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问答题复习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问答题复习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问答题复习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问答题答案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明显的阶段(也称为四代),正向第五代智能化的计算机发展。

前四代计算机的特点是:

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的软件程序主要为机器语言。

第二代机是以晶体管作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使用了汇编语言且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诞生。

第三代机是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使用状况是:操作系统和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诞生使用。

第四代机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状况为网络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诞生和使用。

2.计算机内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数表示信息?(课本P15)

答:电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表示信息的主要原因是:

(1)二进制数数码少(只有0和1两个),因此易于实现其数码的表示;

(2)二进制数的运算法简单;

(3)采用二进制数易于实现逻辑运算。

●22、计算机内部信息的表示及存储往往采用二进制形式,采用这种形式的最主要原因

A 计算方式简单

B 表示形式单一

C 避免与十进制相混淆

D 与逻辑电路硬件相适应

●12.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主要理由是(D )

A.符合人们的习惯

B.数据输入输出方便

C.存储信息量大

D.易于用电子元件表示

●14. 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___

(A) 运算速度快

(B) 节约元件

(C) 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

(D) 信息处理方便

3.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份组成?各部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电子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它们通过总线连接成有机整体。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功能是:协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工作;

存储器的主要作用是:存储程序和数据,实现记忆的功能。

输入设备的功能是:输入数据并转换为机内信息存储;

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机内信息转换为便于识别、处理和使用的字符、图形输出显示。4.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它们有何关系?

答:计算机硬件是构成机器的电子、光电、电磁、机械等物理设备。软件即是计算机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程序及其说明文档。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是: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软件扩充了硬件的功能。

5.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计算机的指令由哪两部份组成?

答:指令是计算机能实现的基本操作,指令均为二进制数形式。程序是若干指令或命令的集合。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数)组成,操作码告诉计算机执行什么操作(指明指令的功能),地址码告诉计算机到哪个存储单元地址中读取参与操作的数据。

6.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如何分类?什么程序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

答: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可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两大类。低级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它们都是面向计算机硬件的程序设计语言。高级语言有: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Basic、Pascal、C……)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Visual C……)。

7.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两种执行方式是哪两种?

答:解释方式——边解释边执行,速度慢但方便程序调试。

编译方式——程序源代码全部编译后再执行,执行速度快,但不易查错。通常是先源代码程序调试成功后再编译使用。

8.计算机存储器可分为几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内存和外存。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内存直接受CPU控制与管理并只能暂存数据信息,外存可以永久性保存信息。

9.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

答:系统软件是用于控制、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的软件。如:操作系统、服务程序、系统自检诊断程序……。Windows XP\ Windows7\ Windows 8; DOS; Unix; Linx 为解决某一专门问题而开发的软件程序称为应用软件。如:Office、WPS、图形处理、编辑软件。

10.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答:电子计算机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事先存储程序并在程序控制下协调工作。这个工作原理是由冯·诺依曼首先提出的,按此原理生产的计算机称为冯氏计算机,前四代电子计算机都是冯氏计算机。

冯氏计算机应具备的条件是:

(1)机内信息使用二进制数表示;

(2)事先存储指令程序并在程序控制下工作;

(3)硬件系统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11.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CPU主频(Hz)、字长(位)、内存容量(GB)、运行速度(MIPS)、硬盘容量(GB)……。

12.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哪些?

答:PC-DOS,MS-DOS,Windows ,Netware,UNIX,LINUX……。

13.什么是源程序?什么是目标程序?

答:源程序是用高级程序语言语句编写的程序,它不能单独执行,必须高级语言翻译程序支持才能执行。

目标程序是源代码程序经编译后的程序,是二进制代码形式的程序。

14.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10000.1)2 = 1×24+1×2-1 =16.5

(2)(1111111)2 =(10000000)2-(1)2 =1×27-1=128-1=127

(3)(10000000)2=1×27=128

(4)(11010.101)2=(32.5)8=3×8+2×80+5×8-1=26.625

15.把下面的十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1)15=(1111)2=(F )16 (2)128=(10000000)2=(80)16

(3)98.25=(.01)2=(62.2)16 (4)1024= 10000000000B= 400H

16.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1)(11010.101)2 =(1A.A )16

(2)(1101000111)2 =(347)16

17.计算下面表达式的值

(1)(111101.1101)2+(10001.11)2 (2)(100011)2-(1111)

第二章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并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灵活、安全、可靠的使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

2.文件的命名有哪些规则?

答:在Windows XP 中,对文件的命名有如下规定:

(1)文件名由基本名和扩展名组成,二者之间用“.”分隔;

(2)支持长文件名,可使用最多255个字符,可使用多种字符,但不能使用系统保留的设备名;

(3)文件名不区分大小写;

(4)文件名中可以使用汉字、数字字符0~9、英文字符A ~Z 和a ~z ,还可以使用空格字符和加号(+)、逗号(,)、分号(;)、左右方括号([ ])、等号(=),但不允许使用尖括号(< >)、正斜杠(/)、反斜杠(\)、竖杠(|)、冒号(:)、双撇号(”);

(5)文件的扩展名由3个字符组成,可以用来标明文件的类型;

(6)查找时可使用通配符“*”和“?”,其中,“*”表示多个任意字符,“?”表示一个任意字符。

3.将不同类型或用途的文件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有何意义?

答:把不同类型或用途的文件分类存放整理,如把图片放在“图片”文件夹中,音乐放在“音乐”文件夹中等,对于查找和使用文件是非常方便的,便于文件分门别类进行组织管理,也便于文件维护。

4.简述启动Windows 和正常退出Windows 的操作过程。

答:1.启动Windows XP

(1)打开显示器。

(2)打开主机电源,系统进入自检状态,完成后出现启动界面,选择用户名并输人密

111101.1101 10001.11 1001111.1001 + 100011 1111 10100 -

码(如果设置了密码),按Enter键后即可进入Windows XP系统。

2.关闭Windows XP

单击“开始”按钮,或按键,打开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打开“关闭Windows XP”对话框。

5.在Windows中如何复制、剪切文件或为文件更名?

答:复制、剪切文件或文件夹:

(1)选定要复制、剪切的文件或文件夹。

(2)如果要复制文件,只需选择菜单栏中的【编辑】→【复制】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到”按钮,打开“浏览文件夹”对话框,选择需要复制到的文件夹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3)如果要剪切文件,选择菜单栏中的【编辑】→【剪切】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移至”按钮,打开“浏览文件夹”对话框,选择需要移动到的文件夹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复制、剪切还可以使用“移动”的方法实现。如果文件或文件夹移动的始末位置在同一驱动器下,按住Ctrl键,用鼠标将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拖动到目标位置,完成的是“复制”操作。若不按Ctrl键进行移动操作,完成同一驱动器下的“剪切”操作。

如果文件或文件夹移动的始末位置在不同驱动器下,不按Ctrl键移动完成的是“复制”操作。

为文件或文件夹更名:

可以采用3种方法为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

方法一:选定文件或文件夹,选择菜单栏中的【文件】→【重命名】命令,输入新名称即可。

方法二:直接用鼠标右击文件或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文件或文件夹名称处于可改写状态,输入新名称。

方法三:选定文件或文件夹,缓慢单击文件或文件夹两次,待文件名或文件夹名处于可改写状态时,输入新名称。

6.在Windows中删除文件和恢复被删除文件的方法是什么?

答: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最快的方法就是在选定要删除的对象后按Delete键。此外,还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删除操作。

方法一:用鼠标右击要删除的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方法二:在选定删除对象后用鼠标将其直接拖放到回收站中。

恢复删除操作:

如果删除后想立即恢复,只需选择菜单栏中的【编辑】→【撤销】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撤销”按钮;如果要恢复已经删除一段时间的文件或文件夹,需要到“回收站“中进行还原操作。

7.简述获取系统帮助信息的各种方法,以及打开资源管理器的各种方法。

答:(1)使用Windows XP的帮助系统

这是获得帮助最直接的方法。单击“开始”按钮,从中选择“帮助和支持”命令项,即可打开“帮助和支持中心”窗口,之后,在“搜索”文本框中输入查找内容,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系统将自动进行搜索。

(2)获得Web的在线帮助

如果所查找的内容在Windows XP帮助中未查到,或查到的信息不够详细,可以利用Windows XP的网络在线帮助来查找。用户可以单击“帮助和支持中心”窗口中的“设置您的

在线查找选项”链接,以便链接到专门的Microsoft Web页面并进行查找。

(3)从对话框中获得帮助

几乎所有的Windows XP对话框的右上角都有一个问号“?”按钮,单击此按钮,再单击对话框中的控制元素,就会出现一个说明该控制元素及使用方法的帮助窗口,由此可以了解要进行的控制操作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4)从应用程序中获得帮助

在每一个Windows XP应用程序中都有帮助内容,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中的帮助,了解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和其他信息。

(5)从工具栏和任务栏中获得帮助

将鼠标指向工具栏或任务栏中的某个项目按钮,均会出现简单的提示信息。

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

(1)单击【开始】→【程序】→【附件】→【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

(2)右击【开始】→【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

(3)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

8.在Windows中如何查找一个文件?

答: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方法一:单击【开始】→【搜索】命令,打开“搜索”对话框,在左窗格中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左窗格更换新的提示,按提示信息输入尽可能翔实的内容后,单击“搜索”按钮即可。

方法二: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搜索,可以单击窗口工具栏中的“搜索”按钮,待窗口变为文件搜索窗口后,按照提示输入相应信息。

9.在Windows中如何设置系统日期?

答:Windows XP桌面的右下角有一个日期和时间标识,通过它可以设置、修改系统的日期和时间。将鼠标指向该标识,单击右键,选择“调整日期/时间”命令,将会出现对话框,先选择“时区”选项卡,进行时区设置。之后,选择“时间和日期”选项卡,进行时间和日期设置。

10.如何创建新文件夹或删除一个子文件夹?

答:创建新文件夹:

创建新文件夹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选定新文件夹所在的位置,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文件夹”命令,窗口中出现文件夹的临时名称,输入新的文件夹名称,按Enter键或鼠标单击其他地方完成操作。

方法二:选定新文件夹所在的位置,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亦能创建新文件夹。

删除子文件夹: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最快的方法就是在选定要删除的对象后按Delete键。此外,还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删除操作。

方法一:用鼠标右击要删除的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方法二:在选定删除对象后用鼠标将其直接拖放到回收站中。

11.快捷方式的作用是什么?创建快捷方式有哪些方法?

答:使用快捷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在多个地方方便操作对象,而又不用存放对象的多个副本,节省存储空间。

为一个文件创建快捷方式后,就可以使用该快捷方式打开文件或运行程序,创建快捷方式的步骤如下:

(1)选定要创建快捷方式的文件或文件夹。

(2)选择【文件】→【新建】→【快捷方式】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请键入项目的位置”文本框中输入要创建快捷方式文件的路径和名称,或通过单击“浏览”按钮选择文件。

(3)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快捷方式的名称,选择快捷方式的图标,从而完成快捷方式的创建。

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创建快捷方式:

选定要创建快捷方式的文件对象,右击要创建快捷方式的对象,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创建快捷方式】选项,即可创建一个新的快捷方式,在创建时可为其重新命名。

Delete

Backspace

第四章 Word

1.文档有哪几种视图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切换?

答:(1) 文档有4种视图方式: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

(2) 在普通视图中可以键入、编辑和设置文本格式。普通视图可以显示文本格式,但简化了页面的布局,所以可便捷地进行输入和编辑。在普通视图中,不显示页边距、页眉和页脚、背景、图形对象。在Web版式视图中,可以创建能显示在屏幕上的Web页或文档,文本与图形的显示与在Web浏览器中的显示是一致的。在页面视图中文档的显示与实际打印效果一致。在页面视图中可以编辑页眉和页脚、调整页边距、处理栏和图形对象。根据文档的标题级别,显示文档的框架结构。在大纲视图下,特别适合组织写作大纲。

(3) 单击某个视图按钮,或选择【视图】菜单中相应的视图命令,切换文档到相应的视图。

2.在文档中移动光标有哪些方法?选定文本有哪些方法?编辑文本有哪些操作?

答:(1) 用鼠标或用键盘。

(2) 用鼠标可在文本编辑区内选定和在文本选择区内选定。按住Shift 键移动光标,从光标起初位置到光标最后位置间的文本被选定。

(3) 文本编辑的常用操作包括移动光标、选定文本、插入、改写、删除、移动、复制、查找、替换等操作。

3.在文档中设置文本格式有哪些操作?设置文段落有哪些操作?设置页面有哪些操作?

答:(1) 有设置字体、字号、粗体、斜体、下划线、边框、底纹、颜色等操作。

(2) 有设置对齐、缩进、行间距、段间距以及边框和底纹等操作。

(3) 有设置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页边框等操作。

4.在文档中插入表格有哪些方法?编辑表格有哪些操作?设置表格有哪些操作?

答:(1) 插入表格通常有两种方法:使用工具按钮和使用菜单命令。

(2) 编辑表格的操作有选定表格、行、列和单元格,插入表格、行、列和单元格,删除表格、行、列和单元格,合并、拆分单元格,合并、拆分表格。

(3) 设置表格的操作有设置数据对齐,设置行高、列宽,设置位置、大小,设置对齐、环绕,设置边框、底纹,以及自动套用预设的格式。

5.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有哪些方法?编辑文本框有哪些操作?设置文本框有哪些操作?

答:(1) 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有插入空文本框和把文字转换为文本框两种方法。

(2) 编辑文本框有选定文本框、编辑文本框文字、复制文本框、移动文本框、缩放文本框和删除文本框等操作。

(3) 设置文本框有设置填充色、边框颜色、文字颜色、边框线型、虚线线型、阴影、三维效果,以及文本框链接等操作。

6.在文档中插入图形有哪些操作?编辑图形有哪些操作?设置图形有哪些操作?

答:(1) 插入基本图形和插入自选图形。

(2) 编辑图形有选定图形、移动图形、复制图形、删除图形、缩放图形、改变形态以及组合图形等操作。

(3) 设置图形有设置颜色、设置线条和箭头、设置文字环绕、设置叠放和旋转、设置阴影和三维效果、设置对齐和分布等操作。

7.在文档中插入图片有哪些操作?编辑图片有哪些操作?设置图片有哪些操作?

答:(1) 插入剪辑库中的图片和插入图片文件。

(2) 编辑图片有选定图片、缩放图片、复制图片、移动图片、删除图片等操作。

(3) 设置图片有图像控制(设为黑白、灰度等)、改变亮度、改变对比度、剪彩图片、设置线型、设置环绕等。

8.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有哪些操作?编辑艺术字有哪些操作?设置艺术字有哪些操作?

答:(1) 插入艺术字有选择艺术字库、输入文字等操作。

(2) 编辑艺术字有选定艺术字、编辑艺术字文字、移动艺术字、复制艺术字、缩放艺术字、删除艺术字等操作。

(3) 设置艺术字有设置艺术字库、设置艺术字形状、改变艺术字形态、旋转艺术字、设置文字环绕、设置文字属性等操作。

9.在word2003中,段落格式的设置包括哪些方面(说出四种以上)?

答:(1)在段落设置里面可以设置行与行之间的距离。

(2)还可以设置段前和段后的距离,这个设置与行距设置不重复。

(3)可以设置对齐方式,比如居中,左对齐等。

(4)可以设置缩进。

10.描述段落缩进的类别。

答:缩进分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首行指一个段落的第一行,一般缩进2字符。悬挂缩进是相对于首行缩进而言的,在这种段落格式中,段落的首行文本不加改变,而除首行以外的文本缩进一定的距离。

11.简述word2003中查找与替换的区别?

答:查找的功能就是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单词或句子后供你处理。替换是把查找到的单词或句子替换成另外的词句。一般是先查找、后替换。可以逐一替换,也可以全部替换。

12.什么是样式?

答:样式是指一组存储于模版或文档中并且有确定名称的段落格式和段落内的字符格式。一个已有的样式可以施加到任意段落上,所有使用统一样式的段落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

选定原样式的文本,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样式与格式选项,选择原样式名、更改该样式的格式、单击应用、新样式确定。

案例分析一《王安电脑公司》

案例分析一:《王安电脑公司》 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答: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是属于外向性格的人,他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的人性假设”。此假设认为: (1)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 (2)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3)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 (4)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 (5)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如果用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这个模型中的目标是: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这个模型中的变量是:公司对人的尊重、理解和信赖程度。这个模型中的王安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与公司高层领导和下面经理人员的关系。要做到对他们的充分信任,王安认为信赖是对部下的信条,是公司得以生存的基础。他把权力和责任越来越多的交个经理人员,努力发挥他们的才干。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的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路面。 (2)与公司有创造性的技术人员的关系。王安在具体工作,能够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和专长和生活的需要,是行不通的管理方式,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雇佣”之类的词,只用“聘用”,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并努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3)与公司的员工的关系。对公司的员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认真听取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意见,王安公司有一条热线电话,不管是谁,凡是自认为有好主意的人,都可以通过热线和王安直接交谈。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套越级联系制度,使员工们能与他们相隔一级以上的其他负责人保持联系。另外,公司很少解雇员工,只有在公司处于最严重的困境时,才会解雇少量的人员。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

WORD:1.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纸张、版式、文档网络、分栏)、打印预览、属性、文件加密、全部保存。2.编辑:撤销、复制、剪切、粘贴、清除(格式、内容)、全选、查找、替换、定位(查找某一页)。3.视图:页面、大纲、工具栏、状态栏、标尺、显示段落标记、页眉和页脚、脚注、标记、全屏显示、显示比例。4.插入:分隔符、页码、日期和时间、批注、数字、引用、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艺术字)、文本框(横向和竖向)、图表、超级链接、文件。5.格式:字体(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段落(缩进和间距、换行和分页)、项目符号和编号、分栏、首字下沉(位置--无、下沉、悬挂;选项--字体、下沉行数、距正文)6.工具。7.表格:绘制表格、插入、删除、选择、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公式、快速计算(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转换。8.帮助。 EXCEL:1.文件。2.编辑:清除(全部、格式、内容、批注)、删除、删除工作表、移动或复制工作表。3.视图:普通、分页预览、页面、工具栏、状态栏、页眉和页脚、全屏显示、显示比例。4.插入:单元格、行、列、工作表、图表、符号、函数(count--有数字单元格个数、if--判断条件是否满足、sumif--对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求和)、分隔符、批注、数字、引用、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艺术字)、名称、超级链接。5.格式:单元格、行、列、工作表。6.工具。7.数据:排序(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筛选(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有效性、分列、合并计算。8.窗口:新建窗口、关闭窗口、关闭其他窗口、重排窗口、拆分、冻结窗格。9.帮助。 POWER POINT:1.文件.2.编辑:撤销、复制、剪切、粘贴、清除(格式、内容)、全选、查找、替换、删除幻灯片。3.视图:普通、幻灯片浏览、幻灯片放映、母版(幻灯片母版、标题母版、讲义母版、备注母版)、任务窗格、工具栏、网络与参考线、标尺、页眉页脚、显示比例。4.插入:新幻灯片、幻灯片副本、幻灯片编号、日期和时间、符号、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艺术字)、文本框(横向和竖向)、图表、超级链接、文件、背景音乐、falsh、表格、对象。5.格式:字体、项目符号和编号、对齐格式、字体对齐方式、行距、换行、幻灯片版式(文字版式、内容版式、文字和内容版式、其他版式)、幻灯片设计(设计模板、配色方案、动画方案)、表格样式、背景、6.工具。7.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设置放映方式、排练计时、动作按钮、动作设置、动画方案、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隐藏幻灯片、自定义放映。8.窗口:新建窗口、关闭窗口、关闭其它窗口、重排窗口。9.帮助。 简述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CPU管理2)作业管理3)文件管理4)存储器管理5)设备管理。简述光盘的主要特点:1)光盘的存储容量大,价格低。2)光盘不怕电磁干扰,所以光盘比磁盘的记录密度更高,也更为可靠。3)光盘的存取速度在不断提高。因此光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简述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二进制、并不符合人们的习惯,但是计算机内部仍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其主要原因如下: 1)技术实现简单2)简化运算规则3)适合逻辑运算4)易于进行转换。简述微型机的发展历程:1)第一代微型机(1971-1972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制程序,主要用于科学计算2)第二代计算机(1973-1977)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出现了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并用于事务处理3)第三代计算机(1978-1981)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应用更为广泛4)第四代计算机(1981到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也是微型计算机(pc 机)的诞生年代。根据光盘的性能不同,目前CD光盘一般分为3类,请写出3类CD光盘的名称以及他们在存取原理上的区别:1)CD-ROM或者只读光盘2)CD-ROM光盘上的数据由生产厂家预先写入,用户只能读取而无法修改其中的数据。3)CD-R或者一次性写入光盘4)用户可以对CD-R光盘写入数据,但是只能写一次。一旦写入,可多次读取5)CD-RW或者可读写光盘6)用户可以对CD-RW光盘多次读写操作。简述内存和外存的区别:内存: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小,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cpu能直接访问内存,计算机断电后RAM 中数据丢失。外存:存取速度较慢,一般存储容量较大,存放暂时不用的的程序和数据,cpu 不能直接访问外存,计算机断电后数据仍然保留。Windows窗口由哪些部分组成:Windows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8个 B.16个 C.128个 D.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磁盘 B.硬盘 C.内存 D.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102 B.210 C.103 D.28 7、RAM代表的是(C)。 A.只读存储器 B.高速缓存器 C.随机存储器 D.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D.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D)。 A.1011 B.1100 C.10111 D.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基础知识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docx

基础知识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 O 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 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系统、微机系统多媒体知识和安全常识; 2. 理解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了解汉字输入方法、信息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3. 了解磁盘操作系统(DOS)的发展历史、DOS的构成、基本功能和汉字处理功能; 4. 掌握文件和路径的概念; 5. 掌握DOS的启动方式、磁盘和磁盘驱动器的使用方法、常用DOS命令的使用方法和通配符的使用方法; 6.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特点 7. 了解Internet的特点和概念,能进行入网申请和简单使用Internet。 计算机中的常用定义和术语 1. 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操作过程的自动电子设备。它主要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等几部分组成。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装置的总称。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需要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3. 指令和程序:指令就是“命令”,是规定计算机操作 类型及操作数地址的一组代码。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 4. 多媒体: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图象、声音与计算机、通信融为一体的信息环境的总称。 5. 数据与信息:数据是指能够用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符和符号等。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和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信息是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它不随信息媒体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信息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出现的不定性减少,若不提供信息,则不定性会大一些。 6. 数制:数的进位制称数制。 计算机中常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信息,其中最常用的是表示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处理信息的二进制和为了清晰和简洁表示二进制而采用的十六进制。 7. 字符编码:使用二进制数对字符进行的编码称字符编码。 8.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的英文简称,是计算机中用二进制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一种编码标准。ASCII码有两种,使用7位二进制数的称为基本ASCII码;使用8位二进制数的称为扩展ASCII码。 9. 汉字编码:用于表示汉字字符的二进制字符编码。汉字编码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输入码、内部码、字型码和地址码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试题带答案计算机应用试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详细解释)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 A)主机、键盘、显示器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D)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解答: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就是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的硬件就是一个物质基础,而计算机软件就是使硬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这两者缺一不可。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的总称就是____。 A)CPU B)ALU C)MPU D)主机 解答:CPU就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包括MPU与ALU;MPU就是微处理器的简称;ALU就是算术逻辑单元的简称;CPU与内存储器的总称为主机,它就是微型机核心部分。 本题正确答案为D。 3.“长城386微机”中的“386”指的就是____。 A)CPU的型号B)CPU的速度C)内存的容量 D)运算器的速度 解答:CPU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微机的档次,在奔腾出现之前,微机名称中直接使用微机中的CPU型号,386机表示了它们使用的CPU芯片为80386。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____。 A)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D)算术运算 解答:微处理器就是计算机一切活动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本题正确答案为A。 5.反映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就是____。 A)二进制位B)字节C)字D)双字 解答:存储容量大小就是计算机的基本技术指标之一。通常不就是以二进制位、字或双字来表示,因为这些表示不规范,一般约定以字节作为反映存储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 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在微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就是____。 A)ASCII码B)BCD码C)汉字编码D)补码 解答:字符编码就是指对英文字母、符号与数字的编码,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字符码,简称为ASCII码。BCD 码就是二—十进制编码。汉字编码就是对汉字不同表示方法的各种汉字编码的总称。补码就是带符号数的机器数的编码。 本题正确答案为A。 7.DRAM存储器的中文含义就是____。 A)静态随机存储器B)动态只读存储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中。 1、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总称为( ) A)CPU B)MPU C)主机D)RAM 2、(188)10转化为十六进制数应该是( ) A)(DB)H B)(CB)H C)(BD)H D)(BC)H 3、完成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管理的系统软件是 ( ) A)操作系统B)CPU C)主机D)语言处理程序 4、下列属于易失性存储器的是( ) A)ROM B)RAM C)磁盘存储器D)闪存 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 A)8 B)Y C)a D)A 6、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B) 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 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7、1MB等于( ) A)1000KB B)1024KB C)1024B D)1000B 8、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 A)实用软件B)数据库软件C)应用软件D)编辑软件 9、GB18030-2000采用单/双/四字节混合编码,收录的汉字和藏、蒙、维吾尔等主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总数有( ) A)1.6万个B)2.7万个C)7445个D)3755个

10、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 ) A)编译程序B)解释程序C)编辑程序D)应用程序 11、Flash的元件包括图形、影片剪辑和( ) A)图层B)时间轴C)按钮D)声音 12、下列不属于多媒体静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 A)GIF B)AVI C)BMP D)PCX 13、下列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 A) 98.62.53.6 B) 130.53.42.10 C) 200.245.20.11 D) 221.121.16.12 14、以下正确的E-mail地址是( ) A)用户名+@+域名B)用户名+域名C)主机名+@+域名D)主机名+域名 15、下列属于我国教育科研网的是( ) A)CERNET B)ChinaNet C)CASNet D)ChinaDDN 16、在缺省情况下,下列属于C类网络的掩码是( ) A)255.225.255.255 B)255.255.0.0 C)255.0.0.0 D)255.255.255.0 17、WWW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通常采用的传输协议是( ) A)SMTP B)FTP C)SNMP D)HTTP 18、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 ) 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19、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先进先出B)都是先进后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D)没有共同点 20、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名的是( ) A) 文件B) 处理C) 数据存储D) 控制流

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点 1计算机发展历史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考点 2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 (2)存储容量大。 (3)计算精度高。 (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 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入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信息处理。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4)过程控制。 (5)多媒体应用。 (6)人工智能。 考点 4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品种众多,从不同角度可对它们进行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划分:模拟式计算机、数字式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2)按功能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3)按性能规模划分: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二、数制与编码 考点 1数制的基本概念 (1)数制的基本概念 ①按照进位原则进行计数。 ②逢N 进 1。 ③采用位权表示法。 (2)数制的三要素 ①基:一个数所包含的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该数的基,用R 表示。例如,对二进 制来说,任意一个二进制数可以用 0,1 两个数字符表示,其基数R 等于 2。 ②位:以小数点为基准,小数点向左位数依次增加,向右位数依次减少。③权:任何一个R 进制数都是由一串数码表示的,其中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 值的大小,除数码本身的数值外,还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由位置决定的值就称为位值(或位权)。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附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 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结构中处于硬件裸机与软件系统之间的层次上,它不仅管理位于内层的硬件资源,而且管理和协调外层各种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应用环境。 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软件,它架起了互用和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裸机之间的桥梁,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协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系统与使用者之间以及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从用户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将硬件细节与程序员或普通用户隔离开来,给用户提供一个高度抽象而简洁的编程或操作界面;从系统角度看,操作系统管理着计算机这个复杂系统的所有资源。 2. 简述在桌面上创建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的方法。 答:在对象上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命令即可。 或:在对象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创建快捷方式”,再右击这个快捷方式,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到桌面上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粘贴”即可。 3. Windows窗口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答:(1)标题栏。显示窗口名称;右侧有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和关闭按钮;鼠标点击标题栏可以拖动窗口。 (2)菜单栏。提供各项操作命令的集合。

(3)工具栏。根据窗口不同功能排列的一些按钮形式的常用命令,简化用户的操作。 (4)滚动条。当窗口无法显示全部信息时,可以实现窗口的上下或左右滚动。 (5)常见任务区。显示出于当前窗口操作相关的一些任务及链接。 (6)状态栏。显示当前的操作状态。 4. 屏幕保护程序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答:在用户在预定的时间内没有操作计算机,程序会自动执行,通常是亮度较低的静止图像或动画,目的是减少显示器受损害的程度。 设置: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属性”,在弹出的“显示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屏幕保护程序”标签,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等待时间、程序图像等,单击“设置”按钮还可以对屏幕保护程序的运行速度、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是否使用密码保护等参数进行设置。 5. Windows中的菜单有几种?分别简述执行这些菜单命令的操作方法。 答:(1)快捷菜单;(2)下拉菜单;(3)级联菜单。 所有快捷菜单都可以通过鼠标右键调出,快捷菜单中的命令会动态地随用户工作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当用户单击菜单栏中地某个菜单名后,会弹出相应的下拉菜单,下拉菜单中的黑色文字表示

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选择题

第1章计算机基础 1.按照数的进位制概念,下列各数中正确的八进制数是______。3595 A 4109 B 8707 C 10BF D 1101 2.组成计算机指令的两部分是______。1619 A 运算符和运算结果 B 操作码和地址码 C 数据和字符 D 运算符和运算数 3.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的存储器是______。4988 A 软盘存储器 B CD-ROM C 硬盘存储器 D 内存储器 4.在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中,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是______。4424 A 二进制位(bit) B 双字(Double Word) C 字节(Byte) D 字(Word) 5.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______。5551 A 8bits B 4bits C 16bits D 32bits 6.CPU中,除了内部总线和必要的寄存器外,主要的两大部件分别是运算器和______。595 A 控制器 B Cache C 存储器 D 编辑器 7.用来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其相应数据的存储器是______。3004 A 硬盘 B ROM C RAM D CD-ROM 8.十进制数是56 对应的二进制数是______。607 A 00111001 B 00111000 C 00111010 D 00110111 9.KB(千字节)是度量存储器容量大小的常用单位之一,这里的1KB等于______。6569 A 1000个字节 B 1024个字 C 1000个二进位 D 1024个字节 10.在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中,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是______。4424 A 二进制位(bit)

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完整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xp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个 C. 128 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B. 1100 C. 10111 D. 11011

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 A. 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 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 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 外码 B. 内码码 D.标准码 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C )。 A.一个窗口 B.一个文件夹 C.一块内存区间 D.一块磁盘区间 19.对处于还原状态的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不能实现的操作是( D )。 A.最小化 B.最大化 C.移动 D.旋转 20.在计算机上插U盘的接口通常是( D )标准接口。 21.新建文档时,Word默认的字体和字号分别是( C )。 A.黑体、3 号 B.楷体、4号 C.宋体、5 号 D.仿宋、6号 22.第一次保存Word文档时,系统将打开( B )对话框。 A. 保存 B.另存为 C.新建 D.关闭 23.在Word表格中,位于第三行第四列的单元格名称是( C )。

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问答题答案.doc

《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问答题答案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明显的阶段(也称为四代),正向第五代智能化的计算机发展。 前四代计算机的特点是: 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的软件程序主要为机器语言。 第二代机是以晶体管作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使用了汇编语言且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诞生。 第三代机是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使用状况是:操作系统和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诞生使用。 第四代机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状况为网络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诞生和使用。 2.计算机内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数表示信息?(课本P15) 答:电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表示信息的主要原因是: (1)二进制数数码少(只有0和1两个),因此易于实现其数码的表示; (2)二进制数的运算法简单; (3)采用二进制数易于实现逻辑运算。 ●22、计算机内部信息的表示及存储往往采用二进制形式,采用这种形式的最主要原因 是 A 计算方式简单 B 表示形式单一 C 避免与十进制相混淆 D 与逻辑电路硬件相适应 ●12.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主要理由是(D ) A.符合人们的习惯 B.数据输入输出方便 C.存储信息量大 D.易于用电子元件表示 ●14. 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___ (A) 运算速度快 (B) 节约元件 (C) 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 (D) 信息处理方便 3.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份组成?各部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电子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它们通过总线连接成有机整体。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功能是:协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工作; 存储器的主要作用是:存储程序和数据,实现记忆的功能。 输入设备的功能是:输入数据并转换为机内信息存储; 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机内信息转换为便于识别、处理和使用的字符、图形输出显示。4.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它们有何关系? 答:计算机硬件是构成机器的电子、光电、电磁、机械等物理设备。软件即是计算机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程序及其说明文档。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是: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软件扩充了硬件的功能。

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卷

2017—2018学年度计算机期末考试卷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12*2分) 1.微型计算机通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字长是计算机______次能处理的______进制位数。 3.1KB=______B;1GB=______B。 4.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CPU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5.计算计的软件系统通常分成______软件和______软件。 6.在断电后,能继续为计算机系统供电的电源称为_______。 7.一个2G的U盘能存放500M的电影最多为________几部。 二.选择题(18*2分)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C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的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 C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 冯.诺依曼 D.爱迪生 3.断电后会使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B )。 A.ROM B.RAM C.磁盘 D.光盘 4.在windows中,欲剪切当前文件夹,可以使用的组合键是( C )。 A.ctrl+v B.ctrl+a C.ctrl+x D.ctrl+d 6.在windows中,关闭程序的方法有许多,下列不正确的是( B )。 A 在键盘上,按alt+f4 B.在键盘上按esc键 C.用鼠标单击程序屏幕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D.打开程序的“文件”菜单,选择退出 7.在windows中,欲全选当前文件夹,可以使用的组合键是 B A.ctrl+v B.ctrl+a C.ctrl+x D.ctrl+d 8.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B )。 A.硬盘 B.缓存 C.光盘 D.U盘 9.下列不可能出现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左部的是( A )。 A.文件 B.桌面 C.我的电脑 D.(C:) 10.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___B__。 A显示器, B.CPU, C内存, D打印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章习题与解析

第2章符号化、计算化与自动化 1、易经是用0和1符号化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典型案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易经既是用0和1来抽象自然现象,同时又不单纯是0和1,起始即将0和1与语义“阴”和“阳”绑定在一起; (B)易经本质上是关于0和1、0和1的三画(或六画)组合、以及这些组合之间相互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 (C)易经仅仅是以自然现象为依托,对人事及未来进行占卜或算卦的一种学说; (D)易经通过“阴”“阳”(即0和1)符号化,既反映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又能将其映射到不同的空间,反映不同空间事务的变化规律,例如人事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 A.A的描述完全正确; B.B的叙述也完全正确; C.不正确,易经不仅仅以自然现象为依托,对事及未来进行占卜或算卦的一种学说,他还是将现象抽象为符号,进行符号组合,利用符号组合表达自然现象; D.D的表述完全正确,易经既反映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还反映不同空间事物的变化规律;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易经”的“1.1~1.4”视频。 2、易经的乾卦是从“天”这种自然现象抽象出来的,为什么称其为“乾”而不称其为“天”呢?_____。 (A)易经创作者故弄玄虚,引入一个新的名词,其实没有必要; (B)易经的“乾”和“天”是不同的,“乾”是一种比“天”具有更丰富语义的事物; (C)“天”是一种具体事物,只能在自然空间中应用,若变换到不同空间应用,可能会引起混淆;而“乾”是抽象空间中的概念,是指具有“天”这种事务的性质,应用于不同的空间时不会产生这种问题; (D)易经创作者依据阴阳组合的符号特征,选择了更符合该符号的名字“乾”。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 A不正确,易经并不是故弄玄虚的; B不正确,易经中“乾”为“天”,“乾”是抽象空间中的概念,是指具有“天”这种事务的性质所以B并不正确; C完全正确,“天”是具体事物,“乾”是抽象概念; D不正确,“乾”并不是因为阴阳组合而命名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2.外存储器 (1)作用 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CPU不能直接访问。主要用于存放等待运行或处理的程序文件。 (2)特点 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相对内存要慢得多。 (3)分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

第一章 1、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时代(年份)?所用的电子器件分别是什么? 2、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 3、计算机的分类方式有哪些?每一种分类中包含哪些? 4、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 5、计算机的分类结构图? 6、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五部分? 7、系统软件有哪两个主要特点? 8、计算机语言分为哪三类? 9、计算机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有哪两种方式?并分别解释! 10、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11、什么是字长? 12、鼠标的两种形式? 13、声卡接口有哪两种? 14、什么是显卡? 15、简述开关机的顺序。 第二章 1、Windows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Windows2000有哪四个版本? 3、鼠标有哪五种基本操作? 4、常用的快捷键记忆!(参照课本) 5、窗口由哪七部分组成? 6、窗口打有哪几种方式? 7、窗口的关闭有哪几种方式? 8、对话框由哪几部分组成? 9、对话框中的按钮分为哪几种? 10、Windows2000的“开始”菜单由哪九部分组成? 11、Windows2000的“任务栏”选项标签有哪几个? 12、列举Windows中“查找文件”的四种启动方法。 13、查找文件有哪三种方式? 14、启动资源管理器的四种方法? 15、资源管理器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 16、资源管理器右窗口的文件“显示方式”有哪几种? 17、资源管理器右窗口的文件“排列方式”有哪几种? 18、Windows2000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有哪些? 19、Windows2000文件名转换为MS-DOS文件名有哪些规则? 20、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的方法有哪些? 21、列举出常用的输入法快捷键!22、列举启动控制面板的方法? 23、简述打印文档的两种方法! 24、常见的桌面图标有哪些?并简述它们的功能!(见本章小结) 25、常见的窗口操作有哪几种? 26、什么是附件?它包括哪些常用程序? 第五章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3、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4、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5、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Internet的功能有哪一些? 7、简述TCP和IP协议的功能。 8、列举A、B、C类IP地址中,第一字节的范围。 9、列举出最常见的七个“类别域名”! 10、什么是ISP? 11、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有哪几种? 12、什么是搜索引擎?常用的搜索引擎分为哪几类? 13、常见的网上搜索技巧有哪三种? 14、什么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有哪些优点? 15、什么是网络安全?一个安全的网络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16、Internet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于哪几方面? 17、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18、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 19、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种类? 20、什么是防火墙? 21、简述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22、常见的缩略翻译 LAN ISP SMTP POP3 BBS WAN MAN TCP IP DNS WWW URL HTML HTTP FTP PSTN CAD CAM CAI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B.“我的文档”中C.内存中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A.有下级子菜单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C.传输总线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数据层B.逻辑层C.用户层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外码B.内码C.ASCII码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C )。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案例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电子板报的制作》一节的教学案例,分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从而把有效教学的理念推广到所有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9-02 教学有没有效,是低效还是高效,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上,让每一个学生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仅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所在。笔者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方法、策略等进行分析,并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些理念和策略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 Word软件的应用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笔者选取Word这一章中的内容作为案例,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实践并进行了有效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案例:电子板报的制作 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 的基本操作,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插入恰当的图片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教学中安排了对有无文本框下的不同图文排版方式作综合对比应用练习;增添了运用“衬于文字下方”版式时对图片的淡化处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图片,对图片版式设置的分类进行置疑等。这些都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 学生分析:经过前三章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会加深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制作“电子板报”,学生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 过程方法目标:1、熟练运用WORD 软件进行复杂图文排版。2、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问答题培训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问答 题

1. 详述计算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含义。 答: 1 主频:主频即时钟频率,指 CPU 在单位时间发出的脉冲数。表示 CPU 的运行速度,是以赫兹为单位, 如 CPU 主频 3.0GHz : G 是 10 的 9 次方。 3.0GHz 就是 3.0*109 赫兹。 2. 字长:字长是 CPU 能够直接处理的 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 字长有 8 位、16位和 32 位等。 3. 内存容量:内存储器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为内存容量; 一般以 KB 、 MB 为单位,如 128MB 、 256MB 等。 4. 外存容量:指存储容量的大小,如硬盘 40GB.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字节) 5. 存取周期:存储器连续启动两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 最短时间。一般在几十到几百毫微秒( ns )。 6. 运算速度:是一种综合性的性能指标。 单位: MIPS (百 万条指令 / 秒) 7. 软件配置: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软件、 汉字支持软件及其他各种应用软件。 2. 现代计算机一般具有那几个重要特点? 答: 1、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 2、采用“存储程序”工作方式; 3、体积小; 4、价格低; 5、运算速度快; 6、功能强等等。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 也是信息。因为人的大脑和五官也是信息采集,识别,转换,存储,处理的器官,所以也把计算机称为电 脑。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通用性强,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3. 现代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 1、由基本电子器件构成,采用二进制计算方式。 2、除了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之外,计算机还能够处 理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象以及声音在内的所有可能转换成数字信号的信息。 3、采用“存 储程 序”的方式进行工作。 4、具有超强的信息存储能力和高速的运算与信息处理能力。 5、与通信网络互联, 构成跨地区、跨国界乃至全球的计算机通信网,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 4.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字长( 8 位、16 位和 32 位等)、运算速度(单位: MIPS ), 主频( GHz )、内 存储器容量和外存储器容量。 (单位: MB 、如 128MB 内存、 40GB 硬盘等 5. 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对存储器进行详细的分类,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及作用。 答: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 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 内存分为静态内存 (SRAM )和动态内存( DRAM ) 两种,静态内存的读写速度比动态要快。内存为暂时存储 设备,存储 CPU 立即处理的数据,断电后数据丢 失,以“ MB ”为单位,容量越大,价格越高。 外存储器有: 1 软盘:容量小,可读可写,易损坏, 现在基本淘汰; 2 硬盘:存储设备,容量大,可读可写,无法携带,存储计算 机中的数据; 3 光盘:容量大, 可读不可写和可读可写两种,携带方便, 存储数据; 4 移动硬盘:移动存储设备,容量大,可读可写,携 带方便,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 5U 盘:容量介于硬盘和软盘之间,不易损坏,携带方便,可读可写。 6. 数制的概念及常用数制有哪些?注意转换的方法 答:数制是指按每个数位安排几个数字为标准的记数的方法。通常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7. 如何使用“开始”按钮? 答:左键打开程序、运行、查找、控制面板等菜单,右键打开资源管理器、用户等菜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8. 在 Windows 2000 中如何创建快捷方式? 答:用鼠标右键单击要创建快捷方式的文件或文件夹,在右键菜单中点“发送到”,再点“桌面快捷方式”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