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知识点1

人际传播知识点1
人际传播知识点1

第一课人际传播基础

第一节学习人际传播的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人际传播?

有价值的学习能得到两方面的收益: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

人际传播是人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和同事交谈,结交新朋友,约会,求职,劝说领导,赞美他人或回应他人的赞美,保持和修复关系,断绝关系……

学习人际传播的理论价值:

了解人际传播相关知识,真正理解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

学习人际传播的实用价值:

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际传播的知识和技能。

人际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人际关系效率提高,并促进事业成功。

第二节人际传播的性质

一、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

人际传播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语言和非语言互动。

二、人际传播的基本特征:

1.人际传播发生在相互依赖的个人之间

交流双方总是以某种方式互相联系着,如儿子与父亲,两个朋友,老师与学生,等等。

人际传播是双向的,即发展在两个人之间,也时常扩展到小型的亲密团体比如家庭。

相互交流的个体之间互相依赖:一个人的行为会对另一个人产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会导致另一个人的行为。

2.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紧密相连

发生在人际关系中的人际传播是实现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你进行人际传播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和另外一个人之间的关系。例:你与老师的沟通方式明显不同于你与父母之间的沟通。

你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会影响你和他人之间关系的发展。

如果你和一个人以友好的方式互动,你很可能会和对方建立友谊;如果你经常传播憎恨和伤害的信息,那么你很可能会发展出对抗的关系。

3.人际传播存在于人际关系系列之中

人际关系有亲密和陌生之分,关系越亲密,交流的个性化程度越高。例:亲密伙伴之间的交流,如父子之间、情侣之间、好友之间的交流高度个性化。

4.人际传播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共同表达的。

人际交流所传递的信息中,非语言信息承载了90%的意义。

哪种信息为主需要看具体场合。在某些场合,非语言信号传递更多的意义。而在另外的场合,语言信号则传递了更多的意义。

5.人际传播有不同的形式

人际传播通常是面对面的交流。

也有在线交流或者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包括有即时信息的同步传播,例:QQ 聊天,在线视频会议或电话会议;也包括异步传播,即不是实时发生的传播,例:电子邮件沟通。

6.人际传播有不同的效果

人际传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满意度。

第三节人际传播的要素

在所有的人际传播中都包括8个要素:

信息源-接收者,编码-解码,信息,渠道,噪音,语境,伦理,能力。

信息源-接收者:个体在人际传播中承担着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双重功能。

信息:刺激接收者的信号。这种信号可以是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或者它们的结合体。

渠道:信息传播的媒介。渠道会对信息产生不同的限制。例:网络沟通与面对面交流不同。

噪音:扭曲信息的干扰元素,妨碍接收者接收信息。分四种类型:物理噪音、生理噪音、心理噪音,语义噪音。

语境:包括物理语境、时间语境、社会心理语境。

伦理:每个沟通行为都有正确或错误的道德标准。例如:讲真话、尊重人格、不伤害无辜的人等标准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文化中的人际传播。

能力:你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就是你的人际传播能力。人际传播能力包括沟通者如果根据沟通的语境和对象,以及其他因素来调整自身的沟通方式。

第四节人际传播的原理

一、人际传播是交流信息的循环过程

二、人际传播是有目的的活动

人际传播主要有五个目的:

学习: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

关系:建立与他人的关系。

影响:通过人际传播活动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娱乐:远离工作,调整行为和心态,得到休息和享受。

帮助:照顾别人的需要,安慰,感到被需要。

三、人际传播有不确定性

1.由于所有的信息都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所有的人际传播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

性。

例:语义的不确定性(ambiguity),有歧义的词语,如“立刻”、“马上”、“快”、“慢”、“温吞”等,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2.所有的关系都存在不确定性。

例:在某一关系中,你和对方如何看待这段关系?你们对对方的感觉彼此都一致吗?你如何向对方描述这段关系?这段关系的未来是什么?

四、人际传播可能是对称型或者是互补型的

在对称型关系中,两个人像镜子一样相互反射对方的行为。如果一方热情,另一方面也热情;如果一方表现得消极,另一方面也会消极;如果一方唠叨生气,另一方会有一样的回应。对称型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强调的是尽量缩小双方存在的差异。

在互补型关系中,两个人以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行表现。一方的行为激励着另一方面的互补行为。在这种关系中,双方的差异被最大化了。双方占据着不同的位置,一方高则一方较低,一方消极则一方积极,一强一弱。

有时,文化会确立互补型关系,例如老师和学生,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

五、人际传播包括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

信息可以指涉现实世界,比如信息可以指涉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事物。同时,信息也可以指涉人们交流时彼此的关系。

例:法官对律师说:“你立刻到办公室来见我。”——内容层面上的含义包含了法官所期待的回复(律师立刻去见法官),关系层面的含义则说明了律师和法官之间存在着地位上的差别。

人们沟通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源于不能正确的区分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

关于内容信息的争论相对容易处理,核实争议的事实相对容易一些。

解决关系信息的争论就要困难得多,部分原因是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那是关于关系信息的争议。不过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可以采取适当措施,直达争议核心,直接解决争议。

注意对待信息态度上的性别差异:

有调查证实,男人更看重信息的内容层面,而女人更关注信息的关系层面。

认识到这个差异,你就能更好地摆脱影响异性之间传播的那些潜在障碍。

六、人际传播是可以分解的系列活动

传播是连续的互动行为,但观察者可以把传播活动分解。

试图把传播活动分解成连续的“刺激-反应”环节的行为,可以称为断句或者分解。

每个人都出于便利,把一些事件分解为刺激和反应的环节。人们的分解过程,都是从利己的角度或者是维护自身形象的角度进行的。例如:在婚姻关系中,人们通常认定是他们伴侣的行为引发了冲突。

了解另一个人是如何解释同一情境的,了解他或她是如何分解环节的,这是人际理解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对移情(你可以感受到另外一个人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际交流的各种情形中,尤其是在冲突中,你要试着去理解他人是怎么分解情境的。了解另一个人是如何解释同一情境的,了解他或她是如何分解环节的,这是人际理解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对移情(你可以感受到另外一个人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人际交流的各种情形中,尤其是在冲突中,你要试着去理解他人是怎么分解情境的。

七、人际传播不可避免、不可逆转、不可复制

不可避免:无论是否有参与传播活动的意愿,人们实际上都在进行人际传播。当你处在互动的环境中的时候,你的所有反应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不能逆转:你传播出的信息保持着被传播出的状态,是不能被收回的。一旦信息开始传递并被接收,那么传播活动就不能逆转了。特别要注意电子信息常常是永久性的。

不可复制: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情都在持续变化中,你不可能在回到当时是环境、想法、关系和行为情境之中。

第二课人际传播中的自我

第一节自我的概念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每个人心中的自我形象。它包括你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不足以及抱负和世界观的认识及感受。

自我概念至少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1)他人的印象,(2)社会比较,(3)文化习得,(4)自我评价

(1)他人的印象:他人形成并展示出来的有关你的形象(别人怎么看我?)你可以通过他人对待你、回应你的方式,去看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你尤其看重那些生活中对你特别重要的人对你的印象,如父母、老师、朋友、恋人、同事。如果他人都高度评价你,那么从他们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你的积极印象。反之,如果他们对你评价不高,那么你就会看到消极的印象。

(2)社会比较:你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我和同辈相比表现如何?)

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可以形成关于自己的印象。

当你想清楚地认识自己,想知道自己的成效如何或者竞争力有多强的时候,你可能会去参照自己的同龄人。

如果你想对自己的感觉好一些,你可以和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如果你想获得客观准确的评价,那么你可以和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同龄人进行比较。

(3)文化习得(我是否符合自己文化的要求?)

你所在的文化通过你的父母、老师、媒体等渠道慢慢向你灌输了一系列的信仰、价值观和态度——包括信仰,种族,国籍,成功(怎样定义成功、怎样获得成功),关于商业活动和个人生活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等等。

你可以通过这些信仰、价值观和态度来进行自我评估。

例:获得你所在文化中定义的成功,将有助于你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没达到你所在文化中定义的成功(比如在30岁还没有找到稳定的伴侣,25岁还没能在经济上完全独立),则可能令你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4)自我评价:你解读和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

你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读和评价。这些解读和评价有助于你形成自我概念。

当你的行为和信念相矛盾时,你会对这种行为做出消极的反应,相应地形成消极的自我形象。相反,当你积极地评价自己的某种行为,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例:如果你撒谎,你会用内化了的信念来评价撒谎行为,你可能会有罪恶感,形成消极的自我形象。如果你帮助了别人,你可能会积极地评价这种行为,这种行为会让你感到满意和高兴,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第二节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

就是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理解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增强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你越了解为什么那样看待自己,你就越了解自己是谁。

二、“约哈里之窗”模型:

“约哈里之窗”模型把自我意识分成四个象限来解释,这个自我模型是一个内部可以互动的整体。

“约哈里之窗”强调,自我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各个部分彼此依存。

(1)开放的自我

代表所有关于你的信息——行为、态度、感受、愿望、动机、想法。你和其他人都知道这些信息。这些信息的范围从你的名字、肤色、性别到你的年龄、宗教信仰和财务状况等。

开放的自我中开放的程度,取决于你所处环境及交流对象。比如,面对那些让你感到舒服和支持你的人,你更愿意透露自己的信息,而在其他人面前你可能更倾向于封闭自己。

(2)盲目的自我

代表他人知道而被你忽视的关于自己的信息。

其中包括一些不太明显的习惯,比如你可能常说“你知道”、“真的吗”、“没有”;一些姿势,比如生气时挠鼻子;一些特点,比如明显的体味等等。这其中也可能包括一些很明显的信息,比如防护方式、斗争策略或者受压抑的经历等。

(3)隐藏的自我

指你向他人隐瞒的信息。无论是否与谈话内容有关,这是你在任何沟通中都不想透露的信息。

过度暴露和完全隐藏是隐藏的自我的两个极端。过度暴露者什么都说,他们会说自己婚姻上的麻烦、小孩的困扰、财务状况和其他所有的事情。完全隐藏者则什么都不说,他们只谈别人,不谈自己。

(4)未知的自我

包括你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关于你自己的事实。

它有时是经由特殊的试验环境带来的临时变化表现出来的,比如催眠或者感觉丧失的时候。有时这些信息会通过某些个性投射测试或者梦境透露出来。

但更多的时候,这些未知的自我的发现,是因为你总在发现之前不了解自己。比如,当有人向你提问或发起挑战时,你会产生戒心;当你表扬别人时,你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

三、自我意识的增强

有五个办法可以增强你的自我意识:

1.自我提问

“我是谁”的测试:问自己“我是谁”,写下10-20个答案,注意写下的应该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脑子里的那些词语。

然后另外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再拿出一张纸,写下“自我提升目标”这个标题,在5分钟之内,尽可能多地写“我要提高……”的句子。

你的自我意识和目标总在变化,所以你可以经常做这种测试并更新写下的内容。

2.倾听他人

在大多数人际交往的场合,大家都会对你做出某种评价——你做了什么,你说了什么,你看上去怎么样。

有时候,这些评价很清晰。可是更多的时候,这些评价反映在人们怎么看待你、人们怎么谈论你、人们对你所说的哪些部分感兴趣。

要密切关注这些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3.积极寻找关于自己的信息

积极寻找关于自己的信息可以减少盲目的自我。

你不需要这样明显地问别人:“你对我印象怎么样?”“谈谈你对我的看法吧。”

你可以运用日常情境来获得关于自己的信息。例如:“你认为我要求加薪时显得足够自信吗?”“如果我自己给自己投票,别人会觉得我骄傲吗?”

你不能总是去寻找这些信息,不然你的朋友会很快去找其他人交往而不和你交往。

4.发现不同的自我

人际交往中,你遇到的每个人看待你的方式都不同,你在每个人眼中的印象都不一样。所有这些自我构成了真实的你,而且它们也会影响你对自我概念的定义,因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它们会给你反馈。

看看你的父母、老师和好朋友怎么看待你,看看公交车上的陌生人、你的邻居、你的老板怎么看待你,这些经历会给你一些关于自我的有价值的新鲜看法。

5.增加开放的自我

当你向他人展示自己,增加自我开放的程度时,你也在向自己展示自己。至少你可以更清晰地意识到那些隐藏的自我信息。

当你讨论自己时,你可以发现之前遗漏的信息,别人的反馈信息也有助于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增加自我开放的程度能提高你和他人亲密对话的可能性,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你对自我的了解。这个过程也叫自我展示。

第三节自尊

一、自尊的基本概念

当你对于诸如自己是谁、你的能力如何等内容自我感觉良好时,你会表现得更出色。当你认为自己像成功者时,你更可能表现得像成功者。相应地,当你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时,你也更可能表现得像失败者。

二、打消自我否定的观念

1.挑战自我否定的想法:

自我否定的想法是一些非建设性的想法,或者是会使你更难达到目标的那些想法。比如以下想法:

(1)你坚信自己必须完美。这使你带着一些很高的、不现实的目标去做事,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家庭生活中,任何不完美的事你都无法接受。

(2)你认为自己必须坚强。这告诉你虚弱和伤感、怜悯、孤独等脆弱的情绪都是错误的。

(3)你认为自己必须让别人快乐。你认为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对你的评价之上。

(4)你认为你必须加快进度。这使你强迫自己做事时加快速度,总想在单位时间比常人做更多的事情。

(5)你认为自己必须比别人承担更多责任。

以上这些想法确立了不现实的高标准,因此几乎总是会导致失败。其结果,是你会形成消极的自我形象,并认为自己总在失败。

所以,用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取代这些自我否定的想法。比如,你可以想:“我在许多事情上都成功了,但我不必事事都成功。”“虽然被所有人喜爱很不错,但这并不是我快乐的必要条件。”

2.与乐观豁达的人为伍

为了提高自尊,我们要与乐观豁达的人相处,远离那些让我们感到悲观和消极的人。同时,你自己也要乐观豁达,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人建立自尊。

心理学家卡尔·罗吉(1970)指出了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之间明显的区别。悲观的人喜欢指责所有的事情,善于挑刺,而乐观的人更为积极。更重要的是,乐观的人经常奖励别人,善待别人,使别人自我感觉良好。

同情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也可能提高你的自尊。例如,那些同情大型聋哑人社区中的聋哑人比没有这样做的聋哑人拥有更高的自尊。

同情自己的文化族群也有助于建立自尊。

3.做会成功的事情

有些人像是自找失败,他们经常选择那些注定失败的项目。你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去选择那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做。任何一个成功的经历都有助于你提高自尊。每一次成功也会让下一个成功来得更容易。

如果你失败了,你要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你是失败者。任何人都会经历失败。失败虽然发生在你身上,但失败不是你创造出来的,更不是你内在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次失败并不意味着下次也会失败。你应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英语中失败者被称为learner)

4.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

有些人过分在意和夸大他们的失败,比如错过的机会、社交错误等。有些人则不把失败看得那么重要。

如果你的目标是改正错误,识别造成失败的原因,那么关注失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果你只是集中在失败的事实本身,而没有任何改进计划,那将会让自己过得更加艰难,并抑制你自尊的提高。

为了扭转这种回忆失败的倾向,你应该不断提醒自己过去成功的经历,无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成功都可以。

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成功,回味一下自己赢了比赛、考试获得优秀成绩或者帮助朋友度过个人危机时的感受。当你在回忆这些成功案例的时候,多想想是你的哪些品质让自己获得了成功。

5.寻求肯定

讨论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时,“肯定”(affirmation)这个术语是关于自己的积极陈述,是对自己好的和积极方面的评价。

你应该经常提醒自己被他人肯定的方面——善行、优良品质、力量和美德,和朋友、爱人、家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等等。

一个检查自我肯定的有效办法,是使用含有“我是”、“我能”、“我将”这些词语的句子:(1)“我是”句型。集中在你的自我印象上——你怎么看待自己,包括“我是值得交往的人”,“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懂得如何去爱”,“我是一个很好的团队成员”等。

(2)“我能”句型。集中在你的能力上,包括“我拿得起放得下”,“我可以学着去做一个反应更积极的伙伴”,“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等。

(3)“我将”句型。集中在你想要达到的有用而适当的目标,包括“我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我可以给以更多的支持”,“我只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等。

这个测试背后的意义是,你和自己的沟通方式会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肯定自己——你对自己说自己是一个友好的人、自己可以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自己可以成为一名领导者,你会马上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

但是,如果你没有强烈的自尊,你就很难去相信你的自我肯定,因为你对自己没有很高的认识。

“自我肯定”也可以换成“他人肯定”。

你可以更多地和积极的人交流。这样,你会得到他人的积极反馈和肯定,这也能帮助你提高自尊。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5、若p 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若p q A?,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B 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p q ∨; ∧;⑵或(or):命题形式p q ⑶非(not):命题形式p?.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M x? p ∈ ?。 M ,x p x∈ ?;全称命题p的否定?p:)( ,x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东南大学考研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二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 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 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 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 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 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 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 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B ” B ' 和9o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过长,将 析出B '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则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生成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分解得到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凡新旧两相的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 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 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

数学选修2-1知识点整理

若p ?q,q p,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p q,q ?p,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p ?q,q ?p,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若p q,q p,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p q p q ??? ??定义: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1、命题形式:“若,则”.其中叫做命题的条件,叫做命题的结论 2、四种命题的关系: 结论: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真假性相同 3、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若p,则q ”为真命题,则p ?q ,就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4、充分必要条件的集合判断法 {|()}{|()}A x p x B x q x ==成立,成立 ,A B 若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若B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 B =若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5、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且”,∧p q ,有假则假;(2)“或”,∨p q ,有真则真;(3)“非”,?p ,真假相反。 6、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条件不变,只否定结论; 否命题:条件和结论都否定。 7、全称量词和全称命题 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一切、每一个、任给… 符号:? 全称命题:?x ∈M,p(x)(读作:对任意x 属于M ,有p(x)成立) 全称命题的否定:?x 0∈M,?p(x 0) 8、存在量词和特称命题 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的、对某个… 符号:? 特称命题:?x 0∈M,p(x 0)(读作:存在M 中的元素x 0,使p(x 0)成立) 特称命题的否定:?x ∈M,?p(x)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曲线与方程: 直角坐标系中,若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且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则方程是曲线的方程,曲线是方程的曲线。 2、椭圆的定义: 我们把平面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两个定点12,F F 叫做椭圆的焦点.|12F F |叫做焦距。 122||||MF MF a += (2a>2c ) 12||2F F c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

最新生物-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 6H 12 O 6 +6O 2 →6CO 2 +6H 2 O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 6H 12 O 6 →2C 2 H 5 OH+2CO 2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 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 2H 5 OH+4O 2 →CH 3 COOH+6H 2 O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 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 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口腔材料:为了对缺损或缺失的软硬组织进行人工修复,恢复其外形与功能,所使用的主要就是人工合成的材料或其组合物,这些材料被称为口腔材料 口腔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性质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2、按材料用途分类:修复材料,辅助材料 第二章 构成现在材料科学的三大支柱: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 合金特性: 1、熔点与凝固点:合金没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2、力学性能:合金强度及硬度较其所组成的金属大,而延性及展性一般均较所组成的金属为低 3、传导性:合金的导电性与导热性一般均较组成的金属差,其中尤以导电性减弱更为明显 4、色泽:合金的色泽与所组成金属有关 5、腐蚀性:加入一定的铬、镍、锰与硅等可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 口腔金属分类: 1.贵金属:金(Au),铂(Pt),铱(Ir),锇(Os),钯(Pd),铑(Rh),钌(Ru)、(不包括银) 2.非贵金属 贵金属合金:合金中一种或几种贵金属总含量不小于25wt%的合金 金属的成型方法: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粉末冶金,电铸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 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口腔内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情况: 1.摄取的食物中含有一些弱酸、弱碱与盐类物质,食物残屑经分解发酵可产生有机酸等均可构成原电池。 2.口腔内两种不同组成的金属相并存或相接触,可形成原电池,使相对活泼的金属被腐

蚀,两种金属间的活泼程度差异越大腐蚀越快。 3.口腔捏金属表面的裂纹、铸造缺陷及污物的覆盖等能降低该处唾液内的氢离子浓度而形成原电池正极,金属呈负极,由此构成原电池使金属腐蚀。 4.因冷加工所致金属内部存在残余应力,有应力部分将成为负极而被腐蚀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1,组织结构的均匀性 2.材料本身的组成、微结构、物理状态、表面形态以及周围介质的组成与浓度 3.环境变化如湿度与温度的改变,金属表面接触的介质的运动与循环 4.腐蚀产物的溶解性与其性质等 金属的防腐蚀: 1.使合金组织结构均匀 2.避免不同金属的接触 3.经冷加工后所产生的应力需通过热处理减小或消除 4.修复体表面保持光洁无缺陷 5.加入耐腐蚀元素。 陶瓷的结构:晶相、玻璃相与气相 与金属相比,陶瓷的力学性能有以下特点: 1.高硬度 2.高弹性模量,高脆性 3.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较高的压缩强度 4、优良高温强度与低抗热震性 单体:由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作单体,也就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聚合度:化合物中重复单元数成为聚合度,就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指标 高分子材料分为:橡胶,纤维与塑料三大类; 单个高分子从几何结构分为线型、支链与交联三种类型

高二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精心整理 高二数学选修2-1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 456真真假假()1()27、若p 若p ?8当p 、q q 是假命题当p 、q 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1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1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13、设2d ,则 11 F d M = 14、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1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

材料科学基础 第零章材料概论 该课程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为对象,从材料的电子、原子尺度入手,介绍了材料科学理论及纳观、微观尺度组织、细观尺度断裂机制及宏观性能。核心是介绍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工艺及性能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原子排列、晶体结构与缺陷、相结构和相图、晶体及非晶体的凝固、扩散与固态相变、塑性变形及强韧化、材料概论、复合材料及界面,并简要介绍材料科学理论新发展及高性能材料研究新成果。 材料是指:能够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就有一定形态和物理化学性状的物质。 按基本组成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通过冶炼方法制成的一类晶体材料,如Fe、

Cu、Ni等。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金属键。陶瓷材料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经烧结或合成而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以是晶体、非晶体或混合晶体。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离子键,共价键。 聚合物是用聚合工艺合成的、原子之间以共价键连接的、由长分子链组成的髙分子材料。它主要是非晶体或晶体与非晶体的混合物。原子的键合方式通常是共价键。 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成的、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一类面向应用的新材料。其原子间的键合方式是混合键。 材料选择: 密度 弹性模量: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破坏的能力。 韧性:表征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功能成本

结构(Structure) 性质(Properties) 加工(Processing) 使用性能(Performance) 在四要素中,基本的是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而“材料科学”这门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宏观结构←显微镜下的结构←晶体结构←原子、电子结构 重点讨论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结构)和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显微组织)的关系。以及有哪些主要因素能够影响和改变结构,实现控制结构和性能的目的。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引言 材料的组成不同,性质就不同。 同种材料因制备方法不同,其性能也不同。这是与材料的内部结构有关:原子结构、原子键合、原子排列、显微组织。 原子结构 主量子数n

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 q ,则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若 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 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 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高中数学选修1 2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1-2知识点总结选修统计案例第一章

.线性回归方程1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③线性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 ay?bx?n??ynxxy??ii?1?i?b?其中,n2??2nxx?i?1?i? bx?a?y??.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x,n?)?yx)(y(x?ii.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21i??r nn??22)y?x)?y((x ii1?i1i?负相关; <0时,变量注: ⑴>0时,变量正相关;y,xyx,rr接近,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 ⑵①越接近于1||r||r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0于条件概率3.ABAB发生的概对于任何两个事件和发生的条件下,,在已知BAAAPBPB)|, ) 其公式为|(. 率称为发生时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ABP)(=AP)( 4相互独立事件 AB PABPAPB) ,则,如果_((())(1)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B 相互独立.、称 AAAnPAAA PAPA)(…(2)如果_,),…,=相互独立,则有)(…(n2111 22PA). (n----BBAABAAB也相互独立.(3)如果与,与相互独立,则,与,

: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列联表(1)2×2为两个变量,每一个变量设BA,变变量都可以取两个值,;?A,A:AA112量;?BB:B,B112通过观察得到右表所示数据: 列联表.×2并将形如此表的表格称为2 (2)独立性检验B,×2列联表中的数据判断两个变量A根据2 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是否独立的问题叫2×2 的计算公式统计量χ 2(3)2bc n ad)-(2=χ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 第一章 三角函数 一.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变形:2sin (sin )22sin (sin )22sin (sin )2a a R A A R b b R B B R c c R C C R ? ==?? ? ==?? ?==?? 推论:::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二.余弦定理: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ABC S bc A ac B ab C ?===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定义:a n+1-a n =d(常数)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d m n a a m n ?-+= 3.求和公式:() ()d n n n n a a a S n n 2 1211-+ =+=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 m,2m,32m m m S S S S S --仍成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1.定义: )0(1 ≠=+q q a a n n 2.通项公式:q a a n n 1 1-?=或q a a m n m n -?= 3.求和公式: )(1q ,1==na S n )(1q 11)1(11≠--=--=q q a a q q a S n n n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m,2m,32q 1m m m m S S S S S --≠-仍成等比数列或为奇数 三.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1.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可采用求和公式(公式法). 2.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考虑(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等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若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拆项相消法)求和. 222 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222 222 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 c a b c C ab +-=+-=+-=

高考数学最全总结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清单

0 a 高中数学选修 2-2 知识点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一. 导数概念的引入 1. 导 数 的 物 理 意 义 : 瞬 时 速 率 。 一 般 的 , 函 数 y = f (x ) 在 x = x 0 处 的 瞬 时 变 化 率 是 lim ?x →0 f (x 0 + ?x ) - f (x 0 ) , ?x 我们称它为函数 y = f (x ) 在 x = x 0 处的导数,记作 f '(x 0 ) 或 y ' |x = x , 即 f '(x ) = lim f (x 0 + ?x ) - f (x 0 ) 0 ?x →0 ?x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的切线.通过图像,我们可以看出当点 P n 趋近于 P 时,直线 PT 与曲线相切。容易 知道,割线 PP 的斜率是k = f (x n ) - f (x 0 ) ,当点 P 趋近于 P 时,函数 y = f (x ) 在 x = x 处的导 n - x 0 数就是切线PT 的斜率 k ,即 k = lim f (x n ) - f (x 0 ) = f '(x ) ?x →0 x n - x 0 3. 导函数:当 x 变化时, f '(x ) 便是 x 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 f (x ) 的导函数. y = f (x ) 的导函数有 时也记作 y ' ,即 f '(x ) = lim ?x →0 f (x + ?x ) - f (x ) ?x 二.导数的计算 1)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1 若 f (x ) = c (c 为常数),则 f '(x ) = 0 ; 2 若 f (x ) = x α ,则 f '(x ) = α x α -1 ; 3 若 f (x ) = sin x ,则 f '(x ) = cos x 4 若 f (x ) = cos x ,则 f '(x ) = -sin x ; 5 若 f (x ) = a x ,则 f '(x ) = a x ln a 6 若 f (x ) = e x ,则 f '(x ) = e x 7 若 f (x ) = log x ,则 f '(x ) = 1 x ln a 8 若 f (x ) = ln x ,则 f '(x ) = 1 x 2)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f (x ) ± g (x )]' = f '(x ) ± g '(x ) x n n n 0

物理选修1-1+知识点小结

知识点小结 一、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 1、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2、伏打于1800年春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他的发明为科学家们由静电转入电流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揭开了电力应用的新篇章。 3、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英国化学家斯旺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家,发明和改进了电灯,改变了人类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习惯。 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力应用的可能性。 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 6、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他的理论,足以与牛顿力学理论相媲美,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 7、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频率的单位。 二、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 1、避雷针利用_尖端放电_原理来避雷: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2、各种各样的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热毯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_来工作的。 3、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我们使用的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5、若p 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若p q A?,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B 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p q ∨; ∧;⑵或(or):命题形式p q ⑶非(not):命题形式p?.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M x? p ∈ ?。 M ,x p x∈ ?;全称命题p的否定?p:)( ,x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构件正常工作的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 2、可变形固体的两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另外对于常用工程材料(如钢材),还有各向同性假设。 3、什么是应力、正应力、切应力、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截面上的分布内力集度,称为应力。应力的法向分量σ称为正应力,切向分量τ称为切应力。 杆件单位长度的伸长(或缩短),称为线应变;单元体直角的改变量称为切应变。 4、低碳钢工作段的伸长量与荷载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5、应力集中:由于杆件截面骤然变化(或几何外形局部不规则)而引起的局部应力骤增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详见材料力学ⅠP229)。 7、截面几何性质 A 、截面的静矩及形心 ①对x 轴静矩?=A x ydA S ,对y 轴静矩?=A y xdA S ②截面对于某一轴的静矩为0,则该轴必通过截面的形心;反之亦然。 B 、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① 极惯性矩:?=A P dA I 2ρ ② 对x 轴惯性矩:?= A x dA y I 2,对y 轴惯性矩:?=A y dA x I 2 ③ 惯性积:?=A xy xydA I ④ 惯性半径:A I i x x =,A I i y y =。 C 、平行移轴公式: ① 基本公式:A a aS I I xc xc x 22++=;A b bS I I yc yc y 22++= ;a 为x c 轴距x 轴距离,b 为y c 距y 轴距离。 ② 原坐标系通过截面形心时A a I I xc x 2+=;A b I I yc y 2+=;a 为截面形心距x 轴距离, b 为截面形心距y 轴距离。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A 、应力公式 A F = σ B 、杆件伸长量EA F N l l =?,E 为弹性模量。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平均变化率 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x f y =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 |' x x y =,即)(0' 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 5、常见的函数导数 函数 导函数 (1)y c = 'y =0 (2)n y x =()*n N ∈ 1'n y nx -= (3)x y a =()0,1a a >≠ 'ln x y a a = (4)x y e = 'x y e = (5)log a y x =()0,1,0a a x >≠> 1 'ln y x a = (6)ln y x = 1'y x = (7)sin y x = 'cos y x = (8)cos y x = 'sin y x =-

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若()f x ,()g x 均可导(可积),则有: 和差的导数运算 [] ' ''()()()()f x g x f x g x ±=± 积的导数运算 [] '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特别地:()()''Cf x Cf x =???? 商的导数运算 []' ''2 ()()()()() (()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特别地:()()2 1'()'g x g x g x ??-=???? 复合函数的导数 x u x y y u '''=? 微积分基本定理 ()b a f x dx =?F(a)--F(b) (其中()()'F x f x =) 和差的积分运算 1212[()()]()()b b b a a a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 ?? 特别地: ()()() b b a a kf x dx k f x dx k =? ?为常数 积分的区间可加性 ()()()() b c b a a c f x dx f x dx f x dx a c b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③令'()f x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 (x )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 (3)求方程'()f x =0的根 (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f x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