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推断题综合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 推断题综合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 推断题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 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B 、C 、D 、F 均为氧化物,E 中含有三种元素,G 是最轻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 物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C 和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 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4)写出A 和E 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

【答案】水 CuO+CO

Δ CuO+CO 2 灭火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解析】

【分析】

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所以A 是盐酸,

B 、

C 、

D 、F 均为氧化物,

E 中含有三种元素,G 是最轻的气体,所以G 是氢气,盐酸可以转化成B ,且B 和C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 是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 会与盐酸、一氧化碳反应,所以D 可以是氧化铜,氢气和

F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 是水,水和E 可以相互转化,E 会与A 反应,所以E 是氢氧化钙。

【详解】

(1)G 是最轻的气体,所以G 是氢气,氢气和F 可以相互转化,故F 是水。

(2)符合C 和D 的反应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CuO+CO CuO+CO 。 (3)盐酸转化成的B 和C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 是二氧化碳,故B 物质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4)水和E 可以相互转化,E 会与A 反应,所以E 是氢氧化钙,A 和E 发生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点睛】

A 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则A 是盐酸,G 是最轻的气体,则G 是氢气。

2.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

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则甲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乙是_____(填化学式),甲转化成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C或O2CO2+C2CO H2O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所以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或氧气;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丙是氢气,乙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水,甲是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所以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或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可能是C或O2,乙转化为丙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2)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丙是氢气,乙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水,甲是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是H2O,甲转化成丙的反应是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

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则在乙醇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时,B、C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中的溶解度

B109g17.3g

C21.8g<0.01g

【答案】Fe3O4+2C3Fe+2CO2↑ 2CH4+3O22CO+4H2O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C是铁,四氧化三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

铁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3O4+2C 高温

3Fe+2CO2↑;

(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所以A是甲烷,B是氧气,所以C是一氧化碳,甲烷和不充足的

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点燃

2CO+4H2O;

(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所以A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答案】氢气(H2) Cu+2AgNO3=2Ag+Cu(NO3)2碳、银(或C、Ag) 碳、铝、铜(或C、

A1、Cu) 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

【解析】

(1)根据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解答;(2)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解答;(3)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及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解答;(4)(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解答。(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2)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2Ag+Cu(NO3)2;(3)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4)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C、A1、Cu) ;(5)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故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5.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①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

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SO42- Ba2+ Na+、Cl-

【解析】

【分析】

【详解】

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①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一定不含Ba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②中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①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了Cl-,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③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Na+,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u2+、SO42-。

(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

(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l-。

6.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______,B_______。

(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NaHCO3 Ca(O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2AgNO3+CaCl2=2AgCl↓+Ca(NO3)2

【解析】

【分析】

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或氯化钙;J是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J是碳酸氢钠;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所以E是碳酸钠,I是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会与E(碳酸钠)反应,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会转化成G、H,G也会转化成H,所以G是二氧化碳,H是水;D会与C、F 反应,所以D是硝酸银,C是氯化钙,F是氯化钠。

【详解】

(1)由分析可知,J为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

B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2)E为碳酸钠,F为氯化钠,所以E→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C为氯化钙,D为硝酸银,C与D的反应就是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AgNO3+CaCl2=2AgCl↓+Ca(NO3)2。

【点睛】

解答物质推断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7.A~N是初中学过的物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注: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

(2)写出E→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4)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 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价为-3),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

【答案】BaSO4 HCl Mg(OH)2+H2SO4= MgSO4+2H2O NaOH或KOH等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Mg3N2

【解析】

【分析】

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D是氧化镁,C是镁,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且D能

够和N反应,N是盐酸,A是物质和氯化钡反应的结果,A是硫酸钡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且加热会产生氧化镁,E是氢氧化镁,B是E获得的使用B是硫酸镁,F是由D 和N反应获得,F是氯化镁,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一种可溶性的碱,所以需加入的物质是NaOH或KOH等。

【详解】

(1)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且D能够和N反应,N是盐酸,A是物质和氯化钡反应的结果,A是硫酸钡沉淀,化学式:A是BaSO4,N是HCl。

(2)E→B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生成硫酸镁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OH)2+H2SO4= MgSO4+2H2O。

(3)F是由D和N反应获得,F是氯化镁,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一种可溶性的碱,所以需加入的物质是NaOH或KOH等。

(4)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D是氧化镁,C是镁,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价为-3),镁的化合价为+2价,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Mg3N2。

8.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C 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B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Na2CO3改良酸性土壤 2H2+O2点燃

2H2O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A是氢气,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B会转化成氢气,会与碳酸钠反应,酸溶液(如盐酸、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可生成氢气,酸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以B是酸,可以是盐酸,氢气和盐酸都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水,水和D可以相互转化,D会与盐酸、碳酸钠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C的化学式是Na2CO3;

(2)D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3)A→E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

2H2+O2点燃

2H2O;

(4)B和D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为人体胃液中的酸,农业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与C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D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B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4)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中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的先行者,请你提出一条“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_____。

【答案】除铁锈、工业原料或制药等(合理答案均可)CO2;熟石灰或消石灰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CO2+Ca(OH)2=CaCO3↓+H2O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写一个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分析】

A为人体胃液中的酸,农业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是稀盐酸,B是熟石灰;B与C 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故C是碳酸钠,,D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且稀盐酸可以生成D,故D是二氧化碳;

【详解】

(1)A物质是稀盐酸,可用于除锈;

(2)由上可知,D 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B 是氢氧化钙,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该反应是化合物之间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故是复分解反应;

(4)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 2+Ca(OH)2=CaCO 3↓+H 2O ;

(5)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0.A~D 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 、B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 、D 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物质A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4

24CO+Fe O 4CO +3Fe 高温 化合反应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解析】

【分析】

仔细分析图示内容及“A 、B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 、D 均为黑色粉末”可知:常见的黑色粉末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铁粉等;C 和A 能生成B 和D ,猜想C 和D 为四氧化三铁和铁,A 、B 分别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代入图示,验证符合,猜想正确。

【详解】

(1)根据分析,反应②为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3424CO+Fe O 4CO +3Fe 高温;

(2)反应③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3)物质A 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可作燃料和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11.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 、B 、C 、D 、E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C 是Na 2CO 3,E 中含有钙元素,F 是相对分子

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注: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D_________,F _________.

(2)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H2SO4 H2O 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农药波尔多液等)

2H2O通电2H2↑+O2↑

【解析】

【分析】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碳酸钠,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F是水,E中含有钙元素,由水转化生成,故E是氢氧化钙;A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氧气,氧气会转化成B,B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都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硫酸,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B是二氧化碳,D是硫酸,F是水,故填:CO2;H2SO4;H2O;

(2)E是氢氧化钙,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农药波尔多液等,故填: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农药波尔多液等);

(3)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通电2H2↑+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丙是_____(填化学式);若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丙是有毒气体,则乙转化成丙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三种物质都含有铜元素,且分别是单质、氧化物、盐中的一种,则乙、丙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若乙是建筑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且甲是纯碱,则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答案】O2吸热置换反应 Ca(OH)2+CO2═CaCO3↓+H2O

【解析】

【详解】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甲可转化为乙和丙,则丙为氧气,若乙、丙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丙是有毒气体,则丙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填:O2;吸热

(2)若三种物质都古有铜元素,且分别是单质、氧化物和盐,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甲为氧化铜,乙、丙为铜单质和铜盐,则乙、丙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乙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乙为碳酸钙,甲为碳酸钠,则丙为二氧化碳。则丙转化成乙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Ⅰ.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___,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

(4)溶液A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Ⅱ.在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打磨光亮的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铝片表面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同时,还看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O2猜想二:H2猜想三:CO2猜想四:SO2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CuSO4溶液可能显_______性(填“酸”或“碱”或“中”).

【答案】Zn+H2SO4=ZnSO4+H2↑Zn2+、Cu2+过滤玻璃棒小于2Al+3CuSO4=3Cu+Al2

(SO4)3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酸【解析】

Ⅰ. (1)氧化锌和氧化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铜和水,没有气体产生;而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和铜离子;(3)由图可知,操作Ⅰ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这种玻璃仪器;

(4)A到C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uSO4=Cu+ZnSO4,

160 161

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溶液A小于溶液C的质量;Ⅱ.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实验验证】(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氧气有助燃性,氢气有可燃性,所以(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酸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CuSO4溶液可能显酸性。

14.高纯氧化铁可作为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_______、烧杯等。

(2)写出通入CO 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任意写一个)。

(3)在该生产流程中当加入(NH 4)2CO 3后,应该控制的条件是 ______ 。

(4)滤液Ⅱ中可回收的物质在农业上可做 _____

(5)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 3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漏斗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或FeO+CO 高温Fe+CO 2) 温度控制在40℃以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氮肥或肥料 32

2324FeCO +O 2Fe O +4CO 高温

【解析】

【分析】

【详解】 (1)操作Ⅰ、操作Ⅱ都是将固体与液体分开,操作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漏斗、烧杯等。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亚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FeO+CO 高温Fe+CO 2。

(3)因为40℃以上时(NH 4)2CO 3分解,因此加入(NH 4)2CO 3后,温度控制在40℃以下;(NH 4)2CO 3溶液呈碱性,所以要控制酸碱性。

(4)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中含有硫酸铵,在生活中可作为氮肥。

(5)在空气中煅烧FeCO 3,是碳酸亚铁和氧气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CO 3+O 2

高温2Fe 2O 3+4CO 2。 故答案为:(1)漏斗;

(2)3CO+Fe 2O 3高温2Fe+3CO 2(或FeO+CO 高温Fe+CO 2);

(3)温度控制在40℃以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4)氮肥或肥料;

(5)4FeCO3+O2 高温

2Fe2O3+4CO2。

15.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海水、盐湖和盐矿中广泛存在。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含氯元素的物质大多具有消毒杀菌功能。如:a 醋酸氯己定[C22H34C l2N10O2] b 氯化钠 c 二氧化氯[ClO2] d.次氯酸钠[NaClO]等。

①醋酸氯己定属于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

②b、d物质溶于水都能解离出钠离子,但阴离子不同。写出d中阴离子符号______。

(3)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生产流程如图:

①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实现步骤Ⅱ的操作方法是______、过滤。

③步骤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aOH+X=NaClO+NaCl+H2O.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______。

④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的原理与步骤Ⅲ相似,将气体X 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⑤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二者混用易产生危险

b 反应前后离子种类不变

c 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反应中氯元素全部变成了有毒气体

【答案】7 三有机 70 ClO-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蒸发结晶氯化

钠、氯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ac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填:7;三。

(2)①醋酸氯己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22+34+2+10+2=70个原子构成,故填:有机;70。

②d中阴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次氯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lO-,故填:ClO-。

(3)①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即Y是氢气,X是氯气,步骤I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故填: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②实现步骤Ⅱ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过滤,故填:蒸发结晶。

③由2NaOH+X=NaClO+NaCl+H2O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则X是氯气,因此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氯化钠、氯气,故填:氯化钠、氯气。

④将气体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氢氧化钙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⑤a.二者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易产生危险,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离子种类改变,例如反应前有次氯酸根,反应后没有次氯酸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例如反应前氯元素化合价是-1、+1,反应后是0、-1,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氯元素部分变成了有毒气体,部分变成了氯化钠中的氯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16.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新型消毒、净水剂Na2FeO4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B中的物质是 _______;Na2FeO4属于 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能使A、B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溶液C中的溶质组成存在_________种可能性.

【答案】Fe和Cu 盐过滤 A是液体,B是固体(合理皆可)复分解反应 2Fe(OH)2+H2O2=2Fe(OH)3三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反应的流程可知,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由于铁是过量的,在过滤后得到的固体B是Cu,Fe的混合物;Na2FeO4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填:Fe和Cu;盐;

(2)由上述反应①得到是固液的混合物,要将固液分开,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故填:过滤;A是液体,B是固体(合理皆可);

(3)反应②是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是:FeSO4+2NaOH=Fe(OH)2↓+Na2SO4,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被过氧化氢氧化为氢氧化铁,方程式是:2Fe (OH)2+H2O2=2Fe(OH)3。

故填:复分解反应;2Fe(OH)2+H2O2=2Fe(OH)3;

(4)若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硫酸钠;若氢氧化钠过量,则有两种溶质﹣﹣硫酸钠和氢氧化钠;若硫酸亚铁过量,则有两种溶质﹣﹣硫酸钠和硫酸亚铁。

故填:三。

【点睛】

本题给出了制取物质的反应流程图,对于这类题目,需要搞清楚每一步反应物、生成物,清楚工艺流程原理.再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17.氧化锌( 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C 2O 4 ()42424224+ZnCl =N Zn +2NH Cl H C O C O ↓ 过滤

422ZnO+CO Zn +CO C O ↑↑高温

【解析】

【分析】

【详解】

(1)草酸铵的化学式为:(NH 4)2C 2O 4,铵根离子通常为+1价,设草酸根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x=-2,氢通常为+1价,故草酸的化学式为:H 2C 2O 4;

(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氯化锌与草酸铵反应生成草酸锌和氯化铵,操作A 将草酸锌和溶液分开,操作A 应为过滤,说明草酸锌是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4224+ZnCl =N Zn +2NH Cl H C O C O ↓;

(3)操作A 实现了固液分离,故操作A 是过滤;

(4)由图可知,“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气体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草酸锌中含Zn 、C 、O 三种元素,故生成物中也应含有Zn 、C 、O 三种元素,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氧化锌,故气体混合物为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22ZnO+CO Zn +CO C O ↑↑高温。

【点睛】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18.二氧化锰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用废锂电池的正极

材料(LiMn 2O 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备纳米MnO 2,并进行锂资源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2A1+2NaOH+2H 2O=2NaAlO 2+3H 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MnO 2与碳粉可经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纳米MnO 2

① 222MnO +C 2MnO+CO ↑高温

②2442MnO+H SO =MnSO +H O

③3MnSO 4+2KMnO 4+2H 2O=5MnO 2↓+K 2SO 4+2H 2SO 4

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_____(填序号)。

(4) 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_____。

【答案】NaAlO 2 漏斗 引流 ①③ 将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已知:2A1+2NaOH+2H 2O=2NaAlO 2+3H 2↑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AlO 2(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3)① 22 2MnO +C 2MnO+CO ↑高温 中锰元素有+4价变为+2价;

②2442MnO+H SO =MnSO +H O 中没哟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③3MnSO 4+2KMnO 4+2H 2O=5MnO 2↓+K 2SO 4+2H 2SO 4中锰元素由+2价变为+4价,由+7价变为+4价;

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①③

(4)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燃烧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只剩下二氧化锰固体。

19.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① NaOH 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2)加盐酸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碱原理可看作是由① CO2 + NH3 + H2O = NH4HCO3和② 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表1中相关物质20℃时的溶解度,分析反应②为何能顺利进行?_______________。

表1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单位:g)

NaCl NH4HCO3NaHCO3NH4Cl

36.021.79.637.2

(4)操作2为洗涤、煅烧。晶体应在以下装置______________中(填字母序号)进行“洗涤”操作。

在上述操作中,如何判断晶体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

(5)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若X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

(6)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答案】B C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NaHCO3的溶解度较低,析出晶体B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沉淀则已洗涤干净CO2温室效应氨气NH4Cl作氮肥

【解析】(1)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除去溶液中的Ca2+、另一个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加入的碳酸钠必须排在氯化钡的后面,所以顺序是NaOH、BaCl2、Na2CO3;(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3)由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可知,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质量比为84:53.5,碳酸氢钠生成的多,但是溶

解度很小,20℃时的溶解度为9.6g,所以生成的碳酸氢钠大都以晶体存在,类似于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反应能顺利进行;(4)为了能将洗涤的液体与固体及时分离,所以洗涤时应用装置B ,如果洗涤干净则洗涤所得溶液中没有氯化铵,所以判断晶体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沉淀则已洗涤干净;(5)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所以X 的化学式为CO 2,直接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6)滤液中最主要成分是氯化铵,氯化铵与Ca(OH)2反应的产物是氨气、氯化钙、水,氨气可用于循环使用, 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 4Cl ,因含氮元素,可做氮肥。

点睛: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于循环物质的判断,在后面的生成物中的物质,如果在前面的反应物中用到过该物质就可以循环使用.

20.醋酸钙[Ca (Ac )2]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补钙制剂之一。以蛋壳为原料回收膜并制备醋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1)写出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CO 2的任意排放会引发的环境问题,可以将CO 2与CH 4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化工产品甲醛(HCHO ),则此反应中CO 2与CH 4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在反应I 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熟石灰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II 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II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膜分离时,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 3高温CaO+CO 2↑ 11:4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含量比澄清石灰水中多,更利于提高醋酸钙的产量 中和酸性土壤 使氢氧化钙完全反应 Ca (OH )2+2HAc ═Ca (Ac )2+2H 2O 加入盐酸就是为了将蛋壳与膜分开,过量时会与碳酸钙反应,会使制作醋酸钙的原料减少

【解析】

【详解】

(1)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CaCO CaO+CO 高温;2CO 的任意排放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导致温室效应; 将CO 2与CH 4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化工产品甲醛(HCHO )的化学方程式及其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质量关系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