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深入电力行业信息化

SAP深入电力行业信息化
SAP深入电力行业信息化

SAP深入电力行业信息化

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公司宣布,正式在中国成立SA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一方面,此中心将借助SAP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市场的丰富经验,将SAP30多年的全球行业经验和管理认知更系统地引入中国,为中国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国际接轨提供桥梁的作用;另一方面,该中心将更及时、深入了解中国本地电力企业管理的独特性,为中国电力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SAP的解决方案甚至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在提供国际水准的同时确保对中国国情的适应。

自2004年SAP确定进入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市场的那一天起,随着产品本地化的日益完善,行业团队的日趋成熟,中国电力企业对SAP有着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如北方联合电力、申能股份、上海电力、浙江电力、重庆电力、华东电网等优秀的电力企业选择了SAP作为其企业信息化的统一平台。

然而要进一步确保整个行业信息化的深远发展,高质量的实施团队、快速响应的客户支持服务、强大的本地化开发必须齐头并举,这样才能使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生态圈循序顺畅,良性循环;成立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的想法由此而生。

在多样化的行业需求驱动下,SAP中国研究院汇集SAP电力行业研发团队、合作伙伴等多方资源成立中国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

SA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设立在上海张江SAP中国研究院内,其核心成员来自SAP 电力行业团队、合作伙伴及SAP开发团队。其主要职责为:即时了解中国电力行业客户的需求,组织行业特性的定制和开发,丰富SAP及其合作伙伴在中国电力行业的经验;系统化、有步骤转移国际先进的管理实践到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国内、国外的互联互通,促进电力信息化生态圈内更有效的沟通和知识共享,促进信息累积、知识累积和经验累积;开启SAP中国研究院、SAP中国行业团队、客户、合作伙伴紧密合作的门户,建立未来行业发展的沟通渠道。

SAP中国研究院芮祥麟院长介绍道:”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通过SAP中国研究院与世界各研究院间的学术交流,加深其在电力行业的相互沟通;帮助中心吸收电力行业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能够对现今国内电力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有力的分析,实现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实际需求相结合,最终定制研发出更贴近本地市场的解决方案。

我希望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能够帮助电力企业迎接充满挑战的未来;在竞争激励的环境下,通过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此外,该中心还能够协助电力企业应对降低成本、优化资产和服务性能以及适应新的客户需求的持续压力。SAP中国研究院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将该中心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核心机构,为中国以外的更多国家和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的电力行业客户提供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SAP中国区副总裁张雪峰先生对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的成立也进行了高度评价:”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是面向电力行业的专业团队,具备完整的技术服务和研发体系,通过对产品、实施和服务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合与提升,为电力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证。该中心的建立,电力客户可以更快更直接地与SAP进行沟通,在实时把握SAP最新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将其对SAP产品的优劣性、需求性、开发性反馈给SAP。

对合作伙伴,它不仅是索取SAP行业知识,经验、研发动态的平台,更是通行众多行业客户群的渠道窗口,SAP则将其作为支起客户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桥梁,携手迈向成功的保障。”同时他还透露,作为SAP中国首个行业解决方案中心,其意义不仅是独立的行业标杆,更希望未来成为SAP在各个行业发展的模板。

由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定制研发的SA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将全面覆盖整个电力价值链,包括发电、输配电、零售和服务等,并对整个价值链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同时,更有效

地对电厂资产和电网运营进行管理、对环保性能进行监控、迎接体制改革后所面临的挑战。

”诚信、承诺、成功”是SAP电力行业的宗旨,此中心的建立是这一宗旨的又一具体表现。SAP坚信通过自己对客户及合作伙伴的诚信、对产品及服务的长期承诺,必定能够实现三方在未来信息化道路中的巨大成功。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326-20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 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0 引言 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管理问题,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导致全网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及具体措施。安全措施是技术措施、各种管理制度、行政法律手段的综合,一个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种方法适当综合的应用结果。 1 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框架 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信息安全按其业务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种:一种为电网运行实时控制系统,包括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及支持其运行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火电厂分布控制系统(DCS,BMS,DEH,CCS),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所及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

统,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第二种为电力营销系统,电量计费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第三种为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运营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种为不直接参与电力企业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的各类经营、开发、采购、销售等多种经营公司。针对电力信息网业务的这种的层次结构,从电力信息网安全需求上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与安全强度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框架即分层、分区的安全防护方案。第一是分层管理。根据电力信息网共分为四级网的方式,每一级为一层,层间使用网络防火墙进行网络隔离。第二是分区管理。根据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特点,分析各相关业务系统的重要程度和数据流程、目前状况和安全要求,将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分为四个安全区:实时控制区、非控制生产区、生产管理区和管理信息区。区间使用网络物理隔离设备进行网络隔离,对实时控制区等关键业务实施重点防护,并采用不同强度的安全隔离设备使各安全区中的业务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之路分析

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之路分析 电力行业是我国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它起始于六十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特别是在生产与安全方面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所形成的管理。 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困惑一 信息化如何适应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投入了巨资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应用系统的推广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反应速度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支撑了企业业务的发展和壮大。然而随着电力行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展和管理级别的提升,集团企业的管理需求同软件功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信息系统越来越突显出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几点。 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困惑二 如何面对企业信息化管理普遍失败的局面 电力行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所以整个行业对安全运营要求极高,再加上电力行业本身比较封闭,以至于造成整个行业普遍在信息化问题上的保守态度。现在,改革进入正轨,市场开始启动,管理提升对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将呈现出一个增长爆发点。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势在必行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国内外一些权威机构对信息化建设失败的统计数字,使得本来“激进不足、保守有余”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 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困惑三 如何面对企业信息化中走马灯式的“三字经” 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信息化的范围越来越广,管理的触角越来越深,集成度和企业决策支撑能力越来越高。企业信息化包括应用层面和控制层面的内容,应用层面包括KM、ERP、CRM、EAM、Portal等多个方面,控制层面DCS、SIS、EMS、DMS、SCADA 等多个方面。 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困惑四 如何解决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IT”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电力企业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两型、两化、国际一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努力创建国际一流电力公司,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目前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在旧的管理模式基础薄弱、管理不到位、生产和管理不规范的条件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思想方法,对信息化的作用和目标不明确。建立起来的一些应用系统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甚至导致半途而废。 因此,IT规划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是电力企业信息化高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AMT是领先的“管理+IT”专业咨询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实用、为您着想的管理咨询与信息化咨询服务,AMT帮助企业和政府机构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增强竞争力,创造更高价值。 AMT拥有实践经验、学习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强大的咨询团队。本着为您着想的精神、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丰富的信息化知识,AMT能够为客户提供战略与组织、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运营、信息化应用领域专业实用咨询服务,并帮助客户将咨询结果落地,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办公OA电力行业信息化敲门砖? 电力企业信息化每个项目都是软件厂商眼中的肥肉,每个项目都是上百万,与其他行业相比,收款相对容易很多,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信息化工程无论大小都不能有半点差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 决方案(最新版)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最 新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0引言 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管理问题,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导致全网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及具体措施。安全措施是技术措施、各种管理制度、行政法律手段的综合,一个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种方法适当综合的应用结果。 1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框架 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信息安全按其业务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种:一种为电网运行实时控制系统,包括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及支持其运行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火电厂分布控制系统(DCS,BMS,DEH,CCS),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所及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第二种为电力营销系统,电量计费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第三种为支持企业经营、管理、

电力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电力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作者:南舒宇 一、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 (一)行业概况 电力信息化是指各类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营销等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和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电力信息化主要包含信息设备装备化、信息技术利用化、信息内容数字化、信息服务完善化等内容。电力信息化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细分领域。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对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需求所提供的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可细分为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储存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业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电力信息化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细分领域,主要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的政策影响,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包括研究拟定行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拟定行业的法律、法规,发布行政规章;组织制订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等。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软件服务业司,专门负责指导软件业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应用对策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应用对策 发表时间:2017-10-23T16:52:01.2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作者:王慧召1 王智恒2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家电网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投入建设,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催发了相关行业运行环节的改革任务。电力作为一项同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服务产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电力行业的工作改革,推进中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也成为一项丞待解决优化的现实问题。 (1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3;2河南沁北电厂河南 459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家电网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投入建设,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催发了相关行业运行环节的改革任务。电力作为一项同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服务产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电力行业的工作改革,推进中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也成为一项丞待解决优化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应用 引言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高效信息网络,以此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企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推动行业发展和创新、实现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顺应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让电力行业更好地应对市场中的各种挑战。 1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不管是对电力行业本身而言,还是对社会发展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受到普遍重视,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 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电力控制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针对电力行业内部的管理而言,一方面,改革之后的电力行业内部组成相对复杂,而实现复杂组成,也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管理内部成员以及部门间的衔接等问题,这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降低人员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电力行业实现管理性质改革以后,其面临的是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行业交易增多,并且复杂程度也在增加,所以不管是为了更多的与其他行业合作和交易,还是为了电力行业交易的秩序性,信息化管理同样都是必然选择。但是,当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不管是信息化管理标准的匮乏,还是信息化管理应用的生涩,都直接影响到了信息化建设进度。所以说,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2信息中心问题重重 所谓信息中心存在问题,也即电力行业信息化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存在问题,导致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几乎每一天都有无数个小技术的更新和突破,而新的影响性的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所以这就对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而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中心相关人员的能力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技术更新换代,但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的速度跟不上,这就导致了信息中心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本身在更新过程中或者应用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信息中心建设,导致信息中心困难重重。总之,信息中心问题也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3组织建设亟待解决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体制改革以后,电力行业内部在组织结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动,由于不再依赖传统的国家管理,融入市场的紧迫性要求电力行业必须打破原有的组织管理方式,所以电力行业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组织调整。但以当前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组织建设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具体提现包括关于信息建设的人员如何划定部门、如何实施管理未做出明确规定,导致负责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分布散乱,无法互相配合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人员与其它工作人员之间的对接存在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与电力行业的实际发展相脱离,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长久发展。 2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对策 2.1 完善信息化管理设备 对电力行业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将信息化管理软件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功能更加全面化,以此来构建出完善的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对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进行优化,主要从软件优化与硬件优化两个方面展开。对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对相关软件进行细致化,将软件细分为相应的子模块,同时保证这些子模块的相互联系,在维持系统一体化的同时让其功能得以延展,使其功能更加全面。 2.2 制定信息标准化规范 制定信息标准化规范是电力行业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规范的电力信息标准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很多“信息孤岛”,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人员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没有重视最基本的信息标准化,在技术平台和信息编码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信息化的要求和着眼点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信息化标准。这就需要电力行业应用统一的信息化组织架构和数据中心,以保证标准化、一致性的关键信息覆盖企业的各个组织和部门,将企业管理者、电力员工和业务操作连成一个整体。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认真制定企业整体规划,从最基层业务开始进行调整和优化,整合信息资源以实现信息化建设中的系统集成,信息标准化可以有效保证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的贯彻实施。 2.3 推进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 电力行业推进体制改革和管理革新可以促进电力行业信息化的进程。一直以来电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实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原始动力。在现有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下,电力部门在传统运营模式下很难从根本上推进信息化建设。这就要求电力行业结合市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调查及解决方案推荐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调查及解决方案推荐 随着电信和民航市场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市场化、规范化是电力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在新形势下,面对市场化、规范化的行业发展要求,电力行业该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呢? 建设深化结构问题 我国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就已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自动化、发电厂自动监测、监制以及变电站自动监测、监控方面。但由于电力行业一直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加之变革频繁,电力行业的关注点一直处于如何贯彻体制改革和如何提高产能方面,所以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整个行业缺乏统一性标准。电力行业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三大结构性问题: 第一、基础硬件投入偏多,软件投入相对不足。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处在大规模基础硬件投入阶段,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够。很多电力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的误区,倾向于买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据有关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整体投入大约在120亿左右,其中硬件投入占到总投入的73%,软件服务仅占11%。 而一个成熟的信息化市场,硬件、软件、IT服务的投入比例应为5:3:2。没有软件系统的支持,硬件系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电力行业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要坚决摒弃“信息化建设就是买设备”的想法,做到统筹规划,避免信息化资源的盲目投入和浪费。 第二、专业系统众多,系统管理软件缺乏。我国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但由于存在行业垄断,电力行业的主要注意力多放在如何提高产能和安全生产上,因此,虽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整个电力行业仍处于专业系统众多而系统管理软件缺乏的局面,生产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仍然是电力行业软件应用的主体,对于电力行业的产、输、配、售环节的过程监控有余,但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则严重不足。 第三、系统孤立,信息无法集中为资源。由于整个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所以,虽然有诸如《区域及省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等文件的出台,但在整个行业,大多数电力集团公司所属电厂的信息系统千差万别,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信息编码,致使集团内部各信息系统数据和信息的直接共享和交换十分困难,信息化系统孤立,各环节信息无法集中成为可共享使用的资源。 应用整合最为关键 对于信息化平台来说,企业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必须形成移动用户于一体的Intranet企业广域网,20M VPN 广域网、1000M主干局域网、15个VLAN区段、桌面1000/100M的网络基础环境(基础低配)。在局域网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智能卡等技术,大力发展“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发卡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出入控制(包括车辆的出入控制)、考勤、餐饮、借阅等在统一平台上的有效、全面的管理,并实现与人力资源系统之间的接口,搭建起“一卡通”平台。同时,在Intranet企业广域网上建立高附加值的视频会议系统、视频广播、视频点播和IP电话系统。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更多资料请访问.(.....)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展示专题 H3C电力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信息系统中的关键业务数据已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资产。不过,由于人为的误操作、软件缺陷、硬件故障、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自然灾难等诸多因素,均有可能带来数据的丢失,从而给整个电力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对关键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作为电力企业应对数据灾难的有效手段,容灾备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电力企业应用系统和重要数据越来越多的今天,能量管理系统、电量计量、电力市场系统、水调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统、用电营销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PKI系统等,这些数据大多分布在内部系统的多台服务器上,容灾备份不仅工作量大,并已成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营的灵丹妙药。 不过,考虑到灾难发生的突然性,电力企业所选用的灾难备份和恢复系统,必须具有简单、快速的易操作性,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处理故障,恢复系统的运行,并在故障消除后,将系统运行恢复原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积极探寻有效的数据存储与保护解决之道。

数据管理的漫长探索 在传统电力IT系统中,主机系统既负责数据的计算,也在通过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手段对数据进行逻辑和物理层面的管理。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FreeBSD/SCO UNIX/AIX/Solaris/HP-UX/IRIX等)多达近十种,文件系统格式(FAT/NTFS/EXT2/EXT3/JFS/UFS/VxFS/HFS等)也同样令人眼花缭乱。各种标准和各种版本拥挤在用户的系统环境中,使数据被分割成杂乱分散的“数据孤岛” (data island),无法在系统间自由流动,自然也就谈不上设备的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 有鉴于此,从9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寻找存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法,希望通过提高存储自身的数据管理能力,独立于主机系统之外,以网络方式连接主机和存储系统,以设备资源透明的方式为计算提供数据服务,从而将数据管理的职能从标准混乱、应用负荷沉重的主机中分离出来。从1997年FC协议的标准公布开始,以SAN(存储域网)的建设为代表,IT行业开始了计算与存储分离的探索。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数据管理的内涵远远超出原先的预想。在完成了简单的RAID管理、存储硬件设备管理的功能后,数据快照、远程复制、NAS文件共享服务、法规遵从等各种数据应用需求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数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存储,也从此摆脱了简单的设备角色,获得了以提供数据管理为目的的独立系统地位,并开始在整个IT系统中扮演基础架构的角色。 在计算与存储分离的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性能、容量这些比较明显易见的存储系统要求,并不是对一个独立存储系统的全部要求,甚至不是主要要求。要达到存储系统独立的数据管理目标,对存储系统的特性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列分别是: 1、可靠性 Availability 数据集中到存储系统中,必然对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需要建立数据备份、容灾系统进行配合,提高数据安全性。 2、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网络时代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高速膨胀,对独立于计算系统之外的存储系统,必然提出高可扩展性的要求。这种扩展性并非是简单的容量扩展,同时还必须包括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交换带宽和数据管理功能的扩展。 3、兼容性 Compatibility 虽然存储系统已分离于计算系统之外,但今天主机系统对数据的使用方式,仍旧以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为主要手段。存储系统要适应各种主机系统的数据I/O要求,就必须能够兼容各种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各种传统数据管理手段。 4、可管理性 Management 支持各种主流的管理协议和管理架构,能够与网络、计算等各种设备统一管理和集中管理,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实现方便统一的设备和数据管理功能。 5、性能 Performance 能够根据不同应用类型要求,提供带宽、IOPS(IO Per Second,每秒IO操作数)、OPS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并发操作数)、ORT(Overall Response Time,总响应时间)等不同指标侧重点的性能服务。高端系统还应能够对系统性能进行动态的扩展和调整。 6、功能 Function 各种数据迁移、数据分发、数据版本管理、数据复制、在线扩容等数据管理功能。 在过去8年以FC协议为主的SAN存储系统建设中,人们逐渐发现,FC协议虽然基本解决了传输速度和扩大容量的问题,却难以完全承担起存储系统独立化的重任,表现在以下几

两化融合引领电力行业信息化

两化融合引领电力行业信息化 赛迪顾问发布《2009-2010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 告》 2010年05月06日15: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泥胶麦乐鸡您敢吃吗 ?·夏粮收购再现"钱等粮" 网民担心"抢粮潮"抬高物价 ?·业内曝中介提房租招数住建部:租赁市场还要规范 ?·国内油价或最快本周将微调京加油站竞相降价促销 ?·卫生部回应麦乐鸡事件麦当劳拒绝透露添加剂剂量 ?·中移动乱扣费离奇发生消协:主管部门应介入调查 ?·吉利收购沃尔沃得到什么董事长李书福称有三点 楼市调控组合拳 “十一五”已过去四年时间,四年间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装机容量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电力结构日趋合理。与此同时,电力信息化建设也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从2007年“十七大”提出的“两化融合”到2008年底国资委对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公司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测评考核,都印证了信息化水平已经被电力企业纳入核心竞争力的范畴。 《2009-2010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是基于赛迪顾问2009年对128家电力企业的调研统计,期间广泛征求了行业协会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电力信息化工作者提供参考。 图1 2009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调研企业行业结构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图2 2009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调研企业层次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电力行业正处于从信息化向两化融合的跨越点 “十一五”到目前,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一些有代表性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并正在向国际领先迈进。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通过三年的“SG186”工程建设,国网公司的信息系统已基本覆盖其主要业务领域,信息化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支撑效果明显。对于“十二五”的信息化建设,国网公司围绕智能电网,提出了为智能电网提供信息支撑的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0引言 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管理问题,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导致全网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及具体措施。安全措施是技术措施、各种管理制度、行政法律手段的综合,一个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种方法适当综合的应用结果。 1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框架 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信息安全按其业务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种:一种为电网运行实时控制系统,包括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及支持其运行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火电厂分布控制系统(DCS,BMS,DEH,CCS),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所及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第二种为电力营销系统,电量计费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第三种为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运营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种为不直接参与电力企业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的各类经营、开发、采购、销售等多种经营公司。针对电力信息网业务的这种的层次结构,从电力信息网安全需求上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与安全强度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框架即分层、分区的安全防护方案。第一是分层管理。根据电力信息网共分为四级网的方式,每一级为一层,层间使用

网络防火墙进行网络隔离。第二是分区管理。根据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特点,分析各相关业务系统的重要程度和数据流程、目前状况和安全要求,将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分为四个安全区:实时控制区、非控制生产区、生产管理区和管理信息区。区间使用网络物理隔离设备进行网络隔离,对实时控制区等关键业务实施重点防护,并采用不同强度的安全隔离设备使各安全区中的业务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2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2.1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是企业局域网到外网的唯一出口,这里的外网包括到不同层次的电力网、其他信息网如政府网和银行网络、internet,所有的访问都将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允许任何绕过防火墙的连接。DMZ停火区放置了企业对外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器,即能够保证提供正常的服务,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器不受攻击。要正确设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遵循“缺省全部关闭,按需求开通的原则”,拒绝除明确许可外的任何服务,也即是拒绝一切未予准许的服务。与Internet连接的防火墙的访问策略中,必须禁止Rlogin,NNTP,Finger,Gopher,RSH,NFS等危险服务,也必须禁止Telnet,SNMP,TerminalServer等远程管理服务。 2.2物理隔离装置:主要用于电力信息网的不同区之间的隔离。物理隔离装置实际上是专用的防火墙,由于其不公开性,使得更难被黑客攻击。

电力行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日期:2010-01-29] 来源:电力软件网作者:未知[字体:] 2009年对电力行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金融危机、“十一五”项目验收、智能电网对电力企业来说都蕴涵着挑战和机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渐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对电力行业来讲,最主要的表现为电力的需求在下降。2009年上半年电力需求和2008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3%,再加上煤电联动对电力企业不利的因素,2009年上半年电力企业效益有所下降,直到下半年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 “十一五”项目进入收官阶段,电力行业IT投资规模增长探底回升。 按照电力行业“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多数项目将在2009年底初步完成。2009年电力行业一些大型的IT项目开始进入验收阶段,而另一些项目则加快步伐进入了实施的关键期。计世资讯(CC W Research)《2010年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电力行业的I T投资规模与2008年相比增长速度放缓,相比之下,电网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发电企业。而2010年电力行业信息化投资的增速将探底回升。 图表2010年电力行业IT投资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2009年国家电网“SG186工程”已接近尾声,国家电网“SG186工程”验收是2009年电力行业的一件大事,国家电网下属的上海华东公司率先通过验收。经过SG186工程的实施,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整体形象持续提升,信息化已实现由部门级向企业集团级的跨越发展,实现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体化企业集团级的信息系统已成为公司日常运转的必要辅助和有力支撑,有力促进了公司“四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公司和电网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深化集团化运作提供了有力手段。 智能电网对电力产业升级影响深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对电力的需求也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如果一味扩展电网规模而不解决传统电网中存在的电力流失大,用电难以动态调控等问题,电网系统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公布了“智能电网计划”,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四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SAP深入电力行业信息化

SAP深入电力行业信息化 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公司宣布,正式在中国成立SA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一方面,此中心将借助SAP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市场的丰富经验,将SAP30多年的全球行业经验和管理认知更系统地引入中国,为中国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国际接轨提供桥梁的作用;另一方面,该中心将更及时、深入了解中国本地电力企业管理的独特性,为中国电力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SAP的解决方案甚至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在提供国际水准的同时确保对中国国情的适应。 自2004年SAP确定进入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市场的那一天起,随着产品本地化的日益完善,行业团队的日趋成熟,中国电力企业对SAP有着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如北方联合电力、申能股份、上海电力、浙江电力、重庆电力、华东电网等优秀的电力企业选择了SAP作为其企业信息化的统一平台。 然而要进一步确保整个行业信息化的深远发展,高质量的实施团队、快速响应的客户支持服务、强大的本地化开发必须齐头并举,这样才能使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生态圈循序顺畅,良性循环;成立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的想法由此而生。 在多样化的行业需求驱动下,SAP中国研究院汇集SAP电力行业研发团队、合作伙伴等多方资源成立中国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 SA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设立在上海张江SAP中国研究院内,其核心成员来自SAP 电力行业团队、合作伙伴及SAP开发团队。其主要职责为:即时了解中国电力行业客户的需求,组织行业特性的定制和开发,丰富SAP及其合作伙伴在中国电力行业的经验;系统化、有步骤转移国际先进的管理实践到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国内、国外的互联互通,促进电力信息化生态圈内更有效的沟通和知识共享,促进信息累积、知识累积和经验累积;开启SAP中国研究院、SAP中国行业团队、客户、合作伙伴紧密合作的门户,建立未来行业发展的沟通渠道。 SAP中国研究院芮祥麟院长介绍道:”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通过SAP中国研究院与世界各研究院间的学术交流,加深其在电力行业的相互沟通;帮助中心吸收电力行业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能够对现今国内电力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有力的分析,实现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实际需求相结合,最终定制研发出更贴近本地市场的解决方案。 我希望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能够帮助电力企业迎接充满挑战的未来;在竞争激励的环境下,通过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此外,该中心还能够协助电力企业应对降低成本、优化资产和服务性能以及适应新的客户需求的持续压力。SAP中国研究院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将该中心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核心机构,为中国以外的更多国家和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的电力行业客户提供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SAP中国区副总裁张雪峰先生对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的成立也进行了高度评价:”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是面向电力行业的专业团队,具备完整的技术服务和研发体系,通过对产品、实施和服务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合与提升,为电力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证。该中心的建立,电力客户可以更快更直接地与SAP进行沟通,在实时把握SAP最新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将其对SAP产品的优劣性、需求性、开发性反馈给SAP。 对合作伙伴,它不仅是索取SAP行业知识,经验、研发动态的平台,更是通行众多行业客户群的渠道窗口,SAP则将其作为支起客户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桥梁,携手迈向成功的保障。”同时他还透露,作为SAP中国首个行业解决方案中心,其意义不仅是独立的行业标杆,更希望未来成为SAP在各个行业发展的模板。 由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定制研发的SA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将全面覆盖整个电力价值链,包括发电、输配电、零售和服务等,并对整个价值链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同时,更有效

电力信息化五大矛盾

电力信息化五大矛盾 IT厂商热烈追逐的电力信息化市场,似乎没有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而引爆,相反在日趋严重的电荒背景下显得更加不愠不火。 电网企业忙于应付电荒,五大发电集团忙于制定信息化规划,发电企业则由于更换东家而暂停了不少信息化项目,只有电力营销信息化在稳步推进。电力信息化市场徘徊不前的症结在哪里?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还要持续多久? 本报记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概括了电力信息化市场上五对矛盾:先进的自控系统VS滞后的管理系统、复杂的系统VS空白的标准、市场的虚火VS竞争的无序、繁重的任务VS软弱的组织、规划的缺失VS系统的分裂,并由此认为,这五对矛盾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产生了电力信息化市场的诸多难题。 先进的自控系统VS滞后的管理系统 电力信息化包括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两部分。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信息化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厂以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还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更是国际领先,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华北电力调度局自动化处郭子明处长(职务核实)说,早在1970

年代华北电力调度局就用晶体管计算机调度电力,从国产121机到176机,再到176双机,华北电力调度局全用过,到1978年已经基本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现在华北电力调度局实时监测华北地区发电企业每台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然后统一调度。相比之下,电力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滞后不少。即使在国家电网公司、华能公司这样的单位,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也处在初级阶段,主要实现了OA、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功能。在实施ERP方面,现在只有浙江电力还在继续坚持由IBM实施的ERP项目外,山东、辽宁、湖北等地的电力公司都暂停了相关的信息化计划。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力信息化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电力行业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电力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流程,比如设备每10天要检修一次,机组每三个月要大修一次,不论管理体制如何调整,都要按统一的流程进行调度管理,否则就存在安全隐患。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则受管理体制变革的直接影响。从水电部到电力部再到能源部、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发电厂今天属于地方,明天属于中央,不断调整管理体制使得电力企业缺乏相对稳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不断调整管理体制使得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视不够。 北京顺义区供电局信息中心主任负责人抱怨说,刚刚建了MIS管理系统,过不久,一个命令下来,归属变了,企业领导变了,系统就得重新换,企业受不了这种折腾。造成管理信息系统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力行业的长期垄断经营。信息化的动力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

电力行业信息化

电力行业信息化 以前讨论电力行业信息化的文章已经很多,但本文章力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在讨论电力行业信息化以前,我们不能脱离电力行业的行业特点和背景分析。电力改革后,国家电力格局基本切成供配电为主的电网公司和发电为主的电力集团,目的放开搞活发电环节,实行竞价上网。但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供配电环节基本还实行垄断经营。根据对电力行业的观察,笔者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乏有下面几个推测:1、前几年国家基于对电力供需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电力基建投资减少,最终造成几年来电力供应的严重不足,致使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对国民经济造成的较大的损失,基于对以上的判断,电力行业的改革进程会适度放缓,至于引入竞价上网的市场供求机制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只能在电力供需矛盾较缓的地区试点改革,如东北地区;2、最终为保证国家电力调度的高效实时,南北两个电网最终合并为一个电网,即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出现南方电网只是临时性的处理方案,原因是南方电网管理主体和出资人异常复杂,为平衡各种关系而把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广东组建新的电网;3、基于目前严峻的电力供需矛盾和发电市场的初步放开,大量资本介入到电力基本建设中去,这决定未来几年内电力行业将保持较高的基建投资规模。4、电力行业信息化将根据细分的行业类别,将有其特色的信息化需求。 基于对电力行业的认识和行业逐步细分这个现实,笔者将从已细分的行业角度来理解其相应的信息化建设。 第一,发电企业 发电企业虽然目前独立出来成为了市场主体,但其供应链并不完整,这一点突出的现实在销售环节上,国家对电力产品销售上还未放开,基本上是国家(电网公司)统购统销,对于极小部分电力销售在地方电网开展,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农村,而对于发电企业直接向大企业供电这种销售形势,国家目前还是严格管制没有放开。通过以上分析,发电企业在价值链环节最缺乏的就是销售环节,其“唯一”大客户就是国家电网,因此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对销售环节需求度不高。而发电企业作为生产企业,其核心功能就是电力生产,而电力生产设计电厂建设、发电能源采购(煤、水)、电力生产,同时电力生产对安全要求较高,同时发电设备数量庞大,因而对设备的维护需求也较高。通过以上对价值链的分析,我们来看一下发电企业对各大信息系统的需求: ERP:发电行业业务模式相对简单,其对ERP的需求并不像传统制造业高,其信息化需求首先保证的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高校,但随着发电企业逐步认识到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在未来竞争中的关键作用,现在提出了“安全第一、成本领先”的企业战略发展思路,在保证工业自动化系统高效运行的情况下,ERP系统在加强内部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方面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其通过财务、采购、库存模块与EAM系统的无缝集成有效的降低各个成本中心的运营成本,最终降低整个企业发电成本,为企业在产能一

电力行业如何做信息化建设

电力行业如何做信息化建设 作者:刘远 基于BPR的管理信息系统变革步骤 随着电信和民航市场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市场化、规范化是电力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在新形势下,面对市场化、规范化的行业发展要求,电力行业该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三大结构问题 我国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就已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自动化、发电厂自动监测/监制以及变电站自动监测/监控方面。 但由于电力行业一直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加之变革频繁,电力行业的关注点一直处于如何贯彻体制改革和如何提高产能方面,所以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整个行业缺乏统一性标准。电力行业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三大结构性问题: 第一、基础硬件投入偏多,软件投入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处在大规模基础硬件投入阶段,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够。很多电力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的误区,倾向于买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据有关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整体投入大约在100亿左右,其中硬件投入占到总投入的73%,软件服务仅占11%。 而一个成熟的信息化市场,硬件、软件、IT服务的投入比例应为5:3:2。 没有软件系统的支持,硬件系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电力行业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要坚决摒弃“信息化建设就是买设备”的想法,做到统筹规划,避免信息化资源的盲目投入和浪费。 第二、专业系统众多,系统管理软件缺乏。 我国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但由于存在行业垄断,电力行业的主要注意力多放在如何提高产能和安全生产上,因此,虽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整个电力行业仍处于专业系统众多而系统管理软件缺乏的局面,生产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仍然是电力行业软件应用的主体,对于电力行业的产、输、配、售环节的过程监控有余,但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则严重不足。 第三、系统孤立,信息无法集中为资源。 由于整个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所以,虽然有诸如《区域及省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等文件的出台,但在整个行业,大多数电力集团公司所属电厂的信息系统千差万别,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信息编码,致使集团内部各信息系统数据和信息的直接共享和交换十分困难,信息化系统孤立,各环节信息无法集中成为可共享使用的资源。 面对上述结构性问题,如何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电力信息化市场徘徊不前的症结呢?流程优化促进信息化 进入2006年,电力供求关系从紧张转向相对宽松,在高层的推动下,电力体制改革重新加速,2007年4月12日,《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抓住电力供需矛盾缓解的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改革成果,把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向深入,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个意见的提出,被认为是最近几年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的下发标志着电力改革正在加快走向深入。 面对变革的深入,电力行业如何抓住有利时机,顺应变革的要求进行信息化建设呢? 在对电力行业软件使用情况中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电力行业的管理软件使用大多还处在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简单的OA系统等单个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层面,有些电力企业尝试实施ERP系统,但最后大多效果不佳。这主要因为电力行业过去为垄断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