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户外人像摄影技巧分析

闪光灯户外人像摄影技巧分析
闪光灯户外人像摄影技巧分析

闪光灯户外人像摄影技巧分析

:运用机顶单灯

机顶单灯是外接式闪灯应用的初步技巧,虽然闪灯固定在相机上,角度会因此受限,

但准确的TTL测光与沟通,可以让我们不太需要去设定闪灯参数,进而专注于光线方向的

取决之上。

最简单的使用方法,莫过于闪灯朝着前方击发,此时闪灯光源就有如顺光一般,可以

简单地把主题正面打亮,不过也少了呈现立体感的阴影。在此我们可以观察环境光与闪灯

之间的光比变化,作为学习控制光线的第一课。读者可以试着在白天的阴影下拍摄,会发

现四周曝光正确的状况下,拍摄主体虽然曝光准确,却容易显得暗沉,这时候如果加上闪

灯补光,主体马上就会显得明亮许多,就好像从照片中被突显出来的感觉,而较远的背景

亮度却不会有变化,这就是因为外接式闪灯的有效距离较短,只会针对主题补光的关系。

也就是当我们运用闪灯拍摄时,如果环境够宽广、背景够远,我们就应该把主题与背景的

亮部分开考量。

读者可以尝试固定光圈的状况中,且快门速度控制在闪灯同步速度以下,可以发现快

门开放时间越短,背景越暗,快门开放时间越慢,则背景越亮,甚至是主体也会开始有现

场光的色温表现。由此可知,相机快门控制的是背景现场光的亮度,而主体亮度则是闪灯

出力来控制,这也就是最基本的环境光与主体间的光比控制。当我们理解光比概念后,就

可以自由控制背景与主体之间的亮度安排,更甚者就能运用不同亮度比例来强调我们预想

的影像效果。

使用离机闪灯拍摄,可以自由控制光影方向,拍出极具特色的影像作品

Sony A 99+Sony 35mm F1.4 G, F2.5, 1/1600, ISO 400, 自动白平衡,光圈先决, RAW转JPEG, +2EV

:光源方向与光质控制

外接闪灯接在相机上,不表示只能将灯光直打,透过墙壁、天花板等反射面,可以让

闪灯转变方向,并且柔化光质。通常中高阶闪灯系统的关节设计,能直接扳动灯头,即可

转到各个角度,有趣的是当我们使用直幅构图拍摄时,灯头可以维持平行地面的角度,让

闪灯补光效果维持较宽广的平面。通常利用跳灯学习控制光源方向的第一步,就是将灯头

向上朝天花板击发,让光线自然由上向下洒落,又由于天花板大多是白色水泥漆,所以光

质通常会显得较柔顺。

更进一步的玩家可以尝试选择左右墙壁作为选定的反射面,以实务经验来看,我们会

建议将灯头稍微调高,这样会让光线由左右较高角度反射而来,可以形成较立体的自然光影。不过在室内运用墙壁跳灯时,要特别注意反射面的质感,尤其是采用特殊色彩的壁纸,或是金属、镜面材质的墙面,都会影响反射后光源的色温与光质,应该尽量避免。

:离机单灯简易补光法

透过离机设定方式,我们可以让光源离开相机机顶,不要局限在单纯把主题打亮,而

是更自由地从不同方向制作光影效果。通常第一次将光线搬离相机顶端时,我们最喜欢对

主体进行勾边光的效果,通常是由主体侧后方或正后方击发闪灯,此时,光线会由主题边

缘透射或反射出亮线,将主题由背景中突显出来,一般来说,从正后方透射而来的光线,

闪灯出力要调整强一些,而边缘反射而来的边线,则可能只要较微弱的闪灯出力即可。此外,如果想要拍出时下流行的逆光曜光,只需要让闪灯部分光线直接对着镜头即可。

:营造舞台效果

进入多闪灯实战前,我们要先了解拍摄工作的整个流程。拍摄需要先找好背景、构图,以及设定Model大致位置,可以想像眼前环境是一个舞台,端看你想要怎么建构。大致确

认后,接下来是设定主灯,并且利用它来

确认影像风格,这时候可以请Model站在预设好的地点,先测光并决定闪灯出力与

打光方式。等到主灯确认好了以后,再逐步将效果灯,一支支加上去,并注意是否会干扰

主灯的效果。当然,当我们熟练后,工作速度会越来越快,但不论最后用到多少支闪灯,

或是各种摆灯模式进行创作,构思顺序与工作流程,其实是一样的模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