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9: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9: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9: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

D.梧桐更兼喜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解析B项“消魂”应为“销魂”;C项“憔悴陨”应为“憔悴损”;D项“喜雨”应为“细雨”。

★★答案★★A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漫长的白天)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凄凄惨惨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C.有暗香

..盈袖(清淡的香气)乍.暖还寒(忽然)

D.这次第

..(光景,状况)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解析“销”是“焚烧”的意思。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将进酒,杯莫.停莫.听穿林打叶声

B.秦人开关延敌.天下英雄谁敌.手

C.沉舟侧畔千帆过.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D.总把.新桃换旧符把.酒问青天

解析A项都为否定副词,意为“不,不要”。B项,名词,敌人;动词,同等,相当。C项,动词,飞过,经过;名词,错误,过失。D项,介词,将,以;动词,拿,持。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佳节

..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D.怎一个愁字了得

..

解析“了得”古义,囊括得了。今义:①用在惊讶、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十分严重;②不平常,很突出。

★★答案★★D

5.词是按词谱来填的,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如《一剪梅》《水调歌头》《菩萨蛮》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和平仄声韵。请根据李清照的《醉花阴》,把下面各句填入这首词的空白处,只填序号即可。

醉花阴

赵长卿

老去悲秋人转瘦。______________。

登高无奈空搔首。______________。

①落照归鸦后②岁岁香依旧③一洗黄花酒④满眼兴亡⑤只有茱萸⑥人意自凄凉⑦六代旧江山⑧更异乡重九

★★答案★★上阕:⑧⑥⑤②

下阕:①⑦④③

6.根据学过的知识,为下面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排序。

①无那,无那②谁伴明窗独坐③好个凄凉的我④影也把人抛躲⑤灯尽欲眠时⑥我共影儿俩个

答:

★★答案★★②⑥⑤④①③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从晚唐五代到宋代温庭筠、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解析《醉花阴》写于南渡前。

★★答案★★D

8.下面各对联不是写李清照的一项是()

A.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

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

B.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C.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D.八百里河山空入梦,流水凝愁,怎奈此身囚狱室

三十年故国最伤心,酿词寄恨,忍听千古断肠声

解析D项是写李煜的。

★★答案★★D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蕴涵其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花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情境。

(3)《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声声慢》中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答案★★(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6)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10.下列对《醉花阴》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中写愁的手法为“移情于景”,这种“愁”是女子思夫之愁。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

B.“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是写因为时令转凉,作者睡在碧纱帐里,枕着瓷枕,半夜突然感到有点凉了。

C.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D.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解析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答案★★B

11.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

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

解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的不是酒味淡,“三杯两盏”也不是言酒量之少,作者要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

★★答案★★B

12.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注】,不惯起来听。

【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B.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

C.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于“余情”是深远绵长的,所以词人直到夜晚卧床时仍处于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辗转反侧,无法成眠。D.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叠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延长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

解析A项“直抒胸臆”错误,应该是含蓄深沉。

★★答案★★A

(2)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另一首词《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示例一)虽然这首词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感情是相同的,书写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打在梧桐上或者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点点,不断重复,凄清悲凉。这雨点虽然是打在叶子上,可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却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感伤情。

(示例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是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13.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摊破浣溪沙·咏桂花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①,大②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一作“太”。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如抖开了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那黄金揉破后化成的万点黄花,那碧玉剪出重重叠叠的千层翠叶,生动形象地写出桂花的娇小无比以及金玉之质。

B.词中的“大鲜明”三字是褒扬之词,不论是“花中仙品”之桂子,还是高风亮节的彦辅,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

C.词的末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却无情”三字暗含了作者对桂花的抱怨和不满情绪。

D.这是一首咏花词,咏花而志不在花,只是借花形、花态、花性以挥发开去,抒引出词人胸中的万千感慨。

解析C项,“三字暗含了作者对桂花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不恰当,没能从全词来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牵强附会。通读全词可知,“却无情”看似抱怨,实际上却表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C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形: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②神: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崇敬欣赏。

14.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悼春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①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②。

【注】①缸(gāng):灯。②(jué):即鹈。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娇娆,尤其是其高贵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解析B项,“乐观之情”错误,应是“伤感”。

★★答案★★B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

★★答案★★(情感)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由悼春、伤春而生发出的闺门独处、孤寂苦闷而无法排遣的幽怨之情。

(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或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①“魂梦不堪幽怨”一句,直言“幽怨”。②酒阑、歌罢、空的酒杯、忽明忽暗的油灯以及窗外凄厉啼鸣的“鹈”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暗、凄清、空冷的氛围,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间接地抒发幽怨之情。

15.【考点链接】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

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注】。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树梢。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答:

解析先抓住主要景物,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综合起来可得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悱恻的场景。

★★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悱恻的情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