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中考古诗词赏析54首(自编题目)

13年中考古诗词赏析54首(自编题目)
13年中考古诗词赏析54首(自编题目)

13年中考古诗词赏析课外精编题 (自编)

【1】11年溧水二模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前两句描写黄云千里,遮天蔽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到处灰蒙蒙的荒凉壮阔的景色,营造了

的氛围。(1分)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历来为人所称赞。请从内容

..的角度说说你的理解。(2分)

..和情感

【2】11年泰州(6 分)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7.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1 分)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3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3】11年菏泽(4分)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4】【12年一模江宁】春游湖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诗中“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试作简要赏析。(2分)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诗的题目“春游湖”三个字,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交代了主要事件——“游湖”。

B.第一、二两句描绘春天湖边明媚可人的景色: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两岸的桃花像蘸着水在盛开。

C.第一句中的“几时回”,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作者因春回大地,可是燕子却没有飞回来的深深惆怅之情。

D.第三、四句写春雨使湖水上涨,将桥淹没,游人不能过去,这时摆渡的小船正

从那柳阴深处向游人撑来,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5】09年湖州市春日(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这首诗通过描绘 ______、细雨翻萍、_________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 分)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6】09年台州市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1.诗中“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分)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

过程。

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

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8】11年浙江省(金华卷)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8.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分)

19.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2分)

【9】11年赏读古诗。(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2分)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0】【12年一模溧水】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请写出该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2分)

8.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首联连用了三个“凤”字使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又一个“空”字为全篇定下了悲怆苍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借吴宫的富丽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留下的只是荒冢,来感慨时间的无情,叹息人世的无常。

C. 颈联“三山”对“二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气势磅礴、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D.全诗格调高雅,语言华丽。把历史的典故,想像中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寄托了忧国之思。

【11】11年恩施(4分)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12】11年丽水(4分)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13】【12年一模建邺】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宋】杨万里

一晴一雨路干湿,半淡半浓山叠重。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7.品析“远草平中见牛背”中“见”的妙处。(2分)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会天晴一会下雨,路上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天边的山峰重重叠叠,半淡半浓。

B.全诗看似写全景,实则以道路和远山为背景,着重描绘的是草间的牛背和秧间的人踪。全诗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

C.诗人写景不断变换角度,近景、远景、中景交替,点、线、面组合,汇织成一幅色彩绚烂、热情奔放的画面。

D.这首诗平易自然,构思新巧,语言明了,清新流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4】11年湖州 (4分)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15】【12年二模溧水】湖州歌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8. “大江东去水悠悠”一句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6】11年温州市(4分)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17】11年潍坊市(3分)

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①“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2分)

②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1分)

③对“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传神地描绘了江山、花鸟在春日风光中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生机。

B.一个“逾”字,以江水的碧绿衬托水鸟的毛色,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C.一个“欲”字,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山花的静态美,突出了花色的素雅。

D.诗句勾勒了一幅由碧绿、青葱、火红、洁白等色彩构成的明丽画面,极言春光绚烂。

【18】11年南通市(海门卷)(4分)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12年一模玄武】(3分)金陵驿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四年。

7.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首联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出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突出诗人的无限悲恨和无尽怅惘。

B.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表现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是无处栖身。

D.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8. 本诗中的“”一句诗,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

【20】(11年白下一模)兰溪棹歌①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7.关于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

8.“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情境。请对诗句表现的情境加以描述。(2分)

【21】11年无锡市对下列诗歌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

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呜,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她友疆很远很远,。诗人内心陡生隐隐懊恼之情。

【22】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3分)

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3】11年江西落日怅望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10.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24】【12年二模鼓楼】鹭鸶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9.诗中的前两句写出了水浪的特征;诗中的“”一词表现出鹭鸶体态的高雅轻盈。(2分)

10. 诗中鹭鸶的“闲”字所表现的意趣更接近于以下哪一句?(2分)

A. 独钓寒江雪

B. 任尔东南西北风

C. 俏也不争春

D. 悠然见南山

【25】【12年一模六合】(3分)闽①中秋思杜荀鹤②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释]①闽:今福建。②杜荀鹤,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唐末诗人。

(1)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菊花经雨,滋润而艳丽。

B.第二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

C.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抓住了闽中秋天萧瑟多雨的特点。

D.第三句诗人拓开一笔,将笔触由近处延伸到远处,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特点。

(2)诗的最后一句是主旨所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之情。(1分)

【26】09年济宁市[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1年南昌(4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28】(11年六合一模)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作者________ __________的情感。(1分)

8.“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011鼓楼二模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②非吾土,维扬③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①旧游:指故交。②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③维扬:即扬州。④海西头:指扬州。

7.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其中联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8.从听觉角度描绘景物,融情于景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2分)

【30】11年资阳市(5分)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答:

【31】11年舟山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32】11年无锡社日①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⒒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答:

⑵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33】【12年一模白下】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

①②③

【34】(11年溧水一模)(6分)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晚唐诗人。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①诗第二句中一个“”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灭史实,突出了变幻之速,而一个“”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2分)②.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2分)

③.班级出一期以“唐诗之旅”的黑板报,第一小组同学收集到如下的诗篇(含《台城》,另据考证,杜牧的《江南春》描写的是今南京城南郊区的风景)想设计为一个栏目,请你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为这个栏目命名(不超过8个字)。(2分)

栏目名称:《》

【35】(11年鼓楼一模)(4分)桃花溪①张旭(唐)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桃花溪:水名,在今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②矶:水面的大石

7.诗人“问渔船”,可能问什么?(2分)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3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1.下列是对本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思想情怀。

B.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幽胜境的心情。

C.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

D.这是一首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悟。

22.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这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C.互文互义、相得益彰。

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23.“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

【37】11年浙江省(嘉兴卷)题春晚(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l分)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38】(11年玄武一模)晚春①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时已年近半百。②无才思,此处指杨花榆荚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

7.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B.本诗寓理于景,启示人们要珍惜并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

C. 本诗既表达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索,又具有活泼幽默的情趣。

D. “漫天”一词写出了杨花榆荚随风飞舞、欲与飞雪比美的情态。

8.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画线句的妙处(2分)

【39】2011年玄武区二模(4分)

辋wǎng川田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①。复值接舆②醉,狂歌五柳前③。

【注】①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②接舆:春秋楚隐士,这里喻指裴迪。③五柳前,喻指王维自家门前。

7.下面对本诗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全诗描绘了一幅初秋时节幽美恬静而又富有勃勃生机的远山晚景图。

B. 二、三两联均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更增添了这首绝句的韵律美。

C. 裴迪大醉狂歌的形象和全诗宁静的氛围不符,暗含诗人对友人的不满。

D.“五柳”一词可见诗人自比陶渊明,有着超然世外、回归自然的情致。

8.赏析画线句中“上”字的妙处。(2分)

【40】11年日照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2分)

7.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41】11年济宁晚春江晴寄友人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表达了诗人的。(3分)

【42】【12年一模高淳】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①,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幢幢:晃动的样子。

9.(1)“”三个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听闻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刹那间的反应。(1分)(2)末句的景物描写是怎样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2分)

【43】11年南通市 (4分)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①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②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44】09年嘉兴市晓过鸳湖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②岸欲平。长水塘③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③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5】09年德州市新柳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11年沿江区一模)(4分)月夜忆舍弟①杜甫

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注释】①《月夜忆舍弟》: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此时身处异乡。舍弟,指自己的弟弟。②断人行:指戍楼上的更鼓声响起后,就开始禁止行人通行。③况乃:何况是。

(1)请简析首联“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在诗中的作用。(2分)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偏说“月是故乡明”,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B.颈联上句说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着对弟弟深切的忧思。

C.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D.全诗前后照应,承转圆熟。“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长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

【47】11年盐城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48】2011年栖霞区二模卷(4分)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①。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1)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一个“”字来直接赞美江南。(1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春来江水绿如蓝”。(3分)

【49】09年绍兴市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12年一模联合】(5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1)这首诗运用烘托和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特点:(请用一个词语概括)。(2分)(2)这首诗颔联千古流传,最妙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51】【12年一模栖霞】

【古诗阅读】(3分)夜泉(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诗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幽静的诗句是。(1分)

(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所表现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

【52】(11年秦淮下关浦口一模)(4分)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这首咏梅诗,侧重写一个“”字。(1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白玉条”写的并不是梅花的形状,而是形容梅树枝的。梅花开得茂盛,将梅枝全部覆盖,

看起来就像白玉条一样。

B.第二句的“迥”和“傍”字则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

的过渡。

C.三、四两句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运用了比喻的写法,不同的是前者借

雪喻花,后者借花喻雪。

D.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

识过程。

【53】【12年一模雨花】(15分)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岗细草鸣黄犊②,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犊: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7.请展开想像,描写“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2分)8.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2分)

【54】09年陕西省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视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洞庭湖八月水涨,水天浑然一体的景象。

B.诗的三、四句中的“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C.诗的七、八句以“钓”为喻,表达了诗人因出仕无望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D.这首诗借景抒情,前半部分写景是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欲济”“羡鱼”的比喻,委婉表达诗人的愿望。

13、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

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

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14、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15、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16、阅读杜甫《咏怀古迹》(之五),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A、一二句写诸葛亮“万世不朽”的英名和作者面对遗像的感受。

B、三四句概括诸葛亮的功业,赞扬他如鸾风高翔,独步云霄。

C、五六句认为诸葛亮的才能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相比,也不相上下。

D、七八句慨叹诸葛亮难以改变汉朝灭亡的命运,赞扬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17、对陆游《书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首联写作者早年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所以当时壮怀激烈,雄心勃勃。

B、颔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迹,颈联则写壮志未酬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C、尾联极力赞美诸葛亮,惭愧自己才德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惭愧自己未能在诸葛亮麾下建功立业。

D、全诗表现了诗人虽历经艰难而矢志不渝,悲愤却并不消极的爱国激情。

18、关于下面袁枚的《马嵬》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B、人间的“银河”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

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

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 析 2011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江苏省宿迁市2011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13、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湖北襄阳2011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

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 1.(2018中考·江苏省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5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2分) 答: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2018中考·江苏省泰州)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第(1) (2)题。(6分)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an):竹席。②蛩(qiong):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上阕通过和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2分) (2)赏析划线句。(4分) 答: 3.(2018中考·江苏省无锡)阅读与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答: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 4.(2018中考·江苏省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6分)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8中考·江苏省扬州)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5分)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之思乡诗》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思乡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3分)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3分) 1

1、思乡(怀乡 2、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三、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小题。(5分)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3分) 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2、C 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集锦

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 是。 儒家经典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 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 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饮酒》中考试题集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

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 了 的心境。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4、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B)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 4、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乡书何处达,。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A)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C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练习 一、《雁门太守行》 1.这首诗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的英勇气概,也表达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开”二字。 用“黑云”作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压”形象的写出敌人人马众多来势之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情态。“开”写出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渲染战争紧张的气氛和危机形势。 3.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运用典故,“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这首诗借助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来抒发情感,具体分析。 这首诗几乎句句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他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借此来书写守边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二、《望月有感》 1.这首诗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诗人以“千里雁”“九秋蓬”作比,像“千里雁”一样吊影自怜;像“九秋蓬”一样飘转无定,形象生动的写出兄弟手足离散,天各一方,飘转无定,孤苦凄惶,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尾联“垂泪”蕴含的丰富情感。 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既是因为兄弟离散、家庭不幸,也是因为整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高度概括而有深刻的揭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4.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画面,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1.本诗表达诗人无罪遭贬的怨愤和前途迷茫的愁思以及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2.首联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运用对比,“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3.颔联表达的思想情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 残年” 表达诗人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 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4.颈联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和高度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自 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形,同时委婉 的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迷茫的愁思。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抒发诗人恋家恋国,不忍离去,同时又深感 前途迷茫的愁思。 四、《登楼》 1.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 忧,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 感。 2.首联抒写哪几种情怀? A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b看到国家多灾多 难而对国家的忧虑, 3.描绘颔联的画面,并说说所蕴含的感情。 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 山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表达对祖 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4.赏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来”来临之意。指锦江两岸蓬勃春色铺天盖地而来, 烘托锦江春色逐人的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 表现是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变化之意,指古今世 事如浮云飘忽起灭,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表现诗 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也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 5.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议登楼所 想,说说表达的内涵 表明对大唐圣朝气运久远的自信和美好祝愿以及对“寇 盗”的蔑视。 6.赏析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古讽今,运用典故,运用后主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国家 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局面的担忧, 运用诸葛亮的典故,抒写诗人空怀济世之心而苦无献身 之路的伤感。 五、《望江南》 1.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独”字传神,准确地表现了女子独自一人等待丈夫归 来的孤独寂寞之情。 2.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句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淡淡的洒在江面上,连绵不尽的 水静静地向东流去。既写景又写情。“脉脉”用拟人写出 夕阳被感动地深情望着水面。“水悠悠”以水喻情,表现 了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惆怅之情。 3.“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满怀希望和憧憬的主人公在等待的过程中极度失望、落 寞之情。 六《渔家傲秋思》 1.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边塞征 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 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燕然未勒”,表现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但更渴 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3.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表明将军士兵引因功业难成,有家难归而哀伤流 泪,含蓄的表达了对朝廷腐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4.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七《江城子密州出猎》 1.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作者踌躇满怀的英雄气 概;下阕抒情,表现词人壮心未已、渴望报效国家杀敌 立功的英雄本色。 2.赏析“千骑卷平冈” “千骑”指人数众多,“卷”极言走之快,写出猎者情绪 高昂,精神抖擞的状态。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突出词人年纪虽不小, 仍有少年的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希 望朝廷象重用魏尚一样重用自己,表达渴望为国御敌立 功的壮志。表达含蓄,委婉。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 自己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武陵春》 1.上片写词人所见所闻,借“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 流”抒发思念丈夫的无限哀伤之情。下片采用夸张的比 喻,抒发内心深重的愁情。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运用夸张比喻,化实为虚,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新奇, 曲折生动而又巧妙自然,把“愁思”夸张到连船都承载 不动,渲染哀愁之深重。 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本词基调雄壮高昂,上阕描写军旅生活,表达建功立 业,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抒 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战场生活。 营造了一种奏乐吃肉的豪迈热烈的生活氛围。 3.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惊险 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 形象。 4.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词人最高理想,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和抱负,表达 自己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爱国激情。 5。赏析“可怜白发生” ,由雄壮到悲壮,抒发无尽的感慨。表达渴望报国的雄 心壮志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揭示理想与 现实的尖锐对立,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 十《商山早行》 1.全诗紧扣一个“早”字,抒写早行之情,寄托羁旅奔 波之苦,黯然思乡之情。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列锦法”,仅用十个字却连缀了六种景物,抓住有 特征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 了商山凌晨荒寂、萧索的情景;借景抒情,写出无限的 旅愁羁苦。意境苍凉,情感寂寞凄苦。 3.赏析“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照”,照亮之意。既暗示了在早晨“枳花”颜色的亮白, 又富有动感的传达出黑暗的“驿墙”也被照亮了,衬托 拂晓前的暗,突出出行之早。 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点明思乡的主旨。 十一《卜算子咏梅》 1.上片写梅花的遭遇,下阕托梅寄志,表达坚贞自守的 傲岸节操。 2上片点明梅的怎样的生存环境?体现怎样的品格? 3.从艺术手法上赏析本词。 托物言志,以梅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 托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 4.赏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表现词人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 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荒僻、残破、苍凉、冷清、凄凉的生存环境,渲染其不 幸遭遇,烘托其顽强,高洁的品格。 十二《醉花阴》 1.上片写秋凉情景,寄情于景,表现词人孤寂无聊,思 念无边的愁绪。下片写重九感怀,集中些黄昏后的愁绪。 2.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直抒胸臆,“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暗 含凄冷之意。以“瘦黄花”自比,写出主人公憔悴的面 容和愁苦的神情。,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十三《己亥杂诗》

吉林省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5分) 题金陵渡①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 (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1分) (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杨柳枝 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1分) (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2分) 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 秋月 朱熹

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1.(山东临沂20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缲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②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 有人评价《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答案】示例:上阕,作者长途跋涉,日高人困,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乡村中了。这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廖廖几句,由声入耳,有声有色,有景有人,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2.(山东枣庄201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人名)的组诗《____》。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 曹操观沧海 (2)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 (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意思对即可) 3.(山东潍坊201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1)“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 “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 (2分,字义、效果各1分。任选一字作答,若全答,按“逐”字判分) (2)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1分)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2分) 4.(山东泰安201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 衡阳雁去 B. 四面边声 C. 长烟落日 D. 孤城紧闭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 “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 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古诗词赏析

200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古诗文赏析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中考中不少地区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019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咏物诗)

2019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咏物诗)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5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2分)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2、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题。(5分) 蝉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③藉(jiè):凭借。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3分)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1、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2、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_________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 的品质。(3分) 2、“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2分) 1、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2、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 ,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2分)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2分) 1、旧时王谢堂前燕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附答案(最新整理)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附答案 (7)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附答案(7)文章来自: 1、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 (c)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 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 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的高尚情操。 2、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c) 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

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 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 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 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中考古诗词赏析

中考古诗词赏析 导读: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 中考考查内容 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 (1)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2)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3)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4)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能说出自己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会。 2.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 (1)从遣词用语、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 (2)从作者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古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3)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1.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田园诗多写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或向往;写景诗多写诗人对自然的陶醉、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送别诗多写与友人的惜别、对亲人的思念、对友人或亲人的安慰劝勉;边塞诗多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愤、思乡念亲的孤独;咏物诗多写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蕴含对人生道理的理解;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对民众的同情等。 (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诗人读书的感受。因此,从题目入手,应该成为感知诗词内容的重要环节。 (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 (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如:读《石壕吏》就要联系到当时的“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理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可以联系诗人刘禹锡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的遭遇。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如李白的《行路难》,就写于他试图施展自己经国济世的宏愿,但又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之时,表现了内心的愁苦。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一词,就能体会到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通过对莺燕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到来的喜悦之情。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月:怀人、思乡。菊:隐逸、清高。梅:高洁、坚贞。莲:洁身自好、超凡脱俗。兰:高洁、隐士。松:坚贞不屈。竹:正直、虚心。梧桐:凄凉悲伤。杜鹃:凄凉哀伤、乡思。鹧鸪:离愁别绪。寒蝉:思乡、离愁别绪。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柳:送别、思念。雁:思乡。夕阳:时光流逝、世事沧桑。阑(栏)干:思念、寂寞、离愁。武器:战争。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就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受重用之情。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

初中古诗词赏析20首试题与标准答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降职或贬官。 2、“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飘零离散,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了离别、伤感的气氛。 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的时间,又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等。 5、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出龙标被贬之地的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6、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牵挂关心之情。 7、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愁的心情。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诗开头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这样的景来写?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时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9、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月亮”的妙用。 答: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10、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本诗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11、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的地方。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到古代夜郎国,以见其僻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的想像,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C)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点明送别之地和朋友将去之地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应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建安诗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写到:“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初唐四杰”王勃就是受到曹植此诗句的启发,写出了更具气势,情调也更积极乐观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中考古诗词鉴赏练习20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练习20题 (附参考答案) (一)品读《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 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二)读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 是: (三)读《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6、“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 7、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答: (四)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 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答: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 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 (五)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