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完整版)济南版初中生物七下教材图片序号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 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 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安放玻片 3.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④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4.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济南版初中生物上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初中生物学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济南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 课时:57课时(含期中、期末测试及讲评) 一、课程背景 七年级生物上册包括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和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单元涉及《标准》中的三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和环境”,包含《标准》内容有: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生物的生活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单元涉及《标准》中三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本单元包括的《标准》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对初中义务教育段七年级学生来说,与小学相比学科增加了,而且生物学是个全新的学科,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停留在对生命现象的感知和一些生活经验上,现在不仅要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去学习,还要学会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研究工具,进行生物实验等。但是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奇妙的生命现象,为学生打开了探索生命世界的大门,学生从现象和结构层面对生命有了初步的认识。多彩的生物世界,让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各类生物以及各类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能更好的进一步学习“生物圈中的人”“物种的延续”“生物与环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物技术”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及图片,认识生命现象,知道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了解栖息地和生物圈。能概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学会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研究工具,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2.通过实验、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活动,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认识和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生物体表现出由小长大、由简单到复杂的生命现象,认识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提高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认同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通过实验、调查活动、分析图片及图文资料能够描述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初步感知生物的分类及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顺序,能够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提高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的能力。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初中生物知识框架图

第 1 页 共 14 页 消化系统 生物体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 注:“√”即为有,“×”为没有 消化系统 上 皮组织 结 缔组织 肌 肉组织 神 经组织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动物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 根 内分泌系统 组织 茎 运动系统 叶 生殖系统 植物组织 器官 花 植物体 果实 种子 分化 分裂 细胞 组 成 组成 组 成 组 成 组成 植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 专题一 生物的结构层次 结构名称 植物 动物 细菌 真菌 功能 细胞壁 √ × √ √ 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 √ √ √ √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 √ √ √ √ 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流 细胞核 √ √ × √ 内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 √ × × × 光合作用 液 泡 √ × × √ 含一些可溶性物质 保 营 分 输 机 护 养 生 导 械 组 组 组 组 组 织 织 织 织 织

非生物部分 包括 阳光 水 空气 ( CO2 O 2 )等 包括 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 产生 是 生态系统 最大的 包括 被吃 被吃 包括 包括 草食动物 形成 食物链 形成 食物链 生物部分 消费者 是 动物 被吃 蕴含 生物圈 包括 被分解 产生 包括 肉食动物 生态平衡 是 被分解 分解者 是 细菌、真菌 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自我调节 能力有限 植物 生产者 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 包括 包括 非生物因素 阳光 空气 水 土壤 等 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 影响 环境 依赖、影响、适应 生物 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包括 生物因素 影响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练习(带答案)

七下识图专项练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现象:1号试管____ ;因为淀粉被 分解成。 2号试管____ ;3号试管____ 。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四、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五、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六、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 1.甲、乙、丙分别代表、由A状态变为B状态发生在消化道 和的消化。的部位,消化类型属于 2.A、D、E分别指的是消化道的、性消化,因为其中(“含”或“不 和。其中A中含有含”)消化酶。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酶;D中含有酶; E中含有、和多种消化液。 答案 一. 1.口腔 2.咽 3.食道 4.胃 5.小肠 6.大肠 7.肛门 8.唾液腺 9.肝脏10.胃腺 11.胰腺12.肠腺 二. 遇碘不变蓝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遇碘变蓝部分变蓝 三. 胃: 水无机盐 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大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 四. 2.环形皱襞小肠绒毛3.一层上皮细胞4.毛细血管 消化:1、2、5 吸收:1、2、3、4 五. 1.淀粉蛋白质脂肪2.口腔胃小肠唾液淀粉胃蛋白胆汁胰液肠液 六. 小肠物理 不含肝脏

七、呼吸系统示意图八、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九、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关系图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2、3、4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个结构?实验时从瓶中吸气,向瓶中呼(一)、(二)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一状态?气。最终A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此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为? 十一、呼吸运动十二、呼吸运动 过程1代表;此时胸骨、肋骨向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时肺内 向移动,膈向移动。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过程2代表。状态。此时肋间肌处于状态。十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它们是通过_________作用而实现的。七.1.鼻腔 2.咽 3.喉 4.气管 5.支气管 6.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数目多 2.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 弹性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 成 八.1.脊柱 2.胸骨3.肋间肌 4.肋骨 A状态:呼气 B状态:吸气 九.1.气管 2.肺 3.胸廓 4.膈(一)吸气 (二)呼气 十.B A A 十一. 吸气上外下呼气 十二. 吸气 B 收缩 十三. (1)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扩散 (2) 肺泡组织细胞 甲乙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013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之专题训练篇二 济南版

专题二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部分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归纳梳理】 藻类植物(主要特征、营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绿色植物的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主要类群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 (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圈中的 被子植物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过程、影响因素、意义) 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应用)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应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量转化器”、“空气净化器”、“蓄水池”) 【经典例题体验】 例1.(2011·莆田)下列属于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是多细胞植物体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D.都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低等绿色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植物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 叶的分化,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靠孢子生殖,属于孢子植物。ABCD 的描述都符合蕨类植 物的特征。因此,二者的共同特征只有D 是符合要求的。 [答案]D 例2. 17.(2011·湘潭)右图是花生的果实,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特征。从题干材料和图示中可以读出的信 息是:花生能形成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即形成了果实。因此,花生属于被子植物。 [答案]D 例 3. 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

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条件适宜时,正常生活的植物叶片同时进行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自身呼吸作用需要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如图C所示。要求回答的问题是在夜间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由于夜间缺少光线或光线较弱,植物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氧气,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照常进行,结果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现象如图D所示。 [答案]D 例 5.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与玻璃幕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清新、湿润。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请回答: (1)“绿墙”能吸收二氧化碳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 __作用;其反应式是 反应式中的a表示,b表示。 (2)“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 __作用。 (3)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倡“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 [解析]本题以世博的“绿墙”、世博的主题为题干材料,设置问题情境,综合考查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低碳”环保的知识,属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答案](1)光合叶绿体氧气 (2)蒸腾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装、纸杯,或提倡乘坐公共汽车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分类题组训练】 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大气中,近90%的氧气来源于哪类植物?()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 安丘公冶长书院中的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原因是()。 A.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无果皮较薄 C.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 D.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4.(2011·潍坊)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周围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以下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A.海带 B.水绵 C.发菜 D.蕨菜 5.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在阴天或早晚载②不要碰掉枝叶③剪去一部分枝叶④给植物覆盖遮荫⑤及时使用苗肥⑥让植株尽快光照,制造营养。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6. 西瓜等植物体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A.根的吸收作用B.叶的光合作用 C.茎的输导作用 D.花的贮存作用 7.(2011丽水)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济南版初中生物教学计划7上

枣园中学2014年—2015学年度 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张仁宗 2015.9

1、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1)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特点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A、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B、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C、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4)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A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B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C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D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E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教材分析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完整版)初中生物学济南版教材使用体会

初中生物学济南版教材使用体会 一、新教材的优点: 1、新教材构建了全新的编排体系 新教材完全打破了旧教材分门别类的编排体系,围绕生物圈这个基本点,将动物学、植物学和人体生理的内容综合在一起,讲述生物的生命特征、生活习性、生理特点、生殖发育,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这种学科内综合的编排体系,不仅能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串联起来考虑,还能将生物学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联系在一起,体现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2、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 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是纠正了以往过于重“知识中心”而轻“能力培养”的弊端,加强了对探究性学习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共安排16个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探究与发现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有助于对学生观察、实验、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收集和处理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3、新教材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新教材选用的语言优美,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引人入胜。有名人名言、名诗、名画,还有一些“你知道吗?你想试试吗?请你分析”等激发性语言,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感到有趣,激发起“我要学”的积极性。 (2)新教材的彩色插图,另人赏心悦目。新教材中大量使用了中学生喜爱的彩色图片,在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获取了教学信息,增长了生物学知识。 (3)新教材贴近生活,增加了使用性。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先讲概念后举例的方式,以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为抓手,由感知到理论,由理论到实际,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与生物学知识密不可分。如冬天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家庭养花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夏季的连绵阴雨会造成农作物减产?造成胖墩的原因有哪些?合理用脑会提高学习效率等等。经过学习,不仅增长了生物学知识而且平时遇到的困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4)新教材注重“STS”教育,增加了时代性。新教材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在选择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选择了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人口、生态、温室效应、生物入侵及生物防治、

初中生物--必考识图题

初中生物:必考识图题 1.根据右图的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①是细胞壁,它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图中②的功能除保护以外,还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烟叶中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⑤]液泡中。(4)一个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④]细胞核。 (5)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可以看[⑥]细胞质缓缓流动,以此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 (6)洋葱、大象和小蚂蚁,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结构单位即细胞构成。 2.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该食物网中共有 5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

(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流动。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增多,最后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4)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消费者。其中,兔与草、鹰与鼠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5)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细菌和真菌。 3.右图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A,消费者是B和C,分解者是D。(填写编号)(2)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4.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1)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细准焦螺 旋 (2)物镜是指图中的结构4 (3)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结构12 镜臂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5)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 X”,物镜是“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20倍 5.图是描述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多莉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吗?不是。

济南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大全

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 七年上册 (一)科学探究 (结合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事实、现象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还是肉汤本身? 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煮沸肉汤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曲颈瓶的巧妙之处:使空气可以进入肉汤而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表达交流 变量----微生物、温度、水分、光照、空气、二氧化碳。 (注意变量是个名词,温度的高低、水分的有无、光照的强弱等不是变量) 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生物的基本特征举例 新陈代谢呼吸、摄取营养、排泄 生长发育黑豆幼苗不断长大 繁殖后代猫养育后代;母鸡抱窝;孔雀开屏 遗传与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亲十个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应激性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合拢 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除病毒外所用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 病毒是生物,只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非生物 珊瑚虫、噬菌体、蘑菇电脑病毒、珊瑚、机器人、玩具熊、恐龙化石、钟乳石

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2.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拿与安放 一手 握 镜臂 , 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 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cm左右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或 安放装片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特点:①量很小,②种类多,③作用大,④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①儿童:佝偻病;②成人:骨质疏松症 8、水:①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 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 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 ④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 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 钙:①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②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铁:①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②缺乏:贫血症 碘:①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③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 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②舌:①作用:搅拌;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大全

专题一科学探究 概念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拟定探究计划 科学探究过程 准备材料用具 制定计划 选出控制变量(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观察、收集、评价数据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 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过程结论 实例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

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 结构名称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流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光合作用 动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 分裂液泡√××√含一些可溶性物质注:“√”即为有,“×”为没有 植物细胞的消化系统 分裂过程分化 消呼化吸系统 结肌神 上 皮缔肉经循环系统 组织 组 织 组 织 组 织 泌尿系 统 动物组织 组 成 器官 组 成 根 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组 成 动物体 运动系统组 织茎 植物组织 组 成 器官 叶 花 组 成 生殖系 统 植物体 保营分输机果实 护组养 组 生 组 导 组 械 组 种子 织织织织织.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阳光 1、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空气 水 包括土壤 非生物因素等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 包括 影响 依赖、影响、适应 环境生物 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包括 影响生 物因素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包括非 生物部分 阳光水空气(CO2O2)等 包括需要需要需要需要 产生 生产者是植物 生态系统 最大包括 包括被吃 包括 被吃 草食动物 形成形成食物链 食物链 的生物部分消费者是动物被吃蕴含 生物圈包括生态平衡 产生 包括被分解肉食动物 被分解 是 分解者是细菌、真菌自我调节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能力有限

济南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什么是生物学?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大概有多少种?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大概有200多万种。 2、生物的特征有哪些? 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和繁殖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 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什么?病毒。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 1、什么叫做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圈的作用是什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栖息地 1、什么叫做栖息地?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2、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三.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四、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3、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4、细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有何作用?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是什么?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第四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1、识记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上册word版本

全书大归纳核心知识归纳

1.准备做实验的蚂蚁 2.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如下图所示),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

方法一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解题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功能;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解题时,一定要把握结构决定功能这一

思想。例如,鱼鳍的特点决定鱼可以在水中游泳,鱼的特点决定了鱼可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蚯蚓体壁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兔的牙齿分化特点决定了其食性;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素),决定了其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例1(2015?呼和浩特)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鸟发达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C 【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是鱼类对水生生活的适应;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鸟发达的胸肌一端附着在胸骨上,另一端附着在翼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故选择C选项。 方法二根据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观点解题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只有适应它所生活的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长期的生活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例如,鱼类通过鳍的游泳和鳃的呼吸适应水中生活;蚯蚓身体分节,利用体壁进行呼吸以适应陆地生活;兔体温恒定、四肢及神经系统发达等使之可以很好地适应陆地生活;鸟类的体形特点,前肢和骨的特点,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特点都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而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等,与其腐生生活相适应。例2(2015?四川资阳)下面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错误的是() A.牛——肺B.鲫鱼——鳃C.青蛙——肺与皮肤D.家鸽——肺与气囊 【答案】D 【解析】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呼吸器官。牛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陆地上,依靠肺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完成气体交换;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主要结构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靠裸露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家鸽在空中飞行,其独特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了高空飞行时对氧的需求,气囊可以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择D选项。 方法三根据生物分了的依据和特点进行解题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已知的有很多种,它们个体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而且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基因组成,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这样就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为了认识和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单位,一般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远;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例3(2015?湖南株洲)根据以下动物分类图解(如图),将①②③④⑤与A、B、C、D、E对应连线。 【答案】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3.1.2七下济南版教案

1.2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概述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认同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吃饭正常的情况下,有的人瘦,而有的人比较胖,这是为什么? 活动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尝试完成以下问题: 1.提问: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 2.这些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分组讨论总结,概括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在黑板上完成知识点表格。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然后推选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2.提出问题: (1)是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能被直接吸收? (2)哪些营养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 (3)它们是什么样的物质? (4)什么样的营养物质能够被直接吸收? 活动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为什么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 (1)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3)为什么要设计两组实验? (4)将试管放在37度温水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然后推选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小结:口腔中主要进行淀粉的初步消化,消化方式有两种: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化学性消化指的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活动三: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上斯帕兰札尼的实验,思考:为什么胃能消化分解食物?它有哪些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胃的剖面结构图,了解胃的结构。食物进入胃以后,胃体中部开始产生蠕动。在蠕动的过程中,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 教师提问:胃为什么会蠕动?胃液从何而来?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胃壁的结构图。 学生回答:因为胃壁中有肌肉层,所以会蠕动。胃液是由胃腺分泌的消化液,那么胃腺怎么形成的? 教师讲述:胃壁内有由粘膜上皮凹陷而形成的胃腺,胃腺开口在胃壁的内表面。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那胃液中有什么酶呢? 学生:胃蛋白酶。 提问:现在谁来完整地描述一下食物在胃里发生的变化? 3.教师小结:胃内有胃腺,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食物经胃初步消化后,进入了下一站——小肠,这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5-6米,它盘曲在腹腔中。 4.介绍小肠中的消化液有哪些? 胆汁、肠液、胰液。 活动四:演示实验。 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教师: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那么进入小肠后的胆汁对于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探究实验来证明胆汁的作用。 分发实验用品,学生分小组按照课本进行实验,然后讨论:胆汁和清水各对花生油起什么作用?胆汁对食物的消化有用吗? 学生代表回答: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教师提问:胰液和肠液中有哪些酶呢? 学生回答: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酶,它们能消化分解三种主要营养成分,而胆汁不含有消化酶,它能将脂肪乳化成极细小的微粒,可以增加脂肪与胰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介绍三大物质的消化过程: 1.淀粉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2.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3.脂肪的消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活动五: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1.学生活动:观看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示意图。 提问:哪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最强? 回答:小肠。

人教版初中生物识图专题(整理版)

人教版初中生物识图题精选 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部分。 (2)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属于最 高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螳螂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与家蚕相比,没有_______的时期。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 物关系,请正确书写出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 链。 2、根据下图的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①是,它 有和作用。 (2)图中②的功能除以外,还能。 (3)烟叶中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⑤] 中。 (4)一个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④] 。 (5)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可以看[⑥] 缓缓流动, 以此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 (6)洋葱、大象和小蚂蚁,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结构单位即构 成。 (7)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3.下面是两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 ] ; [ ] ;[ ] 。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细胞最 外的[ A ]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 C ] 和含有细胞液的[ E ] 。 4、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1)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 A.结构11 B.结构10 (2)物镜是指图中的() A.结构1 B.结构4 (3)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A.结构12 B.结构13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是()A.倒像 B.正 像 (5)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 X”,物镜是 “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A.15倍 B.23倍C.100倍D.120 倍 (6)有成像功能的结构是[ ] 、 [ ] 。 (7)对光时,做好准备步骤的基础上,再转动[ ] ,使光线经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 ] 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8)转动时使镜筒升降幅度大的结构是[ ] ,在观察时要与低倍物镜还是高倍物镜配合使用? 6.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济南版】2018年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配套同步练习(含答案)

认识生命现象 1.1.1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夯实基础 1.“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电脑病毒 C.鹅卵石 D.珊瑚虫 3.生物能保持物种性状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的特性 B.变异的特性 C.进化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 4.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能力提升 5.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够完成反射活动 B.生物具有应激性 C.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D.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 6.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作出反应的是() 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 C.蘑菇从小长大 D.雏鸡破壳而出 7.“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活需要营养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8.下列哪一项俗语描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朵朵葵花向太阳 三、课外拓展 9.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四、中考链接 10.(武汉)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1.(兰州)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12.(贺州)请你分别说出下列谚语、诗文蕴含哪些生物学知识.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课本图片(识图题),无答案

七上课本图片 一、显微镜的结构二、植物细胞结构 三、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四、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首先一分为二。 2、最后,在植物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__________和_______,而 动物细胞的______向内凹陷形成两个新细胞。 五、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字母A---F对应的实验步骤。 2.B中滴的液体是_____ 3.C中撕的是洋葱的____表面。 4.E中如何操作才能避免产生气泡? 5.F中滴的液体是______ 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字母A---F对应的实验步骤。 2.B中滴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目镜2转换器3.物镜4遮光器5反光镜6.粗准焦螺旋7.细准焦螺旋 二、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细胞核5液泡6线粒体7叶绿体 三、 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 四、 1、细胞核 2、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膜 五、 1.擦滴撕展盖染 2.清水 3.内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5.碘液 六 1.擦滴刮涂盖染 2.生理盐水

七、细胞分裂和分化八、植物体结构层次及六大器官 九、动物体结构层次十、叶片结构 十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十二、实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现象: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 结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 十三、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七、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 八、A细胞B组织C器官1叶2花3果实4茎5根 九、 A细胞B组织C 器官D系统十、 1上表皮2下表皮3叶肉4气孔5保卫细胞6叶脉 十一、 1、①暗处理②遮光对照③取下黑纸片④脱色⑤漂洗⑥加碘检验⑦观察 2、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溶解叶绿素黄白 4、变蓝不变蓝 5、淀粉光 十二、 复燃氧气 1、写出数字①~⑦对应的步骤。 2、第①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叶片变成_____色。 4、现象:见光部分_____,遮光部分________. 5、结论: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