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log公式

两角和、log公式
两角和、log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sin2a=2sina*cosa

三倍角公式

sin3a=3sina-4(sina)^3

cos3a=4(cosa)^3-3cosa

tan3a=tana*tan(π/3+a)*tan(π/3-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cos(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公式

sin(a)sin(b)=-1/2*[cos(a+b)-cos(a-b)]

cos(a)cos(b)=1/2*[cos(a+b)+cos(a-b)]

sin(a)cos(b)=1/2*[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sin(a)

cos(-a)=cos(a)

sin(pi/2-a)=cos(a)

cos(pi/2-a)=sin(a)

sin(pi/2+a)=cos(a)

cos(pi/2+a)=-sin(a)

sin(pi-a)=sin(a)

cos(pi-a)=-cos(a)

sin(pi+a)=-sin(a)

cos(pi+a)=-cos(a)

tga=tana=sina/cosa

万能公式

sin(a)= (2tan(a/2))/(1+tan^2(a/2))

cos(a)= (1-tan^2(a/2))/(1+tan^2(a/2))

tan(a)= (2tan(a/2))/(1-tan^2(a/2))

其它公式

a*sin(a)+b*cos(a)=sqrt(a^2+b^2)sin(a+c) [其中,tan(c)=b/a]

a*sin(a)-b*cos(a)=sqrt(a^2+b^2)cos(a-c) [其中,tan(c)=a/b]

1+sin(a)=(sin(a/2)+cos(a/2))^2

1-sin(a)=(sin(a/2)-cos(a/2))^2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1/sin(a)

sec(a)=1/cos(a)

双曲函数

sinh(a)=(e^a-e^(-a))/2

cosh(a)=(e^a+e^(-a))/2

tgh(a)=sinh(a)/cosh(a)

1.log(c)(a*b)=log(c)a+log(c)b --相当于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log(c)(a/b)=log(c)a/log(c)b --相当于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log(c)(a^n)=n*log(c)a --相当于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log(c^m)(a^n)=(n/m)log(c)a --上式的更一般情况(可由上式和换底公式推出)

3.log(c)a=log(b)a/log(b)c --换底公式

上述是logarithm的几个常用公式。

但最最关键的是理解对数的意义——如果c^n=a,那么n=log(c)a--对数的本质是已知底数和乘方结果,求指数的运算

当a>0且a≠1时,M>0,N>0,那么:(1)log(a)(MN)=log(a)(M)+log(a)(N); (2)log(a)(M/N)=log(a)(M)-log(a)(N); (3)log(a)(M^n)=nlog(a)(M) (n∈R)(4)log(a^n)(M)=1/nlog(a)(M)(n∈R) (5)换底公式:log(A)M=log(b)M/log(b)A (b>0且b≠1)(6)a^(log(b)n)=n^(log(b)a) 证明:设a=n^x则a^(log(b)n)=(n^x)^log(b)n=n^(x·log(b)n)=n^log(b)(n^x)=n^(log(b)a) (7)对数恒等式:a^log(a)N=N; log(a)a^b=b (8)由幂的对数的运算性质可得(推导公式) 1.log(a)M^(1/n)=(1/n)log(a)M , log(a)M^(-1/n)=(-1/n)log(a)M 2.log(a)M^(m/n)=(m/n)log(a)M , log(a)M^(-m/n)=(-m/n)log(a)M 3.log(a^n)M^n=log(a)M , log(a^n)M^m=(m/n)log(a)M 4.log(以n次根号下的a 为底)(以n次根号下的M 为真数)=log(a)M , log(以n次根号下的a 为底)(以m次根号下的M 为真数)=(n/m)log(a)M 5.log(a)b×log(b)c×log(c)a=1

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 A tan 12tanA 2 -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A )=2cos 1A - cos(2A )=2cos 1A + tan(2A )=A A cos 1cos 1+- cot(2 A )= A A cos 1cos 1-+ tan(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b a - cosa+cos 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积化和差 sinasinb = - 21[cos(a+b)-cos(a-b)] cosacosb = 2 1 [cos(a+b)+cos(a-b)]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第4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2、会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求非特殊角的正切值. 3、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进行计算、化简、证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两角和、差公式的灵活应用. 难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逆向使用;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恰当寻找解题思维的起点.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公式,余弦公式,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正切公式.这样对于一些非特殊角的正切,我们也能计算,如tan75?. 在推导正切公式之前,能否用已学知识来计算tan75?的值. 问题引入 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 =+)sin(β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n(β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 =+)cos(β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s(β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建新知 推导过程 sin() tan()cos() αβαβαβ++= +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 αβαβ += -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 cos αβ,得 t a n t a n t a n ()1t a n t a n αβαβαβ++=-

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 =+)tan(βα________ tan tan 1tan tan αβ α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β-代替β,就可得到 =-)tan(βα___________ tan tan 1tan tan αβ αβ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分析 例1 求值 (1)0 75tan ;(2)0 00043 tan 17tan 143tan 17tan -+ ;(3) 00 75tan 175tan 1-+ 解 (1)0 tan 75tan(4530)=?+? tan 45tan 301tan 45tan 30?+? = -?? = (2)00 00 tan17tan 43tan(1743)1tan17tan 43+=?+?= - (3)00 1tan 75tan 45tan 75tan(4575)1tan 751tan 45tan 75+?+?==?+?=--??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2 已知7 tan ,5)tan(== -ββα,求αtan . 解 []t a n t a n ()ααββ=-+ tan()tan 1tan()tan αββ αββ -+= -- 1=

5.4(4)两角和与差公式应用

资源信息表

5.4 (4)两角和与差公式的应用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曹丽琼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本节课将对这组公式作进一步的应用,从中体会公式的作用. 辅助角公式的引入是本节课的重点,可以由具体实例出发,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使辅助角公式的形成自然、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辅助角公式,了解公式的形式以及辅助角的意义.能较为熟练的使用辅助角公式,从中体会公式的作用. (2)在推导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比、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逐步形成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以及化归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应用; 辅助角公式的形成、理解.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授新课 1、复习引入,设置问题 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快速练习:利用两角和与差公式展开)3 sin(π α+. 学生完成.(2 3 cos 21 sin )3 sin(? +?=+ααπ α) 若要将表达式2 3 cos 21sin ? +?αα化简为只含一个三角比的形式,则表达式可以是)3 sin(23cos 2 1sin πααα+=? +? 问题1、表达式还可以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37sin(23cos 2 1 sin πααα+=? +?、)6 cos(πα-等)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教案(1)(1)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 (2)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能推导和理解半角公式; 4)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掌握三角函数各个公式的各种变形,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倍角公式的应用. 难点:公式的推导. 三.学法与教法 教法与学法:(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提出问题:公式中如果β=α,公式会变得如何? 3、让学生板演得下述二倍角公式:

α-=-α=α-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cos sin 22sin ααα2tan 1tan 22tan -= [展示投影]这组公式有何特点?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1.每个公式的特点,嘱记:尤其是“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如:4α是8α的倍角. 2.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升角——降次,降角——升次) 3.特别注意公式的三角表达形式,且要善于变形: 22cos 1sin ,22cos 1cos 22α-=αα+=α 这两个形式今后常用. (二)[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先做,学生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 例1.(公式巩固性练习)求值: ①.sin22?30’cos22?30’=4 245sin 21=ο ②.=-π18 cos 22224cos =π ③.=π-π8cos 8sin 22 224cos -=π- ④.=ππππ12cos 24cos 48cos 48sin 8216sin 12cos 12sin 212cos 24cos 24sin 4=π=ππ=πππ 例2.化简 ①.=π-ππ+π)12 5cos 125)(sin 125cos 125(sin 2365cos 125cos 125sin 22 =π-=π-π ②.=α-α2sin 2cos 44α=α-αα+αcos )2 sin 2)(cos 2sin 2(cos 2222 ③.=α+-α-tan 11tan 11α=α -α2tan tan 1tan 22 ④.=θ-θ+2cos cos 21221cos 2cos 2122=+θ-θ+ 例3、已知),2 (,135sin ππ∈α= α,求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解:∵),2(,135sin ππ∈α=α ∴1312sin 1cos 2-=α--=α

高中数学常用反三角函数公式

反三角函数公式 arc sin x + arc sin y = arc sin x – arc sin y = arc cos x + arc cos y = arc cos x – arc cos y = arc tan x + arc tan y = arc tan x – arc tan y = 2 arc sin x = 2 arc cos x = 2 arc tanx = cos (n arc cos x) = .

反三角函数图像与特征 反正弦曲线图像与特征反余弦曲线图像与特征 拐点(同曲线对称中心):,该点切线斜率为1 拐点(同曲线对称中心): ,该点切线斜率为-1 反正切曲线图像与特征反余切曲线图像与特征 拐点(同曲线对称中心):,该点切线斜率 为1 拐点: ,该点切线斜率为-1 渐近线: 渐近线: .

名称 反正割曲线反余割曲线 方程 图像 顶点 渐近线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与主值范围 函数主值记号定义域主值范围 反正弦若,则 反余弦若,则 反正切若,则 反余切若,则 反正割若,则 反余割若,则 式中n为任意整数. .

反三角函数的相互关系 arc sin x = arc cos x = arc tan x = arc cot x = sin x = x-x3/3!+x5/5!-...(-1)k-1*x2k-1/(2k-1)!+... (-∞= -1 And x < -0.5 Then ArcSin = -Atn(Sqr(1 - x * x) / x) - 2 * Atn(1) If x >= -0.5 And x <= 0.5 Then ArcSin = Atn(x / Sqr(1 - x * x)) If x > 0.5 And x <= 1 Then ArcSin = -Atn(Sqr(1 - x * x) / x) + 2 * Atn(1) End Function .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应用经典练习题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应用 【导航练习】 1.已知A 、B 均锐角,且满足tan A ·tan B=tan A +tan B +1 ,则cos (A +B )= . 2. sin x =2 2是tan x =1成立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在(0,2π)内,使0<sin x +cos x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π2 ) B .(π4 ,3π4 ) C .(π2 ,3π4 )∪(7π4 ,2π) D .(3π4 ,π)∪(3π2 ,7π4 ) 4.已知α+β=π4 +2k π (k ∈Z ),求证:(1+tan α)(1+tan β)= 2 5.已知cos x +cos y = 12 ,sin x -sin y = 14 ,求cos (x +y )的值. 【巩固练习】 1.已知θ是锐角,那么下列各值中,sin θ+cos θ能取到的值是 ( ) A .43 B .34 C .53 D .12 2.已知tan x = - 2 ,π

3.在△ABC 中,sin A = 35 ,cos B = 513 ,求sin C 的值。 4.求cos55°cos65°+sin 25°的值。 5.求 42sin 18cos 318sin 的值。 6. 化简:sin (x +17°)cos (x -28°)+cos (x +17°)sin (28°-x ) 7.求证:在△ABC 中,sin A cos B cos C +sin B cos C cos A +sin C cos B cos A = sin A sin B sin C 8. 在△ABC 中,tan B +tan C + 3 tan B tan C = 3 ,又 3 tan A + 3 tan B +1 = tan A tan B ,试判断 △ABC 的形状。 9.已知π2 <β<α<3π4 ,cos (α-β)= 1213 ,sin (α+β)= - 35 ,求sin2α的值。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docx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八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二倍角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公式;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 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公式; 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 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 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 "空间",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

常用反三角函数公式表

反三角函数公式

反三角函数图像与特征 1 :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与主值范围 式中n为任意整数.

反三角函数的相互关系 sin x = x-x3/3!+x5/5!-...(-1)k-1*x2k-1/(2k-1)!+... (-∞= -1 And x < -0.5 Then ArcSin = -Atn(Sqr(1 - x * x) / x) - 2 * Atn(1) If x >= -0.5 And x <= 0.5 Then ArcSin = Atn(x / Sqr(1 - x * x))

If x > 0.5 And x <= 1 Then ArcSin = -Atn(Sqr(1 - x * x) / x) + 2 * Atn(1) End Function ArcCos(x) 函数 功能:返回一个指定数的反余弦值,以弧度表示,返回类型为Double。 语法:ArcCos(x)。 说明: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1,1],x的数据类型为Double。 程序代码: Function ArcCos(x As Double) As Double If x >= -1 And x < -0.5 Then ArcCos = Atn(Sqr(1 - x *x) / x) + 4 * Atn(1) If x >= -0.5 And x <= 0.5 Then ArcCos = -Atn(x/ Sqr(1 - x * x)) + 2 * Atn(1) If x> 0.5 And x <= 1 Then ArcCos = Atn(Sqr(1 - x*x) / x) End Function

三角函数基础,两角和与差、倍角公式

练习: 一、填空题 1. α是第二象限角,则2 α 是第 象限角. 2.已知扇形的半径为R ,所对圆心角为α,该扇形的周长为定值c ,则该扇形最大面积为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公式: αααtan cos sin = ααα cot sin cos = 1cot tan =?αα 1cos sin 22=+αα 1?“同角”的概念与角的表达形式无关,如: 13cos 3sin 2 2 =+αα 2tan 2 cos 2sin ααα = 2?上述关系(公式)都必须在定义域允许的围成立。 3?由一个角的任一三角函数值可求出这个角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且因为利用“平方关系”公式,最终需求平方根,会出现两解,因此应尽可能少用,若使用时,要注意讨论符号. 这些关系式还可以如图样加强形象记忆: ①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乘积为1(倒数关系). ②任一角的函数等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函数的积(商数关系). ③阴影部分,顶角两个函数的平方和等于底角函数的平方(平方关系). 二、讲解例: 例1化简:ο440sin 12- 解:原式οοο ο ο 80cos 80cos 80sin 1)80360(sin 122 2 ==-=+-= 例2 已知α α αααsin 1sin 1sin 1sin 1+---+是第三象限角,化简 解:) sin 1)(sin 1() sin 1)(sin 1()sin 1)(sin 1()sin 1)(sin 1(αααααααα-+--- -+++= 原式 |cos |sin 1|cos |sin 1sin 1)sin 1(sin 1)sin 1(2 222ααααα ααα--+=----+= 0cos <∴αα是第三象限角,Θ αα α ααtan 2cos sin 1cos sin 1-=----+= ∴原式 (注意象限、符号) 例3求证: α α ααcos sin 1sin 1cos +=- 分析:思路1.把左边分子分母同乘以x cos ,再利用公式变形;思路2:把左边分子、分母同乘以(1+sinx )先满足

三角函数_反三角函数_积分公式_求导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2、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3、半角公式 sin(2A )=2cos 1A - cos(2 A )=2cos 1A + tan( 2A )=A A cos 1cos 1+- cot(2A )=A A cos 1cos 1-+ tan(2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4、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2π-a) = cosa cos(2π-a) = sina sin(2π+a) = cosa cos(2π+a) = -sin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gA=tanA =a a cos sin 5、万能公式 sina=2)2(tan 12tan 2a a + cosa=22)2(tan 1)2(tan 1a a +- tana=2 )2(tan 12tan 2a a - 6、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 = a sin 1 sec(a) =a cos 1 7、(a +b )的三次方,(a -b )的三次方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6分) 1.(4分)(2009?陕西)若3sinα+cosα=0,则的值为() A.B.C.D.﹣2 2.(4分)已知,则=() A.B.C.D. 3.(4分)如果α∈(,π),且sinα=,那么sin(α+)+cos(α+)=() A.B.﹣C.D.﹣ 7.(4分)(2008?海南)=() A.B.C.2D. 8.(4分)已知sinθ=﹣,θ∈(﹣,),则sin(θ﹣5π)sin(π﹣θ)的值是() A.B.﹣C.﹣D. 9.(4分)(2007?海南)若,则cosα+sinα的值为() A.B.C.D. 10.(4分)设α,β都是锐角,那么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s in(α+β)>sinα+sinβB.c os(α+β)>cosαcosβ C.s in(α+β)>sin(α﹣β)D.c os(α+β)>cos(α﹣β) 11.(4分)(2009?杭州二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与圆x2+y2=1交于A,B两点,记∠xOA=α(0<α<),∠xOB=β(π<β<),则sin(α+β)的值为() A.B.C.﹣D.﹣ 12.(4分)(2008?山东)已知,则的值是() A.B.C.D.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4.(5分)(2008?宁波模拟)已知cos(α+)=sin(α﹣),则tanα=_________ . 5.(5分)已知sin(30°+α)=,60°<α<150°,则c osα的值为 _________ . 13.(5分)?的值为_________ . 14.(5分)(2012?桂林一模)若点P(cosα,sinα)在直线y=﹣2x上,则sin2α+2cos2α=_________ .15.(5分)的值为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6.化简: (1); (2)﹣. 16.(2006?上海)已知α是第一象限的角,且,求的值. 17.求值:(1);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二倍公式

黄冈中学高一数学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 1、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在和角公式S(α+β)、C(α+β)、T(α+β)中,令α=β就可以得出对应的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点拨:(1)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2)因为sin2α+cos2α=1所以公式C2α还可变形为:cos2α=2cos2α-1或 cos2α=1-2sin2α. (3)公式成立的条件:C2α中α∈R;S2α中α∈R;T2α中α≠(k∈Z)时,显然tanα的值不存在,但tan2α的值是存在的,这时求tan2α的值可利用诱导公式,即: . (4)理解二倍角的含义:二倍角公式不仅可运用于将2α作为α的2倍的情况,还可以运用于 诸于将4α作为2α的2倍,将α作为的2倍;将作为的2倍;将3α作为的2倍;将 的2倍等等情况. (5)注意公式的逆用:例如: 2、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在倍角公式cos2α=1-2sin2α、cos2α=2cos2α-1中以α代替2α, 以代替α,即得:cosα=1-2sin2,cosα=2cos2-1,所以有 即得: 称之为半角公式

点拨:(1)半角公式中正、负号的选取由所在象限确定. (2)称公式为降幂公式. (3)可看做的半角;可看做3α的半角;可看做α的半角;2α可看做4α的半角等等. (4)公式成立的条件为:α≠2kπ+π(k∈Z). (5)k∈Z. 说明: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 3、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将公式S(α+β)加上S(α-β)即可得: ,另外将公式S(α+β)减去S(α-β)、C(α+β)加上C(α-β)、C(α+β)减去C(α-β)可得出另三个公式,即得积化和差公式如下: 在上述公式中令α+β=θ,α-β=φ可得以下和差化积公式: 点拨:(1)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用了“解方程组”的思想,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用了“换元”的

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积分公式求导公式

1、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 -1tanB tanA +tan(A-B)=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cotA cotB 1-cotAcotB +cot(A-B)=cotA cotB 1cotAcotB -+ 2、倍角公式 tan2A=A tan 12tanA 2-Sin2A=2SinA?CosA Cos2A=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3、半角公式 sin(2A )=2cos 1A -cos(2 A )=2cos 1A + tan( 2A )=A A cos 1cos 1+-cot(2A )=A A cos 1cos 1-+tan(2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4、诱导公式 sin(-a)=-sinacos(-a)=cosa sin(2π-a)=cosacos(2π-a)=sinasin(2π+a)=cosacos(2 π+a)=-sina sin(π-a)=sinacos(π-a)=-cosasin(π+a)=-sinacos(π+a)=-cosa tgA=tanA=a a cos sin 5、万能公式 sina=2)2(tan 12tan 2a a +cosa=22)2(tan 1)2(tan 1a a +-tana=2 )2 (tan 12tan 2a a - 6、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a sin 1sec(a)=a cos 1 7、(a +b )的三次方,(a -b )的三次方公式 (a+b)^3=a^3+3a^2b+3ab^2+b^3 (a-b)^3=a^3-3a^2b+3ab^2-b^3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8、反三角函数公式 arcsin(-x)=-arcsinx arccos(-x)=π-arccosx arctan(-x)=-arctanx arccot(-x)=π-arccotx

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讲义,例题含答案

3.3 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答案) 3.3 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 一.【复习要求】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能够利用两角和与差的公式、二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和证明. 二、【知识回顾】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sin()αβ+= ;sin()αβ-= ; cos()αβ+= ;cos()αβ-= ; tan()αβ+= ;tan()αβ-= ; 2.二倍角公式:在sin(),cos(),tan()αβαβαβ+++中令αβ=,可得相应的二倍角公式。 sin2α= ; cos2α= = = tan 2α= 。 3.降幂公式 2sin α= ; 2cos α= . 注意:二倍角公式具有“升幂缩角“作用,降幂公式具有“降幂扩角”作用 4.辅助角公式 证明: )sin cos x x y x x + =+= sin sin cos )x x ??+ )x ?+ 其中, cos ?= sin ?= ,tan b a ?= 且角?终边过点(,)a b 在使用时,不必死记结论,而重在这种收缩(合二为一)思想 如:sin cos αα+= ;sin cos αα-= 。 5.公式的使用技巧

(1)连续应用:sin()sin[()]sin()cos cos()sin αβγαβγαβγαβγ++=++=+++ (2)“1”的代换:22sin cos 1αα+=,sin 1,tan 12 4 π π == (3)收缩代换:sin cos y x x =+ =)x ?+, (其中,a b 不能同时为0) (4)公式的变形: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tan()tan tan tan()tan tan αβ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tan()tan tan tan()tan tan αβαβαβαβ-=--- 如:tan 95tan 3595tan 35-=o o o o 。 tan 70tan 5070tan 50+=o o o o 。 (5)角的变换(拆角与配角技巧) 22 α α=? , ()ααββ=+-, ()αββα=--, 1[()()]2 ααβαβ= ++-, ()4 4 ααπ π =+ - , ()4 24π π π αα+= --,1 [()()]2 βαβαβ=+--, (6)二倍角公式的逆用及常见变形 二倍角的正用、逆用、变形应用是公式的三种主要使用方法,特别是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它在求值、化简、证明中有广泛的应用,解题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选取。 ①sin 2sin cos 22α α α=;②2 2 2 2 cos cos sin 12sin 2cos 12222α α α α α=-=-=- ③2 2tan 2tan 1tan 2 ααα= -;④21sin 2(sin cos )ααα±=±;⑤22(sin cos )(sin cos )2αααα++-= 5.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1)化简方法:①直接应用公式进行降次、消项;②化切为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③ 三 角公式的逆用等。④降幂或升幂 (2)化简要求:①能求出值的应求出值;②使三角函数种数尽量少;③使项数尽量少; ④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⑤尽量使被开方数不含三角函数。 6.三角函数的求值类型有三类 (1)给角求值: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要观察所给角与特殊角间的关系,利用三角变换 消去非特殊角,转化为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2)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的关键在于“变 角”,如2(),()()ααββααβαβ=+-=++-等,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的式子表示,求解时要注意角的范围的讨论; (3)给值求角:实质上转化为“给值求值”问题,关键也在于“变角”,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的 式子表示,由所得的函数值结合所求角的范围或函数的单调性求得角。 7.三角等式的证明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第4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推导岀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2、会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求非特殊角的正切值 3、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进行计算、化简、证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两角和、差公式的灵活应用 难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逆向使用;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恰当寻找解题思维的起点.【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公式,余弦公式,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正切公式.这样对于一些非特殊角的正切,我们也能计算,如tan75 . 在推导正切公式之前,能否用已学知识来计算tan75的值. 问题引入 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 si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 cos( ) __________________ ,cos( ) ___________________ 构建新知 推导过程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 cos ,得 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 tan tan tan() 1 tan tan 用代替,就可得到 tan tan tan() 1 tan tan

例题分析

例1 求值 (1) tan 750 ; ( 2) tan 17 0 1 tan 17 tan 43 0 0tan 43° 1 tan 75 0 1 tan 75 0 (1) tan 750 tan (45 30 ) (2) tan17 0 (3) tan 43 0 tan17 0 tan 430 tan (17 43 tan 75 0 1 tan 75 0 tan 45 tan 75 1 tan 45 tan 75 tan (45 75 ) 例2 已知tan( ) -,tan 3 ,求 5 7 解 tan tan ( ) 随堂训练 1 ?填空: 0 1 3 (1) tan 105 1 「 5 tan tan 12 12 tan tan 12 12 1 tan 15° 1 tan 150 tan 30 (4) tan150 1 tan15 0 1门 tan 15 1 1 tan15 2.已知tan 3, tan( )3 , 求tan 2 5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 3 解 tan tan ( )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2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一谜槢痌激乼2014-11-28 优质解答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平常针对不同条件的常用的两个公式 sin^2(α)+cos^2(α)=1 tan α *cot α=1 一个特殊公式 (sina+sinθ)*(sina-sinθ)=sin(a+θ)*sin(a-θ) 证明:(sina+sinθ)*(sina-sinθ)=2 sin[(θ+a)/2] cos[(a-θ)/2] *2 cos[(θ+a)/2] sin[(a-θ)/2] =sin(a+θ)*sin(a-θ) 坡度公式 我们通常半坡面的铅直高度h与水平高度l的比叫做坡度(也叫坡比), 用字母i表示, 即 i=h / l, 坡度的一般形式写成 l : m 形式,如i=1:5.如果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 a(叫做坡角),那么 i=h/l=tan a.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 sin α=∠α的对边/∠α的斜边 余弦:cos α=∠α的邻边/∠α的斜边 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 余切:cot α=∠α的邻边/∠α的对边 二倍角公式 正弦 sin2A=2sinA·cosA 余弦 1.Cos2a=Cos^2(a)-Sin^2(a) 2.Cos2a=1-2Sin^2(a) 3.Cos2a=2Cos^2(a)-1 即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正切

(完整版)反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反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的反函数,是多值函数。它们是反正弦Arcsin x,反余弦Arccos x,反正切Arctan x,反余切Arccot x,反正割Arcsec x=1/cosx,反余割Arccsc x=1/sinx等,各自表示其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为x的角。为限制反三角函数为单值函数,将反正弦函数的值y限在y=-π/2≤y≤π/2,将y为反正弦函数的主值,记为y=arcsin x;相应地,反余弦函数y=arccos x的主值限在0≤y≤π;反正切函数y=arctan x的主值限在-π/2

arctan(-x)=-arctanx arccot(-x)=∏-arccotx arcsinx+arccosx=∏/2=arctanx+arccotx sin(arcsinx)=x=cos(arccosx)=tan(arctanx)=cot(arccotx) 当x∈〔—∏/2,∏/2〕时,有arcsin(sinx)=x 当x∈〔0,∏〕,arccos(cosx)=x x∈(—∏/2,∏/2),arctan(tanx)=x x∈(0,∏),arccot(cotx)=x x〉0,arctanx=arctan1/x,arccotx类似 若(arctanx+arctany)∈(—∏/2,∏/2),则arctanx+arctany=arctan(x+y/1-xy)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任意角三角函数 图形 直 任 角三角形 意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 余弦(cos) 正切(tan 或tg) 余切(cot 或ctg) 正割(sec) 余割(csc) 函数关系 倒数关系: 商数关系: 平方关系: . 诱导公式 公式一: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公式二:设为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三: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四: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五: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六:及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即形如(2k+1)90°±α,则函数名称变为余名函数,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形如2k×90°±α,则函数名称不变。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义: k×π/2±a(k∈z)的三角函数值.(1)当k为偶数时,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当k为奇数时,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记忆方法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其中的奇偶是指的奇偶倍数,变余不变试制三角函数的名称变化若变,则是正弦变余弦,正切变余切------------------奇变偶不变 根据教的围以及三角函数在哪个象限的争锋,来判断三角函数的符号-------------符号看象限 记忆方法二:无论α是多大的角,都将α看成锐角. 以诱导公式二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十α是第三象限的角(终 边在第三象限),正弦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余弦函数的函数 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正值.这样,就得 到了诱导公式二. 以诱导公式四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α是第二象限的角(终 边在第二象限),正弦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正值,余弦函数的 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 值.这样,就得到了诱导公式四. 诱导公式的应用:运用诱导公式转化三角函数的一般步骤: 特别提醒:三角函数化简与求值时需要的知识储备:①熟记特殊角 的三角函数值;②注意诱导公式的灵活运用;③三角函数化简的要项数要 最少,次数要最低,函数名最少,分母能最简,易求值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