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带来的的弊端

苏联模式带来的的弊端
苏联模式带来的的弊端

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

3. 苏联模式带来的的弊端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

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看到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而政治不民主,学术言论不自由进一步导致人民对苏联共产党失望。

2. 领导人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苏联的解体,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戈尔巴乔夫抛弃了"勃列日涅夫主义",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阶级斗争,过分匆忙的民主改革。意识形态也是苏联国家和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因此任何大的改革都要意识形态基础,这正是戈尔巴乔夫的弱点,虽然他提出过"新思维"的口号,但是却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思维。

3. 苏共薄弱的党组织建设

这也是苏共失败的重要原因。党组织建设薄弱,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低下,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失去了群众基础。许多干部和党员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更有许多党员入党只是为了仕途上的发展和捞到利益。

4.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从苏联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对社会主义苏联进行了持续的和平演变。通过各种手段笼络苏联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导致苏共内部分裂出亲英美派。同时苏联对人民简单的宣传资本主义一切都不好反倒使一部分人感到实际和宣传的不一样,对苏共的做法产生了怀疑。

三、体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三个层次: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化和霸权主义。

1. 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毫无疑义,苏联解体是违背苏联大多数人民意愿的。苏联解体破

坏了统一的经济空间。解体后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短时间不能消除的。任何分裂行为都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苏联解体给世人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就是: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

2.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就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且一切是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出发。只有社会主义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苏联后期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3. 吸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正确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任何经济发展方式或者部分社会发展方式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分,只有是否利于本国国情之分。苏联过度中央集权导致人民没有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过度的舆论约束使人

民缺乏表达想法的机会,所以经济社会的发展固定模式化。

4. 健全社会民主义法制

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由此导致的官僚主义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现象屡见不鲜。所有这些,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西方搞和平演变的反动势力集中在"民主"问题上大做文章。

他们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煽风点火,把"和平演变"称为推行"民主化"。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吸取这个教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6. 加强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增加凝聚力,走群众路线

苏联、东欧剧变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关键时刻,执政的共产党内部发生了分裂,党自己改换旗帜,拱手交出政权。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可见,只有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7. 处理好国际关系,又要警惕和平演变

在对外政策方面,既然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外交政策的目标就是为国内建设服务、为国内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就应该始终坚持和平外交的原则。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国际敌对势力的颠复破坏,特别是利用民族问题作为干扰经济建设、分裂国家的潜入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中国人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与美苏领导人之间的口水战、扶植局部代理人进行竞争相比,谍战是更为一针见血的斗争方式。

1957年,有“千面人”之称的苏联间谍之王鲁道夫·阿贝尔被美国CIA(美国中央情报局)逮捕,并被判处30年监禁。但是5年之后,苏联在境内领空击落了美国U2-侦察机,并逮捕了飞行员鲍尔斯,随后在双方的交涉下,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亲自签署特赦令,与对方交换人员。于是,1962年2月的一天,在东德和西德交界处的格林尼克大桥上,就发生了那惊心动魄一幕。自此之后,美苏之间的间谍交换就成了经常的事。

在漫长的冷战中,美苏两国进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间谍战,而军事机密一直都是两国情报部门觊觎的重点对象。

政治学家喜欢用“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s)这个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为了自身安全而采取行动,但它在这样做时会损害另一个国家或另外几个国家的安全,而当那些国家也采取措施来维护他们被损害的安全利益时,他们采取的措施又反过来危及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国家。结果就出现了一个不断加深的互不信任的旋涡,一方的猜疑加重另一方的猜疑。,这样的竞争只能导致自我失败。

,国际间的无政府状

态依然会促使国家之间的互不信任,而其必然的逻辑结果就是“安全困境”,即某一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为会不自觉地导致降低他国安垒,从而使他国为了自身的安全而竭力增加自己的实力向对方加派间谍,以至卷入安全竞争的恶性循环之中。

“困境”的核心问题,是国家间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霸权国及其邻国均无意威胁对方的生存,只足由于每一方对另一方意图的不确定导致了双方的相互误解;双方实施的旨在追求自身安全保障的政策实际上制造了不安全。霸权国及其邻国实施的政策不仪没有达到保证己方安全的目的,反而加剧了双方的相瓦担忧,

均强凋以对话、合作加强互信,降低双方对各自意图的不肯定性,进而达致缓解乃至摆脱安全困境的目的。

囚徒困境来解释安全困境我方欺诈,对方合作比双方合作处境好I双方合作比双方欺诈处境好I我方合作,对方欺诈处境最差。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学号:1154155 姓名:洪伟 对斯大林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政击斯大林的言论,如果是带有理论色彩的,也就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正是集中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抨击上。因此,我想就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谈一谈看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侧重于方法论上,因而没有更多地引用材料。 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 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贬之者居多,褒之者甚少,全盘否定乃至恶意攻击成了主流。这也许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种侧面反映吧。历史表明,每当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甚至曾赌咒发誓忠于革命的人,往往用咒骂革命来炫耀或者表白自己。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不同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出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性,因而是不足为怪的话,那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个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浪潮,倒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作为一名学者来说,既不能同意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不能同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背叛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我们主张,第一,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今天,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而且作为“斯大林模式”的典型代表的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颠覆,我们再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发泄一下什么情绪,而只是为总结历史教训,以便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目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而不是搞垮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颠覆而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同时,必须全面地分析“斯大林模式”,既看到成绩、正确的一面,又看到失败、错误的一面。切忌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固然不对,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自己既有结论的材料故意视而不见,更是不对。而且对这两方面必须分清主次,简单地罗列这两方面的材料而不分析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貌似“全面”、“公正”,实际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二、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评价“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当时国际环境对苏联模式形成的影响在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是相当险恶的,一直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国际反共势力的威胁,苏联模式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像芬兰、德国、匈牙利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然而,这些革命最终却因为帝国主义的镇压、社会党人的背叛和共产党人的错误而导致失败,到1923年欧洲革命再度陷入低潮,苏联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了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当时的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始终是处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始终处在战争与备战的特殊条件下。苏联不仅经历了国内战争,而且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大规模的卫国战争,可见,在当时战争的阴云是非常浓重的。这种持续的反共战争威胁的国际形势必然会对斯大林思考如何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正如列宁所说的:“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因此,斯大林明确指出:“我们不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哪一天进攻苏联,打断我国的建设。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的弱点来攻击我们,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即苏联富强的基础。党不可能等待和应付,它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在战争阴云十分浓重的形势下,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和捍卫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当时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领导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保卫苏维埃国家以防止突变的发生,为了随时准备捍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不得不把尽快建立工业强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方式,就是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做出的选择。2、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发展的要求苏联从沙俄继承来的经济遗产是十分落后的。斯大林指出:“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的建立在落后的工业的基础上,只有不仅不逊于而且过一个时候能够超过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的现代大工业才能成为苏维埃政权的真正的和可靠的基础。”然而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原有的经济十分落后,财力、物力匮乏,苏联由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决定,又不能像英国、美国、德国发展重工业那样,或者靠巨额借款,或者靠掠夺其它国家,或者同时采用这两种办法,苏联只能靠自力更生来实现工业化,显然这是一条“需要有重大的牺牲”、“应该公开和自觉的忍受这种牺牲”[4]的道路。于是斯大林在具体分析当时苏联的状况,在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的基础上,决定有计划的全力推进工业化。苏联高速推进工业化,必须消灭能够产生资本主义份子的个体小农经济,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因为“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的建立在两个对立的基础上,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分子的社会主义大工业上和产生资本主义分子的个体小农经济上。”[5] 短短的几年内在苏联这样复杂的大国实现工业集体化,集中不能不借助于政府的强有力的行政命令。这一切对形成高度集权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俄国历史传统的影响俄国的历史传统对苏联模式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就是皇权主义和封建宗法文化。皇权主义是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一个显著的特征。由于俄国国家政权的核心是封建沙皇,因此,俄国国家主义的实质就是皇权主义。在俄国历史当中,没有形成任何独立从事有效活动的社会自治力量,也没有形成任何对国家政权进行监督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所以,国家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一切活动皆有至高无上的以沙皇为核心的国家所操纵和决定。因此,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形成的政治上的集权,经济上的集中和文化上的控制现象,多少受到俄国皇权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封建宗法文化是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至高无上的国家政权下面,是处在宗法制和半宗法制之下的广大农民。由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十月革命以前的很大一部分农民从事的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由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俄国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化高潮中,大批宗法农民涌入了工人行列,虽然改变了农民身份,但其历史传统中的宗法文化心态、价值观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 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 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于1919—1920年对苏联发动了三次武装进攻,日本也在远东不断骚扰。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不断攻击,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岌岌可危,在这个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内经济本就面临崩溃的苏联必须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夯实社会主义物质基础,通过发展重工业以及对农民利益的暂时忽视来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抵御外国侵略并镇压国内反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就是在这种十分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2、国内因素分析 十月革命将俄国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奴国家在制度上过渡为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这个曾经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在社会、文化和思想上的影响却持续很久,尤其是在民主方面。十月革命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俄国既没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思想上彻底消除封建的启蒙运动,也没有给无产阶级政党足够的时间来消除封建残余的影响,因此,国内普遍缺乏民主思想。苏联刚刚成立时,国内文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旧的沙皇俄国时期,社会等级森严,最高层次的皇权和统治官员严重压迫人民;农民阶级在宗法制的统治下求生,思想上深受宗法制的毒害,民主意识非常薄弱。在这样一个缺乏民主意识的国家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刘长江 2012-10-29 16:13:49 来源:《唯实》(南京)2006年8/9期作者简介:刘长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刘长江(1951— ),男,湖北宜昌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阶级政党与国家政权。 内容提要: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中的作用在我国的研究中仍然是一个空白。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终结的过程中,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苏联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设想方案,对苏联共产党的政策选择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苏联经济学家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我国已经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特别是领袖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和终结所起的作用,比如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分析,一般都强调斯大林的错误,当然有的研究也提出当时的客观环境的作用。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当时苏联的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制定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新经济政策却不研究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和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显然是一个缺陷。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苏联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与终结提出一个基于经济学分析的解释。 一、恰亚诺夫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最初选择

1921年3月,苏共第10次代表大会期间,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暴动,这促使大会决定取消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苏联正式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已有的研究都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内战造成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不能继续忍受余粮征集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已有研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苏联共产党在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曾经面临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苏共并没有凭主观想象或者自己的理论认识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尽管苏共当时的领导人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但他们仍然向经济学家征求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选择的意见,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都没有注意的主要环节。苏联经济学家的意见对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苏联共产党对于在各个经济领域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政策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作为世界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苏共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仅仅通过政策调整转变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苏联农村的发展问题,不能解决在农村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基础的问题。所以,当内战还在继续时,苏联共产党就委托当时苏联最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李托森科和恰亚诺夫分别提出可供党进行选择的农村发展方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并非仅仅是对农民不满做出的应急反应。 李托森科方案建议在苏联农村建立拥有大片土地,使用雇佣农业工人的大型农场主经济。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斯托雷平改革的继续和变种。恰亚诺夫方案认为,苏联农业应该依靠家庭农户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监督和引导,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恰亚诺夫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在苏联农村发展小农经济的方案,他的合作化设想也不同于对合作化的一般理解。这两个方案于1920年6月被送到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前身)和农业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 , 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 的不同 ,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 , 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 , 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比较 ; 评价 ; 唯物史观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 , 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 , 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 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 “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 , 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 ,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弊病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弊病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的命运归宿,但对于苏联模式的功过是非,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一、苏联模式的特点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渡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国家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全力过度集中于斯大林个人。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民主选举制的原则。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在执政党内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由列宁提出的,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监察委员会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权力受到限制,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而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最后监察机构成为打击反对派的工具。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斯大林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领导,拥有特殊的地位。 在经济方面。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度,职工缺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计划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计划具有过度集中的统一性,计划完全排斥市场调节。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部门管理便于实现集中的计划运作,部门管理便于对企业实行专业管理,大批企业收归中央,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大权和产供销活动。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很少发挥甚至完全排斥市场因素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了追求数量不计成本代价,实行过度集中指令性计划体制,以行政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实行低工资政策。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团体国家化,党中央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干部任命规制,另一方面党中央激斗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直接控制。领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如果仅就其内涵本身而言,那可以从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加以解释。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 苏联解体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历史即苏联模式成败得失的评价大体有两种:一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如戈尔巴乔夫之流。还在1984年,戈尔巴乔夫在会见瑞士记者时,就说这个制度“一切都腐烂了,必须用民主化、公开性的手段促其变革”;一是持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它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 对于苏联模式,我们应该结合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其作客观公正的评价。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面临两个生死抉择:旧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必须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同时面临法西斯入侵的威胁,必须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能否渡过这两个生死关是检验“斯大林模式”的唯一实践的标准。列宁斯大林模式实施的效果,苏联由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一个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十月革命的召唤下,在苏联社会主义榜样的鼓舞下,在世界上建立起了一个和资本主义平分天下的社会主义阵营,这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境况下产生的客观效果。 但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弊端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 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他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对列宁著作教务式的解读和引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无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 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 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无法得到

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再次:否定和限制商品的计划经济。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第一,高度集权的党的领导体制。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绝对控制。 第二,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 第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滋长了官僚主义,干部只对上级负责。 第四,总书记个人专权模式建立。总书记独揽党政军大权,不受任何组织和法律的限制而可以随意决定重大国务。斯大林执政期间,不需要召开党政大会了。 3、高度集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第一,文化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说了算。例如:《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由斯大林审定。 第二,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个人崇拜是国家高度集权的需要,是为执行高度集权制服务的。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改变了苏联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 第一,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经济发展。 第二,干部特殊化和官僚化严重。 第三,文化专制导致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一.背景(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触及到农民利益(根本原因);1921年俄国政治经济危机(主要原因)。 二.目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祖国,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根本目的)。 三.政策出台的标志: 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具体标志 四.评价标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遵循经济规律 五.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六.内容 (1)农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工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强制干预经济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监督,压制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3)流通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遵循经济规律。 (4)分配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平均主义配给制,压制了人民劳动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按劳分配,调动了人民劳动积极性。 七.核心 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八.实质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坚持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九.与生产力关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新经济政策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单元简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讲述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共分为3课内容:即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着重为学生分析如下内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掌握“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了解掌握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第1课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教学目标】 ⑴基础知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与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内容与评价。 (2)能力培养: 通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创立情境、谈话分析;合作探究、解析史料、历史比较。 【教学课时】 1课时 【知识结构】 【导入新课】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 政 策 历史背景:苏俄经济政治危机严重 内容 历史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新经济政策 内容 粮食税 自由贸易 解除工业国有化 取消实物配给制 评价 评价 积极作用: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 消极影响:对农民的损害较大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普遍义务兵役制

苏联模式的弊端

苏联模式的弊端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苏联模式曾经使苏联击溃了法西斯的进攻,保卫了苏联,将苏联有一个落后的国家建成为世界第二的强国。也同建立了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而苏联模式也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发展模式。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之初也同样存在苏联模式的影子,但苏联模式却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苏联模式的弊端,同时简单阐述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苏联模式 苏俄为解决生产力的窒息破坏并引起的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自1921 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去世不久,斯大林就在1927 年提出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的方针,实际上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经过20 年代后半期和30 年代一系列对国民经济的改造和建设,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经济计划化,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即苏联模式。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任何个人的意志不能左右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苏联模式不是斯大林个人一时的产物,而是当时苏联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苏联模式虽然是当时苏联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是也仅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苏联。当时的苏联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苏联刚刚建立之初面对着西方国家的围剿,尤其是当时的老牌帝国英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苏联建国之初对苏联进行了战争,同时苏联国内以高尔查克为首的反对武装同时进行了国内战争,在面对粮食危机的时刻列宁曾使用了战时的政策,二次政策也同时遭到了国内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农民,苏联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不向我国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所以群众基础很差。战争结束后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以缓解国内矛盾。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接手,斯大林并没有接受不哈林的意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为了快速的发展重工业,以免再次遭到西方国家的武力干涉实施了我们所说的苏联模式。从而是苏联的国力的到了迅速的提升,也是日后战争胜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在日后苏联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进行变通,发展新的模式而是继续以不变的模式进行发展是使其解体的根源。 二、苏联模式的弊端 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评价。在苏联模式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特殊性的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要认识到它们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坚持的。对于苏联模式中反映社会主义特殊性的方面,一定要看到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苏联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在模式形成时错误就是明显的,有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凸现出来的。二战以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要求经济从粗放经营发展为集约经营,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苏联没有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苏联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各种合力的结果。苏联由盛转衰,最后解体,我认为根本原因不能归责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弊端,而在于这种弊端没有随着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得到改革和改革失误。 苏联模式就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推行的一种模式。主要指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体制模式,它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实行中央部门高度集权管理体制,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但是,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独特的模式,它基本上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里形成的,有许多因素对该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产生了影响。比如苏联当时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本身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等。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恩并没有解决,在当时也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资借鉴。斯大林创造了苏联模式,尽管有种种弊端和不完善,但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可贵的尝试。 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它具有明显的历史相对性,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随着条件的变化,苏联国内外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模式也就开始了僵化。种种弊端,要求执政党应当在尽量发挥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认真果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把这种模式转换成新的、符合本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新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苏联错过了六次自我改革的机会。如果能早点改革,弊病是有可能改得掉的。斯大林晚年没有要改革的醒悟,对要改革的人都加以清洗。斯大林的继任者在近半个世纪之中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并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贻误了改革的时机。勃列日涅夫统治集团拒绝改革这一重大的历史性错误最终把苏联引向了危机的边缘,但是这并不等于当时的苏联已经处于无可挽回地注定要失败的境地。从80年代初期的形势来看,苏联60多年中积累起来的国家实力尚未耗尽,如果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能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苏联还是能够振兴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特别是在他抛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后,开始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削弱和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改变共产党的性质,放任和鼓励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发展壮大,结果,便导致苏共逐渐变质,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 苏联模式的失败给了我们许多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一、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搬照抄。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还适用于当时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发展。但是之

斯大林模式弊端引起的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弊端引起的苏联解体 范明成 09历史学34号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斯大林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弊端,这些弊端在苏联建设中不断地暴露出来,而且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暴露。最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次沉重冲击。而盘根与苏联社会各方面的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剧变最大的原因。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人们一般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 或表述为斯大林—苏联模式(本文简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是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 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随着二战的结束,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的效果,反而成为了阻碍苏联继续向前发展的因素。苏联体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暴露出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一) 政治体制上苏共高度集权,以党代政。 贾文华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以人治代替法治,有法不依,长官意志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① 1、苏共长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党陷入日常管理事务之中,客观上削弱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斯大林强调:“我们的苏维埃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没有党的原则指示,就不会决定任何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这个事实应该认为是党的领导作用的最高表现。”②这表面上是加强和实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实际上是贬低了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削弱党的政治领导。 ①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6页. ②《斯大林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页.

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摘要:首先,对苏联模式背景及其形成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涵。最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综合分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并提出了一些对此模式的看法和深思,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苏联模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关键词:苏联模式、历史教训、社会主义 一、苏联模式的背景及其形成 (一)苏联模式形成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实际,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了长期的可贵的探索,提出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体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这一基本框架在苏联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都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各种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创立者。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长达30年,建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其大致的历史过程是: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这一期间,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的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这部新型的社会主义宪法,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规定了下来,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二、苏联模式的内涵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在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如果仅就其内涵本身而言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三个方面来讲。 (一)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论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论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总之,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以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而闻名的赫鲁晓夫为例,他自己就又在制造新的甚至超过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据一般统计,报纸刊登斯大林的照片,每年无非几十张,而赫鲁晓夫却年逾百张。1963年达到124张,1964年头10个月里竟刊登140次,可见,制造和利用个人崇拜,正是苏联领导人用以指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法宝。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

苏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文/卢青青左斌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政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尖锐矛盾, 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用行政手段组织生产和分配,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是必要的,它调动了积极性, 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保卫了革命果实。 但是,在和平条件下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多方面的矛盾。以1921年喀琅施塔得的水兵暴动为导火索,宣告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已无时效性,国内外出现严重的危机。 于是,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认识到小农经 济占优势的国家必须迂回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其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交换,支持小农经济,允许私有私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二、新经济政策过早结束的原因 (一)受反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首先,新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政治危机的产物。基于消灭剥削、铲除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领导了十月革 命顺利夺得政权。 随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运而生。然而此政策并不适合小农占多数的俄国国情,直至1921年农工暴动愈演愈烈,苏维埃政权面临最大的政治危机,于是列宁于 同年3月提出新经济政策。 列宁说:“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并且毫不隐瞒,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1](P8) 既然是为了摆脱危机的应急措施,那么布尔什维克党就没有做好转变观念的 准备,意识形态的核心仍是反市场经济的。 其次,未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列宁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发现小生产占大多数的俄国不能完全排斥市场、商品和货币。而斯 大林时期,受马克思传统观念束缚,教条地说: “恩格斯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中,在把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同时,还应该 消除商品生产。”[2](P604) “并且也用逐渐过渡的办法使产品交换来代替商品流通,使中央政权或别的什么社会经济中心能够 掌握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以利于社会。” [2](P650) 致力于使国家成为市场的主体,而非市场秩序的监督者和护卫者。结果,斯大林慢慢地使苏俄经济步上畸形发展道路。 (二)缺乏对新经济政策的深层解读 新经济政策从实施起就被苏共党和领导人就有关社会 主义理论和建设等问题争论着。党内不少人主张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反对开放和退却,抵制市场和贸易自由。而列宁指出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但是他却始终认为市场经济、商品买卖和自由贸易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并且只把它们看作 可利用的形式,没有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另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上盲目冒进。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赶超战略, 并把实现全国电气化当作重点。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继续执行赶超战略。为了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党和政府从1926年开始,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1929年12月,斯大林表示新经济政策已经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种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的做法无疑是有害的,使人民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这些认识上的缺陷最终导致新经济政策的夭折。 (三)新经济政策的施行缺乏法律和体制的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并没有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意向,反而致力于消灭资本主义。所以,苏联党和领导人在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具有很大随意性,对政策的认识也没有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就无从谈起对新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了。不健全的民主法制、对法制建设问题的不重视、加之斯大林的独断专行等,使一贯处在行政强制力下的新经济政策不具备实施的持久性。 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恢复了经济生产,也恢复了政治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但是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权力高度集中的现象并没有转变,反而被加强。强化一党专政并宣布俄国共产党是国内唯一合法政党。并且对其他政党进行镇压和取缔,取消了政治自由。国家政权强力干预经济, 使经济失去活力,危机频发。 由于没有政治体制外衣的保护,新经济政策最终被取消以期消除经济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一)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而自己能向资产阶级学习,使 资产阶级走共产党员要走的道路。”[1](P96) 他在《论粮食税》中明 确指出: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苏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摘要]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俄国从此踏上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之路,从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虽然新经济政策由于反市场思维、缺乏对新经济政策的深层解读和它的施行缺乏法律和体制保障等的影响而较早结束了,但却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 党史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