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玩偶之家》中主人公的形象

浅析《玩偶之家》中主人公的形象
浅析《玩偶之家》中主人公的形象

浅析《玩偶之家》中主人公的形象

摘要: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玩偶之家》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过程。而造成娜拉最后与丈夫感情破裂、毅然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在于她思想上的觉醒和性格上的变化。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玩偶之家》娜拉形象

《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1879年创作的戏剧,她是一部及其卓越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教育剧,也是女权主义的宣告书。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文中的娜拉很具有典型意义,她从原先的对自己丈夫百依百顺到最后的毅然决然的离开自己的丈夫,而这一切都源于娜拉性格。

一、娜拉的完美形象

觉醒前的娜拉的身上拥有一般家庭妇女所拥有的一切优点和美德。戏剧的主角,托伐·海尔茂的妻子——娜拉。起初娜拉就给观众的影响是个美丽,善良,热情,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家庭主妇。

戏剧一开始,娜拉给脚夫小费的举动,就可以说明她善良。本来娜拉只需要给脚夫50欧尔(挪威的一种货币单位)。可能是因为她的心情受节日气氛的影响,她却给了她双倍小费。在第一幕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她热心帮助昔日的同学(克里斯替纳)林丹太太找工作。即便多年不见,也愿意把她当做多年好姐妹一样看待。同样在得知阮克大夫在死亡线上挣扎时,她犹如亲人一样鼎力相助,并在精神上给以极大的安慰。这一切都可以说明她的善良。

其实娜拉有这般热心并不是没有根据。曾经在她丈夫生病后,大夫督促他们去南方休养一段时间,又提醒她不能让托伐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有性命之虞。娜拉想说服托伐去南方,然而托伐不想为此行举债。当时娜拉的父亲也很病重,娜拉无人能靠,而且对于当时的社会,属于男权主义,女人根本就没有地位,除了欠债,娜拉也别无它法。娜拉筹到了钱,明明是她自己借来的,却告诉托伐是她爸机会发现钱不是娜拉父亲给的,因为娜拉的父亲去世了,娜拉对钱的来路守口如瓶。就因为娜拉有这些亲身经历。遇到过困难,也知道这一切的悲伤与无助,所以当她看见自己好朋友无依无靠时,她愿意立马站出来为朋友排忧解难。

1.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别人。

2.娜拉理解丈夫,操劳家务、照顾孩子外,还去做点像编制、刺绣、抄写之类的工作以补家用。

3.对丈夫和孩子的爱使她任劳任怨,无私地奉献自己宝贵的青春;为救丈夫的命,她不顾自己的声誉假冒父亲的签名;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她勇于承担一切责任,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

4.可爱、活泼的外表掩饰不住娜拉倔强,刚毅的性格。

二、娜拉性格的弱点

娜拉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完美无缺,但是如果认真对她的言语、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仍能发现她的弱点。

(一)没有自尊,缺乏主见,生活不能自立

剧中这样的细节我们仍历历在目,“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啊,托代,谢谢你!这又很够花一阵子了。”“要是你肯答应我,我变个仙女在月亮下给你跳舞。”从娜拉抑制不住得到钱时激动的心情和低声下气地乞求的语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地位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她没有工作,经济上完全依附于丈夫,为了要点钱支付家用,为了能多攒点钱还清欠债,她不得不察颜观色靠丈夫生活,完全失去了自尊和人格。

在娜拉没有结婚以前,她是父亲的意见“玩意儿”“泥娃娃孩子”,结婚以后是丈夫的“泥娃娃老婆”,从小成了玩偶的她,她或许已经打心眼里接受了这上天对女人的安排,她只好逆来顺受,习惯于这种生儿育女,夫唱妇随的小家庭幸福生活,生活中没有远大理想和追求,因而也谈不上有多大的自身价值了。

(二)贪图享受,爱慕虚荣,内心空虚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表面上的繁荣和富裕却无法掩盖人们精神上的空虚,生活在那时的娜拉身上不免体现出时代的特点。

娜拉喜欢花钱,认为买东西无需顾虑重重,而托伐花钱却比较实际,他开玩笑说娜拉是个“乱花钱的孩子”,说她一涉及居家理财的事一窍不通。托伐断言娜拉没有金钱观念就是因为她是女人(“娜拉,娜拉,这就是女人”),这表现出他对女性的偏见。在家中一手掌握财政状况的是丈夫海尔茂,每当娜拉不开心时,海尔茂就会给她钱,娜拉也便高兴了。

剧中这样的细节历历在目,“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啊,托伐,谢谢你!这又够我花一阵子了。”“要是你肯答应我,我变个仙女在月亮下给你跳舞,”从娜拉抑制不住得到钱时的激动心情和低声下气地乞求的语言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地位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娜拉没有工作,经济上完全依附于丈夫,为了要点钱支付家用,为了能多攒点钱还清债务,她不得不察言观色靠丈夫生活,完全失去了自尊和人格。

娜拉一方面炫耀自己天生丽质,没有新的衣服的陪衬依然漂亮,而另一方面她也不得不承认“衣服穿得好是件痛快事。”娜拉没新衣服穿并不是因为自己漂亮不需要打扮,而是迫于债务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三、娜拉的觉醒

娜拉从幻想到破灭,思想从幼稚、单纯到成熟,从安于玩偶到奋起抗争、离家出走,这些转变表现了她思想变化的历程,促使她追求自由和独立,最终自我觉醒,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

(一)幻想的破灭

娜拉的生活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与丈夫生活的八年中,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家庭,她这样作为的是有家庭的温馨、和睦和得到丈夫的理解和爱。她的要求并不高,然而在危机来临时得到的却是丈夫那“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和没有信仰、道德和责任心的辱骂,还痛斥娜拉把他的一生幸福和前途全都葬送了,剥夺了她对孩子的教育权,甚至绝情地想把她赶出家门。而且他全然不顾娜拉的感受自私地说:“照你说,就是你死了,我有什么好处?一点好处都没有。”她原本认为丈夫是深爱自己的,寄希望于大祸临头会出现奇迹,他能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挺身而出,把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肩膀上,实现他的诺言。相反他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利益竟不顾她的死活,接受了柯洛克斯泰提出的条件,成了没有骨头的男人。当事情平息后他又信誓旦旦地对娜拉说:“你放心,一切事情都有我。我的翅膀宽,可以保护你。”“难道我舍得把你撵出去?别说撵出去,就说是责备,难道我舍得责备你?”,“你只要一心一意依赖我,我会指点你,教导你。”海尔茂对娜拉的态度在危机前后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使她陷入了绝望,终于认清了自己的丈夫虚伪、自私的真实面目,因而悔恨地说:“托伐,就在那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中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生人同居了八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受!我恨透了自己没出息!”这时的娜拉已经认识到自己以前只是取悦于男人的玩偶,是他们观赏、玩弄、践踏和被占有的私有财产。她没有独立生存的权利和自由,只能像藤蔓一样攀附在男人这棵大树上生活。

(二)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

她以前对爱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对丈夫好或者听他的话,和阮克大夫的交往使她感受到真正的爱——理解和精神上的交流。她毫不怀疑阮克对她的爱,也渴望这种爱,但在丈夫那儿她永远也得不到,也根本不相信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了。她对自己的婚姻总结到:“在这儿我是你的泥娃娃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泥娃娃女儿一样。我的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你逗着我玩儿,我觉得有意思,正像我逗孩子们,孩子们也觉得有意思。托代,这就是咱们的夫妻生活。”这是她对自己婚姻生活的深刻认识,女人在婚姻生活中不平等和附庸的地位,是男人的私有财产,只有绝对的服从,没有尊严和自由。正因为这样,娜拉勇敢地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等人”,“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三)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个性

娜拉的觉醒集中体现在她意识到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并坚定地追求自由和个性的独立。剧终海尔茂为挽留娜拉,提醒她女人一生中最神圣的责任时,她的回答异常坚定:“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这时的娜拉从来没有这么清醒和信心,她已完全抛弃了旧的观念,要与过去的自我进行彻底的决裂,不再甘做所谓的“贤妻良母”型的女性,而是要求男女平等的地位,去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生活。因而她认为首先要对自己的负责,不再相信别人的话和书本里的道理,而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娜拉觉醒后意识到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并且迫切去寻求自由的个性,体现当时女性拜托家庭束缚,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了女性主义运动的思潮。

一系列的事情使娜拉的精神上受到承重的打击,平静的心里起了波澜,原本善良,天真,纯洁而多情的少妇,变成了一个安静成熟,坚强,觉醒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当她认清自己的玩偶地位,她向海尔茂及身后的社会发起了独立宣言:“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娜拉反叛传统的婚姻道德,走出不自由的家门,试图在未来的生活中,实现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四、觉醒的原因

娜拉从安于现状,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形象到为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而高声的呐喊、奋起抗争,以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反抗不合理的社会法律制度、道德和婚姻制度,具有叛逆精神,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勇士,她的觉醒是在内外不同方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

一方面,娜拉是位有知识的女性,随着她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地提高,思想上也摆脱了迷信和愚昧的状态。剧中海尔茂责骂娜拉没有信教、不讲道德和没有责任心,实际上正反映了她接受了新的思想,意识到了对妇女进行精神压迫和催残的旧道德的邪恶本质,是她自我觉醒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她和丈夫的冲突是她觉醒的导火索,使她认清了海尔茂——自私、狭隘、虚伪、冷酷无情以及大男子主义的真实面目。这时她如梦方醒,意识到了自己可悲的地位和性格的弱点,坚定的离家走出的决心,寻求人生中的自由、平等和充满真爱的幸福的生活。

总结:娜拉的形象之所以闪耀在文学历史的殿堂,是因为她所代表的是同一时代无数要求人权的女性,以及她所独有人格魅力在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读者。角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显得具有开创意义,尤其是娜拉最终的出走,震撼的不仅仅是剧中的那个傀儡丈夫海尔茂。《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一个美丽,善良,热情,倔强,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新女性形象,是值得我们每个读者好好去品读的一个典型人物。

参考文献:

[1]孙惠柱.娜拉的男人走了以后怎么办?——《玩偶之家》和当代家庭问题.戏剧艺

术.1997(4).

[2]高玉秋.《玩偶之家》:谁是“玩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吴舜立.从娜拉形象看婚姻关系中女性角色的玩偶性及根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1).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分析

11级师范一班尹宝玉 2011071026 《玩偶之家》中娜拉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的描写场面不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城堡,精致优雅的别墅,而是平凡普通的家庭,全剧是在海尔茂和娜拉的家里展开的,作品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小康家庭的日常生活图景,这样的图景很容易使读者拉近作品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娜拉她善良单纯,有热心肠,优雅可人,并且孝顺,更可贵的是她对海尔茂坚贞不渝的爱情。首先,开场中娜拉对脚夫的赏赐,体现出她对于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帮助,从侧面反映出了她的善良、质朴与纯真。她的好友林丹太太向她求助,请求她劝说她的丈夫为自己在银行中寻求职位时,娜拉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且以实际行动帮助了林丹太太,这些都能够看出她的热心肠。其次,在娜拉父亲重病期间,娜拉她遇到了困难麻烦,宁愿冒着名誉被毁的危险,自己假冒父亲签字,也没有把借据邮寄给她的父亲,她不想让她的父亲担心她,“难道法律不许女儿想法子让病得快死的父亲少受些烦恼吗?”这是娜拉说的话,足见她的孝顺。 但是这个优雅的可人,在家庭中却没有什么地位,她就连吃杏仁饼干都要藏着掖着,怕她丈夫海尔茂发现,这就暗示了她在家中的卑微地位。从她的丈夫称呼她为“小鸟儿”、“小松鼠”、“乱花钱的孩子”和“不懂事的孩子”这些称呼中,就能够看出来,在海尔茂的眼中,自己的妻子就是一个大孩子,单纯可爱,不谙世事,这个“大孩子”的一切行动都要受他支配,听他指挥,他曾说“你的事情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如果不是柯洛克斯泰以她伪造签名来要挟她的话,这长达八年之久的婚姻或许不会这么快分崩离析,娜拉她的确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孩子”,在面对债主的威逼利诱,她不知道如何应对,总说“没有的事,不会有的事”,来自欺欺人,最后她甚至想独自承担这一切的后果,以自杀来逃避现实的残酷。其实,在娜拉身处险境的时候,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仍然祈祷着海尔茂能够坚定的同她站在一起,希望奇迹的出现,希望海尔茂是一个勇于为自己妻子承担责任的男子,但是海尔茂的表现,让娜拉彻底的明白了,她的丈夫从来就没有了解过她,她受尽了委屈,她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拯救她病危的丈夫,为了不让她的丈夫为此感到不安和耻辱,她独自一个人保守着这个秘密,后来为了还债,她做点轻巧的活计,像编织、绣花一类事情,她甚至还从事抄写工作,省吃俭用为还贷款,当她的丈夫知道真相后,却辱骂她,如同娜拉做了多么让他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在这骂声之中,娜拉明白了她说“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玩偶女儿’一样”。 自此,娜拉拥有了女性的觉醒意识,她想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她自己正确,并且娜拉还有反宗教意识,她说“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因此,娜拉勇敢地离家出走,找寻答案。

玩偶之家阅读答案

玩偶之家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 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 (穿外套)我不能再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约束,我也不受你的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拉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生人 娜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玩偶之家阅读题: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玩偶之家》娜拉提纲

《玩偶之家》娜拉提纲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娜拉是谁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剧本开始于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围中,圣诞节的前夕,娜拉认真的准备着圣诞树和过节的礼物,丈夫亲昵的唤自己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让读者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个家庭真如表面那样幸福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则不然,读者了解到八年来,娜拉一直在独自承受着一笔巨额的债务。 娜拉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敢于担当,敢于拼尽全力去守卫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行为与她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读者不禁佩服这个女人的坚强和善良。发现到这个女人并不是只知道吃饼干带孩子的家庭

主妇,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有智慧面对的女人。 在丈夫眼里,娜拉是个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为人妻子为人母亲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个人见解。 二、娜拉的成长 娜拉的成长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难中一步步成长的,在剧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长为她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剧情的可能,也为她的觉醒做了很好的伏笔。从一开始,面对丈夫的病,父亲的去世,娜拉敢于担当,到后来面对珂洛克思泰的要挟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当,读者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善良智慧,还有一颗坚毅的心。 娜拉的成长,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促成的,这为她后来的觉醒的奠定了基础。 三、娜拉的觉醒 这部三幕话剧直到最后才让所有的矛盾爆发出来,达到剧情的高潮。到最后,当娜拉说出那一连串让丈夫有点不可思议的话的时候,读者是否也会感觉有点突然?!这个一心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觉悟,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这并不突然。早在之前,通过对娜拉心里的描写,她希望出现一个奇迹,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后决定,就已经

浅析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 摘要:《玩偶之家》是易卜生一部著名的社会问题剧,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引起了当时的社会大众对妇女自由这一人性权利的关注,这对男权至上的社会思想观念无疑是巨大的撼动,这也促进了当时社会女性的觉醒进程。剧中娜拉的女性形象揭示着人性权利的解放,向往自由的主题,同时也在批判着以海尔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内心的丑恶和虚伪。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超越性的,所以也不难理解《玩偶之家》演出后为何在当时会引起巨大地社会性争论。可正是作品的超越性给《玩偶之家》附上了更深的含义,隐含的政治性问题更是增加了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但是这也正印证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是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性命题,换言之,《玩偶之家》作为一部优秀的剧作品,是带有哲学性思考的。 关键词:玩偶觉醒爱情观性疾病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所创作的名剧之一,此部剧作品是社会问题剧的典型代表。所谓“社会问题剧”是指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所提出的“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社会问题剧作品中的人物不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剧作家通过这些符号和问题来表达主题和战斗性。《玩偶之家》贯彻了这一特点,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行为来具体抒发主题的目的。海尔茂、娜拉都是易卜生塑造的这类典型,易卜生也正是通过对两人的动作、语言的描述,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使得作品更加有品味性,能够使读者自觉地去思考、领悟作品所传达出的意义,使其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持久的印象,甚至是影响读者现实生活的行为,二十世纪的欧洲、中国都是受其影响较大且突出的地区,可见其影响力。《玩偶之家》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应归功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主题思想贯穿于整部剧作品当中,任何读者想要真正去了解作品,这都是不可回避的而且需要认真感悟地。《玩偶之家》主题深刻性表现在其具体三大主题上,即本篇文字需讨论的三大方面。第一方面,从现代家庭中的妇女平等权利问题出发,这部戏剧开篇以甜腻的恋人般的夫妻关系展现在读者面前,娜拉被海尔茂亲密地称为“小鸟儿”、“小宝贝”、“小松鼠”,而娜拉表现出来的同样是甜蜜可爱,这一切似乎是在告诉读者,这将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当“灾祸”来临之时,这一切都土崩瓦解了,甜蜜的爱情不过是过眼云烟,令读者的心颓然掉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这时的“灾祸”不过是娜拉对海尔茂爱的表现,娜拉眼中的奇迹不会黯然失色,而应该是海尔茂作为娜拉丈夫的深深地感动。而这里所说的一切没有实现,而是成为了另一番景象——爱情、家庭都破碎了。在某种方面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作者易卜生故意而为,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决定的,海尔茂虽对娜拉极其体贴,但其内心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没有真实考虑过娜拉的想法,一切以自我喜恶为标准,且使得娜拉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它的“玩偶”,也使得妇女的平等权利受到了侵犯。娜拉在剧开篇之时,对海尔茂表现的十分依顺,但是随着娜拉的事迹展露,即为借贷给海尔茂治病而伪造娜拉父亲签名,这在当时是违背法律的,当柯洛克斯泰以此为威胁时,海尔茂大发雷霆,觉得这将毁灭自己的名誉与前途,因此不顾一切地对娜拉予以指责,称娜拉是“伪君子”,“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并称“你把我的幸福全都葬送了,我的前途也让你葬送了”“我这场大祸都是一个下贱的女人惹出来的”,海尔茂不顾及丝毫夫妻之情,将娜拉作为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但是,当柯洛克斯泰将借据归还时,海尔茂又重新对娜拉亲昵起来,这正是显露出海尔茂的虚伪,娜拉真切地看到了海尔茂的柔弱、妥协,也看到了海尔茂对她的不尊重。这是对当时社会的

娜拉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分析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娜拉是谁 (一)娜拉所处的时代背景 娜拉所处的挪威地处北欧,受到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较晚,在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时候,正是挪威受到资本主义影响的时候。从娜拉的性格中可以看出她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较深,渴望相互平等、互相关爱的夫妻生活。因此她才会瞒着丈夫做些她力所能及的事,并为此感到骄傲。 (二)娜拉的生活环境 娜拉生活在一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刚刚从银行升了客户经理,自己有三个孩子,活泼可爱,娜拉每天似乎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操心,自己也像个孩子一样。当真正的危机来临的时候才让娜拉看到丈夫绝情的一面,意识自己只是个“玩偶”。她的丈夫海尔茂却只顾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

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拜金浪潮的产物。他心里只有自己的前途,把自己的妻子当成

“玩偶”,高兴的时候就亲热地叫个不停,好象真的会为她付出一切。而善良的娜拉也相信丈夫会保护她不受到伤害,因此她努力地为这个家庭做她该做的一切。然而当海尔茂的地位、名誉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就凶相毕露了,不但毫不领妻子的救命之情,反而责怪她毁了自己的前途,全然没有往日“真诚“的样子。当危机一解除,他又开始对妻子甜言蜜语说个不停,这让娜拉真正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前途与地位才是丈夫唯一的追求,自己只不过是他任意摆布的玩偶。于是娜拉觉醒了,愤而离开了这个毫无自由可言的家。娜拉追求的是自由、平等的爱情,与资本主义的拜金思想的自私、虚伪是不可能相融的。 (三)娜拉的周遭环境 读者可以看到,娜拉的生活单纯,不仅在丈夫面前充当“玩偶”角色,早在她父亲那儿就已经被当做一个听话的“玩偶”。她是以家庭的为中心的,唯一的朋友是她丈夫的发小,唯一的同学林丹太太偶尔来找她聊聊天。从这些生活细节我们不难认定她是个家庭主妇。 (四)娜拉与一般家庭主妇的不同之处 娜拉是个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在戏剧里扮演“玩偶”形象,在家庭里相夫教子,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娜拉的形象分析全 (1)

娜拉的形象分析 10级汉本一班蒲瑞雪 摘要本文对《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在不同场景的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了婚姻背后的种种矛盾,使得她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以及觉醒后心理的变化。 《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1879年创作的戏剧,她是一部及其卓越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教育剧,也是女权主义的宣告书。 它是柯洛克斯泰被娜拉丈夫海尔茂辞退为由,柯洛克斯泰为了保全职位,用借据要挟娜拉,从而引起了诸多矛盾。短短三天,娜拉从平静的生活到最后的离家出走,人物性格变化的如此之快,甚至让人难以置信,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变化。这就要从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来分析,所以,在这里,我来谈谈个人对娜拉的形象理解。一.善良,热情,富有同情心的娜拉。 戏剧的主角,托伐·海尔茂的妻子——娜拉。起初娜拉就给观众的影响是个美丽,善良,热情,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家庭主妇。 1,戏剧一开始,娜拉给脚夫小费的举动,就可以说明她善良。本来娜拉只需要给脚夫50欧尔(挪威的一种货币单位)。可能是因为她的心情受节日气氛的影响,她却给了她双倍小费。在第一幕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她热心帮助昔日的同学(克里斯替纳)

林丹太太找工作。即便多年不见,也愿意把她当做多年好姐妹一样看待。同样在得知阮克大夫在死亡线上挣扎时,她犹如亲人一样鼎力相助,并在精神上给以极大的安慰。这一切都可以说明她的善良。 其实娜拉有这般热心并不是没有根据。曾经在她丈夫生病后,大夫督促他们去南方休养一段时间,又提醒她不能让托伐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有性命之虞。娜拉想说服托伐去南方,然而托伐不想为此行举债。当时娜拉的父亲也很病重,娜拉无人能靠,而且对于当时的社会,属于男权主义,女人根本就没有地位,除了欠债,娜拉也别无它法。娜拉筹到了钱,明明是她自己借来的,却告诉托伐是她爸机会发现钱不是娜拉父亲给的,因为娜拉的父亲去世了,娜拉对钱的来路守口如瓶。就因为娜拉有这些亲身经历。遇到过困难,也知道这一切的悲伤与无助,所以当她看见自己好朋友无依无靠时,她愿意立马站出来为朋友排忧解难。 2,娜拉拥有传统女性的美。 娜拉是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她没有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对丈夫和孩子的爱使她任劳任怨,无私地奉献自己宝贵的青春。为救丈夫的命,她不顾自己的声誉假冒父亲的签名,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借钱一事她不想让托伐知道,因为她不想丢托伐“男人的面子”,后来林丹太太知道此事,并怀疑娜拉秘密借钱之举是否正确时,娜拉回答说:“托伐要是知道受了我的恩惠,那得多惭愧,多难受啊!”这次举动就足以说明娜拉把托伐看的多么重要。记得有人说过“爱情是男

《玩偶之家》阅读答案

玩偶之家 提示: 《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再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约束,我也不受你的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拉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娜拉的人物形象分析

娜拉的人物形象分析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娜拉是谁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 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剧本开始于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围中,圣诞节的前夕,娜拉认真的准备着圣诞树和过节的礼物,丈夫亲昵的唤自己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让读者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个家庭真如表面那样幸福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则不然,读者了解到八年来,娜拉一直在独自承受着一笔巨额的债务。 娜拉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敢于担当,敢于拼尽全力去守卫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行为与她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读者不禁佩服这个女人的坚强和善良。发现到这个女人并不是只知道吃饼干带孩子的家庭主妇, 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有智慧面对的女人。

在丈夫眼里,娜拉是个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为人妻子为人母亲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个人见解。 二、娜拉的成长 娜拉的成长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难中一步步成长的,在剧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长为她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剧情的可能,也为她的觉醒做了很好的伏笔。从一开始,面对丈夫的病,父亲的去世,娜拉敢于担当,到后来面对珂洛克思泰的要挟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当,读者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善良智慧,还有一颗坚毅的心。 娜拉的成长,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促成的,这为她后来的觉醒的奠定了基础。 三、娜拉的觉醒 这部三幕话剧直到最后才让所有的矛盾爆发出来,达到剧情的高-潮。到最后,当娜拉说出那一连串让丈夫有点不可思议的话的时候,读者是否也会感觉有点突然?!这个一心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觉悟,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这并不突然。早在之前,通过对娜拉心里的描写,她希望出现一个奇迹,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后决定,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深明大义,而最终没有等到她想要的奇迹,丈夫完 全是对立指责她的嘴脸时,才让她明白过来,她的心意丈夫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对她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她到底是错付了年华啊。

玩偶之家的意象分析

?141? 《中国商界》2010年3月总第194 期一、引言 所谓意象,即以语言这一符号来刺激读者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使读者形象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抽象的感情思想,去体会“义中之象”。它是主观情境与客观物象的结合,有着多重的功用。在戏剧《玩偶之家》中,各种意象俯拾皆是,处处蕴藏着丰富的弦外之音。二、原型意象易卜生将现实世界溶进神话原型、原始意象之中,或者相反地把神话原型、原始意象搬进现实的理性世界里,通过原型意象折射出作者对现世人生和生命奥秘的洞察和理解。1.1树作为西方典型的原型意象,“树”暗示伊甸园中的生命之树或智慧树。伊甸园是无知无觉、无须劳碌的美妙世界,但却以无知识、盲目为代价。本剧中树以“圣诞树”的形象多次重复出现,赋予了丰富的原型意义。主人公娜拉就生活在这个幻想的“伊甸园”中,编织着她的梦想:海尔茂正直、无私,是具有责任心、道德勇气和领袖精神的男人,而她则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男人的庇护下。然而生活是残酷的,智慧树上的果实象征着生活的真知。伪造签字事件暴露之后,娜拉充分认识到海尔茂自私胆怯市侩的本性,她的觉醒被唤起。圣诞树同时也是一颗希望之树,象征着幻想破灭之后,真正的希望来临,同时也象征着娜拉的新生。正如娜拉出走时的“砰”的关门声,给我们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1.2 冬季在弗雷泽的学术名著《金枝》里,冬季被看成是讽刺剧的原型,而本剧的故事就发生在具有浓重讽刺色彩的冬季。在故事的开始,圣诞节快到了,“幸福的家庭”充满节日的气象。海尔茂有望晋升银行经理,娜拉采购东西快活极了;但“生活风暴”即将来临,种种讽刺的戏码开始上演。娜拉以为海尔茂是安全的港湾,正如海尔茂所宣称的:“你在这儿很安全,我可以保护你,像保护一只从鹰爪底下救出来的小鸽子一样”。 娜拉深信:“这件事发生后,我十分肯定你将站出来承担一切责任,并且说‘一切是我的过失。’”但海尔茂得知借款事件时的反应却是大发雷霆,咒骂娜拉做出丢人的事,害他身败名裂。尽管娜拉最终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但这个过程却充满了讽刺。而自以为坚强、勇敢、可靠、不凡的海尔茂八年来却一直受到他视为弱者的妻子的保护。他将娜拉看成是自己的玩偶,是一个只会“乱花钱的”“不懂事的”小东西,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鸟儿”却在他借债让他去南方疗养并且瞒着他做抄写来还债。海尔茂没有保护娜拉,而且当危机来临时将责任全部推给她。全剧还充满着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关系、法律制度的讽刺。夫妻之间地位不平等表现在男女主角之间金钱关系的不平等。海尔茂还是个不富裕的律师时,娜拉过圣诞节要“打饥荒”,在海尔茂爬到银行经理的职位时,仍要向他一点一点的乞讨。三、具体意象语言并不能涵盖人类生活的全部,许多现象事物,包括人类自身的某些东西是语言难以表述和究明的。这个时候人们便常常假借象征来解释语言所不能明示的,而象征往往是以各种具体的意象或形象为载体。在本剧中有很多具体可感的意象或形象,代表或暗示含义相当或超越这一意象的另一意象或深刻哲理以及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2.1小孩、小松鼠、小鸟儿一方面,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娜拉与海尔茂的交谈中娜拉说的话总是被海尔茂体贴温柔的三言两语加以抵制,从而体现了父权制社会的一个严酷事实:女性实际上非但没有独立的生活空间,而且也没有独立思考想象的余地,女性只是男人的一个玩偶。另一方面,男权《玩偶之家》的意象分析 文/朱红飞 【摘 要】 关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讨论,人们大多从女权主义或社会问题的角度来阐释作品主题、分析人物;或用精神分析法来讨论两性关系;或分析该剧的艺术结构和道德伦理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玩偶之家》的主要意象,剖析其象征意义,揭示其在诠释深化主题、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关键词】 易卜生 戏剧 原型 意象 话语所主宰的社会导致了娜拉用男人的眼光、价值尺度衡量自己, 沉迷于所谓的美满幸福的爱情与家庭生活,甘于充当男人的附庸—“你的小松鼠”“你的小鸟儿”。她并没有因为丈夫对她的态度而表现出丝毫不满,相反却流溢出由衷的幸福感。2.2塔兰特拉土风舞舞蹈本是表达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娜 拉连跳舞也不能自主决定。海尔茂要求绝望的娜拉跳得“慢一点!慢一点”,“别这么使劲儿”;当娜拉“跳得越来越疯狂”的时候,海尔茂的反应是“这简直是胡闹!”对海尔茂而言,娜拉的舞蹈只不过是他用来向他人展示的装饰品而已,这个装饰品完全是按照他的爱好设计 的。他不允许这个装饰品稍有自己的意志,从而彻底的暴露了海尔茂对娜拉玩偶地位的定位。娜拉在舞会上所跳的塔兰特拉土风舞也预示着这个貌似平静的家庭生活终于要被打乱,无可避免地走向分崩离析。而娜拉这个被束缚的玩偶最终挣脱了海尔茂的控制,走出家门,跳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舞蹈。2.3面具和关门声“海尔茂穿者大礼服,外面罩着一件附带假面具的黑舞衣”。假面具这一意象在文中只出现这一次,但是对海尔茂的性格塑造和思想展现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具象征着海尔茂虚伪的性格。借据事件爆发时,海尔茂一反往日情态,自己撕下一层假面具变幻出另一副嘴脸,狰狞可怕。一瞬间,娜拉由“我的小宝贝儿”、“我的小松鼠儿”、“我 的小鸟儿”变成了“你这坏东西”、“下贱女人”。他发誓说:“常常盼望有桩危险的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拚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转眼之间,他便现出了伪君子的原形。同时,戏剧结尾娜拉“砰”的一声关门而去,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势力弦线崩断的巨大张力,一只曾被束缚在丝线上“闻乐起舞”的自由精灵终于展开了翱翔的翅膀,飞离了玩偶之家,飞向了自由的天空。2.4黑色染克说下一次化装舞会他将扮成“戴一顶大黑帽子”的“隐身人”,他向海尔茂要雪茄时着重指明是“那种黑的哈瓦那”。当然,最突出的是名片上的“黑十字”。黑色作为死亡的象征,首先是指他本人的死,但它也渲染着那拉此时必死的决心。此外,从情节发展来看,它表示那拉的早年假冒签字借债尽管费尽心力,已无可补救。可是从深一个层次来看,它象征着娜拉幻想的破灭,家庭中那种平静和谐状态的终结;以及夫妻间不可逃避的“算总帐”和“总崩溃”。染克的病态和死亡作为一种象征或意象,和整个戏之间有一种深刻的内在联系。四、结论意象象征能在形象简约而富有特征化的意象的营构中,丰富地揭示人的内心深处的隐秘,具有浓郁的概括力和感染力,故而成为文学家格外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意象也是易卜生戏剧 中用来传达某种精神体验、暗示微妙的内心世界、预示人物特殊的命运而广泛采用的表现手法。在本剧中,易卜生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原型意象和一些具体而微的文学意象,来表现某种感觉、情思、意志或观念。[参考文献][1]弗利茨?保尔.“易卜生和十九世纪末对象征的释义”.李士勋译.《易 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2]《易卜生戏剧集》.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作者简介:朱红飞,女,汉(1977——)湖南浏阳人,现任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玩偶之家娜拉的人物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娜拉的人物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作于1879年。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 恩格斯在给保尔,恩格斯的信中说:“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比起德国的小市民妇女来,简直是相隔天壤。”这句话多半就是指娜拉这类挪威女人说的。娜拉的形象表现了当时挪威社会的特征。这个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争取妇女独立人格而斗争的先进妇女形象,不仅是挪威文学中光辉的艺术形象,而且也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中著名形象之一,它至今仍然用以鼓舞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人民为争取自由权利而斗争。 在戏剧《玩偶之家》中,易卜生着重描写了她的“精神叛逆”。娜拉和海尔茂生活了八年之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可悲的社会地位:结婚前,她是属于父亲的;结

安娜和娜拉的形象比较

叛逆的生命 ——安娜和娜拉的形象比较 摘要: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叛逆女性典型。二者之间既有着相似的处境,也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轨迹。本文将对安娜和娜拉的形象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安娜娜拉矛盾觉醒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渴望个性解放的新女性,然而,在当时伪善丑陋的上流社会,她被视为不道德的有罪的抛夫弃子的坏女人,所以托尔斯泰采取的是一种很矛盾的复杂态度。与安娜相比,《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因爱情的幻灭而产生失落感,她的觉醒和离家出走是其主体意识的复归和对自我的寻找,表现了她的精神觉醒,也是“易卜生式‘精神反叛’的体现。 一、形式上的婚姻(安娜的木偶式婚姻和娜拉在婚姻中的玩偶地位) 安娜的不幸在于她和卡列宁生活宗旨的对立。就像狄更斯说过的:“在婚姻中没有比宗旨不合更大的不幸了。”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宗旨,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可卡列宁一出校门便托身官场,他热衷功名,那是他毕生的追求,这使他变成了缺乏人的正常感情的“官僚机器”。安娜逐渐认识到自己婚姻的不幸,于是她开始挣扎,渴求一份真诚自由的爱情。安娜的婚姻虽然不是由父亲或者哥哥决定的,但是她的婚姻也不是爱情的产物,而是被上流社会的思想所左右的,是被别人影响的。所以安娜起初的生活是过着一种单调乏味的木偶式的生活,可以说主宰生活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自己反倒成为受人支配的木偶。几乎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女的时候,安娜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 20 岁的卡列宁。但是卡列宁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卡列宁把安娜仅仅当成女人和孩子的母亲,是他面子的象征,而不是一个知心爱人,他从来也不知道安娜是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他们在婚姻当中应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更应该互相给予爱和呵护。 而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是作为贤妻良母形象出现的,她也为此感到非常幸福和骄傲。可是后来她发现,作为妻子,她对丈夫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实际上丈夫海尔茂从未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过自己,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一个高级玩偶。其实,海尔茂对娜拉的爱与否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安与危,虽然海尔茂常甜蜜地称娜拉为“我的小鸟”、“小宝贝”、“小松鼠”,甚至“我的孩子”,并一再声称爱娜拉,甚至还说“娜拉,你知道不知道,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看似亲热无间、恩爱无比,且富有牺牲精神,但女人在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性权威面前不过是服从者。当他发觉娜拉冒名签字会影响他的名声和前途时,他就暴跳如雷,大肆辱骂。当情势转危为安、他觉得自己的前途没有被断送时,他则喜出望外,态度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这不仅说明了他对妻子的感情是以自己根本利益的得与失为转移的,而且还透露了他在思想深处把男女婚姻家庭关系看作了以追求和维护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利害关系。 二、安娜和娜拉的觉醒精神

《玩偶之家》人物关系分析

《玩偶之家》中人物关系分析 戏剧《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剧本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全剧采用回溯的手法,通过柯洛克斯泰的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交代剧情发展的关键事件娜拉伪造签名,然后集中刻画他们冲突、决裂的过程。 一、《玩偶之家》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网与矛盾线索 《玩偶之家》共织造了五个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娜拉、海尔茂、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阮克医生。他们每人都有着一个神秘的心灵世界,都肩负着多种不同的角色,有着明暗不同的两重乃至多重关系,由此构成错综复杂而又多变的人物关系网络。 海尔茂过了年就要当上银行经理,前途无量;娜拉贤惠孩子们可爱,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表面上是和谐、幸福的。随着林丹太太的出场、柯洛克斯泰被辞退,阮克医生的死亡,剧情变得复杂起来了。娜拉与海尔茂,夫唱妇随、举案齐眉。但是,八年前娜拉背着海尔茂做了假冒签名借款一事,无形之中在他们夫妻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娜拉和柯洛克斯泰,表面上并无往来,实际上却是借钱人和债权人的关系。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过去是关系不错的老同学,现在却是银行中的上司和下属,在戏剧发展中因柯洛克斯泰的失业,他们产生了矛盾,成为冲突的对立面。 林丹太太一身兼三职:娜拉大学时代的老同学,海尔茂银行的新职员,柯洛克斯泰的旧情人。对于整个剧情的发展,她起了导火索的作用,扮演了一个核心角色。剧本正是通过她和周围人物的各种纠葛,完成前情回顾。海尔茂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而柯洛克斯泰则用假冒签名的杀手锏予以反击。阮克医生是海尔茂一直的好朋友,但私下里却在爱着善良、美丽的娜拉。阮克医生还是柯洛克斯泰人品的披露者。林丹太太是娜拉的闺蜜兼老同学,也是柯洛克斯泰年轻时候的情人,现在却无意中踏上了和柯洛克斯泰争夺银行职位的独木桥,她还是力劝柯洛克斯泰收回成命,最终使矛盾缓解的解铃人。 这种极为凝炼而又脆弱的人际关系,为情节冲突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活动领域。人物之间互相制约,只要爆发一个偶然事件,假冒签名一事就会真象大白,人物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冲撞而爆炸。易卜生紧紧扣住这一点,巧妙地安排了多年未曾走动过的林丹太太寻访娜拉。她的到来,是请娜拉帮她在海尔茂的银行中谋求职位。而这一职位正是柯洛克斯泰将要失去的位置,势必遭到柯洛克斯泰坚决的反抗。这一偶然事件的突发使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顿时紧张起来。于是,林丹太太这根涉及全剧关键的导火线开始点燃。戏剧展示了复杂人物关系中的两两一组又相对的性格、心态,两两相对的明暗关系就清晰跃然纸上。海尔茂前后判若两人的形象被艺术化设计出来,进一步让观众透过人物感受到无限的社会生活的内容,从而揭示了戏剧的深刻的批判性。在这张人物关系网上,娜拉始终处于网上的一个特殊点,以她为中心向外幅射,林丹太太则作为导火索,整个戏剧情节就沿着已经点燃了的人物性格演变而延伸。 二、人物关系中的四条矛盾线索。

娜拉的个人形象分析

娜拉的个人形象分析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娜拉是谁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 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剧本开始于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围中,圣诞节的前夕,娜拉认真的准备着圣诞树和过节的礼物,丈夫亲昵的唤自己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让读者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个家庭真如表面那样幸福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则不然,读者了解到八年来,娜拉一直在独自承受着一笔巨额的债务。 娜拉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敢于担当,敢于拼尽全力去守卫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行为与她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读者不禁佩服这个女人的坚强和善良。发现到这个女人并不是只知道吃饼干带孩子的家庭主妇, 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有智慧面对的女人。

在丈夫眼里,娜拉是个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为人妻子为人母亲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个人见解。 二、娜拉的成长 娜拉的成长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难中一步步成长的,在剧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长为她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剧情的可能,也为她的觉醒做了很好的伏笔。从一开始,面对丈夫的病,父亲的去世,娜拉敢于担当,到后来面对珂洛克思泰的要挟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当,读者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善良智慧,还有一颗坚毅的心。 娜拉的成长,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促成的,这为她后来的觉醒的奠定了基础。 三、娜拉的觉醒 这部三幕话剧直到最后才让所有的矛盾爆发出来,达到剧情的高-潮。到最后,当娜拉说出那一连串让丈夫有点不可思议的话的时候,读者是否也会感觉有点突然?!这个一心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觉悟,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这并不突然。早在之前,通过对娜拉心里的描写,她希望出现一个奇迹,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后决定,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深明大义,而最终没有等到她想要的奇迹,丈夫完 全是对立指责她的嘴脸时,才让她明白过来,她的心意丈夫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对她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她到底是错付了年华啊。

浅析《玩偶之家》人物形象及看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9322605.html, 浅析《玩偶之家》人物形象及看法 作者:唐帮琴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6期 摘要:“女性觉醒”这个话题经久不衰,在历史滚滚浪涛下,拍打出一部一部的经典之作。从国内的《伤逝》到国外的《简爱》、《德伯家的苔丝》等,无不潜藏着女性觉醒的幼苗。众所周知,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无疑是经典之作,敲响了女性觉醒的大门。女主人公娜拉,一直如玩偶一样存在于丈夫海尔茂的身边,当娜拉为救丈夫,冒名举债之后,被丈夫知晓,遭到了丈夫的谴责,在痛苦和羞辱的双重压迫下,娜拉最后毅然跨出家的大门,而这一步,在我看来是历史之门,时代之门,觉醒之门。娜拉这一迈步,也是历史上女性进步的一大步。 关键词:女性觉醒;审视自我;人物比较;思考 作者简介:唐帮琴(1996-),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2 一、娜拉——沉默中的觉醒 首先,我们可以从剧中了解到,娜拉的出身并不是很高贵,她没有结婚前是父亲的“玩偶”,结婚后也是丈夫的“玩偶”,她扮演着温柔的妻子、端庄大方的母亲、善解人意的朋友等角色。剧本一开始,就是娜拉正忙着置办物品,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到来,对于娜拉来说,这个圣诞节有着特殊的意义,海尔茂即将升职,这意味着他们的小日子会越来越好,所以她为每个人都准备了圣诞礼物。回家时,丈夫温柔地唤娜拉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但这看似和谐的表面底下如何的波涛汹涌,就只缺一个导火线了。娜拉心里的秘密,就是这个导火线。几年前,由于海尔茂性命不保,经济拮据,娜拉无路可走,鼓足勇气冒名举债,这便埋下了导火线。由于丈夫解雇了柯洛克斯太,柯洛克斯太用娜拉曾经的冒名借条威胁娜拉,娜拉没有告诉丈夫,独自承受。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在乎的人。然而,丈夫知道这件事后,因为这件事冷落了她,娜拉被丈夫辱骂,娜拉从那一刻,仿佛意识到什么,对海尔茂说出“我们应坐下好好谈谈了”,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以前永远掌握在丈夫手中,娜拉却提了出来,开始了她的“觉醒”之路,这一步,这势必会引起世界文学家不断的解读和重构,一个如花瓶一样,受人摆布的“玩偶”,突然睁开了眼睛,这是不是女性觉醒的征兆? 在我看来,没有人生来就是被人摆布的,要么是她愿意因为你而装傻,要么她是不在乎。娜拉显然是前者,她爱她的家,她的丈夫,她的孩子,所以她愿意顺从他们。娜拉就如一面镜

分析娜拉形象

分析娜拉形象 这阵儿自修戏剧,把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第一卷读了下,老实讲,读剧本真是门学问。因为一开始读,觉得剧本完全不知所谓,也抓不住感情点,就是机械地读了而已,后来觉得这样读没什么效果,索性用最笨的方法,一句一句的分析,一点一点的去还原和想象当时那个情景,去分析人物性格,总算是有点收获。我是拿玩偶之家作为开始,一点点分析的,而且我也是个女权主义者,所以对娜拉这个人物颇有感触,我对她说不上赞赏,但是她最后摔门而出的那一瞬间,我的心还是震了下。 先是感性的去阅读,去想象的话,可以感觉到娜拉的单纯,善良,温柔,以及对家庭的爱,再读细点就觉得她像个特别可爱的孩子,也热爱幻想。但单纯跟着前两幕戏的感觉走,就会觉得第三幕戏的娜拉和前两场戏有点连接不上,似乎层次上有点断了,怎么前面还那么不谙世事的女人突然就这么聪明起来了? 但一句句的去过对话的话,那么对于她最后的离开和离开前的那些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不知道她最后的离开是绝望后的冲动和抗争还是真的很理智的分析了以往的事情最后做出的一个很理智的决定,就想佛家的顿悟一样,我偏向于理解第二种,因为人有的时候确实是会突然明白些事情的,很奇妙,就像是突然开窍了一样,我也希望易卜生笔下的这个人物能有这样的灵性,这样也会更有希望一些。 分析整个事件,不难看出娜拉的天真,如果是我,绝不会找这么一个借债人,更不会写错日期。如果是我,绝不会找这样一个视老婆如附属品和炫耀品的男人做老公(汗想起了刘德华),当然,其实现实生活里过了很多年却不了解的夫妻也不少。 娜拉很重感情,她所甘心在家里受的委屈也好,做出的妥协也好,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就是她想象里的他和她的孩子都是无比的爱她的,爱是她妥协的最大原因,也是她认为她在这家里的位置。 但海尔茂的行为无疑是破坏了她的幻想,把她扯回了现实,让她看清了她的丈夫和她地位的不平等和她自己真实的处境。 从一些对话里可以看出,娜拉是有自我意识的,并且她可以八年自己还债,也能看出她的韧性和坚强。但这一切都被所谓的“爱”压在了下面,于是她一直做个小女人,小鸟依人的在家里扮演着要饭者的角色。当这层爱被撕扯开了以后,梦醒了,她就会开始思考一些东西了。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捅不开的窗户纸就是差最后那么一下,海尔茂的行为充当了这最后一下的力。娜拉的文化素质和自我尊严让她的梦醒了,最终冲出了牢笼。 以前一定有很多事也让她怀疑过自己丈夫的素质,但是爱情的糖衣包裹了现实的残酷,当这一切暴露的时候,对娜拉这样一个对爱有着无比幻想的人伤害更大,触动也更深。 林丹太太在这时候恐怕也给了她一些动力,让她看到一个脱离了丈夫的女人依旧可以活的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