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上《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上《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上《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2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

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3、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它是否在运动?

4、巩固学习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对微生物有什么了解了?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反思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反思 冯丽《水滴里的生物》主要是让我们观察一滴水里面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观察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从一开始接触科学这门课,我们就教给孩子各种观察的方法,除了利用我们身体上的各种感官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外界的工具来观察,譬如说放大镜。但是在这儿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但以前的观察各种方法都是对显性的宏观世界的观察,而要想去观察隐性的微观世界,我们就必须借助显微镜这种工具。 用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水滴中的微生物是本课的另一重点。首先,本课编排了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活动。针对六年级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教材没有解释显微镜每部分的具体作用,而是从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角度进行说明。其实,显微镜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都不陌生,我们在教学中不必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但要让学生了解对观察起关键作用的几个部分的用途,另外,会对显微镜进行简单的调试。 第二个活动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一滴水。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的三点。这三点在书上第三页有描述。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而且要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注意。其次,我们还要求学生用图画来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这也是一种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接触显微镜,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手,“做一做”,如何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新的学习热情。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由于显微镜是学生新接触的工具,调节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另外我们学校的显微镜过于老化,对于调试效果不是很理想,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热情。

2020~2021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共14课时)

根据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共14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2020—2021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 1.认识常见的材料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2.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2 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3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共有三课,分别是《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见该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因而第一课时对于常见材料的认识既是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第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水滴里的生物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滴里的生物 备课时间 2020.9.4 教材分析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就是要引领学生利用显微镜深入到微观的生物世界——水滴里的微生物家族中,使他们认识到微生物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一类,是人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生命。从而全面地认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因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平日忽略的微观世界,所以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生涩的,很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要结合信息技术这一优势来解决,同时以图片的形式将小小的微生物放大,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知道细菌、霉、病毒都是微生物。 3.了解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懂得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 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认识微生物。 教学难点 用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放大镜1个、250ml烧杯1个、滴管1个、显微镜1架、载玻片1片、盖玻片1片、吸水纸1张、池塘水1瓶、草履虫培养液1瓶 前置作业内容 1.收集生活场所附近的水的样本。 要求:把收集来的水样装瓶,并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前置作业展示交流】 1.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 2.学生汇报。 3.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 4.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构造:①镜座:镜座分量很重,用来稳定显微镜。 ②镜柱和镜臂:中间有活动的关节,可以用来调节角度,便于观察。 ③载物台:从镜臂基部伸出的圆板,中间有个通光孔。 ④反光镜:镜子可以任意转动,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光线通过反光镜反射上来,通过光孔,照射到标本上来。 ⑤镜筒。 ⑥镜头:包括目镜和物镜,镜筒上端的叫目镜,下端的叫物镜。 ⑦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起调整清晰度的作用。) 三、演示实验——显微镜的使用 1.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四、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1.1赵军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6.数星星》教学设计

《6.数星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2.知道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 3.能够对“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作出猜想,并与同伴一起探索其中的秘密。 4.愿意观察星星,对星空感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教学难点】 探索白天看到星星的秘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手电筒(两种规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星空,激发兴趣 1.每当夕阳西去,夜幕降临,天空便会上演一副神秘的画面(出示视频),关于星空,你已经知道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星空图)仔细观察这些星星,它们有什么不同? 4.小结:天空的星星有大小不同,明暗程度不同。 5.(出示不同亮度的星星图片)你能给它们排排序吗? 6.小结:在天文学上,我们把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设定为6等,最亮是一等星,最不亮的是6等星。(出示视频:为什么星星的亮度不一样) [设计意图:提出观测任务,激发观察兴趣,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二、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1.一般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观察星星?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可能的原因。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如果要验证,我们可以怎样来做实验? 4.师生合作设计实验验证。(详见实验单)。 [设计意图: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任务。] 三、联系实际,教会学生观测星空的方法 1.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只有夜晚才能看到星星,但夜晚一定就能看到星星吗? 2.(出示图片)比较两幅图中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再解释一下这两幅图中的星星为什么一个少一个多? 3.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去观测星空?地点有了,需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了?晴天还是阴天?所有晴朗的夜晚都能很好地观测星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9 小水滴的诉说》_18

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 9 小水滴的诉说 教材分析:本节是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内容设计旨在告诉同学们要保护环境。而这一课通过介绍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被污染的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目前的情况,能够爱护人们的生命之源----水资源,爱护环境。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水的重要性还处于很模糊的状态,我们需要通过现实的例子来给孩子们讲解水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以及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了解到水的重要性从而落实到现实的行动中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基础。 2、了解我们周边水资源的状况。 3、知道如何节约用水。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与现实中水被污染的现状作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品德。 2、通过了解水资源被污染的现实,穿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强调污染水源是违法的,从而形成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小水滴的声音 2、图片 3、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自己身边水资源被污染和浪费的现象,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水滴的声音入题--《小水滴的声音》 播放滴水的声音,让学生们聆听并辨别,从而入题---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水滴的声音》(板书:小水滴的声音),听听它想告诉我们些什么。 二、新授: (一)“我”很珍贵(重点强调) 1、正面引导:欣赏一首诗歌,点明“我”很重要。 (师引读,学生欣赏的同时思考:从这首诗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读的时候,强调“汇聚黄河”---汇聚成了母亲河、水的源头、“滋养万物”---带来生机、“点缀美景”---营造我们生存的美好环境。旨在说明“我”很重要。)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 我是汇聚黄河的一滴水,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导语】从唐朝到近代以前,“科学”作为“科举之学”的略语,“科学”一词虽在汉语典籍中偶有出现,但大多指“科举之学”。最早使用“科学”一词之人似可溯及到唐末的罗衮。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裤腿, 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 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滴里的生物.doc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1课《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儿种常见微生物。知识与技能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3、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同上 教学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目标教学过程(教与学)二备与反思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 体要借助工具一一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四、拓展活动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 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一一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一一水111各种常见微生物) 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018苏教版二上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

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晒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 3. 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太阳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塑料瓶、黑色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儿歌: 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 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 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 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说的就是太阳。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板书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2、大家知道吗?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教师指导: (1)出示课本第12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 图一: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图二: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 图三: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图四: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 (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苏教版科学六上水滴里的生物单元教案

一、课题:水滴里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 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3、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它是否在运动? 4、巩固学习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对微生物有什么了解了? 一、课题:2、做酸奶 二、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交流,认识细菌和病毒。 能够通过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知道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增进健康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鲜牛奶、白糖、温度计、保温杯。 四、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动手做酸奶。 讲解酸奶制作的方法,注意要点:温度,时间,高温消毒三者都要顾及。 加热后冷却到30—37度保温8小时左右。 2、认识细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解释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

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引发学生开展讨论。 介绍细菌和酸奶的有关知识。 启发学生说一些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 3、介绍病毒及其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疾病,看书认识常见病毒。 4、知道预防传染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疾病传播的方法有哪些? 通过皮肤传染,通过接触物体传染,通过空气传播,通过动物传播…… 讨论预防疾病的方法,如:流感、非典、爱滋病…… 5、巩固学习 提问:细菌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怎样看待细菌的益和弊。 一、课题:3、馒头发霉了 二、教学目标: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2、了解没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5、巩固学习: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六年级科学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一课水滴里的生物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用显微镜观察“小水塘”里的一滴水,会发现水中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轮虫、水蚤等微生物。 3、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最先发现了微生物,他是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 4、列文虎克自己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井水、雨水、污水等,发现了能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认识微生物的大门。 5、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等,都有微生物。 6、微生物种类很多,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7、海洋中的硅藻,被称为海洋的“草原”,与蓝鲸的食物有关,也是一种微生物。 8、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等。 第二课做酸奶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3、不能吃变质的酸奶,因为吃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4、细菌的三个特点:(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2)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3)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5、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6、细菌有功也有过。细菌的功:(1)生产腐殖质;(2)生产新的食物,如果酒、泡菜、酸奶等;(3)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7、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观察课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水滴里的生物》 小店区东峰学校 沈德强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2、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教学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教学流程】 一、激疑导入,观察水样 【教师提前准备好有丰富微生物的水】 1、上课后,教师出示用烧杯装好的富含微生物的水,提问:烧杯里有什么?学生回答:水。 教师追问:还有什么吗? 学生摇头。 教师谈话:如果我说里面有活着的生物,你相信吗? 学生表示不相信。 2、教师继续追问:当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他的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教师:很好。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现象。现在请各组组长领取一杯和老师这里的这杯一样的水并领取放大镜仔细观察。 学生开始小组观察,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均表示什么也没有看到。 教师谈话:还有什么更先进的仪器能观察到水里的生物吗? 学生提出用显微镜。 二、出示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教师出示显微镜,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水滴切片,组织学生观察。学生在显微镜下终于观察到了水滴里的微生物。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 看清标本) 镜臂 通光孔 镜座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图文稿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裤腿, 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 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3、学生动笔开始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面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全班评价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教师小结:看了大家设计出来记录天气情况的简单符号,老师非常高兴,因为大家的符号设计得非常的漂亮。 5、小提示:同学们,今天外面有风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风风大不大(有风,但是不大)那我们怎么来记录看不见的风呢 学生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我们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仅仅画上太阳,雨点或者白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风等一些其他的因素,这样记录的天气情况才更完整,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认识天气符号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并且我们也设计了简单的符号,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同学们还遇到过哪些天气情况呢? 全班交流讨论。 雨天、下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天、大风天等等。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体验到探索微观世界观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利用显微镜深入到微观的生命世界——水滴里的微生物家族。 三、教仪准备:图片资料和挂图、PPT课件、池塘水井水沟水雨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生物和微生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滴里的生物。 (二)新授 1、第一部分:观察采集来的水样,引出用显微镜观察的活动。 先让学生凭借肉眼和放大镜直接观察水样,由此,激发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愿望,产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2、第二部分,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①认识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分的功能。 ②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3、第三部分,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种类及分布。 ①通过阅读课文资料,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②借助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分布及种类,并知道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为后面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③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 4、科学探究: 填一填:把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填写在相应处。 猜一猜:水滴里有什么呢?我想可能有: 看一看: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把看到的不同水滴里的生物画下来。 用显微镜观察了水滴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议一议: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布置作业:完成实验册上有关内容。

1.水滴里的生物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海洋中的也是一种微生物。 2、在自然界里取一滴水常会有、、、 、。 3、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国家)。 5、细菌、病毒及霉,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_________。 6、请你说出几种不同微生物的名称、、 、。 7、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中、中、里、 等都有微生物。 二、判断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微生物只是单细胞构成的低等生物。() 3、显微镜的使用中是允许观察者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的。() 三、连线题,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弗莱明青霉素 巴斯德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五、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海洋中的藻类也是一种微生物。 2、在自然界里取一滴水常会有鼓藻、水蚤、草履虫、钓钟虫、轮虫。 3、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荷兰(国家)列文虎克。 5、细菌、病毒及霉,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6、请你说出几种不同微生物的名称细菌、藻类、病毒、霉。 7、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土壤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都有微生物。 二、判断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微生物只是单细胞构成的低等生物。(×) 3、显微镜的使用中是允许观察者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的。(×) 三、连线题,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弗莱明青霉素 巴斯德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1、水滴里的生物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3、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目镜(对着眼睛)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今天天气怎么样 苏教版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天气符号的图片、教学当天本地区的天气预报情况。 预习要求:关心当天的天气情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呼呼呼,起风了,哗哗哗,下雨了,雨停了,云散了,太阳出来了!走到户外,去看天上的云彩;挽起裤腿,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3、学生动笔开始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面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全班评价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教师小结:看了大家设计出来记录天气情况的简单符号,老师非常高兴,因为大家的符号设计得非常的漂亮。 5、小提示:同学们,今天外面有风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风?风大不大?(有风,但是不大)那我们怎么来记录看不见的风呢?学生交流讨论。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 【导语】“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 数星星教学目标: 1、认识到天上有无数颗星星,他们大小不一、亮度不同、远近不等,有的发光,有的不发光。 2、明白我们白天是看不到星星的,并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奥秘。 3、知道晴天的夜晚,在旷野里会看到更多的星星。探究在城市的夜晚很难看到繁星的原因。 教学重点: 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 教学难点: 弄明白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奥秘,知道晴天的夜晚,在旷野里会看到更多的星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月亮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星星的知识。 2、板书课题:6、数星星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认识星星 1、出示课本第18页上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看一看这张图片上的星星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观察图片,认真思考问题。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这是一张夜晚的星空图,上面有无数颗星星,这些星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有的离我们近,有的离我们远。 三、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奥秘 1、同学们,我们看星星都是在什么时间去看呢?(晚上)同学们有没有在白天看到过星星呢?那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 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预设答案: 星星睡觉了;星星被乌云遮住了; 太阳光太亮了;星星害羞,躲起来了; 星星回家了……… 2、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白天看不到星星呢?下面我们来做做实验。 (1)教师指挥学生把教室的窗户关上,门也关上,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 (2)教师谈话:同学们,现在你们感觉教室里面怎么样?(有点暗)(3)是的,我们教室里面现在有点暗,就像我们到了晚上天黑了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