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第2部分带肋钢筋(GB1499.2-2007)及砼规范中都有钢筋分类等说明,但均不完整。钢筋按强度分为:235、335、400、500。

HPB235、HPB300—热轧光圆钢筋(原来的一级钢)

HRB335、HRB400、HRB500——-热轧带肋钢筋;

HRB335、HRB400、HRB500——-热轧带肋钢筋

RRB335、RRB400、RRB500——热轧后带有控制冷却并自回火处理带肋钢筋。

新标准在钢筋的标志识别上作了改变(螺纹钢的标志是刻在钢筋上的标记)

旧标准HRB335用“2”表示;HRB400用“3”表示;HRB500用“4”表示。

新标准:HRB335用“3”表示;HRB400用“4”表示;HRB50 0用“5”表示;

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用“C3”表示;HRBF400用“C4”表示;HRBF500用“C5”表示。牌号带F的抗震钢筋在标牌和“质保书”上要明示。

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牌号:在牌号后加E(如:HRB4 00E、HRBF400E

钢筋表面刻着“4”,就是HRB400(原Ⅲ级螺纹)钢筋。

钢筋符号含义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20: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Ф8 @ 200: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

1.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

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

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

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

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4/2"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4.梁下部纵筋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2/4"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

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

2B25,且不伸入;。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

当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

例: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B18时,则表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B18的抗扭纵筋。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梁类型代号:

梁类型

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AKL5-4(1)400x150

第5-4号暗框梁,跨数为1,梁宽400,高150

括号内如果是(2A)即2跨,一端悬挑

如果是(2B)即2跨,两端悬挑

钢筋种类常用热轧钢筋按强度级别分为HPB235、

HRB335、HRB400、HBB500四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钢筋有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绞线、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丝、冷轧扭钢筋等。热轧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分为热轧光圆钢筋与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为HPB235级钢筋;热轧带肋钢筋有月牙肋钢筋和等高肋钢筋,月牙肋钢筋为HBB335、HRB400级钢筋;等高肋钢筋为HBB500级钢筋。一般钢筋的强度标准值fyk(N/mm2):种

类符

号 d(mm) fyk热轧钢筋新HPB235

(Q235)φ 8∽20 235旧Ⅰ级(A3、

AY3)φ- 235新 HRB335

(20MnSi)Φ 6∽50 335旧Ⅱ级(20MnSi、20MnNb

(b))Φd≤25

335 Φ

d=25∽40 315新 HRB400 (20MnSiV、20MnSiNb、20MnTi) O 6∽

50 400旧Ⅲ级

(25MnSi) O - 370新 RRB400

(K20MnSi) OR 8∽40 400旧Ⅳ级(40Si2MnV、45SiMnV、

45Si2MnTi) O - 5 40注(新):1、热轧钢筋直径d系指公称直径;一般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fy’(N/mm2):种

类符

号 d(mm) fy fy’热轧钢筋新 HPB235(Q235)φ 8∽20 210 210旧Ⅰ级(A3、

AY3)φ-

210 210新 HRB335

(20MnSi)Φ 6∽50 300 300旧Ⅱ级(20MnSi、20MnNb

(b))Φd≤25 310

310 Φ

d=25∽40 290 290新 HRB400 (20MnSiV、

20MnSiNb、20MnTi) O 6∽50 360 360

旧Ⅲ级

(25MnSi) O

- 340 340新 RRB400

(K20MnSi) OR 8∽

40 360 360旧Ⅳ级(40Si2MnV、45SiMnV、

45Si2MnTi) O - 500 400注(新):在钢筋砼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N/mm2时,仍应桉300n/mm2取用。答案补充Φ下面加了一横的钢筋符号表示HRB335钢筋,即二级钢(低合金螺纹钢)加了一横又多了一竖又表示HRB400钢筋,即三级钢(低合金螺纹钢)答案补充中一样的字符表示的HPB235钢筋即一级钢筋,平常说的圆钢,屈服点为235mpa 中一样的字符下边带一横是HRB335钢筋,即二级钢筋 ,螺

纹钢,屈服点为335mpa 中间两竖下边有一横是

HRB400RRB400钢筋,即三级钢筋,高强钢筋,屈服点为400mpa ---------------------------------------------------

-----------------------------

是否像下面的图:其表示为:二级钢筋HPB235答案补充加一横又多一竖的是:三级钢筋HRB335答案补充第一个呼图是:二级钢筋HPB235;第二个图是:三级钢筋HRB335

--------------------------------------------------------------------------------

Φ下面加了一横的钢筋符号表示HRB335钢筋,即二级钢(低合金螺纹钢)加了一横又多了一竖又表示HRB400钢筋,即三级钢(低合金螺纹钢)

--------------------------------------------------------------------------------

Φ下面加了一横的钢筋符号表示二级钢,加了一横又多了一竖又表示三级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 张允飞,马先云,罗鹏,任柯宇 陈立阳,宋磊成,黄润康,姚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工程1303) 结构背景及发展 钢筋混凝土结构背景: 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图a)。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称为钢筋混凝土(图b)。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 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接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混凝土发展历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1849年,法国人J.L.朗姆波和1867 年法国人J.莫尼埃先后在铁丝网两面涂抹水泥砂浆制作小船和花盆。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埃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6年德国工程师M. 克嫩提出钢筋混凝土板的计算方法。与此同时,英国人W.D.威尔金森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楼板专利;美国人T.海厄特对混凝土梁进行试验;法国人F.克瓦涅出版了一本应用钢筋混凝土的专著。 各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有容许应力设计法、破坏强度设计 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筋混凝土出现的早期,大多采用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设计法。在本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开始采用考虑钢筋混凝土破坏阶段塑性的破坏强度设计法;1950年,更进一步完善为极限状态设计法,它综合了前面两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既验算使用阶段的容许应力、容许裂缝宽度和挠度,也验算破坏阶段的承载能力,概念比较明确,考虑比较全面,已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设计规范所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哪几种

钢筋的分类和用途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筋。碳素钢钢筋按碳量多少,又分为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0.25%,如I级钢筋),中碳钢钢筋(含碳量0.25%~0.7%,如IV级钢筋),高碳钢钢筋(含碳量0.70%~1.4%,如碳素钢丝),碳素钢中除含有铁和碳元素外,还有少量在冶炼过程中带有的硅、锰、磷、硫等杂质。普通低合金钢钢筋是在低碳钢和中碳钢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获得强度高和综合性能好的钢种,在钢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钒、钛等,普通低合金钢钢筋主要品种有:20MnSi、40Si2MnV、45SiMnTi等。 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少,对钢筋机械性能和可焊性的影响极大。一般建筑用钢筋在正常情况下不作化学成分的检验,但在选用钢筋时,仍需注意钢筋的化学成分。下面介绍钢筋中主要的五种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碳(C):碳与铁形成化合物渗碳体(Fe3C),材性硬且脆,钢中含碳量增加渗碳体量就大,钢的硬度和强度也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则下降,材性变脆,其焊接性也随之变差。 锰(Mn):它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塑性及韧性下降,因此含量要合适,一般含量在1.5%以下。

硅(Si):它也是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有时特意加入一些使其含量大于0.4%,但不能超过0.6%,因为它含量大时与碳(C)含量大时的作用一样。硫(S):它是一种导致钢热脆性、使钢在焊接时出现热裂纹的有害杂质。它在钢中的存在使钢的塑性和韧性下降。一般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0.045%。 磷(P):它也是一种有害物质。磷使钢容易发生冷脆并恶化钢的焊接性能,尤其在200℃时,它可使钢材或焊缝出现冷裂纹。一般要求其含量低于0.045%,即使有些低合金钢也必须控制在0.050%~0.120%之间。 2.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变形钢筋/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4.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技术要求

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技术要求 1.1 1.1.1 钢的牌号应符合表5的规定,其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应不大于表6规定的值。根据需要,钢中还可加入V 、Nb 、 Ti 表 5 牌号 化学成分,% (不大于) C Si Mn P S Ceq HRB335 0.25 0.80 1.60 0.040 0.040 0.52 HRB400 0.54 HRB500 0.55 RRB335 0.25 0.045 0.045 — RRB400 RRB500

1.1.2 碳当量Ceq(百分比)值可按公式(3 Ceq=C+Mn/6+(Cr+V+M0)/5+(Cu+Ni)/15 3) 1.1.3 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0.012%。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分析。钢中如有足够数量的氮结合元素,含氮量的限制可适 1.1.4 钢筋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碳当量Ceq的允许偏差为+0.03%。 1.2 1.2.1 牌号HRB335、HRB400、HRB500以热轧状态交货。 1.2.1 牌号RRB335、RRB400、RRB500以热轧后带有控制冷却并自回火状态交货。 1.3 1.3.1 钢筋的力学性能特性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 6

牌号R eL Mpa R m Mpa A % A gt % 不小于 HRB335 335 455 17 1.5 HRB400 400 540 HRB500 500 630 16 RRB335 335 390 16 5.0 RRB400 400 460 RRB500 500 575 14 1.3.2 满足表6与以下a)、b)规定的钢筋在牌号后加E。 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表6规定的屈服强度特性值之比 不大于1.30 1.3.3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屈服强度特性值R eL应采用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R p0.2。 1.3.4 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伸长率类型可从A或A gt中选定。如伸长率类型未经协议确定,则A gt适用于牌号为HRB335、HRB400、HRB500钢筋,A适用于牌号RRB335、RRB400、RRB500钢筋。 1.4 工艺性能 1.4.1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A卷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考核试卷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A卷)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 1、钢和铁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的不同,其划分界限为:。 A、1% B、2% C、3% D、4% 2、对于有明显屈服的钢材,应按相关标准测定上屈服强度或者下屈服强度或者两者。下屈服强度的定义是:。 A、在屈服期间,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 } B、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大应力 C、在屈服期间,整个过程中的最小应力 D、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应力 3、当发现钢筋现象时,应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A、加工时脆断 B、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 C、A及B的任一种 D、无答案 4、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为℃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 B、0~35 C、5~40 D、10~35 5、闪光对焊接头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为一批。 A、250个 B、300个 C、350个 D、500个 6、进行热轧带肋钢筋弯曲试验,当牌号为HRB400的钢筋公称直径为28mm时,弯芯直径为。 A、84mm @ B、112mm C、140mm D、168mm 7、进行钢材拉伸试验,通过计算得出的原始横截面积应至少保留有效数字。 A、2位 B、3位 C、4位 D、5位 8、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A、1/2 ` B、1/3 C、1/4 D、1/5 9、钢筋机械连接I级接头应满足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或倍钢筋,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A、抗拉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标准值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修订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修订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冶信标院[2010]87号文转发的国家标准制修定计划的要求,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列入国家标准修订计划。标准修订的起草单位为: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 2.工作简要过程 标准修订计划下达后,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于2011年5月召开了标准修订启动会议,对标准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在进行了较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于2011年5月提出标准修订草案,于2011年5月27日召开了“标准修订启动会”.根据启动会的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适当修改后,于2011年7月提出了“标准讨论稿”,于2011年8月在昆明召开标准讨论会。 二.标准修订的原则 本标准此次修订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935-2:200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的基本框架,并参考了其他国家同类标准的内容,同时充分考虑了我国高强钢筋生产和推广使用的时间,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对原标准的内容作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修订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取消了HRB335牌号,增加了HRB600牌号,拟增加HRB300; ●增加8.3.4横肋末端间隙的测量方法; ●对重量允许偏差进行了适当加严,明确重量偏差不允许复验; ●增加反向弯曲试验频率,要求抗震钢筋进行反向弯曲试验; ●对钢筋型式检验进行明确规定。 三.标准修订内容的说明

1.标准名称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仍旧适用于热轧钢筋、控轧细晶粒钢筋, ,故本标准仍称“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2 钢筋的分类和牌号 2.1 取消了HRB335钢筋 本次取消这个级别主要因为: (1)根据《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六)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中关于:“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的要求。今年国家发改委9号令将HRB335列入落后产品。 (2)GB 50010-2010中也弱化了335级别的用途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HPB300、RRB400钢筋; 梁、柱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 (3)经过向生产企业征求意见,大部分企业支持取消该级别钢筋 企业支持取消该级别的理由主要包括: 1)节约能源; 2)加快推广使用400MPa及以上级别钢筋; 2.2 拟增加HRB300钢筋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住宅与建设部专家的意见,标准分类和牌号应宽泛设定。应包括各个层次的使用要求,且考虑某些专业领域仍在使用HPB235、HRB335钢筋。所以将原HRB335级调整为HRB300,一方面可以拉大极差,使原使用HRB335的钢筋采用HRB400 ;另一方面,也考虑一些配筋可以采用HRB300。但是,增加这一级别钢铁企业与一些部门持不同意见,认为本次标准应该从HRB400起步,以便更好地推广高强钢筋。我们拟广泛征求意见,最后按标准制定的程序要求,协商一致确定。 2.2 增加了HRB600钢筋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业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我国

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造价对比

*** 大厦建设方案工程造价对比 ——钢结构方案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地工程造价对比本方案地主要议题是从“钢结构工程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造价方面” 进行对比,了解“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造价方面地差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工程例举以我公司准备开发地“ *** 大厦”工程,该工程现处于立项准备阶段,“规划设计条件”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已取得.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拟建“ *** 大厦”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6200平方米,最大建筑密度为35%,容积率为6(可调整).建筑基地占地面积为3700 平方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大厦”地商业定位,要符合****** 市总体规划对**** 商圈地总体要求和功能,要与周围环境、建筑相协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方案设想近几年我国地建筑钢结构进入了一个全新地发展时期.新材料、新产品、新结构体系不断出现,钢结构设计研发、制作安装能力日益强大,建筑钢结构向多样性、适用性、经济性方向发展.但是传统地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应用依然比较普遍,这里主要存在一个工程造价方面地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因此本文以“ *** 大厦工程”为例,对“钢结构工程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造价方面”进行对比. “*** 大厦工程”初步设想地两套对比方案,两套对比方案分别是“塔楼式高层钢结构与塔楼式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比方案” 和“多层钢结构与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比方案” .为了便于对比,每套对比方案地建筑技术参数基本一致.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对比方案一:塔楼式高层钢结构与塔楼式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比方案. (1)高层钢结构:地下2 层,地上裙楼6 层,主楼20 层,地上共26层.裙楼高度29 米,主楼层高3.5 米大楼总高度99 米,地下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97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700平方米.地上建筑容积率8.06,全部建筑容积率为9.69.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热轧光圆钢筋内控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盘条 受 控 状

IS 05—2014 代替IS 05—200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盘条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公称直径6.5mm~12mm HPB30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盘条(以下简称“盘条”)。 注:本标准第2条、第3条不适用于外购钢坯。 2 化学成分 2.1 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 钢的其它化学成分的要求应符合GB 1499.1―2008标准的规定。 2.3 当钢的Si含量不小于0.10%,其它成分符合GB 1499.1―2008标准时,若碳当量(Ceq)小于0.23%、但不小于0.21%时,钢按合格品判定流往下工序,但只能用于轧制公称直径6.5mm的盘条。碳当量(Ceq)计算公式为:Ceq=C+Mn/6。 2.4 在连铸坯上取样分析化学成分代表该炉钢化学成分时,其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2.5 钢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 3 连铸方坯外形技术条件应符合Q/KGS 28-2014标准的规定。 4 轧制主要控制内容 钢坯开轧温度不大于1050℃,进精轧(NTM)温度不大于930℃,吐丝温度880℃~920℃。 5 盘条的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 盘条的直径允许偏差、不圆度和重量偏差按标准GB 1499.1―2008要求控制。 6 盘条的力学性能 6.1 盘条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IS 05—2014 代替IS 05—2008 6.2 当盘条的任意一项不符合表2规定,但符合GB 1499.1―2008规定时,应加取双倍试样进行验证试验,此时: a) 当验证试验结果符合GB 1499.1―2008标准规定时,则该批盘条按初验结果进行判定。 b) 当验证试验结果任意一项指标不符合GB 1499.1―2008标准规定时,验证试验视为初验,按GB 1499.1―2008标准进行复验,采取复验样的钢筋必须包括初验不合格试样所在卷钢筋。复验指标全部符合GB 1499.1―2008标准规定时,该批盘条判为合格;复验结果任一指标不符合GB1499.1―2008标准规定,则该批盘条判为不合格。 6.3 当盘条力学性能初验结果不符合GB1499.1―2008标准规定时,按GB1499.1―2008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采取复验样的钢筋必须包括初验不合格试样所在卷钢筋。复验指标全部符合GB 1499.1―2008标准规定时,该批盘条判为合格;复验结果任一指标不符合GB1499.1―2008标准规定,则该批盘条判为不合格。 6.4 当盘条的拉伸试验初验结果和冷弯试验不合格时,应在对应试样上取样分析C、Si、Mn、P、S、Ni、Cr、Cu含量。 7 盘条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B 1499.1―2008标准的规定。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G 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 2: Hot rolled ribbed bars (ISO 6935-2:1991,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2:Ribbed bars,NEQ) 前言 GB1499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本部分为GB1499的第2部分,对应国际标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与ISO 6935-2: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DIS 6935-2(2005)”。 本部分代替 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本部分与GB149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 ---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个牌号; ---增加3.1普通热轧钢筋、3.2细晶粒热轧钢筋、3.11特征值三条定义; ---增加第5章订货内容; ---增加7.5疲劳性能、7.6焊接性能、7.7晶粒度三项技术要求; ---对“表面质量”、“重量偏差的测量”等条款作修改; ---修改钢筋牌号标志: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 ---取消原附录 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 B“特征值检验规则”; ---增加附录 C“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6.4.1条、7.3.5条、7.4.2条、7.5条、表3的尺寸a、b 和附录C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一钢有限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成杰、王丽敏、张炳成、柳泽燕、高建忠、王丽萍、杜传治、刘光穆、高玲、冯超、李志敏、朱建国。 本部分参与起草人:王军、张少博。 本部分1979年2月首次发布,1984年6月第一次修订,1991年6月第二次修订,1998年10月第三次修订。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带肋钢筋

GB1499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纳国际标准ISO 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带肋钢筋》。 本标准代替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GB13014-199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本标准与GB1499-1998相比,要紧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 —适用范畴扩大为:热轧钢筋、热轧后带操纵冷却并自回火处理的带肋钢筋; —增加RRB335、RRB400、RRB500三种牌号; —取消内径偏差规定。 —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调整,提升延性指标。` —取消原附录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B“特性值检验规则”。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涟源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钢铁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上钢一厂、邢台钢铁股份公司。 ⅰ 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

1 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的定义、分类、牌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热轧钢筋、热轧后带有操纵冷却并自回火处理的钢筋。 本标准不适用于冷加工钢筋及由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承诺偏差 GB/T223.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223.1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223.1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量 GB/T223.1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直截了当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223.2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乙酸丁酯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223.3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分离氯磺酚S光度法测定铌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 6892:1998(E)) GB/T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eqvISO 7438:1985(E)) GB/T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样规定 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样技术要求 YB/T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YB/T5126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方法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特性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不是从假定无穷多的试验系列中获得,但能够保证具有规定概率的值。 3.2 带肋钢筋 ribbed bars 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带肋的混凝土结构用钢材。 3.3 纵肋 longitudinal rib

GB_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pdf

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 2: Hot rolled ribbed bars (ISO 6935-2:1991,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2:Ribbed bars,NEQ) 前言 GB1499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本部分为GB1499的第2部分,对应国际标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与ISO 6935-2: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 的修订稿“ISO/DIS 6935-2(2005)”。 本部分代替 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本部分与GB149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 ---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个牌号; ---增加3.1普通热轧钢筋、 3.2细晶粒热轧钢筋、 3.11特征值三条定义; ---增加第5章订货内容; ---增加7.5疲劳性能、7.6焊接性能、7.7晶粒度三项技术要求; ---对“表面质量”、“重量偏差的测量”等条款作修改; ---修改钢筋牌号标志: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 ---取消原附录 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 B“特征值检验规则”; ---增加附录 C“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6.4.1条、7.3.5条、7.4.2条、7.5条、表3的尺寸a、b 和附录C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一钢有限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成杰、王丽敏、张炳成、柳泽燕、高建忠、王丽萍、杜传治、刘

钢结构与混凝土比较

钢框架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优缺点比较 钢结构具有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建筑造型美观、有利环境环保、空间大等优点。建设部称之为可重复利用型和环保型绿色建筑。在沙、石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钢结构的优势越发明显。 一、钢框架结构与普通钢混凝土结构相比的优点: 1、钢框架结构是采用钢砼柱+钢梁结构。由于钢结构强度明显高于混凝土强度,大大减小了框架柱和梁的截面,使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大大减少,最主要的是大大减少了结构的主体重量,根据粗略计算主体重量(柱和梁)能降低约30%,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对地基的压力,基础施工开挖取土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破坏小且可大幅降低基础造价(在超高层建筑中,基础造价可达整个建筑造价的三分之一)。 2、钢砼柱提高了框架柱的承载能力,减薄了柱的钢板厚度,同时又提高了柱的刚度和相应的结构侧向刚度,并且有利于提高柱的防火能力。 3、钢结构强度明显高于混凝土,更容易获得大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率,以前的建筑空间稍大的室内就有断面很大的混凝土柱子,影响美观和使用。钢结构比钢砼结构主构件截面面积更小(本工程初步框算下来柱截面小1/6,梁高小150~200),使得业主在同等情况下可以获取更大的使用面积;一般可将使用面积扩大5%-10%。 4、钢结构施工速度快,综合考虑制造周期、安装周期、材料费、管理费等因素,造价在工期长的项目上具有经济优势。 5、由于钢结构件是工厂规模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有利于现场施工精度控制,它的误差控制是以“毫米”来控制的;而混凝土施工精度是以“厘米” 来控制的。 6、钢结构可干式施工,节约用水,施工占地少,产生的噪音小、粉尘少,且建筑外形容易满足多样化要求,利于外墙装修。 7、使用钢结构可大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和砖瓦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是当前建

专科适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轴心受压构件纵筋的作用,错误的是:() A 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 B 增强构件的延性; C 纵筋能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D 纵筋强度越高,越能增加构件承载力; 2.在梁的配筋不变的条件下,梁高与梁宽相比,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u() A 梁高影响小; B 两者相当; C 梁高影响大; D 不一定; 3.四个截面仅形式不同:1、矩形;2、倒T形;3、T形;4、I形,它们的梁宽(或肋宽) b 和受拉翼缘宽度f b相同,在相同的正弯距M作用b相同、梁高h相等,受压翼缘宽度f 下,配筋量As() A As1=As2>As3=As4; B As1>As2>As3>As4; C As1>As2=As3>As4; D As2>As1>As3>As4 4.梁内弯起多排钢筋时,相邻上下弯点间距应≤Smax,其目的是保证:() A 斜截面受剪能力; B 斜截面受弯能力; C 正截面受弯能力; D 正截面受剪能力 5.《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 A 钢筋表面的裂缝宽度; B 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 C 构件底面的裂缝宽度; D 钢筋合力作用点的裂缝宽度; 6.整浇肋梁楼盖中的单向板,中间区格板的弯矩可折减20%,主要是因考虑() A 板的内拱作用; B 板上荷载实际上也向长跨方向传递一部分; C 板上活载满布的可能性较小; D 节约材料; 7.在双筋梁计算中满足2a'≤x≤ξb h o时,表明() A 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 B 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 C 拉压筋均不屈服; D 拉压钢筋均屈服; 8.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在0.6~1.7之间时,() A 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B 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C 仅箍筋屈服; D 不对称纵筋、箍筋均屈服; 9.一般板不作抗剪计算,主要因为() A 板内不便配箍筋; B 板的宽度大于高度; C 板一般承受均布荷载; D 一般板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受弯承载力; 10.梁的剪跨比减小时,受剪承载力() A 减小; B 增加; C 无影响; D 不一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和钢丝,主要由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扎制而成。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冷加工钢筋、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按直条或盘条(也称盘圆)供货。 1、热轧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根据其表面状态特征,工艺与供应方式可分为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与热轧处理钢筋等,热轧带肋钢筋通常为圆形横截面,且表面通常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别的横肋。按肋纹的形状分为月牙肋和等高肋,如图6-7所示。月牙肋钢筋有生产简便、强度高、应力集中敏感性小、性能好等优点,但其与混凝土的黏结锚固性能稍逊于高等肋钢筋。根据《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应符合表一的规定。H、R、B分别为热轧、带肋、钢筋3个词的英文首写字母。 热轧钢按其力学性能,分为4级,其强度等级代号分别为HRB235、HRB335、HRB400、HRB500。其中HRB235级钢筋由碳素结构钢轧制,其余均由低合金钢轧制而成。 HRB235级钢筋的强度较低,但塑性及焊接性能很好,便于各种冷加工,故广泛用于中、小型普通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钢筋,构件的箍筋,钢、木结构的拉杆等。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较高,塑性和焊接性能也较好,广泛用作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冷拉后也哦可用作预应力钢筋。 2、冷轧带肋钢筋 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后,在其表面带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三面或两面横肋,即成为冷轧带肋钢筋。根据《冷轧带肋钢筋》规定,冷轧带肋钢筋按抗拉强度分为5个牌号,分别为CRB550、CRB650、CRB800、CRB970、CRB1170。C、R、B分别为冷轧、带肋、钢筋3个词的英文首写字母,数值抗拉强度的最小值。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见表二。与冷拔低碳钢丝相比,冷轧带肋钢筋具有强度高、塑性好,与钢筋黏结牢固,节约钢材,质量稳定等优点。CRB580宜用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他牌号宜用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对比

***大厦建设方案工程造价对比 ——钢结构方案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的工程造价对比本方案的主要议题是从“钢结构工程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造价方面”进行对比,了解“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差异。 工程例举以我公司准备开发的“***大厦”工程,该工程现处于立项准备阶段,“规划设计条件”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已取得。 拟建“***大厦”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6200平方米,最大建筑密度为35%,容积率为6(可调整)。建筑基地占地面积为3700平方米。 “***大厦”的商业定位,要符合******市总体规划对****商圈的总体要求和功能,要与周围环境、建筑相协调。 一、方案设想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钢结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材料、新产品、新结构体系不断出现,钢结构设计研发、制作安装能力日益强大,建筑钢结构向多样性、适用性、经济性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应用依然比较普遍,这里主要存在一个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大厦工程”为例,对“钢结构工程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造价方面”进行对比。 “***大厦工程”初步设想的两套对比方案,两套对比方案分别是“塔楼式高层钢结构与塔楼式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比方案”和“多层钢结构与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比方案”。为了便于对比,每套对比方案的建筑技术参数基本一致。 1、对比方案一:塔楼式高层钢结构与塔楼式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比方案。 (1)高层钢结构:地下2层,地上裙楼6层,主楼20层,地上共26层。裙楼高度29米,主楼层高3.5米大楼总高度99米,地下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9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700平方米。地上建筑容积率8.06,

GB1499.1-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DIS 6935-1:200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光圆钢筋》。本部分代替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和GB/T701-1997《低碳钢热轧圆 盘条》中的建筑用盘条。 本部分与GB13013-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3.3特征值定义; —增加300强度级别; —结合GB/T 701-1997,增加产品规格; —增加第5章订货内容; —对“表面质量”、“重量偏差的测量”等条款作修改; —修改钢筋牌号,将牌号Q235-J修改为HPB235。取消GB13013-91中的强度等级代号 R235; -取消GB/T 701-1997中的Q235建筑用盘条牌号; —本部分中协议条款、参考数据和资料性附录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的定义、分类、牌号、订货内容、级别、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部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热轧直条、盘圆光圆钢筋。 本部分不适用于由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 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 6892:1998(E))GB/T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eqvISO 7438:1985(E)) GB/T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造价对比(下)

1

高层--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造价对比 2

土建造价中不包括高级装饰装修工作内容。 (4)工程总造价对比 “钢结构”方案的土建和安装工程平方米造价为1657元/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方案的土建和安装工程平方米造价为2075元/平方米,两者相差418元/平方米。 总体来看“钢结构”工程比“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总造价多2494万元,两者相差25%。 3

(二)两种多层式结构对比 一)工程量对比 1、基础工程:基础工程占结构工程总量的20~40%。 表3.2.1 基础工程 钢框架结构基础混土用量与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混凝土用量相差不大,主要是为对比计算方便,基础结构形式均为独立柱基础。从工程实例上看, 多层钢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需要经过承载力验算,从工程实例上看,采用筏板基础的较多。如果采用筏板式基础,混凝土工程量会增加至少30%。 2、楼板及楼层梁柱工程:结构工程量主要在楼板、墙和梁柱上,多层式钢结构与钢筋砼框架体系之间可以通过对比这部分工程量。 两方案的最大差别在于楼层梁、柱的工程量,一方面是钢材用量的差异,一方面是混凝土用量的差异,混凝土用量的差异会引起主体施工脚手架及模板数量的差异,具体差异情况见后面对比。 4

表3.2.2 楼板及楼层梁、柱、墙工程量 备注:(1)钢框架体系:钢构件2554t(其中柱706t,梁、配件等1848t) (2)钢筋砼框架体系:钢材2889t(其中板354 t,柱墙基础985t,梁1040 t)砼14523m3 砌块2480M3 (3)砼用量10643m3 5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较

2011年08月 科教纵横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较 文/徐子茵 张恒飞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钢材产量的不断增加,钢结构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在许多领域,例如大跨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由于其优越的物理力学性能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有取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趋势。那么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各有有些特点,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呢? 关键词: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特点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83-01 一、发展历史的比较 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分为两个发展时期。1850年到20世纪20年代,为钢筋混凝土发展的初步阶段。1824年,英国约瑟夫 阿斯匹丁发明波特兰水泥并取得专利。1861年法国约瑟夫 莫尼埃获得了制造钢筋混凝土板、钢管和拱桥等的专利。但这些成果的大多来自生产实践经验,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与设计方法。由于1850年到1900年,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和设计方法被视为商业机密,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多,这极大的限制了钢筋混凝土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结构形式、材料性能、施工方法和计算理论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进。混凝土强度不断提到,预应力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减水剂、速凝剂等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概率数理统计为基础的结构可靠度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现代钢结构的发展是随着世界钢产量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近百年来发展迅速。近五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冶炼工艺的提高以及设计理论与理念的革新,钢结构的应用领域得到拓展。由于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优越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综合经济效益,发展钢结构获得全世界的普遍认可,已逐渐成为工程结构领域优先考虑使用的结构类型。 二、特点的比较 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与不足。 1、强度和自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严重不足(约为抗压强度的10%),在较小拉力下混凝土就会开裂,将抗拉强度较高的钢筋布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区,便可以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长,极大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但自重大的缺点却成为限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与应用的最大障碍。钢筋混凝土的重度约为每立方米25kN,自身重量消耗掉了相当多的结构承载能力,尤其体现在大跨度结构与高层建筑中。例如,钢筋混凝土大跨度桥梁中,结构自重占内力的80%以上。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钢材的密度虽然较大,但强度却高得多,钢材的密度与屈服点的比值比其他建筑材料都要低。在相同的跨度和荷载作用下,钢屋架结构的自重只有混凝土结构屋架重量的1/4—1/3,薄壁型钢则更轻。 2、材质均匀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混凝土是非匀质、非弹性、非连续的各项异性材料,除特殊情形(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使用阶段)外,一般不能直接用材料力学公式进行计算,需要在考虑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自身性能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简化与假定。而钢材由于其内部组织均匀,接近匀质体,物理力学性能接近各向同性,且应力不大的情况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符合材料力学中的基本计算假定,可以按照力学计算的原理进行,所以钢结构的力学计算的可靠性要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许多。 3、耐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随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加,研究资料表明,混凝土1年龄期的强度约为28d强度的1.5倍,当30年龄期时,可达2倍以上。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钢筋有混凝土作为天然保护层,钢筋不易发生锈蚀。而钢结构中,钢材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下,钢材易于腐蚀,随着钢材腐蚀的加剧,结构的承载能力会逐渐降低。 4、工程造价。在一般的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砂石组成,砂和石料所占比例很大,水泥和钢筋所占比例较小,而砂和石料便于就地取材,可极大降低工程造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较高,可满足一般建筑结构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代替钢结构,节约大量钢材。但当建筑结构的跨度和高度超多一定限度时,钢结构由于强度高,自重小便会显示出优越性,例如大跨度桥梁中,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较高时往往采用钢结构代替;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也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此外,钢结构在良好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情况下,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时间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5、特殊环境。在许多特殊环境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钢结构在低温环境中易发生冷脆破坏,在高温环境中钢材强度降低,钢结构承载能力下降,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差,钢筋被其所包裹,且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明显优于钢结构;在潮湿或者有较强腐蚀性的环境中,钢结构耐腐蚀性差,钢筋混凝土结构优于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由于其较好的延性和塑性,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6、稳定性。由于钢结构强度高,自重小,截面面积小,钢结构的强度要求易于满足,在钢结构建筑的破坏中,失稳破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钢结构的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是造成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对于钢筋混凝土而言由于截面面积较大,一般不存在稳定性的问题,强度破坏是其破坏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钢结构设计中应把稳定性放在第一位。 三、发展前景的比较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高强低合金钢的不断发展,耐腐蚀性钢材的不断涌现,钢结构的性能会逐步的到提高和改善,应用领域与应用范围会逐渐扩展。现阶段,钢结构在我国处于成长阶段,属于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轻钢结构。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优势已大不如从前,但在高强轻质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发展以及施工条件不断改善的推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和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其坚固耐用,造价低廉,在众多领域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依旧是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随着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的不断升入,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及有限元等分析方法的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钢结构要加强生产、运输、施工、运行各环节的管理协调,降低工程造价,发挥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重点在于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改善,以及预应力技术的发展突破。 未来,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将长期并存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作者简介:徐子茵(1990— ),女,汉,浙江,西南交通大学,学士,本科,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参考文献: [1]牛秀艳,刘伟.《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张志国,张庆芳.《钢结构》.中国铁道出版社. [3]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08 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