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一 传统文化、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物质的量(过关检测)(word版含答案)

测试一     传统文化、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物质的量(过关检测)(word版含答案)
测试一     传统文化、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物质的量(过关检测)(word版含答案)

测试一 传统文化、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物质的量(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2020年北京海淀)材料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与类型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人面

鱼纹陶盆

“马踏飞燕”铜奔马

宇航员的航天服

光导纤维 【答案】D

2、(2020年北京顺义)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 答案 A

3(2020年湖北利川)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 .“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答案 C

4..[2020北京] 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NaCl 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 Na++Cl?CuCl2Cu2++2Cl?CH3COOH CH3COO?+H+H2(g)+Cl2(g)2HCl(g)

ΔH=?183kJ·mol?1

【答案】B

5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钠离子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质量数为35的核素氯:1735Cl

D.NaCl的形成过程:

答案 B

6.(2020年北京西城)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不属于

...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海水晒盐C.钢铁生锈D.食醋除水垢

答案:B

7、(2020年北京海淀期末)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

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右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Na+

B.溶液中含有N A个Na+

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

是由于Cl-水解导致

答案:C

8.(2020年北京西城)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中阴离子数为0.2 N A

B.1 mol 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 N A

C.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4 N A

D.0.1 L 0.5 mol·L? 1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 N A

答案:A

9.(2020年湖北武汉)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代文献对KNO3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答案 A

10.如图是某学校购买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硫酸化学纯

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3

质量分数:98%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 g H2

C.配制1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25 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 mol·L-1

答案 C

1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D、T表示同一种核素

B.MgCl2的形成过程

C.Cl-的结构示意图:

D.NH4Cl的电子式:

答案 B

12.PM2.5是指直径≤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某实验小组同学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测得该试样呈酸性,各离子浓度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溶液的pH 为( )

A.2 B.4 C.1 D.6

答案 B

13.用20 mL 18.4 mol·L-1浓H2SO4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使反应混合物冷却,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定容到100 mL,测得SO2-4浓度为3.18 mol·L-1,则此时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0 mol·L-1B.0.75 mol·L-1

C.1.00 mol·L-1D.3.18 mol·L-1

答案 A

14.[2020新课标Ⅱ] 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答案】B

15.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充满35Cl2,乙容器中充满37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

B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

C .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

D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 答案 B

1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 g 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5N A B .标准状况下,18 g 冰水中共价键的数目为N A C .56 g 铁与71 g Cl 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 A

D .7.8 g Na 2O 2与足量的水(H 218O)反应生成的氧气所含的中子数为0.5N A 答案 A

17.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 Cl 2与0.2 mol CH 4在光照下充分反应生成HCl 的分子数为0.1N A

B .常温下,1 L pH =12的氨水中加入足量盐酸,生成NH +4数为0.01N A

C .100 g 34%的H 2O 2中加入MnO 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D .0.1 mol 乙醇与0.1 mol 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0.1N A 答案 A

18.下列关系图中,A 是一种正盐,B 是气态氢化物,C 是单质,F 是强酸。当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 是强碱时,过量的B 跟Cl 2反应除生成C 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A ——→X

B ——→Cl 2

C ——→O 2

D ——→O 2

E ——→H 2O

F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X 是强酸时,A 、

B 、

C 、

D 、

E 、

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 可能是H 2SO 4 B .当X 是强碱时,A 、B 、C 、D 、E 、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 是HNO 3 C .B 和Cl 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当X 是强酸时,C 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0分)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分类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有如图分类形式,这种分类方法层次分明、简洁直观。

①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四种物质,采用下列分类标准,无法将其中两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具有还原性B.属于氧化物

C.碳元素化合价相同D.属于电解质

③实验室常根据物质分类的原则存放药品,某学校实验室其中的四个药品柜已经存放了如下部分药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晶体碘,应该将它存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柜 B.乙柜 C.丙柜 D.丁柜

④“三酸(硫酸、盐酸、硝酸)”与“两碱(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发生反应。将一定量的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直至有少量气泡产生,此过程中共发生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_个。

(2)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很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取少量某油漆的原料Fe2O3(红棕色粉末),加入适量浓盐酸,反应后得到棕黄色溶液,取少量棕黄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再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2 mL上述棕黄色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______色,停止加热,证明所得分散系类型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

答案(1)①树状分类法②D ③B ④3

(2)Fe3++3OH-===Fe(OH)3↓红褐丁达尔效应

20.(12分) (2020年北京海淀)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配制酸性KMnO4标准溶液]如图是配制50 mL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

(2)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3)如果按照图示的操作所配制的溶液进行实验,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将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酸性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 x++10CO2↑+8H2O,则式中的x=________。

(5)滴定时,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可确定反应达到终点。

(6)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________mg·cm-3。

答案(1)②⑤(2)50 mL容量瓶

(3)偏大(4)2

(5)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1.2

21.(12分) 烟道气中的NO 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Ⅱ.NO x含量的测定

将v 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 x完全被氧化为NO3?,加水稀释至100.00 mL。量取20.00 mL 该溶液,加入v1 mL c1mol·L?1 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

(5)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

(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3Fe 2++NO 3?+4H +

NO↑+3Fe 3++2H 2O

Cr 2O 72?+ 6Fe 2+ +14H +

2Cr 3+ +6Fe 3++7H 2O

则气样中NO x 折合成NO 2的含量为_________mg·m ?3。

(8)判断下列情况对NO x 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 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___________。 若FeSO 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答案】2NO+3H 2O 2=2H ++2NO 3–+2H 2O 锥形瓶、酸式滴定管偏低偏高

22.(12分) (2020年自编题)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

取0.100 0 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SO 2气体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 00 mol·L -1的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 2Cr 2O 7标准溶液25.00 mL 。

已知:SO 2+2Fe 3++2H 2O===SO 2-4+2Fe 2++4H + Cr 2O 2-7+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1)样品中FeS 2的质量分数是(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煅烧10 t 上述黄铁矿,理论上产生SO 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L ,制得98%的硫酸质量为________t 。

解析 (1)据方程式:4FeS 2+11O 2=====高温

2Fe 2O 3+8SO 2

SO 2+2Fe 3++2H 2O===SO 2-

4+2Fe 2++4H + Cr 2O 2-7+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得关系式:

Cr 2O 2-7~6Fe 2+~3SO 2~32FeS 2

1 mol

3

2

mol 0.020 00 mol·L -1×0.025 00 L

m (FeS 2)120 g·mol -1

m (FeS 2)=0.090 00 g ,样品中FeS 2的质量分数为90.0%。 (2)4FeS 2+11O 2=====高温

2Fe 2O 3+8SO 2 4 mol

8 mol

10×106×0.9

mol n(SO2) 120

n(SO

)=1.5×105 mol

2

V(SO

)=3.36×106 L

2

由SO2~SO3~H2SO4

1 mol 98 g

1.5×105 mol m(H2SO4)×98%

得m(H2SO4)=1.5×107 g=15 t。

答案(1)90.0%

(2)3.36×10615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1]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测试 班级:姓名 一、填空(10×3) 1、《论语》是对我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著作,由及其弟子编纂而成。 2、《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3、《资治通鉴》是一部用写成的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 年的历史。 4、皕宋楼是我国清末江南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为清末浙江著名藏书家 所建,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 5、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出现于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的。 6、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命大学士谢晋等组织名臣儒士编 辑。 7、汉字的构造,古人有“六书”的说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假 借和转注。 8、形声字,是将和两部分组合起来的造字的方法,其中 形符表示意义,声符表示读音。 9、小篆是由大篆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所以小篆 也被称为。 10、古代男子长到岁时,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 文化知识,可以独立承担社会责任。 二、选择(6×5) 1、《四书》不包括下列哪一部书?() A、《大学》 B、《论语》 C、《资治通鉴》D 、《孟子》. 2、下列哪一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三人行必有我师 C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D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成语“闻鸡起舞”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祖逖 B 、狄青 C 、丁一士 D 、苏秦 4、6、冠礼最重要的仪节就是为接受冠礼的人加戴帽子,而且要加戴() 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傣族----泼水节 B、彝族----火把节 C、蒙古族----马奶节 D、藏族----泼水节 6、《十三经》不包括下列哪部著作?() A 、《周易》 B 、《尚书》 C 、《诗经》 D 、《中庸》 三、判断(10×2) 1、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用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种造字的方法叫 做“象形”。() 2、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使用字的方法,假借、转注是造字的方法。() 3、古代的人把铜称为金,把刻在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4、《论语》一纪传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5、《戒子歆书》的作者是宋朝的刘向。() 6、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由范钦始建于明代嘉靖四十年, 阁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杨氏宅院内。() 7、《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24部历史书籍的总称。() 8、《庐山草堂记》是由我国清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著。() 9、《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也是世界上最长 的英雄史诗,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 10、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各种节日,主要有庆祝新 年的节日、有关生产活动的节日、纪念民族人物的节日等。() 四、简答(2×10) 1、六经的排列顺序有哪两种? 2、什么是从书?《四库全书》收录的著作有哪些?

物质的量的测试题含答案详解(供参考)

课时强化作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2·安徽宿州模拟)在200 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 A 个硫酸根离子(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 A 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 mol·L -1 B .2.5 mol·L -1 C .5 mol·L -1 D .7.5 mol·L - 1 解析:根据题意含有 1.5N A 个硫酸根离子和N A 个金属离子,可写出该盐的化学式为R 2(SO 4)3,故200 mL 溶液中含有该硫酸盐0.5 mol ,其浓度为2.5 mol·L -1。答案:B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从1 L 1 mol/L 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 mL ,其浓度仍是1 mol/L B .制成0.5 L 10 mol/L 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 .0.5 L 2 mol/L BaCl 2溶液中,Ba 2+和Cl -总数为3×6.02×1023 D .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 3)与10 mL 18.4 mol/L 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A 正确;0.5 L ×10 mol/L =5 mol,5 mol ×22.4 L/mol =112 L ,B 正确;N (Ba 2+)+N (Cl -)=(0.5 L ×2 mol/L +0.5 L ×2 mol/L ×2)×6.02×1023=3×6.02×1023,C 正确;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 3,其浓度为18.4 mol/L ,D 不正确。 3.将标准状况下a L NH 3溶解于1 000 g 水中,得到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 -1,则该氨水的密度为( ) A .22.4b 250a g·cm -3 B .(22 400+17a )b 17 000a g·cm -3 C .(22 400+17a )b a g·cm -3 D .(22 400+17a )b 1 000a g·cm -3 解析:设该氨水的密度为ρ g·cm -3, n (NH 3)=a /22.4 mol ,m (NH 3)=17a /22.4 g ,V (氨水)=(17a /22.4+1 000)/1 000ρ, 由c (氨水)=n (NH 3)/V (氨水),得ρ=(22 400+17a )b 1 000a 。答案:D 4.将50 mL 0.1 mol·L -1 NaCl 和50 mL 0.5 mol·L -1 CaCl 2溶液混合后,若溶液的体积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c (Cl -)为( ) A .1 mol·L -1 B .0.55 mol·L -1 C .0.67 mol·L -1 D .2 mol·L -1 解析:混合后c (Cl -)= 0.05 L ×0.1 mol·L -1+0.05 L ×0.5 mol·L -1×2 0.05 L +0.05 L =0.55 mol·L -1。答案:B 5.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有a g SO 42-,取此溶液0.5V L ,用水稀释至2V L ,则稀释后

云南三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其中单选题50道,多选题29道,判断题21道,合计100道。 一.单选题 1.在《笠翁对韵》中,有这样一句话:“凤冠珠闪烁,螭(chī)带玉玲珑。”其中“凤冠”指的是古代后妃或贵族妇女的() A.金钗 B.帽子 C.扇子 D.耳环 【答案】B 2.在《笠翁对韵》中,“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押的是“ei”韵。下面还有哪句押的是“ei”韵?() A.晨对午,夏对冬。下饷(xiǎng)对高舂(chōng) B.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 C.鸡晓唱,雉(zhì)朝飞。红瘦对绿肥 D.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 【答案】C 3.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 A.书信 B.食物 C.行李 D.家具 【答案】A 4.《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学会() A.舍得 B.飞跃 C.坚持 D.驾车 【答案】C 5.楚顷襄王二十年前后,楚将庄蹻(juē)率领军队到达滇池地区,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都城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A.昆明晋宁 B.大理 C.丽江 D.曲靖 【答案】A 6.下面哪部作品是郭守敬编写的?() A.《天工开物》 B.《授时历》 C.《四库全书》 D.《弟子规》 【答案】B 7.下面亲属关系,不属于“血亲”的是() A.爷爷 B.姥姥 C.姑姑 D.姨父 【答案】D 8.“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这段话出自() A.《颜氏家训》 B.《朱子家训》 C.《训俭示康》 D.《戒侄成王》【答案】B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选择题50道

高中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选择题50道 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3.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文化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7.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8.“徜徉于山林水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虽然以前我国只把春节设为公众节假日,但中国人历来也十分重视清明、端午、中秋节传统惯日,这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的影响。 A.深远持久 B.潜移默化 C.积极向上 D.消极被动 10.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

1 【多选题】(2分) 书法的三要素是() A. 章法 B. 笔法 C. 意境 D. 结字 2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 A. 忠孝节义观念 B. 礼义廉耻观念 C. 阴阳对立统一观念 D. 易和变的观念 3 【多选题】(2分) 《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的情绪。 A. 欢快 B. 沉痛 C. 悲愤 D.

平静 4 【多选题】(2分) 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 A. 结字的疏密 B. 字形的大小 C. 书写的快慢 D. 笔画的轻重 5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章法要() A. 有秩序感 B. 气息贯通 C. 整齐划一 D. 有节奏感 6 【多选题】(2分)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 A. 主次分明 B. 穿插避就 C. 左右均等 D.

7 【多选题】(2分) 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用笔要藏露互现 B. 用笔要笔笔中锋 C. 用笔要方圆兼备 D. 用笔要笔笔藏锋 8 【单选题】(2分) 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A. 圣人无常心 B. 上善若水 C. 物壮则老 D. 治人事天莫若啬 9 【单选题】(2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 处众人之所恶 B. 推己及人 C. 善利万物而不争 D.

10 【多选题】(2分) 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D.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11 【单选题】(2分) 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A. 祭神如神在 B. 无神论 C. 怀疑论 D. 未知生,焉知死 12 【多选题】(3分) 中国的汉字() A. 是意象字 B. 是书法的载体 C. 是象形字 D.

物质的量知识点+测试题带答案)

必修1知识:物质的量&物质量的浓度&气体摩尔体积(一)物质的量基础知识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以________中所含的_________数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当使用该单位时,应指明对象是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阿伏伽德罗常数________所含的________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________,其值约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3. 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为。 4. 摩尔质量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为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或________.当摩尔质量的单位用________表示时,其数值等于该粒子的________. 5.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 答案: 1、0.012kg12C 碳原子n mol 微观粒子离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 2、1mol 任何粒子集体粒子数N A 6.02×1023mol-1 3、n=N/N A 4、单位物质的量 M g?mol-1 g/mol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n=m/M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合体计量为1摩尔 D.1mol氧含6.02×1023个O2 【答案】B 2.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 A.长度B.摩尔C.质量D.时间 【答案】B 【解析】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g,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 一、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这句话意思是(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中的一切事物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和开启人的智慧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是要告诉我们,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 ) ①制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改变和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来自于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6.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说明意识可以脱离客观实际而起作用 C.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D.用一种物质手段来惩罚别人,是朴素唯物主义 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 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系列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知识来自人脑,而不是天生就有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看法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主要说明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作者:————————————————————————————————日期:

内容有点多,给大家整理一下吧,,谢谢了,, 涛哥整理,侵权必究 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 春秋左氏传 B 国语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仁、礼 B 法、术、势 C 兼爱 D 无为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家族观念 B 忠君观念 C 个体人格 D 社会群体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D ),以示与汉学区别。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 德 B 道 C 君子 D 仁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C )就开始的。 先秦 B 秦 C 西汉 C 东汉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阴 B 阳 C 阴阳互动 D 阳胜于阴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天人合一 B 中庸 C 阴阳 D 无为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 ) 违法犯禁之徒 B 循规蹈矩之士 好学谦虚之人 D 仁慈善良之辈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仁义、忠诚 B 正义、正气 C 万物有灵 D 驱邪逐怪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测试题精编版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测试 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周测 (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1023个原子 B.含有约×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1023B.×1023 C..1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 2SO 4 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NO和2molNO 2 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 2和O 3 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 2 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4.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Na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 A C.8gHe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D.16gO 2 与16gO 3 所含的原子数均是N A 5.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是 A.1gH 2 所含的原子个数 B.4g氦气所含的原子个数 C.23g金属Na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 D.16gO 2 所含的分子个数 6.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A 个N 2 分子和NA个CO分子质量比为1∶1 B.1molH 2O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 O质量的总和 C.在任何条件下1molH 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D.1molH 2SO 4 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N A 和2amol氦气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质量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1023个原子 B.约含有×1023个碳原子 C.使用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1molH 2 的质量是1g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氧元素 中含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 C 11.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1molH 2B. 3 C.×1023个的CH 4 分子D.

物质的量知识点测试题带答案

物质的量知识点测试题 带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必修1知识:物质的量&物质量的浓度&气体摩尔体积(一)物质的量基础知识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以________中所含的_________数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当使用该单位时,应指明对象是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阿伏伽德罗常数 ________所含的________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________,其值约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3. 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为。 4. 摩尔质量 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为 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或________.当摩尔质量的单位用________表示时,其数值等于该粒子的________. 5.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 答案: 1、0.012kg12C 碳原子 n mol 微观粒子离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 6.02×1023 mol-1 2、1mol 任何粒子集体粒子数 N A 3、 n=N/N A 4、单位物质的量 M g?mol-1 g/mol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n=m/M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合体计量为1摩尔 D.1mol氧含6.02×1023个O 2 【答案】B 2.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 A.长度 B.摩尔 C.质量 D.时间 【答案】B 【解析】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g,时间的单位 是s;物质的量是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C.1molH 2O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 O质量的总和(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 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答案】C 【解析】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故A错误;B.物质的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填空题,附答案)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 “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

三年级下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 1、相声起源于(),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或()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2、《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朝()。 3、()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大河。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句出自()代诗人( )的《从军行》。 5、()是发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一带的说唱艺术形式。 6、皮影戏的角色,被划分为()、()、()、()、()五个类别。 7、()是我国著名的杂技之乡。 8、()全长六千多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9、“贞观之治”说的是()统治时期的太平景象。 10、清朝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帝是()和()。 二、判断(3分) 1、古代的口技是一种仿声艺术。() 2、“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为木偶戏的表现特点。( ) 3、“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是宋朝诗人岳飞写的。() 4、开元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皮影戏中的每个人物一般由11件连缀组成。()

6、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7、被称为“悬河”的是长江。() 8、“精忠报国”说的是岳飞的故事,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 9、完成统一蒙古的历史使命的就是我们熟知的成吉思汗。() 10、长江三峡沿岸有13座秀美的山峰,人们把它们称为“神女峰”。( ) 三、连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之涣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 四、简答 1、你能说说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吗? 2、写出本学期你最喜欢的一个政治人物,并说明理由。

物质的量测试题基础

物质的量测试题 姓名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K:39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物质的量”是指 ( ) A.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 B.物质的微观粒子数C.物质的质量 D.能把物质的宏观量(如质量、体积等)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地是 ( ) A.1摩尔氧分子B.3 molH 2SO 4 C.1 molH D.2 mol面粉 3.在1 molH 2 O中错误的是( ) A.含2molH B.含1molO C.约含6.02×1023个水分子D.约含3.01×1023个氧原子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态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 B.水蒸气的摩尔质量为

18g/mol C.Mg的摩尔质量为24g/mol D.Na的摩尔质量为23mol 5.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4gMg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0.5molA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1.5N A C.17gNH 3 含有N A电子D.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O的质量是16g B.Na+的摩尔质量是23 g·mol-1 C.NH 3 的摩尔质量是17 g·mol-1 D.氢的摩尔质量是2 g·mol-1 7.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理量,含6.02×1023个粒子B.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 C.它仅运用于分子、原子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8.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A.CH 4 B.N 2 C.CO D.O 2 9.下列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物质的质量 B.1 mol水的质量、水的摩尔质量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都是18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内容分别为、、三部分。 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 12、“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古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位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是青莲居士,苏轼是居士,白居易是居士,欧阳修是居士,李清照是居士,袁枚是居士。13、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珍惜时间。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 。 14、《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 15、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诗句:

“” 16、“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代诗人写的诗句。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1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下面的成语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手不释卷精忠报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1、唐代岑参、高适擅长写作何种类型的诗作?() A田园诗 B 送别诗 C 边塞诗 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 A 苏轼 B 欧阳修 C王安石 3、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 A 张飞 B黄忠 C 关羽 4、“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 A 温庭筠 B 柳永 C 李清照 5、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6、“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7、“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谁的诗?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 A 萧何 B 项羽 C 韩信 10、“诗佛”指的是谁?() A 杜牧 B 李贺 C 王维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谁? A 晏几道 B 柳宗元 C 晏殊 12、“诗狂”是指唐代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李贺 C 贺知章 13、“君子惠而不费”的下一句是什么?() A 恩而不忘 B 劳而不怨 C 知而不惑

七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我国古代最早的语歌总集是哪一部() A.《国语》 B.《诗经》 C.《论语》 2、我国古代“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中的“四库”是指什么?() A.经、史、子、集 B.仁、义、礼、智 C.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请问下列作品中哪一副是描绘汴京城内及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 生活景象的?() A.《清明上河图》 B.《朝元仙仗图》 C.《春秋尊王发微》 4、在中国,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5、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 A.1838年 B.1839年 C.1840年 6、中国民间有哪三大传统节日?( ) A.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B.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 7、“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下一句是() A.心有灵犀一点通B.昨夜星辰昨夜风C.分曹射覆蜡灯红 8、传说屈原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从此,每年到了五月初五,大家都会带着祭品到江边来纪念屈原。这个节日我们叫做() A.元宵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9、孔子是()国人。 A 秦国 B 鲁国 C 卫国 D 宋国 10、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 B 松花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 长江流域 1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 B《后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1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 A.顿首 B.作缉 C.握手 13.在我国古代交友中,以下哪种称为是指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 ) A.肺腑之交 B.莫逆之交 C.八拜之交 14.我国四大民间传说除了有《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外,还有 以下哪部作品?( )

物质的量单元测试卷(优选.)

高一化学测评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 Ba:23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 1、a mol N2和a mol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B.密度相等 C.分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 B.2mol NO和2mol NO2所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3、0.1mol Na2CO3·10H2O溶于180g水中,溶液中Na+ 和H2O个数之比是() A.1∶25 B.1∶55 C.1∶5 D.1∶100 4、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Cl2②H2③N2④CO2⑤O2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④③① C.①④⑤②③D.②③⑤④① 5、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而SO42-的浓度是0.7mol·L-1,则溶液中K+ 的浓度是() A.0.215mol·L-1B.0.2mol·L-1 C.0.15mol·L-1D.0.1mol·L-1 6、标准状况下,13 g某气体的分子数与14 g CO分子数相等,则该气体的密度为() A .11.6 g/L B . 1.16 g/L C .12.5 g/L D .1.125 g/L 7、在同温同压下,若A、B两种气体的密度相同,则A和B一定相等的是() A.摩尔质量B.体积C.分子数D.质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 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电子数为0.1N A B.100mL 1 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含H+ 数为0.1N A C.在常温下22.4 L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标准状况下,22.4L酒精(C2H6O)完全燃烧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目为2N A 9、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 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文化生活期末测试卷3

柳州市中山中学文化生活(必修3)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3(综合卷)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入()内) 1、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教育的多样性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基督教主张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这充分说明() A.各种不同的宗教有相同的教义 B.各种宗教的教规完全相同 C.宗教文化同祖同根 D.文化具有共性 3、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遗传因素决定的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4、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 5、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为标志的() A.语言的产生 B.电视的广泛推广 C.网络的普及 D.印刷媒体的推广 6、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 ①加深理解,密切各国联系②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④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华传统文化》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框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合计40分。) 1.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 )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2.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___ ___ ___ ____ __ __ _学院__ ___ ___ 级__ __ __ ___ __ __ _专业__ ___ __ __ _班级 姓名_ __ ___ __ __ ___ 学号__ __ __ ___ __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无 效

3.《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 A. 薛蟠 B. 贾琏 C. 贾宝玉 D. 贾珍 4.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 A. 京剧 B. 秦腔 C. 梆子 D. 元杂剧 5.“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 A. 厨师 B. 屠户 C. 治国者 D. 尸祝 6.知音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 A. 梅花三弄 B. 广陵散 C. 阳春白雪 D. 高山流水 7. “甲骨熊猫侠”表情包 “活化·创新·传播”——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活动中,设计者将甲骨文变成了手机里的表情包,让甲骨文的图案意义跃然眼前,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文化符号,点击发送中,古老的甲骨文火了。“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说明 ( ) ①甲骨文内涵丰富,是汉字的源头,是创新汉字文化的源泉和动力②甲骨文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甲骨文的内涵,激发更多人对汉字研究的兴趣④文化传承既要研究传统文化,又要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 ④D.③④ 8.当中国人和西方人相遇时,双方应采用何种礼仪? ( ) A. 客随主便 B. 哪种都可以 C. 双方都行西方礼仪 D. 双方都沿用己方礼仪 9.以下哪些节日全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 A.春节、元旦节、中秋节 B.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 D.中元节、父亲节、感恩节 10.男子行冠礼是在多少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物质的量·评估测试

物质的量·评估测试 知识掌握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71 g氯相当于2 mol氯 B.每摩尔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D.1 mol KClO3中含有3 mol氧元素 2.若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为N A,则12g14C含有的碳原子数 [ ] A.等于N A B.小于N A C.大于N A D.无法判断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物质的量”计量的是 [ ] A.分子 B.中子 C.粉笔灰 D.汽车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1 mol H3O+中含质子数为11 N A B.1 mol OH-中含中子数为8N A C.1 mol Na+中含电子数为10N A D.1 mol F-含质子数与电子数之和为10N A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42 g氯气中含Cl2分子数2 N A B.1.7 g OH-离子中所含电子数目为N A C.49 g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2 N A D.74.5 g氯化钾中含有N A个KCl分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摩尔是6.02×1023个物质的集体 B.每摩尔物质含有N A个指定的结构微粒 C.0.012 kg12C所含的原子数目正好是6.02×1023个 D.1 mol MgCl2的质量是95 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28 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C.1 mol甲烷的质量与N 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能力提高 1.在3.01×1023个OH-中,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3.01×1022个OH-与________mol NH3具有相同的质量,又和________g Na+含有相同数目的离子. 3.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