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学而篇第一》

1-1、【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论语·学而》(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5、【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6、【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8、【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论语·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1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1、【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2、【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论语·学而》(1·10):“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1-13、【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学而》(1·1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14、【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学而》(1·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15、【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论语·学而》(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16、【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1·15):“《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17、【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论语·学而》(1·15):“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篇第二》

2-1、【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论语·为政》(2·1):“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论语·为政》(2·1):“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论语·为政》(2·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4、【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5、【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6、【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7、【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8、【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9、【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10、【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论语·为政》(2·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11、【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论语·为政》“子游问孝”(2·7)、“子夏问孝”(2·8)。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

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2-12、【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论语·为政》(2·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2-13、【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成为像器皿一般只具有单一用途的人。《论语·为政》(2·12):“君子不器。”

2-14、【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

众相合,但不做坏事。《论语·为政》(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2-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学习

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论语·为政》(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异端邪说】——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论语·为政》(2·16):“攻

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论语·为政》(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8、【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

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论语·为政》(2·1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2-19、【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论语·为政》(2·18):“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20、【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论语·为政》(2·19):“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

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论语·为政》(2·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2、【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2·24):“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篇第三》

3-1、【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论语·八佾》(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论语·八佾》(3·9):“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3-3、【了如指掌】【了若指掌】【如指诸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论语·八佾》(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4、【告(gù)朔饩(xì)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论语·八佾》(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3-5、【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论语·八佾》(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6、【乐而不淫】——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论语·八佾》(3·2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7、【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论语·八佾》(3·2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8、【成事不说】——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论语·八佾》(3·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9、【既往不咎】【不咎既往】——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论语·八佾》(3·21):“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10、【尽美尽善】——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论语·八佾》(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里仁篇第四》

4-1、【里仁为美】——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论语·里仁》(4·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造次颠沛】——流离失所,生活困顿。《论语·里仁》(4·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3、【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论语·里仁》(4·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论语·里仁》(4·8 ):“朝闻道,夕死可矣。”

4-5、【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论语·里仁》(4·9 ):“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无适无莫】——适:厚;莫:薄。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论语·里仁》(4·1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4-7、【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论语·里仁》(4·1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4-8、【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论语·里仁》(4·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游必有方】——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论语·里仁》(4·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0、【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论语·里仁》(4·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11、【讷言敏行】——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论语·里仁》(4·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冶长篇第五》

5-1、【瑚琏之器】——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论语·公冶长》(5·4):“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5-2、【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论语·公冶长》(5·9):“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5-3、【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论语·公冶长》(5·9):“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5-4、【朽木不彫】【朽木难雕】【朽木不可雕】——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论语·公冶长》(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5-5、【朽木粪土】【朽木粪墙】——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论语·公冶长》(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5-6、【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论语·公冶长》(5·10):“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7、【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论语·公冶长》(5·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论语·公冶长》(5·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善与人交】——善于与别人交朋友。《论语·公冶长》(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0、【三思而行】【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论语·公冶长》(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5-11、【愚不可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论语·公冶长》(5·21):“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12、【斐然成章】——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论语·公冶长》(5·22):“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13、【不念旧恶】——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论语·公冶长》(5·23):“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14、【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论语·公冶长》(5·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15、【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论语·公冶长》(5·27):“已矣乎,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雍也篇第六》

6-1、【行不贰过】——指犯过的错误不再犯。《论语·雍也》(6·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6-2、【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论语·雍也》(6·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6-3、【肥马轻裘】【乘肥衣轻】——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生活奢侈豪华。《论语·雍也》(6·4):“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6-4、【周急继乏】【周急济贫】【周贫济老】——周:接济。继:帮助。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论语·雍也》(6·4):“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6-5、【犁生骍角】——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论语·雍也》(6·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6-6、【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7、【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8、【陋巷箪瓢】——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9、【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0、【不堪其忧】——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1、【行不由径】——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论语·雍也》(6·14):“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6-12、【祝鮀之佞】——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论语·雍也》(6·16):“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6-13、【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论语·雍也》(6·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4、【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论语·雍也》(6·2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6-15、【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论语·雍也》(6·22):“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6-16、【乐山乐水】——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论语·雍也》(6·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6-17、【从井救人】——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论语·雍也》(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6-18、【博文约礼】——博: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论语·雍也》(6·27):“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19、【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6·2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6-20、【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论语·雍也》(6·30):“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6-21、【立人达人】——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位。《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22、【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论语·雍也》(6·30):“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篇第七》

7-1、【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论语·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2、【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论语·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3、【爱素好古】——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论语·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7-4、【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论语·述而》(7·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5、【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论语·述而》(7·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6、【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论语·述而》(7·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7、【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论语·述而》(7·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8、【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论语·述而》(7·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7·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10、【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论语·述而》(7·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11、【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论语·述而》(7·1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7-12、【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论语·述而》(7·1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7-13、【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论语·述而》(7·1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7-14、【死而无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论语·述而》(7·1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7-15、【临事而惧】——临:遭遇,碰到;惧:戒惧。遇事谨慎戒惧。《论语·述而》(7·11):“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6、【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论语·述而》(7·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7-17、【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论语·述而》(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18、【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论语·述而》(7·1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19、【饮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0、【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1、【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着。枕着弯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2、【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3、【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论语·述而》(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24、【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论语·述而》(7·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5、【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论语·述而》(7·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6、【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论语·述而》(7·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7、【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论语·述而》(7·2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8、【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论语·述而》(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7-2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0、【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泰伯篇第八》

8-1、【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泰伯》(8·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2、【如临深渊】——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泰伯》(8·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3、【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泰伯》(8·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4、【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论语·泰伯》(8·4):“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5、【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论语·泰伯》(8·5):“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8-6、【六尺之孤】——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也形容某人可以托付抚养自己儿女的重任。《论语·泰伯》(8·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7、【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论语·泰伯》(8·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8、【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论语·泰伯》(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9、【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论语·泰伯》(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10、【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论语·泰伯》(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8-1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论语·泰伯》(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论语·秦伯》(8·17):“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13、【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语出《论语·泰伯》(8·19):“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

8-14、【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论语·泰伯》(8·21):“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子罕篇第九》

9-1、【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论语·子罕》(9·5):“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9-2、【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论语·子罕》(9·8):“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3、【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论语·子罕》(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9-4、【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论语·子罕》(9·11):“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9-5、【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论语·子罕》(9·11):“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9-6、【韫椟而藏】——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论语·子罕》(9·13):“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9-7、【待贾而沽】【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论语·子罕》(9·13):“沽(贾)之哉!沽(贾)之哉!我待贾(价)者也。”

9-8、【善贾而沽】——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论语·子罕》(9·13):“沽(贾)之哉!沽(贾)之哉!我待贾(价)者也。”

9-9、【衒(zuì)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论语·子罕》(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

9-10、【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论语·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11、【不舍昼夜】——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论语·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12、【为山止篑】——比喻功败垂成。《论语·子罕》(9·1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9-13、【苗而不秀】——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论语·子罕》(9·22):“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9-14、【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论语·子罕》(9·22):“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9-15、【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论语·子罕》(9·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9-16、【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论语·子罕》(9·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9-17、【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论语·子罕》(9·2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18、【不忮不求】——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论语·子罕》(9·27):“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源自《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9-19、【松柏后凋】——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论语·子罕》(9·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20、【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论语·子罕》(9·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21、【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论语·子罕》(9·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22、【勇者不惧】——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论语·子罕》(9·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乡党篇第十》

10-1、【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论语·乡党》(10·1):“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10-2、【侃侃訚訚(yín)】——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论语·乡党》(10·1):“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10-3、【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论语·乡党》(10·3):“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4、【敛容屏气】——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论语·乡党》(10·3):“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5、【屏气凝神】——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论语·乡党》(10·3):“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10-6、【屏声敛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10·3):“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论语·乡党》(10·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0-8、【适可而止】——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论语·乡党》:“不撒姜末,不多食。”宋·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先进篇第十一》

11-1、【三复白圭】——指慎于言行。《论语·先进》(11·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1-2、【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论语·先进》(11·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11-3、【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论语·先进》(11·13):“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1-4、【一仍旧贯】——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论语·先进》(11·1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11-5、【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论语·先进》(11·14):“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6、【登堂入室】【升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论语·先进》(11·15):“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1-7、【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论语·先进》(1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1-8、【鸣鼓而攻】【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论语·先进》(11·17):“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1-9、【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论语·先进》(11·25):“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1-10、【一日之长】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论语·先进》(11·2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1-11、【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论语·先进》(11·26):“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义方。”

11-12、【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论语·先进》(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13、【沂水弦歌】——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论语·先进》(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14、【沂水舞雩(yú)】——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论语·先进》(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颜渊篇第十二》

12-1、【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论语·颜渊》(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论语·颜渊》(1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3、【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论语·颜渊》(12·4):“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2-4、【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论语·颜渊》(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12-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论语·颜渊》(12·5):“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12-6、【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论语·颜渊》(12·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7、【四海之内皆兄弟】——普天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论语·颜渊》(12·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8、【浸润之谮】——比喻暗中诽谤别人的坏话。《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12-9、【足食足兵】——食:粮食;兵:武器。粮食充足,武备修整。《论语·颜渊》(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10、【必不得已】——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论语·颜渊》(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12-1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论语·颜渊》(12·8):“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12-12、【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论语·颜渊》(12·8):“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12-13、【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论语·颜渊》(12·1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12-14、【片言折狱】——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论语·颜渊》(12·12):“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12-15、【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论语·颜渊》(12·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16、【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论语·颜渊》(12·1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7、【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论语·颜渊》(12·1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8、【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论语·颜渊》(12·2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2-19、【一朝之忿】——朝:早晨;忿:气忿。一时的气忿。《论语·颜渊》(12·21):“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2-20、【以文会友】——指通过文章来结交朋友。《论语·颜渊》(12·2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子路篇第十三》

13-1、【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论语·子路》(1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3-2、【手足无措】【无所措手足】——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论语·子路》(13·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3-3、【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论语·子路》(13·7):“鲁卫之政,兄弟也。”

13-4、【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论语·子路》(13·11):“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13-5、【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论语·子路》(13·15):“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13-6、【一言丧邦】——指一句话可以亡国。《论语·子路》(13·15):“一言而丧邦,有诸?”

13-7、【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论语·子路》(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13-8、【悦近来远】——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论语·子路》(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13-9、【迩安远至】——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论语·子路》(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13-10、【欲速不达】【欲速则不达】——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论语·子路》(13·1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1、【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论语·子路》(13·18):“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2、【子为父隐】——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论语·子路》(13·18):“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3、【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论语·子路》(13·2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3-14、【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论语·子路》(13·20):“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5、【斗筲之器】——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论语·子路》(13·20):“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6、【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论语·子路》(13·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17、【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论语·子路》(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篇第十四》

14-1、【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论语·宪问》(14·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4-2、【没齿无怨】——比喻永无怨言。《论语·宪问》(14·9):“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4-3、【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论语·宪问》(14·1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4-4、【谲而不正】——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论语·宪问》(14·15):“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14-5、【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论语·宪问》(14·17):“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4-6、【披发左衽(rèn)】——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孔子《论语·宪问》(14·17):“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4-7、【匹夫匹妇】——平民男女。泛指平民。《论语·宪问》(14·1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14-8、【匹夫沟渎】——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论语·宪问》(14·1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14-9、【匹夫小谅】——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论语·宪问》(14·1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14-10、【文子同升】——指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论语·宪问》(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14-11、【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论语·宪问》(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14-12、【思不出位】——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论语·宪问》(14·26):“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13、【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论语·宪问》(14·28):“子曰:'

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14、【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论语·宪问》(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15、【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论语·宪问》(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16、【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论语·宪问》(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1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论语·宪问》(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4-18、【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论语·宪问》(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14-19、【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论语·宪问》(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4-20、【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论语·宪问》(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4-21、【深厉浅揭】——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论语·宪问》(14·39):“深则厉,浅则揭。”源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14-22、【老而不死】——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述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论语·宪问》(14·43):“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1、【在陈之厄】——指饥贫等困境。《论语·卫灵公》(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15-2、【君子固穷】——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论语·卫灵公》(15·2):“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5-3、【无为而治】——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论语·卫灵公》(15·5):“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15-4、【参前倚衡】——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象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一切場合。《论语·卫灵公》(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15-5、【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论语·卫灵公》(1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6、【求生害仁】——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论语·卫灵公》(1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7、【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论语·卫灵公》(1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8、【成仁取义】【取义成仁】——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论语·卫灵公》(1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论语·卫灵公》(15·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论语·卫灵公》(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11、【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论语·卫灵公》(15·17):“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5-12、【好行小慧】——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论语·卫灵公》(15·17):“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5-13、【群而不党】——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论语·卫灵公》(15·2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14、【以言举人】——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论语·卫灵公》(15·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15、【以人废言】【因人废言】——以:因为;废:废弃。因为说话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论语·卫灵公》(15·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16、【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论语·卫灵公》(15·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17、【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论语·卫灵公》(15·25):“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15-18、【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论语·卫灵公》(15·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5-19、【众好众恶】——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论语·卫灵公》(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5-20、【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师,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论语·卫灵公》(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5-21、【敬事后食】——指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语出《论语·卫灵公》(15·3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5-22、【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论语·卫灵公》(15·39):“子曰:'有教无类。’”

15-23、【道不相谋】——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论语·卫灵公》(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5-24、【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论语·卫灵公》(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季氏篇第十六》

16-1、【陈力就列】——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论语·季氏》(16·1):“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16-2、【持危扶颠】——扶持危困的局面。《论语·季氏》(16·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6-3、【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论语·季氏》(16·1):“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6-4、【玉毁椟中】——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论语·季氏》(16·1):“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6-5、【龟玉毁椟】——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论语·季氏》(16·1):“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6-6、【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论语·季氏》(16·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6-7、【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论语·季氏》(16·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6-8、【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论语·季氏》(16·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6-9、【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论语·季氏》(16·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0、【事在萧墙】——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论语·季氏》(16·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1、【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论语·季氏》(16·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16-12、【在色之戒】——指色欲方面的戒忌。《论语·季氏》(16·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16-13、【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16·7):“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16-14、【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论语·季氏》(16·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15、【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论语·季氏》(16·11):“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16-16、【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论语·季氏》(16·11):“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16-17、【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论语·季氏》(16·13):“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16-18、【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论语·季氏》(16·13):“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阳货篇第十七》

17-1、【怀宝迷邦】——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论语·阳货》(17·1):“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17-2、【岁不我与】——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论语·阳货》(17·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7-3、【时不我与】——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论语·阳货》(17·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7-4、【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论语·阳货》(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7-5、【磨而不磷】——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论语·阳货》(17·7):“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7-6、【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论语·阳货》(17·7):“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7-7、【不磷不缁】——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论语·阳货》(17·7):“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17-8、【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论语·阳货》(17·7):“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7-9、【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论语·阳货》(17·12):“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7-10、【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论语·阳货》(17·12):“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7-11、【匏(páo)瓜空悬】——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论语·阳货》(17·7):“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7-12、【道听涂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阳货》》(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7-13、【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论语·阳货》(17·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7-14、【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论语·阳货》(17·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7-15、【恶紫夺朱】——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论语·阳货》(17·18):“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6、【以紫乱朱】【以紫为朱】——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论语·阳货》(17·18):“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7、【免怀之岁】——指三岁。《论语·阳货》(17·21):“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17-18、【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论语·阳货》(17·2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7-19、【无所用心】——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论语·阳货》(17·2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7-20、【博弈犹贤】——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论语·阳货》(17·2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7-21、【居下讪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语出《论语·阳货》(17·24):“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微子篇第十八》

18-1、【枉道事人】——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论语·微子》(18·2):“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8-2、【父母之邦】——指祖国。《论语·微子》(18·2):“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8-3、【季孟之间】——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论语·微子》(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18-4、【来者可追】——可追:可以补救。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论语·微子》(18·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5、【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论语·微子》(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唐·宋子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18-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论语·微子》(18·7):“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8-7、【降志辱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论语·微子》(18·8):“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18-8、【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论语·微子》(18·8):“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子张篇第十九》

19-1、【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论语·子张》(19·1):“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9-2、【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论语·子张》(19·8):“小人之过也,必文。”

19-3、【即温听厉】——后以之称面受尊者的教诲。《论语·子张》(19·9):“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4、【小德出入】——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论语·子张》(19·1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5、【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论语·子张》(19·12):“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6、【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论语·子张》(19·12):“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7、【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论语·子张》(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8、【恶居下流】——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论语·子张》(19·20):“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9-9、【文武之道】——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论语·子张》(19·22):“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19-10、【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论语·子张》(19·22):“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9-11、【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论语·子张》(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19-12、【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论语·子张》(19·23):“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19-13、【生荣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论语·子张》(19·25):“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尧曰篇第二十》

20-1、【兴灭继绝】【存亡继绝】【继绝存亡】——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论语·尧曰》(20·1):“兴灭国,继绝世。”源出《尚书》。

20-2、【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论语·尧曰》(20·2):“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源出《尚书》。

20-3、【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论语·尧曰》(20·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0-4、【不教而杀】【不教而诛】——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论语·尧曰》(20·2):“不教而杀谓之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庸人自扰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 办事干练,素有威名。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到 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 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严厉的刑 罚建立自己的威望。 不然,这里的百姓就会轻慢你,就没有人怕你了!陆象先听了, 摇摇头说:老百姓的事情在于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会安定,百 姓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服从你,谁说只有用严刑才能树立自己的威 望呢?又有一次,一个小吏犯了错,陆象先只是批评了他一顿,劝他 以后不要重犯。而一个属下认为处理太轻,应该用棍子重重责打那 个小吏一顿。陆象先严肃地对他说:人情都是相通的。我责备了他,他难道会不理解我的话吗?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责任,如 果一定要用刑的话,是不是应该先从你开始呀?这么一来,那个属下 不敢说话了,满脸羞惭地退了下去。 后来人们就用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 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 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 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

短一点经典成语典故大全

短一点经典成语典故大全 李陵是西汉时的著名将领。他擅长骑马、射箭,作战十分勇敢,对士兵也非常爱护,因此深得汉武帝的喜爱。 当时,北方匈奴经常出兵侵犯中原。汉武帝为了安定边塞,便封李陵为派骑都尉,命他率军前去征讨匈奴。他带领五千步兵,从居 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约今蒙 古图音河南),被匈奴三万骑兵包围于两山之间。李陵用战车围成营寨,歼灭匈奴数千人。匈奴单于又召集骑兵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 边战边向南撤退,斩杀匈奴三千多人,向南撤退,途中来到一大片 沼泽中。匈奴从上风放火,李陵也命令士兵从里边放火烧出一溜空地,以阻止再烧过来的火继续向南漫延。 正在匈奴作战不利,打算撤退的时候,李陵的一个部下投降了匈奴,把汉军无后援、箭矢将用尽等情况告诉了匈奴,于是匈奴加紧 了对汉军的进攻。李陵率军退入一个山谷,匈奴紧追不舍,并切断 了汉军的后路。一场激战,汉军伤亡惨重。夜里,李陵见自己没有 了突围的希望,就召集起将士,沉重地说:“看样子明天就会被匈 奴打败,我们如鸟兽散吧,这样或许还能有逃脱回朝报告皇上的希望。”随后,李陵在夜里突围时被匈奴追击,最后被擒,投降了匈奴。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合兵一处,进攻郑国。郑庄公吃了败仗,就向陈桓公提出两国讲和。陈桓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弟 弟陈五父对他说:“与善良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 的东西,不可失去。我看郑国既然服软了,就跟他们讲和吧!” 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国势强盛,我对它们有几分畏惧,恐怕它们为难我;可郑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我 去攻打它,它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命令本国军队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以后,郑国终于强大起来,派遣军队攻打陈国,大获全胜。陈国的邻国眼看陈国吃亏,却不来救助。

精选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精选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入室操戈】 后汉时期,有一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他从小勤奋好学,太守杜密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推荐他进入太学读书。后来郑玄 又拜大文学家马融为师,在他门下学习。当郑玄学成离开时,马融感 慨地说:“郑玄走了,我全部的学识也都被他带走了。” 郑玄在家里勤奋地研究学问,他和一起研究经学的何休是好朋友。何休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篇文章。郑 玄读完后,不同意他的见解,于是就写了《发墨守》、《针膏肓》、《起癱疾》三篇文章来反驳何休。何休读完后,发觉郑玄是利用自己 文章里的观点来反驳自己,而且很有道理,不得不憾慨地说:“你这 样不是进来我的屋子,又拿我的武器向我进攻吗?”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 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 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方法解决得来。 后来,他们便请伯犁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方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 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恨他,便 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 围的功劳。“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跑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下其手”了。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许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旧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说,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假如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带有近、反义词的成语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南腔北调南辕北辙 前呼后拥前俯后仰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推右挡. 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欢天喜地改朝换代道听途说半斤八两 胡言乱语千变万化万紫千红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鸡鸣狗吠狼心狗肺虎背熊腰獐头鼠脑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生龙活虎先来后到不知不觉粗枝大叶跋山涉水 天造地设七零八落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 和颜悦色冰天雪地严寒酷暑救死扶伤志同道合豪言壮语 吆五喝六摇头摆尾撕心裂肺枝折花落胡言乱语高瞻远瞩 高谈阔论眼疾手快聚精会神金枝玉叶三年五载左邻右舍 发号施令自由自在轻重缓急轻重倒置生死存亡不关痛痒 悲喜交加黑白分明功败垂成进退两难进退维谷礼尚往来 生死攸关始终如一是非曲直阴阳怪气左右逢源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是非举足轻重无足轻重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大材小用大同小异东奔西走东张西望古为今用 苦尽甘来来龙去脉冷嘲热讽里应外合南辕北辙南腔北调 内忧外患前赴后继前仆后继前仰后合前因后果今非昔比 深入浅出生离死别死去活来天崩地裂天翻地覆南征北战 天高地厚天高地迥天昏地暗天经地义天罗地网南征北战. 天旋地转天诛地灭同床异梦异口同声异曲同工南来北往 阴错阳差有备无患有口无心有名无实有气无力前赴后继南征北讨前因后果有始无终有恃无恐有头无尾有天无日有眼无珠有勇无谋左顾右盼左邻右舍左思右想上行下效朝令暮改朝三暮四舍生忘死贪生怕死醉生梦死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开天辟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经天纬地遮天盖地震天动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虎头蛇尾街头巷尾 1—3位是反义词: 大惊小怪大街小巷大材小用大同小异东奔西走东张西望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苦尽甘来来龙去脉冷嘲热讽里应外合南辕北辙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内忧外患前赴后继前仆后继前仰后合前因后果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死去活来天崩地裂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高地迥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天罗地网天旋地转天诛地灭同床异梦异口同声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有备无患有口无心有名无实有气无力有始无终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有天无日有眼无珠有勇无谋左顾右盼左邻右舍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朝令暮改朝三暮四 2—4位是反义词: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成语归类大全(一)一、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 二、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才华横溢 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 五、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七、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 八、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 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 十、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十一、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 十二、形容四季特点: 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骄阳似火寒气袭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冬腊月十三、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

成语大全1 (精选)

初中成语大全 哀兵必胜:1、形容受压迫而悲愤地奋想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 2、也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一方必然胜利。 哀而不伤:1、形容诗歌、音乐等表现的伤感情调适度。2、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太过也无不及。 3、形容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悲伤。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也比喻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2、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八面玲珑: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2、也形容特例外观挺拔秀丽。 3、后多用来形容从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百花齐放:1、各色的鲜花一齐开放。2、后多比喻文艺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地发展。 暴虎冯河:1、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2、也比喻果敢勇猛。 暴殄天物:1、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2、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

逼上梁山:1、比喻被迫进行反抗。2、也比喻不得已而去做某事。 避重就轻:1、指避开重要繁难而选择轻松的。2、也指避开要害问题,只谈次要的。 不动声色:1、形容遇事沉着、镇静自如。2、形容轻而易举,不费气力。 不分彼此:1、形容没有区别。2、形容同样对待。 不尴不尬:1、形容处境困难,左右为难。2、形容态度不自然。3、形容不成样子,不正派。不加思索:1、形容对事情不进行认真考虑或不动脑筋。2、也形容说话办事敏捷、果断。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细。2、不明白,糊里糊涂。3、暧昧,不清白,不正派。 不偏不倚:1、态度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2、也形容不偏斜,正中目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有关大的成语_经典成语大全

有关大的成语_经典成语大全 导语:下面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一些关于大字的相关成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借鉴。有关大的成语_经典成语大全成语精选(一)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大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大智大勇: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大雨倾盆: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大雨如注: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大梦初醒: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大谬不然: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大惑不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大呼小叫: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 大才盘盘: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才槃槃: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功告成: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大海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大含细入: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大寒索裘: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春秋时,有一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聃。据说 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所以人们称 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为他耳朵 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老于对 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想走回头路。 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毁坏了人民 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很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 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 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 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 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安如泰山】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 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 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增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 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 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 濞实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 害都能够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 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 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实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大全精选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大全精选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悲欢离合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出生入死今是昨非 1和2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悲喜交加黑白分明功败垂成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轻重缓急轻重倒置生死存亡生死攸关始终如一是非曲直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1和3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大街小巷大材小用大同小异东奔西走东张西望古为今用今非昔比苦尽甘来来龙去脉冷嘲热讽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南征北战内忧外患前赴后继前仆后继前仰后合前因后果深入浅出生离死别死去活来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高地迥天昏地暗天经地义天罗地网天旋地转天诛地灭同床异梦异口同声异曲同工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有口无心有名无实有气无力有始无终有恃无恐有头无尾有天无日有眼无珠有勇无谋左顾右盼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上行下效朝令暮改朝三暮四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喜新厌旧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朝秦暮楚出生入死舍生求死七上八下进退两难天长地久东张西望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弱肉强食水深火热早出晚归取长补短大惊小怪大材小用九死一生异口同声街头巷尾生离死别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眉来眼去柳暗花明南辕北辙洋为中用前俯后仰里应外合好逸恶劳前赴后继深入浅出内忧外患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转危为安弄巧成拙惹是生非惹事生非推陈出新貌合神离顾此失彼左邻右舍惊天动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南辕北辙人来人往承前启后反败为胜化敌为友化险为夷去粗取精阴差阳错虎头蛇尾天崩地裂一决雌雄 昏天黑地昏:黑暗。形容天色昏暗或光线暗淡。也形容神志不清、头昏眼花或忘乎所以。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阳奉阴违乐极生悲无中生有有勇无谋人情冷暖前仰后合掐头去尾求同存异左右开弓左拥右抱左右逢源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大同小异 2和4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舍生忘死贪生怕死醉生梦死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开天辟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震天动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虎头蛇尾街头巷尾继往开来扬长避短说长道短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取长补短今是昨非口是心非似是而非空前绝后除旧布新你死我活拈轻怕重弄假成真七上八下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借古讽今颂古非今起死回生避重就轻头重脚轻将信将疑尺短寸长积少成多瞻前顾后挑肥拣瘦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喜新厌旧凶多吉少眼高手低假公济私惩前毖后自始至终朝思暮想飞短流长返老还童争先恐后转败为胜 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喜新厌旧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出生入死舍生求死七上八下进退两难天长地久东张西望貌合神离三长两短弱肉强食水深火热早出晚归 聚讼纷纭聚讼:众中争辩;纷纭:多而杂乱。许多人在一起对某一问题议论纷纷,不能决定哪种意见是正确的。 取长补短大惊小怪大材小用九死一生异口同声街头巷尾生离死别阴晴圆缺生死存亡眉来眼去柳暗花明南辕北辙

精选中华六字类成语大全(最新)

精选中华六字类成语大全 哀莫大于心死、矮子里拔将军、爱博而情不专、爱之必以其道、八竿子打不着、八字没见一撇、 拔赵帜立赤帜、拔赵帜易汉帜、罢马不畏鞭箠、百变不离其宗、百动不如一静、百思不得其故、 百思不得其解、百闻不如一见、百星不如一月、卑之无甚高论、毕其功于一役、鞭长不及马腹、 表壮不如里壮、表壮不如理壮、拨云雾见青天、伯仁由我而死、不打不成相识、不得其门而入、 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用之、不登大雅之堂、不法古不修今、不费吹灰之力、不分青红皂白、 不汲汲于富贵、不可同年而语、不可同日而语、不可以道里计、不食人间烟火、不问青红皂白、 不幸中之大幸、不越雷池一步、不知老之将至、不知其所以然、不知轻重缓急、不知天高地厚、 不足为外人道、拆东墙补西墙、嗔拳不打笑面、陈谷子烂芝麻、陈芝麻烂谷子、成败在此一举、 塍蛇无足而飞、吃不了兜着走、吃人不吐骨头、丑话说在前头、出污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 美疢不如恶石、明人不说暗话、明人不作暗事、明月与砾同囊、摸着石头过河、谋莫难于周密、 男女授受不亲、男子汉大丈夫、拟人必以其伦、拟人必于其伦、牛头不对马面、牛头不对马嘴、 披云雾睹青天、匹夫不可夺志、贫无立锥之地、破题儿第一遭、破题儿头一遭、期期以为不可、 起死人肉白骨、千闻不如一见、前言不搭后语、前言不答后语、强不知以为知、强扭的瓜不甜、 巧伪不如拙诚、巧言不如直道、巧诈不如拙诚、且听下回分解、亲不亲故乡人、青龙白虎同行、

清官难断家事、请将不如激将、求爹爹告奶奶、求人不如求己、求爷爷告奶奶、热锅上的蚂蚁、 人不知鬼不觉、人人得而诛之、如堕五里雾中、如入无人之地、如入无人之境、如坠五里雾中、 入宝山而空回、洒扫应对进退、三步并做二步、三寸不烂之舌、三句不离本行、三拳不敌四手、 三月不知肉味、三折肱为良医、三折股为良医、搔首不知痒处、杀鸡焉用牛刀、山头说到菁底、 善人能受尽言、善书不择纸笔、善言暖于布帛、上气不接下气、伸手不见五指、身教重于言教、 神不知鬼不觉、神不知鬼不晓、生米煮成熟饭、生米作成熟饭、生米做成熟饭、胜负兵家常势、 胜负兵家之常、师心而不蹈迹、石韬玉而山晖、时难得而易失、食而不知其味、使功不如使过、 士可杀不可辱、士为知己者死、事实胜于雄辩、是非自有公论、手无缚鸡之力、竖子不足与谋、 双拳不敌四手、水浅不容大鱼、水失鱼犹为水、水因地而制流、水至清则无鱼、说大人则藐之、 思而不学则殆、死狗扶不上墙、死马当活马医、死无葬身之地、死无葬身之所、送佛送到西天、 虽多亦奚以为、损有余补不足、太岁头上动土、泰山不让土壤、天不慭遗一老、天不憗遗一老、 天机不可泄漏、天机不可泄露、天时地利人和、天无绝人之路、天有不测风云、添粮不如减口、 听见风就是雨、听其言观其行、同患难共生死、同命运共呼吸、同生死共存亡、同生死共患难、 玩于股掌之上、万变不离其宗、万夫不当之勇、万物皆备于我、万物唯人为贵、网漏吞舟之鱼、 危急存亡之交、危急存亡之秋、危急存亡之时、为五斗米折腰、唯恐天下不乱、未可同日而语、

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

(2007-06-01 20:25) 标签:互联网叠词知识积累 轻轻易易卿卿我我清清爽爽弯弯曲曲完完全全的的确确明明确确确确实实曲曲折折确确切切熙熙攘攘认认真真日日夜夜松松软软洋洋洒洒潇潇洒洒松松散散懒懒散散推推搡搡瑟瑟缩缩阴阴森森郁郁森森山山水水闪闪烁烁上上下下生生世世瓷瓷实实厚厚实实欢欢实实老老实实朴朴实实踏踏实实虚虚实实严严实实扎扎实实壮壮实实实实在在世世代代舒舒畅畅舒舒爽爽洗洗涮涮斯斯文文生生死死蓬蓬松松松松垮垮松松快快松松散散素素净净子子孙孙罗罗唆唆畏畏缩缩利利索索摸摸索索琐琐碎碎堂堂正正慢慢腾腾哭哭啼啼甜甜蜜蜜跑跑跳跳跳跳蹦蹦 妥妥贴贴笼笼统统痛痛快快 点击查看原文 阅读(48)|评论(0)|收藏(0)|打印|举报 AABB词大全:四(2007-06-01 17:13) 标签:互联网叠词知识积累 渺渺茫茫莽莽撞撞毛毛糙糙冒冒失失亲亲密密细细密密严严密密密密丛丛密密麻麻密密实实密密匝匝甜甜蜜蜜勉勉强强苗苗条条分分秒秒缥缥缈缈飘飘渺渺明明白白明明亮亮偷偷摸摸摸摸索索打打闹闹腻腻润润黏黏乎乎心心念念念念叨叨袅袅婷婷扭扭捏捏别别扭扭歪歪扭扭男男女女唯唯诺诺劈劈啪啪噼噼啪啪吹吹拍拍蹒蹒跚跚肥肥胖胖跑跑颠颠跑跑跳跳蓬蓬勃勃蓬蓬松松磕磕碰碰飘飘扬扬飘飘悠悠太太平平平平静静平平坦坦平平妥妥平平稳稳平平庸庸朴朴实实朴朴素素普普通通凄凄切切整整齐齐齐齐全全齐齐整整起起伏伏起起落落娇娇气气 前前后后亲亲切切切切实实& 点击查看原文 阅读(29)|评论(0)|收藏(0)|打印|举报 AABB词大全:三(2007-05-31 20:27) 标签:互联网叠词知识积累 谨谨慎慎详详尽尽进进出出战战兢兢兢兢业业素素净净冷冷静静平平静静清清静静字字句句涓涓滴滴均均匀匀时时刻刻客客气气诚诚恳恳勤勤恳恳恳恳切切坑坑洼洼空空洞洞空空旷旷口口声声哭哭啼啼松松垮垮凉凉快快勤勤快快爽爽快快辛辛苦苦痛痛快快快快活活快快乐乐条条块块宽宽敞敞条条框框半半拉拉来来往往破破烂烂

最新经典四字成语典故大全

【篇一】经典四字成语典故 1、合浦珠还 典故来源:《后汉书·孟尝君传》 国学故事:孟尝君到合浦当太守,合浦原来盛产珍珠,但由于官吏滥采,使得珍珠蚌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孟尝君就任后,发现过去的许多弊端,对滥采滥捕、贪赃枉法现象进行整顿和治理,于是珍珠蚌又回到了合浦。 2、程门立雪 典故来源:《宋史·杨时传》 国学故事:杨时和宋游酢早年曾向程颐学习,并且考取了进士。一次两人相邀又到洛阳向程颐求教。到了程家,先生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等到程颐睁开眼睛,门外纷纷扬扬的飞雪已在地上积了一尺厚了。 3、戴逵破琴 典故来源:《晋书·戴逵传》 国学故事: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贵族门阀观念严重,一些文人仕途艰难但又不愿寄人篱下、阿谀奉承。谯县人戴逵,年轻博学,喜好谈论,善作诗文,会弹琴作诗。当时有个大官,听说他琴弹得极好,便派人叫他演奏。戴逵却在使者面前摔破了琴,并说:“我不是为王公使唤的艺人。” 4、披裘负薪 典故来源:《论衡·书虚》 国学故事:相传延陵季子出游,见到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当时正是农历五月,却有位穿着皮袄背柴的人。季子叫他拾起金子,那人十分生气,睁大眼睛,摆摆手说:“我难道是拾取人家金子的人吗?” 5、锦屏射雀 典故来源:《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 国学故事:隋朝末年,战乱不定,各路诸侯争雄天下。窦毅不愧老谋深算,为女儿择婿别出心裁。一次窦毅指着大公主说:“这女子才貌双全,不能轻易许配人家,应当为她选择一个好的丈夫。”因此便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求婚的人,均给两支箭让射,暗定若有能射中孔雀眼睛的,就把大公主嫁给他。有

几十人前来求婚,但都未能中标,后李渊到来,两箭分别射中两只孔雀的眼睛。窦毅见了十分高兴,便把女儿许配给李渊。当时战乱以武治国平天下。 6、割席分坐 典故来源:《世说新语·德行》 国学故事:有两个读书人,一名叫管宁,一名叫华歆。他们俩一起在菜园锄地,看见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把它看得像破瓦碎石一样挥锄拨开,华歆却赶紧拾起来看了又看。后来他们又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位衣着华贵的大官乘坐马车从学校门前经过,管宁不为所动,仍旧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非常的羡慕,扔下书本跑出去看。他回来后,管宁二话没说,立即与他割断坐席,并郑重宣布:“你不是我的朋友!”· 7、逢人说项 典故来源:《赠项斯》 国学故事:唐代有位很有名望的江东人叫项斯,在他未出名之前,曾拿自己的诗文去拜见朝廷官员杨敬之。杨敬之十分喜爱他,赞道:“几次看诗都觉得很好,见到人后觉得人品更值得称道。我生来不会隐瞒人的长处,因此只要见到人我必会称赞项斯的人品和诗文。”不久,项斯便被选拔重用。 8、牧羊读书 典源:《三国志·魏书·杨俊传》 国学故事:西晋的权臣杨俊隐居太原时,见到一个名叫王象的少年,生活很清苦,但却十分勤奋好学,常常一边牧羊,一边偷偷读书,为此被主人鞭打了一顿。杨俊喜爱他珍惜时光,勤奋好学,于是便将王象赎买到家中,给他一定的条件和时间,让他继续用功读书,年长后还为他定亲娶妻。王象身为仆奴,不甘沦落,仍勤奋刻苦“牧羊读书”。 9、指鹿为马 典故来源:《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但又怕别的臣子不服从,就设法试探。他故意给秦二世献了一只鹿,并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赵高问其他大臣,有的不吭气,有的巴结赵高就附和说是马,也有的说是鹿。赵高就把说是鹿的人暗害了。 10、爱屋及乌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精选范文)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 赞不绝口得寸进尺朝三暮四弹丸之地渔人之利流言蜚语一筹莫展魂飞天外一步登天一语道破以怨报德自以为是恋恋不舍红日三竿挖空心思比肩接踵改弦更张盛气凌人大惊小怪黄袍加身痛改前非虚怀若谷森罗万象苦口良药十字路口兵不血刃七上八下按图索骥绝代佳人以一当十排山倒海一命呜呼 怒发冲冠煮鹤烧琴小巧玲珑口是心非焕然一新身先士卒推波助澜淡妆浓抹心平气和仁心仁术坐怀不乱锦上添花步步登高欲速不达轰轰烈烈一表非凡鸿爪雪泥革故鼎新本来面目舐犊情深衣衫褴褛初出茅庐选贤与能自吹自擂见死不救高高在上昙花一现妙手回春一事无成雕虫小技劳而无功放浪形骸伶牙俐齿朱衣点头恨之入骨一无所有忠言逆耳康庄大道寡不敌众平白无故一尘不染半壁江山旗开得胜万事如意时不我待雨过天晴心潮澎湃自作自受面目可憎信口雌黄犀牛望月居安思危鸣锣喝道举案齐眉走马观花墨守成规儿女情长人面兽心莫明其妙清风明月黯然销魂笔墨纸砚不吐不快暴戾恣睢兵强马壮功亏一篑无迹可寻狂蜂浪蝶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鼠目寸光、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盲人摸象、画蛇添足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四字成语汇总(解释近反义词)

1、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2、雷声大作:是指下雨时雷声很大,形容狂风暴雨. 3、太阳高照:灿烂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普照大地。很好的天气。 4、笑容满面:xiào róng mǎn miàn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近义词】:喜笑颜开满面笑容 5、芬芳扑鼻:形容花香浓烈。 6、风光秀丽:形容风光优美艳丽。 7、华灯高照:就是雕饰华美或华光灿烂的灯高高地照射下来。一般用来形容夜幕降临后的城市景象。 8、光彩夺目:guāng cǎi duómù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近义词】:光辉灿烂、光芒耀眼、色彩鲜明 【反义词】:暗淡无光、黯然失色 9、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近义词】: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塞顿开 【反义词】:如坐云雾、大惑不解 10、一年一度:yīnián yīdù“度”是“次”的意思。指每年一次。 11、多姿多彩:duōzīduōcǎi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和颜色。 12、自言自语:zìyán zìyǔ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13、风和日丽:fēng hérìlì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近义词】风柔日暖 【反义词】:风雨如晦、风雨交加 14、夜深人静:yèshēn rén jìng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近义词】:夜阑人静、万籁俱寂 【反义词】:锣鼓喧天 15、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xiù形容风景优美。 【近义词】:山明水秀、山青水秀 【反义词】:穷山恶水 16、名胜古迹:míng shèng gǔjī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近义词】:名山大川 17、五光十色:wǔguāng shísè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近义词】:五颜六色 【反义词】:色彩单一 18、筋疲力尽:jīn pílìjìn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近义词】:身心交瘁、心力交瘁、精疲力竭 【反义词】:精神焕发、精神抖擞 19、勤学好问:qín xuéhǎo wèn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20、同心协力:tóng xīn xiélì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近义词】:齐心协力

经典四字成语大全_经典励志成语大全

经典四字成语大全_经典励志成语大全 成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有的人可以出口即是成语,那有哪些经典成语是你们记得最深刻的呢?下面请欣赏给大家带来的经典四字成语大全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用 经典四字成语解析1) 味同嚼腊: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2) 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3) 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4) 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正:掩饰;误:文章) 5) 文情并茂:文采感情都非常丰富(茂:丰富、旺盛)。 6) 文山会海:形容人整天到晚忙于写作文章与会议,精力不能集中。 7) 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员只知贪图安乐,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恬:安适。 8)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9)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易混“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

10)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经典四字成语及解释1) 无人为役:表示不能做好一件事,而非指不能被人驱使. 2)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3)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了(多含贬义)。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不能用来形容好的事情。 4) 无妄之灾:意想不到的灾祸。无妄:意外的。 5) 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6) 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遇,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用于“一般人在小路上相逢”。 7) 下笔成章:章: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章很快。 8) 下里巴人: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先入为主;不能看成先进来的做主人,而是指以先听见的话或先接受的意见为主,以后再也听不进不同的话或意见。 9) 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10) 咸与维新:一切都需要改革更新。(正:参与;误:和、跟) 11) 显亲扬名:使双亲显耀,使名声远扬。(正:父母;误:亲戚) 12) 相见恨晚:遗憾没有早相见。形容一见如故,情意相投。(正:

小学语文1至6年级所有近反义词成语大全

小学语文1至6年级所有近反义词成语大全 平时做作业时,我们需要用一个成语,但想很久都想不起来,一下就卡住了。其实有很多成语的意思是相近的或相反的,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成语代替,也可以根据积累的成语去想与之相反的成语,这样就很快能找到我们需要的成语。 含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 惊心动魄、争奇斗艳、生龙活虎、添油加醋、降龙伏虎、争权夺利、高楼大厦、狂风暴雨、满山遍野、翻江倒海、怪模怪样、民脂民膏、五颜六色、千言万语、无边无际、一清二楚、火烧火燎、千变万化、唉声叹气、接二连三、星罗棋布、翻云覆雨、道听途说、摩拳擦掌、如花似玉、慈眉善目、争分夺秒、地动山摇、无忧无虑、风驰电掣、报仇雪恨、酒囊饭袋、咬文嚼字、无依无靠、山崩地裂、海阔天空、无精打采、流言蜚语、谨言慎行、赤手空拳、日积月累、添枝加叶、品头论足、心灵手巧、口干舌燥、心旷神怡、难分难解、感恩戴德、活蹦乱跳、风平浪静、千姿百态、不声不响、涂脂抹粉、伤天害理、大摇大摆、颠三倒四、捕风捉影、添砖加瓦、平心静气、抓耳挠腮、不偏不倚、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改朝换代、道听途说、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 含有两对近义词的成语 深思熟虑、真凭实据、灵丹妙药、凶神恶煞、心满意足、街头巷议、翻山越岭、精雕细刻、生拉硬扯、琼楼玉宇、层峦叠嶂、心烦意乱、崇山峻岭、奇形怪状、惊涛骇浪、装模作样、摇头晃脑、文丛字顺、改朝换代、通风报信、能说会道、甜言蜜语、分门别类、追根究底、虚情假意、幸灾乐祸、通情达理、丰功伟绩、歪门邪道、生擒活捉、离乡背井、豪言壮语、汪洋大海、琼浆玉液、斩尽杀绝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出神入化、横七竖八、来龙去脉、浓妆淡抹、逆来顺受、朝秦暮楚、有恃无恐、天经地义、转危为安、若明若暗、弄巧成拙、扶老携幼、顾此失彼、弃暗投明、因小失大、自始至终、七上八下、逢凶化吉、舍己为人、避实击虚、大公无私、走南闯北、取长补短、除暴安良、顶天立地、大材小用、古为今用、夫唱妇随、有气无力、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南辕北辙、朝令夕改、今非昔比、同床异梦、鬼斧神工、异口同声、大手大脚、从头到尾、改邪归正、惹是生非、弄假成真、远亲近邻、前仰后合、天寒地冻、先斩后奏、功败垂成、若隐若现、反败为胜、铺天盖地、弃旧图新、以逸待劳、化整为零、积少成多、拈轻怕重、起死回生、以攻为守、争先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朝令暮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 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 喻人反复无常。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朝思暮想: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 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 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转危为安: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 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早出晚归: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左拥右抱: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左右开弓: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 做几项工作。 左思右想:多方面想了又想。 醉生梦死: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转败为胜:变失败为胜利。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末了。指一贯到底。 左邻右舍:左右的邻居。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眼高手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 也做不到。 摇头摆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 轻浮得意的样子。 阳奉阴违: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 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阴阳怪气: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阴差阳错:比喻因为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有勇无谋: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仅仅猛打猛冲, 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有头无尾: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有气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有恃无恐: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有天无日: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

含龙的成语_精选成语大全

含龙的成语_精选成语大全 龙,是一种高傲有势力的动物,那么关于龙的成语有哪些呢?以下是unjs小编整理的关于龙成语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含龙的成语_精选成语大全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鹤骨龙筋瘦挺虬曲貌。 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虎窟龙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虎略龙韬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

也指兵家权谋。 虎掷龙拿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画龙点晴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黄龙痛饮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火龙黼黻《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活龙鲜健形容健壮有活力。含龙的成语_精选成语大全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据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画龙不成反为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龙刻鹄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砲凤烹龙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砲龙烹凤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砲凤烹龙”。 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

AABB词大全: 轻轻易易卿卿我我清清爽爽弯弯曲曲完完全全的的确确明明确确确确实实曲曲折折确确切切熙熙攘攘认认真真日日夜夜松松软软洋洋洒洒潇潇洒洒松松散散懒懒散散推推搡搡瑟瑟缩缩阴阴森森郁郁森森山山水水闪闪烁烁上上下下生生世世瓷瓷实实厚厚实实欢欢实实老老实实朴朴实实踏踏实实虚虚实实严严实实扎扎实实壮壮实实实实在在世世代代舒舒畅畅舒舒爽爽洗洗涮涮斯斯文文生生死死蓬蓬松松松松垮垮松松快快松松散散素素净净子子孙孙罗罗唆唆畏畏缩缩利利索索摸摸索索琐琐碎碎堂堂正正慢慢腾腾哭哭啼啼甜甜蜜蜜跑跑跳跳跳跳蹦蹦 妥妥贴贴笼笼统统痛痛快快 AABB词大全: 渺渺茫茫莽莽撞撞毛毛糙糙冒冒失失亲亲密密细细密密严严密密密密丛丛密密麻麻密密实实密密匝匝甜甜蜜蜜勉勉强强苗苗条条分分秒秒缥缥缈缈飘飘渺渺明明白白明明亮亮偷偷摸摸摸摸索索打打闹闹腻腻润润黏黏乎乎心心念念念念叨叨袅袅婷婷扭扭捏捏别别扭扭歪歪扭扭男男女女唯唯诺诺劈劈啪啪噼噼啪啪吹吹拍拍蹒蹒跚跚肥肥胖胖跑跑颠颠跑跑跳跳蓬蓬勃勃蓬蓬松松磕磕碰碰飘飘扬扬飘飘悠悠太太平平平平静静平平坦坦平平妥妥平平稳稳平平庸庸朴朴实实朴朴素素普普通通凄凄切切整整齐齐齐齐全全齐齐整整起起伏伏起起落落娇娇气气 前前后后亲亲切切切切实实& AABB词大全:三 谨谨慎慎详详尽尽进进出出战战兢兢兢兢业业素素净净冷冷静静平平静静清清静静字字句句涓涓滴滴均均匀匀时时刻刻客客气气诚诚恳恳勤勤恳恳恳恳切切坑坑洼洼空空洞洞空空旷旷口口声声哭哭啼啼松松垮垮凉凉快快勤勤快快爽爽快快辛辛苦苦痛痛快快快快活活快快乐乐条条块块宽宽敞敞条条框框半半拉拉来来往往破破烂烂疏疏朗朗爽爽朗朗稀稀朗朗硬硬朗朗牢牢靠靠唠唠叨叨冷冷落落冷冷清清里里外外麻麻利利荒荒凉凉凄凄凉凉清清凉凉商商量量明明亮亮漂漂亮亮亮亮堂堂踉踉跄跄骂骂咧咧轰轰烈烈伶伶俐俐机机灵灵孤孤零零零零落落 零零散散零零碎碎零零星星 AABB词大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