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建筑给排水若干设计思路

浅析绿色建筑给排水若干设计思路
浅析绿色建筑给排水若干设计思路

浅析绿色建筑给排水若干设计思路

发表时间:2018-10-26T14:20:45.79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作者:程亚杰

[导读] 本文就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若干设计思路进行梳理、拓展,与大家探讨。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220

摘要:绿色建筑的宗旨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推进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与给排水设计密切相关的方面为:场地设计及场地生态、能量综合利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与设备、非传统水源利用、室内声环境。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全面发挥,建筑给排水不但要满足住户的用水需要,还要节约能源资源,满足消防和绿化等各个环节的需要。可见给排水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若干设计思路进行梳理、拓展,与大家探讨。关键词:绿色建筑;节水;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更舒适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当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财政支持力度正不断增大。绿色建筑实施的不断深入,有利于应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人均淡水资源低、水污染问题严重等不利现象,绿色建筑的节水、节能设计,能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产生和消耗上的相对平衡。

1 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概述

在进行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根据生活和工作对水质要求的不同,采取分类供水,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供水分为生活用水、饮用水、绿化用水等。(2)合理回收利用水资源: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对水资源的处理和排放工作分类设计,通过将雨水、污水和废水的排放、回收路径分类设计,实现部分废水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

2 绿色建筑给排水若干设计思路

2.1 场地设计和场地生态相关的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

本项需结合场地条件、建筑总平、景观设计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从以下(但不限于)几方面考虑:⑴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设施。①设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雨水调蓄设施。②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及路面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如采用透水铺装等,并对径流污染进行适当控制。⑵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⑶无论采用何种调蓄方式,均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简单易行,并且有应急措施,避免次生灾害。

2.2 给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1)设置完善、合理的给水系统:供水低区应充分利用市政水压,高层建筑应合理设置给水分区,控制超压出流。设计要点如下:采用变频供水,应在分区设置独立的供水泵,不宜采用设置减压措施来划分给水分区。在用水量较小的综合楼、办公楼等建筑中,可在小流量的变频泵的基础上加气压罐供水,减少水泵的频繁启动。选泵时,设计水泵的工况点要在水泵高校区性能曲线普的高效工作区域内。各分区最低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 0.45MPa,静水压大于0.35MPa 的入户支管(或配水横管)上宜设置减压或调压措施。在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的前提下,住宅给水系统入户管水表前水压不大于0.2Mpa 为佳。各分区低层用水点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上宜设置适当的调压、减压措施,优先采用支管减压方式。

(2)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

热水是建筑物中排在供暖、空调和照明之后的第四大能耗。绿色建筑中应结合供热需求,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源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太阳能是在绿色建筑中被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在设计中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太阳能利用效率主要是取决于集热器的性能,因而,选择优质高效的集热器是关键。在对集热器的比选中,需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②集热器的效率还受到内部水量平衡度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点分析其平衡度的影响。

③为减少供热过程中能量损耗,应做好管道的保温措施。

2.3 节水设备、计量水表、管材管件

卫生器具、水嘴、淋浴器等应根据使用对象、设置场所、建筑标准等因素确定,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的规定。加压水泵、冷却塔等设备选用高效、节水的设备;给水管道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要求为下级水表的设置应覆盖上一级水表的所有出流量,不出现无计量支路。

中水、雨水系统应独立设置。中水、雨水供水系统上应设计量装置。中水、雨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中水、雨水处理应设消毒设施。中水、雨水管道外壁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涂色和标志;中水、雨水水池、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中水”“雨水”标志。

供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管材与管件连接的密封材料应卫生、严密、防腐、耐压、耐久;为避免重要物资和设备受潮引起的损失,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道、阀门和设备的漏水、渗水或结露;中水、雨水储存池宜采用耐腐蚀、易清垢的材质制作。

2.4 非传统水源利用方面的给排水设计

2.4.1中水回用系统

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及雨水回用系统,是指将民用建筑物或居住小区内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空调冷却水(中水回用)以及雨水(雨水回用)等非传统水源经处理后,回用于卫生间冲厕用水,绿化用水,水景补水以及地面冲洗用水等。中水水源一般应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选定。从经济及处理工艺的复杂程度上考虑,应优先考虑沐浴排水、洗涤废水、空调冷却水等这些优质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雨水回用水源优先考虑屋面雨水。

中水回用处理工艺:生活污水→格栅/沉沙池→调节池/生化池/MBR→泵→清水池/消毒→回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