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情感

诗歌鉴赏—情感
诗歌鉴赏—情感

诗歌鉴赏—情感

诗歌鉴赏—情感(学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

【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刑部。玄经,指道教经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反诘语气起句,突兀而起,写诗人在刑部履职名声卓然,次句接而出,叙写自己却被外放邢州,蕴含着无限感慨。

B.颔联以折腰白眼两词描摹了官场生态,道出官场之丑恶,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人情淡薄,这是诗人无法忍受的。

C.颈联中诗人以狂生自诩,道出自己因耿正孤傲,与世道落落不合而困顿风尘,故而

生发出宦海漂忽不定的深沉慨叹。

D.尾联的病起是因病或假借生病之意,拟草玄经乃皈依道家之心迹,诗人此时已生致仕之意,只是还未能完全解脱。

15.请分析全诗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6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悲秋杜甫

凉风动万里,盗尚纵横。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注]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对动乱的厌烦。

C.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心中悲情加重。

D. 第五句以高飞的鸟喻愁,形象生动,显示出愁绪极深。

E. 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写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

15. 本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八尺顾炎武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注】八尺,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八尺又形容为八尺孤帆。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本诗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出一个苍远悲愁的场景,这叶孤帆犹如飘零无依的诗人。

B.颈联写诗人驾着孤帆来白帝访刘备,下江东问孙仲谋,采用了虚写的手法。

C.颈联写海上的鱼龙、山中的草木,寄托着心中绵绵的愁绪和遗恨。

D.本诗沉郁深厚,感慨兴亡,悲沉苍凉中带着一些激越之感。

15.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人洞庭宋

客自长江入洞庭,长江回首已冥冥。湖中之水大何许,湖上君山终古青。

深夜有神觞正则,孤舟无酒酹湘灵。灯前欲读悲秋赋,又怕鱼龙跋浪听。

【注】正则:屈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悲秋赋:此处指宋玉的《九辩》,该作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政治的黑暗,小人的险恶抒发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愁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一二句重复使用长江,三四句重复使用湖,这样就把离长江、入洞庭、后中顾长江、前瞻洞庭这一过程写得一气贯穿。

B.何许终古,一虚一实,不定语气和肯定语气相交织,造成了空间上的纵深感和时间上的开阔感;终古又能自然地引出下文。

C.深夜渲染环境的神秘气氛,表示诗人夜深时犹在追想屈原和湘水之神,突出了屈原的可敬,也为下文孤舟上的活动点出时间。

D.深夜有神觞正则一句言屈原灵魂不灭,夜间的湖上不时传来神秘的声音,像是神灵

也在为这位忠直之士鸣不平,至今犹在祭奠他。

15.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水调歌头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塞垣:边防城池。戛(ji)敲击。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4.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描绘了边塞景象,意境苍凉。

B.诗人着意勾勒平沙千里中的雕弓白羽和骏骅骝,为此后的抒情蓄势。

C.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诗人想起了汉代王昭君的故事,忧愁袭上心头。

D.上片主要是实写,凸现了边地骑兵驰骋射猎的飒爽英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15.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 -15题。秋兴八首其七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为杜甫在夔州北望长安而作。昆明池:当年汉武帝为拓疆训练水师而凿。池中有石刻的织女、牵牛和鲸鱼像。菰米;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国势,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B.颔联写月夜下织女有机丝在杼,鳞甲耀动于秋风之中,体现出一派太平安乐气象。

C.诗人远望长安却只见连天关塞,惟有鸟道可通,与西当太白有鸟道异曲同工。

D.本诗把夔州与长安、汉帝与唐皇聚拢于一处,形成包举宇内囊括千古的深邃境界。

15.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6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3. 下列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及作品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首先提出衙中的竹子究竟是谁种的问题,却没有作正面的回答,是谁在衙中种下这几百竿萧萧绿竹呢?陪伴这些透明澄澈的绿竹吟诗最适合我这做闲职的。

B.

中间两联对仗工整。颔联写竹子不与妖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来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

C. 颈联写竹声萧萧拂过诗人的琴,顿生雅致的情趣;竹影映在棋局上,更增加了诗人下棋的兴致,饶有雅趣。

D. 诗人托物言志,既是咏竹,更是自喻,表达了诗人不争宠邀名、坚守高洁的情操和不畏严酷环境、顽强抗争的品格。

14.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

十、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15题。故都韩僵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藁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谖无路学鸣鸡。

【注】故都:此诗是受权臣朱温嫉恨,被驱逐出朝,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的。池禁:指宫中的池塘。噬脐:以人不能咬到自己的肚脐来比喻追悔不及。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宠的美人。冯谖:战国时为孟尝君效忠的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得以脱身。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想象描绘了迁都之后长安城的巨大变化,遥想亦自迷也暗示诗人内心受到了巨大的触动。

B.颔联承接首句,集中描绘宫苑的荒废,用笔细致传神,在点面结合的描写中反映了诗人想象中的故都近貌。

C.颈联直接抒情。烈士是诗人自称,垂涕的动作描写再加上空字,有力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形象。

D.诗歌前半部分侧重写景,后半部分侧重抒情,凄婉又激越,跌宕起伏,撼人心魄,有杜甫沉郁顿挫的特点。

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红。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

9. 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10.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十二、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王实之、郑伯昌,均是的好友。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淳祐八年(1248)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此词乃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送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

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实现自己的高才雄略和济世的使命。

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

D.这首送别词一扫徬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

15.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诗歌鉴赏—情感(参考答案)

一、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14.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手法的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注意把握诗词的手法,然后要与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B,这里使用的是象征的手法而不是比喻。根据理解惊弦、骇浪象征的是黑暗的时局。故答案选B。

15. 表现退隐之志:借猿鹤的话曲折表现对归隐的向往。

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之情:秋江上三句,点出词人归隐原因,表达对官场的厌恶。

表达了对崇高品质的追求:设想隐居后亲手种植竹、梅、菊、兰,表达词人对坚贞高洁品质的向往。

书写了爱国之志:怕君恩未许一句,委婉流露出词人不忘复国、积极从政之心。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情感的赏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

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诗词的情感主旨,往往体现在的身世命运、言语言辞之间,所以考生要注意结合诗词原句进行把握。例如本词中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小舟垂钓种柳闲情,这足以体现出归隐的心态。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沉吟了这么久,怕君王不许自己的心愿,所以内心还在徘徊矛盾,这足以体现出辛弃疾想要报国但是却找不到报国的机会,内心的壮志难酬的愁苦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

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

地方;可以从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

无暗示。比如本词中,上片以闻杜鹃起兴。杜鹃常在夜间啼鸣,啼声凄厉,能触发旅客思乡之情。

二、捣衣杜甫

14.C(对诗歌第五、六句的理解有误。宁辞,岂辞的意思。我哪敢因体力疲倦而对捣衣有一丝怠懈呢,应该尽心尽力把衣服做好,早点寄往丈夫征戍的边地。)

15.

(1)音,指砧声。思妇寄一腔苦情于捣衣,盼望丈夫能够听到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音字是对全诗捣衣之故与捣衣之事的总结。(3分)(2)表面写捣衣的声音响彻云外,实际上这正是思妇爱情和苦心的传达。著一音字,全诗情感的表达显得含蓄浑厚。(围绕总括之意,从诗歌的内容与情感两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三、郡斋明李攀龙

14.(3分)C颈联中诗人深沉慨叹知音难觅。

15.(6分)愤懑不平。首联谁大名、颔联那堪写其心境,颔联折腰…‘白眼刻画官场生

态,诗人由京官外调,深切体验官场之丑恶,内心愤慨抑郁。孤独感伤。颈联诗人从对官场的反思入对人情世事的思考,以几知己…‘落落言其难觅知音的寂寞失意。厌倦无奈。尾联以病起少吏事写诗人宦情已冷,拟草玄经句则表露仕进之心虽无但又未能完全解脱的矛盾与无奈。(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悲秋杜甫

14、DE

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诗歌第五句写心中满怀愁情,从纷乱的愁绪缝隙中看到飞鸟高翔而过,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所以D项分析错误。诗歌尾联写诗人本来打算离蜀投奔三峡,可遇到叛乱,滞留在梓州,以反诘语气感叹如何才能回到京城呢!E项中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理解错误。

15、凉风万里,表达了对秋景的悲伤之情;叛乱未平,表达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

远待家书,表达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秋来为客,高鸟飞过,隐含着自己漂泊的感伤之情;老逐众人,表达出年老体衰的喟叹之情;难见两京,表达出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

五、八尺顾炎武

14.(3分)D(没有激越之感。)

15.(6分)家国沦亡以后凄惶悲伤、飘零无依的心情;在明末清初动荡中不屈从命运安排、期望挽救衰颓国势的民族情感;往事不堪回首、旧日的希望只换来鬓发斑白的深挚的悲痛。(每点2分)

六人洞庭宋湘

14.(3分)B 15.(6分)赞美。湖中之水大何许,表现出对广阔洞庭的赞美之意。

景仰与缅怀。有神觞正则,写神灵祭奠屈原,实为在深夜追思忠贞爱国的屈原。

抑郁不平。因政治黑暗、君王昏庸,欲读悲秋赋,以抒抑郁不平的愁绪。

焦虑与无奈。又怕鱼龙跋浪听,因小人当道,不敢缅怀古人,不敢抒发胸臆,充满焦虑与无奈之情。(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七、水调歌头黄庭坚

14.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隐隐以下句由昭君的青冢引起的闲愁,体现的是对国运的深长忧思,前后情感色调并不一致,故不能说奠定全词的基调。

15.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如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翠蛾羞。

对汉代和亲政策的批判。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却不减翠蛾羞。

对宋朝边备废弛、求和苟安的讽刺。词作借古讽今,结尾二句用反语,表面是歌功颂德,实则对当朝执政者的软弱进行了辛辣讽刺。

八、秋兴八首其七杜甫

14.B(昆明池中有东西相望的织女、牵牛两石像,又有石刻鲸鱼,织女星夜出,故织女机丝沐于夜月之中,但一虚字见出昆明池之寥落荒凉,牵牛、织女之景无人玩赏而为徒然。秋风拂过石鲸,似乎石鲸有知,亦为乱离感慨而激动得鳞甲都在秋风中动起来。一种物在人非的意韵弥满诗句。)

15.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6分)

15.参考答案:菰米不收而任其沉,莲房不采而任其坠,足见兵戈乱离之状。菰米的黑色,给人以沉沉之感,暗写诗人心绪的沉重。漂字,不仅写出菰米在水中漂浮,也暗示了诗人漂零蓬的生涯。露冷莲房一语,冷字不仅表现了秋天莲房之露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寒之感。粉红之坠象征着繁华落去,影射了国运的衰颓和自己人至暮年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

总之,本联中虽无一字写情,却在具体意象的营造中,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对盛世的缅怀、对个人身世的喟叹交汇在一起。(1条2分,答出三条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试题分析】《秋兴八首》中昆明池水汉时功这首,极写苍凉景象,在意象的营构和造语的灵幻上颇具匠心。《升庵诗话》卷九云杜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言人不收取而雁亦不啄,但为‘波漂’‘沉云’而已,见长安兵火之惨极矣!同理,莲房不采而任其坠,亦可见兵戈乱离之状。粉红与黑是两种强烈对比的颜色,饰以沉坠则表示了一种过份成熟的感觉,而有接近腐烂的趋向。在此强烈色彩之下,则用了四个表现荒凉之感的动词,如漂字,不仅写出了菰米在水中漂浮,也暗示了诗人与之相似的飘泊无定的生涯。冷字也不仅表现了莲房之露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寒之感。至于沉字与坠字,都是表现残败和凋零的字样。菰米为黑色,成片菰米水中漂浮似黑云,而给人以沉沉之感,诗人以此抒写心绪的沉重。粉红象征着国家的兴盛、青春的年华、理想的美好,粉红之坠则意味着繁华落去,影射了国运的衰颓和自己人至暮年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总之,本联中虽无一字写情,却在具体意象的营造中,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对盛世的缅怀、对个人身世的喟叹交汇在一起。

九、官舍竹王禹偁

【答案】13. B 14.

第一问: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或:表达了诗人不争宠邀名、坚守高洁的情操和不畏严酷环境、顽强抗争的品格。或: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若考生答同时暗含诗人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愤慨,则前面必答孤独高洁的品格,高洁才是这首诗的主要情怀。)第二问:拂和侵。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

【13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及作品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表现出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错误,该信息找不到依据。本诗主要借咏竹,喻,表达了诗人不争宠邀名、坚守高洁的情操和不畏严酷环境、顽强抗争的品格,看不出随遇而安和无意仕途的心态,故选B项。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题干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的情怀,二是颈联中使用精彩的两个字。首先解答第一个问题,从诗歌标题官舍竹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故考生要通过分析竹子的特点来把握诗人的情怀。如诗歌颔联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这是诗人对竹子所展开的联想。春日,桃李东园争宠,竹子却静静独守坚贞,它要直待冰雪岁寒日,才向人们昭示并证实自己不渝的操守。诗人仿佛不期遇见了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全身沉浸在一片碧绿透明的溪流里,这里诗人有形象上的暗示与精神上的契合,这里以竹自况,暗寓了自己不愿随势就俗的清高品格。如尾句犹得今冬雪里看,以雪里看写出竹子的耐寒。这首诗歌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再看第二个问题,考生要先分析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精彩,一般是按照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顺序来确定精彩字,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诗句中拂和侵都是动词,故可以就这两个字分析。接着就是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所描写的对象,使用的手法以及表

达的效果。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把竹与人的生活起来。拂和侵两个传神动词,使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让竹叶萧萧的声音和青青的姿影介入诗人的生活。公退之暇,拂琴敲棋,清风徐至,物我同趣,竹声与琴声共生雅趣;竹影与棋局同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无限清欢。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第四是炼所用的手法,即对该字所用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等作分析。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十、故都

韩僵14.B(颔联的描写没有点面结合)15.通过草萋萋、塞雁、宫鸦等意象,遥想国都的衰败,慨叹国家将亡的悲凉和迷茫。(2分)表达了对唐王朝的忠诚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2分)用掩鼻计等典故,表达对窃国者的愤慨。(2分)用冯谖的典故,表达自己被排挤出京,没有办法拯救君主脱困的悲哀。(2分)(任意答出三点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十一、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韦应物【答案】9.

(1)交代送别黎郎的原因。(2)点明黎郎赴任时的季节。(3)以漫山海野开放杜鹃花这乐翠村托黎郎赴任时的喜悦之情。

10.

对朋友的祝贺与赞美之情。腰垂新绶色写朋友新官赴任,字里行间透露出欣慰之意。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和关杯之情。客程关外长对朋友路途遥远的牵桂之意。对朋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勉励之情,尾联写希望朋友有好的政绩,表明了的希望。

【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简析首联的作用,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首联作用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如果是写景,要指出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感。本诗首联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中首句试吏向嵩阳点题,其中试吏交代送别的原因。春春山踯躅芳点明了送别黎郎的季节在春天(点明黎郎赴任时的季节),踯躅芳写黎郎赴任时漫山遍野开放着杜鹃花,这是用春花漫山遍野的乐景来衬托黎郎赴任时的喜悦之情。

【10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赏析诗歌的情感,可以从分析诗歌内容入手,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情感。这首诗是送朋友黎六郎赴阳翟少府做官时所写的一首送别诗。因为是送别诗,应有惜别和关怀之情,又因为是送朋友去做官,应有对朋友祝贺和勉励之意,腰垂新绶色写朋友新官赴任,字里行间透露出欣慰之意。客程关外长对朋友路途遥远的牵桂之意。对朋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勉励之情。尾联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是希望朋友有好的政绩,用来安慰父母。表明了诗人对朋友此去为官的希望。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

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十二、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刘克庄

14.B(并非嘱托友人去拜访位高权重之人,而是托他去问候那些不受网罗的高士和才气豪放的诗坛奇杰。)

15.表达诗人醉心山水,对闲适生活的眷恋之情。在青山碧水间濯洗头发,在白浪苍茫间静心垂钓,词人与友人在山水间求得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表达了对仕途得失一笑置之、不屑追求的态度。词人说自己不善逄迎钻营,不会做官,而且得罪权贵,遭到排斥,但那又何妨?在历史上,终将被肯定为能直道而行,留直节于后世。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高尚的节操。功名富贵,怎能屈膝相求!表达了对黑暗政治的批判与不满。狂谈欲吐句,表达了与友人壮图雄心,不吐不快的意愿。但是只能被人视作狂谈,惊动世俗,横遭飞祸。还是不再谈论吧!(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祁阳四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主备人:桂华锋上课时间: 学情分析: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古诗表达的情感类型,希望通过对类型的掌握及答题技巧的掌握能够解决高考出现的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的问题。 复习目标:掌握古诗中的表达情感的类型;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复习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复习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复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 , 阅读张籍的《节妇吟》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节妇吟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①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②。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③执戟明光④里。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注:①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曾邀张籍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②红罗襦[rú] :红罗短袄。③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④明光:本是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二、教学过程(问题聚集): (一)导入: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作业问题诊断。 生: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 1.作者——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学生分组讨论)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瞧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她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与规划。 D、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就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与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刑部。玄经,指道教经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 A.首联以反诘语气起句,突兀而起,写诗人在刑部履职名声卓然,次句转接而出,叙写自己却被外放邢州,蕴含着无限感慨。 B.颔联以“折腰”“白眼”两词描摹了官场生态,道出官场之丑恶,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人情淡薄,这就是诗人无法忍受的。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16-10-26许愿真摘自新浪博客阅34转9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6(3)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容,好像是写一

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容,如渊明的归园之乐,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贺诗奇诡变幻,义山(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所以,同学们在看到是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他们的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容,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风格。同时,平时要有意识的识记他们的写作容和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的积累。 3.看意象、炼字 看意象炼字也就是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作者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的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古典诗歌鉴赏内含情感训练专题(含答案)

古典诗歌鉴赏内含情感训练专题 一、高考真题示例 (2019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14、【答案】C 【解析】诗人领略许道宁的画作所表现的辽阔万里的意境,“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的解释不符合生活情景和实际逻辑。“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我仅仅通过距离画作一窗之距就领略到了。 15、【答案】(1)诗的尾联意思是,这幅画作可以激发诗人创作出绝美的诗文,甚至吟诵出的诗文远远超出画作本身。 (2)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画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画作中山水等景物,意境苍茫阔远,可以说是“画中有诗”,极具艺术魅力,能激发出诗人浓浓的诗情。 【解析】诗句的含义和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二、解题技法点拨 (一)一般答题步骤和要领: 诗歌内涵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二)解题格式和模板: 1、某种情感原因题型: (1)通观整首作品,分条列出原因。 (2)结合各对应句子描述说明分析。 2、作品表达了哪些感情题型: (1)通观整首作品,分条列出情感。 (2)结合各对应句子描述说明分析。 (注:若有情感的体现方式,顺便指出) 3、某句有什么含意题型 (1)描述有关句子内容。 (2)说明作者抒发的情感。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类分析诗文,掌握分析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2.通过方法总结,提高鉴赏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学习内容】 一.了解考点 (1)《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对文言文和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 ①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 (2)考点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在诗歌流露的思绪情感、理想抱负、及对当时社会的评判。 二.方法探究 1.分析标题 (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思念与牵挂 (2)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表现诗人对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2、分析序、注,知人论世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诗词鉴赏考察情感的五种基本题型及答题方法

在2010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共有16套试题将“诗歌鉴赏”考查焦点对准了“情感”。这种不约而同的变化似乎显示了命题者已从浅表的技巧鉴赏又回归到内在的品质鉴赏;当然,也暗合了高中生的学习和阅读规律,毕竟诗歌鉴赏重在理解感悟。这16套试题中诗歌的情感,既有壮志难酬的愤激悲伤,也有羁旅漂泊的愁思孤独;既有空闺寂寞的相思之苦,也有好友惜别的难舍难分;既有玩赏山林的游览之乐,也有归隐田园的随遣而安,真可谓“人生百味皆入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细斟慢品的同时,这16套试题考查情感的五种设题模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就结合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来谈谈考查情感的设题模式及答题要领。 一、“情感概括”式提问 这种题型相对比较传统,设题方式一般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或“抒发了哪些情感”。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规律是分四步:仔细通读全诗、揣摩题目注释、抓住核心意象、领悟感情倾向。古典诗歌中多有直接或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如 “喜”“悲”“怨”“恨”“愤”“忧”“怅”“思”“想”“独”“忆”“怀”“寂寞”“伤心”“惆怅”,抓住这些词语,结合具 体的诗歌内容,明确诗人“喜什么”“悲什么”或“忆谁”等,就可找到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概括出诗人的情感。 例1、2010年全国Ⅱ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祜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解题思路:“路暗花迷”一句中“暗”“迷”就极富主观色彩,表露了诗人此时此刻视野暗淡,心绪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种“梦里心情”皆因仕途失意所致,而“无奈”“思家”等词语则直接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思乡念家之情。 参考答案: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高分支招:揣摩核心意向的冷暖色调,结合表露情感的词句进行“定向”概括。 二、情感的“自主探究”式提问 随着新课标高考的闪亮登场,“探究能力”也越来越受重视,不仅在文学作品阅读部分中多次出现,就连古典诗歌鉴赏也留下了它的踪迹。命题者往往选取一些内涵相对蕴藉、情感较为丰富、主旨较为多元的诗歌来设题考查。做好这种类型的试题,除了情感归纳概括所需的四个步骤以外,还需要考生结合情景关系(如借景抒情等)、情理关系(如托物言志等),再围绕诗歌的“意象选用”、“遣词造句”、“典故寓意”以及“形象”、“意象”、“意境”等进行深入探究,来发掘作品中相对蕴藉婉曲的情感。 例2、2010年北京卷第13题: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考生在初中时都已学习过李白的《行路难》,对李白那种壮志难酬的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激都有较深刻的体会,而这首诗恰是和《行路难》同一时期的作品。再结合本诗,无论是“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还是”荣华东流水”,都很容易看出诗人前途茫茫、人生短暂的感慨,而“梧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实录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组王桂荣 学习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 课型:专题复习课 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 (生大笑) 师: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情感(师板书课题)【导入方法二】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痴如醉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

的情感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代诗歌,一起触摸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吧! 二、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师:理解古诗词情感是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常考点,也是应试中的难点。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这给理解古诗词情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找到解读情感的切入点,如同有了开启情感迷宫的钥匙,就能够登堂入室,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了破译古诗情感密码,就能领略古诗词艺术殿堂的华美。 (一)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一读题目-----把握作者情感的流向。 师: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一双眼睛。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体察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领学生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 师:《春夜喜雨》 生:从“喜”字可以看出作者喜悦之情。 师:《潼关怀古》 生:从“怀古”字可以看出作者怀古伤今之感。 师:《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从“思”“寄”“忆”中流露出思念家乡之情。

鉴赏诗歌之情感

诗歌鉴赏之情感 公丕娟 【考纲分析】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近几年高考考查的情感类题型: 1.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2019年天津卷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18年江苏卷张籍《寄和州刘使君》) 3.赏析尾联的表达情感。(2017江苏卷陆游《秋兴》) 4.“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2017年全国3卷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常见提问方式 1.赏析第X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2.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又怎样的作用? 3.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情感?请简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辛弃疾鉴赏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情感类试题的解题方法,规范做答。 3.感悟辛弃疾慷慨悲壮的词风和情怀。 【教材温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探究:这两首词作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2013年江西卷)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的把握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的把握 【教学导引】: 本讲内容是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或主旨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梳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讲解题材与情感的联系,也可以借助“注释”、“意象”、“诗眼”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主旨;另外,诗人还会运用表达技巧、炼字等艺术手法或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 【考点追踪与分析】: 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古代诗词鉴赏这一专题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看来,古代诗词鉴赏的考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主旨),而思想感情(主旨)又是一首诗或词的“灵魂”,所以在高考中,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的考查,往往在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都可以牵涉到或落脚到对思想感情的考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把握好一首诗或词的思想感情(主旨),那么在古代诗词鉴赏这个专题中,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点知识荟萃】: (一)诗歌的思想内容 常见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 1.边塞诗(建功报国类) 唐诗多为: (1).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描绘将士英勇无畏、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4).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5).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6).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7)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8).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9).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10)对腐败无能的将领的愤怒和对士兵痛苦生活的同情;(11).盼望爱兵如子、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 宋词常有: (1).山河沦丧的痛苦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壮志难酬的怨愤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痛苦; (4).对投降派、主和派及小人当道的愤懑; (5).对异族统治下人民流离失所、痛苦生活的同情。 2.忧国伤时类(与上一类多有重复)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3 送别诗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前途艰辛的担忧; (2).重在劝勉、鼓励、安慰(3).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4 山水田园诗 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1).描写自然风光;(2).农村景物;(3).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诗风格为恬淡宁谧,山水诗风格为清新优美。 5 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6 思乡怀人类诗歌 (1).羁旅愁思;(2)思念亲友;(3).征人思乡;(4)闺中怀人。 写作上: (1)触景伤情;(2).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3).托物传情(月、雁、笛、柳);(4).因梦寄情;(5).妙喻传情。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16-10—26 许愿真摘自新浪博客阅34转9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1) 14(2) 15(1) 15(2) 16(1)16(2)16(3) 借景抒情√ √ √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 √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刑部。玄经,指道教经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碧叶凝露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唐代的张籍创作的《节妇吟》,同学们先来齐读一遍,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齐读: 节妇吟 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生: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1、——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 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学生适当讨论后) 生:这是一首具有双层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这首诗实际上是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只不过用了比兴手法,说得比较委婉、客气。 师:张籍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很好的利用了诗歌表达情感的多元性。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往往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回到应试层面上来看,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中,2008年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2009年则有了多达10套以上试卷涉及。纵观这些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的命题动向有了新的变化。 二、命题动向 我们可以将高考情感类诗歌考查要点归纳为三类: (一)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的分析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分析近几年长沙中考题型,了解诗歌思想感情鉴赏题题型。 2、掌握快速把握诗词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 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代诗歌内容情感 的把握做一梳理与复习。(板书: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我们先来看一些中考例题:二、考题呈现:明确怎么考。 (2013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201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 了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 花、的品质。(3分) (2015年)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完整版)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六种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套路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套路 01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 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 02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特征 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 03 思妇闺情诗 鉴赏要点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

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04 山水田园诗 鉴赏要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3、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4、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05 怀古咏史诗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常见感情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从近几年高考得题目瞧,诗歌情感得题目就是必考得考点,有得单独命题,有得夹杂在其她得题目当中,考核得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就是表面得情感,考核得如就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得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与情感有时就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得。 由此可以预知,17年得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得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得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得途经 1.瞧题目――想缘由、想目得、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得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就是韦应物得《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瞧题目就知道就是送别题材得诗,作者就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得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得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得目得。如读唐人朱庆余得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瞧这首诗得内容,好像就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得心理状态得,只有瞧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就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得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得心情得. ③直接表达作者得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得《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就是作者当时所处得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就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得. ④直接表达作者得情感。如马致远得《天净沙?秋思》,“思”字正就是作者要表达得情感. 2.瞧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得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得一类就就是“名家得非名诗",既然就是名家,在课本中也就是经常出现得,就是大家比较熟悉得。著名诗人,因其特殊得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得内容,如陶渊明得归园之乐,李白得怀才不遇,杜甫得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得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得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得人生,清新飘逸得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得人生,沉郁顿挫得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所以,同学们在瞧到就是这样得一些诗人得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她们得宽泛意义上得写作内容,常表现出来得一般得风格。同时,平时要有意识得识记她们得写作内容与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得积累. 3.瞧意象、炼字 瞧意象炼字也就就是诗中表情达意得关键词语。 读诗就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就是一首诗得“诗眼”。这里得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得外在得事物,即意象,一般就是名词;一个就是作者在组织意象得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得使用.这两个方面都就是读懂诗歌得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就是高考命题者考查得地方,又就是解题得要素。 4.瞧注释 注释就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得障碍给得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 情感归纳完整

第一篇:古诗词常识 一.知识梳理 1、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和近体诗。 2、词 3、曲 二、平仄、押韵、对仗 古诗词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一、古诗词语言风格 1、清新语言浅显易懂而富有诗意。比如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 2、明快语言明白通畅,不晦涩不呆板。如刘禹锡的诗《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散,便引诗情到碧霄。”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3、凝练语言简洁而含义丰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用实词,意象密集,含义丰富。 4、含蓄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含蓄地表达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5、华丽辞藻富丽,文采绚丽,情思奇幻。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通过华丽的辞藻,描绘了薄雾弥漫、愁云惨淡的画面,使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6、质朴选用简单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当然,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文字明白如话,情真意切。 7、晦涩指冷僻、难懂。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历来各家见解不一。 二、古诗词常见艺术风格 1、雄浑即雄壮浑厚。 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3、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 4、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被撞慷慨,谓之悲慨。 5、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6、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 三、古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通常包括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两大类。其中,表达方式又包括: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以及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修辞方法有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1、直接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直接表达对朋友的关怀。 2、间接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