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数学几何题标准格式.doc

2017七年级数学几何题标准格式.doc
2017七年级数学几何题标准格式.doc

1 证明的再认识

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知∠A=∠1,由于A、B、D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根据平角的定义,∠1+∠2+∠ABC=180°,所以∠A+∠ABC+∠C=180°.于是可知,不论三角形的形状如何,它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图27.1.3

证明格式表示.已知:△ABC.

求证:∠A+∠B+∠C=180°.

证明:如图27.1.3,延长线段AB到D,过点B画BE∥AC.因为

BE∥AC(画图),

所以∠A=∠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因为∠1+∠2+∠ABC=180°(平角的定义),

所以∠A+∠ABC+∠C=180°(等量代换).

例求证: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图27.1.4

已知:如图27.1.4,∠CBD是△ABC的一个外角.

求证:∠CBD=∠A+∠C.

证明:因为

∠A+∠ABC+∠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所以∠A+∠C=180°-∠ABC(等式的性质).

又因为∠ABC+∠CBD=180°(平角的定义),

所以∠CBD=180°-∠ABC(等式的性质).

因此∠CBD=∠A+∠C(等量代换).

由于上述命题也经常需要用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因此我们把上述命题也作为定理.已知:如图27.2.2,在△ABC和△AˊBˊCˊ中,∠ACB=∠AˊCˊBˊ=90°,

AB =A ˊB ˊ,AC =A ˊC ˊ.图

27.2.2

求证: △ABC ≌△A ˊB ˊC ˊ.

证明 如图27.2.2那样,把△ABC 和△A ˊB ˊC ˊ拼在一起.因为

∠A ˊC ˊB ˊ=∠ACB =90°(已知),

所以 ∠B ˊC ˊ B =180°(等式的性质),

即点B ˊ、C ˊ、B 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A ˊB ˊB 中,因为

A ˊ

B ˊ=AB =A ˊB (已知),

所以 ∠B =∠B ˊ(等边对等角).

在△ABC 和△A ˊB ˊC ˊ中,因为

∠ACB =∠A ˊC ˊB ˊ(已知),

∠B =∠B ˊ(已证),

AB =A ˊB ˊ(已知),

所以 △ABC ≌△A ˊB ˊC ˊ(A.A.S.).

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相类似,我们也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PD =PE .

已知: 如图27.2.3,OC 是∠AOB 平分线,点P 是OC 上任意一点,PD ⊥

OA ,PE ⊥OB ,点D 、E 为垂足.

求证: PD =PE .

分析 图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PDO 与△PEO ,容易看出满足(A.A.S.)

定理的条件.

证明 因为PD ⊥OA ,PE ⊥OB (已知),

所以 ∠PDO =∠PEO =90°(垂直的定义).

在△PDO 和△PEO 中,因为

∠DOP =∠EOP (已知),

∠PDO =∠PEO (已证),

PO =PO (公共边),

所以 △PDO ≌△PEO (A.A.S ).

因此 PD =P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7.2.4

已知:如图27.2.4,QD ⊥OA ,QE ⊥OB ,点D 、E 为垂足,QD =QE .

求证:点Q 在∠AOB 的平分线上.

分析 为了证明点Q 在∠AOB 的平分线上,可以画射线OQ ,利用(H.L.)定理证明△QOD ≌△QOE ,图

27.2.3

从而得到∠AOQ=∠BOQ.

已知:MN⊥AB,垂足为点C,AC=BC,点P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

求证:P A=PB.

证明因为MN⊥AB(已知),

所以∠PCA=∠PCB=90°(垂直的定义).

在△PCA和△PCB中,因为

AC=BC(已知),

∠PCA=∠PCB(已证),

PC=PC(公共边),

所以△PCA≌△PCB(S.A.S).

因此P 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AB=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要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只要证明另一组对边平行,因此,可以连结其中一条对角线,然后证明内错角相等.

图27.3.1

证明如图27.3.1,连结AC.因为

AB∥CD,

所以∠BAC=∠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BC和△CDA中,因为

AB=CD,

∠BAC=∠DCA,

AC=CA,

所以△ABC≌△CDA(S.A.S.).

因此∠BCA=∠D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C∥D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初一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

D C B A F E D C B A B A F E D C B A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对于直线AB ,线段CD ,射线EF ,其 中能相交的是( )。 2、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点D ′、C ′位置,若∠EFB=65°, 则∠AED ′等于( )。A 、50° B 、55° C 、60° D 、65° 5、已知一个学生从点A 向北偏东60°方向走40米,到达点B ,再从B 沿北偏西30°方向走30米,到达点C ,此时,恰好在点A 的正北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A 到BC 的距离为30米 B 、点B 在点 C 的南偏东30o方向40米处 C 、点A 在点B 的南偏西60o方向30米处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6、若时钟2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夹角 度。 7、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D 为AB 的中点,若BD=2.5cm ,则AC 的长 为 cm 。 8、30°的余角是 ,补角是 。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若AO ⊥OC ,DO ⊥OB ,∠AOB ∶∠BOC=2∶1,则∠COD= 。 10、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同一点O ,如果∠AOE=2∠AOC ,∠COF= 2 3 ∠AOE , 那么∠DOE= 。 三、解答题。 11、计算。⑴ (180°-98°32′24″)÷3 (2)34°25′×2+35°56′ 65° C / D / F D C O D C B A O F E D C B A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1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16=±4 B.±16=4 C.327-=- 3 3 D.2(4)-=-4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5 A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 6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7 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8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9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1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11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 35x y x y -=-??+=? 12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13 ∠ACB ,则∠BPC 的大小是( )A .1000 B .1100 C .1150 14 D .1200 15

P B A 16 (1) (2) (3) 17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18 角形的个数是( ) 19 A .4 B .3 C .2 D .1 20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 2 ,则这个多21 边形的边数是( ) 22 A .5 B .6 C .7 D .8 23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24 △ABC 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A .10 cm 2 B .12 cm 2 25 C .15 cm 2 D .17 cm 2 26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27 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28 A.(5,4) B.(4,5) C.(3,4) D.(4,3) 29 二、填空题11.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8的立方根30 是_____. 31 12.不等式5x-9≤3(x+1)的解集是________. 32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集锦

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BC 边上的一动点,沿AE 翻折,△ABE 与△AFE 重合,射线AF 与直线CD 交于点G 。 1、当BE :EC=3:1时,连结EG ,若AB=6,BC=12,求锐角AEG 的正弦值。 2、以B 为原点,直线BC 和直线AB 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5,BC=8,当点E 从原点出发沿X 正半轴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AEG 成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求出点E 的坐标。 1、 2 a b m b a-+b+3=0=14.ABC A S 如图,已知(0,),B (0,),C (,)且(4), o y =DC FD ADO ⊥∠∠∠(1)求C 点坐标 (2)作DE ,交轴于E 点,EF 为AED 的平分线,且DFE 90。求证:平分; (3)E 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连EC ,点P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EM 平分∠AEC ,且PM ⊥EM,PN ⊥x 轴于N 点,PQ 平分∠APN ,交x 轴于Q 点,则E 在运动过程中,

MPQ EC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 2、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3、(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x B C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1=110°,∠2=130°,求∠A 的度数。 4、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5、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 B C A C F A

天津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题

2016年07月11日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6?百色)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 A.∠1=∠6 B.∠2=∠6 C.∠1=∠3 D.∠5=∠7 2.(2016?大连)如图,直线AB∥CD,AE平分∠CAB.AE与CD相交于点E,∠ACD=40°,则∠BAE的度数是() A.40° B.70° C.80° D.140° 3.(2016?深圳)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边及其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16的平方根是4 D.一组数据2,0,1,6,6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2和6 4.(2016?定州市一模)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于点O,∠AOE=36°,则∠BOD=() A.36° B.44° C.50° D.54° 5.(2016春?徐闻县期中)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且互补,则他们两边所在的直线()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 C.既不平行也不垂直D.不能确定 6.(2016?毕节市)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D. 7.(2016?静安区一模)的相反数是()

A.B.﹣C.D.﹣ 8.(2016?河北模拟)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1 B.﹣|﹣2| C.D.2×10﹣10 9.(2016春?赵县期中)点M(x,y)在第四象限,且|x|=2,|y|=2,则点M的坐标是()A.(﹣2,2)B.(2,﹣2)C.(2,2)D.(﹣2,﹣2) 10.(2016春?禹城市期中)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A.(2,2)B.(3,3)C.(3,2)D.(2,3) 11.(2015春?南昌期末)己知点(a,b)在笫二象限.则点(ab,a﹣b)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2.(2016?黑龙江模拟)开学前,小强、小亮和小伟去文化用品商店购买笔和本,小强用17元买了1支笔和4个本,小亮用19元买了2支笔和3个本,小伟购买上述价格的笔和本共用了48元,且本的数量不少于笔的数量,则小伟的购买方案共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3.(2016?台湾)若满足不等式20<5﹣2(2+2x)<50的最大整数解为a,最小整数解为b,则a+b之值为何?() A.﹣15 B.﹣16 C.﹣17 D.﹣18 14.(2016春?宁国市期中)若不等式组有解,那么n的取值范围是() A.n>8 B.n≤8 C.n<8 D.n≤8 15.(2015?攀枝花)2015年我市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A.1.6万名考生B.2000名考生 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16.(2015?金华模拟)为了解在校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将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频率是() A.0.1 B.0.15 C.0.2 D.0.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7.(2014?成都)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3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几何部分测试题

1.如图所示,∠1 和∠ 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21 2 1 2 1 2 2、已知点P的坐标是(—3,-5),则点P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下列图案中,可以由第一个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4.如图,a∥b,∠1=720,则∠2的度数是() A.720 B.800 C. 820 D.1080 5. 如图,1245 ∠=∠=?,370 ∠=?,则4 ∠的度数是() A.70°B.110°C.45°D.35° 6. 已知点() A m n ,在第四象限,则() B n m ,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如图,不能推出a∥b的条件是() A、∠1=∠3 B、∠2=∠4 C、∠2=∠3 D、∠2+∠3=1800 A. D. . B C2 1b a 4题图 c 1 l 2 l 3 l 4 l 1 2 3 4 5题图 7题图 43 2 1 c b a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是( )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C 、邻补角一定互补 D 、互补的两角一定是邻补角 10 .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2是同位角 B.∠2与∠3是同位角 C.∠1与∠3是同位角 D.∠1与∠4是内错角 二、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1=40o,则∠2= o ,∠3= o 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有序数对(10,25)表示第10排第25列的位置, 那么第28排第30列的位置则用有序数对 _____来表示。 4、.如图 ,若∠1+∠2=280°,则∠3= o 2 1 3 4 10题图 a b 3 1题图 1 2 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专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几何专题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2013年元马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几何解答题专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 (1)∵∠A= _________ (已知) ∴AB ∥FD ( _________ ) (2)∵∠1= _________ (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3)∵∠A+ _________ =180°(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4)∵ ∥ ______ (已知) ∴∠2+∠AF D=180°( _________ ) (5)∵ ∥ _____ (已知) ∴∠2=∠4( _________ ) 2.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1)如图D-1甲所示,已知:AB ∥CD ,∠B=120°,CA 平分∠BCD ,求证:∠1=30° ∵AB ∥CD ( ) ∴∠B+∠BCD=__________( ) ∵∠B=_________( ) ∴∠BCD=__________,又CA 平分∠BCD ( ) ∴∠2=_________°( ) ∵AB ∥CD ( ) ∴∠1=__________=30°( ) (2)如图D-1乙所示,已知:AB ∥CD ,AD ∥BC ,求证:∠BAD=∠BCD 。 ∵AD ∥BC ( )∴∠4=∠3( ) ∵AB ∥CD ( )∴∠1=∠2( ) ∴∠1+∠3=∠2+∠4( ) 即∠BAD=∠BCD (3)如图D-1丙所示, 已知:∠ADE=∠B ,∠1=∠2,FG ⊥AB ,求证:CD ⊥AB 。 ∵∠ADE=∠B ( ) ∴DE ∥__________ ( ) ∴∠1=∠3( ) ∵∠1=∠2( ) ∴∠2=∠3( ) ∴GF ∥__________( ) 又 ∵AB ⊥FG ( ) ∴CD ⊥AB ( ) 3、已知,如图2-1,∠1=∠2,∠A =∠F 。求证:∠C =∠D 。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 ( ) ∴BD ∥ ( ) ∴∠FEM =∠D ,∠4=∠C ( ) 又∵∠A =∠F (已知) 图D — N M A B C D E F 4 3 2 1 (2-1)

初一下册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姓名:班级:(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多项式3x2y+2y-1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棱长为a的正方形体积为a3,将其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为() A、2a3 B、8a3 C、16 a3 D、a3 3.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精确到千万位为() A、1.30×109 B、1.259×109 C、1.29×109 D、1.3×109 4.下列四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用它们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是() A、3cm,4cm,5cm B、12cm,12cm,1cm C、13cm,12cm,20cm D、8cm,7cm,16cm 5.已知△ABC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2a,3a。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下面四个国家的国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越南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柬埔寨 7.下面哪一幅图可大致反映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从起跑到终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D、 8.如图,已知,△ABD≌△CBE,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BE=∠ABD B、BE=BD C、∠CEB=∠BDE D、AE=ED 9. 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将所得矩形撕去一角,打开的图形一定有()条对称轴。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10.房间铺有两种颜色的地板,其中黑色地板面积是白色地板面积的二分之一,地板下藏有一宝物,藏在白色地板下的概率为() A、1 B、 C、 D、 二.我会填。(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2+22+22+22=____________。 1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8cm,则第三边长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3.三角形的高是x,它的底边长是3,三角形面积s与高x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14.如图,O是AB和CD的中点,则△OAC≌△OBD的理由是__________。 15.袋子里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6.(2mn+1)(2mn-1)-(2m2n2+2) 17.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2)+(-x3-3x2y-y2)的值,其中 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18.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点G,∠EFG=500,求∠BEG的度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答案说课讲解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 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如图,已知在直角△ABC 中,∠C=90°, BD 平分∠ABC 且交AC 于点D 。 (1)若∠BAC=30°,求证交BD 于P ,求∠BPA 的度数。 解:(1)∵∠BAC= 30°,∠C=90°, 0°, ∴∠ABD=∠BAD, ∴AD= P =180°-∠ABC -∠BA AC ) =180°-×90°=135°。 如图,在△ABC 中,∠B=22.5°,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DF⊥AC 于F ,并与BC 边上的高AE 交于G .求证:EG=EC . 证明: 连接AD , ∵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 ∴BD=AD, ∴∠B=∠BAD=22.5°, ∴∠ADE=22.5°+22.5°=45°, ∵AE⊥BC, ∴∠AEC=∠AED=90°, ∴∠DAE=45°=∠ADE, ∴DE=AE, ∵DF⊥AC, ∴∠DFC=90°=∠AEC, ∴∠ACE+∠FDC=90°,∠ACD+∠CAE=90°, ∴∠CAE=∠FDC, 在△DEG 和△AEC 中 ∠DEA=∠AEC DE =AE ∠GDE=∠CAE ∴△DEG≌△AEC(ASA ), ∴EG=EC. 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 (1)若AC 长为13,求△ABC 的周长. 解:(1)∵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 ∴AC=2AE=6, ∴AC=BC=6,线,AE=3, ∴AD=DC ,AC=2AE=6, ∵L △ABD= 13, ∴AB+AD+BD=13, ∴+AC=13+6=19. 答:△ABC 的周长是19.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专题

几何复习专题训练 一、三角形三边关系及内角和问题 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1,3,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2cm 和7cm ,第三边的长是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__________三角形 3、在△ABC 中, ∠A -∠B =36°,∠C =2∠B ,则∠C =___________ 4、如图,∠A+∠B+∠C+∠D+∠E+∠F=_______________ 5、(1)如图,在△ABC 中,P 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试探索∠A 与∠P 的数量关系,并说出你的理由。 (2)如图,在△ABC 中,P 是∠ABC 与∠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试探索∠A 与∠P 的数量关系,并说出你的理由。 (3)如图,PB 、PC 别是△ABC 的∠ABC 、∠ACB 的外角角平分线,BP 、CP 相交于P ,试探索∠BPC 与∠A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出你的理由. 6、如图,在 中,D 是BC 上任意一点,E 是AD 上任意一点。 求证:(1)∠BEC >∠BAC ; (2)AB +AC >BE +EC 。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转化问题 1、如图,AB=AC ,DE 垂直平分AB 交AB 于D ,交AC 于E ,若△ABC 的周长为28,BC=8,求△BCE 的周长。 变式:如图,如图,△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AE=3cm ,△ADC 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垂直平分BC ,AC=EC ,点B 、D 、E 在同一直线上,那么AB+DB=DE 会成立么为什么 E C D B A H F E I D C B G A P E D C B A D E C B A P C B A P E C B A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部分练习题

1 / 5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面四个图形中,能用O AOB ∠∠∠,,1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2.以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是(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 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自己画出图形,∠1=15°,∠AOC=90°,点B 、O 、D 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 A.75° B.15° C.105° D.165° 4.两个锐角的和( )A.一定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 D.可能是钝角、直角或钝角 5.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A.垂线段 B.垂线的长 C. 长度 D.垂线段的长度 6.如右图,已知∠AOC=∠BOD=90o,∠AOD=150o,则∠BOC 的度数为( ) A.30o B.45o C.50o D.60o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2)一个角的补角 必是钝角;(3)两个锐角一定互为余角;(4)直角没有补角;(5)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B.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C.小于平角的角是钝角 D.一周角等于四个直角 9.从钝角的顶点,在其内部引一条射线,那么图形中出现( ) A.2个锐角 B.1个锐角 C.至少2个锐角 D.至少1个锐角 10.如图,DE ∥BC ,EF ∥AB ,图中与∠BFE 互补的角共( )个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如图a ∥b ,∠1与∠2互余,∠3=115°,则∠4等于( )A.115 B.155° C.135° D.125° 12.如图,AB ∥CD ,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 ) A.10° B.15° C.20° D.30° 1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 A.56° B.68° C.62° D.66°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第15题图 第14题图 第13题图 C D B O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 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16=±4 B.±16=4 C.327-=-3 D.2(4)-=-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A .??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35 x y x y -=-??+=?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大小是(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 P C B A 小刚 小军 小华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 1 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 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A .10 cm 2 B .12 cm 2 C .15 cm 2 D .17 cm 2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二、填空题11.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 C A B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专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3年元马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 (下)几何解答题专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 (1)∵∠A= _________ (已知) ∴AB ∥FD ( _________ ) (2)∵∠1= _________ (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3)∵∠A+ _________ =180°(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4)∵ ∥ ______ (已知) ∴∠2+∠AFD=180°( _________ ) (5)∵ ∥ _____ (已知) ∴∠2=∠4( _________ ) 2.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1)如图D-1甲所示,已知:AB ∥CD ,∠B=120°,CA 平分∠BCD ,求证:∠1=30° ∵AB ∥CD ( ) ∴∠B+∠BCD=__________( ) ∵∠B=_________( ) ∴∠BCD=__________,又CA 平分∠BCD ( ) ∴∠2=_________°( ) ∵AB ∥CD ( ) ∴∠1=__________=30°( ) (2)如图D-1乙所示,已知:AB ∥CD ,AD ∥BC ,求证:∠BAD=∠BCD 。 ∵AD ∥BC ( )∴∠4=∠3( ) ∵AB ∥CD ( )∴∠1=∠2( ) ∴∠1+∠3=∠2+∠4( ) 即∠BAD=∠BCD (3)如图D-1丙所示, 已知:∠ADE=∠B ,∠1=∠2,FG ⊥AB ,求证:CD ⊥AB 。 ∵∠ADE=∠B ( ) ∴DE ∥__________( ) ∴∠1=∠3( ) ∵∠1=∠2( ) ∴∠2=∠3( ) ∴GF ∥__________( ) 又 ∵AB ⊥FG ( ) ∴CD ⊥AB ( ) 3、已知,如图2-1,∠1=∠2,∠A =∠F 。求证:∠C =∠D 。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 ( ) ∴BD ∥ ( ) ∴∠FEM =∠D ,∠4=∠C ( ) 又∵∠A =∠F (已知) ∴AC ∥DF ( ) ∴∠C =∠FEM ( ) 又∵∠FEM =∠D (已证)∴∠C =∠D (等量 代换) 4.已知,AB ∥CD ,∠A=∠C ,求证:AD ∥BC . 5.如图,∠ABC=∠ADC ,BF 、DE 是∠ABC 、∠ADC 的角平分线,∠1=∠2,那么DC ∥AB 吗?说出你的理由. 图D —1 N M A B C D E F 4 3 2 1 (2-1)

七年级下册数学选择题精选

2018年七下数学易错题汇总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E,F,FG平分∠EFD,交AB于点G,若∠ 1=72°,则∠2的度数为() A.36°B.30°C.34°D.33° 2.如图,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若∠1=34°,则∠2的大小为() A.34°B.54°C.56°D.66° 3.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若∠2=70°,∠3=30°,则∠1的度数是() A.30°B.40°C.50°D.60°4.如图,a∥b,含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 在直线b上,一个锐角的顶点在直线a上,若 ∠1=20°,则∠2的度数是() A.20°B.40°C.50°D.60° 5.将一副三角板(∠A=30°)按如图所示方式 摆放,使得AB∥EF,则∠1等于() A.75°B.90°C.105° D.115° 6.如图,已知a∥b,∠1=120°,∠2=90°,则 ∠3的度数是() A.120°B.130°C.140° D.150° 7.如图,直线AB∥CE,∠B=100°,∠F=40°, 则∠E=() A.50°B.60°C.70°D.8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平方根是5 B.8的立方根是±2 C.﹣1000的立方根是﹣10 D .=±8 9.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平方为9的数是+3或﹣3 B.立方为27的数是3或﹣3 C.绝对值为3的数是3或﹣3 D.倒数等于原数的数是1或﹣1 10.的算术平方根是() 1 / 17

A.3 B.﹣3 C .D.81 11.﹣的平方根是() A.±4 B.2 C.±2 D.不存在 12.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A.有理数B.无理数C.整数D.实数13.下列写法错误的是() A .=±0.2 B .±=±0.1 C .=﹣10 D . 1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5.已知点M(3,﹣2)与点M′(x,y)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且M′到y轴的距离等于4,那么点M′的坐标是()A.(4,2)或(﹣4,2) B.(4,﹣2)或(﹣4,﹣2) C.(4,﹣2)或(﹣5,﹣2) D.(4,﹣2)或(﹣1,﹣2) 16.如图,科技兴趣小组爱好编程的同学编了个电子跳蛙程序,跳蛙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第1次从原点跳到 点(1,1),第2次接着跳到点(2,0),第3 次接着跳到点(3,2),…,按这样的跳动规律, 经过第2017次跳动后,跳蛙P的坐标是() A.(2016,1)B.(2016,2) C.(2017,1)D.(2017,2) 17.已知点P(a+1,2a﹣3)在第一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 > C .﹣<a<1 D.﹣1<a <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m2+1) 一定在() 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 19.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 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 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 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 A.(13,13)B.(﹣13,﹣13) C.(14,14)D.(﹣14,﹣14) 20.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则的算术平方根为() A.±3 B.3 C .D . 21.现用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 盒身或做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 成一个盒子,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 盒底,则可列方程组为() A . B . C . D . 22.关于x、y 的方程组的解是, 2 / 17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 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16=±4 B.±16=4 C.327-=-3 D.2(4)-=-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 A .?? ?->b x a x C .???-<>b x a x D .?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35 x y x y -=-??+=? 6.如图(1),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 P B A C 1 A 1 ? B B 1 C D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则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 2 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9.如图(2),△A1B1C1是由△ABC沿BC方向平移了BC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的面积为20 cm2,则四边形A1DCC1的面积为()A.10 cm2 B.12 cm2 C.15 cm2 D.17 cm2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3),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二、填空题 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8的立方根是_____. ] 12.不等式5x-9≤3(x+1)的解集是________.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复习题

9.(2011·扬州)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60°方向,在B 岛的北偏西45°方向,则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________. 答案 105° 解析 如图,∵(60°+∠CAB )+(45°+∠ABC )=180°,∴∠CAB +∠ABC =75°,在△ABC 中,得∠C =105°. 12.如图所示,在△ABC 中,∠A =80°,∠B =30°,CD 平分∠ACB ,DE ∥AC . (1)求∠DEB 的度数; (2)求∠EDC 的度数. 解 (1)在△ABC 中,∠A =80°,∠B =30°, ∴∠ACB =180°-∠A -∠B =70°. ∵DE ∥AC , ∴∠DEB =∠ACB =70°. (2)∵CD 平分∠ACB , ∴∠DCE =1 2∠ACB =35°. ∵∠DEB =∠DCE +∠EDC , ∴∠EDC =70°-35°=35°. 13.已知,如图,∠1=∠2,CF ⊥AB 于F ,DE ⊥AB 于E ,求证:FG ∥BC .(请将证明补充 完整) 证明 ∵CF ⊥AB ,DE ⊥AB (已知), ∴ED ∥FC ( ). ∴∠1=∠BCF ( ). 又∵∠1=∠2(已知), ∴∠2=∠BCF (等量代换), ∴FG ∥BC ( ). 解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

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4.如图,已知三角形ABC,求证:∠A+∠B+∠C=180°. 分析:通过画平行线,将∠A、∠B、∠C作等角代换,使各角之和恰为一平角,依辅助线不同而得多种证法,如下: 证法1:如图甲,延长BC到D,过C画CE∥BA. ∵BA∥CE(作图所知), ∴∠B=∠1,∠A=∠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 又∵∠BCD=∠BCA+∠2+∠1=180°(平角的定义), ∴∠A+∠B+∠ACB=180°(等量代换). 如图乙,过BC上任一点F,画FH∥AC,FG∥AB,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能证明∠ A+∠B+∠C=180°吗?请你试一试. 解∵FH∥AC, ∴∠BHF=∠A,∠1=∠C. ∵FG∥AB, ∴∠BHF=∠2,∠3=∠B, ∴∠2=∠A. ∵∠BFC=180°, ∴∠1+∠2+∠3=180°, 即∠A+∠B+∠C=180°. 15.(2010·玉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1)如图a,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是△POD 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 图b,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 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 2 a b m b a-+b+3=0=14.ABC A S 如图,已知(0,),B (0,),C (,)且(4), o y =DC FD ADO ⊥∠∠∠(1)求C 点坐标 (2)作DE ,交轴于E 点,EF 为AED 的平分线,且DFE 90。 求证:平分; (3)E 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连EC ,点P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EM 平分∠AEC ,且PM ⊥EM,PN ⊥x 轴于N 点,PQ 平分∠APN ,交x 轴于Q 点,则E 在运动过程中, MPQ EC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 x 2、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B C B C

3、(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1=110°,∠2=130°,求∠ A 的度数。 A C 4、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5、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6.(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E A 7.已知∠ABC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B B

初一下数学几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几何阶段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A. B. C. D. 3.小华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钟,你认为实际时间最接近8点的是() A.B.C.D. 4、在△ABC所在的平面内存在一点P,它到A、B、C三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点P一定是() A.△ABC三边中垂线的交点B.△ABC三边上高线的交点

7 题图 C .△ABC 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D .△ABC 三条中线的中点 5.△ABC 中,AC=5,中线AD=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29 B .9<AB <19 C .5<AB <19 D .4<AB <24 6.已知:如图,下列三角形中,AB=AC ,则经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能够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7.如图,在一个规格为6×12(即6×12个小 正方形)的球台上, 有两个小球A ,B .若击打小球A ,经过球 台边的反弹后,恰 好击中小球B ,那么小球A 击出时,应瞄准球台边上的点 ( )A .P 1B .P 2C .P 3D .P 4 8.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AC=30°,∠ACB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 点,连接AE ,则∠CEA 是( ) A .15° B .20° C .30°

初中七年级的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集锦

在矩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的一动点,沿AE翻折,△ABE与△AFE重合,射线AF与直线CD交于点G 。 1、当BE:EC=3:1时,连结EG,若AB=6,BC=12,求锐角AEG的正弦值。 2、以B为原点,直线BC和直线AB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5,BC=8,当点E从原点出发沿X正半轴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AEG成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 1、2 a b m b a-+b+3=0=14. ABC A S 如图,已知(0,),B(0,),C(,)且(4), o y= DC FD ADO ⊥∠∠ ∠ (1)求C点坐标 (2)作DE,交轴于E点,EF为AED的平分线,且DFE90。 求证:平分; (3)E在y轴负半轴上运动时,连EC,点P为AC延长线上一点,EM平分∠AEC,且PM⊥EM,PN⊥x轴于N点,PQ平分∠APN,交x轴于Q点,则E在运动过程中,

MPQ EC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 2、如图1 , AB B A C B C B C

F A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 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6.(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B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