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集群BNT网络连接方案

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集群BNT网络连接方案
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集群BNT网络连接方案

IBM服务器

高性能计算集群(HPC)

网络连接方案

概述

本方案基于用户(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研究院)的应用需求,针对计算机高性能计算集群(HPC)系统,为各种不同的服务器配置选项提出了适合于HPC应用的网络连接模式。

目前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可选配的服务器分为两大类:

·刀片机箱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

在将这两类服务器用于HPC应用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器的高性能、不使运算节点之间的网络互连成为瓶颈,必须针对它们的硬件设计特性分别为它们配置专门的网络交换机并使用特定的网络连接拓扑。BNT公司的刀片交换机和机架式交换机就是这两类服务器集群网络连接的最佳选择。

注:BNT公司(Blade Network Technologies Ltd.)是各刀片服务器厂商(如IBM、HP、NEC、Fujitsi等)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长期为它们供应刀片服务器的高性能交换机模块,是业界最大的刀片交换机厂商;同时也是最早开发并向市场供应刀片式和机架式万兆以太网(10 GbE)交换机的厂商。

高性能计算集群是否能发挥出所有计算节点真正的性能,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对于节点之间的互连网络的设计:使用什么样的交换机以及用怎样的拓扑,把各个节点连接在一起。

本方案中提供了两种网络连接的模式,分别对应刀片式服务器集群的网络连接和机架式服务器集群的网络连接。这两种方案的设计原则是:

·全线速、低延迟、无阻塞的网络架构——实现HPC的基本保证

·低功耗、节能——符合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要求

·易于部署、易于管理、易于维护

BNT公司提供的这两种方案在处理节点间的网络互连时,充分发挥了BNT的刀片式和机架式交换机与各厂商的刀片机箱和机架天然配套的优势(BNT是它们的配套供应商),避免了采用昂贵的机柜式核心交换机来做节点之间的网络户连,这

样就做到了在保证网络连接性能不低于甚至还高于核心交换机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集群的网络连接成本。

一.刀片服务器集群的网络连接

这一方案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刀片机箱配置两个带有万兆上联的BNT刀片式交换模块;然后每5个刀片服务器机箱通过各自的万兆上联汇聚到一台BNT的全万兆交换机,共两组10个刀片服务器机箱;再将两台全万兆交换机通过Trunking互联,从而实现所有节点之间的高效互连。

整个集群的连接拓扑示意图如下:

图中,刀片服务器上的BNT交换模块通过机箱的内部通道与机箱内所有刀片服务器上各自的两个千兆端口连接,无需外部网线连接;交换模块上配有3个万兆(SFP+)插槽,将其中两个万兆端口Trunking上连到BNT全万兆交换机,可实现服务器节点之间的“无阻塞(Non-Blocking)”连接。该交换模块功能参数的设置和管理,可以完全通过刀片机箱的控制管理软件来进行操作。

这一连接方案除了具有前面所说的全线速、低延迟、无阻塞、低功耗、节能等特点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大地改善了服务器集群网络缆线的部署、管理和维护,能减少85%以

上的网络缆线,而且绝大部分的缆线部署在机架内部就可完成。

二.机架服务器集群的网络连接

这一方案的设计思路是:将136个节点部署在4个机架中,每个机架中配置两台BNT的RackSwitch机架式千兆(万兆上连)交换机;另外再配置两台BNT全万兆交换机,通过“节点-> 千兆交换机-> 万兆交换机”的级连模式,实现所有节点之间的高效互连。

连接拓扑示意图如下:

图中,每台机架服务器上的两个千兆端口分别连接到各自机架中的两个千兆交换机上;每两个机架中的4台千兆交换机都通过各自的捆绑在一起的4个万兆上连端口连接到一台BNT 全万兆交换机;再把4个机架共两台全万兆交换机通过6个万兆端口捆绑的Trunking互相连接。

这一连接方案与集中式的核心交换式网络连接相比,也大大地改善了服务器集群网络缆线的部署、管理和维护,绝大部分的缆线部署在各个机架内部就可完成。

这一方案的实际机架连接示意图如下:

三.BNT方案的优势

BNT的10GbE万兆交换机和1-10GbE千兆交换机是BNT公司的最新产品,在设计上完全实现了全线速、无阻塞、低延时(经第三方机构测试,其延时是目前市场上万兆交换机产品中最低的),最适合HPC应用。

BNT提供的网络连接方案除了具有前面所说的全线速、低延迟、无阻塞、低功耗、节能等特点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大地改善了服务器集群网络缆线的部署、管理和维护。在传统的大型集群系统的配置中,网络线缆的部署、管理(特别是维护、维修)工作,是一件极其繁杂(甚至往往是令人生畏)的任务。而BNT的集群系统网络连接方案则为用户免除了这些烦恼:与集中式的核心交换式网络连接相比,BNT的网络连接方案能减少85%以上的网络缆线,而且绝大部分的缆线部署在机架内部就可完成。

另外,与集中式的核心交换式网络连接相比,BNT的网络连接方案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以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实现网络架构:各个机架或刀片机箱在网络连接上自成体系。这使得HPC集群具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当用户的计算集群需要调整计算节点时,任何调整、更换对于网络连接的影响都只限制在一个机架内;计算集群需要扩容时,可以机箱(或机架)为单位配置服务器节点,配置完成后再将机箱(机架)连入集群。

对于BNT的这两款千兆和万兆交换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除了在第三方权威测试机构的测试中获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结果以外,它们还是业界唯一连续获得“Going Green”绿色奖项的绿色、环保节能的交换机产品。

关于万兆上连BNT刀片交换模块和BNT全万兆交换机的详细技术参数,请见《附录》。

附录-1 BNT刀片交换模块(1/10 GbEM )技术参数

附录-2 BNT千兆交换机RackSwitch G8000技术参数

附录-3 BNT全万兆交换机RackSwitch G8124技术参数

高性能计算集群(HPC CLUSTER)

高性能计算集群(HPC CLUSTER) 1.1什么是高性能计算集群? 简单的说,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致力于开发超级计算机,研究并行算法和开发相关软件。 高性能集群主要用于处理复杂的计算问题,应用在需要大规模科学计算的环境中,如天气预报、石油勘探与油藏模拟、分子模拟、基因测序等。高性能集群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一般使用并行算法,把一个大的普通问题根据一定的规则分为许多小的子问题,在集群内的不同节点上进行计算,而这些小问题的处理结果,经过处理可合并为原问题的最终结果。由于这些小问题的计算一般是可以并行完成的,从而可以缩短问题的处理时间。 高性能集群在计算过程中,各节点是协同工作的,它们分别处理大问题的一部分,并在处理中根据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各节点的处理结果都是最终结果的一部分。高性能集群的处理能力与集群的规模成正比,是集群内各节点处理能力之和,但这种集群一般没有高可用性。 1.2 高性能计算分类 高性能计算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从并行任务间的关系角度来对高性能计算分类。 1.2.1 高吞吐计算(High-throughput Computing) 有一类高性能计算,可以把它分成若干可以并行的子任务,而且各个子任务彼此间没有什么关联。因为这种类型应用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海量数据上搜索某些特定模式,所以把这类计算称为高吞吐计算。所谓的Internet计算都属于这一类。按照Flynn的分类,高吞吐计算属于SIMD(Single Instruction/Multiple Data,单指令流-多数据流)的范畴。 1.2.2 分布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 另一类计算刚好和高吞吐计算相反,它们虽然可以给分成若干并行的子任务,但是子任务间联系很紧密,需要大量的数据交换。按照Flynn的分类,分布式的高性能计算属于MIMD (Multiple Instruction/Multiple Data,多指令流-多数据流)的范畴。 1.3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特点 可以采用现成的通用硬件设备或特殊应用的硬件设备,研制周期短; 可实现单一系统映像,即操作控制、IP登录点、文件结构、存储空间、I/O空间、作业管理系统等等的单一化; 高性能(因为CPU处理能力与磁盘均衡分布,用高速网络连接后具有并行吞吐能力); 高可用性,本身互为冗余节点,能够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服务,由于系统中包括了多个结点,当一个结点出现故障的时候,整个系统仍然能够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高可扩展性,在集群系统中可以动态地加入新的服务器和删除需要淘汰的服务器,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展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的需要; 安全性,天然的防火墙; 资源可充分利用,集群系统的每个结点都是相对独立的机器,当这些机器不提供服务或者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仍然能够被充分利用。而大型主机上更新下来的配件就难以被重新利用了。 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和传统的大型主机相比,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1.4 Linux高性能集群系统 当论及Linux高性能集群时,许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Beowulf。起初,Beowulf只是一个著名的科学计算集群系统。以后的很多集群都采用Beowulf类似的架构,所以,实际上,现在Beowulf已经成为一类广为接受的高性能集群的类型。尽管名称各异,很多集群系统都是Beowulf集群的衍生物。当然也存在有别于Beowulf的集群系统,COW和Mosix就是另两类著名的集群系统。 1.4.1 Beowulf集群 简单的说,Beowulf是一种能够将多台计算机用于并行计算的体系结构。通常Beowulf系统由通过以太网或其他网络连接的多个计算节点和管理节点构成。管理节点控制整个集群系统,同时为计算节点提供文件服务和对外的网络连接。它使用的是常见的硬件设备,象普通PC、以太网卡和集线器。它很少使用特别定制的硬件和特殊的设备。Beowulf集群的软件也是随处可见的,象Linux、PVM和MPI。 1.4.2 COW集群 象Beowulf一样,COW(Cluster Of Workstation)也是由最常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搭建而成。通常也是由一个控制节点和多个计算节点构成。

最新高性能计算平台设计方案模板

XXXX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XXXXX 2013年4月

目录 1 概述 (2) 1.1 背景概况 (2) 1.2 建设内容 (3) 1.3 设计原则 (3) 2 总体架构 (5) 3 高性能计算平台硬件系统 (6) 3.1 平台架构图 (6) 3.2 主要设备选型 (8) 3.3 Cluster集群系统 (9) 3.4 计算节点 (10) 3.5 管理节点 (10) 3.6 I/O存储节点 (11) 3.7 网络系统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管理网络 (12) 3.9 监控网络 (12) 3.10 存储系统 (12) 4 高性能计算平台软件系统 (13) 4.1 64位Linux操作系统 (13) 4.2 集群管理软件 (14) 4.3 作业调度系统 (14) 4.4 并行文件系统 (15) 4.5 集群并行计算环境 (15) 4.6 标准库函数 (16) 4.7 标准应用软件 (16) 5 项目经费预算 (17) 5.1 经费来源 (17) 5.2 经费支出预算 (17) 附页——高性能计算平台技术参数要求 (18)

1概述 1.1背景概况 20世纪后半期,全世界范围掀起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人类开始迈入后 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在信息经济时代,其先进生产力及科技发展的标志就是 计算技术。在这种先进生产力中高性能计算机(超级计算机)更是具有代表性。 时至今日,计算科学(尤其是高性能计算)已经与理论研究、实验科学相并列,成为现代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三种科研手段中,理论研究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发展科技提供指导,但科学 理论一般并不直接转化为实用的技术;实验科学一方面是验证理论、发展理论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实用技术,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计算科学的发展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只是在计算机这一强大的计算工具问世之前,计算只能利用人类的大脑和简单的工具,计算应用于科学研究有天然的局限性,限制了它作用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用科学计算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普及,逐渐走向成熟。科学计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实验科学,并能在很多情况下,完成实验科学所无法完成的研究工作。科学计算也直接服务于实用科技,并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机会。在许多情况下,或者理论模型过于复杂甚至尚未建立,或者实验费用过于昂贵甚至不允许进行,此时计算模拟就成为求解问题的唯一或主要手段了。 目前,高性能计算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a) 基础学科中深入的知识发现,问题规模的扩大和求解精度的增加需要更 高性能的计算资源。例如,计算立体力学、计算材料学、计算电磁学。 b) 多学科综合设计领域中大量多部门协同计算需要构建高性能的综合平 台。例如,汽车设计、船舶设计。 c) 基于仿真的工程科学结合传统工程领域的知识技术与高性能计算,提供 经济高效地设计与实践方法。例如,基于仿真的医学实践、数字城市模拟、核电、油田仿真工具、新材料开发、碰撞仿真技术、数字风洞。

LSF高性能分布运算解决方案

LSF高性能分布运算解决方案 一、系统组成 速度系统主要由IBM X3850 X5集群计算机、IBM X3650 M3 虚拟化服务器、Dell R5100图形工作站、存储系统组成。 IBM X3850 X5集群计算机:每个节点 4 颗CPU,每个 CPU 8核,主频 2.26GHz,节点内存 128GB。 IBM X3650 M3虚拟化服务器:每个节点 2 个 CPU,每个 CPU4核,主频 2.66GHz,节点内存 48GB。 Dell R5100图形工作站:每个节点包括 1个NVIDIA Quadro 6000 显示卡,主机CPU 主频为3.06 GHz,内存为 8GB,硬盘为 4*146GB。 存储系统:IBM DS5020 可用容量约为 12TB,由集群计算机、虚拟化服务器和图形工作站共享。 IBM X3850 X5计算集群运行用户的程序。 LSF高性能分布运算解决方案系统示意图 二、主要软件

1.操作系统:IBM X3850 X5集群计算机安装 64 位Windows2008 系统,IBM X3650 M3 安装Vmware ESX4.1系统,图形工作站安装64 位Windows2008 系统。 2.作业调度系统:Platform 公司的LSF。 3.应用软件:如表 1 所示。 名称厂家 LightTools ORA ZEMAX-EE Focus Software PADS ES Suite Ap SW Mentor Graphics Expedition PCB Pinnacle Mentor Graphics DxDesigner ExpPCB Bnd SW Mentor Graphics I/O Designer Ap SW Mentor Graphics Multi-FPGA Optimization Op S Mentor Graphics HyperLynx SI PI Bnd SW Mentor Graphics Questa Core VLOG Ap SW Mentor Graphics Precision RTL Plus Ap SW Mentor Graphics SystemVision 150 Ap SW Mentor Graphics FlowTHERM Parallel Ap SW Mentor Graphics Labview NI Code Composer Studio TI Quartus II Altera ISE Xilinx Vxworks Wind River Intel C++ Studio XE Intel MatLab及相关工具箱Mathworks Maple MapleSoft Oracle Oracle NX Mach 3 Product Design Siemens PLM Software ADAMS MSC

高性能计算集群项目采购需求

高性能计算集群项目采购需求 以下所有指标均为本项目所需设备的最小要求指标,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应至少大于或等于所提出的指标。系统整体为“交钥匙”工程,厂商需确保应标方案的完备性。 投标商在投标方案中须明确项目总价和设备分项报价。数量大于“1”的同类设备,如刀片计算节点,须明确每节点单价。 硬件集成度本项目是我校校级高算平台的组成部分,供应商提供的硬件及配件要求必须与现有相关硬件设备配套。相关系统集成工作由供应商负责完成。 刀片机箱供应商根据系统结构和刀片节点数量配置,要求电源模块满配,并提供足够的冗余。配置管理模块,支持基于网络的远程管理。配置交换模块,对外提供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2个外部万兆上行端口,配置相应数量的56Gb InfiniBand接口 刀片计算节点双路通用刀片计算节点60个,单节点配置2个CPU,Intel Xeon E5-2690v4(2.6GHz/14c);不少于8个内存插槽,内存64GB,主频≥2400;硬盘裸容量不小于200GB,提供企业级SAS或SSD 硬盘;每节点配置≥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56Gb InfiniBand 接口;满配冗余电源及风扇。 刀片计算节点(大内存)双路通用刀片计算节点5个,单节点配置2个CPU,Intel Xeon E5-2690v4;不少于8个内存插槽,内存128GB,主频≥2400;硬盘裸容量不小于200GB,提供企业级SAS或SSD硬盘;每节点配置≥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56Gb InfiniBand接口;满配冗余电源及风扇。 GPU节点2个双路机架GPU节点;每个节点2个Intel Xeon E5-2667 v4每节点2块NVIDIA Tesla K80GPU加速卡;采用DDR4 2400MHz ECC内存,每节点内存16GB*8=128GB;每节点SSD 或SAS硬盘≥300GB;每节点配置≥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56Gb/s InfiniBand接口;满配冗余电源及风扇。 数据存储节点机架式服务器2台,单台配置2颗Intel Xeon E5-2600v4系列CPU;配置32GB内存,最大支持192GB;配置300GB 2.5" 10Krpm

【高性能计算中心】 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设计方案

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设计方案

目录 1.1 总述 (3) 1.1.1 设计目标 (3) 1.1.2 需求分析 (3) 1.1.3 系统特点 (3) 1.1.4 高性能机房建设方案 (4) 1.2 空调系统 (6) 1.2.1 选型分析 (6) 1.2.2 空调配置 (6) 1.2.3 空调特点与优势 (7) 1.2.4 空调性能参数 (8) 1.3 机柜系统 (9) 1.3.1 机柜配置 (9) 1.3.2 机柜特点 (9) 1.3.3 机柜规格参数 (10) 1.4 机柜配电系统 (10) 1.4.1 配电模块配置 (10) 1.4.2 配电模块规格 (11) 1.5 行级监控系统 (11) 1.6 场地条件需求 (13) 1.6.1 摆放要求 (13) 1.6.2 机房环境 (13) 1.6.3 室外场地 (13) 1.6.4 UPS (14) 1.6.5 电源接入 (14) 1.6.6 接地 (14) 1.7 配置清单 (14) 2

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设计方案 1.1总述 1.1.1设计目标 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和稳定高效运行,需要一套可靠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保障,确保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效、稳定、可靠运行。 本方案提供一套易管理、易维护、便于扩展、高效节能的机柜级制冷、配电、布线及监控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高性能计算IT设备配套集成一站式服务。 1.1.2需求分析 本项目高性能计算中心IT设备总功耗不超过31KW,可用设备装机空间为126U。 根据IT设备功耗及装机空间需求,配置机柜、机柜行级空调、行级配电及监控系统,确保设备散热良好、气流组织有序、系统高效节能、易于控制管理。 1.1.3系统特点 本机房方案采用曙光云座C1000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机柜、空调、配电和监控四个子系统模块整合的一体化方案,做到给用户一个全面的、先进的、功能满足要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适应高性能计算应用对机房基础设施的节能性、扩展性、智能性及建设周期的新要求。 曙光云座C1000系统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3

高性能计算-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1 “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2016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启动“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在E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新型处理器结构、高速互连网络、整机基础架构、软件环境、面向应用的协同设计、大规模系统管控与容错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依托自主可控技术,研制适应应用需求的E级(百亿亿次左右)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在“十三五”末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研发一批重大关键领域/行业的高性能计算应用 精品资料

软件,建立适应不同行业的2—3个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中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性能计算应用生态环境。配合E级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研发,探索新型高性能计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建立具有世界一流资源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在我国科学研究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所取得的经验,促进我国计算服务业的产生和成长。 本专项围绕E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研发、高性能计算环境研发等三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20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即2016年—2020年。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启动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E级计算机总体技术及评测技术与系统,高性能应用软件研发与推广应用机制,重大行业高性能数值装置和应用软件,E级高性能应用软件编程框架及应用示范,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服务化机制与支撑体系,基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服务系统等 —2—

高性能计算集群(PC Cluster)用户指南

高性能计算集群(PC Cluster)用户指南 大气科学系应越 第二版2008-12 目录 -认识cluster -使用cluster -linux常用命令 -软件 -文件传输 第一章:认识cluster 1.什么是cluster系统 cluster一般由一台主机(master)和多台节点机(node)构成,是一种松散耦合的计算节点集合。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或应用程序的单一客户视图,同时提供接近容错机的故障恢复能力。通常cluster的每台机器通过相应的硬件及软件互连,每个群集节点都是运行其自己进程的独立服务器。这些进程可以彼此通信,对网络客户机来说就像是形成了一个单一系统,协同起来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系统资源和数据。cluster概念的提出在70年代主要是为了进行一些大运算量的科学计算。随着网络的发展,之后的cluster系统还被用作网络服务器,发挥其故障恢复和均衡负载的能力。 使用PC机构建cluster的好处在于开发成本低,而且由于每台节点机都是普通的PC机,在某一台机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方便的进行维护,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大气科学系的cluster系统,由16台64位的PC机组成。其中一台主机(master),15台节点机(node01~node15)。这16台机器每台有两个4核的CPU,也就是说每个节点上可以同时提供8个CPU。操作系统使用的是CentOS的Linux发行版。图1为大气科学系cluster目前的结构。其中console 和c0101~c0107是大气系早期的cluster系统,节点安装的是RedHat的Linux发行版,precluster曾经作为门户机,目前已经更新为CentOS的操作系统。 登录master的IP地址为162.105.245.3,这个地址由于物理大楼的IP变动比较频繁,所以可能会时不时改变,而precluster的IP地址162.105.245.238则比较稳定。这两个地址目前都可以从校外访问。 cluster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并行计算上。虽然单个节点的单CPU运算效率比普通的笔记本或是台式机都高很多,但是cluster当初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进行多CPU协同运算的,而不是仅仅为了提高单CPU的运算效率。所以我们鼓励用户在cluster上进行并行计算,而把一些单CPU也能解决的工作

高性能计算云平台解决方案

高性能计算云平台 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3) 1.1建设背景 (3) 1.2设计范围 (3) 1.3总体设计原则 (3) 2系统平台设计 (4) 2.1项目需求 (4) 2.2设计思想 (5) 2.3云存储系统方案 (6) 2.4系统优势和特点 (6) 2.5作业调度系统方案 (8) 3系统架构 (9) 3.1cStor系统基本组成 (9) 3.2cStor系统功能描述 (10) 3.3Jobkeeper系统基本组成 (17) 4系统安全性设计 (20) 4.1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20) 4.2云计算平台的多级信任保护 (21) 4.3基于多级信任保护的访问控制 (25) 4.4云平台安全审计 (28) 5工作机制 (31) 5.1数据写入机制 (31) 5.2数据读出机制 (32) 6关键技术 (33) 6.1负载自动均衡技术 (33) 6.2高速并发访问技术 (33) 6.3高可靠性保证技术 (33) 6.4高可用技术 (34) 6.5故障恢复技术 (34) 7接口描述 (35) 7.1POSIX通用文件系统接口访问 (35) 7.2应用程序API接口调用 (35) 8本地容错与诊断技术 (36) 8.1 cStor高可靠性 (36) 8.2 cStor数据完整性 (36) 8.3 cStor快照技术 (37) 8.4 Jopkeeper故障处理技术 (37) 9异地容灾与恢复技术 (39) 9.1cStor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功能 (39) 9.2cStor异地文件恢复 (40)

1概述 1.1建设背景 云存储平台与作业调度为本次高性能计算总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主要针对海量的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计算与挖掘,建立一套具有高可靠、可在线弹性伸缩,满足高吞吐量并发访问需求的云存储与计算平台。为数据存储和高效计算提供便捷、统一管理和高效应用的基础平台支撑。 1.2设计范围 本技术解决方案针对海量数据集中存储、共享与计算,提供从系统软硬件技术架构、原理、硬件选型、网络接入以及软件与应用之间的接口等方面的全面设计阐述。 1.3总体设计原则 针对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建设发展需求,以实现系统统一管理、高效应用、平滑扩展为目标,以“先进、安全、成熟、开放、经济”为总体设计原则。 1.3.1先进性原则 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时采用业界先进的方案和技术,以确保一定时间内不落后。选择实用性强产品,模块化结构设计,既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可实现今后系统发展平滑扩展。 1.3.2安全性原则 数据是业务系统核心应用的最终保障,不但要保证整套系统能够7X24运行,而且存储系统必须有高可用性,以保证应用系统对数据的随时存取。同时配置安全的备份系统,对应用数据进行更加安全的数据保护,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或病毒袭击给系统造成的数据丢失。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数据高可靠存储,采用高度可靠的软硬件容错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访问控制,实现故障屏蔽、自动冗余重建等智能化安全可靠措施,提供

CAE对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选择

CAE对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选择 高性能计算(HPC)正逐步进入制造行业,承担诸多关键的计算应用。该领域中用户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实际制造企业,如汽车设计制造厂商、航空工业企业、电力企业及消费产品生产商等。这一类用户通过高性能计算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性能,减低成本,同时缩短产品的设计、生产周期,以使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另一类是研发单位,如政府、国防和大学中涉及制造行业的部门或专业。这一类用户的目标是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改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从而为实际生产服务。 下图给出了制造行业中采用计算机进行产品开发的流程,包括建模、前处理(模型修改和网格生成)、计算分析、交叉学科综合及后处理几个部分。其中高性能计算主要应用于计算分析部分,统称为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制造行业CAE应用程序的特点 制造行业CAE的应用可以分为隐式有限元分析(IFEA)、显式有限元分析(EFEA)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三个子学科。几乎所有的制造企业的高性能计算都依赖于独立软件开发商(ISV)提供的商业软件,只有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结构网格计算类型的部分软件是

用户自己开发的。因此制造行业中的用户在购买硬件平台的同时通常会购买相应的科学计算软件产品。而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应用软件的特性决定了硬件平台的选择。 下表中给出了CAE常用的应用软件,并列出这些软件的特点,包括并行方式和可扩展性。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CAE应用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特点1:IFEA类应用软件(如ABAQUS, ANSYS和MSC Nastran)的可扩展性不是很好。当使用超过8个CPU来处理一个任务时,通常不会再有性能上的提升; 特点2:IFEA类应用软件通常使用共享内存方式(pthreads或OpenMP)进行并行处理,其中ABAQUS不支持消息传递方式(MPI)的并行; 特点3:EFEA类应用软件(如LS-DYNA, PAM-CRASH和RADIOSS)和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如FLUENT, STAR-CD和PowerFlow)的扩展性相对较好; 特点4:EFEA类应用软件和CFD软件以采用消息传递并行方式(MPI)为主。 高性能计算(HPC)服务器体系结构分类及特点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体系结构,即: 并行向量处理机(PVP): PVP系统含有为数不多、功能强大的定制向量处理器(VP),定制的高带宽纵横交叉开关及高速的数据访问。由于这类系统对程序编制的要求较高,价格很昂贵且难于管理,因此,这种类型计算机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国家关键部门,在本文中不再赘述。 对称多处理机(SMP):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性能计算服务收费方案(试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性能计算服务收费方案(试行) 一、收费标准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具备每秒万亿次以上的计算峰值,计算机集群系统投入大、运行和维护费用高,拟对使用高性能计算的校内外用户进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如下: ●帐号管理费:校内用户1000元/帐号;校外用户2000元/帐号; ●付费排队方式:校内用户0.5元/CPU核小时;校外用户1元/CPU核小 时 ●付费独占方式:校内用户40元/节点/天;校外用户80元/节点/天。根据 用户需要进行资源配置,无需排队。 *付费排队用户的程序运行时间按Walltime统计为标准,Walltime=(作业结束时间-作业开始时间) CPU核占用数量 条款说明: 1.本平台严禁用于涉密科研项目使用; 2.受停电、设备故障等因素影响的作业机时不计费; 3.付费排队用户使用的最大核数不超过32个; 4.缴费方式:付费排队用户根据计算需求预存一定费用,以100小时为最小单 位,若预缴费用不足时,须在计算完毕15天内补交;若预缴费用有剩余时,可保留至下次计算时使用,注销账号时可申请退还剩余费用; 5.用户项目完成后或因某些特殊原因需停止使用时,可以按实际使用的CPU 核小时数进行结算;

6.在帐号有效期内,为付费排队用户提供50G,付费独占方式用户提供100G 免费存储空间,超出部分按照具体情况收取费用; 7.用户计算结果最长保存时间为20天; 8.用户提交的作业,应服从系统管理员的调度、管理。 二、经费用途 机器运行所收费用主要用于补充维持机器正常运行所需经费的不足,如水电费、设备维护费、机房条件保障所需费用、引进新软件、以及软件升级等。 三、激励政策 1.注重社会效益,优先保证对高性能计算需求迫切的用户使用,特别是冲击国 际前沿水平的、涉及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或涉及国民经济重大应用的国家级课题。 2.为了满足部分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组和国际合作项 目组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经“哈工大高性能计算平台专家组”评议以及高性能计算中心审批,可申请专用计算资源,申请的计算资源一般不超过本系统总计算资源的20%。 3.免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相应服务。 4.对于有合作研发和编程需求的用户(包括程序移植、优化、并行工作),将视 成果预期和可能,酌情而定,并采取有偿服务方式。 本《收取方案》的解释权属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并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高性能计算(HP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简介 面临的挑战 随着当前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在使用基于x86微芯片的通用硬件方面的不断创新,通常是由多台机器来提供计算以共同执行非常复杂的任务。这使得网络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HPC 组件。解决方案 瞻博网络提供一种高速的HPC 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此HPC 基础架构非常适合于那些希望近距离互连多台10GbE 服务器,而且延迟时间不能超过亚微秒的客户。优势 ? 基于10GbE 接入的模块化网络设计? 支持极大规模的低延迟连接? 提供多种功能来满足端到端的应用需求 高性能计算(HPC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瞻博网络HPC 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执行密集的计算任务,并提供最大的网络效率和可靠性 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性能集群解决方案和超级计算的日渐增加,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转向多节点集群应用。采用HPC 技术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访问不断增加的数据量,这就需要进行计算以处理这些数据。由于基于以太网的集群解决方案的普及,以及在高性能业务中进行密集型计算和建模所带来的价值,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计算集群为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多个行业从HPC 技术获得明显收益的实例: ? 设计工作室依靠计算集群来进行动画和视觉效果的渲染和建模。? 工程和建筑公司使用HPC 进行建模和3D 成像。? 石油和能源公司使用HPC 进行建模和地震研究。? 生物技术公司利用HPC 进行建模和预测性模型分析。? 投资公司和银行利用HPC 进行算法交易建模和快速市场分析。? 零售公司利用HPC 获得市场情报和进行基于视频的业务分析。? 学术界始终在挑战可以实现的最大计算能力。 一般说来,这些计算挑战对于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极为苛刻的要求。局域网的最初设计目的是将相对较近的最终用户工作站连接在一起,并支持这些工作站与远程网络进行通信。HPC 网络对于网络的要求主要是服务器与服务器的连接性,局域网应用与现代数据中心在通信流量模式上有很大差距,与HPC 数据中心的差距就更大了。由于这些因素,我们看到以太网大约只服务于一半的HPC 市场,In? niband 还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一直以来,Infiniband 都被视作服务于那些低延迟和极高性能的HPC 集群应用的传统技术。 不单单是现有的局域网架构不能很好地支持HPC 基础架构(瞻博网络基于1GbE 的集群交换fabric 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以太网技术(实际上是局域网的基础)也缺乏某些HPC 集群所需的高性能特征。随着10GbE 的商业化,基于以太网的HPC 解决方案开始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出色的经济性。

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结果汇报2010070

国家超级计算山东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建设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必要性 超级计算机系统是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超级计算是采用计算、通信和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在线事物处理和科学工程计算。计算模拟在新材料设计、新型纳米结构与分子器件设计、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工业工程设计、航空航天器的制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改变了药物筛选的模式,使得新药研发周期缩短了0.9 年,直接研发费用降低了1.3 亿美元。事实证明,超级计算机为科学研究和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与分析工具,已成为支撑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性交叉学科,为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重大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对增强国家安全、提升科研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超级计算机的能力与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为适应现代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发展要求,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家超级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推动以超级计算为核心的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在2008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美国257台,英国53台,德国46台,法国34台,日本22台,中国16台(含台湾3台)。在中国大陆上榜的13台计算机中,

排名最靠前的是曙光5000A超级计算机,峰值运算能力为每秒230万亿次、Linpack值180万亿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前10(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参加)。对超级计算的持续大力支持,使美国在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运行维护、计算应用及服务等方面一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极大推动了高性能计算在科学与工程应用,特别是在国防、能源、新材料、气象与环境、宇航和太空科学等方面的发展。Top500排名第1的IBM最新军用超级计算机“Roadrunner”每秒计算能力超过了1千万亿次,主要用于解决机密军事问题,以确保美国核武器储备的持续发展。此外,欧洲和日本也有类似的研究发展。纵观国际发达国家高科技领域发展趋势,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已成为当今科技竞争的热点。 建设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对高性能计算进行了重要部署。2002年,国家863计划启动了“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了以中科院网络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为主节点,共8个计算节点的网格试验床“中国国家网格”(China National Grid,CNGrid),开发网格软件,支持建设了气象、资源环境、生物信息、新药研发、仿真应用、城市交通信息、地质调查等11个应用网格,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服务机制,支持科学研究、资源环境、先进制造和信息服务等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定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在气

高性能计算集群收费管理办法

中国矿业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 高性能计算集群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高性能计算集群的使用,合理、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确保学校承担的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及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计算需求,依照学校有关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的规定,特制定我中心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收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矿业大学教职员工和在籍学生。缴费用户分为团队用户和个人用户,团队用户名下可以拥有多个注册账号用于登录团队独享的计算资源;个人用户对应一个注册账号,用于登录个人用户共享的计算资源,提交的计算作业须参与集体排队。 第二条.本收费管理办法将根据学校的规定和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及高性能计算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第三条.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 中心提供二种计费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使用的情况选择其一: 1. 团队方式:用户可根据需要申请多个计算节点资源,申请的计算资源为用户及用户允许的集群登陆账号专用,每计算节点¥500元/月,¥1200元/季度,¥1800元/半年,¥3000元/年。 2. 计时方式:依据集群记账管理中用户作业WallTime值,按每核每小时0.1元收取。 第四条.收费办法 1、采取用户预付费,中心定期结算的方式收取计算费用。 2、收费及结算办理: (1)矿业科学中心A308室:负责办理用户预付费手续; (2)矿业科学中心B501室:负责用户费用定期结算,并电子邮件通知用户。 第五条.注意事项

1、中心人员在收到用户的预付费和用户信息相关表格后,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开通登录账号并通知用户。 2、定期结算时,如果用户预付费为0或欠费,将短信和电子邮件通知用户,七个工作日后,如不再预付费,中心将终止该用户登陆。十五个工作日后,注销该用户。 3、免收共享存储空间使用费,且不限制大小,但用户需按规定及时删除完成作业的数据,当所有用户使用的共享存储空间达到总存储空间的70%时,将通知用户强制清理过往作业占用的存储空间。 4、利用我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计算资源取得国内外有重要影响重大科研成果或发表SCI 论文的用户,我中心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 第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执行。 中国矿业大学 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 2013年7月1日

高性能集群计算解决方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450203.html,/sige_online/blog/item/d6aa74a9106a10ff1f17a224.html 和卫星遥测,遥感等探矿技术的发展,促使油气勘探的数据量爆炸性地增长, 要求信息系统能够获取,存储和处理TB级的巨量数据; 使用更精确的模型:为了提高探矿水平,必须使用规模更大,更精确数值模型来模拟地下矿藏的分布.5年前,模型的节点数一般不超过10万个;现在,经常需要使用节点数超过百万的3维模型来进行数值模拟; 提供更强的计算和数据管理能力:模型规模的扩大要求使用处理能力指数增长的计算机系统和更复杂的算法快速和精确地求解,同时也要求更强的数据管理能力来建立历史数据库,并把当前数据与长期积累的历史数据相比较,得到精确的综合预测结果; 支持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现代的油气探测应用软件必须具有直观的3维图象显示和输出,人机交互功能, 以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压力还迫使油气行业的信息系统在严格控制开支,降低总拥有成本条件下满足上述要求当前,传统的巨型机已经很难全面满足上述要求.油气行业要求使用更经济实惠的新解决方案来全面满足应用需求.Schluberger信息系统公司(SIS)是油气勘探信息处理领域中领先的厂商,也是HP在高性能技术计算领域重要的合作伙伴.该公司在使用基于安腾2的HP Integrity 服务器为计算节点的Linux集群上开发的面向油气矿藏模拟的ECLIPSE Parallel解决方案,能够全面满足油气矿藏勘探信息系统在性能和成本两方面的需求,提供解决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能源问题的利器. 目标市场 ECLIPSE Parallel解决方案使用数值模拟方法满足油气行业探测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分布状况和预测储量的需要, 油气公司从低级经理到高级主管各种类型的人员都可以得益于这一解决方案,包括:负责提供优化的矿藏分布和产量预测评估人员和经济分析师,负责作出开采决策的经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需要得到直观和实时矿藏信息的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执行官(CEO),负责监管的政府机构等等. 这一解决方案特别适合于要求打破油气行业使用巨型机传统,采用性能更高,价格/性能最佳的新颖解决方案的油气公司. 解决方案概貌 SIS ECLIPSE Parallel是一个基于英特尔和HP工业标准技术的成套解决方案,便于实施和灵活配置,提供先进的油气矿藏模拟功能.这一解决方案由系统平台和模拟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见下图). HP Linux ClusterBlocks集群系统是第一个经过认证的系统平台.这一Linux集群包括如下的层次: 计算节点:采用基于安腾2的HP Integrity rx2600服务器,使用新一代安腾2提供强大的64位处理能力; 互联设备:采用工业标准的高速Myrinet把计算节点联成一体,以太网联接管理节点; 操作环境:采用应用最广泛的RedHat Linux Advanced Server操作系统建立集群运行的操作环境; 集群管理和作业调度:采用Scali, Scyld或ClusterWare 公司著名的Linux工具软件管理集群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Platform Computing的LSF 5.0软件来实现负载平衡,提高集群的工作效率上层的ECLIPSE Parallel模拟软件负责完成矿藏模拟的数值计算,它把整个数值求解问题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子问题,送到各个计算节点上并行地求解,然后再合成完整的结果. ECLIPSE Parallel解决方案这一基于Linux集群并行计算的设计思想,在性能,性价比,可伸缩性和可用性等方面都超过基于巨型机的传统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组成部件 SIS ECLIPSE Parallel软件与HP ClusterBlocks 集群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把最先进硬件和软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油气储藏模拟解决方案,它的主要组成部件有: 基于安腾2处理器的HP Integrity rx2600服务器; 工厂组装的基于Myrinet高速互联网络的16-128节点 Linux集群系统; RedHat Linux Advanced Server 2.1操作系统; Platform Computing的负载调度软件(LSF) 5.0:用于平衡集群内各节点的工作负载,提供运行效率; 消息传递接口(MPICH/GM):用于支持基于集群架构系统内的并行计算; 集群管理软件:允许采用Scali, Scyld, ClusterWareLinux 等公司的软件管理集群系统运行和资源共享; SIS ECLIPSE Parallel 油气储藏模拟软件 SIS ECLIPSE Parallel解决方案的硬件系统使用HP Integrity rx2600服务器作为计算节点,高速的Myrinet作为互联设备组成Linux集群,为油气储藏模拟软件提供高性能运行平台. ECLIPSE Parallel软件把整个模拟模型分解成若干个子区域.

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要求(指标精简版20130705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招标技术要求 一、建设目标和内容: 江汉大学拟在我校J08实验楼四楼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并搭建一套高性能计算运行系统,以服务于我校交叉科学院及校内有关教学和科研单位。其机房总面积约130平方,要求按照计算机机房国标B级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和建设,所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满足江汉大学提供并要求执行的各类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本次所建设的高性能计算运行系统的主要应用包括基因学方面、RAN结构分析学方面等方面的计算研究。本项目建设包含相关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的设备采购、集成、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质量保修等相关内容。 二、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建设需求 2.1、中心机房情况及总体要求: (1)机房平面布局要求(如下图一): (2)机房规划为:机房区分成以下4个功能区域: 高性能运算中心设备机房34.5M2——高性能计算中心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存储设备、空调、UPS等相关设备运行和管理场所; 专家工作室30 M2——首席专家工作办公室(含专家办公区装修、办公家具等建设及其配套设施的布置); 监控、开发工作室23 M2——监控、开发人员办公场所(预留4至6人办公桌椅及其配条设备的布置); 不间断电源专用区域13 M2——增加承重加固,用户放置UPS主机、蓄电池及其配套设备(预留未来增加UPS主机和电池位置); 其他过渡区域11 M2——用于设备机房消防系统中气瓶的安放,设备运输通道、人员逃生通道等相关过渡区域。

图一机房平面布局要求 2.2、设计依据: 机房建设标准必须严格按照计算机机房国标了B级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其中引用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应满足业主提供并要求执行的各类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达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的相关要求,包含如下七个子功能系统的内容:(1)机房结构装修工程(包含办公室装修) (2)主机房电气UPS供电系统 (3)精密空调机、新风排风系统 (4)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5)机房运维管理系统 (6)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7)机房气体消防系统 设备机房设计与验收标准: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所列的技术规范标准文件,以下技

高性能计算平台 ABAQUS 算例

高性能计算平台ABAQUS算例 贺有为(heyouwei66@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450203.html,),June.2010 作者简介:贺有为,中南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师从邓运来教授,在邓运来和唐建国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功能材料与分子的模拟计算。 目录 ABAQUS简介 (1) ABAQUS的主要功能 (1) ABAQUS的优点 (2) 为什么要利用高性能计算平台运行ABAQUS作业 (2) LINUX系统下ABAQUS应用算例 (3) ABAQUS简介 ABAQUS是一套功能强大的工程模拟有限元软件,是材料计算软件里的贵族,其解决问题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线性分析到许多复杂的非线性问题。ABAQUS包括一个丰富的、可模拟任意几何形状的单元库。并拥有各种类型的材料模型库,可以模拟典型工程材料的性能,其中包括金属、橡胶、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可压缩超弹性泡沫材料以及土壤和岩石等地质材料。作为通用的模拟工具,ABAQUS 除了能解决大量结构(应力∕位移)问题,还可以模拟其他工程领域的许多问题,例如热传导、质量扩散、热电耦合分析、声学分析、岩土力学分析(流体渗透∕应力耦合分析)及压电介质分析。 ABAQUS的主要功能

ABAQUS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功能,且使用起来又非常简单。大量的复杂问题可以通过选项块的不同组合很容易的模拟出来。例如,对于复杂多构件问题的模拟是通过把定义每一构件的几何尺寸的选项块与相应的材料性质选项块结合起来。在大部分模拟中,甚至高度非线性问题,用户只需提供一些工程数据,像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边界条件及载荷工况。在一个非线性分析中,ABAQUS能自动选择相应载荷增量和收敛限度。他不仅能够选择合适参数,而且能连续调节参数以保证在分析过程中有效地得到精确解。用户通过准确的定义参数就能很好的控制数值计算结果。 ABAQUS的优点 ABAQUS软件在求解非线性问题时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其非线性涵盖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等多个方面。与其他有限元软件的界面程序比,ABA QUS/CAE具有以下的特点: 1.采用CAD方式建模和可视化视窗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特性。 2.强大的模型管理和载荷管理手段,为多任务、多工况实际工程问题的建模和仿真提供了方便。 3.鉴于接触问题在实际工程中的普遍性,单独设置了连接(interaction)模块,可以精确地模拟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多种接触问题。 4.采用了参数化建模方法,为实际工程结构的参数设计与优化,结构修改提供了有力工具。 为什么要利用高性能计算平台运行ABAQUS作业 和很多有限元软件一样,其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单元组合体,利用在每个单元内假设的近似函数分片地表示全求解域上待求的未知场函数。一经求解出这些未知量,就可以通过插值函数计算出各个单元内场函数的近似值,从而得到整个求解域上的近似解。 这种求解就利用到网格计算。由于ABAQUS是有限元软件里的贵族,尤其非线性功能的强大,所以该软件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很高。一些多场耦合,而且网格又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