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花式喷泉课程设计

PLC花式喷泉课程设计
PLC花式喷泉课程设计

任务书

1. 花式喷水池示意图

a)花式喷水池喷嘴布局示意图b)花式喷水池控制开关面板图图a中4为中间喷水管,3为内环状喷水管,2为中环形状喷水管,1为外环形状喷水管。图b中的选择开关可有4种选择,可分别用4个开关模拟实现;单步/连续开关为“1”= 单步,“0”= 连续,其他为单一功能开关。

2. 控制要求:

(1)水池控制电源开关接通后,按下启动按钮,喷水装置即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则停止喷水。工作方式由“选择开关”开关来决定。

(2)“单步/连续”开关在单步位置时,喷水池只运行一个循环;在连续位置时,喷水池反复循环运行。

(3)方式选择开关用以选择喷水池的喷水花样,1~4号喷水管的工作方式选择如下:a)选择开关在位置“1”——按下启动按钮后,4号喷水,延时2s,3号喷水,再延时1.5s,2号喷水,再延时2s,1号喷水,然后全部停止1s,接着一起喷水15s为一个循环。

b)选择开关在位置“2”——按下启动按钮后,1号喷水,延时2s,2号喷水,再延时2s,3号喷水,再延时2s,4号喷水,然后全部停止0.5s,接着一起喷水30s为一个循环。

c)选择开关在位置“3”——按下启动按钮后,1、3号同时喷水,延时3s后,2、4号同时喷水,1、3号停止喷水;交替运行5次后,1~4号同时喷水20s为一个循环。

d)选择开关在位置“4”——按下启动按钮后,喷水池1~4号水管的工作顺序为:1→2→3→4按顺序延时2s喷水,然后一起喷水10s后,按1→1+2→2→2+3→3→3+4→4→4+1号水管以1s间隔顺序喷水,小循环3次后,一起喷水2s,再停止1s,由4→3→2→1反序分别延时2s喷水,然后再一起喷水10s为一个大循环。

(4)不论在什么工作方式,按下停止按钮,喷水池立即停止工作,所有存储器复位。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4

2.系统分析与设计––––––––––––––––4 2.1设计思路–––––––––––––––––4 2.2系统设计流程图––––––––––––––5 2.3 I/O分配表––––––––––––––––5 2.4 I/O接线图––––––––––––––––6

2.5 梯形图––––––––––––––––––7

3.心得体会–––––––––––––––––––17

4.参考文献–––––––––––––––––––17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喷泉是公园广场不可缺少的风景,人们在饭后、散步欣赏时,不仅能愉悦身心而且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身体健康。现在喷泉样式更是精彩,随着音乐、灯光不同,改变喷泉高度及造型等,使观众陶醉于音乐与水型的完美结合中。目前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广场,每年吸引大批游客观赏,相信大部分看过的人都会印象深刻。

可编程控制器因为稳定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和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的工业控制装置。花式喷泉控制要求介入设备使用简便,对于系统组态的编程简单,通过PLC对程序设计,提高喷泉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喷泉样式。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1设计思路

(1)确定I/O点数,系统中有启动、停止、单步/连续三个开关,四个选择开关,共七个输入,四个输出。

(2)设计梯形图,初步打算用状态转移图方式编程,顺序控制,容易实现。

(3)软件仿真,GX Developer version8.52E中文版[三菱PLC编程软件],和GX Simulator v7.16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系统调试改错,提高编程效率和准确率。

(4)实验室验证,在仿真没问题后,在实验室用指示灯进行验证。

2.2系统设计流程图

2.3 I/O分配表

符号I/O 功能

SB20 X0 总开关

SB21 X10 停止开关

SB22 X11 单步/连续开关

SB30 X1 方式一开关

SB31 X2 方式二开关

SB32 X3 方式三开关

SB33 X4 方式四开关

L1 Y1 外环喷水

L2 Y2 中环喷水

L3 Y3 内环喷水

L4 Y4 中间喷水

说明:L1,L2,L3,L4分别代表四个喷水环显示灯

2.4 I/O接线图

2.5 梯形图

3.心得体会

这学期首次接触PLC就产生很大兴趣,经过半学期的课程和实验学习,已掌握基本编程方法。这次设计的花式喷水池与之前做过的彩灯点亮实验类似,我有想过用功能指令完成,但是因为对功能指令不熟悉,又是第一次使用,试了几次没有结果,就改用了步进指令,简单却有点繁琐。在有了初步设计草稿后,我进行了仿真实验,在确定仿真无误后去实验室进行验证,除了程序输入时的一个失误外,一切顺利,完成了实验。但我明白,要想学好PLC,学会难度更大的编程,就要学会使用功能指令,我一定会朝着这方面努力的。

这次课程设计中,在仿真时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因为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能顺利进行,在此十分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使我学到许多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同时也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自己,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我受益匪浅。

4.参考文献

吴丽.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