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分几何的蛇形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统一模型

基于微分几何的蛇形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统一模型
基于微分几何的蛇形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统一模型

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

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 The dynamics of robot control 自123班 庞悦 3120411054

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 摘要:机器人动力学是对机器人机构的力和运动之间关系与平衡进行研究的学科。机器人动力学是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对处理物体的动态响应取决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算法。机器人动力学主要研究动力学正问题和动力学逆问题两个方面,需要采用严密的系统方法来分析机器人动力学特性。本文使用MATLAB 来对两关节机器人模型进行仿真,进而对两关节机器人进行轨迹规划,来举例说明独立PD 控制在机器人动力学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for the robot dynamics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orce and movement and balance of the subject.Robot dynamics is a complex dynamic system,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rocessing object depending on the robot dynamics model and control algorithm.Kinetics of robot research dynamics problem and inverse problem of two aspects, the need to adopt strict system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robot dynamics.This article USES MATLAB to simulate two joints, the robot, in turn, the two joints, the robot trajectory planning, to illustrate the independent PD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robot dynamic control. 一 动力学概念 机器人的动力学主要是研究动力学正问题和动力学逆问题两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机器人的关节力矩,使机器人的机械臂运动到指定位臵,其控制算法一共有三种:独立PD 控制,前馈控制和计算力矩控制,本文主要介绍独立PD 控制。 动力学方程:)()(),()(q G q F q q q C q q M +++=? ????τ

02-课件:5-4 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牛顿-欧拉法)

连杆动力学方程(牛顿-欧拉递推方法) 将机器人的连杆看成刚体,其质心加速度、总质量、角速度、 角加速度、惯性 张量与作用力矩满足如下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 (力平衡方程) ()/ci i ci i ci d m dt m ==f v v 欧拉方程 (力矩平衡方程)()()/c c c ci i i i i d dt ==+?i i i n I ωI ω ωI ω

连杆动力学方程(牛顿-欧拉递推方法)

欧拉方程公式推导 v 为质心移动速度(移动时与惯性力相关)坐标系旋转时,惯性张量不是常量()()/c c c ci i i i i d dt ==+?i i i n I ωI ωωI ω ()() =[()] =[] =()c c c ci i i i c c i i i c c i i i c c i i i d d dt dt S ==+++?+?i i i i i i i i i n I ωI ωωI I ωωωI I ωωωI I ωωI ω ()()g d m dt =?+??+N I ωωI ωρ×v

力和力矩平衡方程 i i+1i-1iP i+1i fi i n i i f i+1i n i+1连杆i 在运动情况下,作用在上面 的合力为零,得力平衡方程式 (暂时不考虑重力): (将惯性力作为静力来考虑) 1 11f f R f +++=-i i i i ci i i i

力和力矩平衡方程 作用在连杆i 上的合力矩等于零,得力矩平衡方程式:1111111i i i i i i i i i ci i i i ci ci i i i +++++++=- -?-?n n R n r f P R f 将上式写成从末端连杆向内迭代的形式:111i i i i i i i ci +++=+f R f f 1111111i i i i i i i i i i i i ci ci ci i i i +++++++=++?+?n R n n r f P R f 利用这些公式可以从末端连杆n 开始,顺次向内递推直至到操作臂的基座。

第四版 微分几何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曲面论 §1曲面的概念 1.求正螺面r ={ u v cos ,u v sin , bv }的坐标曲线. 解 u-曲线为r ={u 0cos v ,u 0sin v ,bv 0 }={0,0,bv 0}+u {0cos v ,0sin v ,0},为曲线的直母线;v-曲线为r ={0u v cos ,0u v sin ,bv }为圆柱螺线. 2.证明双曲抛物面r ={a (u+v ), b (u-v ),2uv }的坐标曲线就是它的直母线。 证 u-曲线为r ={ a (u+0v ), b (u-0v ),2u 0v }={ a 0v , b 0v ,0}+ u{a,b,20v }表示过点{ a 0v , b 0v ,0}以{a,b,20v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 v-曲线为r ={a (0u +v ), b (0u -v ),20u v }={a 0u , b 0u ,0}+v{a,-b,20u }表示过点(a 0u , b 0u ,0)以{a,-b,20u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 3.求球面r =}sin ,sin cos ,sin cos {?????a a a 上任意点的切平面和法线方程。

4.求椭圆柱面 222 2 1x y a b + =在任意点的切平面方程, 并证明沿每一条直母线,此曲面只有一个切平面 。 解 椭圆柱面 222 2 1x y a b + =的参数方程为x = cos ?, y = asin ?, z = t , }0,cos ,sin {??θb a r -= , }1,0,0{=t r 。所以切平面方程为: 01 0cos sin sin cos =----?? ??b a t z b y a x ,即x bcos ? + y asin ? - a b = 0 此方程与t 无关,对于?的每一确定的值,确定唯一一个切平面,而?的每一数值对应一条直母线,说明沿每一条直母线,此曲面只有一个切平面 。 5.证明曲面},,{3 uv a v u r = 的切平面和三个坐标平面所构成的四面体的体积是常 数。 证 },0,1{23 v u a r u -= ,},1,0{23 uv a r v -= 。切平面方程为:33=++z a uv v y u x 。 与三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3u,0,0),(0,3v,0),(0,0, uv a 2 3)。于是,四面体的体积为: 3 3 2 9| |3| |3||36 1a uv a v u V = =是常数。

微分几何的教学地位与方法

第14卷第1期2011年1月高等数学研究 ST U DIES IN CO LL EGE M A T H EM A T ICS V ol.14,No.1Jan.,2011 Solving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Reduction of Order LIN Wang 1, H ONG Ji ping 2 (1.Scho ol of M athematics and Infor mation Science,Wenzhou U niv ersity ,W enzho u 325035,PRC; (2.City Co llege,Wenzhou U niver sity ,Wenzho u 325035,PRC) Abstract: T 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 o f reduction of order for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It show s that the appr oach has the potential of shor tening the m athem atical tex tboo k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reducing the teaching time,and m aking lear ning easy.Mor eo ver,using mathematical softw are in solving linear differ ential equations pro motes textbook refo rm to m eet the challenge o f the m odern computing technolog y. Keywords: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reduction of o rder,tex tboo k refo rm 微分几何的教学地位与方法 孙和军1,赵培标1,陈大广2 (1.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江苏南京210094; 2.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08-09-24;修改日期:2010-10-19.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AD20309);南京理 工大学自主科研专项计划基金项目(2010ZYTS 064). 作者简介:孙和军(1976-),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 流形上的几何与分析研究.Email:hejuns un@https://www.360docs.net/doc/bf8791648.html,;赵培标(1964-),男,安徽怀远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和金融数学研究.Email:pbz hao@nju https://www.360docs.net/doc/bf8791648.html,. 摘 要 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微分几何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改进微分几何教学方式的几点想法.指 出数与形应相结合,从而可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微分几何;教学方法;数形结合中图分类号 O186.1;G 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1399(2011)01 0101 03 从广义相对论的证明,到陈省身给出的Gauss Bonnet 定理的内蕴证明,再到Yang Mills 场论与联络论的奇妙对应,直到最近佩雷尔曼(Pelerm an , 1966-)给出的世纪难题Po incare 猜想的证明,微分几何无不在向人们展示着其巨大的魅力.而作为微分几何学入门的本科 微分几何 课程,充分展示了 数 与 形 的奇妙结合,是学生了解近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他们学习高级知识的桥梁,其在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提高、后续高级课程的学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学校的相关院系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取消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或者压缩其教学时数.针对这种教学的现状,考虑到 微分几何 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 认为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原因1 微分几何 是帮助学生由初等几何 通往现代微分几何的桥梁.为了说明微分几何课程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古典微分几何与现代微分几何的关系. 几何学的发展开始于欧几里得(Euclide ,约公元前330-前275)的 几何原本 .在这本发行量仅次于 圣经 的经典著作里,欧几里得研究的是平面上的规则几何图形,如:点、直线、多边形等.在长达二千年的时间里,几何学的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些几何对象展开的,这一时期属于初等几何研究阶段.笛卡尔(Descarts ,1596-1650)引入的直角坐标系,使得代数的方法应用于几何研究,开创了空间解析几何研究的新阶段.微分几何是伴随着微积分的创立而发展起来的.十七世纪初,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给数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给几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工具来处理新的对象.几何学家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曲线、曲面,开始了古典微分几何的研究,高斯(Gauss ,1777-1855)等数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单串联机器人ADAMS仿真

机械系统动力学 简化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01.09

摘要 在机器人研究中,串联机器人研究得较为成熟,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简单、运动空间大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在ADAMS 中用连杆模拟两自由度的串联机器人(机械臂),对其分别进行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得出该机构在给出工作条件下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和关节末端的运动轨迹。 关键词:机器人;ADAMS;曲线;轨迹 一、ADAMS软件简介 ADAMS,即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该软件是美国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 (现已并入美国MSC公司)开发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目前,ADAMS已经被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数百家主要制造商采用。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朗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碰撞检测、峰值载荷以及计算有限元的输入载荷等。 二、简化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 (1)启动ADAMS/View。 在欢迎对话框中选择新建模型,模型取名为robot,并将单位设置为MMKS,然后单击OK。 (2)打开坐标系窗口。 按下F4键,或者单击菜单【View】→【Coordinate Window】后,打开坐标系窗口。当鼠标在图形区移动时,在坐标窗口中显示了当前鼠标所在位置的坐标值。

机器人动力学汇总

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的典型方法和应用 (燕山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摘 要:本文介绍了动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总结了机器人动力学分析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动力学分析的方法:牛顿—欧拉法、拉格朗日法、凯恩法、虚功原理法、微分几何原理法、旋量对偶数法、高斯方法等,并且介绍了各个方法的特点。并通过对PTl300型码垛机器人弹簧平衡机构动力学方法研究,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方法的优越性和方法的选择。 前 言:机器人动力学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机器人动力学主要是研究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机器人机构包括机械结构和驱动装置,它是机器人的本体,也是机器人实现各种功能运动和操作任务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机器人系统中被控制的对象。目前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建立和求解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机器人动力学的主要方法。动力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和求解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所谓动力学模指的是一组动力学方程(运动微分方程),把这样的模型作为研究力学和模拟运动的有效工具。 报告正文: (1)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1)牛顿—欧拉法 应用牛顿—欧拉法来建立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方程,是指对质心的运动和转动分别用牛顿方程和欧拉方程。把机器人每个连杆(或称构件)看做一个刚体。如果已知连杆的表征质量分布和质心位置的惯量张量,那么,为了使连杆运动,必须使其加速或减速,这时所需的力和力矩是期望加速度和连杆质量及其分布的函数。牛顿—欧拉方程就表明力、力矩、惯性和加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若刚体的质量为m ,为使质心得到加速度a 所必须的作用在质心的力为F ,则按牛顿方程有:ma F = 为使刚体得到角速度ω、角加速度εω= 的转动,必须在刚体上作用一力矩M , 则按欧拉方程有:εωI I M += 式中,F 、a 、M 、ω、ε都是三维矢量;I 为刚体相对于原点通过质心并与刚

微分几何期终试题

《微分几何》 期终考试题(A) 班级: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 1. 半径为R 的球面的高斯曲率为 ;平面的平均曲率为 . 2. 若的曲率为,挠率为)(t r )(t k )(t τ,则关于原点的对称曲线的曲率为 )(t r ;挠率为 . 3. 法曲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正好是曲面的 曲率, 使法曲率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向是曲面的 方向. 4. 距离单位球面球心距离为)10(<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等距等价的两曲面上,对应曲线在对应点具有相同的 【 】 A. 曲率 B. 挠率 C. 法曲率 D. 测地曲率 2. 下面各对曲面中,能建立局部等距对应的是 【 】 A. 球面与柱面 B. 柱面与平面 C. 平面与伪球面 D. 伪球面与可展曲面 3. 过空间曲线C 上点P (非逗留点)的切线和P 点的邻近点Q 的平面π,当Q 沿曲线趋于点C P 时,平面π的极限位置称为曲线C 在P 点的 【 】 A. 法平面 B. 密切平面 C. 从切平面 D. 不存在 4. 曲率和挠率均为非零常数的曲线是 【 】 A. 直线 B. 圆 C. 圆柱螺线 D. 平面曲线 5. 下列关于测地线,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 测地线一定是连接其上两点的最短曲线 B. 测地线具有等距不变性 C. 通过曲面上一点,且具有相同切线的一切曲线中,测地线的曲率最小 D. 平面上测地线必是直线 6. 设曲面的第一、第二基本型分别是,则曲面的两个主曲率分别是 【 】 2222,Ndv Ldu II Gdv Edu I +=+= A.G N k E L k ==21, B. N G k L E k ==21, C. v E G k k ???==ln 21 21 D. u G E k k ??==ln 2121 7. 曲面上曲线的曲率,测地曲率,法曲率之间的关系是 【 】 k g k n k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分几何》 课程编码:074112303 适用专业及层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课程总学时:72学时 课程总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等。 1、微分几何简介及性质 微分几何是高等院校数学和数学教育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运用微积分的理论研究空间的几何性质的数学分支学科。古典微分几何研究三维空间中的曲线和曲面,而现代微分几何开始研究更一般的空间----流形。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等其他数学分支有紧密的联系,对物理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以微分几何中的黎曼几何作为其重要的数学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和常微分方程。 2、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维欧氏空间中的曲线和曲面的局部微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初等微分几何问题,并为进一步学习微分几何的近代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内容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应用向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一般曲线和曲面的局部理论,同时还采用了张量的符号讨论曲面论的基本定理和曲面的内蕴几何内容,并且讨论了属于整体微分几何的高斯崩尼(Gauss-Bonnet)公式。重点让学生把握理解本教材的前二章。 二、教学内容、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曲线论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为向量分析,曲线的切线,法平面,曲线的弧长参数表示,空间曲线的基本三棱形,曲率和挠率的概念和计算,曲线论的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从而对

空间曲线在一点邻近的形状进行研究,同时对特殊曲线特别是一般螺线和贝特朗曲线进行研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熟记有关概念,掌握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能够证明和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时数:2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向量函数 1.1 向量函数的极限 1.2 向量函数的连续性 1.3 向量函数的微商 1.4 向量函数的泰勒(TayLor)公式 1.5 向量函数的积分 第二节曲线的概念 2.1 曲线的概念 2.2 光滑曲线、曲线的正常点 2.3 曲线的切线和法面 2.4 曲线的弧长、自然参数 第三节空间曲线 3.1 空间曲线的密切平面 3.2 空间曲线的基本三棱形 3.3 空间曲线的曲率、挠率和伏雷内(Frenet)公式 3.4 空间曲线在一点邻近的结构 3.5 空间曲线论的基本定理 3.6 一般螺线 考核要求: 1、理解向量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微商、泰勒(TayLor)公式和积分等概念,能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_张洪宇

文章编号:1006-1576(2008)11-0079-04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 张洪宇,张鹏程,刘春明,宋金泽 (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 摘要:目前,对不确定非完整动力学系统进行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最优控制、智能控制等。结合WMR动力学建模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基于动力学模型的WMR运动控制器的设计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轮式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运动控制;非完整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42.6; TP273 文献标识码:A Move Control of Wheeled Mobile Robot Based on Dynamic Model ZHANG Hong-yu, ZHANG Peng-cheng, LIU Chun-ming, SONG Jin-ze (Colleg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methods of non-integrity dynamic systems design mainly include adaptive control, predictive control, optimal control, intelligence control and so 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cent results in modeling of WMR dynamics, a survey on motion control of WMR based on dynamic models was given. In addition,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n related topic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Wheeled mobile robot; Dynamic model; Motion control; Non-integrity system 0 引言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机器人系统在工业、建筑、交通等实际领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需求。进入21世纪,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需求的扩大,其应用领域已从结构化的室内环境扩展到海洋、空间和极地、火山等环境。较之固定式机械手,移动机器人具有更广阔的运动空间,更强的灵活性。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必须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环境感知与建模、实时定位、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而其中运动控制又是移动机器人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故结合WMR动力学建模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基于动力学模型的WMR运动控制器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 1 WMR动力学建模 有关WMR早期的研究文献通常针对WMR的运动学模型。但对于高性能的WMR运动控制器设计,仅考虑运动学模型是不够的。文献[1]提出了带有动力小脚轮冗余驱动的移动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方法,以及WMR接触稳定性问题和稳定接触条件。文献[2]提出一种新的WMR运动学建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不平的地面,从每个轮子的雅可比矩阵中推出一个简洁的方程,在这新的方程中给出了车结构参数的物理概念,这样更容易写出从车到接触点的转换方程。文献[3]介绍了与机器人动作相关的每个轮子的雅可比矩阵,与旋转运动的等式合并得出每个轮子的运动方程。文献[4]基于LuGre干摩擦模型和轮胎动力学提出一种三维动力学轮胎/道路摩擦模型,不但考虑了轮胎的径向运动,同时也考虑了扰动和阻尼摩擦下动力学模型,模型不但可以应用在轮胎/道路情况下,也可应用在对车体控制中。在样例中校准模型参数和证实了模型,并用于广泛应用的“magic formula”中,这样更容易估计摩擦力。在文献[5]中同时考虑运动学和动力学约束,其中提出新的计算轮胎横向力方法,并证实了这种轮胎估计的方法比线性化的轮胎模型好,用非线性模型来模拟汽车和受力计算,建立差动驱动移动机器人模型,模型本身可以当作运动控制器。 2 WMR运动控制器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WMR控制器设计中,文献[6]给出了全面的分析,WMR的反馈控制根据控制目标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3类:轨迹跟踪(Trajectory tracking)、路径跟随(Path following)、点镇定(Point stabilization)。轨迹跟踪问题指在惯性坐标系中,机器人从给定的初始状态出发,到达并跟随给定的参考轨迹。路径跟随问题是指在惯性坐标系中,机器人从给定的初始状态出发,到达并跟随指定的几何 收稿日期:2008-05-19;修回日期:2008-07-16 作者简介:张洪宇(1978-)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在读硕士生,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 ,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位置控制

实验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位置控制 一、实验目的 1. 运用Matlab语言、Simulink及Robot工具箱,搭建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几何模 型、动力学模型, 2. 构建控制器的模型,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位姿进行控 制,并达到较好控制效果。 二、工具软件 1.Matlab软件 2.Simulink动态仿真环境 3.robot工具箱 模型可以和实际中一样,有自己的质量、质心、长度以及转动惯量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它所描述的模型是理想的模型,即质量均匀。这个工具箱还支持Simulink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流程图,这样就可以使仿真比较明了。 把robot 工具箱拷贝到MATLAB/toolbox文件夹后,打开matalb软件,点击file--set path,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add with subfolders,选中添加MATLAB/toolbox/robot,保存。这是在matlab命令窗口键入roblocks就会弹出robot 工具箱中的模块(如下图)。

三、实验原理 在本次仿真实验中,主要任务是实现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那么首先就要创建二自由度机器人对象, 二自由度机器人坐标配置 仿真参数如下表1: 表1 二连杆参数配置

1.运动学模型构建二连杆的运动学模型,搭建twolink模型在MATLAB命令窗口下用函数drivebot(WJB)即可观察到该二连杆的动态位姿图。 %文件名命名为自己名字的首字母_twolink %构造连杆一 L{1}=link([0 0.45 0 0 0],'standard') ; L{1}.m=23.9 ;

空间二连杆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及其动态过程仿真

空间二连杆机器人的动力学建 模 及其动态过程仿真 作者:td 一引言 1.机器人机械臂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方法 目录 空间二连杆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 (1) 及其动态过程仿真 (1) 作者:td (1) 一引言 (1) 1.1用户界面模块(ADAMS/View) (4) 1.2求解器模块(ADAMS/Solver) (5) 1.3后处理模块(ADAMS/PostProcessor) (6) 二.空间二连杆机器人adams建模仿真 (6) 2.1空间二连杆串联机器人 (6) 在ADAMS中用长方形连杆模拟机械臂,对两自由度的机械臂分别进行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 (6) 2.1.1运动学分析 (6) 2.1.2运动学分析 (9)

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既包含有一般机械的运动学、动力学内容,又反映了机器人的独特内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主要讨论了运动学的正问题和逆问题。假设一个构型已知的机器人,即它的所有连杆长度和关节角度()1q t ,()2q t ,()3q t …()n q t ,…都是已知的,其中n 为自由度数,那么计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姿就称为运动学的正问题分析。换言之,如果已知机器人所有的关节变量,用正运动学方程就能计算任一瞬间机器人的位姿。然而,如果希望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到达一个期望的位姿,就必须要知道机器人操作臂每一个连杆的几何参数和所有关节的角矢量()12,,T n q q q q =???利用操作臂连杆几何参数和末端执行器期望的位姿来求解关节角矢量是运动学逆问题。运动学正问题可以利用齐次变换法来求解。设i 杆坐标系相对于基座坐标系的位姿齐次变换矩阵是b i T ,则 1231b i n n T A A A A A -=?????? ()11- 式中i A 为i 杆坐标系相对于1i -杆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相对于正运动学方程,机器人逆运动学方程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按给定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求解关节变量是在关节空间中进行非线性方程的求解,其中涉及多值性和奇异现象,因此,这一逆问题成为机器人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机器人的控制器将用这些方程来计算关节值,并以此来运行机器人到达期望的位姿。机器人逆问题可有多种解法,如逆变换法、旋量代数法、数值迭代法、几何法等,其中Jaeobian 矩阵的速算法占有重要的地位。机器人作为多自由度可编程的工作系统,在运动学中研究的内容还有末端操作器运动规划、工作空间确定、位姿精度分析与补偿等。目前,对于一般机器人运动学的逆问题大部分都得到了解决,但是,对于有任意结构和有冗余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逆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充分。 机器人操作臂的动力学建模主要是研究各主动关节的驱动力与操作臂运动的关系。机器人操作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力学系统。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非线性特点和强耦合性使得对它的研究十分困难和复杂。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种动力学建模方法,分别基于不同的力学方程和原理。C .T .Lin ,Calafiore 等对Newton —Euler 动力学建模方法和Lagrange 方法在简化递推过程及减少运算次数上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有些学者从计算机符号代数方向推导并行算法来进行研究;T .R .Kane 等发展了利用偏速度和广义力建模的Kane 方程法;有些学者利用广义d ’Alembert 原理来进行建模;还有人研究用图论进行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其中以Newton —Euler 动力学建模方法及d ’Alembert 建模方法(或以这两种方法为基础)应用最为普遍。Newton —Euler 方法具有递推的形式,非常适合于数值计算,与

微分几何的基本概念

微分几何的基本概念: 一、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1. 平面上的测地线是: 曲线上的测地曲率恒等于零的曲线称为测地线。这样,平面曲线的测地曲率就是它的相对曲率,所以,平面上的测地线就是直线。实际上,测地线的概念是平面上的直线的概念的推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定理来理解这个推广: 定理1 曲面上的一条曲线是测地线,当且仅当它是直线,或者它的主法向量失曲面的法向量。 定理2 对于曲面上的任意一点P 以及在店P 的任意一个单位切向量V ,在曲面上必存在唯一的一条测地线通过点P ,并且以V 为它在点P 的切向量。 平面上的直线具有这个性质。 2. 确定一个直纹面的要素有: 所谓的直纹面是指单参数直线族所构成的曲面。 正螺旋面就是一个直纹面,圆柱面也是一个直纹面。 确定一个直纹面要有两个要素:一条曲面r=a(u),以及沿这条曲线定义的一个非零向量场l(u). 经过每一点a(u)、沿方向l(u)可以做唯一的一条直线,它们所构成的曲面是 r=r(u,v)=a(u)+vl(u) 曲线a(u)称为直纹面的准线,而v_曲线称为直纹面的直母线。 3. 曲线的曲率公式为||r , 空间曲线的基本公式是 . ?? ???-=+-==βτγγτακββ κα )()()()(s s s s ;这是著名的伏雷内公式 如果平面上初等区域到三维欧氏空间内建立的对应是 一一的 、双方连续的和在上映射,则称三维欧氏空间中的象为简单曲面. 平面上的点满足的条件为v u r r ?在),(00v u 点不等于零. 4、 切平面方程为0)),(),,(),,((000000=-v u r v u r v u r R v u . 坐标曲线正交的条件为0=?=y x r r F . du :dv=1:2和(-1):(-2)表示的两切方向之间关系为平行. 球面第一类基本量F=0,其意义是坐标曲线正交, 旋转面的坐标曲线网正交. 5. 两个曲面之间的一个变换是等距的,则对应的面积关系为相等, 如果n r c n q b n p a ?=?=?=,,,那么c b a ,,位置关系是共面, )(s r 具有固定方向与 r r ?=0 的关系是充分条件 。 6. 一次函数b t a t r +=)((t 为参数 ,a

微分几何大纲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分几何 课程编号:064101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对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4年制普通本科) 总学时数:54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2.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三维欧氏空间中曲线和曲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直观能力,以及运用分析、代数等工具来研究、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熟悉三维欧氏空间中常见曲线和常见曲面的方程和形状;掌握三维欧氏空间中曲线和曲面的各种曲率的计算;理解三维欧氏空间中曲线和曲面微分几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曲面内蕴微分几何的意义、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第一章曲线论(12学时) 【教学要求】 1. 掌握向量的运算法则及其性质:加法、减法、数乘、数量积、向量积; 2. 理解向量分析的基本内容; 3. 掌握曲线的概念及其参数表示、曲线的切线、法面和密切平面、弧长公式和弧长参数。 4. 掌握曲线的曲率、曲线的单位切向量、主法向量、副法向量、Frenet标架和曲线的挠率。 5. 能计算 Frenet公式、一般参数下的曲率、挠率和Frenet公式。 6. 掌握曲线论的基本定理。 7. 了解曲线在一点邻近的结构。 【教学内容】 ●讲授内容 1. 向量分析的基本内容;

2. 曲线的概念及其参数表示、曲线的切线和法面、弧长公式和弧长参数; ※3. 曲线的曲率、单位切向量、主法向量,副法向量、Frenet标架、挠率、Frenet公式;※4. 曲线论的基本定理; 5.曲线在一点邻近的结构。 第二章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 (10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曲面的参数表示、曲纹坐标网、曲面在一点的切方向、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2. 理解曲面上的曲线族和曲线网; 3.能计算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曲面上曲线的弧长、曲面上两个切方向的夹角、曲面域的面积; 4.掌握曲面间的保长变换和保角变换; 5. 了解可展曲面的例子、直纹面可展的条件、可展曲面的分类、可展曲面和平面间的保长变换。 【教学内容】 ●讲授内容 1. 曲面的概念和参数表示、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2. 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曲面上两个切方向的夹角、曲面域的面积; ※3. 曲面间的保长变换和保角变换; 4.直纹面可展的条件、可展曲面和平面间的保长变换。 5.直纹面、可展曲面、可展曲面的分类。 第三章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12学时) 【教学要求】 1. 能计算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曲面上曲线的曲率; 2. 掌握曲面上沿切方向的法曲率、Dupin指标线; 3. 理解曲面的渐近方向和共轭方向; 4. 理解曲面的主方向和曲率线、主方向的判别定理; 5. 能计算曲面的主曲率、平均曲率和Guass曲率; 6. 了解曲面在一点邻近的结构; 7. 了解Gauss曲率的几何意义。 【教学内容】 ●讲授内容

微分几何

微分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以分析方法来研究空间(微分流形)的几何性质。 微分几何的产生 微分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和数学分析密切相连的。在这方面第一个做出贡献的是瑞士数学家欧拉。1736年他首先引进了平面曲线的内在坐标这一概念,即以曲线弧长这以几何量作为曲线上点的坐标,从而开始了曲线的内在几何的研究。 十八世纪初,法国数学家蒙日首先把微积分应用到曲线和曲面的研究中去,并于1807年出版了它的《分析在几何学上的应用》一书,这是微分几何最早的一本著作。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力学、物理学与工业的日益增长的要求是促进微分几何发展的因素。 1827年,高斯发表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的著作,这在微分几何的历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形式曲面论的基础。微分几何发展经历了150年之后,高斯抓住了微分几何中最重要的概念和带根本性的内容,建立了曲面的内在几何学。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了曲面上只依赖于第一基本形式的一些性质,例如曲面上曲面的长度、两条曲线的夹角、曲面上的一区域的面积、测地线、测地线曲率和总曲率等等。他的理论奠定了近代形式曲面论的基础。 1872年克莱因在德国埃尔朗根大学作就职演讲时,阐述了《埃尔朗根纲领》,用变换群对已有的几何学进行了分类。在《埃尔朗根纲领》发表后的半个世纪内,它成了几何学的指导原理,推动了几何学的发展,导致了射影微分几何、仿射微分几何、共形微分几何的建立。特别是射影微分几何起始于1878年阿尔方的学位论文,后来1906年起经以威尔辛斯基为代表的美国学派所发展,1916年起又经以富比尼为首的意大利学派所发展。 随后,由于黎曼几何的发展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微分几何在黎曼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在数学中成为独具特色、应用广泛的独立学科。 微分几何学的基本内容 微分几何学以光滑曲线(曲面)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整个微分几何学是由曲线的弧线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等概念展开的。既然微分几何是研究一般曲线和一般曲面的有关性质,则平面曲线在一点的曲率和空间的曲线在一点的曲率等,就是微分几何中重要的讨论内容,而要计算曲线或曲面上每一点的曲率就要用到微分的方法。 在曲面上有两条重要概念,就是曲面上的距离和角。比如,在曲面上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是无数的,但这两点间最短的路径只有一条,叫做从一点到另一

微分几何期末1

1、等距变换一定是保角变换 (×) 2、空间曲线的形状由曲率与挠率唯一确定. (√) 3、二阶微分方程 22 A(,)2B(,)B(,)0u v du u v dudv u v dv ++=总表示曲面上两族曲线. (×) 4、连接曲面上两点的所有曲线段中,测地线一定是最短的 (×) 5、坐标曲线网是正交网的充要条件是0F =,这里F 是第一基本量 (√) 6、在空间曲线的非逗留点处,密切平面存在且唯一。 ( √ ) 7、空间曲线的曲率与挠率完全确定了空间曲线的形状与位置。 ( × ) 8、在曲面的非脐点处,最多有二个渐近方向。 ( √ ) 9、LN-M 2不是内蕴量。 ( × ) 10、高斯曲率恒为零的曲面一定是可展的。 ( √ ) 11、曲线→ r =→ r (s)为一般螺线的充要条件为(r ,r ,....r )=0 (√) 12、主法向量正向总是指向曲线凹入的方向。(√) 13、不存在两条不同曲线,使得一条曲线的主法线都是另一曲线的主法线。(×) 14、曲面上平点对应的杜邦指标线是一条直线。(× ) 15、每一个可展曲面或是柱面,或是锥面,或是一条曲线的切线曲面。(√ ) 16、椭圆的曲率和挠率特征为k=1,τ=0。( × ) 17、若曲线的所有切线都经过定点,则该曲线一定是直线. ( √ ) 18、球面曲线的主法线必过球心 (×) 19、曲面上的曲纹坐标网为共轭网的充要条件为L=N=0. ( × ) 20、曲面上的渐进网一定存在. (×) 21、在光滑曲线的正常点处,切线存在而且唯一。 ( √ ) 22、圆的曲率、挠率特征是:k=常数,τ=0。 ( × ) 23、在曲面的非脐点处,有且仅有二个主方向。 ( √ ) 24、高斯曲率 与第二基本形式有关,不是内蕴量。 ( × ) 25、曲面上连接两点的最短线一定是测地线。 ( × ) 26、在空间曲线的非逗留点处,密切平面存在且唯一。 ( √ ) 27、在曲面的非脐点处,有且仅有二个主方向。 ( √ ) 28、存在第一类基本量E=1,F=3,G=3的曲面。 ( ╳ )

微分几何学

微分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和数学分析密切相连的。在这方面第一个做出贡献的是瑞士数学家欧拉。1736年他首先引进了平面曲线的内在坐标这一概念,即以曲线弧长这以几何量作为曲线上点的坐标,从而开始了曲线的内在几何的研究。 十八世纪初,法国数学家蒙日首先把微积分应用到曲线和曲面的研究中去,并于1807年出版了它的《分析在几何学上的应用》一书,这是微分几何最早的一本著作。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力学、物理学与工业的日益增长的要求是促进微分几何发展的因素。 1827年,高斯发表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的著作,这在微分几何的历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形式曲面论的基础。微分几何发展经历了150年之后,高斯抓住了微分几何中最重要的概念和带根本性的内容,建立了曲面的内在几何学。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了曲面上只依赖于第一基本形式的一些性质,例如曲面上曲面的长度、两条曲线的夹角、曲面上的一区域的面积、测地线、测地线曲率和总曲率等等。他的理论奠定了近代形式曲面论的基础。 1872年克莱因在德国埃尔朗根大学作就职演讲时,阐述了《埃尔朗根纲领》,用变换群对已有的几何学进行了分类。在《埃尔朗根纲领》发表后的半个世纪内,它成了几何学的指导原理,推动了几何学的发展,导致了射影微分几何、仿射微分几何、共形微分几何的建立。特别是射影微分几何起始于1878年阿尔方的学位论文,后来1906年起经以威尔辛斯基为代表的美国学派所发展,1916年起又经以富比尼为首的意大利学派所发展。 随后,由于黎曼几何的发展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微分几何在黎曼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在数学中成为独具特色、应用广泛的独立学科。 微分几何学的基本内容 微分几何学以光滑曲线(曲面)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整个微分几何学是由曲线的弧线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等概念展开的。既然微分几何是研究一般曲线和一般曲面的有关性质,则平面曲线在一点的曲率和空间的曲线在一点的曲率等,就是微分几何中重要的讨论内容,而要计算曲线或曲面上每一点的曲率就要用到微分的方法。 在曲面上有两条重要概念,就是曲面上的距离和角。比如,在曲面上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是无数的,但这两点间最短的路径只有一条,叫做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测地线。在微分几何里,要讨论怎样判定曲面上一条曲线是这个曲面的一条测地线,还要讨论测地线的性质等。另外,讨论曲面在每一点的曲率也是微分几何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