了“比德”方式。

C.选文⑥段号召我们每个人,要肩负起建构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D.本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本文的语言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19题。( 8分) ——雅安市2017年中考试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导师,它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才华,可以塑造我们的灵魂。

②读书莫忘做笔记。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③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读书时,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顺手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④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读书,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⑤著名学者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 年代到90 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 多本、

3.5 万多页。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⑥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⑦确实,做笔记是学者治学的重要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⑧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⑨时代在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缺,不能急,要边读边记,无论是纸质笔记还是电子笔记,让书走进我们的心里,走入我们的心灵。读书思考,随手记之;这笔记会成为我们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⑩“知识就是力量”。又要到 4 月23 日“世界读书日”了,你在读书吗?读书做了笔记吗?(有删改)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18.文章④⑤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⑥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这两部分在论证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回答。(3 分)

19.下列对文意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本文题为“读书莫忘做笔记”;从内容上看,文章开篇谈到书籍与“读书”,随后全文主要论述了“做笔记”的相关内容,这与标题吻合。

B.本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本文的语言具有严密性、准确性的特点。

C.③④⑤⑥⑦段是论证的主体部分,⑦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论证,⑦段与③④⑤⑥段在内容

是递进关系。

D.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顾颉刚、钱锺书、蔡元培的实例都真实、典型,很有说服力。三、巩固训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2分)

有一种辉映叫相信

①陌生人都可以信任吗?回答的比率相差甚远,从挪威的65%到巴西的5%左右。世界银行的史蒂夫·奈克指出的:“信任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在信任度较低的时候,个人和组织在参与经济交易时会更警惕,因而往往抑制国家经济。”

②人生或者社会最大的浪费,就是彼此都不相信!知名危机管理专家王微说:“信任也是生产力。”当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

③多年前一个朋友的朋友第一次包车去西藏,路过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女孩拦住了他们的车,问他们是不是要路过前面的某个镇子,司机说“是”,于是那女孩便让司机带上给在前方某镇子打工的哥哥1000元钱,而司机和女孩素不相识。当时我朋友的朋友震惊于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纯真,从此爱上西藏。

④想买书,店内却没老板,书友可在纸上写下购书名单,将钱自行放入钱筒中。这成为台湾“BOOK ANEW”二手书店特色,成为爱书人口耳相传的诚实书店。27岁的老板认为,“爱书的人素质高,不会偷书”,且书的单价低,转卖也无法获利。信任的后果是,书友们一般多塞钱支持他。书店办得越来越好。

⑤商务部曾有个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我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在诚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这两年,红木古典家具市场低迷,雪上加霜的是,我的一个朋友,被遵化的一个生意伙伴“拖欠”380万货款,其实是赖账,朋友是在醉的时候跟我说,他知道,在这个骗子横行的年代,被骗是多么丢人。

⑥这就是信的代价。血淋淋、活生生的代价。没有信任,人是真的孤单!

⑦信,一个字,好贵重;如果变成两个字“相信”——互相信任,人生即可轻盈。世界最幸福国家挪威,年度人均GDP高达5.3万美元,为世界最高水平。74%的挪威人都表示其他人值得信任,这个比例为各国之最。

⑧信,是没有被污染的初心是天光,它有一种辉映,叫相信,彼此互信。纽约市的一个流浪汉Valentine,在路上向一个企业高管Harris女士乞讨。Harris女士拿出自己的信用卡让他去买点东西,并等他回来还卡。流浪汉并没有逃之夭夭,很快把卡还给了这位慷慨的女士。流浪汉事后说,“她相信了我,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永远不会!”

⑨1984年的一天,一个66岁老头在华尔街穿着裙子和裤袜扭动腰肢翩翩起舞,惹得众人狂笑。他不是疯子,他正是刚和员工打赌输了的沃尔玛创始人老沃尔顿,他告诉人们,老板更应信守承诺。

⑩要彼此相信,得从自己守信开始。信任,是所有关系的基础,无论经商还是待人接物。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17、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选择两种论证方法,结合本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18、文章结尾处写一个66岁老头在华尔街穿着裙子和裤袜扭动腰肢翩翩起舞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答。

(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19题。(12分)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04版有删改)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17、选文的第②、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19.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2分)

A.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B.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D.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绛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19题。(12分)

唱响自己的歌

①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不,朋友,请别这样,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

②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子败坏。于是,他说服独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入水底。此木名叫香木。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青年颇为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可比拟的长处。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呀!

④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原来如此”。

⑤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

⑥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停止。

⑦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

⑧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放弃自己。朋友,接纳自己吧!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17、文中第⑤⑥⑦段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中心的?(6分)

18、文章第②段引述佛经里的故事有何作用?(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