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修复技术简介

各种修复技术简介
各种修复技术简介

附件:土壤修复技术简介

一、原位修复技术介绍

1 生物通风(Bioventing)

技术描述:生物通风法是一种强迫氧化的生物降解方法。即在受污染土壤中强制通入空气,将易挥发的有机物一起抽出,然后用排入气体处理装置进行后续处理或直接排入大气中。此法常用于地下水层上部透气性较好而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但也适用于结构疏松多孔的土壤,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一般在用通气法处理土壤前,首先应在受污染的土壤上打两口以上的井,当通入空气时先加入一定量的氮气作为降解菌生长的氮源,以提高处理效果。与土壤蒸汽真空提取相反,它使用较低的气流速度,只提供足够的氧气维持微生物的活动。氧气通过直接空气注入供给土壤中的残留污染。除了降解吸附的污染物以外,在气流缓慢的通过生物活动土壤时,挥发性化合物被生物降解。

技术特点:在表层几英尺以下存在水位,饱和土壤,或是低渗透性的土壤会影响生物通风效果。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可能会限制生物降解,易于干化土壤影响生物通气的有效性。生物通风是一项中期到长期的技术,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

2 生物降解(Bioremediation)

技术描述:生物降解是利用原有或接种微生物(即,真菌、细菌其它微生物)降解(代谢)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并将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末端产品。营养物、氧气和其它的添加物可以用于加强生物降解

技术特点:在实施生物修复时,修复效率受污染物性质、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土壤介质抑制污染物微生物,则可能无法达到清除目标。高浓度重金属、高氯化有机物、长链碳氢化合物,可能对微生物有毒。生物降解在低温下进程缓慢。生物修

复时间通常需要几年,主要取决于具体特性的降解速度以及时间。有些污染物可能要求在1年之内进行清除,但重要化合物需更长时间进行降解。

3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

技术描述:植物修复技术即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环境中污染物,利用植物的生长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特点:适应性,很难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特定的植物种;气候或是季节条件会影响植物生长,减缓修复效果,增长修复期;需要大的表面区域;由于植物毒性问题,一般来说,植物修复只用于低污染水平的区域。

4 化学氧化(Chemical Oxidation)

技术描述:化学修复技术是指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土壤渗透层中,以氧化其中的污染物质。

技术特点:可用于修复严重污染的场地或污染源区域,但对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轻度污染区域,该技术并不经济。该技术所需的工程周期一般在几天至几个月不等,具体因待处理污染区域的面积、氧化剂的输送速率、修复目标值及地下含水层的特性等因素而定。

5 动电分离(Electrokinetic Separation)

技术描述:是一种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得到重视和发展的新兴土壤修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被污染土壤两端加上低压直流电场,利用电场的迁移力,主要是电渗和电迁移的作用,将污染物(如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迁移到一端电极室(一般为阴极室),从而得到分离。

技术特点:与其它修复方法相比,电修复方法处理速度快,成本低,特别适合于低渗透的粘土和淤泥土壤或异质土壤的修复。当土壤含水率低于10%时,该技术的处理效果大大降低,且在电场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有害副产物(如氯气、三氯甲烷、丙酮等)。

6 土壤淋洗(Soil Flushing)

技术描述:土壤淋洗是指借助能够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到被污染土层中,然后再把包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处理的技术。清洗液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包含冲洗助剂的溶液。

技术特点:该技术一般要求处理土壤具有较高的渗透性,质地较细的土壤(如红壤、黄壤等)由于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较强,需经过多次冲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控制不当时,冲洗废液可能会逸出控制区而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土壤冲洗修复所需要费用主要由冲洗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决定。

7 土壤气体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

技术描述:土壤气体抽提技术是利用真空通过布置在不饱和土壤层中的提取井向土壤中导入气流,气流经过土壤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有机物挥发随空气进入真空井,气流经过之后,土壤得到了修复。

技术特点:土壤理化特性对土壤气体抽提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原位土壤气体抽提技术的土壤应具有质地均一、渗透能力强、孔隙度大、湿度小和地下水位较深的特点。低渗透性的土壤难于进行修复处理。地下水位太高(地下1~2m)会降低土壤气体抽提的效果。排出的气体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黏土、腐殖质含量较高或本身极其干燥的土壤,由于其本身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性很强,采用原位土壤气体抽提技术时,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很低。

8 固定化/稳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技术描述: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土壤中的有害污染物固定起来,阻止其在环境中迁移、扩散等过程的修复技术。与其它修复技术不同,固定化/稳定化技术是将污染物在污染的介质中固定,而不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处理将它们转移。

技术特点:固定化/稳定化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处理和处

置方法结合使用。污染物的埋藏深度可能会影响、限制一些具体的应用过程。必须控制好黏结剂的注射和混合过程,防止污染物扩散进入清洁土壤区域。与水的接触或者结冰/解冻循环过程会降低污染物的固定化效果。

9 热处理(Thermal Treatment)

技术描述:热修复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在挥发时能被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的一种方法。

技术特点:热修复法作为一种物理修复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等优点。但由于该方法能耗大、操作费用高,仅适用于易挥发的污染物,因而其应用范围比较窄,目前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10 玻璃化(Vitrification)

技术描述:原位玻璃化技术是指通过向污染土壤插入电极,对污染土壤固体组分给予1600~2000℃的高温处理,使有机污染物和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等得以挥发或热解从而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其中,有机污染物热解产生的水分和热解产物由气体收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熔化的污染土壤冷却后形成化学惰性的、非扩散的整块坚硬玻璃体,有害无机离子得到固定化。

技术特点:原位玻璃化技术适用于修复含水量较低、污染物深度不超过6m的土壤。不适用于处理可燃有机物含量超过5%-10%的土壤。该技术通常可用在6~24个月完成,处理费用较高,且土壤含水量会增加处理成本。有很多因素会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如碎石重量超过20%;低于地下水位的污染修复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反灌;加热土壤可能导致污染物在地下向清洁区域移动;固化的物质可能会防碍到未来土地的使用。

二、异位修复技术介绍

1 生物堆(Biopiles)

技术描述:通常是将污染土壤从污染地域挖出,运输到异地堆积,一般成条状,中间留有“田埂”,便于收集产生的渗出液,避免处理现场土层的污染。

技术特点:该技术的特点是在堆起的土层中铺有管道,提供降解用水,并在污染土层以下设有多孔集水管,收集渗滤液。系统还可设有送气管和空气泵,以稳定氧的补给。各种均匀布水或滴灌技术均可应用于这种处理系统中。而且系统可以是完全封闭的,内部的气体,包括降解产物,都经过诸如活性炭吸附、特定酶的氧化或加热氧化等措施处理后才向大气排放,而且封闭系统的温度、湿度、营养物、氧气和pH都是可控的可以增强生物降解。所以,堆放法二次污染更少,处理效率更高。

2 堆肥(Composting)

技术描述:堆肥是一种受控制的生物过程,将有害物质通过微生物生物降解成无害、稳定的副产品,一般在提高的温度下进行。温度的上升由微生物在废物有机物质中产生的热量而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使用本土微生物。将土壤挖掘,并与膨松剂和有机物改良剂混合,如木屑、动物粪便,以增强混合物的渗透性。最大降解效率取决于水份含量、pH、氧化、温度和碳-氮比。在堆肥中使用三种处理方法:需氧静态堆肥((堆肥以鼓风机或真空泵通风),容器中机械搅动堆肥(堆肥在容器中混合和充气)以及料堆堆肥(置于长堆中,定期与以活动设备混合)。

技术特点:堆肥需要较大的空间。需要将受污染土壤挖掘,并可能导致VOC不受控制的释放。堆肥后由于添加了改良剂,材料的体积增加。本方法无法处理重金属,并可能对微生物有毒。费用取决于需处理土壤的数量、料堆中土壤的部分、污染物的类型、以及所使用的方法的类型。该方法是热处理的一种经济的替代方法,但是,需符合清除标准和规章。

3 农业耕种(Landfarming)

技术描述:耕种是一种现场生物降解方法,将受污染土壤、沉积物或淤泥应用于土壤表面,并定期翻耕或耕种入土壤,以对废物进行通气。为了优化污染物降解速度。通常控制的土壤情况包括水份含量,氧气水平,营养物和pH等。

技术特点:此技术的局限性为:需要大量的空间;如果需要挖掘受污染土壤,可能涉及材料处理和其它的费用;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有利情况很难控制,这增加了完成修复的时间;挥发性可能比生物降解更容易降低VOC污染物的浓度;无机污染物无法被降解;挥发性污染物,比如溶剂,必须进行预处理,因为它们将蒸发到大气中,引起空气污染;颗粒状物质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它可能会产生尘土问题;金属离子的存在,可能对微生物有毒,并可能从受污染土壤向地下沥滤。

4 泥浆相生物处理(Slurry Phase Biological Treatment)

技术描述:泥浆相生物处理是在生物反应器中处理挖掘的土壤。挖掘的土壤先进行物理分离石头和碎石。然后将土壤与水混合至预先按污染物的浓度、生物降解的速度、以及土壤的物理特性而确定的浓度。有些处理方法对土壤进行预冲洗,以浓缩污染物。然后将清洁的沙子排出,只剩受污染颗粒和洗涤水进行生物处理。一般,泥浆中含有10%至40%重量的固体。土壤在反应容器中保持悬浮,并与营养物和氧气混合。如有必要,可加入酸或碱,以控制pH。如果没有适当的微生物数量,还可添加微生物。当生物降解完成后,将土壤泥浆脱水。反应器的大小可根据试验的规模来确定。

技术特点:可能限制该处理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在将材料放入反应器前,对其进行筛分可能比较困难和昂贵。非均质土壤可带来严重的处理问题;处理后,对土壤细粒进行脱水可能非常昂贵;需要一种可接受的方法处理不可再循环的废水。

5 化学萃取(Chemical Extraction)

技术描述:是指利用溶剂将有害化学物质从污染土壤中提取出来,并将该溶剂再生处理后回用的技术。该技术能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要求浸提溶剂能够很好地溶解污染物,但其本身在土壤环境中的溶解较少。

技术特点:该技术要求土壤的粘土含量低于15%、湿度低于20%。如果粘粒含量较高,循环提取次数就要相应增加,同时也要采用合理的物理手段降低粘粒聚集度。

6 化学还原/氧化(Chemical Reduction/Oxidation)

技术描述:还原/氧化反应将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更稳定、活性较低和/或惰性的无害或毒性较低的化合物。氧化还原包括将电子从一种化合物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明确地说,一种反应物被氧化(失去电子),一种被还原(得到电子)。

技术特点:可能限制本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可能出现不完全氧化,或中间体形式的污染物,取决于污染物和所使用的氧化剂;对于高浓度的污染物,本处理方法不够经济有效,因为需要大量氧化剂;应减少介质中的油和油脂,以优化处理效率。该技术也可用于非卤代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燃油类碳氢化合物及农药的处理,但其处理效率相对较低。该技术应用时,所需的费用一般为190-660美元/m3。

7 化学脱卤(Chemical Dehalogenation)

技术描述:化学脱卤是指向受卤代的有机物污染的土壤中加入试剂,以置换取代污染物中的卤素或使其分解或部分挥发而得以去除。

技术特点:其局限性为一些脱卤剂能与水起化学反应,高粘土含量及含水率会增加处理成本,且当卤代有机物浓度超过5%时需要大量的反应试剂。正常情况下,该技术所需的修复周期较短,一般为6-12个月。所需的运行费用在全规模运行时约为200-500美元/t(高粘土含量或

含水率会增加处理费用)。

8 土壤洗涤(Soil Washing)

技术描述:异位化学淋洗技术需要将污染土壤挖掘出来,用水或淋洗剂溶液清洗土壤、去除污染物,再对含有污染物的清洗废水或废液进行处理,洁净土可以回填或运到其他地点回用。通常情况下,根据处理土壤的物理状况,先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开后,再基于二次利用的用途和最终处理需求,清洁到不同的程度。

技术特点:该技术对于大粒径级别污染土壤的修复更为有效,砂砾、沙、细沙以及类似土壤中的污染物更容易被清洗出来,而粘土中的污染物则较难清洗。一般来说,当土壤中粘土含量达到25%~30%时,将不考虑采用该技术。如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的话,粘土含量高的土壤更宜选用微生物修复的方法。淋洗过程通常采用可移动处理单元在现场进行,因此其所需的实施周期主要取决于处理单元的处理速率及待处理的土壤体积。采用该技术时,所需的固定投资一般为10000~20000美元,所需的运行费用为117~523美元/m3。

9 固定化/稳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技术描述:该技术是指将污染土壤与黏结剂混合形成凝固体而达到物理封锁(如降低孔隙率等)或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固体沉淀物(如形成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等),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物活性的目的。

技术特点:其所针对的土壤污染物质主要为无机物(包括放射性物质),一般不适于处理有机物和农药污染,不能保证污染物的长期稳定性,且处理过程会显著增加产物体积。实践表明,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异位固定化/稳定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果。如最终处理时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影响污染物的长期稳定性;一些工艺可能会导致污染土壤或固废体积显著增大;有机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影响黏结剂作用的发挥;VOCs 通常很难固定,在混合过程中会挥发逃逸。该技术属于非常成熟的土壤修复技术之一,其处理费用一般少于100美元/t(包括挖土费)。

10 玻璃化(Vitrification)

技术描述:是指利用等离子体、电流或其他热源在1600~2000℃的高温下熔化土壤及其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在此高温下被热解或蒸发而去除,产生的水汽和热解产物收集后由尾气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后排放。熔化物冷却后形成的玻璃体将无机污染物包覆起来,使其失去迁移性。

技术特点:该技术可用于破坏、去除污染土壤、污泥等泥土类物质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大部分无机污染物,但实施时,需要控制尾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一些挥发性的重金属蒸气,且需进一步处理玻璃化后的残渣,湿度太高会影响成本。该技术所需的处理费用较高,约为650~1350美元/m3。该技术通常采用移动装置在现场进行玻璃化操作。

11 机械化学技术(Mechano-Chemical Dehalogenation)

技术描述:机械化学技术主要是指采用球磨研磨的方式引发化学反应。在球磨机中反应物进行混合并彼此紧密接触。研磨降低了颗粒大小并暴露出新的反应表面。研磨中也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与邻近化合物发生反应。由于大部分氯可与钙发生反应形成氯化钙,碳会形成含有氯残余物的黑色石墨残渣,因此通过研磨氧化钙可以成功的破坏DDT和其它有机化合物。

技术特点:在处理前,污染土壤需要用温度可控的旋转磁鼓机进行干燥,含水率应在2%以下。同时土壤需要过筛处理,只有粒径小于

2mm的颗粒才适用于此方法。研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粉尘污染,同时设备噪音较大。但该技术无气体排放物生成,低温运行可以降低二恶英和其它有毒有机化合物产生的可能性。

12 焚烧(Incineration)

技术描述:使用870~1200℃(1400~2200°F)的高温,挥发和燃烧(有氧条件下)有害废物中的卤代和其它难降解的有机成分。

技术特点:通常需要辅助燃料来引发和维持燃烧。尾气和燃烧后的

残余物通常需要处理。场地外焚烧炉土壤处置费用为每公吨土220~1100美元。现场移动单元的处理费用中可以节省土壤运输费用。

13 高温分解(Pyrolysis)

技术描述:高温分解通常定义为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高温所引起的有机物质的化学分解。事实上,完全无氧存在的大气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实际上高温分解系统是在小于氧气化学计量点的条件下操作的。

技术特点:高温分解在加压和操作温度超过430℃的条件下进行。分解的气体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尾气在二次燃烧室中处理,扩充或部分压缩。颗粒去除设备如纤维过滤器或湿式除尘器也是必须的。湿度大会增加处理费用。

14 热脱附/热解吸(Thermal Desorption)

技术描述:热解吸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以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上得以挥发或分离的过程。热解吸系统是将污染物从一相转化成另一相的物理分离过程,热解吸修复过程并不出现对有机污染物的破坏作用,而是通过控制热解吸系统的床温和物料停留时间可以有选择地使污染物得以挥发,而不是氧化、降解这些有机污染物。因此,人们通常认为热解吸是一物理分离过程。

技术特点:该技术应用时,高粘土含量或湿度会增加处理费用,且高腐蚀性的进料会损坏处理单元。热解吸修复过程通常在现场由移动单元完成,该技术所需的运行费用,对于石油类污染土壤一般为32~72美元/ m3,对于其他污染物一般为124~255美元/ m3。

15 填埋法(Landfill Cap)

技术描述:填埋法是修复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填埋层的设计依赖于场地特性和系统将来的用途。填埋可以从一层种植植被的土壤变化到

复杂的多层土壤系统。通常干旱气候条件要求填埋系统简单一些,湿润气候条件可以设计比较复杂的填埋系统。填埋场最重要的组成技术特点:填埋法的费用通常小于其它技术,与修复场地相关的人类健康和生态风险可以有效控制。填埋法可以降低废物处理设施表面的暴露。填埋法不能降低有害废物的毒性,移动性和体积,但是可以减轻和迁移废物。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研究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研究正式版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研究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机械设备在生产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磨损、刮伤、变形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不能得到合理应用而失效,为达到设备科学应用需要对机械设备采取合理且先进的工艺对损坏部分进行修复。因此,基于对机械设备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对设备恢复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及催化剂,是当前社会革新的先进生产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当或长期运行易出

现磨损现象,损伤状况多为配合间隙超标,严重处呈现局部沟槽、表面烧焦变黑等现象,导致配合失效。随着机电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等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使得机械设备维护与修复更加宽广,用于修复机械设备损坏的方法较多,如钳工修复方法,机械修复法,焊修法,电镀法,喷涂法,粘修法。在实际修复中可在经济允许,条件具备,尽可能满足零件尺寸及性能的情况下,合理选用修复方法及工艺。 机械设备零件常见磨损类型 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磨损是摩擦的必然结果,机械设备中约有80%的零件因磨损而失

轧辊失效方式及其原因分析

轧辊失效方式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介绍了轧辊存在剥落、断裂、裂纹等几种失效方式,并重点分析了轧辊剥落和断裂产生的机理,为分析生产实践中轧辊失效原因和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轧辊使用寿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轧辊;失效原因;剥落;断裂;裂纹 1 前言 轧机在轧制生产过程中,轧辊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热轧机轧辊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轧辊与轧件接触加热、轧辊水冷引起的周期性热应力,轧制负荷引起的接触应力、剪切应力以及残余应力等。如轧辊的选材、设计、制作工艺等不合理,或轧制时卡钢等造成局部发热引起热冲击等,都易使轧辊失效。 轧辊失效主要有剥落、断裂、裂纹等形式。任何一种失效形式都会直接导致轧辊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有必要结合轧辊的失效形式,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延长轧辊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2 轧辊的失效形式 2.1 轧辊剥落 轧辊剥落为首要的损坏形式,现场调查亦表明,剥落是轧辊损坏,甚至早期报废的主要原因。轧制中局部过载和升温,使带钢焊合在轧辊表面,产生于次表层的裂纹沿径向扩展进入硬化层并多方向分枝扩展,该裂纹在逆向轧制条件下即造成剥落。 2.1.1支撑辊辊面剥落支撑辊剥落大多位于轧辊两端,沿圆周方向扩展,在宽

度上呈块状或大块片状剥落,剥落坑表面较平整。支撑辊和工作辊接触可看作两平行圆柱体的接触,在纯滚动情况下,接触处的接触应力为三向压应力,如图1所示。在离接触表面深度(Z)为0.786b处(b为接触面宽度之半)剪切应力最大,随着表层摩擦力的增大而移向表层。 图1 滚动接触疲劳破坏应力状态 疲劳裂纹并不是发生在剪应力最大处,而是更接近于表面,即在Z为0.5b的交变剪应力层处。该处剪应力平行于轧辊表面,据剪应力互等定理,与表面垂直的方向同样存在大小相等的剪应力。此力随轧辊的转动而发生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是造成接触疲劳的根源。周期交变的剪切应力是轧辊损坏最常见的致因。在交变剪切应力作用下,反复变形使材料局部弱化,达到疲劳极限时,出现裂纹。另外,轧辊制造工艺造成的材质不均匀和微型缺陷的存在,亦有助于裂纹的产生。若表面冷硬层厚度不均,芯部强度过低,过渡区组织性能变化太大,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疲劳裂纹就可能在硬化过渡层起源并沿表面向平行方向扩展,而形成表层压碎剥落。 支撑辊剥落只是位于辊身边部两端,而非沿辊身全长,这是由支撑辊的磨损型式决定的。由于服役周期较长,支撑辊中间磨损量大、两端磨损量小而呈U 型,使得辊身两端产生了局部的接触压力尖峰、两端交变剪应力的增大,加快了疲劳破坏。辊身中部的交变剪应力点,在轧辊磨损的推动作用下,逐渐往辊身内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研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 术的研究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627-86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研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机械设备在生产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磨损、刮伤、变形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不能得到合理应用而失效,为达到设备科学应用需要对机械设备采取合理且先进的工艺对损坏部分进行修复。因此,基于对机械设备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对设备恢复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及催化剂,是当前社会革新的先进生产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当或长期运行易出现磨损现象,损伤状况多为配合间隙超标,严重处呈现局部沟槽、表面烧焦变黑等现象,导致配合失效。随着机电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等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使得机械设备维护与修复更加宽广,用于修复机械设备损坏的方法较多,如钳工修复

轧辊拆装工艺过程

轧辊拆装工艺过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轧辊装配工艺过程

目录 目录 (1) 1.工作辊装配操作规程 (2) 工作辊驱动侧止推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2) 工作辊驱动侧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3) 工作辊操作侧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7) 工作辊轴承座装配操作规程 (7) 2.支撑辊装配操作规程 (10) 支撑辊四列圆柱滚子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10) 支撑辊止推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13) 支撑辊轴承座装配操作规程 (15) 3.工作辊拆卸操作规程 (17) 4.支撑辊拆卸操作规程……………………………………………… 18

1工作辊装配操作规程 说明:由于工作辊只有驱动侧有止推轴承,并且该止推轴承与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在同一个轴承座中,因此以驱动侧工作辊轴承座的安装为主,操作侧的四 列圆锥滚子轴承参考驱动侧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即可。 工作辊驱动侧止推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作业准备: 装配时,准备图纸L76986。 清洗剂、修磨工具、量具、吊具、吹扫用气体备好。 清洗、检查、测量,修正、确认轴承已修复可以使用后,在轴承滚子及各表面 涂上润滑油。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 油为准。 轴承装配 1)将轴承座内侧朝下放置,装入油封压盖。

承座孔的键对中,把外圈“A- BA”和外圈隔圈放在轴承座中。如图所示。 图图 6)在内圈“A-C”上涂润滑油。将内圈“A-C”放在轴承座中。如果必要的话可使 用吊装工具。如图所示。 7)外圈“BC-C”涂润滑油后装入轴承座。如图所示。 图图 工作辊驱动侧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作业准备 装配时,准备图纸L76986 清洗剂、修磨工具、量具、吊具、吹扫用气体备好。 清洗、检查、测量,修正、确认轴承已修复可以使用后,在轴承滚子及各表面涂上润滑油。 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轴承装配 1)按本手册中所述装好止推轴承。 2)在止推轴承的上面放上止推轴承与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隔环。如图所示。 3)在轴承座的内孔表面上涂上润滑油以后,在整个挡圈表面也涂上润滑油。 将“A-BA”外圈放在轴承座中,用塞尺检查外圈是否靠紧轴承座挡肩,对好 负荷位置号,小心将外圈装入轴承座,确认负荷位置记号是否处在最大负荷 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外圈发生倾斜,用铜棒修正位置) 图图

堆焊技术修复轧辊

堆焊技术修复轧辊v 堆焊技术是利用焊接方法进行强化机械零件表面的一种维修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改变零件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完善其性能,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目前在国内外冶金行业使用的堆焊技术有喷镀、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电渣焊,其中轧辊埋弧焊是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经济效益较好的优点。 轧辊堆焊是指去除轧辊表面的疲劳层或缺陷后,用合适的堆焊材料、采用科学的工艺方法将其修复至原始辊径的过程,它的主要优点是轧辊使用前后的辊径不变,且堆焊后的轧辊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耐磨性、耐冷热疲劳性,使用寿命普遍能提高一倍以上,能够极大的降低吨钢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项技术已是成熟技术,先后在宝钢、鞍钢、重钢、太钢、济钢等钢铁企业得到很好得推广应用,堆焊最大轧辊单重为58吨,堆焊层单面厚度最大达120mm,堆焊后使用效果得到客户认可。 严格执行正确的轧辊堆焊工艺,是保证轧辊堆焊质量的好坏及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轧辊堆焊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1.1 堆焊前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对堆焊孔型进行粗加工,去除轧辊表面的疲劳层及缺陷,特别是裂纹必须彻底清除,对多次堆焊的轧辊,应经超声波探伤,检查内部情况,在确认无裂纹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焊接。 3.1.2 预热 由于轧辊及堆焊材料均为含炭量和合金元素较高的材料,加之轧辊辊径大、刚性大、冷却速度快,很容易在焊接时造成脆性区,并且由于温度不均形成很大的热应力造成裂纹。为了防止裂纹的发生,堆焊前必须对轧辊进行预热,预热温度由辊身及堆焊材料成分而定。为了使轧辊表面得到均匀的硬度,预热温度应在材料的Ms点以上。为了减少热应力,加热速度也应当控制,特别是大轧辊,升温速度开始100℃采用约20℃/h,之后可为40℃/h。要求均匀加热。 3.1.3 焊接 焊接是堆焊成败的关键环节,要获得理想的堆焊层必须综合考虑某些可变因素,如:焊接电压、焊接速度、轧辊转速、轧辊的保温、焊接电流、焊接材料等,对一些含碳及合金元素高的辊芯,为防止脆性区的裂纹,除一定的预热措施外,多采用低碳低合金过渡层进行预先堆焊过渡层。 3.1.4 焊后处理 这是轧辊堆焊的最后一道工序,为了减少由于表面和内部冷速不一造成体积应力而引起裂纹,要控制冷速。一般控制冷速和加热速度大致相同,冷至100℃时要保温一定时间,冷至50℃以下可不再控制冷速。为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必须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视轧辊使用条件,一般控制在450~600℃之间。回

中国轧辊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轧辊行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轧辊消耗为吨钢1.0千克~ 1.2千克,年消耗各种冷热轧辊总量超过90 万吨,价值150 多亿元. 我国轧辊业基本能满足国内轧钢业需求并出口海外,目前年出口量已经接近 3 万吨。 翟广泉剖析了我国轧辊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他指出,我国轧辊业 基本能满足国内轧钢业需求并出口海外,目前年出口量已经接近 3 万吨。但是,主要矛盾仍然突出,即低档次产品供大于求,制造厂竞相压价,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部分品种还要靠进口来补充。拥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型轧辊制造企业借机进一步做强做大,如中钢邢机、江苏共昌、常州英凯、唐山联强等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轧辊生产依然红火,而不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轧辊企业已经停产或减产。轧辊业跟随钢铁业脚步,同样出现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轧辊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等级良莠不齐。轧辊制造厂家超过300 家,真正能为现代化轧机供应轧辊的不足50 家,能够进入像宝钢、首钢、武钢这些国有大钢企的也仅有30 多家。大部分轧辊制造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综合技术水平较低,依然采用手工作业,凭经验、感觉的操作方式仍是生产现场的主流,生产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轧辊制造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 存和发展,必须在“阵痛”中实施重大变革:一是继续引进或合资采用

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使国内轧辊制造技术在短期内能有质的飞跃。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强轧辊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投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的产品或采用校企联合开发的方式合作开发新品种。三是坚持科技质量为先,加强轧辊铸造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拓展国际空间,加大出口的力度,力争在世界上打造出轧辊的中国品牌。四是必须开展战略性重组与合作,实施强强联合,逐步改变中国轧辊制造“小而散、多而乱”的现状,提高与国外轧辊竞争的能力。废旧辊强化包覆再造术成亮点 由于钢铁业的发展更突出降本增效、灵活排产的需求,相应地,轧辊再制造修复循环使用和旧轧辊原地强化使用等成为轧辊制造业发展的亮点。据江苏丹阳恒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刚介绍,为了满足轧钢生产的实际需要,我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轧辊,每年进口高端轧辊约3万吨,消耗外汇约2亿美元。目前,我国轧辊消耗为吨钢1.0千克?1.2千克,年消耗各种冷热轧辊总量超过90万吨,价值150多亿元。其大量消耗,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故提高轧辊质量,延长轧辊寿命,不仅能节省大量的轧辊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因此,不断研发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设备投资小的新型复合轧辊制造工艺技术和装备,以实现低成本、高性能轧辊的生产,从而制造出具有更高性能的新型复合轧辊,是今后轧辊技术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国每年热、冷轧辊和支承辊的报废量分别为100多万吨、

场地环境修复专业技术培训大纲1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价1

附件一 场地环境修复专业技术培训大纲 一、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价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场地环境特征、场地环境调查程序和调查方法,以及场地环境评价方法。 2、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了解场地环境特征; 2)熟悉场地环境调查程序和调查方法; 3)掌握场地环境评价方法的内容 二、场地环境修复技术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场地修复技术的概念和方法,了解和掌握各类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及装备,熟悉场地修复技术方案及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原则及方法,掌握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方法。 2、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掌握场地修复技术概述与方法筛选 2)了解及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装备 3)了解及掌握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技术 4)了解及掌握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异位修复技术及装备 5)熟悉非金属矿山场地环境恢复与治理 6)熟悉金属矿山场地环境恢复与治理 7)熟悉能源矿山场地环境恢复与治理 8)了解及掌握地下水修复技术及装备 9)熟悉场地修复技术方案、可行性报告以及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原则与编制方法

三、修复工程实施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过程监测与竣工报告编写。 2、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了解及掌握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熟悉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的过程监测; 3)熟悉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的竣工报告编写 四、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监理、验收与管理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监理职责、工作内容与考核指标,掌握修复工程的验收程序、验收监测与验收报告的编制。 2、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了解和掌握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的监理职责 2)掌握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与考核指标 3)掌握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的验收程序、验收监测与验收报告的编制 五、场地修复现场考察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场地环境现场考察的内容、程序及方法。 2、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了解场地环境现场考察的重要性 2)掌握场地环境现场考察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注: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自学及实践课程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轧辊工艺及如何修复轧辊问题的总结

轧辊工艺及如何修复轧辊问题的总结 一、轧辊是如何分类的? 轧辊是使(轧材)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是决定轧机效率和轧材质量的重要消耗部件。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它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轧辊种类很多,常用的轧辊材料分类有铸钢轧辊,铸铁轧辊和锻造轧辊三种。其中铸钢 轧辊和铸铁轧辊均属于铸造轧辊,都是铸造成型,只是铸造材料不同罢了。 铸造轧辊:是指将冶炼钢水或熔炼铁水直接浇注成型这一生产方式制造的轧辊种类。 锻造轧辊: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 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轧辊的加工方法。 二、轧辊都用于哪些机器? 轧辊根据辊身不同的硬度,所用场合也不同:(1)轧辊辊身硬度约为HRC30-40,用于 开胚机、大型型钢轧机的粗轧机等;(2)轧辊辊身硬度约在HRC60-85,用于薄板、中板、 中型型钢和小型型钢轧机的粗轧机及四辊轧机的支撑辊;(3)轧辊辊身硬度约在HRC85-100,就用于冷轧机。 三、各种材料的轧辊的加工工艺是什么? (1)铸铁轧辊的加工工艺:冶炼—铸造—软化处理—粗加工—热处理(提高硬度)—精加工—探伤检验—成品。 (2)铸钢轧辊的加工工艺:以合金铸钢轧辊为例:冶炼—铸造—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性能、探伤等检测—成品。 (3)锻钢轧辊的加工工艺:以冷轧工工作辊为例:精选原材料→EBT初炼→LF精炼→真空脱气→浇注成型→电渣重熔→锻造→球化退火→粗加工→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半精 加工→探伤检测→预热处理→双频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精加工→硬度、超声波及金相 →包装出厂。 四、加工轧辊时常出现的问题? 目前,轧辊企业为了获得轧机的工作效率和降低轧辊的消耗,多采用高硬度的轧辊,也 正是由于轧辊的硬度提高,给加工轧辊的机械厂带来难度。大型企业均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高 硬度轧辊,但小型企业还是采用普通车床加工轧辊,加工过程中常出现机床振动大,车削困 难和表面光洁度不好等问题,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五、如何选择刀具加工高硬度的轧辊? 随着刀具行业的不断研究,先后推出了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和立方氮化硼刀具(CBN 刀具),下面就根据研发顺序简单介绍一下。 对于高硬度轧辊的加工,首先采用的是硬质合金刀具,由于轧辊辊身硬度一般在HRC45 以上,尤其是部分合金铸铁/铸钢,硬度可达HSD90以上,硬质合金根本就加工不动。之后推出的是陶瓷刀具,陶瓷刀具各方面的加工性能都高于硬质合金刀具,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脆性大,并且部分大型轧辊是铸造件,难免会出现铸造缺陷(如硬质点,夹砂,气孔等),遇到 以上问题易崩刀,加工效果不好。之后通过刀具行业的不断研发,研制出立方氮化硼刀具, 硬度高于硬质合金刀具和陶瓷刀具,虽然脆性大,但相比于陶瓷刀具还是较抗冲击的。但加 工高硬度的轧辊,加工效果还是不理想。之后华菱超硬研制的非金属粘合剂立方氮化硼刀具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XX与工作流程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XX与工作流程 一、工作内容简介 (1)场地环境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指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及污 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 *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地方人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 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接受,调查活动可结束。 第二阶段:是以采样和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活动; 以及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 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以及清洁对照点浓度(有土壤环境背景的无机物),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详细采样分析是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定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第三阶段: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第三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的参数。本阶段的调查工作可单独进行,也可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 (2)场地环境调查 在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 如计算得到的场地风险结果未超过可接受水平,则结束风险评估工作,如场地风险结果超过可接受水平,则计算土壤、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 风险控制值是指根据标准规定的用地方式、暴露情景和可接受风险水平,采用标准确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场地调查获得相关数据,计算获得的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限制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3)土壤修复

轧辊的失效及其修复---激光焊接修复前景

轧辊的失效及其修复---激光焊接修复前景(2009-04-14 12:44:46) 标签:杂谈分类:焊接 0前言 轧辊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轧制生产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我国轧辊材料供应不足、价格较高,一旦轧辊表面磨损失效,整个轧辊报废,将造成巨大的材料浪费。如何修复失效轧辊,一直是轧辊制造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轧辊失效的最普遍原因是早期磨损失效。而轧辊的耐磨性决定于轧辊工作表面的硬度,通过合理的热处理方式可以满足轧辊的硬度要求。本文比较了轧辊修复常用的几种表面热处理工艺,同时展望了激光表面合金化热处理工艺修复轧辊的发展前景。 1轧辊概述 轧辊是使(轧材)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是决定轧机效率和轧材质量的重要大型消耗性部件。轧辊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强度、硬度、耐用性及耐热性(热轧工作条件下)。轧辊根据其工矿条件分为冷轧辊和热轧辊,下面分别介绍。 1.1轧辊工作条件及用材分析 ⑴冷轧辊工作条件及用材分析 冷轧辊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轧制循环应力、强力摩擦和挤压、瞬间高温和强烈冲击[1],轧件的焊缝、夹杂、边裂等问题也对轧辊有影响。 根据冷轧辊的工作条件,辊面需具有高而均匀的表面硬度(>62HRC)、深的淬硬层(不应小于辊身直径的1.5%,且不得小于5mm);辊身边缘的硬度应较低;颈部具有较低的硬度(32~35HRC)。总之,冷轧辊要有抵抗因弯曲应力、扭转应力、剪切应力引起的开裂和剥落的能力,同时也要有高的耐磨性、接触疲劳强度、断裂韧性和热冲击强度等。冷轧辊的发展方向是在进一步提高强度、硬度和淬硬层深度的同时,保证一定的韧性。 冷轧辊的材料应具有高的含碳量并含有加深淬透性、淬硬性并细化晶粒的合金元素。国内外冷轧工作辊一般使用的材质有GCr15、9Cr2、9Cr、9CrV、9Cr2W、9Cr2Mo、60CrMoV、80CrNi3W、8CrMoV、86CrMoV7、Mo3A、87CrMnMo、9Cr2Mn等。 ⑵热轧辊工作条件及用材分析 热轧辊常工作在700℃~800℃(有时其接触的轧材高达1200℃)的高温环境,与灼热的钢坯相接触,承受强大的轧制力,表面承受轧材的强力磨损,反复被热轧材加热及冷却水冷却(可被冷却水冷却至100℃~150℃),经受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热疲劳作用[2]。 热轧辊的工作条件要求热轧辊材料必须具有高的淬透性,低的热膨胀系数,高的热传导能力、高温屈服强度、抗氧化性、高温蠕变强度,优良的抗回火能力,材质均匀,表面硬度均匀等。热轧辊的发展主要在于提高其耐磨性。其材料包括锻钢轧辊、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普通冷硬铸铁、低NiCrMo、中NiCrMo、高NiCrMo 铸铁材料、铸钢轧辊、球墨复合铸铁轧辊、半钢和高硬度特殊半钢材质、高铬铸铁、半高速钢和高速钢等。 1.2轧辊失效形式及分析 冷轧辊使用中的主要失效形式有辊面裂纹和剥落、辊面磨损、划伤、粘辊、轧辊断裂等。热轧辊主要失效形式有热疲劳引起的热龟裂和剥落、辊身表面磨损、轧辊断裂、过回火和蠕变、缠辊,失效面几乎覆盖整个工作面[2,3]。 冷、热轧辊最普遍的失效形式都是辊面剥落和磨损,下面分别介绍。 ⑴辊面裂纹和剥落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试题及答案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 字体:大中小 | 打印 | 关闭 | 76.0分,用时2969秒,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不能提供热力燃烧法(包括蓄热燃烧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所需要热能的选项是 ()。 A.辅助燃料燃烧 B.废气本身的燃烧热能 C.蓄热装置所贮存的反应热能 D.高温蒸汽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2.催化燃烧装置的进气温度宜低于()。 A.40℃ B.140℃ C.240℃ D.400℃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3.当含炽热颗粒物的气体袋式除尘时,预处理装置是()。 A.火星捕集器 B.气流分布 C.预除尘 D.换热器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4.除尘系统自动控制及检测系统应包括的内容是()。 A.运行控制 B.参数检测 C.状态显示 D.就地控制 E.工艺联锁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5.不能作为脱销还原剂的选项是哪个?() A.液氨 B.氨水 C.硫酸铵 D.尿素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工业上常用吸附剂有哪些()。 A.活性炭 B.分子筛

C.焦炭 D.硅胶 E.活性氧化铝 用户答案:[ABDE] 得分:8.00 2.无机卤化物废气包括哪些?() A.氟化氢 B.四氟化硅 C.硫化氢 D.溴气和溴化氢 E.氯气和氯化氢(盐酸酸雾) 用户答案:[ABDE] 得分:8.00 3.输送200℃燃气锅炉烟气时,不能选择以下哪些风机类型()。 A.防爆型风机 B.煤粉风机 C.排尘风机 D.高温风机 E.防腐风机 用户答案:[AD] 得分:0.00 4.使用湿式除尘器时会存在以下哪些问题()。

轧辊的使用与维护

轧辊的使用与维护 技术部胡国红针对近段时间薄板车间频繁爆辊现象,技术部前期已制订并发放了《冷轧工作辊和支承辊技术要求》,近期又陆续发放了《轧辊的使用和维护规定》,《轧辊磨削前后时效规定》等制度性文件。要求各相关环节从轧辊进货、储存、运输到使用、修磨和事故处理等过程都严格按规定执行。这将有利于减少轧辊质量事故的发生,延长轧辊使用寿命,降低轧辊消耗,提高各分公司的生产效益。 通常,轧辊出现不正常爆辊、剥落等早期失效事故,有着很复杂的原因,可能与轧辊内在质量(包括轧辊的坯料材质、浇注、锻造与热处理等冶金缺陷)直接有关;也与我们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存在欠缺密切相关,质量好的轧辊如果没有正确操作和维护,也很容易出现事故。现在我们已经提高了对轧辊的验收要求,凡不符合轧辊验收标准的,一律拒收。我们除了对进货验收从严控制,还必须加强平时在轧辊使用和维护上的管理工作。 用于冷轧薄板的轧辊,常用高碳铬钢,铬钼钢或铬钼钒钢锻造而成,俗称锻钢冷轧辊。轧辊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在轧制过程中,它要承受压应力,弯曲应力、扭转应力、接触疲劳应力和热疲劳应力。为了使轧出的薄板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较好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轧辊辊身表面具有极高的硬度和硬度均匀性。由于轧辊连续进行轧制作业,表面磨损,易形成橘皮状缺陷或裂纹,经常需要修磨后再继续使用,因此还要求轧辊具有较深的有效硬化层深度。为使轧辊具备这些基本性能,在加工制造中,对合金钢制作的轧辊进行强烈的喷水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使轧辊内部存在很高的残余内应力,当它与轧制应力综合作用超过轧辊的疲劳强度时轧辊就会产生表面疲劳裂纹、剥落或断辊等早期失效,严重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 关于轧辊的使用和维护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在《轧辊的使用和维护规定》都有明确规定,这里需要再强调两点: 第一,轧辊硬度的选择,应根据轧制要求进行确认。 通常冷轧工作辊表面硬度的技术要求在HS85-95之间,粗轧一般选用85-90,精轧一般选用90-95;中间辊选用HS80-85,支承辊选用HS65-70,连轧机最后一台的支承辊硬度可以相应提高点但也不应高于HS75。经淬火处理,轧辊表面脆硬,抗冲击力差,必须避免剧烈碰撞;同时硬度越高脆性也越大,因此表面硬度并非越高越好,应根据轧制要求进行确认。冷轧开坯、粗轧等表面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可选用硬度较低的轧辊,如连轧机除最后一道,前几台的工作辊都可以取下限。辊面硬度较低的轧辊,残余内应力较低,抗事故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第01讲《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一)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中的通用技术要求。(通用性) 本标准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中的通用技术规范,适用于常规的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普遍性) 对于已有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同时执行本标准和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对于没有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执行本标准。(是通则,覆盖专项工程规范)本标准可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覆盖工程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引用的诸多文件均是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和政策法规。 强调引用文件版本的有效性、实时性。 本标准对各专业技术要求起到索引作用。 3 术语和定义 3.5 烟气调质 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调整烟气(尘)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调节烟气温度、湿度、粉尘比电阻等等 3.6 液气比 指吸收工艺中,处理单位体积废气所使用的吸收液体积,单位为L/m3。 3.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等于0.01kPa 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3.10 重金属 指比重(密度)大于4g/cm3或5g/cm3、对生物体有毒性的金属。 4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一般规定 4.1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 4.2 大气污染治理应遵循综合治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4.4 大气污染治理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减少污染气体的处理量。 4.5 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减少二次污染。对产生的二次污染,应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治理后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4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一般规定 4.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总图布置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规定。净化系统、主体设备和辅助设施等的总图布置应符合GBZ1、GB50016、GB50187等国家及行业相关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保设计规范、规定和规程的要求。 4.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不宜靠近、穿越人口密集的区域,布置于主导风向的

机械零件的常用修复技术

目录 引言 (1) 一、钳工修复与机械修复 (1) 1.1钳工修复 (1) 1.2机械修复 (1) 二、焊接修复 (2) 2.1焊补 (2) 2.2堆焊 (2) 2.3钎焊 (2) 三、热喷涂修复法 (3) 3.1概述 (3) 3.2热喷涂工艺 (3) 四、电镀修复法 (4) 4.1电镀修复法 (4) 4,2镀铁 (4) 4.3电刷镀 (4) 五、胶接修复法 (5) 5.1概述 (5) 5.2胶接 (5) 六、其他修复方法简介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机械零件的常用修复技术 摘要:机械设备中难免会因为磨损,氧化,刮伤,变形等原因而失效,需要采用 合理的,先进的工艺对零件进行修复。常用修复方法很多如钳工修复方法,机械修复法,焊修法,电镀法,喷涂法,粘修法,等等。 关键词:钳工机械热喷涂胶接

引言 现代设备是现代科技的荟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社会革新主要是先进生产力的革新,追求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是21世纪制造业的奋斗目标。机电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等特点一方面使设备更容易操作,另一方面却使得设备的维修与诊断更加困难。机械零件的常用技术,目的在于给大家介绍一些生产维修中常用的修理技术,将分六章为大家详细阐述。在实际修复中可在经济允许,条件具备,尽可能满足零件尺寸及性能的情况下,合理选用修复方法及工艺。 一、钳工修复与机械修复 1.1钳工修复 钳工修复包括绞孔,研磨,刮研,钳工修补。绞孔是为了能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减少表面粗糙度值,主要用来修复各种配合的孔,修复后其公差等级可达IT7--IT9,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3.2-0.8.在工件上研掉一层极薄表面层的精加工方法叫研磨。可得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用刮刀从工件表面刮去较高点,再用标准检具涂色检验的反复加工过程称为刮研。刮研是一种间断切削的手工操作,它不仅具有切削量小、切削力小、产生热量小、夹装变形小的特点,而且由于不存在机械加工中不可避免的振动、热变形等因素,所以能获得很高的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把工件表面刮成中凹或中凸等特殊形状,这是机械加工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刮研是手工操作,不受工件位置和工件大小的限制。刮研是一种间断切削的手工操作,它不仅具有切削量小,切削力小,产生热量小,夹装变形小的特点。 1.2机械修复 包括局部更换法、换位法、镶补法、金属扣合法、修理尺寸法、塑性变形法等,这些方法可利用现有的简单设备与技术,进行多种损坏形式的修复。其优点是不会产生热变形;缺点是受零件结构、强度、刚度的限制,难以加工硬度高的材料,难以保证较高精度。局部更换法若零件的某个部位局部损坏严重,而其他部位仍完好,一般不宜将整个零件报废。可把损坏的部分除去,重新制作一个新的部分,并以一定的方法使新换上的部分与原有零件的基本部分连接在一起成为整体,从而恢复零件的工作能力,这种维修方法称局部更换法。如结构复杂的重型机械的齿圈损坏时,可将损坏的齿圈卸掉,再压入新齿圈。新齿圈可事先加工好,也可压入后再行加工。连接方式用键或过盈连接,还可用紧固螺钉、铆钉或焊接等方法固定。局部更换法适用于多联齿轮局部损坏

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术要点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防治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本技术要点,是对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环境监理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效果评估报告等开展技术审查的工作指引。 相关工作内容还应按国家和地方对建设用地环境管理要求开展。 本技术要点由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及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本技术要点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技术要点起草单位: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第1章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 对从业单位的要求:从业单位在本市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相关从业活动前需到我局登记,且近年无环境保护、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等部门不良信息记录。 对监测单位的要求:监测单位应在本地设有获CMA资质的实验室,水质和土壤类能力范围涵盖应包括且不限于重金属(Pb、As、Cd、Cr、Hg、Ni等)、总石油烃(地下水中为石油类)、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挥发性有机物(VOC)、pH值等,其检测能力应达到场地需检测因子的75%以上。[s1] 一、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 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包括在场地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阶段形成的各类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应在原有工业企业所在场地完全停产,且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储罐(槽)拆除后进行。 技术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一)形式要求 1.送审报告应加盖场地责任单位和场地调查单位的公章。 2.应附具从业人员责任页,明确项目负责人,各分项工作承担者,从业单位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明确报告的审核、审定人员,上述人员均需亲笔签字确认。 (二)报告需通过收集或制作的相关图件和图片包括:

轧辊

工作辊材质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板坯厚度大,轧辊必须具有较好的咬入性。 (2)板坯温度高,轧制速度较慢,轧件和轧辊接触时间较长。轧辊必须具有较好的抗热裂性、抗热疲劳性。 (3)工作辊直径大(Φ1210/1110mm)、辊身长度大(5050mm),承受的轧制力高,主电机带动工作辊传动。要求轧辊有较高的抗断裂性,轧辊辊身和辊颈必须有较高的强度。 (4)高的轧制温度也要求轧辊具有高温耐磨性。 (5)由于粗轧和精轧在同一机架完成,所以既要考虑到粗轧时轧件厚度大,宽度小,轧辊所受冲击大,轧辊使用面积少,轧件与轧辊间易出现打滑等。也要考虑精轧时,轧件宽而长,轧辊使用面积大。同时,单机架四辊轧机,在轧制低合金专用钢和高强度品种钢时,要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通常进行交叉轧制,轧制温度低,轧制力大。要求轧辊具有耐磨性好、抗热裂性好、耐表面粗糙能力好、强度高、对热的敏感低等性能。 传统的四辊精轧机,往往是前面有一架粗轧机(二辊、三辊或四辊)。粗轧用四辊轧机工作辊通常采用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近年来,开始使用高铬铸铁轧辊,这种轧辊组织中碳化物含量较高,摩擦系数小,硬度高,耐磨性能优良。但对热的影响十分敏感,易打滑,而且出现卡钢等事故时形成的热裂纹较深。而精轧机轧辊工作条件相对较好,热影响及机械冲击也小,选择材质时主要考虑耐磨性和耐表面粗糙能力,保证钢板表面质量。5m宽厚板四辊轧机的粗轧和精轧都是同样的轧辊来完成。经过多年的实践,同时考虑到其他新开发新品种如高速钢轧辊等价格昂贵等因素,5m宽厚板轧机的工作辊采用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 这种轧辊多采用立式离心复合铸造而成。由于外层镍、铬、钼等合金元素的作用,珠光体转变推迟,因而铸态下的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残奥+碳化物+短片状石墨。经过热处理后的组织为贝氏体+少量马氏体残奥+碳化物+短片状石墨。轧辊心部组织为贝氏体+片状石墨或珠光体+少量碳化物(+牛眼状铁素体)+团球状石墨。其典型成分范围如表: a、基体组织控制为贝氏体,强度高,韧性好。 b、耐磨质点碳化物虽仍是M3C型,但(Fe. Cr)3C型增多,硬度高,耐磨性好。 c、基体组织中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导热性好,抗热烈性高,石墨的自润滑作用可以保证轧材表面质量防止粘辊。 d、外层中自外向里石墨含量逐渐增多,工作层内存在一定的硬度降落。 e、心部采用灰口铸铁,韧性高,或采用球墨铸铁,强度高。基于轧制力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高镍铬铸铁复合轧辊的心部主要采用高强度球墨铸铁。 轧制吨位 在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情况下,每对轧辊使用到报废尺寸,直径上平均毫米轧制量为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及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要做好防治措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aa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 调整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不合理是造成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是十分必要的。调整工业布局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调整工业结构就是在保证实现本地区经济目标的前提下,优选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工业结构,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快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控制工业污染。 (2) 改善能源结构,积极采取节能措施 以国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契机,加快城市能源结构调整;通过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广电、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城市原煤的消费量,推广洁净煤技术,促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有效控制煤烟型污染。《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原则要求燃煤SO2的排放应推行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提高煤炭质量、高效低污染燃烧以及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技

术的经济可行性,严格二氧化硫排放污染控制要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首先要限制高硫煤的生产和使用,对于电厂锅炉、大型工业锅炉和炉窑鼓励使用高硫分燃煤,并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对于中小型工业锅炉和炉窑,应优先使用优质低硫煤、洗选煤等低污染燃料或其他清洁能源;对于城市居民炉灶鼓励使用电、燃气等清洁能源或固硫型煤替代原煤散烧,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尽快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销费比例。 (3) 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越高,向环境排放的废物就越少,使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生产过程的排污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发展工业生产、保护环境的生产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 (4)完善城市绿化系统、发展植物净化 在城市和工业区有计划、有选择地增加绿地面积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具有长效功能的重要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最大限度减少裸露地面,降低城市大气环境中悬浮颗粒物浓度。 (5)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推广 利用除尘装置除去废气中的烟尘和各种工业粉尘,采用气体吸收法处理有害气体,应用冷凝、催化转化、吸附和膜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试题库完整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试题 库完整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二、选择题 1.用(C)可检测与零件表面相通的微观缺陷。 A.磁粉探伤 B.超声波探伤 C.渗透探伤. D.感觉检测法 2.习惯上称(A)润滑为干油润滑. A.润滑脂 B.润滑油 C.油雾 D.油气 3.四种装配方法中.采用(D)法比较少。 A.选配 B.调整 C.修配 D.完全互换 4.这种(B)方法由于能达到检验精度要求.所以应用最广。 A感觉检验 B.测量工具和仪器检验 C.物理经验 D.化学检验 5.优级扣合法也称(A) A.加强扣合法 B.热扣合法 C.强固扣合法 D.强密扣合法 6.这种(B)比其他扣合法更为简单实用.多用来修复大型飞轮齿轮和重型设备的机身等。 A.加强扣合法 B.热扣合法 C.强固扣合法 D. 优级扣合法 7、机械设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表现的可靠性是() A、使用可靠性 B、固有可靠性 C、环境可靠性 8、摩擦表面没有任何润滑介质的润滑是() A、边界润滑 B、半干滑润滑 C、半液体润滑 D、无润滑 9、对于磨损的键槽通常采用的修复法事() A、局部修复法 B、换位修复法 C、镶套法 D、钳工修复法 10、不能用变位切削法修复的齿轮失效形式是() A、疲劳点蚀 B、齿面剥落 C、齿面塑性变形 D、轮齿折断

11、()零件的焊接性最好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铸铁 12、利用粘接工艺修复的零件.只适用于()以下地场合。 A、300℃ B、250℃ C、200℃ D150℃ 13、预防检修的主要特征是() A、定期检查.定期修理 B、定期检查.定项检查 C、定期检查.按需要修理 D、按需检查.按需修理 14、磁粉探伤有灵敏度.操作简单迅速的特点.氮其探伤深度一般不超过() A、5mm B、10mm C、15mm D、20mm 15、清洗一般的机械零件.应优先选用(c )为清洗剂 A、汽油 B、煤油 C、合成清洗剂 D、四氯化碳 16、用涂色法检查机床导轨的直线度和平面度一般常用() A、平尺 B平板 C、方尺 17、采用电镀法修复失效零件的尺寸.如果要求镀较厚的镀层.可采用镀(c )工艺。 A、络 B、铜 C、铁 D、镍 18、拆卸零件时应注意识别零件的拆出方向.一般阶梯轴的拆出方向总是朝向轴、孔的(b )方向 A、任意 B、小端 C、大端 D、均可 19、在卧式车床上.用两顶尖支撑工件车外圆时.产生了较大锥度误差是由于( c)误差早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