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之小学作文名师教学课堂实录

小学作文名师教学课堂实录

【篇一:张赛琴老师作文教学实录】

钱的价值

——全国特级教师张赛琴六年级作文教学实录(片断)(上课前,

张老师微笑着与同学们握手致意,与他们简单地交谈,打量他们的

小脸和小手。学生们感到很新奇,很放松)

一、导入:

(张老师神秘兮兮地从自己的包中拿东西,一边拿一边笑着问底下

的学生,自己在找什么。学生有些兴奋,争着猜。最后张老师从包

中取出一张崭新的一百元人民币,给学生看,学生看到是一百元时,都笑了)

点评:作文二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枯燥,张老师的别具匠心让孩子

们觉得耳目一新,不知道眼前这位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打

起了十足的精神。一张百元的人民币看似简单,但是包含着构思者

的深意:语文从生活中来。孩子喜欢活生生的事物,而钱这东西恰

恰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这节作文课的主题,着眼于孩子的生活,

以钱为切入点,用孩子的认知方式展开教学,试问,这样的课会有

谁不被吸引呢?

二、看钱:

师:(微笑着向大家展示一百元纸币)知道是什么吧?

生:(有点兴奋,齐说)知道,一百块。

师:怎么知道的?

生:看出来的。(有个学生脱口而出“毛主席像!”)

张老师走向这位坐着的学生,把钱摊到他面前。

师:你起来说。

生:一百元。

师:上面还是反面?

生:正面。

师:正面有一个……

生:正面有一个一百元。

师:还有……

生:毛主席像。

师:不是全身像,是毛主席半身像。还有毛泽东主席的半身像。

(老师示意学生坐下,仍向大家展示着手中的纸币,向后退了几步,目光注意全体同学)

师: 好,(指着学生)他说这是一百元,因为这张纸币的正面有一百,一百旁边有个毛主席的半身像,对吧?(眼睛朝向刚才发言的学生)反面呢?(微笑着把手中的人民币反过来)

生:(迫不及待举手)反面有一个人民大会堂。

师:(转身将纸币的反面给孩子们看)对,反面有一个人民大会堂,它是主体建筑,对吧?(老师走向讲台,面带微笑高举着人民币,

反面对着大家)

点评:上课时的张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学生发言时她的眼睛会紧盯

着那个学生,让胆小的有了信心,让自信的声音更加响亮,可以说,单单微笑这一种表情就足以吸引下面的学生紧紧跟随她的步伐了。三、听钱:

师:好,看清楚了,这是一张一百元人民币。(伸出手来重重地弹

了几下纸币,发出响亮的声音,边弹边微笑着往前走,在一个孩子

面前停下)什么声音?生:弹指的声音。

师:(继续往前走)这个声音怎么样啊?

生:清脆。

师:什么象声词?

生:擦擦。

(老师继续弹纸币,边弹边微笑着观察学生的反应)

生:啪啦啪啦。

四、想钱:

师:(仍然高举纸币,微微一笑)想用这张人民币的举手?

生纷纷举手,哈哈大笑起来,老师也跟着笑起来,环视整个班级的

学生。师:(晃动着纸币,略带气愤和怀疑)竟然有人会不要?

(学生笑得更厉害了)

师:(往学生方向走)想要的举手!

(学生的手举得更高了)

师:好,我也喜欢钱!(看着一位学生,学生与老师对视)一百元,我要给你的话,你想干什么?(学生被激活了,争先恐后地举手)生:可以买吃的。

师:停,可以买吃的!买什么吃的?

生:(思考了一会儿)比如可以买零食什么的。

师:(与该学生握手,笑着看全班学生)一百元可以吃死她!除了

买吃的,还有其他的吗?

生:买花。

师:(听得不清楚,走向学生)买什么花?玫瑰花?

生:各种花。

师:买花放在家里。一百块钱买花,家里可以花开不败。(走向另

一位学生)你呢?

生:可以买书。

师:真好,除了买书呢?你说?

生:买肉类。(该学生说完后大家哄堂大笑)

师:好,买肉吃。(脸上假装变得有些生气、不屑)

点评:这位说买肉吃的孩子有些独树一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面

对课堂上的顽皮学生,张老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用她假装生气的

表情委婉地告诉这位顽皮的学生,这个答案不够好,其实也是在暗

示下面回答问题的学生们,你们不能那么随心所欲。

师:(走向教室的另一半边)这边的同学大声告诉我,你们想干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老师走近其中一位学生)生:可以捐爱心!

师:好,真有爱心啊!

五、议钱:

师:(走到教室正中间)对这个钱,大家都有一定的用途,(歪着

脑袋)你们说,

大家为什么都喜欢这个钱呢?(晃动手上的纸币)它不就是一张纸吗?生:因为它可以买东西。

师:对,因为钱有(价值)。

六、总结内容,提示写法,准备写作:

师:(走向讲台)同学们,我们课上到这里,咱们围绕这个钱,走

了四个层次:先是看钱(板书:看钱)。我们看了钱的什么?(高

举纸币)正面的图画,反面的图画以及上面的数字。看了钱,然后呢?

生:听了钱的声音。

师:对(板书:听),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不断地弹钱)啪啦

啪啦的声音。说明这纸币是真的。然后想钱(板书:想)想买吃的,想买花,还有的要买肉。(边说边看着刚才相关的发言的学生)为

什么大家都这么爱钱呢?(板书:议)我们议论以后,认为钱是有

价值的。它放在市场上去可以流通,是可以换回你想要的东西的。师:(板书:价值)我请同学们把刚才的过程给写下来,你们说,

分几段写呢?用你的手告诉我。

学生们纷纷伸出四个手指。

师:(也像学生一样伸出四个手指)对,四个。(转向黑板,在刚

才的板书上做记号)就是这四段。这四段如果变成一、二、三、四,是不是一定要从一写到四呢?(露出微笑)不一定,可以一、二、三、四,也可以是四、三、二、一,可以先从议论钱入手,也可以

从听钱的声音开始,顺序随你来安排。但是一定要写(四段)内容。我们要开始写啦!请大家把本子打开,第一行空着,一会儿要写开头,然后要从第二行往下写,要写四个小节。谁来拟一个开头?

(微笑着走向学生,学生思考着,老师举着手看着大家)

生:钱,看起来……

师:太好了!他说钱看起来…..这是他的开头,还有谁来说呢?

生:我想到钱……

生:钱是个好东西……

师:一百块钱更是个好东西,还有吗?

生:钱就是钱!

师:好,一会儿同学们把自己的开头写下来,写上这四个部分,然

后写下这四个部分。但要注意,只要拿起笔,就要注意三点:一,

不能抬头,二,不说话,三,不停笔。(面带微笑)停笔的是傻瓜。明白了吗?哪三点?

学生七嘴八舌地重复三点。

师:时间9分钟,预备,开始!

(学生低头奋笔疾书,老师一边巡查一边微笑着称赞学生,与个别

需要帮助的学生交流)

点评:一直到学生低头写作,张老师才收了手中的那张纸币。当孩

子们需要看、听、想、议这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是,张老师总是将它

高高地举起,让它能进入每一个孩子的视线,如果有孩子表现出想

看清楚这张人民币,张老师会凑近给他看。这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

老师在课堂上对孩子的关注度,是的,是100%。

【篇二: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课时一:

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谁知道?哪十大人物?你说。

生:王百姓。

师:对了,王百姓。还有吗?

生:黄舸。

师:少年英雄黄舸。还有吗?

生:雷英雄。

师:不是雷英雄,是排雷英雄。丁晓兵一个手臂都没有了,被炸飞了。他走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看他用左臂,慢慢地抬起来,抬到了额前向全国观众行了个军礼,我看到这儿潸然泪下。还有吗?

生:还有华益慰。

师:对了,好军医华益慰。慈善家霍英东等等。这些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以他们的模范行为,感动了所有的人。所以感动就在我们身边,读(教师指板书:感动)生:感动。

是:读得快一点,“感动”读!

生:感动。(有所改变)

师:感动往往就在一瞬之间,(师板书:在一瞬间)谁把这几个字念一下,你念。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不错,读得还可以。你读,

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显然你读得比他好,谁再来读?

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哎,太好了。你读呢?

生:感动在一瞬间。(读得有底气有感情)

师:一起读。感动在一瞬间,起!

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往往因为人家的一个眼神,一件事,一个动作,一个肢体也能让人感动。感动自己的什么?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很多。懂得感动的人,才会知道感恩。会感恩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人。下面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人的一句话感动了所有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姓夏,夏天的夏,夏衍哪。他是个老作家,生前写过许许多多一流的文学作品,本来就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亲友孩子,到了晚年他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还是想着别人。特别是在他弥留人间的那些日子里,谁知道弥留人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还生活在人世间的意思。

师:还生活在人世间,就是即将离开人世的意思。有一天,突然他的病情恶化了,在旁边的护理人员看了,着急得不得了。下劳你别急,我马上去找医生。就在这时,几度清醒几度昏迷的夏老,突然自己清醒过来,他猛然坐起身,瞪大了眼睛,伸出手,张大了嘴大声地说了一句话:“不是叫,是请!”说完这句话倒在床上,死了。这是他一生当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意思是,你不是去叫医生,是去请医生。一个字之改足见他的人格。他始终想着别人,所以他说这句话令在场的人感动不已。这件事传开了,整个的医院上上下下,从医生到病人,从病人到护理人员,

从护理人员到家属都感动不已。这件事被新闻记者知道了,写文章报道出来,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感动不已。这样的人和事在我们周围很多,你在电视上看到的,报纸上看到的,课本里面学到的,以及我们耳朵听到的,周围自己碰到的,到处都是。想想看看感动你的人和事有吗?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的了脑瘤。脑瘤占据了他的整个脑子,他失明了,他快死的时候他就说我要把自己的角膜捐给别人……(哽咽)我就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感动。师:表扬他。(师沉重的)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要死去了还要把自己的眼膜捐给别人,把光明从给别人,光明是可以传递的。还有吗?生: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女孩也是失明了,他说他想到天安门看升旗。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很多人都来帮他,配合他,其实根本就没有天安门,是在一个学校的操场。

师:我问一下,你知道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吗?

生:忘记了。

师:忘了我告诉你,叫新月。发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女孩就要死了,他唯一的心愿是到天安门广场前看升国旗仪式,但是它是不可能去的。结果整个的城市都知道了这件事,整个的城市都编造谎言,说我们带你到天安门去,于是就把他送到车上,用北京话报站名,模仿许多各地的方言,让他觉得现在是到北京了。然后在操场上,学生走起了军乐、国歌,升旗啦。他眼睛虽然看不见,嘴角却露出了微笑。这个节目我看过很多次,感动!还有吗?

生:四年级的时候。(师纠正:读四年级的时候)课文里面写的第九课是罗盛教,他是抗美援朝上的一个志愿军。他看到一个孩子掉进冰窟窿里面了,就不顾一切跳进去把那个孩子就上来,最后自己牺牲了。

师:你知道这个孩子是中国的孩子吗?

生:他是朝鲜的孩子。

师:对,朝鲜的。还有吗?

生: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名字叫做《暖春》。里面有一位老爷爷,他抚养了一个孤儿,把他养成人,(师:不叫养成人,他本来就是人,培养成人。生:谢谢)培养成人以后,他有抚养了一个小女孩,自己的钱不舍得花,都用来抚养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很懂事,最后

就成了那各乡村的老师。

师:乡村女教师,好的。我们讲了电影里的,新闻中的,现在说说

生活周围的。生: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就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我的脚不小心跌伤了,我走楼梯的时候一直脚一跳一跳的,我

们班的陈益明看见了,背我上了三楼。师:哪一个叫陈益明?请这

位英雄站起来。我们为她鼓掌,(师过去同他握手)同英雄握手无

上光荣。请坐。还有吗?

生:其实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生

哽咽)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走不出这个阴影,后来是妈妈帮助了我,他说你一定要坚强,师:现在妈妈跟你生活在一起吗?

生:对。

师:你回去带去老师对她的问候,说老师支持你,谢谢你培养出这

么好的女儿。生:谢谢。

师:好还有谁?

生:这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那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学校,看

见了一个老婆婆在那边讨饭,我们就去问她,她说他来找儿子,我

们就打电话110,110来的时候说他已经送过很多次了。

师:感动的人和事就在我们生活中。你看电视会为之感动,看报纸

会为之感动,你这正开眼一看,大家都在帮助人关心人,令你感动,如果你把感动的人和事写下来,就是很好的作文材料。有了这个材

料是不是一定能写好?不一定。那还得讲究谋篇布局,围绕中心来

组织材料,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

的作文,把片子打开。则篇文章的题目我请小朋友来读读好吗?生:诚实比金子更重要。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当过播音员吗?生:当过。

生读。

师:你读得更深情。大家一起读。这篇文章大约700个字,给你一

分钟的时间把他看完。开始,注意读写的姿势。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

(此处有空缺,谅解。)

学生课下自由作文。

课时二:

师:文章写好了吗?

生:写好了。

师:写好了可以交给老师了。可以吗?

生:可以,不可以。

师:不,文章写好不能交给老师,自己应成为自己作品的第一个读者。要反复地读反复地想,反复地改。俗话说: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黑板上有一句话谁来念一下?

第一句。

生:文章不厌百回改。

师:什么意思?

生:……

师:理解完全正确。这个百是虚指,是多次的意思。另一句话,谁

会读?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

师:这小朋友写了这么一句话,我告诉大家,这句话至少有五个地

方错了。生:应该是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

师:为什么是端?

生:应为……

师:搬是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比如说,(指一学生)我们

一起把桌子搬一搬。(师生搬桌子)把桌子搬到原来的地方。这是

重物叫搬,老鸭汤碗需要搬吗?他没用扛那算好着呢!(众笑)教

师用修改符号改搬。

生:妈妈扯下两条腿,是老鸭腿……

师:多恐怖啊,妈妈扯下的两条什么腿啊?(鸭腿)教师用修改符

号修改。师:标点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这里都好改为句号。

师:对,意思变了,逗号改句号。看第一句话,漏了一个字。你说。生:我觉得是一碗老鸭汤。

师:那倒没有关系。漏了一个字。

生:我最喜欢后面应该是我最喜欢喝的。

师:哎,对了。我最喜欢什么,颜色?气味?是滋味。(教师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有两个不明显的老师来改。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你说妈妈应该先放在谁的碗里?

生:奶奶。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尊重老人。

师:对了,先老的再小的。奶奶跟我位置得换一换。这一个词换一个可以突出晚辈尊敬长辈。

(教师模拟礼让场景。)这叫怎么样?

生:我觉得应该是盛在。

师:盛在,不对。

生:我觉得应该是夹在。

生:推。

生:按在。

师:对,按在,你不吃也不行,这是晚辈对您的孝敬。这样一改意思完全变了。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修改之前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教师随即评价)

师:修改之后呢?

生读。

师小结:这样一句话,通过咱们思考,品味,动一动,改一改,位置换一换。意思大相径庭。所以说,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把自己的文章改一改,谁来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生:感动……

师:这个写作改成作文。为什么,写作是属于创作的,是作家写文章叫写作。咱们小朋友叫作文。

生:……我获得了全市特等奖的好成绩。

师:这个好成绩不要了,再读。

生: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

师: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你表示惊喜,你加上呢,你试试看。生: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呢!

师:这个获得应该是得到。

生:我怕妈妈发现被没收……

师:没收加引号了吗?

生:没有。

师:没收是指你不应该得到……

生:便随手加在一本……

师:这里一个词用得好,随手用得好。随手时不经意的。

生:回家后放在抽屉里。

师:回家后把草稿本放在抽屉里。要表达清楚。

生:……当时我眉开眼笑,打算……

师:等一等,眉开眼笑这个词儿不错,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恰当吗?我心里暗暗高兴。这就够了。

(学生继续读,教师适时评价)

生:……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师: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加上个直。

生:……我怎么不好好看看

师:这个好好改成仔细。

教师适时插入辙的解释。

鼓掌,鼓励。

生:……一位一大一小的母女……

师:等一等,母女有一大一小?这里母女就可以了。

生:……母女展现在我眼前

师:不是展现,站在。

学生继续读,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读完,教师带头鼓掌。

教师教学生打分,送给学生礼物作为奖励。

另一个学生读文。(单亲家庭的那个孩子)

生:那一刻,我……

师:那一刻,我……这个题目好!

生:……妈妈把全部希望全寄托给了我

师:不是寄托给了我,使全寄托在我身上。

生:……要好好读书,改变自己。

师:要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用“只有……才能……”句式说。生:……那是相当地悲哀。(众笑)

师:……看来你要获取知识,什么地方都可以得到。

生:……头发有些乱,像个鸟窝

师:头发有些散乱,鸟窝不要了。

生:……我们是收废品的

师:“我们”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让其他学生说)对,只有母亲收废品,女儿不收,所以用词要非常的精到。

生:……现在交给你

师:一百元是很重要的事情,怎么还给你,你得交待……

学生读完,教师带头鼓掌。老师送给学生一支笔。

教师出示例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统一修改。

……

师:这样一来,文章就通顺了,说到底还是这句话,一起读。

生:文章不厌该会改。

师:你们的文章就这样不断地读,不断的思,不断的改一定会有更

大的进步!

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教学实录

“新体系作文进校园”第一站:

走进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属小学

教学实录

举重若轻,浑然天成

——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教学实录

一、教观察,给素材

【篇三:《写自己熟悉的人》教学课堂实录】

《写自己熟悉的人》教学课堂实录

【背景说明】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既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可以表现

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那么这一单元的习作训练究竟是侧重于哪一个

方面呢?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在这一单元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分

别通过一件平凡的小事体现了人物美好的品质。由此,我确定了本

次作文的训练目标:

1、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2、学会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说和做来表现人的品质。

3、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表达清楚。

【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初解课题

师:同学们,认识这两个字吗?(板书熟悉),让我们一起大声地

读出来。

众生:熟悉

师:下面我请大家用熟悉说一句话,看谁反应最快,只有三次机会,好好把握啊

生1:我跟表妹很熟悉

生2:我对回家的路很熟悉

生3:邻居家的小猫咪跟我很熟悉

师:大家说得真棒,接下来老师的要求变了,请你快速说出熟悉的

人是:

众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

人的一件事”。

二、指导解题确定主题

师: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故事,那么我们要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什

么事呢?别着急,让我们先看看课文内容都写了什么。(出示课件:本组课文题目)

师:回想一下我们这组课文,《灰雀》写了列宁的一件什么事?生:写了列宁和小男孩关于一只灰雀丢失又回来的故事。师:这件事让

我们感受到了列宁的什么?

生:对孩子的关心和尊重。

师:很欣赏你,你不但会倾听而且会表达,接下来请大家也向他一

样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好吗?《小摄影师》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

么事?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尔基的什么?

生:这篇文章写了小男孩给高尔基拍照的事情。从这件事中感受到

高尔基关心爱护儿童。

师:《奇怪的大石头》写了李四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你最佩服

他什么?

生:李四光小时候研究大石头很执着,我最佩服他善于思考认真执

着的精神。

师:《我不能失信》呢?

生:宋庆龄宁愿不去伯伯家也要等待小朋友到自己家来,我们应该

学习她诚实守信。

师:对啊,同学们,你看这四篇课文都写了名人的一件事,而且通

过一件事表现了他们的可贵品质。(板书名人事品质)。同学们,

请你思考一下,生活中,除了诚实守信等,你认为还有哪些做法也

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你能说来听听吗?看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关心同学,帮助同学。

生:热爱劳动。

生:节约用水。

生:勤俭节约。

生:拾金不昧。

??

师:对啊,同学们很细心,大家刚才说的这些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好

的行为,好的品质。但是这些美好的品质是不是只在名人身上才有呢?

生:不是,在我们普通人的身上就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我认识的人

有热爱劳动的,也有帮助别人的。

生:我姐姐爱学习刻苦钻研。

生:我家小弟弟文明礼貌。

??

师: 哦,你们说得太好了,你们都是有心人,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确,美好的品质不仅仅名人具备,在我们身边的人身上同样具备。

那么我们身边熟悉的人身上发生了哪些值得写的事情呢?今天我们

就写发生在熟悉的人身上的这件事,就要求通过这件事情表现出人

物身上的一种优秀品质。

(板书:熟悉的人事品质)

三、拓宽思路,指导选材

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请你快速写出最熟悉的四个人。众生:

书写四个熟悉的人。

师:想一想,在四个人中你最想写谁,他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众生:进行选择

师:同学们选好了没有?把你的选择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1:我选了邻居阿姨,有一次妈妈忘了关我们家的车库,阿姨到

处找我妈妈,累得满头大汗。

师:你说得太棒了,既说出了阿姨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而且把阿姨

做的事情也说出来了。你能不能像她一样来说一说?

生2:我姐姐捡到了50元钱交给了警察叔叔,我觉得她拾金不昧。

生3:叔叔阿姨吵架了,我妹妹很坚强,不但没有哭还给他们讲

道理,不要吵架。

生4:我姥爷下雨天来接我的时候,看到我的同学没有人接送,就

骑车送他回家。

生5: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每天放学后帮值日生打扫卫生,不怕脏

不怕累。

生6:我爷爷住在我家的时候,总是不允许我把水龙头开大,让我

节约水??。

师:大家真棒,我看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都找出了一

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怎么才能把你了解到的这件事情写好呢?

四、结合阅读,指导表达

师:万事开头难,要想写好一件事情,开头很关键。让我们先一起

来看看课文的开头是怎么写的?

出示课件:《灰雀》: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

园散步。

《小摄影师》: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

子旁边工作。

《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小时候,他喜

欢和小伙

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我不能失信》: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

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师:大家读一读,看看每篇文章的开头都写了什么呢?

生:都写了时间。

生:还写了地点和故事中的人物。

师:哦,原来写一件事情,要先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

出来啊,那大家想一想你要写的那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故事中有什么人呢?想好了,你也赶紧把自己的开头写下来吧!生写开头。

生朗读自己的开头(略)

师:这几个同学真聪明,一点就通。但是文章仅仅有一个开头还是

远远不够的,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写呢?咱们再看看课文。出示课件《小摄影师》片断: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

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 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

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师:我邀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个片断,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生: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小男孩解说)

师:在他们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爱。

师:那么我把文章改一下,大家再来看,出示: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小

男孩提着照相

机跑出去了。

师:我请高尔基和小男孩坐下,读解说的同学,请你一个人大声读。生:朗读。

师:同学们,这样一改,你感觉怎样?

生:我觉得不好,这样一改,没有了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就不

知道他们说什么了,也感受不到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