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病 学 派.

温 病 学 派.
温 病 学 派.

温病学派

历史背景

社会需求:明276年 64次

清266年 74次

?金元时期革新思潮影响

?个人努力

?鼠疫:大约明代永乐、万历年间,《山西通志》:“万历八年(1580),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

“万历十年四月,京师疫。通州、东安亦疫。霸州、文安、大成、保定患大头瘟症死者枕籍,苦传染,虽至亲不敢问吊。”

“万历十四年,是岁大疫,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

?清代诗人师道南《死鼠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多步,忽死两人横截路……。”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京师内外城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京营兵疫,其精锐,又为太监选去,登陴决羸弱五六万人,内阉数千人,守陴不充。”

代表医家:

吴有性、戴天章、余霖、

叶桂、薛雪、吴瑭、

王士雄、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末清初江苏震泽人。

(江苏吴县)

?生卒年代公元1582~1652

?著作:《温疫论》(1642)

?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

2、杂气致病的传染性、流行性、散发性

小结

吴又可对温病学发展巨大贡献,提出戾气病因说,是对传染病学的贡献;创“邪伏膜原”说病机理论和表里分消的治疗原则,充实了中医学温病学理论和治疗学内容;其邪由口鼻而入的观点,启发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病学传变的基本规律。

?平补足三阴法:

赵,虚不肯复谓之损,纳食不充肌肤,卧眠不能着左,遇节令痰必带血,脉左细,右劲数。是从肝肾精血之伤,延及气分,倘能节劳安逸,仅堪带病永年,损症5、6年,无攻病之理,脏属阴,议平补足三阴。

人参山药熟地天冬五味女贞

《临证指南医案·吐血》

?用药特点

?辛润通络:桃仁、归尾、归须、新绛、旋复花、苏木、蒲黄、充蔚、柏子仁、青葱等

?络以辛为治:走串发散,宣通气机川楝、香附、陈皮、木香、枳实

?虫蚁搜剔:蜣螂、蛰虫、全蝎、

蜂房、地龙

(六)发挥奇经辨证

1.奇经为病,多与肝肾久损有关,治奇经以调补肝肾为要。用药选择血肉有情之

品:鹿茸、河车、龟板、鳖甲淡菜。

?“夫经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生气必不相应。桂附刚愎气质雄烈,精血主藏,脏体属阴,刚则欲劫脂矣。至于丹溪虎潜法,潜阳坚阴,用知柏苦寒沉着,未通奇经,予以柔

剂阳药,通奇经不滞,且血肉有情之品,栽培身内精血,但王道无近工,多用自有益”。

?冲脉为病:

?冲为血海,治以调畅气血为主,川楝香附、郁金、元胡、乌药、充蔚子;?冲脉隶属阳明:通补阳明,加半夏、厚朴、茯苓、姜汁等。

?任脉为病:

?首选龟板补任脉,“龟体阴走任脉”。

?任脉虚热加黄柏、知母、生地之类。

?督脉为病:

?柔剂阳药治之,“鹿性阳入督脉”,选用鹿茸、鹿角胶、鹿角霜之类。?带脉为病:

?治宜补肝肾配收涩之品,五味、芡实湖莲肉、金樱子、山药等。

?伤寒

?伤寒之源源于水

?寒邪是水之气

?毛窍而入始足太阳

?阴胜必伤阳

?六经辨证

?辛温甘温苦热以救阳

?温病

?温病之源源于火

?温邪是火之气

?口鼻而入始手太阴

?阳胜必伤阴

?卫气营血辨证

?辛凉甘寒甘咸以救阴

?(二)力创三焦辨证

?意义

?辨病位: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辨病性:上焦表热中焦里热下焦里虚

?辨病程病势:上焦温病初期,病势浅

?中焦温病中期,正气实;

?下焦温病晚期,正气虚。

?(三)确立清热养阴治则

? 1.清表热三法

?桑菊饮—辛凉轻剂—降肺气上逆

?银翘散—辛凉平剂—化气分之秽

?白虎汤—辛凉重剂—清气分之燥

? 2.清里热三法

?清络饮—芳香轻清之品透邪外出

?清营汤—清热凉血养阴透热转气

?清宫汤—清膻中包络之气开窍醒神

3.育阴法:创三甲复脉汤

?下后阴虚而防滑脱着—一甲养而涩之

?阴虚阳不潜者—二甲养而镇之

?阴虚而不能上济于心—三甲养而济之

?其他:增液汤、五汁饮、雪梨浆

大小定风珠

小结

1. 吴鞠通系统提出伤寒温病两大法门提出寒温水火阴阳辨,标志着温病学完全脱

离伤寒自成体系。

2.提出三焦辨证法,与叶桂的卫气营血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完善了温病学的辨证

论治体系。

3.确立了清热养阴的治疗原则,并据叶氏经验,总结出温热病代表方剂。

?王士雄,字孟英,号梦影、梦隐、

半痴山人、海昌野云氏、潜斋、晚号睡乡散人,清代浙江海宁人,三世以医闻名,少年家道贫寒,三十岁以医名著,生平著述甚丰,但多毁于兵火现存著作:《温

热经纬》《霍乱论》

《潜斋简效方》《俞氏古今医案按选》

《四科简效方》《鸡鸣录》《圣剂方选》《随息居饮食谱》《潜斋医话》

?代表著作《温热经纬》,汇集了叶天士、薛生白、余霖诸家之论,选择前贤之善者,附以己见,为温热病医书中之佳作。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 名词术语解释 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温病教研室 2005年1月 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 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 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 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 的急性热病。 5、热象: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 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候群。 6、温邪: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 特点的一类病邪。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 疠气等。 7、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 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 冬温。 8、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 起暑温病。 9、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

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 10、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 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 11、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 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12、疠气(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 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14、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 发于里的温病。 15、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16、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17、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种证 候类型。 18、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 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9、营分证: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种证候 类型。 20、血分证:温邪深入血分,耗血动血,瘀热内阻而出现的一种证候 类型。 21、热深厥深:热深厥深是温病病势深重阶段的一种病理征象,属热 厥证,临床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昏迷而手足厥泠,其病机为阳 气被邪热阻遏,不能达于四肢,其热邪越深伏,手足逆冷的程度 就越甚。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 (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二、成长阶段 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三、形成阶段 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 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 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 6.王孟英——《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 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 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戴天章——《广温热论》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第一节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二节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温病学重点剖析

第一单元绪论 1、《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2、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以桂枝为例,因时因地因人加减,为活用经方作出示范。 3、吴鞠通评价元代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4、金元时期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孟英张仲景学术研究: \* 5、①吴又可《温疫论》:开专论温病之先河、创立“戾气学说”、创疏利透达之法 ②叶天士之《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叶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③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论述是热病专著,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④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辩证论治体系。 ⑤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仲景学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温病大多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②发热时温病必具之症③易内陷生变,致动血发斑、动风闭窍等危重症候。 三、命名 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春温、冬温 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风温、暑温、湿温 3、以发病季节结合主气:秋燥 4、以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霍乱、疟疾 5、以疾病流行情况:温疫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性质分类: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 湿热类温病:湿温、湿热疫、伏暑、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和冬温。 伏邪温病:初起即发病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 五、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风寒性质的和风热性质的外感热病。 瘟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给付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等 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伤寒,金匮,张仲景! |+ u, I1 i; F; h 1、共性:温热性质显著、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治病迅速;性质属热;致病与时令

中医温病学说

一、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 概念:温病就是由1感受温邪引起,2以发热为主症,3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就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特点:1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就是温病发生发展总就是趋势就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 二就是其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其病变过程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就是起病急,传变快;二就是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就是易化燥伤阴;四就是易内陷生变,而出现一系列重险证候,如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 二、发展概况、时期: (一)战国~晋唐时期(萌芽时期) 此期无专门的著作,温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关于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伏气温病的理论依据。关于季节与温病发病的关系,《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暑」与四时温病的命名有密切关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二)宋金元时期(发展时期) 金元时代中医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在热病治疗上有所突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守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就是热证,非有阴寒证",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与临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三)明清时期(成熟时期) 明清时代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五大特点学术思想:明末.吴又可(有性),继承前人学术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写成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说明温疫病的致病原因就是自然界另有一种特殊物质--杂气中的厉气所致。不同的病的厉气也不同,又指出使人的病气亦能使动物得病,而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对病气的感受性不同,说明厉气致病既可人畜共患,又有一定的选择性。叶天士《温热论》创立温病辨证论治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吴瑭《温病条辨》,并于条文之后加自注,把方药附于证后,就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温病学专著,成为后世学习温病学的必读著作。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制订三焦分证治疗大法;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归纳,组创了不少温病方剂,便于临床运用与推广。三、温病的分类 其分类在于执简驭繁,有利于指导辨证与治疗,及学习与研究。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依据就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纯热无湿的温热类与有热 有湿的湿热类。 温热类温病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疟疾等。 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霍乱等,这类温病起病较缓,兼备湿热证候,初起时热象不十分显著,湿邪偏盛或转化为寒湿时,易伤阳气,湿热化燥化火,可耗伤阴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

温病学-任务-地位-发展史

温病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从定义可以看出它的任务主要是: 温病学- 任务 1、阐明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揭示温病的本质; 2、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任务———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反映了温病的理论性) 研讨防治方法(有效防治)(反映了温病的实践性) 能否胜任此任务?虽不能完全胜任,但是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 温病学- 地位 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因而它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温病学- 发展简史 温病学在祖国医学中是一门年青的学科。然而做为一门学科来讲,则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了解其发展概况,可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综观中医的发展史,温病学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战国—晋唐时期) 据医史考证,温病学起源较早。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会原因,诸如战争、饥荒等,使许多温病广泛蔓延,温邪日益猖獗,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医学的温病学说便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出来。从现存医著分析,从战国到秦汉时代,可以作为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在此时期中,虽然还没有堪称温病学专著的医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温病重点

温病学重点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温病学形成于明清时期。 2、元末王履(字安道)在《医经溯洄集》明确提出温病热病不得“混称伤寒”,吴鞠通称其“是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3、叶天士《温热论》为温病奠定学科基础,提出“卫气营血”。 4、清代杨睿(字栗山)《伤寒瘟疫条辨》;陈平伯(字祖恭)《外感温病篇》;俞霖(字师愚)《疫疹一得》;柳宝诒(字谷孙)《温热逢源》;雷丰(字少逸)《时病论》;俞肇源(字根初)《通俗伤寒论》。 5.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6.温病分类: (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①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②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①新感温病—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的温病。如风温、秋燥、冬温等。暑温、湿温发病后的证候特点与时令病邪的证候特点一至,仍属新感温病。②伏邪温病春温、伏暑等。 7.温病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温热论》明确提出温邪概念);②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温病的发生往往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地域性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8.温病的命名:①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于春季——春温,发于冬季——冬温;②以时令主气为依据风温、暑温、湿温;③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如秋燥;④以临床特点为依据如大头瘟、烂喉痧、疟疾、霍乱;⑤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如瘟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 9.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10.瘟疫:“温”指疾病的性质,疫是指疾病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联系起来说,瘟疫就是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瘟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属于温病范围) 11.风热病邪致病特点: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12.暑热病邪致病特点:多发生于夏季。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13.湿热病邪致病特点:多发生于长夏。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后期转归:即可伤阴也可伤阳) 14燥热病邪致病特点:多发生于秋季。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 15.温热病邪致病特点:冬季感受寒邪,当时未发病,寒邪内郁日久化热,到春季再自里而外发为温病,称之为伏寒化温。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16.温毒病邪:把可以引起具有温热性质,且局部有肿毒特征一类外感热病的病因称为温毒,即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 17.疫疠病邪:致病为强,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名词:疫疠病邪——六淫邪气外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散播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8.卫气营血辨证(清,叶天士) ①卫分证:邪郁卫表,邪正相争。以发热恶寒,口微渴为要点 ②气分证:邪正剧争,热炽津伤。以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要点 ③营分证:营热阴伤,扰神窜络。以身热夜甚,时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絳为要点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

温病学名词解释简答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指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 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传染:指通过直接接触 瘟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传于胃而直接传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过程,是温病的传变形式之一。 心中憺憺大动:心跳迅速而有xx。 文库瘛瘲:瘛,屈曲;瘲,弛张;指四肢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证候表现。 透热转气:是指温邪入于营分时,不可一味地清营养阴,而应在其中辅以清气之品,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 白?:指在湿热类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日脯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日脯,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点。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熱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热,久扪时感体温升高。 战汗:指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神昏谵语往往并见,故昏谵并称。

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着。 神志如狂:指昏谵躁扰,狂乱不安。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或时有谵语,呼之能应。 痉厥:痉,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之证,厥,一般包括昏厥和肢厥,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厥指四肢逆冷或不温,,轻者到踝腕,重者逆冷可过肘膝。 燥干清窍:是气分的一个特殊病证。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引起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的病证,俗称上火。 内闭外脱:邪气内闭,气机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可出现正气外脱。 暑瘵:是暑热毒邪入血分,壅积于肺,损伤肺络,引起骤然咳嗽,咯血的病证,状如痨瘵,属暑温类证。 风温:指感受风热病邪,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的急性外感热病。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表现,由于燥尿与邪热搏结与肠道,肠道液体从燥屎孔隙中渗下流出,表现为纯利恶臭稀水。 逆传心包: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一般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从外解,可顺传阳明气分,若失治误治或心气素虚,或病邪过烈致邪热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症候。 春温:感受春季温热病邪引起的,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候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暑温:指感受暑热病邪,初起多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的--类急性外感热病。 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津液干燥见症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暑湿:指感受暑湿病邪引起,初起以邪遏卫表,或干犯胃肠为主要证候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 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弥漫全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饮食内伤),往往阻碍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首如裹。在下---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在表---周身重痛,白pei出现。在里---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此临床常见矛盾性症状。身热不扬:发热初按皮肤不灼手。发热:脉反濡缓,面色不红反淡黄。口干:不欲饮。神志不烦躁:反呆痴淡漠。大便秘:下之大便反而不燥结。 养阴法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1.甘寒生津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温病初、中期,邪在上、中焦阶段,肺胃津液耗伤之证。常用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梨汁等甘寒之品,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益胃汤等。此类方药,清养肺胃之阴,但又不碍胃,从而获得热减阴复的效果。 2.咸寒甘润法 邪热深入肝肾,真阴亏耗,需用咸寒滋填之品,如玄参、阿胶、熟地黄、龟甲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入阴搜邪,透热外达,治疗温病后期热伏阴分,故宜于此方,临床上治虚热广为应用。 3.酸甘化阴法 以酸敛药物,收敛肺气,起到保阴作用。常用于温病特别是暑温津气耗伤之证。主要方剂是生脉散。如连梅汤,此方为酸甘化阴兼酸苦泄热法,用于暑邪深入厥、少二阴,水亏火旺之证。 4.苦甘合化法 将苦寒药与甘寒之品配合运用,取苦甘之性以化阴气,苦寒又能邪热。冬地三黄汤为代表方。热病小便不利,阴气又伤,此方确为对证之治,又春温内陷下痢,阴精欲脱,立法以救阴为主。育阴坚阴为救阴之两大法门,故吴氏化裁仲景之黄连阿胶汤而成加减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坚阴泄热;阿胶、生地黄、白芍甘寒育阴,而救厥脱。 湿困中焦的治法,代表方 一、治法: 湿重热轻——以芳香化浊为主,佐以淡渗分消——代表方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过了

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就是说写的都很好,但是真正实用的没有。“其何以传信于来兹!”怎么能传给后人,“瑭”指他自己,“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所得,”读了十年书,有了心得,“因有志采辑历代明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为《温病条辨》,这本书是这么写的,搜集了历代关于温病的论述,加上了他的心得体会,再加上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写了这本书,关于这个学术的渊源,他的继承性,他在《凡例》里边说“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功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证,诸贤悉未透过此关”就是关于温病历代的人都没有看透。“多所弥缝补就,皆未得其本真,

岭南温病研究

学术探讨 岭 南 温 病 研 究 彭胜权3 李迎敏3 林培政3 史志云3 提 要 本文阐明了岭南温病的含义,系统总结了近十余年来围绕岭南温病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文献整理及多学科相结合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归纳出了岭南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用药方面的特色,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 主题词 温病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中医发展研究 @岭南 在1985年11月召开的广东省振兴中医大会上,提出了把研究岭南医学作为广东中医特色的战略思想。国家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中医界的专家学者多次提出,岭南温病独树一帜,是开发研究岭南医学的重要内容。Ξ 温病的发生与流行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为历代中医学家所重视。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就有同一病而各地治法不同的记载;吴又可《瘟疫论》中说“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时有感湿者”;蒲辅周名老中医指出,临床必须掌握地域有五方之异,也是辨证论治、掌握常变的重点之一(《蒲辅周医疗经验》);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认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表现该地区医学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反过来也有助于认识整个中国医学发展过程。所以深入研究地域性医学并不是‘搞地方主义’,而是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内容”(《邓铁涛医话集》)。 岭南医家对温病辨治的方药认识甚早,晋?葛洪《肘后方》、宋?陈昭遇等《太平圣惠方》、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已载有不少防治温病的方剂;清?何梦瑶《医碥》对火与湿的论述、潘大纪《南北喉症辨异》、李朝栋《寒温条辨治疫汇编》、梁国衍《救疫全生篇》、黎佩兰《良方释疑》等对岭南温病的诊治均有独到见解。潘兰坪《叶案括要》、《评琴书屋医略》是择叶天士理法方药应用于岭南,录其验者而著;陈任枚、刘赤选《温病学讲义》已对岭南温病特点有所阐发;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古昭尧《痘疹证治》、吕楚白《幼科要旨》、《郭梅峰医案》、《甘伊周医案》、《景天室医案》、《百砚室医案》等等,不乏记有防治岭南温病的独特经验。但是,系统整理岭南温病学说的理论专著并无一册;专门总结、分析其证候特点及选用方药的也无专书;更没有运用其理论指导防治现代急性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报道。有鉴于此,我们从1986年开始,对岭南温病进行了10余年的系统研究。 1 研究目的 岭南温病是研究岭南地区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对该地区温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防治规律的一个学术流派。通过研究,目的在于阐明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探索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途径是运用流行病学调查该地区温病疾病谱变化,利用气象学、地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分析本地区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对温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不断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努力揭示中医理论的实质。 2 研究方法 211 文献整理研究 从晋代到明清,不少岭 2新 中 医 Ξ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市机场路10号(510407)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火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温病学复习大纲(1)

第一章绪论 【考核知识点】 1.郭雍最早提出温病有新感和伏气两种类型。 2.刘完素开创了寒凉清热为主治疗热病的先河,为温病治疗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安道明确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吴鞠通评价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温病学的形成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标志是叶天士《温热论》及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问世。 5.吴又可的《温疫论》是第一部温病学专著,首创杂气病因学说。 6.叶天士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7.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大力倡导三焦辨证。 8.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是论述湿热病的专著。 9.王孟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成《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10.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被称为“温病四大家”。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考核知识点】 1.温病的概念。 2.温病的四个特点。 3.温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表现为:(1)起病急骤,传变迅速;(2)以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危重证候;(4)易伤阴液。 4.新感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即发,病发于表,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5.伏气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发于里,初起以高热、烦渴、舌红、苔黄等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6.暑温是新感温病,但初起却是里热证,分析其原因。 7.理解“夏暑发自阳明”。 8.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 9.温毒的概念:一是指病因,即温毒病邪,是由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二是指病名,即由温毒病邪所导致的具有肿毒特征及较强传染性的一类温病。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考核知识点】 1.温病病因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审证求因”为基础,结合四时气候变化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