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作用方式和使用方法

杀菌剂作用方式和使用方法

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防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

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孢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未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孢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类措施。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

菌剂使之对被保护的作物或者对病原菌起作用,改变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预防重于治疗,防病的效果也优于治病的效果。所以我国植保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根据病原对植物的侵染程度和用药方式可以把化学治疗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表面化学治疗。有些病菌,如白粉病菌主要附着在植物体表面,使用石硫合剂就可以把病菌杀死,起表面治疗作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防治此类病害。一种是内部化学治疗,把杀菌剂引入到作物体内治疗已经侵入到植物体内部的病菌。只有内吸性杀虫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有内部化学治疗作用。内部治疗的内吸性杀菌剂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病菌直接产生毒性;另一方面是改变植物的代谢,改变其对病菌的反应或病菌的致病过程。但多数内吸杀菌剂只具有其中一种作用,有些杀菌剂则兼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外部化学治疗,防治果树或森林病害时常常采用的“外科疗法,就是外部化学治疗。即把树干或枝条外部被病菌侵染发病后的病斑刮去,伤口再用杀菌剂消毒,涂以保护剂或防水剂,防止侵染的进一步扩大。

化学免疫是利用化学物质使被保护作物获得对病原菌的抵御能

力。目前比较肯定的具有化学免疫功能的化合物有2,2-二氯-3,3-二甲基环丙羧酸,乙膦铝和噻瘟唑等三种化合物。其中噻瘟唑是最典型的化学免疫剂,用它处理水稻植株可诱导产生几种抗菌物质使水稻获得抗稻瘟病的能力。

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有多种,每种使用方法都是根据病害发生的规律设计的。常见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对田间地上作物喷药,土壤消毒和种菌消毒三

种。

针对田间作物喷药,影响杀菌剂田间防病效果的因素也不外乎药剂、环境、作物三个方面,但杀菌剂在施用技术上比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施用技术要求更高,尤其要充分了解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因为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不象虫害和草害那样一目了然。对田间农作物喷药要注意两点:首先是药剂的种类和浓度。药剂种类的选择决定于病害类型,所以先要作出正确的病害类型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如稻瘟病可选稻瘟净、稻瘟灵、三环唑等,小麦白粉病、锈病要选三唑醇、三唑酮等,花生叶斑病要选甲基托布津等。但还应注意的是同样的病若发生在不同的作物上,有时也不能用同一种药剂,如波尔多液可防治霜霉病,但易对白菜产生药害,故不宜防治白菜霜霉病。药剂的种类选择后,还要根据作物种类及生长期、杀菌剂的种类和剂型、环境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用浓度。一般农药使用说明书都有推荐使用浓度,可以按说明使用,但最好还是根据当地植保技术部门在药效试验基础上提出的使用浓度进行施用。干旱或炎热的夏天应当降低使用浓度,避免产生药害。其次,使用杀菌剂时还要注意使用时期和使用次数,掌握好喷药时期的关键是掌握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做好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或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对作物病害的预测预报做好喷施杀菌剂的准备。一般情况下杀菌剂的喷洒都是在病害发生的初期进行,如稻瘟病等,尤其在高温天气,稻瘟病发展快,应立即喷药。而花生叶斑病害发展比较慢,刚发病时不要轻易喷药,更不能在发病前喷药,而是在发病后形成一定的发展趋势时开始喷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迅速发展时要立即着手喷药,有时为了控制病情不得不在下毛毛雨时候也喷药。喷药时期决

定于病害发展规律外,还要考虑到作物的生育期,很多病害的发生都是与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相联系。此外,还要注意作物各生育期对杀菌剂的耐受力,防止产生药害。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要一段时间,喷洒杀菌剂也很难一次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喷洒多次。喷洒次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病菌再侵染情况,杀菌剂的残效期以及气候条件、光照、温度和降雨等。

种苗消毒。浸种要用乳浊液和溶液,不能用悬浮液,即可湿性粉剂不能用来浸种。浸种的关键是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操作不当会造成灭菌效果差或造成药害。其它因素如温度、种子类型、病菌所在部位等也影响浸种效果。一般情况下,在种子类型、气温、药剂种类确定后,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是可以协调的,浓度高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病菌所在部位较深或种皮坚硬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气温高可适当缩短浸种时间。拌种时要求种子和药粉都必须是干燥的,否则会造成拌种不均匀,产生药害,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药粉用量一般占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时药剂和种子都要分成3~4 批加入,然后适当旋转拌种容器使之拌和均匀。内吸性杀菌剂出现以后,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拌种方法——湿拌法。即把药粉用少量的水弄湿,然后拌种,或把干的药粉拌在湿的种子上,使药粉粘在种子表面,待播种之后,药剂慢慢溶解并吸收到植物体内向上传导。

棉花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除了可以用浸种或拌种法防治外,还可以采用土壤消毒法防治。土壤消毒首先要根据病害种类选择适当的杀菌剂,再根据药剂理化性质与土壤结构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土壤处理方法。浇灌法适合于水溶性杀菌剂,将药剂调整到适当浓度以后,于每平方米地面上浇灌5~10 千克左右的药液,土壤较干燥时可以采用较低浓度的药

液,适当增加浇灌体积;土壤潮湿时可以采用高浓度小体积浇灌法。蒸气压较高的杀菌剂可以采用犁底或犁沟施药,即将药粉或药液均匀撒入第一犁的沟底,用第二犁翻上的土将药剂盖住,此法不适合过于粘重的土壤,还可以将药粉或药液施在土壤表面后。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奥美塞克——750g/十三吗啉 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具有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既安全,又不易产生抗性。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 1、多抗霉素 【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 【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 【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 【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 【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尤其对霉心病的防治,苹果落花60%~80%时,喷布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坐果。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中文通用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英文通用名称】TF-120 【商品名称】农抗120、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 【化学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 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 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 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 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 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 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 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 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 天停止使用。 百菌清(达科宁、TDN)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 保护性杀菌剂区别于治疗性杀菌剂的关键就是使用时间,它是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防病特点原理是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保护性杀菌剂特点是:①在病害发生前使用,就是敌人来之前就要准备好武器。②病害初期有效,就是在敌人尚未强大时“围而歼之”。③直接作用于病害的生命循环,也是不让敌人的有后勤补给。④对病原菌作用位点,不易产生抗性;也就是保护性杀菌剂可以多方位,全时空的打击敌人,使敌人顾头不顾尾。 1、代森锰锌 作用特点: 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 1、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克/公顷,喷雾。

2、烟草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920-2160克/公顶,喷雾;烟草赤星病:80%可湿性粉剂1680-2100克/公顷,喷雾。 3、黄瓜霜霉病:80%可湿性粉剂2040-3000克/公顷,喷雾。 4、西瓜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560-2520克/公顷,喷雾。 5、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00-2520克/公顷,喷雾。 6、番茄早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40-2370克/公顷,喷雾。 7、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8、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500毫克/千克,喷雾。 9、梨树黑星病:80%可湿性粉剂8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0、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1、花生叶斑病:80%可湿性粉剂720-900克/公顷,喷雾。 12、荔枝树霜疫霉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13、人参黑斑病:80%可湿性粉剂1800-3000克/公顷,喷雾。

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附作用与使用方法

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附作用与使用方法 甲基硫菌灵一般能与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克百威、嘧菌酯等药剂进行复配,但不能与碱性以及无机铜制剂混用,而且不能长期与同一种药物混用,也不能在同一种作物上长期单一使用甲基硫菌灵,避免产生抗性。甲基硫菌灵需要与其他药剂合理轮用,未使用时需要把它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一、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 1、甲基硫菌灵一般能与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克百威、嘧菌酯等药剂进行复配,在复配时需要控制药剂的剂量,按照使用说明来执行,不能过多或者过少,避免产生药害或者使用无效。 2、甲基硫菌灵一般不能与碱性、无机铜制剂混用,通常不宜长期在一种农作物上单一的使用甲基硫菌灵,因为容易产生抗性,也不能与同一种药物经常混用,应与其他药剂合理轮用。 3、因为甲基硫菌灵对鱼类有低毒,因此使用过甲基硫菌灵的药具不能放在河塘水体中清洗,避免污染水源。在贮存时需将该药剂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应远离火源,防潮湿以及日晒。

二、甲基硫菌灵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1、作用 (1)甲基硫菌灵属于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够预防炭疽病、褐斑病、花腐病、霉心病、褐腐病、黑星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作物的病害,持续期一般在7-10天,常将它用 在苹果、梨、甘薯、甜菜、茄子等作物上。 (2)甲基硫菌灵特别的地方在于,将它喷在作物的表面上时可 被快速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转变成多菌灵,对病原菌的细胞分裂造成一定的影响,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2、使用方法 (1)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一般能防治褐斑病、枯萎病、蔓枯病病害。 (2)采收水果后,用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浸果 2-3分钟,随后捞出晾干并装框,一般保鲜期可达15天以上。 (3)在播种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加水2500g 浸种10分钟一般能防治花生立枯病等病害。

氯吡脲作用和使用方法

氯吡脲作用和使用方法 氯吡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也被称为多菌灵。它属于苯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农业上的杀菌治疗。 氯吡脲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干扰植物体内真菌的合成和代谢过程而起到杀菌作用。它能干扰真菌DNA和RNA的合成,抑制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阻碍传递真菌细胞的能量,并干扰细胞壁的合成。这些作用机制使得氯吡脲能够有效地控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如锈菌、白粉菌、炭疽菌等。 氯吡脲的使用方法一般分为喷洒和浸种两种方式。 喷洒是氯吡脲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在喷洒之前需要将氯吡脲溶解在水中。通常使用0.1%至0.2%的浓度进行喷洒。具体的浓度和喷洒频率需要根据不同植物和病害的情况进行调整。喷洒时要将氯吡脲溶液均匀喷洒在植物的叶面和茎上,尽量将药液喷洒均匀并覆盖植物的所有可被感染的表面。 浸种是指将种子浸泡在氯吡脲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般会使用浓度为0.03%至0.1%的氯吡脲溶液进行浸种。将种子浸泡在溶液中10至30分钟,然后取出晾干即可。浸种可以有效地抑制种子表面的真菌感染,减少播种后的病害发生。 氯吡脲的使用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使用氯吡脲时需要遵守农药的使用规定,按照厂家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进行操作。其次,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如

戴好防护口罩、手套等。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如不慎接触到眼睛,应尽快去医院就医。此外,喷洒氯吡脲时,要选择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日子进行,防止药物被风吹散,降低喷洒效果。 总的来说,氯吡脲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它的使用方法包括喷洒和浸种,适用于农业上的病害防治。使用时需要遵循农药的使用规定,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杀菌剂作用方式和使用方法

杀菌剂作用方式和使用方法 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防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镂、代森镒锌等;醐酰亚镂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 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 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瞬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噪类,如苯菌灵、多菌灵、曝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月尿、乙烯

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瞬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苗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咻、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咤和乙菌咤、抑霉噪和咪酰胺、三噪醇和三噪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咻、咄咻、咄咤、喀咤、咪嚏、1,2,4-三噪类化合物。苗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 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抱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抱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 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朱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抱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 类措施。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菌剂使

戊唑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随着病虫害种类及发生频率的增高,为了避免或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常常需要用到各种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等。在使用农药之前,我们必须详细了解农药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杀菌剂戊唑醇。 一、戊唑醇作用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类药剂,兼具保护、治疗双重作用,是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种子处理剂和液面喷雾。不仅活性高,药效也很长,适合多种农作物,比如各种蔬菜、香蕉、梨、苹果、水稻、小麦高粱等等。不仅可以杀菌,同时还能抗倒伏,起到增产的效果。 二、使用方法 1.小麦 为了避免小麦发生各种疾病,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可以使用干拌剂或湿拌剂100-150克,或者使用悬浮剂30毫升到45毫升进行拌种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对于后期产量不会不利影响,充分搅拌均匀以后就可以播种了。 2. 玉米 想要给玉米拌种,每100千克种子使用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600克,充分的搅拌均匀就可以播种了。 3. 高粱

给高粱使用的方法和玉米差不多,在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600克,或者使用6%悬浮剂进行拌种处理,总的来说使用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多菌灵的作用和用途正确使用方法

多菌灵的作用和用途正确使用方法 多菌灵的作用和用途正确使用,其实应该是杀菌剂,只不过在农业生产上叫的名字不同罢了。它的特点是,当它喷到植物上以后,能够在植物体表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从而隔绝水分和空气,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停止蒸发,植物就不会因为缺水而死亡。还可以隔绝害虫的侵入,从而避免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所以才被称为“多菌灵”。 多菌灵的作用:一、本品能防治瓜果蔬菜的多种病害,如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炭疽病、黑星病等;可防治黄瓜、苦瓜、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及观赏植物的灰霉病、猝倒病、立枯病、疮痂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细菌性角斑病、叶斑病、叶斑病、炭疽病、褐纹病、煤污病、根腐病、病毒病、蔓枯病等。二、本品还具有很强的保鲜作用,在冰箱里可延长保存时间;在饮料中可以防止氧化变质。三、该品还具有防治蚜虫、粉虱、螨类的功效。如今农民用来喷洒的多菌灵主要有三种: 1、有机磷类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克菌丹、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百菌清、苯菌灵、氟硅唑等。 2、有机氯类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霜灵(氰烯菌酯)、戊唑醇、代森联、百菌清等。 3、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在农业上常用多菌灵防治各种植物真菌性病害。 二、本品还具有很强的保鲜作用,在冰箱里可延长保存时间;在饮料中可以防止氧化变质。三、该品还具有防治蚜虫、粉虱、螨类的功效。如今农民用来喷洒的多菌灵主要有三种: 1、有机磷类杀菌剂:

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克菌丹、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百菌清、苯菌灵、氟硅唑等。 2、有机氯类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霜灵(氰烯菌酯)、戊唑醇、代森联、百菌清等。 3、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在农业上常用多菌灵防治各种植物真菌性病害。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多数农药对土壤、水源、大气和食品的污染已相当严重。过量或超范围使用化学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杀菌剂用途

杀菌剂用途 杀菌剂是一种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的药物。它们在许多不同的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医疗、工业和农业。本文将探讨杀菌剂的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杀菌剂的作用 杀菌剂的主要作用是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对细胞膜或细胞壁的破坏,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此外,还有一些杀菌剂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内部的代谢过程,使其无法继续繁殖,从而最终达到消灭病原体的目的。 杀菌剂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杀菌剂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广泛,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从而防止感染的发生。在手术前,医生会使用杀菌剂消毒手术区域以预防感染发生。此外,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也会使用杀菌剂来消毒工具和设备,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杀菌剂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除了医疗领域之外,杀菌剂在工业制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常常被用来清洁和消毒工业设备,从而防止微生物和细菌的繁殖,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杀菌剂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品检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以确保生产出的食品不会被微生物感染。 杀菌剂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最后,杀菌剂在农业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们常常被用于保护作物免受各种病原体(如真菌或细菌)的侵袭,并消灭它们。这样可以确保作物的健康

和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此外,还有一些杀菌剂被用于保护畜牧业,防止动物感染各种病菌和病毒。 总结 综上所述,杀菌剂在医疗、工业和农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消灭各种病原体,从而确保健康与安全。当然,由于一些杀菌剂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详解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详解 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农药,其中杀菌剂是其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保护作物不被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侵害,从而保持作物的健康生长。那么,杀菌剂是如何发挥作用并达到杀菌的效果的呢?下面将详细解释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一、杀菌剂的分类 杀菌剂主要分为有机合成杀菌剂和生物杀菌剂两大类。其中,有机合成杀菌剂又可分为氟代异噁唑类、噻唑类、苯丙酸酯类、吡啶酚类、香豆酸酯类、酰胺类等众多类型。生物杀菌剂则包括微生物杀菌剂、植物抗菌素及植物提取物等。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有不同程度的杀菌作用,因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二、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杀菌剂发挥杀菌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膜、代谢和繁殖等机制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如下:

1、破坏微生物细胞膜 微生物细胞膜是微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也是微生物细胞与外 部环境之间的桥梁。很多杀菌剂基于对微生物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实现杀菌作用。例如,噻唑类杀菌剂会干扰菌细胞的膜结构,导 致膜上的酶无法正常进行生理活动,从而引起细胞溶解。 2、干扰微生物细胞代谢 微生物细胞内的各种代谢过程是支撑微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一些杀菌剂会通过与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代谢酶相互作用, 进而干扰细胞的代谢过程,导致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例如,香豆酸酯类杀菌剂可以抑制细胞壁合成酶的活性,导致微生物无 法形成稳定的细胞壁结构。 3、抑制微生物细胞繁殖 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微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有些杀菌 剂能够阻止微生物细胞的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抑制微生物

甲基硫菌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甲基硫菌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它主要通 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机制对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甲基硫菌灵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防治病害 的目的。它可以干扰病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病原菌的代谢过程,从而阻断病原菌的生长。此外,甲基硫菌灵还可以抑制病原菌的酶活性,破坏病原菌的细胞结构,进而导致病原菌死亡。 其次,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喷雾、浸种和土壤处理等。在农作物生 长期间,可以根据病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施用。喷雾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喷洒药液的方式,均匀地覆盖在叶面上,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浸种是将种子浸泡在甲基硫菌灵溶液中,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药剂,以达到防治种子传播病害的目的。土壤处理则是将甲基硫菌灵溶液均匀地施加在土壤中,起到控制土传病害的作用。 此外,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药剂的浓度和施用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药害。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施药时间,通常在病害发生初期或者预防期进行施药效果更好。最后,要注意药剂的保存和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降低药剂的防治效果。 总的来说,甲基硫菌灵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对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具有重要 的意义。它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控制病害的作用。在使用方法上,喷雾、浸种和土壤处理是常见的施用方式,需要注意药剂浓度、施用量、施药时间以及药剂的保存和储存。只有正确使用甲基硫菌灵,并且遵循科学的施用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防治病害的作用,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

杀菌剂防治作物病害的原理讲解

杀菌剂防治作物病害的原理讲解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

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 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孢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未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孢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

常用杀菌剂介绍介绍

常用杀菌剂介绍 公布日期: 2011-12-20人气:11319根源:北京园林植保网 1 、宝丽安又叫多氧霉素,宝丽安是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生物杀菌剂, 通用名为多氧霉素 B. 常用剂型为10% 可湿性粉剂 .宝丽安对多种经济作物的病原菌具 有激烈的杀灭作用, 对其惹起的病害如黑斑病,叶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斑点 落叶病、赤星病等拥有预防和治疗两重功能;对人畜安全性高; 对作物安全无药害.拥有高效内吸治疗的成效,一般用药浓度为800-1200倍液,能够防黑斑、灰霉、疫病、 立枯。注意:( 1 )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 2 )与多菌灵、代森锰锌混用成效更好 2 、多抗霉素与宝丽安有效成分同样,属国产多氧霉素。是广谱性肽嘧啶核苷类抗生 素,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黑斑、白粉、锈腐、灰霉、立枯等多种真菌性 病害当前市场上有水剂和粉剂两种。水剂一般施药浓度在800-1000 倍。注意:( 1 )不行与碱性或酸性农药混用,免得影响药效。( 2 )与菌核净混用,对预防灰霉有殊效。 3 、井冈霉素又叫有效霉素,是从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产生的水溶性葡萄糖苷类抗生 素,特色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易被菌体细胞汲取并在其内快速传导,扰乱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拥有极强的内吸性,也有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多栽种物病害, 对高等动物低毒,残效期为15-20 天, 20% 井冈霉素联合其余农药喷施,防治多种 病害,一般用药浓度为 1000-2000 倍。注意:( 1 )不可以与碱性农药混用;( 2 )拥有杀菌、促长、增效的作用;( 3 )、属抗菌素类农药,应寄存在阴凉干燥处,并注 意防腐、防霉、防热。 4 、 72% 农用链霉素又叫细菌清、细菌特克。性能与特色农用链霉素为放线菌所产 生的代谢产物,杀菌谱广,特别是对细菌性病害成效较好,拥有内吸作用,能浸透到植 物体内,并传导到其余部位。对人、畜低毒,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亦很小。本品属于 抗生素类农药,低浓度时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是有杀菌的作用,对防治各样细菌性病害

真菌杀菌剂及用法

高等真菌杀菌剂及用法 亮盾:产品名称:亮盾 有效成份:25克/升咯菌腈+37.5克/升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产品性能:本品是种子处理杀菌剂。该产品由两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配而成。其中,咯菌腈可以防治由高等真菌(如镰刀菌、立枯 丝核菌)引起的苗 期病害。而精甲霜灵能透过种皮,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内吸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防治由低等真菌(如腐霉菌、疫霉菌)引起的多种 土传和种传病害。按推 荐剂量使用对种子及幼苗安全。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

1.本品使用方便,可供农户直接包衣,亦可供种子公司作种子包衣剂。 2.用于处理的种子应达到国家良种标准。 3.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 4.本品在上述作物新品种上大碳积应用时,必须先进行小范围的安全性 试验。 5.防治水稻恶苗病,种子包衣:按推荐用药量,用水稀释至1-2升,将药浆与种子按比例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 即可。 6.防治大豆根腐病,种子包衣:按推荐用药量,用水稀释至500毫升,将药浆与种子按比例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 即可。 生产厂家:瑞士先正达 产品名称:土净 有效成分:5%丙烯酸+Hymexazol(恶霉灵)+Metalaxyt(甲霜灵) 水剂 特点: ·土净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高效、低毒、广谱,起到治疗和保护作用,能抑制病原菌的正常生长发育或直接杀灭病菌。 ·土净对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镰刀菌、伏革菌引起的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和各种叶斑病、叶枯病等病害有特效。还能通过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糖苷,促进根系发育和植物生长,提高对病害的

抵抗力,增产增收。 推荐使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