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法理学》笔记

李龙《法理学》笔记
李龙《法理学》笔记

李龙《法理学》笔记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法学的品格 1

一、法学是治国之学:法学研究治国之理(4);治国之力、治国之术1

二、法学是强国之学2

三、法学是正义之学 2

四、法学是权利之学3

第二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4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法与法律现象4

二、法学体系:概念、分类5

第三节法学的历史发展6

一、西方法学的发展:雅典、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的新兴资产阶级法学、垄断资本主义法学6

二、中国历史上的法学:春秋战国、秦汉到明清、清末至民国7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特征(4) ·列宁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方面的贡献(4) ·毛泽东、董必武的贡献·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内容(8) ·改革开放后我国法学的转变(10)10

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11

一、研究方法的重要性11

二、唯物辩证法是法学研究总的方法论·应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法学中应遵循的原则(3)11

三、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阶级分析;价值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12

四、法学研究的专有研究方法:规范注释;法典编纂、法规汇编;法律推理;案例分析13

第五节法理学的研究范围14

一、法理学的研究对象(5)

二、法理学的变革15

三、学习与研究法理学的意义(3)16

四、面对21世纪的中国法理学·机遇(4)·挑战(2) 17

第六节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18

一、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紧密联系(3)18

二、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反思(3)20

三、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20

第一编本体论

第二章法的本原

第一节法的本原的重要性与复杂性22

一、对法的本原的不同态度22

二、正确认识法的本原的重大意义(3)23

第二节经济基础——法的本原24

一、法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依据(3)

二、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内涵(3)25

三、法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2)27

第三节法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29

一、商品交换与法的产生:法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理由(4)29

二、商品经济与法的发展·罗马法的发展、特征(3)·东方奴隶制国家法的发展情况·封建社会下法的发展30

三、市场经济与法律体系的形成·法律发展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关系的结论(3)32

第四节法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33

一、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要实现的目标(5)·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3);促进作用(3);保障作用(3);制约作用(2);协调作用33

二、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4)35

第三章法的本质

第一节法的词源与词义38

一、“法”的中文词源二、“法”的西文词源40

二、法的词义41

第二节关于法的本质的不同观点42

一、中国古代的法观念礼法、儒法之争、德主刑辅、礼法结合42

二、西方法学流派关于法的本质的主要观点·自然法观念:古代、中世纪、近代·实证主义: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法与道德分离)、社会学法学(法作为社会控制工具)·自然法学派与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争论——以逻辑、事实、价值作为分析法的本质的综合法学派的形成51

第三节当代中国关于法的本质特征的基本观点51

一、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基本哲学立场: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立场对法的本质问题的影响(3)51

二、当代中国法理学对法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创制方式3)的社会规范;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义务关系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社会规范(内涵3) 55

三、当代中国法理学对法的本质认识:法的第一层次本质:国家意志性;法的第二层次本质:阶级意志性(例外3);法的最终本质:物质制约性(相对性表现3)·法律定义59

第四章法的要素

第一节法律规则60

一、法的要素的概念、构成: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技术性事项60

二、法律规则释义、作用、特征(3)61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传统观点:假定、处理、制裁·传统观点存在的问题(3)·本书: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62

四、法律规则的分类:强制性与任意性;授权性、义务性和权义复合;调整性与构成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规范性与解释性63

第二节法律原则65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重要性(65、66)·法律原则与规则相较的特点(3)65

二、法律原则的分类:1、基本、具体2、宪法、民法、刑法3、政策性(特点3)、公理性原则66

三、法律原则的表现形式(4) ·适用:法律原则可以直接适用67

第三节法律概念及技术性事项67

一、法律概念的重要性(4)68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68

三、法律概念的特征(3);对使用和确定法律概念的要求(3)69

四、技术性事项·涉及的内容:生效的时间(3);溯及力问题(5);法律解释权问题;宪法中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的规定69

第二编发展论

第五章法律发展概论

第一节法律发展的概念与特征71

一、法律发展概念·具体内容(4)71

二、法律发展的特征:从纵向关联看、法律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从横向对照上讲、法律发展是法的地方性与全球性的统一(2);法律发展是非平衡性(时间、内容差异)与平衡性(表现)的统一75

第二节法律发展的过程77

一、法律发展过程的种种解说1、旧中国及日本学者的观点2、西方学者关于法律发展过程的学说77

二、当代中国法理学对法律发展过程的解释:法的历史类型划分方法——与其他划分方法的区别(2)79

第三节法律发展的依据79

一、非法律因素(3)

二、法律因素:法律方法的发展;法律形式的发展(4);法律技术的发展81

第六章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法的起源84

一、原始社会的习惯规范·特点(4)

二、法的起源及与原始习惯的区别1、法起源的基本过程(3) 2、法与原始社会习惯的区别(5)87

三、法起源的一般规律(4)87

第二节古代法89

一、奴隶制法·特征(4)

二、封建制法·特征(4)90

三、东、西方古代法比较(5):内容、体系、渊源、价值取向、发展、92

第三节近、现代资本主义法94

一、近代资本主义法1、产生2、特征(3)3、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大陆法系(特征5);英美法系(特征3) ·两大法系的区别:渊源、法典编纂、判案依据、法官作用、司法组织与对程序法的重视·共同之处99

二、现代资本主义法的发展体现(5,其中全球化趋势变现有三)101

第四节当代中国法101

一、当代中国法的产生(条件)(3)

二、基本特征(6)

三、发展·发展阶段:奠定时期、曲折发展时期、繁荣时期104

第七章法律发展的路径

第一节法的废除与继承106

一、法的继承与废除的含义·新法需要继承旧法的原因(3)

二、法的废除与继承的范围与原则·范围:执行社会功能的法可继承、执行阶级功能的法需废除;人类关于法的知识(具体形式4)可继承——从宏观层面来看、废除的范围是旧法的整体效力,从微观层面来看,那些明显反映剥削阶级意图,不适合当今社会经济条件的法都属废除之列108

三、建国初期废除“六法全书”评述·建国后对“六法全书”的评判(4)·对这一批判的评价:整体上是正当的(理由2) ·批判和废除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法律的知识、法律的社会性、法律作为社会治理手段的工具理性等内容是不应废除的;而且废除之后我国又进入了教条化的模仿苏联法时期113

第二节法的移植与创新113

一、何谓法的移植、法的创新116

二、法的创新的路径:复兴旧法律(可行性、方法);法律移植(理由);创造新制度(方法)121

三、1、法的移植的原则:兼容性原则(2);优选原则2、法的移植范围(3)121

第三节法的稳定与变革122

一、何谓法的稳定、法的变革

二、法的稳定的原则与要求123

三、法的变革的原因与方法1、原因:最终的原因为社会的变迁;中国是通过“变法”推动社会变迁2、变革的方法:政府推动型的法律变革(特点);社会演进型的法律变革(特点)·中国走上了政府推进型的法律变革道路的原因·为使法治从传统走向现代,需要的转变(4)124

第三编价值论

第八章法的价值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法的价值的概念127

一、价值的含义

二、法的价值的不同学说及其概念1、西方:对法的价值持肯定态度(自然法学派);对法的价值持否定态度(纯粹法学派、现实主义法学派) 2、我国:作用说、需要说、积极意义说、关系说·综合起来有一个共识,两个分歧3、法的价值的定义、外延(3)130

三、法的价值构成1、法的价值的主体·主体范围的发展(2) 2、法的价值的客体

3、法的价值的内容·法对人类生活的效应(3)133

第二节法的价值的特征、功能与分类133

一、法的价值的特征1、主观性(3)和客观性(2) 2、多元性和社会性3、层次性和间接性3、绝对性和相对性135

二、法的价值的功能1、对法学理论研究的功能2、对法律运行的功能(4)136

三、法的价值的分类:1、群体法律价值与个人法律价值·两者的关系2、法律的正价值、无价值(产生的原因3)与负价值3、目的性法律价值和工具性法律价值4、实质性法律价值和非实质性法律价值·两者的关系139

第三节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139

一、法的价值冲突的表现:1、秩序与正义的冲突2、自由与平等的冲突3、自由与秩序的冲突141

二、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因:逻辑原因;主体原因;法律文化原因142

三、法的价值冲突的整合1、历史上价值冲突整合的原则:功利主义原则(优点、缺点2);等级体系原则(优缺点) 2、价值整合的原则:社会、动态、优位、平衡144

四、法的价值冲突的整合方式(4)144

第九章人权——法的终极价值

第一节人权的基本含义147

一、对“人权”一词的不同解说:西方学者对人权的界定;马克思对人权的界定(3);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国际领域对人权的发展149

二、人权的定义与构造1、从内涵上讲:资格、自由、利益、正当或正义、主张或要求

2、从外延上讲:广义人权、中义人权;狭义人权

3、从系统论上讲:人权的主体、人权的渊源、人权的对象、人权的内容150

第二节人权的渊源与性质(参照笔记)

·人类形成的人权学说: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权利说;分析法学派的法定权利说;社会学法学派的学说

一、逻辑假定的复归——个人自由或自治152

二、超越政治交易或社会利益——正义·罗尔斯对正义的界定:《正义论》中的界定;后来的发展和修正154

三、边际限制与资格正义——最小国家理论·诺锡克的论证(3)156

四、个人作为道德的存在——权利与原则法学·德沃金的论述(3)157

五、对现代性的克服——后现代主义·关于人权渊源的思想(4)·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批判法学;女性主义法学;批判种族法学;法律与文学161

六、评价与结论1、上述观点的价值、局限性(3) 2、科学合理的人权渊源理论应当反映的人权的特征:1、人权是普遍性与相对性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权的普遍性、人权的相对性(表现2)的关系2、人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连为一体的结果:人权反映和满足了人实现其自然属性的要求;人权产生于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权利决定于社会的经济结构(3)、人权的本质受制于文化的发展(3)3、人权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互关联的体现·人权的主观性、人权的客观性的相互关系166

第三节人权的分类166

1、从地位和价值来看,人权可以分为基本人权和非基本人权·衡量一项人权是否是基本人权的标准(4) ·基本人权的种类—学者观点(5)、本书观点—生存权、发展权

·非基本人权的特征(3)

2、从作用来看、可分为消极人权、积极人权和社会连带人权(第一代人权、第二代人权、第三代人权)·消极人权的特征(3)·积极人权的特征(4)·社会连带权中连带性表现168

3、从存在形式上看,可分为应然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法定人权的特征(4) ·三者的联系(2)、区别(3)170

4、从主体的数量上看,可分为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170

5、从人权的属性上看,可分为一般主体的人权和特殊主体的人权

6、从权利的内容上看,可分为公民权利、政治权力和经济社会文化

第四节人权与法律的相互关系171

一、人权和法律相互结合的历程(人权法演化与发展的过程)

1、人权法萌芽时期

2、人权法发展时期(特征2)

3、全球化时期

二、人权法律化的内在根据(3)172

三、法对人权的作用(5,其中依法实现权利救济方式有3,结果有2)174

第十章正义——法的核心价值(参照笔记)

第一节正义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古代法哲学时期1、神话法哲学的正义观2、从神话到逻各斯3、智者派和雅典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4、斯多葛学派和古罗马(西塞罗)法哲学时期的正义观179

二、中世纪法哲学中的正义观1、早期基督教法哲学的正义观(奥古斯丁) 2、托马斯的正义理论(3)3、中世纪唯名论者的正义观180

三、近代法哲学中的正义观1、理性主义的正义观(笛卡尔) 2、批判主义的正义观(康德)3、历史主义的正义观(萨维尼、科特、斯宾塞)4、功利主义的正义观5、实证主义的正义观(奥斯丁)183

第二节正义理论的当代概览183

一、凯尔森的相对正义论

二、卢曼的程序正义论

三、佩雷尔曼的形式正义论·将流行的正义观念区分为6种、概括了人们对待正义概念的3种态度186

四、拉德布鲁赫的广义正义论·人们在正义问题上的态度:个人主义、非个人主义、超个人主义·法的价值为:正义、功效、确定性·之所以称为广义正义是因为内涵:平等观;目的观;功能观187

五、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社会正义的两项基本原则和内容:第一项原则(最大的均等自由原则):每个人都享有和其他所有的人同样自由相容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的平等权利第二项原则(差异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将以下列各项原则安排——它们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它们与职位相连,而职位对所有人都开放188

六、诺锡克的资格正义论·原则(3)·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判:社会合作、原始状态、天赋分配189

七、哈耶克的社会正义论:反对极权主义、反对社会正义、反对积极正义、提倡消极正义、强调规则的正义189

八、赫费的政治正义论·批判了法和国家实证主义的正义观和无证无主义正义观,提出了力求中庸之道的正义观以语义分析为特色,区别了四种不同的正义:行为正义、个人的思想正义、制度的单面正义和制度的总体正义190

第三节正义——法的价值内核190

正义是法促进的的核心价值;也是法本身的价值

正义统领着法的各项价值

一、正义与自由维护和保障自由。对自由加以正当限制,化解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191

二、正义与平等:正义不意味着绝对无差别的平等,追求的是在感情上达到以正义为支点的认同式平等,平等本身也具有一些最低限度的正义要求(法律平等,形式平等)192

三、正义与安全法律的正义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安全价值是否得到充分实现

四、正义与公共福利·公共福利是什么(3) ·公共福利是正义统领其他价值的准绳,公共福利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正义概念的代用语193

第四节法——正义的基石奠定194

一、自然法:正义的最低标准(3) ·自然法与正义关系密切,但非同义词,二者是包容关系,正义是自然法的母体,自然法是正义的最低标准195

二、实在法:正义的交叉实现交叉部分即为“良法”,良法是对自然法这种最低正义的具体贯彻,也是对正义基石的稳固奠定。良法对实现正义的功用:立法上、执法上、司法上197

第十一章秩序和自由

第一节秩序198

一、1、秩序的概念·秩序观的种类:a、以历史阶段为线索,可将秩序划分为:等级结构秩序观;自由、平等的秩序观;“社会本位”秩序观;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内容3)b、以定义的内容为线索,法律秩序的定义有3种2、秩序的特性:科恩的观点(5),本书

3、秩序的要求(3)

4、秩序与正义、安全的关系205

二、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1、秩序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生存和发展的条件2、是法律的基础价值——理由(3)3、秩序促进了社会改革:法律秩序促进社会改革的发展(先导、基地);法律秩序克制社会改革的震荡208

三、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1、维护阶级统治秩序2、维护权力运行秩序3、维护经济秩序(4)4、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214

第二节自由214

一、(一)、自由观的历史发展:1、西方自由理论的发展:a、古希腊早期赫拉克利特的客观必然性观点、苏格拉底的人的自主观点、亚里士多德的人本自由观点、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自由、斯多葛学派的禁欲主义自由观b、古罗马时期c、中世纪d、欧洲封建社会后期的争取人的自由权利e、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自由观f、资本主义革命前到启蒙运动时期:培根的服从自然规律才有自由的观点、霍布斯的将自由放到社会领域探讨的观点、洛克的自由观、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观、卢梭的激进自由思想g、为了纠正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自由思想的不足,德国古典哲学家提出了辩证自由学说217

2、现代西方的自由理论:存在主义理论——人与自由是同一的,人注定是自由的。代表人物为萨特,自由观的主要内容(4);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由观——代表人物为弗洛姆和马尔库塞。主要内容(3);新托马斯主义的宗教哲学的自由观219

3、中国自由思想的发展:孔子的人生历程观、孟子的天人合一、老子的无为、庄子的无己、荀子的知天命而用之、董仲舒的纲常自由观、王夫之的发展自由观、黄宗羲的政治自由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自由观、马克思的自由观在中国的传播220

(二)自由的概念1、哲学范畴的自由概念(2)2、政治学和社会学范畴的自由概念3、法学范畴的自由概念·法律自由的定义——具体内容(4)223

二、法律应以自由为目的1、自由对于人的价值意义: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具体为(3)2、法律应以自由为目的(3)226

三、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1、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原因(2)、如何保障(2) 2、法律确定自由的范围:洛克、孟德斯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论述3、法律保证自由的实现(4)228 四、自由的法律调控1、自由与平等的冲突:理论是自由和平等是不矛盾的;实践中又是矛盾的,以言论自由和机会均等为例——国家调控成为必要2、自由与秩序的冲突:强调自由高于秩序的主张(3);强调秩序高于自由的主张(3)3、自由的法律调控:调控范围(确定时要考虑的因素4)、调控原则(目的原则、适当原则2、利害原则)、调控手段(确认、保护、制裁) 4、法律对自由的限制:霍布斯的限制理论(国法限制)、洛克(自然法限制自然自由、立法权支配社会自由)、罗伯斯庇尔(正义、他人权利、自然)、康德、黑格尔、密尔(2)·在应然层面上,法律只能为了自由而限制自由,在限制自由时应考虑的问题(4)236

第十二章公平与效率

第一节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一、公平的含义

二、公平的分类:形式上的划分;实质上的划分: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结果公平241

三、效率的含义242

第二节公平与法的关系

一、实现公平是法的基本价值和重要任务之一

二、法律通过保证机会公平来实现公平

三、法律通过缩小贫富差距来实现公平

四、法律通过保护少数人权利来实现公平244

第三节效率与法的关系245

一、法律通过确立和保障市场经济制度来保证经济效率

二、法律通过解决市场失灵来提高经济效率

三、法律的可确定性为经济效率提供了动力

四、法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率

五、法律通过确定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率

六、法律运行领域的效率问题:1、提高立法的效率2、提高司法和执法的效率(5)250

第四节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整合250

一、经济运行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协调:走第三条道路

二、法律运行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协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253

第四编范畴论

第十三章权利与义务257

第一节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一、(一)1、权利的含义:·不同的主张——利益说、自由说、资格说、可能说、法力说·庞德认为人们在使用权利一词时包含6种含义259·本书对法律权利的定义——具体内容(3)2、权利的分类:·西方学者(4)·我国(4) 260(二)1、义务的含义: ·学说:规范说、负担说、责任说·本说对法律义务的定义2、分类262

二、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1、我国学者的观点(5,法权本位论6)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立法上的对立统一(2);功能上的相互制约和补充264

三、1、权利的界限——产生的原因(3) 权利界限的体现(3) 2、权利的保障——依赖的社会条件:政治、经济265

第二节权利与权力265

一、权力的含义1、不同学说:力量说、能力说、控制说、关系说2、权利的含义:广义、狭义·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5)266

二、权利与权力的关系(3)266

三、认真对待权利1、为什么2、怎样对待:国家对待权利问题上(3);对于权利人而言(2)268

四、辩证地看待权力(3)268

第三节义务与责任269

一、义务与责任的联系1、法律责任含义的主张(3)2、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联系、区别(4)269

二、法律责任的分类:违宪责任;刑事责任(要件5、制裁方式2);行政责任(要件5);民事责任270

三、履行法律责任的保障(3)271

第十四章法治与人治273

第一节治国方略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历史上的治国方略:德治(3);礼治;法治275

二、西方国家的治国方略:贤人治国理论;法治思想:古典法治理论、近代法治理论(哈林顿的分权思想;洛克的法治原则3、限制立法权4;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现代法治理论(富勒的法治原则8;诺伊曼)278

三、发展中国家的治国方略278

第二节法治的概念278

一、法治的科学含义280

二、1、法治的基本精神:良法之治;法律之上;权利本位2、法治的基本条件——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原因4);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原因4);文化条件:理性文化282

三、法治与人治的比较:经济基础、价值目标、文明程度不同283

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83

一、道路选择:坚持依法治国,吸收大陆法系的建构理性主义法治模式的理念和英美法系经验理性主义中人们对法律普遍信仰的传统。同时注重本国自身传统资源与特点284

二、建设法治国家的人文基础:1、西方社会的法治人文基础: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2、中国的以人为本的传统3、如何建立:敢于分享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

财富——法治人文精神;改造和发展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286

三、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转变(3)287

第十五章良法与恶法

第一节西方国家历史上的良法与恶法之争289

一、西方国家古代的良法理论(亚里士多德3);中世纪的良法理论;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良法观点(5)290

二、分析法学派的“恶法亦法”论:奥斯丁——理由(3)291

三、审判纳粹战犯中的“良法”与“恶法”之辩291

四、新分析法学“恶法亦法”的理论观点:哈特,主要观点(5),共同特征292

五、新自然法学派“恶法非法”的理论观点:富勒的程序自然法,实体自然法;罗尔斯的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正义即表现为法治原则;德沃金·新自然法学派与古典自然法学派良法理论的区别(2)293 ·良法之“良”的含义:体现某种伦理道德价值;包括良好的价值标准、形式标准、程序标准294

第二节良法的标准294

一、良法的价值标准1、“正义”是良法的核心价值标准(正义的内涵6)2、“秩序”是良法的基本价值标准——原因(3),我国建构社会主义法治秩序需注意的问题(2)3、“效率”是良法的重要价值标准297

二、良法的形式标准·何为法律形式·法律形式与法律内容的关系·法律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的体现(3)1、法的形式合理:形式合理的原则(6)2、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的基本要求(4)300

三、良法的程序标准:1、立法程序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意义(3),立法程序的基本原则:自然正义、民主、公开(3)、法制2、行政程序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体现(5)3、司法程序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体现—司法独立(2)、司法中立、司法公开(3)305 4、法律监督程序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法律监督程序设立应注意的问题(4)306

第三节依法治国实质上是良法治国307

一、良法理论是人类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依法治国必须是良法治国

三、良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良法问题的内容:立法、执法、司法、与全体公民密切相关309

第十六章法律意识与法律秩序

第一节法律意识311

一、法律意识的含义(3)

二、法律意识的结构·组合方式的分类:1、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两者的联系2、从人类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来看——法律认知、法律评价、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信仰·各要素在法律意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314 三、法律意识的分类1、从意识主体的角度: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2、根据政治社会意义和法律制度的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不占统治地位的3、根据主体职业的不同:职业法律意识、群众法律意识4、根据法律意识中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大小比例:适合性法律意识、盲从型法律意识和反抗型法律意识316

第二节法律秩序316

一、法律秩序的重要性(4)

二、1、法律秩序的含义:·何为秩序(4) ·何为法律秩序——学界观点:等同说、状态说、结果说2、法律秩序的基本特征(3) 320

三、法律秩序保障的实现途径: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自觉守法322

第三节法律意识与法律秩序的关系323

一、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法律秩序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法律秩序是法律意识转化现实状态的标志

三、法律意识与法律秩序的统一性与复杂性324

第十七章法律行为与法律后果

第一节法律行为的概念326

一、法律行为概念释义1、民法学中的民事法律行为2、刑法学中的犯罪行为3、行政法学中的行政行为4、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特点(2)331

二、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2、主观要件:精神状态、行为意识3、客观要件:外在行动(3)、行为方式、行为结果4、客体要件:一般意义上的、特殊意义上的333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1、主体:个人的、社会组织的、国家机关的2、意思表示形式:单方的、双方的、多方的3、行为的表现方式:积极的、消极的4、成立的法律依据的性质:公法行为、私法行为5、成立是否需要特殊形式:要式、非要式6、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合法、违法335

第二节法律行为与法律后果的关系335

一、法律后果是法的客观要求(4)

二、法律行为与法律后果的复杂关系:合法的法律行为引起积极的法律后果;违法的法律行为引起消极的法律后果(无效、被撤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39

第五编运行论

第十八章立法

第一节立法概述340

一、立法的概念

二、立法的特征:国家性、法定性、程序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专门性341

三、立法的形式和分类1、行为方式:法的创制、法的认可、法的修改、法的废止2、机关的性质:国家立法机关立法、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授权立法343

四、立法的历史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发展:起步、初创、扭曲、复兴344

第二节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立法的指导思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立法的基本原则1、法治原则:合宪性、法定性、程序性2、民主原则(2) 3、科学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3);在保持法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及时进行立、改、废的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3);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遇见相结合的原则(3)353

第三节立法体制353

一、立法体制的概念、构成要素(3)、类型(5)

二、立法体制比较分析1、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划分·我国的权限划分标准(3) 2、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划分·划分模式:集权、集权为主结核分权、分权为主结合集权

三、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一元、两级、多层次1、中央一级:全国人代会及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及其所属部门2、地方一级: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4);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我国实行上述立法体制的原因(3)357

第四节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357

一、立法程序的概念:广义、狭义·特征:专门性、法定性、确定性·与立法活动程序(准备、论证、完善)的区别·立法程序的步骤(4)358

二、我国现行的立法程序1、法律案的提出·法律议案与立法建议、法律草案的区别·享有立法提案权的主体(2)2、法律草案的审议·审议阶段(2) ·审议内容(4)·审议程序3、法律草案的通过:通过方式4、法律的公布:公布主体361

三、立法技术·作用和意义(4) ·分类(4)1、立法预测技术·作用(2) ·步骤(4)

2、立法规划技术·作用(6)·遵循的原则(3)·方法与步骤(4)

3、立法表达技术·分类(4) ·具体内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达技术(2);法律规范的表达技术(概括、普适、明确);立法语言的运用(要求:准确、严谨、简洁)364

第十九章法律体系362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含义和特点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2) ·与法系、立法体系的区别(3)367

二、法律体系的特征:客观(2)性、统一性、稳定性(2)368

第二节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368

一、法律部门的含义·内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369

二、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法律的调整对象是基本标准;调整方法是重要标准370

三、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目的原则、规范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开放原则·各法律部门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第三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宪法部门包括其他一些较低层次的附属法律部门: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国籍法和其他的公民权利法374

二、行政法

三、民法

四、经济法(组成4)

五、劳动及社会保障法

六、环境资源法

七、刑法

八、诉讼法

九、军事法(单列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原因3)

我国在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任务:要求整个法律体系及各个法律部门都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加强适应市场经济的、直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方面的立法(5)378

第二十章执法

第一节执法的概念与原则

一、法的实施与执行的概念

1、法的实施·内容(2)、方式(执法、司法、守法)、意义(3)

2、执法的概念:广义、狭义·特点:主体的单一性和国家代表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服务性、强制性383

二、执法的分类:依职权、依申请;羁束性、裁量性;自为的、授权的、委托的;作为的、不作为的384

第二节执法的原则384

一、合法性原则·内容(3)

二、合理性原则·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情况(3)

三、效率原则·要求(3)

四、应急性原则386

第三节执法的体系386

一、政府执法·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法情形(5)

二、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国务院部门委(职权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职权2) ·派出机关387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特点(2)·类型(6)388

四、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特点(4)·成立受委托组织的条件(3)389

行政机关委托公民个人的执法

第二十一章司法391

要使司法体现和实现公平、正义需要的工作:首先,坚持司法法治、司法独立和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错案国家赔偿等原则。其次,要明确中国司法改革应正确处理的3个关系391 第一节司法的概念391

一、法的适用与司法的概念·广义的法律适用(2)、狭义的法律适用=司法·司法的构成元素(3)392

二、司法的特征:启动的被动性;运作的中立性;程序的正当性(体现:平等、参与、和平、可理解、及时、自治);裁判的权威性(得以成立的原因5)393

三、(一)司法的原则:1、平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3)——贯彻要求(3) 2、司法法治原则:以事实为根据(需注意的问题4);以法律为准绳(需注意的问题2)3、司法独立: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基本含义(3)、实行司法独立原则的意义(3)对司法独立的限制——对司法权的监督(表现4)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确立理由和意义(3)、坚持此原则应注意的问题(4)

(二)司法的要求1、准确(3)2、合法:主体、程序、权限3、及时(2)399 第二节司法程序399

一、法律程序的含义·历史发展:中国古代;古罗马;普通法系国家英国正当法律程序的确立;大陆法系国家正当法律程序的确立400

二、法律程序的价值(5)401

第三节中国司法体制的改革

一、中国现行的司法体制·法院行使审判权、检察院行使检察权,两者都受权力机关的监督,法官审理案件受法院内部运行机制和来自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1、中国现行司法体制的构成: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2、司法体制的地位403

二、(一)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地方司法机关对地方放党委、地方政府和人大的某种客观依附性,导致部分司法权的地方化,并影响国家法治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党的传统领导方式对司法工作的不利影响(3) 2、在许多地方由于制约和监督司法机关的操作规程的匮乏,对司法机关进行制约和监督乏力或偏斜(3)3、就司法机关内部而言,体制本身缺陷使其有些监督显得苍白无力(3)·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2)·检查监督存在的问题(3) 4、从司法机关的管理体制、工作程序到人权组成,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存在不足(4)

(二)改革的思路(8):司法主权原则;司法统一原则;司法独立原则(3);司法制约原则(3);司法民主原则(内涵5);司法便民原则(组织、活动、程序);司法求是原则(3);经济效率原则(2)409

(三)司法改革的具体措施:1、坚持党的领导·原因·方式(3) 2、完善以人大及其党委会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督为核心的多层次外部监督系统:上级人大监督下级司法机关;修改人大地方组织法,改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任免方式;规范人大对个案的监督(3);发展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3、深化司法机关改革,强化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和协作(5) 4、在加强法院内部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审级监督。克服下级法院在审案过程中请示上级法院的

做法,确保审判权独立5、完善检察机关对法院的监督职能,使其能依法行使职权,从法律上规定正确抗诉的法律效力,建立自侦权制度。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2)411 (四)改革司法机关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3),改革目前司法系统的人事制度和财政体制

(五)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完善法官制度·司法改革对司法人员的要求(5)

(六)遏制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和改革成功412

三、司法考试·世界各国司法考试特点(4)

第二十二章法律监督415

第一节法律监督的概念

一、1、法律监督的含义:广义、狭义2、法律监督的特征:主体、客体、内容417

二、法律监督的意义1、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保证(3)2、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418

三、原则: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3);以社会制约权力419

第二节中国法律监督体系420

一、国家监督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构成要素:主体、客体(3)、内容(5)和方式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一般行政监督;专门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行政复议3、行政监管4、国际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审判机关(内部、对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机关) 424

二、社会监督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 2、社会组织的监督3、人民群众的监督4、新闻舆论的监督(优缺点)426

第二十三章法律解释

第一节法律解释的一般理论428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1、学者对法律解释含义的界定(4)——特点(4) ·本书对法律解释的定义430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1、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特征,不是针对具体的人或事物作出的规定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无论多么完备的成文法都无法穷尽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3、成文法具有不确定性(5)432

三、法律解释的原则(3)432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1、基本方法:考古学的方法——从立法者的视角(受到的质疑3);平义方法——从法律文本角度(质疑3);自由探寻方法——从法律解释者的角度(质疑2) 2、特殊方法:波斯纳的交谈合理理论;语境解释或体系解释437

第二节中国法律解释体制437

一、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体制(一)、关于法律解释体制的规定:以全国人大为主导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4) ·我国法律解释具有多元性特点: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439

(二)立法解释1、特点(3) 2立法解释的主体(2) 3、现状439

(三)司法解释1、特点(3) 2、主体(3) 3、现状(解释内容的范围4)

(四)行政解释1、特征:国务院承担两种法律解释任务2、主体(3) 3、现状441

二、现行法律解释体制的特点: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导的各机关分工配合;法律解释被单列为一种权力;由最高立法机关和法律实施机关行使法律解释权(表现3)·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制度表达同具体的实践存在的冲突问题(2)442

三、对现行法律解释体制的反思1、存在的问题:立法解释在实践中的缺失(原因3);司法解释的法律定位与实际反差巨大(表现2);行政解释的法律定位不明(对解释自己指定

的法规的解释权问题、与立法权的关系上、与司法权的关系上)2、现行法律解释体制的完善:从观念上更新对法律解释的态度(3);从制度上确立以司法解释为主导的解释体制(2) 3、从实践中寻求法律解释的方法与艺术447

第六编关联论

第二十四章法与民主

第一节民主的概念450

一、1、民主的含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3)2、民主的分类:直接民主、间接民主;经济文化民主、政治民主;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民主3、原则:多数原则、少数原则、程序原则(2)453

二、民主的历史发展1、在西方的历史发展2、在中国的历史发展455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7)—总体阶段456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联系;区别(4)457

第二节法与民主的关系458

一、法与民主的辩证统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1、法与民主相结合的完整形态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建立的,其特征为(3)2、我国民主与法的关系表现为民主与法制,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表现为(8)3、民主与法制是相互联系的,但民主与法有一个发展的历史进程。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最优的民主与法的关系(3)460

二、民主是现代发的前提和基础——原因(4)461

三、现代法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原因(3) ·民主与现代法的总体关系462

四、民主法制化与法制民主化1、民主法制化·内容(3)2、法制民主化·内容(4)463

第二十五章法律与道德

第一节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经久不衰的问题464

一、“二战”以前西方法学中有关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观点·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有关道德含义问题的论战(3)465 1、自然法学派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观点(2)、局限性(3)2、分析实证法学派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观点、局限性3、社会法学派的观点469

二、“二战”后围绕法与道德关系的的重大事件和几次论战1、新自然法学派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观点:富勒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观点(2)、法律的内在道德的要求(8);德沃金的观点(2) 2、新分析实证法学派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观点:哈特(3);拉兹3、美国法学家波斯纳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观点:反对德沃金、罗尔斯的观点—理由(3),他提出了“司法实用主义理论”—内涵472

第二节法律与道德关系473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1、任何法律制度都体现了一定的道德伦理精神·为了抵制恶法的出现,联合国和各国采取的措施:立法程序制度、违宪审查制度、国际人权制度2、任何法律制度都必须与当时当地的社会道德保持某种程度的和谐与一致·各国为了弥补立法超前性的措施(3)3、法律制度不仅仅是由法规则组成,还包括了一些法律原则,这些法律原则正是道德价值理念在法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4、法律制度的正确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群体的职业伦理水准—原因476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4) ·严格区分法律与道德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原因(3)478

三、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1、社会主义法律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促进作用:法律规范体现道德要求,法律实施维护道德风尚(2);法制建设传播道德观念

2、社会主义道德对法制建设的影响与作用:树立公平正义的良法理念(2),为我国立法与法律实施提供正确的伦理价值标准;培育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道德对法律实施的影响2);培育法官、检察官与公务员等国家公职人员的职业伦理,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到的保障(意义2);培养公民道德,构筑法治国家的社会道德基础484

第二十二章法与政策

第一节政策的概念487

一、政策的含义、构成要素(3)、分类:国家、政党;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长期、短期、临时488

二、执政党政策的特征(3)488

第二节当代中国法与共产党的政策489

一、当代中国法与共产党政策关系的历史发展: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如何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同法律的关系:防止对立论;防止等同论(危害3)490

二、当代中国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1、党的政策对当代中国法的作用:指导法律建设的各环节;对法的适用提供指导(2)2、当代中国法对党的政策的作用491

三、当代中国法与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1、一致性2、区别(5)492

四、依法治国与执政党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1、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建国初期党的执政方式的过渡性与民主性;1957-1976年期间执政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执政方式的新思路和新发展(3)2、党的执政方式在依法治国中转变的必然性(3)3、依法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的统一性:在依法治国的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为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原因3) 4、党的执政方式的发展和进步:邓小平、江泽民这一傻逼对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论述·十五大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确立原因:依法治国是近现代法制文明所确立的一条公理;选择依法治国方略,是我党在总结之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依法治国具有最高权威非人格化的特点,这对于共党来说有重大意义(4)502

第二七章法与政治文明

第一节法与政治文明的一般关系504

一、发是文明的产物、标志和保障

二、文明是法的物质基础、思想先导和前提条件505

第二节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506

一、政治文明的有机构成1、马克思的观点(3) 2、本书:文明的政治思想(以人为本3)是整个政治文明的先导;政治文明的载体是制度,文明的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关机那要素;文明的政治秩序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因素;文明的政治目的是政治文明的必备要素和价值追求509

二、法治与政治文明的一致性(4);差异性(3)·一致性与差异性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510

三、社会主义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1、政治文明发展的阶段: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征6),是一种初级形态(理由2);社会主义法治是高级阶段(理由5)511

第三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512

一、依法治国释义

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方式: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513

第二十八章法律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法律与科学技术概说515

一、科学技术的内涵及其演变

二、法律与科学技术的联系(3)

第二节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518

一、科学技术对人们的法律意识的影响(3)

二、科学技术对法律内容及法律体系的影响(4)519

三、科学技术对法律运行的影响1、对立法工作的影响(3)2、对执法的推动(3)3、对司法的影响(3)4、对公民守法的作用522

四、科学技术对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影响(3)

五、科学技术对法律影响的局限性(3)525

第三节法律对科学技术的作用525

一、法律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4)

二、法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引导、组织和管理作用(3)

三、法律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利用和推广(3)

四、法律推动和协调国际科技合作

五、法律防范和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3)529

第四节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529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二、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的区别;密切联系(2)531

第二十九章法律与社会

第一节法与社会的概念阐述533

一、制度与社会:制度发端于社会;制度是将社会各组成部分联结成一个共同体的纽带

二、制度、法律与社会1、法律是一个制度,是对所有社会关系都起着统摄作用的核心制度2、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需要制度的调控3、制度对社会的协调与整合功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原因3)535

第二节法与社会的关联分析536

一、社会发展对法的作用1、法律产生于社会,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2、社会变迁推动法律变迁·法律变迁的历史类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法律变迁的动力机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原动力;经济模式的变革是法律变迁的内在驱动力;社会构成的变革是外在驱动力;文化观念的变革是契机和向导543

二、法对社会行为的调控·社会协调与社会整合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创新来实现和进行的法律对社会的整合表现在:行动整合(3);结构整合(法律作为结构整合的最优途径的原因2、整合方式2);价值整合54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