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汉代以前很少当“勿”字讲,见下文)。例如: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

王斗曰:“否。......”(战国策·齐策)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在上古汉语里,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无”同“毋”,下文就要谈到。①。(左传宣公十五年)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吾”是“知”的宾语,放在“知”的前面,现代汉语却只能说“不知道我”(不了解我)。第二个例句“毋吾以也”中的“吾”是动词“以”的宾语,放在“以”的前面;但按现代汉语的结构,“吾”必须放在“以”的后面。其馀由此类推。有人把上面所举的这类句子叫做倒装句,那是不对的。在上古汉语里,这是最正常的结构,而不是“倒装”。这个规律在用否定词“未”“莫”的句子里最为严格,很少例外。直到后代,由於仿古的关系,古文家仍然运用这一类结构。

至於用“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运用这种结构了,这是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见下文),“非”字是否定整个谓语的,而“无”字本身

就是动词。

从宾语来看,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能用这种结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不能用这种结构。例如: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

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吾不能早用子。(左传僖公三十年)

现在我们把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九个否定词“不”“弗”“毋”“勿”“未”“否”“非”“无”“莫”分

别加以叙述。

(1)“不”“弗”

“不”和“弗”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但是,它们的语法意义有细微的区别。区别在於:“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例如: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不问马。(论语·乡党)“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例如: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弗”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例如: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毋”“勿”

“毋”和“勿”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通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於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例如: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孟子·梁惠王下)古书上“毋”字常常写作“无”字。例如:

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左传成公二年)

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是,正如“不”和“弗”的区别不严格一样,“毋”和“勿”的区别也不严格。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动词后面却是带宾语的。

正如“不”“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毋”“勿”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下面是“毋”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的例子:

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勿”字并非用於祈使句,而是用於陈述句。这样,它就不再表示禁止;它的

意义和“不”字差不多。例如:

齐侯欲勿许。(左传襄公三年)

鲁人欲勿殇童汪踦。(礼记·檀弓下)

(3)“未”

“未”字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於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

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宣公二年)

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不是“未尝君之羹”的“未尝”),它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未”和“未尝”的区别是:“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而“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例如: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战国策·齐策)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有时候,“未”字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它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它和“不”字的意义差不多。例如: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否”

“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是对立的。常用於单词句,等於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例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滕文公上)

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夫擅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战国策·齐策)

“否”字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如: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5)“非”

“非”字用於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例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这种“非”字虽可译成现代的“不是”,但它的语法意义和“不是”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字前面加否定词“不”字;“非”字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它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这一点,我们在古汉语通论(七)里已经讨论过了。

“非”字又用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在这种情况下,它往往具有撇开的作用。例如: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有时候,它不是撇开,而是用於假设。在这种情况下,“非”字等於说“若非”或“若无”。例如:

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孟子·尽心上)

古书上“非”字又写作“匪”。例如: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6)“无”

“无”是“有”的反面,它所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无”字的宾语。例如:

人谁无过?(左传宣公二年)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左传成公三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无”字在某些古书上又写作“无”。《周易》一律写作“无”,《庄子》大多数地方写作“无”。例如:

不出户庭,无咎。(周易·节)

(“咎”,灾祸。)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

有的古书上又写作“毋”。例如:

然使十人树之,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韩非子·说林上)

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战国策·秦策)

“无”又可以说成“无有”,意义差不多。例如: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左传成公三年)

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左传隐公三年)

(“质”,人质。“间”jiàn,离间。)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偶然又说“不有”,或者用在否定词的后面表示双重否定;或者用在无主语的分句里。例如: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宣公二年)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论语·雍也)

(“祝”,宗庙之官。“鮀”tuó,人名,卫国的大夫,有口才。“朝”,人名,宋国的公子,有美色。)

“不”和“无”在语法上的分工是:“不”字是副词,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无”字是动词,它所否定的是名词。前面已经说过,“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或形容词,“无”字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则用如名词。例如: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朱熹注:“常人溺於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可见无谄无骄不等於不谄不骄。)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朱熹注:“均则不患於贫而和,和则不患於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可见无贫无寡无倾不等於不贫不寡不倾。)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战国策·齐策)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同上)

“无”字又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不同意,意义和“毋”字完全相同。见上文。

(7)“莫”

“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现代汉语里没有和它相当的代词。如果要把它的意

义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事情)”等等。“莫”字前面可以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也可以不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例如:

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

(群臣没有谁回答。)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没有哪一种善事比这个更大。)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庄子·秋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前三个例子都有“莫”字所代替的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后两个例子没有。

上古时期“莫”字有时也用作否定副词,相当於“不”。例如:

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小雅·小旻)

汉代以后,“莫”字常常用於祈使句,当“勿”字讲,表示禁止。例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徇:示众。)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二首)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

关于否定词

关于否定词 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句子字面意义和要表达的意义不一致,出现多重否定失当的毛病。 例①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句中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还是一个反问句。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例②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句中的“防止”表示否定意义,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 例③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句中的“忌”也表示否定意义,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为此,多重否定句句意的断定要注意技巧。①每一个否定词(如“不、没、无、莫、非”等)表示一重否定。②反问句表示一重否定,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义,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义。③“忌、禁止、防止、难以、忘记、忽视、放弃、拒绝、杜绝”等表示否定意义,各表示一重否定。④“无时无刻”、“不明不白”各表示一重否定。“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些)表示双重否定,用于单个人;“无不”(没有一个不)表示双重否定,用于群体对象。⑤“差点儿”和“差点儿没”如果是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表后果、程度或形容、夸张等,意思相同,都表否定,两者均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如“差点儿摔倒”和“差点儿没摔倒”都表示几乎摔倒但没有摔倒。如果是希望实现的事情,或平实地叙述一件事,意思不同,“差点儿”是惋惜它未能实现,表否定;“差点儿没”是庆幸它终于勉强实现了,表肯定,如:“差点儿赶上了”是指没赶上;“差点儿没赶上”是指赶上了。

现代汉语词类表和语法表

现代汉语词类表和语法表 汉语词类语法表 词类表 名称定义语法特点类别举例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 名称的词。 词前可加数量词,不能加 “不”、“很”副词。 词后不能加时态助词 “了”。 具体名词 人牛山 水 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 观点思想 表示方向位置 的词。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后。 方位词 东西南 北 代词替代或指示作 用的词。 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 词,且不带修饰成分。 人称代词 我你他 我们 指示代词这那这里 疑问代词谁哪什么 动词表示行为动作 或发展变化的 词。 词前可加副词。 词后可加“着”、 “了”、“过”时态助 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 成或过去。 不及物动词 (自动词) 醒病觉悟 及物动词 (他动词) 看写打 调查讨论 认为 表示可能、必 要或愿望的 词。(能愿动词 或助动词) 词后不能加“着”、 “了”、“过”时态助 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表示可能 能能够可 以 表示必要该当应当 表示愿意敢肯愿意表示动作趋向 的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趋向动词 来去上 下 进来出去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 的性质或状态 的词。 词前可加副词。 词后可加“着”、 “了”、“过”时态助 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 去。 性质形容词大小英明 状态形容词 雪白 红通通 数词表示数目的 词。 与量词结合,称数量词。 基数词 百千万 亿 序数词 第一第二 第三 分数词百分之二十 倍数词 一倍十倍 百倍 概数词几(个) 一百

上下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 作单位的词。 与数词或指示代词 “这”、“那”结合。 名量词 (物量词) 一把(镰刀) 一屋子(人) 动量词 去一次说一 遍 副词修饰、限制动 词、形容词或 其他副词的 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 副词前作状语。 不能和名词组合。 表示程度 很太最 非常 表示范围 都全只 统统 表示时间 正刚又 曾经 表示否定 未没有(看 见) 表示语气 偏偏也许 简直 介词起转介作用的 词。用在名词、 代词或名词性 词组前,组成 介词结构,表 示处所、时间、 状态、方式、 原因、目的、 比较对象等。 词后不能加时态助词 “着”、“了”、“过”。 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 语,用在名词、代词或名 词性词组前组成介词结 构。 表示处所、 方向 在向从 往 表示时间从自从当 表示状态方 式 用以按照 表示原因 由于因因 为 表示目的 为为了为 着 表示比较比跟同 表示排除除了 名称定义语法特点类别举例 连词连接词、词组 或句子,表示 它们之间关系 的词。 起连接作用,不起修饰和 补充作用。 表示联合关 系 和跟与 同 表示偏正关 系 如果只要 因为 虽然即使 不但 助词在词、词组、 句子后,起辅 助作用的词。 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 在。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结构助词的地得 时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吗呢吧 叹词表示感慨、应 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 不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发生特定的关系,不充当 句子成分,可独立成句。 表示喜悦哈哈 表示悲痛唉哎哟 表示愤怒哼呸 表示惊讶唉呀咦 表示呼唤喂 表示答应嗯唉

常见词汇词性转换

常见词形变化动词变名词 1.v+ ment 结尾 achieve---achievement 成就advertise--- advertisement// advertising agree— agreement appoint----appointment disappoint----disappointment disagree --- disagreement amuse----amusement 娱乐 argue---argument争吵commit—commitment奉献develop---development equip ---equipment 装备,器材govern 统治—government 政府manage---management 经营管理 2.V+ tion/sion 结尾 admit—admission承认attract—attraction 有吸引力的事或人; conclude—conclusion 结论compete—competition 竞争,比赛consider---consideration discuss—discussion 讨论 decide----decision describe—description描写,描绘direct---direction determine---determination educate-----education explain----explanation express ----expression graduate—graduation hesitate---hesitation invite—invitation imagine—imagination 想象力introduce—introduction 介绍instruct—instruction 指导,介绍invent—inventor / invention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inspire---inspiration 灵感,鼓舞 人心的 impress—impression operate—operation organize----organization permit---permission pollute----pollution predict---prediction prepare---preparation pronounce ---pronunciation resolve -----resolution 决心 suggest --suggestion solve -----solution satisfy----satisfaction 3.V+ ance /ence结尾 allow—allowance 允许appear—appearance 外貌,出现disappear---disappearance 消失perform----performance --performer exist—existence 存在 4.V+ ing 结尾 bathe 洗澡---bathing end 结束----ending 结尾,结局train 训练---training mean ---- meaning 意义say-----saying 谚语 5.V+ 其他 able---ability---disable assist----assisitant analyze---analysis arrive-- arrival到达 beg(乞讨)—beggar 乞丐believe—belief 信仰 behave ----behavior die---dead----death employ--employer雇主--employee雇员 know---knowledge

含蓄否定词

“含蓄否定词”或“暗指否定词” 1. 名词 —含蓄否定名词主要有:shortness / shortage(不够; 不足)、lack(缺乏; 没有)、absence(不在)、failure(未能; 不成功)、defiance(不顾; 无视)、denial(否认; 否定)、exclusion(排除)、freedom(不; 免除)、refusal(不愿; 不允许)、loss(失去)等。 2. 动词或动词短语 —英语中常见的含蓄否定动词包括:refuse(不愿; 不肯; 无法)、lack(缺乏; 没有)、defy(不服从; 不遵守; 不让)、forbid(不许)、stop(不准; 别)、ignore(不理; 不肯考虑; 无视; 不顾)、hate(不愿意)、miss(没听清楚; 没赶上)等。 3.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含蓄否定形容词主要有:absent(不在; 不到; 不出席)、blind(看不到; 不注意)、awkward(不熟练;不灵活)、bad (令人不愉快的; 不舒服的)、dead(无生命的; 无感觉的; 不毛的)、difficult(不容易的)、foreign to(不适合的; 与…无关)、short of(不够)、poor(不好的; 不幸的; 不足的)、thin (站不住脚; 不够有力)等。 4. 介词或介词短语 —含蓄否定介词和介词短语主要有:without(没有)、against

(不符合)、except(不包括)、beyond(无; 无法)、beside (不对; 不符合)、above(不至于)、behind(未能; 尚未; 还没有)、instead of(没有; 而不是)、aside from(不包括)、far from(绝不是; 还不; 非但不…(甚至)还…)、at large(未被捕; 未捉拿归案)、at a loss(不知所措; 不知如何是好; 完全不明白/不理解)、but for(要不是/没有…就不能/不会/无法…)、would rather…than(宁愿/宁可…也不)等。 5. 副词 He dived into the water fully clothed and rescued the children. Slowly he pulled the letter out of the envelope, and unfolded it. 6. 连词 —包括:before(还没来得及)、unless(如果没有…就…)等。 7. 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 He is anything but a writer. 他决不是一个作家。 The decision has to come. 决定尚未作出。 I’m but too glad to do so. 我非常愿意这样做。 We will die before we give in. 我们宁死不屈。 8. 含有否定意义的谚语和警句 Keep off the grass! 请勿践踏草坪! Wet paint! 油漆未干! Seeing is believing. 百闻不如一见。

常见词性转换的方法

动词变名词1.v+ ment 结尾 achieve---achievement 成就advertise--- advertisement// advertising agree— agreement apartment 公寓 amusement 娱乐 argue---argument争吵 commit奉献—commitment compliment 称赞,恭维develop---development disgree—disagreement department 局,部 experiment 实验,试验 equip 装备---equipment 装备,器材govern 统治—government 政府manage---management 经营管理 2.V+ tion 结尾 admit 承认—admission attract吸引—attraction 有吸引力的事或人;令人向往的地方 conclude—conclusion 结论compete—competition 竞争,比赛discuss—discussion 讨论 educate-----education decide----decision describe—description描写,描绘express 表达----expression 词语;表达方式 graduate 毕业—graduation operate 操作,动手术—operation organize----organization imagine—imagination 想象力introduce—introduction 介绍instruct—instruction 指导,介绍invent—inventor / invention illustrate 阐明,举例说明--illustration invite—invitation inspire---inspiration 灵感,鼓舞人心的--- pollute----pollution 污染 predict---prediction 预言 pronounce ---pronunciation resolve 决心-----resolution 决心impress 给人印象—impression 印象permit 允许-----permission suggest-建议,暗示--suggestion solve解决-----solution 解决方法 3.V+ ance 结尾 allow—allowance 允许appear—appearance 外貌,出现perform----performance 演出exist—existance 存在 4.V+ ing 结尾 bathe 洗澡---bathing end 结束----ending 结尾,结局train 训练---training mean ---- meaning 意义say-----saying 谚语 5.V+ 其他 Beg(乞讨)—beggar 乞丐sit--seat 座位employ--employer 雇主,老板--employee雇员 believe—belief 信仰 behave 行为,举止----behavior know---knowledge fly—flight 飞行 heat 加热---heat 热量 hit 撞击------hit 轰动一时的人或物,碰撞mix 混合-----mixture 混合物 press 按,压—pressure 压力receive—receptionist 接待员serve—service 服务 succeed-- success tour 在-----旅游,在-----作巡回演出直接+地点tour China ---tour 旅游/

带否定词not的否定句

带否定词not的否定句 带否定词not的否定句: 1. 在含系动词be、助动词be, have, has, will, would, shall, should等之后直接加not,构成否定句。 如: (1) He is there. —He is not there. 他不在那儿。 (2) I have finished my work. —I have not finished my work. 我的工作还没完成。 (3) She will agree with you. —She will not agree with you. 她不会同意你的意见。 2. 否定含情态动词的句子: a. 在情态动词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need, dare, had better, would rather的句子之后直接加not。如: (1) He can say so. —He can not say so. 它不会那样说。 (2) Students must smoke. —Students must not smoke. 学生不允许抽烟。 (3) You’d better go there now. —You’d better not go there now. 现在你最好不要去那里。 (4) I’d rather tell you the truth. —I’d rather not tell you the truth. 我倒想不告诉你真相。 (5) He dared ask his parents for money again. —He dared not ask his parents for money again. 他不敢向父母亲要钱。 b. 在含情态动词ought to的句子,在ought to中的to前面加not,构成否定句。如: (1) You ought to bother him. —You ought not to bother him. 你不应该去麻烦他。 (2) You ought to waste your time. —You ought not to waste your time. 你不应该把时间浪费了。 c. 在含情态动词used to的句子,可在used to中的to前面加not;也可在used前面加did not,同时将used 改为use。如: (1) He used to smoke in the past . —He used not to smoke in the past. 他过去不常抽烟。 (2) He used to live here. —He did not use to live here. 他原来常不住这里。 c. 在含情态动词used to的句子,可在used to中的to前面加not;也可在used前面加did not,同时将used 改为use。如: (1) He used to smoke in the past . —He used not to smoke in the past. 他过去不常抽烟。 (2) He used to live here. —He did not use to live here. 他原来常不住这里。 d. 在含情态动词have / has / had to的句子,在have / has / had to前面加do not的适当形式, 同时将has / had 改为have。如: (1) You do have to stay here after school. —You do not have to stay here after school. 你不必放学后还呆在这里。 (2) He had to go to work yesterday. —He did not have to go to work yesterday. 他昨天不必去上班 3. 对于不含系动词be、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的句子,则在谓语动词前加do not的适当形式, 同时将原谓语动词改为原形。 1) He likes classic music. —He does not like classic music. 他不喜欢古典音乐。 (2) She played table tennis yesterday afternoon. —She did not play table tennis yesterday afternoon. 她昨天下午没有打乒乓球。 Practice today: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能带宾语的是()。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2.“上来”是()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3.“不、没”都是()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4.“很、挺、十分”是()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5.“我、你、他”是()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称代词D名词 6.“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D助词7.“哎哟”是()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 8.代词包括()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C疑问代词ED代名词代动词 C连词B副词9.虚词包括()D助词E语气词A介词 10.“报告”一词兼()A名词BE动词C形容词D连词 代词D副词11.“和、跟、同、与”兼()A动词B连词C介词 助词E12.下列语句中的“在”不属于介词的是() A我在家B他在黑板上写字C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D他在看书 E 在家要孝顺父母

1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介词“跟”的有()。 A我跟他一起去的B你跟他要C谁跟谁都没关系 E你快跟着我走你抽空跟他谈谈D二、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非常()这里()前后()小()哪里()终于()已经()不()赋予()轰隆()得()大()忽然()简直()才()半夜()除了()很多()勇敢()思想()啊()或许()只好()二万()迅速()进来()仅仅()立刻()热爱()十几棵()喜欢()大约()次()哗啦()下去()斟酌()怎样()起来()晚上()亩()前面()或者()对于()跟()是()三百()美丽()叮当()夏天()鲁迅()我们()批评()的()吧()平坦()有()变化()十分()自己()聪明()从()专家()扩大()缓慢()应该()按照()回来()喂()马上()消失()飞机()许多()简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渐渐))天渐渐冷起来了。2()((过))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1(. ))(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出去)((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正)( )6)()你吃了饭再走。(了)((5)我拿着—本书。(着)( )(8)你应该努力学外语。(努力)((7)他是外国人吗?(吗)())10)最好听的是这首歌。(最)((刚才)(9)他刚才来过。()()12)这是一本袖珍词典。(袖珍)((11)房子上面铺着瓦。(上面)()

常见词性转换的方法

动词变名词 + ment 结尾 achieve---achievement 成就advertise--- advertisement词+ ed balance –balanced 平衡的 spot 斑点,地点----spotted 有斑点的talent-----talented 有天赋的organized 有组织的 distusted 厌恶的offended 生气的crowded 拥挤的polluted 被污染的pleased 高兴的 3.名词+ ful/less meaning—meaningful 有意义的care—careful/ careless 小心的;粗心的 help---helpful / helpless home—homeless 无家可归的 colour---colourful pain 疼痛---painful 痛苦的 use---useless/ useful thank—thankful 充满感激的 peace 和平---- peaceful 平静的,宁静的 playful 顽皮的,爱玩耍的 4.名词+ able adjustable 可调整的comfort---comfortable knowledge---knowledgeable suit 一套-----suitable 合适的 5.名词+ ous courage—courageous 勇敢的danger—dangerous mystery 神秘-----mysterious 神秘的变t confidence----confident difference---different dependence—dependent independence--independent 7. al 结尾 Addition—additional 附加的,额外的Class—classical 经典的 medicine 药----medical 医学的music---musical nature---natural 自然的 person---personal (私人的)nation—national 国家的 education---educational有教育意义的tradition----traditional 传统的 origin起源---original 新颖的;独创的grammar—grammatical 语法的globe—global 全球的 8.名词+ ly friend—friendly live---lively 活跃的,有生气的love—lovely 可爱的9.+ en 结尾wood—wooden 木制的wool—woolen 羊毛的 10. 其他 energy精力---energetic strategy—strategic 战略的 fool 傻子—foolish 愚蠢的freedom 自由—free 空的,免费的height 高度—high illness 疾病--- ill love—loving 慈爱的 death---dead pleasure---pleasant / pleased popularity 流行性—popular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 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

常见的词性转换

V-N 1.v + ment achieve-achievement advertise-advertisement agree-agreement/advertising amuse-amusement argue-argument commit-commitment compliment- compliment develop-development disgree-disagreement depart-department experiment- experiment equip-equipment govern-government manage-management

2.V + tion admit-admission attract-attraction conclude-conclusion compete-competition discuss-discussion educate-education decide-decision describe-description express-expression graduate-graduation operate-operation organize-organization imagine-imagination introduce-introduction instruct-instruction invent-inventor / invention illustrate-illustration invite-invitation inspire-inspiration pollute-pollution predict-prediction pronounce-pronunciation resolve-resolution impress-impression permit-permission suggest-suggestion solve-solution

现代汉语词性及专题训练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现代汉语词性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等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等。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等)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 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

关注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否定句

关注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否定句 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一些:“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切忌、幸免、难免、否认、怀疑等。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钳套否定形式的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经常出现的错误是表意相反或造成三重否定。特别是第一种情况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造成误判。而三重否定又常常被考生当成是正确的句子,因为它很拗口,很费周折,让人难以判别它的正误。 下面举例分析。 1、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阻止”含有否定意义,而后面又紧跟了一个否定“不再”,使得语意费解,含义模糊。应去掉“不再”。) 2、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不安全、侵权、不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此句滥用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应把“防止”和“不”都去掉。) 3、正因如此,所以庄子说:当你做好事的时候,不要以追求荣誉为目的;当你做坏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触犯法律。(把意思表达反了。) 4、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滥用否定,构成三重否定,把意思表达反了。应去掉“没有”并做适当调整。)

5、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6、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以防”和“万无一失”都具有否定意义,如此使用就把意思表达反了。) 7、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需要”加上反问共三层,就是不需要学习,显然多了一层) 8、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两层否定,等于为了要发生事故,显然不妥)9、看着校史展览馆里的一张张奖状、一座座奖杯和一幅幅成果图片,还有谁会否认我们学校教育改革不是取得了很大成绩呢?(“否认、不是”加反问,是三重否定,这里应该用肯定的意思) 10、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多用了一重否定,应是肯定家长是对孩子关爱) 11、不论是远古时代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是当今为改变阿里地区穷困面貌三次进藏的孔繁森,莫不例外地受到人民的怀念。(改“毫无例外”) 12、如何防备展览会以及珠宝店的贵重品免遭盗窃,这是目前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删“免”) 13、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

常见词汇词性转换

常见词汇词性转换

动词变名词 1. v+ ment 结尾achieve---achievement 成就advertise--- advertisement// advertising agree—agreement appoint ----------- appointment disappoint --- disappointment disagree --- disagreement 2.V+ tion/sion 结尾admit —admission 承认attract —attraction 有吸引力的事或人;conclude—conclusion 结论compete—competition 竞争,比赛consider---consideration discuss—discussion 讨论decide--- decision describe—description 描写,描绘direct---direction determine---determination educate education explain --- explanation express --- expression graduate —graduation hesitate---hesitation invite —invitation imagine —imagination 想象力introduce —introduction 介绍instruct —instruction 指导,介绍3.V+ ance /ence 结尾allow —allowance 允许appear —appearance 外貌,出现disappear---disappearance 消失4.V+ ing 结尾bathe 洗澡---bathing end 结束e nding 结尾,结局train 训练---training 5.V+ 其他able---ability---disable assist assisitant analyze---analysis arrive-- arrival 到达beg(乞讨)—beggar 乞丐 amuse --- a musement 娱乐 argue---argument 争吵commit —commitment 奉献develop---development equip ---equipment 装备,器材govern 统治一government 政府manage---management 经营管理 invent—inventor / invention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inspire---inspiration 灵感,鼓舞人心的impress—impression operate—operation organize --- o rganization permit---permission pollute --- pollution predict---prediction prepare---preparation pronounce ---pronunciation resolve resolution 决心suggest --suggestion solve ---- solution satisfy --- satisfaction perform ---- p erformance --performer exist—existence 存在 mean --- meaning 意义 say ---- saying 谚语 believe—belief 信仰 behave ---- b ehavior die---dead --- death employ--employer 雇主--employee 雇员 常见词形变化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