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路由实训报告

思科路由实训报告
思科路由实训报告

思科路由协议实训报告

训练科目课程:思科路由协议实训

专业班级:****网络*班

姓名:张三

学号:2011*****125

学年学期:2011-2012-2

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技能训练报告

训练项目设备和静态路

由的基本配置训练日期2012-6-18至

2012-6-20

指导教师刘秀树训练地点地滋楼A534

一、训练目的:

1. 学习设备布线。

2. 掌握对设备执行基本配置。

3. 掌握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4. 测试连通性并检查配置

二、训练内容与步骤:

任务1:设备布线。

根据拓扑结构进行网络布线,注意接口要与本练习中所示的标签保持一致。

HQ 是两条WAN 链路的DCE 端。

任务2:执行基本配置。

对路由器执行基本配置(包括地址分配)。

?对于WAN 链路,将第一个地址分配给HQ,将第二个地址分配给另一台路由器。

?对于LAN,将第一个地址分配给路由器接口,将 .10 地址分配给PC。

?使用cisco 作为线路口令,class 作为加密口令。

?使用64000 作为时钟频率。

任务3: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HQ 应该包含两条静态路由。

?B1 和B2 应该包含一条默认路由。

任务4:测试连通性并检查配置。

步骤 1 -测试连通性。

?现在应该能实现端到端连通。使用ping 测试网络上的连通性

?如果无法ping 通,请排除故障,直到成功为止。

步骤 2 -检查配置。

使用校验命令进行检查,以确保您的配置完整无误。

三、训练结论与效果:

(一)实际遇到的问题

(1)在实际操作中不知道该怎样连接那些接口

(2)由于平时练习的少,在做pt实验时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过的口令;

(3)实训时间太松散,不能集中精力去做。

(二)得到的收获

(1)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细心,要严格要求自己;

(2)课下要多练习PT实验题,章节实验一定要做;

(3)其次,在pt实验里我感悟到: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在一开始就是错的。人要有规划,并且还要在实际中不断地修正规划,评价规划,毕竟人不是万能的,人也会犯错,就像配置ip地址,计算子网掩码一样,稍稍的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错了。也许,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就有错误,甚至一开始就是错误的。细细地品味吧。

(4)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就算老师讲的再好,如果自己不亲自动手的话也是无济于事,动手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那样才能将书上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训练启示:

经过这几天的实训,我们顺利完成了四个任务。在实训的时候,应该先分析实训题目,看清楚实训要求,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是把自己的配置方法写下来还把拓扑图画下来按题的要求标记好尽可能的不出不

必要的错误,按着分析和要求去配置,按着分析和要求去配置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每个IP地址配置后要激活才可以生效,show命令必须是在特权模式下进行等,按着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去配置,细心的执行每一个命令,就可以减少因为粗心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这次实训,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的不足就是在我配置的过程中,不能把课本上知识灵活运用在具体题目中,这些题需要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而我照书本上的方法做,这只能说明思科理论知识学的还不够扎实。

PT实验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我们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在操作上得到了锻炼,经过努力我们成功的完成了此次实训,同时,我也对该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感觉自己对网络构建和基本配置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实训中老师对我的疑惑的解答和指导使我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实践真正的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这次的实训使我有了一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它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上网检索信息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

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理论到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

通过这次实训,使我们在操作上得到了锻炼,经过努力我们成功的完成了此次实训的同时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的明白自己需要加强的是在加强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心,有足够的自信心才敢去面对以后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还应该多动手练习,结合书本和实际,加强自身的能力提高。

五、教师评语成绩

路由基本概念与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试验 评分 题目:路由的基本概念及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1301032 完成人及学号:王栋() 2015年7月5日

路由的基本概念及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一、 路由器的定义和作用 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 路由器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1. 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 2. 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 3. 隔离广播,指定访问规则 4. 异种网络互连 二、 基本概念 1、 路由表 1) 路由器为执行数据转发路径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一个表项中,称为 “路由表”。 2) 当路由器检查到包的目的IP 地址时,它就可以根据路由表的容决定包应该转发到哪 个下一跳地址上去。 3) 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 上。 路由表的构成 1) 目的网络地址(Dest ):目的地逻辑网络或子网络地址 2) 掩码(Mask ):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的掩护码 3) 下一跳地址(Gw ):与之相连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4) 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 ):学习到该路由条目的接口,也是数据包离开路由器去往目的地将经过的接口 5) 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 ):表示该路由信息是怎样学习到的 6) 路由优先级(pri ):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表源端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 7) 度量值(metric ):度量值用于表示每条可能路由的代价,度量值最小的路由就是最佳路由 路由表构成示例 172.16.8.0 -- 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 255.255.255.0 -- 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的网络掩码 1.1.1.1 -- 下一跳逻辑地址 fei_0/1 -- 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接口和数据的转发接口 static -- 路由器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方式 1 -- 路由优先级 0 -- Metric 值 2、 路由分类 1) 直连路由 当接口配置了网络协议地址并状态正常时, 接口上配置的网段地址自动出现在路由表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实训报告精编WORD版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 配置实训报告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 实训报告 学院: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物联网1501 课程名称: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 指导老师: 实训时间: 姓名: 施海彬 学号: 完成日期: 2016年12月28星期三 一、实训目的: 通过组合本学期所学路由器与交换机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课本各章节内容,配置一个模拟的企业网,对企业网(园区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任务:

实训任务: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总公司和分公司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并架设相关的网络服务,并把它们按要求连接模拟一个企业网。 三、实训要求: 通过本实训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a) 知识要求 (1)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 (2)路由器的原理和配置。 (3)网络服务的相关配置知识。 (4)ACL b) 能力要求 能够独立完成配置并能正确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c) 素质要求 (1)能够培养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训内容 (1)交换机的配置。 (2)路由器的配置。

(3)网络服务的配置 (4)ACL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 五、网络架构分析 (1)组建企业网络 根据公司实际需要,搭建的企业网络应具有以下的功能,把企业网接入因特网,在总公司提供因特网的出口。 总公司办公面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实际调查研究,网络适合采用三层架构,即核心交换层、汇聚层、接入层。分公司网络规模较小,可以暂 时使用最简单的交换机+路由器的接入方法。 总公司的网络中,接入层放置在各办公区,负责员工PC 机跟企业网的连接;汇聚层负责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衔接,同时负责VLAN间的通 信,核心层放置于网管中心,负责整个企业网内的核心通信,同时提供企 业网的对外出口。 总结下来一共有三点:总公司内部的网络连接、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网络连接、企业网络接入因特网 (2)企业网络的结构

思科CCNA2实验报告

Packet Tracer - 配置 IPv4 和 IPv6 接口 地址分配表 目标 第 1 部分:配置 IPv4 编址并验证连接 第 2 部分:配置 IPv6 编址并验证连接 背景信息 路由器 R1 和 R2 分别有两个 LAN。您的任务是在每台设备上配置合适的编址并验证 LAN 之间的连接。 注:用户 EXEC 密码是cisco。特权 EXEC 密码为class。 第 1 部分:配置 IPv4 编址并验证连接 步骤 1:为 R1 和 LAN 设备分配 IPv4 地址。

参照地址分配表,为R1LAN 接口PC1和PC2配置 IP 编址。串行端口已配置。 R1#conf t R1(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 R1(config-if)#ip address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 g0/1 R1(config-if)#ip address R1(config-if)#no shutdown 步骤 2:验证连接。 PC1和PC2应能够彼此以及对双堆栈服务器执行 ping 操作。 PC1: PC2: 第 2 部分:配置 IPv6 编址并验证连接 步骤 1:为 R2 和 LAN 设备分配 IPv6 地址。 参照地址分配表,为R2LAN 接口PC3和PC4配置 IP 编址。串行端口已配置。 R2#conf t R2(config)#int g0/0 R2(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C0DE:12::1/64

R2(config-if)#ipv6 address FE80::2 link-local R2(config-if)#int g0/1 R2(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C0DE:13::1/64 R2(config-if)#ipv6 address FE80::2 link-local 步骤 2:验证连接。 PC3和PC4应能够彼此以及对双堆栈服务器执行 ping 操作。PC3: Pc4: Packet Tracer - 配置和验证小型网络 地址分配表

路由技术实训报告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实习报告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实训名称路由技术实训 □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课程性质 ■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训时间第18-19周 主训教师徐霞 学生姓名甘刚 班级网络1101

实训项目一:静态路由 一、实训目的 1.通过本次的实训学会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 2.为接口分配适当的地址,并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 3.配置并启用接口 4.学会配置静态路由 二、实训任务 1.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2. 配置接口IP及静态路由 3. 禁用 DNS 查找 4. 配置当天消息标语 5. 配置控制台连接的口令 6. 配置 VTY 连接的口令 三、实训过程 1、地址规划表 、操作步骤及命令 1)配置路由器主机名:(config)#hostname R1 2)配置接口IP: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onfig-if)# ip add 启用接口:(config-if)# no shutdown (config)# interface serial0/0/0 (config-if)# ip add clock rate 64000 启用接口:(config-if)# no shutdown 3)配置静态路由: (config)# ip route 0.0.0.0 serial0/0/0 4) 禁用DNS查找: (config)# no ip domain-lookup 5) 配置当天消息标语: (config)#banner motd ^Cni shi wo de yan ^ 6) 配置控制台及VTY口令:(config)#line console 0 (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config-line)#login 5)配置 VTY 连接口令:(config)# line vty 0 2 (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config-line)#login 四、实训结果 R1#show run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746 bytes ! version no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思科实验报告

网络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 _________ 班级:__ 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实验一Google地球和维基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AC网站注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网线制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Ad-Hoc点对点无线局域网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基本结构型无线局域网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Google地球和维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Google地球的使用方法; 2.了解维基。 二、实验设备 1.PC机(要求内存128M及以上,带RJ-45接口的独立网卡,预装Win2000或Win XP系统); 2.HUB(集线器)或交换机1台; 3.制作完成的直通双绞线若干; 4.机房的电脑能上网。 三、实验内容 1.下载Google地球,安装并使用; 2.使用百度百科,了解维基等概念。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IE浏览器在百度中输入Google Earch 2 查找Google地球的界面并下载软件 3 下载完后进行安装 4 打开Google地球进行相关的操作,例如查找武汉长江职业学院。 在搜索界面输入武汉长江职业学院然后点击搜索,完成。 二 1 打开百度浏览器输入维基概念进行搜索 维基的概念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这个站点使用wiki。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条目。博客是由个人创建,而维基网页时有一群分享信息飞人一起创建,编辑的。

路由器实验资料报告材料1

路由器技术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

《路由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学时):22 开实验个数:7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综合考核。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 五. 实验项目: 实验一:Packet Tracer软件使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容一):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Packet Tracher介绍 Packet Tracer 是Cisco 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Packer Tracer 模拟器软件比Boson 功能强大,比Dynamips 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 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 地址; 4、验证pc 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 台;PC 2 台;直连线 配置信息: PC1 IP:192.168.1.2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2 IP:192.168.1.3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容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1.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2.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3.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管理和带外管理。 1.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 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2.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4.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 、co?、copy?) ● ●命令简写(如conf 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 中断测试,ctrl+z 退回到特权视图)

路由与交换实训

路由与交换实训

苏州职业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习(实训)报告 系部名称 计算机工 程学院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 术 地点流-310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实习(实训) 时间 2014 年 12 月 22-28 日 指导 教师 谭方勇 张晶 实习(实训)项目: 路由与交换实训 实习(实训)目的: 学生通过本实训,能够掌握网络的基本配置和管理,熟悉常用的交换和路由设备的特点和性能,能具备网络管理员及网络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并可完成《RCNA网络工程师》认证。 实验六、综合实验 实习(实训)设备、器材和仪表: 实习(实训)步骤和内容: 某公司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网络中接入层采用S2960,接入层交换机划分了办公网VLAN2和学生网VLAN4,VLAN2和VLAN4通过汇聚层交换机S3560与路由器A相连,另3560上有一个VLAN3存放一台网管设备。路由器(R2901)A与B通过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信息后,办公网可以访问B路由器后的

FTP|WEBserver 。为了防止学生网内的主机访问重要的FTPserver,A路由器采用了访问控制列表的技术作为控制手段。 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实训任务: 实验要求: 1、根据拓朴图分别在S2960和S3560创建相应VLAN,g并在S2960上将 F0/10-15加入VLAN2,将F0/16-20加入VLAN4,在S3560上将F0/10-12加入VLAN3 2、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配置实现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 3、S3560通过SVI方式和RA互连 4、S3560配置实现VLAN间互连 5、RA和RB之间采用PPP链路,采用PAP或CHAP方式进行双向验证提高链 路的安全性。 6、在内网运应RIPV2实现互连,外网采用单区域OSPF进行互连。 7、内网用户通过NAPT访问外部网络。 8、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 FTP服务。允许所有VLAN的主机访问WEB服务,但不允许这些VLAN去ping 服务器。 9、通过相关show命令显示相关配置结果,并进行验证。 10、每个设备的实验配置过程请分别保存到以设备名字命名的文本文件中, 如s2960.txt、s3560.txt、R2911A.txt、R2911B.txt。 附加题:在内网增加VLAN 10,添加主机至该VLAN,在交换机S3560上设置DHCP服务,为VLAN10中的计算机动态分配IP地址。 实习(实训)结果分析(包括步骤、框图、数据处理: 一、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将接口加入vlan S3560: Switch>en Switch#conf t

思科实验总结

实验名称: VLAN创建和管理以及TRUNK链路的配置。 实验目的: 学习VLAN的创建命令及管理方法 学习交换机端口模式——trunk模式 学习trunk链路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实验步骤: 1、首先正确连接PC与交换机 a.PC1与交换机1端口连接,PC2与交换机2端口连接。 b.交换机1与交换机2连接用10端口连接。 2、给交换机配置IP地址(192.168.1.*/24)和做标记。 实验拓扑图: 3、打开交换机1点击命令栏进行VLAN的配置。 a.命令栏中输入enable进入特权视图。 b.现在由特权视图进入全局视图输入conf t再次按Tab键回车即可进入全局视图。 c.在全局视图下创建一个VLAN 10输入命令VLAN 10并给这个vlan命名为student,输 入命令name student,输入exit退出VLAN 10模式。 d.在全局视图下创建一个VLAN 20输入命令VLAN 20并给这个vlan命名为teacher,输 入命令name teacher,输入exit退出VLAN20模式。 e.在全局视图下进入交换机接口f0/1输入int按Tab再输入f0/1回车,在接口视图下 将该接口划入VLAN 20输入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f.在全局视图下进入交换机接口f0/2输入int按Tab再输入f0/2回车,在接口视图下 将该接口划入VLAN 10输入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g.由全局视图进入接口f0/10输入命令interface f0/10,在接口视图下设置该接口工 作模式为TRUNK模式输入命令switchport mode trunk,在接口视图下设置该TRUNK端口允许全部VLAN通过。

路由交换实训报告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实践课程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 2010级(1)班 学号: 1015124136 姓名:周梦洁

通信工程专业 综合实践课程报告 一、综合实践课程名称 路由交换技术综合程序设计 二、实践时间 2010年9月2日——10月22日,共8周。 三、实践环境设施、设备条件 H3C实验环境、网络机柜1个、路由器和交换机4台、计算机6台、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材 四、实践目的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训利用华三环境以及机房中的网络机柜、路由器及交换机,模拟一个真实的网络系统集成工程,使学员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实现局域网的配置、调试、检查常规故障等,并让学员深入理解VLAN的作用及意义、熟练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以太网交换基础、RIP和OSPF的配置,以及PPP Chap/Pap认证、链路聚合、网络地址转换等实践任务,使学员加强对网络技术、服务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实际理解和掌握,提高对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建立对网络系统集成工程的初步认识,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获得对网络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知识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 五、实践内容 1、VLAN配置: 本实验任务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Access 链路端口而使PC处于不同VLAN,隔离PC 间的访问,从而使学员加深对Access 链路端口的理解。拓扑图如下: [SWA]vlan 2 [SWA-vlan 2]port E 1/0/1

使用display vlan在SWA上查看配置的VLAN信息 [SWA]display interface E 1/0/1 查看物理端口链路类型 完成配置后,在PC上Ping另一台合作PC其结果为不通。 配置Trunk链路端口: [SWA]interface E 1/0/24 [SWA E 1/0/24]port link-type trunk [SWA E 1/0/24]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使用[SWA]display interface E 1/0/24查看Trunk相关信息。 2、PPP的配置:拓扑图如下所示: 配置路由器广域网接口IP地址: [RTA]interface serial 2/0 [RTA-Serial 2/0]ip add 192.168.5.2 255.255.255.0 PPP PAP 认证配置: [RTA-s1/0]local-user RTC [RTA-s1/0]service-type PPP [RTA-s1/0] password simple pwdpwd [RTA-s1/0]PPP authentication-mode PAP [RTA S 2/0]interface serial 2/0 PPP CHAP 认证配置: [RTA]interface serial 1/0 [RTA-serial 1/0]ip add 192.168.8.1 255.255.255.0 PPP MP 配置: 创建MP-group接口并配置IP地址: [RTA]interface mp-group 1 [RTA]ip add 192.168.3.2 255.255.255.252 将相应物理接口加入MP-group接口 [RTA]interface serial 3/0 [RTA-Serial 3/0]link-protocol ppp [RTA-Serial 3/0]ppp mp mp-group 1 [RTA-Serial 3/0]interface serial 2/0

计算机网络实验综合题含答案(路由和交换,强烈推荐)

计算机网络实验综合题 试题一 某公司租用了一段C类地址203.12.11.0/24~203.12.14.0/24,如图所示。其网间地址是172.11.5.14/24。要求网内所有PC都能上网。 【问题1】 接入层交换机Switch1的端口24为trunk口,其余各口属于vlan11,请解释下列命令并完成 交换机的配置。 Switch1#config terminal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0/24(进入端口24配置模式) Switch1(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1) Switch1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lq(2) Switch1(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all(允许所有VLAN从该端口交换数据)Switch1(config-if)#exit Switch1(config)#exit Switch1# vlan database Switch1(vlan)# vlan 11 name lab01(3) Switch1(vlan)#exit Switch1#config terminal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0/9(进入f0/9的配置模式) Switch1(config-if)#(4)(设置端口为接入链路模式) Switch1(config-if)#(5)(把f0/9分配给VLAN11) Switch1(config-if)#exit Switch1(config)#exit (1)设置端口为中继(或Trunk)模式 (2)设置Trunk采用802.1q格式(或dot1q) (3)创建vlan11,并命名为lab01 (4)switchport mode access (5)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或switchport access vlan lab01 【问题2】 以下两个配置中错误的是(6),原因是(7)。 A. Switch0 (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0(config)#exit Switch0# vlan database Switch0(vlan)# vlan 2100 name lab02 B. Switch0 (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Switch0(config)#exit Switch0# vlan database Switch0(vlan)# vlan 2100 name lab02 答案:(6)B,(7)trunk采用ISL格式时,vlan ID最大为1023 【问题3】 Switch1的f0/24口接在Switch0的f0/2口上,请根据图完成或解释以下Switch0的配置命令。Switch0(config)# interface(8)(进入虚子接口) Switch0(config-if)# ip address 203.12.12.1 255.255.255.0(加IP地址) Switch0(config-if)# no shutdown(9) Switch0(config-if)# standby 1 ip 203.12.12.253(建HSRP组并设虚IP地址)

思科实习报告心得

思科实习报告心得 一、大赛目的 此次竞赛由上海xx计算机科技举办,体验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网络职业体验竞赛和赛前免费培训。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以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旨在通过优化整合中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把高新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探索培训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xx为中国十大品牌it教育机构和中国it职业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品牌,拥有一流的实训基地、配备超大机房、一流的师资水平的高品质就业技能培训。在整个活动中,这一点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xx对此次体验赛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供了最好的服务环境和教学师资,使此次体验变得尤为可贵。 二、学习过程 此次活动中前四天为免费实训阶段,最后一天为竞赛单元。主要学习了思科网络技术(level 1)、微软网络技术(level 1)、网络系统集成项目(level 1)等内容。整个过程学习强度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属于高度浓缩的精华,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方式,反复实践,辅导,使参加者不但了解了原理、思路,更让我们实践操作,强化学习。应该说,这是一套比较合理的培训模式。在硬件上,xx的超大机房,为每

个参加者配备了两个路由器,和实验操作电脑。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师资上,xx提供的都是该行业权威的专业人才,此次为我们上课的张硕淳老师是中国声誉最高的大师级认证:rhca的13个成员之一,此外,他还同时拥有四个ie。能让他为我们上课,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思维敏锐,节奏轻快,娓娓道来,让人觉得有点神通的感觉。 三、体会心得 此次活动对我来说,一定是受益匪浅的。 1、xx应该是一个可以让你真正学到东西的地方。xx作为一个高品质的就业培训基地,他打破大学中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其完善的教学模式,让人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构建出自己的知识堡垒。为自己学到一门就业技能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方式。 2、 xx还可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出正确的就业方向。如何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存活,靠的就就是自己的特长,专学。如果知识在大学的泛泛而学,出去是没有一点竞争力的。不知道自己学过什么,当然就对找任何工作都是没有信心的。 3、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让人提前感受工作环境的氛围。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只有自己不断的付出,才能有自己的立锥之地。不能想学习是一件很安逸的事情,不伤点脑细胞

子网划分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8

图1 (4)配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 图2 配置PC0的IP地址 图3 配置PC1的IP地址 图4 配置PC2的IP地址

图5 配置PC3的IP地址 图6 配置PC4的IP地址 (5)配置路由器每个端口的IP地址。 (6)设置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路由表设置要求网络中每个子网之间都可以连通,不考虑总结路由。 【BRANCH1的配置】 下面是配置BRANCH1的IP地址的过程,其它两个路由器的配置自行完成 (1)进入命令行 (2)进行以下操作(蓝色文字是需要输入的命令,红色文字是说明):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o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进入控制台模式 Router>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修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config)#hostname BRANCH1 配置Fa0/0的IP地址 BRANCH1(config)#int f0/0 BRANCH1(config-if)#ip addr 192.168.9.33 255.255.255.240 BRANCH1(config-if)#no shutdown

图7 按此方法配置其它两个路由器,此时可以测试各个子网和网关的连通情况。 (3)添加路由表。这里没有使用路由总结。 BRANCH1#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32 255.255.255.240 f0/0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48 255.255.255.240 f0/1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0 255.255.255.224 192.168.9.130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64 255.255.255.240 192.168.9.130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80 255.255.255.240 192.168.9.130 返回控制台 BRANCH1(config)#^Z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查看路由表 BRANCH1#show ip route(抓图如下图8)

路由与交换实验指导书(附步骤)

《路由与交换》实验手册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内容: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5.设置特权模式的明文/密文密码,验证在明文/密文密码同时设置 的情况下,哪一个生效 6.设置console口密码并验证 7.设置远程登录密码并验证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交换机一台、计算机一台、配置线一根 2.软件环境 WindowsXP操作系统、Pcaket Tracer仿真软件 3.实验拓扑结构图 三、实验步骤: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用串口配置时需要用专用配置电缆连接到设备的的CONSOLE

口和主机的串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接串口配置线缆,如果已经连接,请确认连接的主机串口是com1 还是com2; 2)建超级终端会话,windows 的附件中都有此软件; 3)选择通信串口(com1 或com2); 4)配置串口工作参数;(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一种方式 进行,此时终端的硬件设置如下: 波特率:96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奇偶校验: 无 具体配置界面如下: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1) switch> 路由器处于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

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switch#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特权命令状态switch#,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 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退回用户模式键入exit。3) switch(config)#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 switch(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 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退回特权模式键入exit。4)switch(config-if)#; switch(config-line)#; switch(config-switch)#;…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在全局模式下 Switch(config)#hostname wust 取消命名 Switch(config)#no hostname 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特权模式下 Switch#show version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思科网络研究设计实训报告

《网络设计》实训报告 课题名称:网络设计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G092 学号: 27# 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12月27日

目录《网络设计》实训报告0 一、课程设计目的2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2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 3.1 设计任务3 3.2 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3 3.3 设计概述4 3.4设计方案的论证16 3.5 设计代码18 四、结论25 五、结束语25 六、参考书目26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 1.进一步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网络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思科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的了解。 2.通过实训,达到让学生能够将书本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目的,提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高动手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新问题,有新的思路,能够使用更适合的方法处理,并且是自己自学能力和一学期学习效果的检验。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 2.1现有需求 某高校现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2000多个,现准备通过科教网接入因特网,但从科教网只申请到4个B网络 (172.17.1.0\172.17.10.0\172.17.20.0\172.17.30.0)为了安全,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广播域。同时,学校现有一台服务器供学校师生链接校园网站服务。 2.2未来发展 未来的3-5年,校园电脑会增加500台左右,主要增加在科研网,用于学校对学生的科研教育用。 2.3网络功能 根据学校现有的规模和需求及发展范围建立的网络有如下功能; 1)建立学校自己的网站,向外界发布信息,并进行网络上的服务 2)科教网连接Internet,供学生及教师的学习需求 3)校园内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网络时应注意网络的扩展性,以方便日后的网络升级和增加计算机 5)在校园内部建立学生数据库,如学生档案,成绩评定,学习及考试日程

路由器实验报告

路由器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

路由器技术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

《路由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22 开实验个数:7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综合考核。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 五. 实验项目: 实验一:PacketTracer软件使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内容一):认识PacketTracer软件 Packet Tracher介绍 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 Packer Tracer 模拟器软件比Boson 功能强大,比Dynamips 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 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 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 地址; 4、验证pc 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2 台;直连线 配置信息: PC1 IP:192.168.1.2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2 IP:192.168.1.3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名称交换与路由技术 2011年12月29日至2011年12月30日共1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 10网络安全(CIW) 姓名胡帅帅 系主任李金祥 教研室主任谭方勇 指导教师方立刚、高小惠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任务书名称:路由与交换 起讫时间:2011年12月29日~2011年12月30日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 10网络安全

指导教师:方立刚、高小惠系主任:李金祥

实验要求: 1、根据拓朴图分别在S2126和S3550创建相应VLAN ,并在S2126上将F0/10-15加入VLAN2,将F0/16-20加入VLAN4,在S3550上将F0/10-12加入VLAN3 2、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配置实现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 3、S3550通过SVI 方式和RA 互连 4、S3550配置实现VLAN 间互连 5、RA 和RB 之间采用PPP 链路,采用PAP 方式进行验证提高链路的安全性。 6、在全网运应RIPV2实现全网互连。 7、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FTP 服务。 8、通过相关命令显示相关配置结果,并进行验证 三、实习(实训)方式 ■ 集中 □ 分散 □ 校内 □ 校外 F0 S0 S0 F0 A B F0/5 VLAN1 F0/5 VLAN2 VLAN4 S2126 S3550 RA: 30 F 30 F S3550 : VLAN3= FTPserver VLAN3 F0/6 F0/6

思科学习心得

小新手说说思科学习心得 我开始正式接触思科的内容的时候,老师讲的很好,可我听的却有点迷茫。那个时候不知道有什么华为之类的,更别说什么思科了,更是一脸的迷茫,脸上全是“问号”。那时只是觉得就像什么编程之类的一样类似于那个吧。现在想来不是那么回事,虽然都学的是计算机的东西,有联系但区别还是多的。 编写程序需要人的耐性和悟性,学习网络更需要人的耐心和悟性。我觉得网络方面的东西对其中原理的理解,这是关键,原理明白了学起来就是非常顺手的事情了。关注网络工程师专业也一年多了,对思科知识的整体性有了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 开始的时候我信心十足,遇到困难就绞尽脑汁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很是棘手。在学习VLAN的划分,原理是懂了。但轮到自己做实验的时候问题又来了。还好有老师耐心指导,把一些问题一一克服。再上网搜集一些资料,也没什么问题了。我们学思科要掌握好理论基础,然后进行大量的试验,在试验中不断的总结经验。 下面是我对做实验题的一些技巧总结: 1、当你发现它的配置是乱七八糟而你又没有头绪与其花时间找错误,还不如删掉它们重来一遍,这样做是明智的。其实在做题之前最好把相关的配置写清楚,避免配置乱的情况,找不到头绪时还可以看看自己写的笔记,看自己还差哪里没做到。 2、要冷静的耐心的找到问题,排除问题,路由器已经配置完但不一定是对的。(排除法) 在Cisco 实践中。我们每天测试路由器、交换机与PC各种连接方式是否连通。 首先,得有自己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的最大动力。 其次,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缜密的思维方式。也要经过不断的练习熟悉各种相关的技能。了解相关的知识。 再次,要有一颗能经受打击的心。不能几次不成功就放弃测试。 最后,我们还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兴趣,需要耐心,需要学习,需要坚持。

路由器配置实训报告

路由器配置实训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 实训报告 课程(项目)名称: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年月日

实训2 交换机vlan的划分 一、任务与目的 1. 实验任务: (1) 掌握和完成设置vlan的方法; (2) 完成vlan间计算机的测试。 2. 实验目的: (1) 熟悉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 (2) 熟悉和掌握划分vlan的意义。 二、原理(条件) 1.相关知识: (1) Vlan的工作原理; (2) 配置VLAN的相关命令。 2.实验条件: (1) cisco pt软件。 三、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在一台CISCO 2950交换机上划分VLAN,端口1、3划分为VLAN2,端口10划分为VLAN3,并进行测试。 图3 简单VLAN配置结构图 2. 测试方法 (1)未划分vlan时,pc1、pc2、pc3相互进行ping操作。 (2)划分vlan后,pc1、pc2、pc3相互进行ping操作。 四、数据处理(现象分析) 1.实验步骤 (1)设置不同vlan的网络地址 (2)设置pc机的ip地址 (3)在交换机上划分不同vlan (4)指定端口到不同vlan 2.实验代码 生成vlan Switch# vlan database

Switch(vlan)# vlan 2 Switch(vlan)#vlan 3 Switch(vlan)#exit Switch#show vlan 指定端口到不同vla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 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int fa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int fa0/10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end 3.实验结果截图 (1)未划分vlan时,pc1、pc2、pc3相互进行ping操作 (2)划分vlan后,pc1、pc2、pc3相互进行ping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