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西郊线介绍

北京地铁:西郊线介绍
北京地铁:西郊线介绍

线路简介

北京地铁西郊线是北京地铁2015年规划中的一条线路,从10号线巴沟站为起点向西引出,终点到达香山的一条地铁线。通往香山的北京地铁西郊线全程车站拟增至7座,且将成为北京首条使用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

这条线路全长8916米,初步定地下线2141米,高架线1550米,地面线4406米,过渡段819米。

路途

根据公示介绍,西郊线将是一条主城区连接香山地区的专用轨道,定位以旅游、休闲、观光为主,主要服务于香山、植物园地区,途经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万安公墓、植物园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重点单位。

西郊线起点位于香山路4号停车场,终点位于巴沟路北侧的公交临时停车场内。与之前媒体报道的5站不同,公示的车站共有7座,其中换乘站2座,分别为巴沟站(与地铁10号线换乘)和闵庄站(与未来的轻轨L6线换乘)。

计划用车

目前西郊线所采用的车型已敲定,为低运量等级的轻轨——即现代有轨电车。“与公交电车类似,顶部带‘辫子’,但全程走在钢轨上。这种电车速度比公交车快,最快可达到每小时70公里。

按照目前的设计标准,电车平时将只有单节车厢运营,载客量为200人左右,每逢香山红叶节等节假日客流密集时会增加运力。

按照公示,西郊线工程已于2009年6月开工,2010年底建成通车。

2019年北京地铁规划详细解读-14页文档资料

2019年北京地铁规划图 1号线(一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 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 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期的旧编号)。由于正式名称未对公众公布,也有人将这站称为地铁技校站。位于苹果园站西北方向福寿岭村,与地铁技校临接。本站作为地铁技校通勤车的停靠站,每个工作日早晚各有一班通勤车停靠。车站构造与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目前地面出入口仅有一个尚可使用,其他三个入口中有两个被水泥和各种杂物封死,另外一个被从内部锁住。站内墙壁留下了很多地铁技校学生的涂鸦。入口处虽固定着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的警示牌,但除学生外,时常有以城市冒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进入,目前尚未有因该行为违法而被处罚的实例。 高井站(北京军区站)编号为53#,101。由于该站的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因此也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本站坐落于西山中,一说已属于北京军区的管辖区内。由于进入的方法复杂并且较为危险,目前仅能从几张照片来了解站内设施及构造。该站与客运站的构造完全不同。站台比较狭窄,站内墙壁上涂抹白灰,顶部较低矮,照明设施也较为简陋。 黑石头站编号为54#。在地铁系统中没有编号,因此也被认为不包含在北京的地铁系统之内。本站为一地上车站,位于北京西山中的黑石头村附近,因此被大多数人称为黑石头站。 1号线现有换乘车站: 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较落伍了。 建国门站:换乘方式类似于复兴门站,但1号线-2号线的换乘有所改进,乘客通过1号线站台上专门设置的换乘楼梯即可去往2号线,换乘距离缩短不少。东单站:新开通的与5号线的换乘车站,用两条换乘通道连接5号线车站,内设自动步道和自动扶梯,换乘条件比较舒适,但自动步道单向运行,是设计上的缺

北京地铁发展史

北京地铁发展史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北京地铁线路(目前)195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全长23.6公里,设17 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 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北京地铁复八线于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 年6月28日与一线全线贯通。 截至2005年,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运营线路总里程114公里,共有70座运营车站。其中,1号线全长31.04公里,23座运营车站;2号线全长23.61公里,18座运营车站;13号线全长40.85公里,16座运营车站;八通线全长18.9公里,13座运营车站。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 1号线(一线)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 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2号线(环线)

案例1:项目融资案例分析一——北京地铁四号线

(一)案例背景 作为“PPP”模式在轨道交通领域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京港地铁”是一个重要实践。地铁4号线的线路自马草河北岸起偏向东,之后线路向西转向北,经由北京南站后,偏西北方向行进,逐步转向北,进入菜市口大街至陶然亭站,向北沿菜市口大街、宣武门外大街、宣武门内大街、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至新街口;转向西,沿西直门内大街、西直门外大街至首都体育馆后转向北,沿中关村大街至清华西门,向西经圆明园、颐和园、北宫门后向北至龙背村。正线长度28.65公里,共设地铁车站24座,线路穿越丰台、宣武、西城、海淀4个行政区。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和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地铁4号线项目总投资额为153亿元人民币。 (二)PPP方案基本结构 根据北京地铁4号线初步设计概算,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总投资约153亿元。按建设责任主体,将北京地铁4号线全部建设内容划分为A、B两部分: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投资额约为107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70%,由已成立的4号线公司即政府负责投资建设;B部分主要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投资额约为46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30%,由社会投资者组建的北京地铁4号线特许经营公司(以下简称“特许公司”)负责投资建设。4号线项目竣工验收后,特许公司根据与4号线公司签订的《资产租赁协议》,取得A部分资产的使用权。特许公司负责地铁4号线的运营管理、全部设施(包括A和B两部分)的维护和除洞体外的资产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回收投资。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特许公司将B 部分项目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给市政府指定部门,将A部分项目设施归还给4号线公司。 (三)PPP项目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北京地铁十号线某标工程概况及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第2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范围 北京地铁十号线xx期工程(第三批)01标段,包括万柳站、起点~万柳站区间、万柳站~苏州街站区间和车辆出入段线区间、倒车线及其附属工程。万柳车站总建筑面积16196.08m2·,正线区间总长度1118.55m,车辆段出入线区间1166.6m,倒车线244.6m。 1、万柳站为明挖车站,包括主体结构、4个出入口和两个风亭; 2、起点~万柳站为明挖区间,由标准段和交叉渡线段组成; 3、万柳站~苏州街站区间以K0+540明暗挖分界点,西侧为明挖区间,东侧为暗挖区间,K0+805处设联络通道一个,联络通道里程处设竖井一座。 4、车辆出入线段分为左线和右线,左线全部为明挖结构,主要衔接万柳站与万柳车辆段。右线为明暗挖相结合,K0+416处为明暗挖分界处,主要衔接万柳车辆段与苏州街站方向。 5、车辆倒车线:长244.6单延米,明挖结构。 6、具体图见2-1全标段工程范围示意图。 隧道洞口 图2-1 全标段工程范围示意图 2.2 工程设计简介 2.2.1 万柳站 万柳站位于巴沟村北路以北,沿巴沟村北路呈东西方向设置,为明挖侧式车站,车站起讫里程为K0+269~K0+497,全长228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0+379。车站结构采用双跨单柱结构(局部为双柱三跨结构)。地下一层为车站站厅层,站厅层-出露地面0.6~1.3m,地下二层为车站站台层,站台宽12m,有效长度为120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处轨顶距地面为11.808m。车站主体工程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结构外包轮廓尺寸为:长229.6米,宽33.1米,深13.75米。万柳站车站平面图见图2-2。 1、主体结构 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双层双跨箱形结构,断面结构尺寸31.5m(宽)×14.1m

北京地铁规划

北京地铁规划 昌平线二期全长10.6公里,将从南邵站向北延伸,依次经过昌平新区站、水库路站、昌平站、十三陵景区站,直达涧头西站,全部为地下线路,也真正进入到昌平城区。根据计划,昌平线二期2015年内开通,开通后从最南的西二旗站到最北的涧头西站,预计需要40分钟。 地铁1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连接东北、西南方向的轨道交通“L”形骨干线,线路全长47.3公里,途经丰台、东城、朝阳等区。目前西段(张郭庄站-西局站)和东段(金台路站-善各庄站)均已建成通车运营。即将开通的中段(西局站-金台路站)长20.3公里,规划在沿途设置了20座车站。

点击进入:北京地铁16号线车站设计方案展示(点击查看大图) 一、功能定位 西郊线连接了颐和园、南水北调公园、玉东、北坞郊野公园、万安公墓、植物园、香山等景点,是一条服务于西郊风景区,以旅游、休闲、观光为目的的旅游专用轨道交通线路。 二、线路方案 西郊线西起于香山路停车场,沿香山路向东,下穿西五环路香泉环岛后,右转进入旱河路,沿旱河路向南经过万安东路后右转,沿万安东路向东穿过茶棚村后进入规划玉泉郊野公园,线路经过北坞村路前转向南并下穿北坞村路,而后沿北坞村南街向东,在规划金河路路口转向南,再沿规划金河路向南,同时线路穿过规划南水北调公园北端,在规划金河路终点处线路右转从南水北调公园东侧上跨四环路和京

密引水渠进入巴沟路,终点进入巴沟车辆段与地铁10号线巴沟站衔接换乘。 西郊线全长约9.4公里,新建7座车站和1座巴沟车辆段。 图上所载站名为命名预案。正式命名方案,将在市规划委就车站站名做专题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并请示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作为一条房山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连接线路,地铁燕房线主线计划于2015年底实现线路基本贯通,力争在2016年底开通,并将在阎村北站实现和房山线的同台换乘。 主要服务房山新城居民 对于住在房山新城的居民来说,进出城一直是件难事。地铁房山线只开到苏庄站,从苏庄站下车,必须搭乘公交车回到房山新城。因此,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地铁燕房线,对于他们是个福音。 燕房线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自燕化产业区南段起,沿燕房路、京周路、大件路接入阎村北站;支线起自周口店地区,沿兴房大街、京周路在饶乐府站接入主线。 燕房线主线长度约14.4公里,设8座高架车站,分别为阎村北站、大紫草坞站、阎村站、星城站、顾八路站、饶乐府站、老城区北站和燕化站,并在阎村北站和西延的房山线

北京地铁发展历程及最新规划

开创基业 1965 年2 月4 日,毛泽东主席在报送的《北京地铁近期线路方案》上作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随时注意改正”的重要批示,同年7 月1 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奠基,拉开了北京地铁建设的序幕。1969 年10 月1 日在祖国20 岁生日之时,中国第一条城轨交通——23.6 km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北京地铁线网建设过程 (1) 地铁一期工程前期准备。上世纪50 年代初,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3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 1956 年成立北京地铁筹备处开始筹建北京地铁一 期工程。

1958 年7 月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天津)组建地铁设计局。同年8 月在北京成立地铁工程局,承担地铁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准备,开展技术、经济比较与方案论证。 上世纪60 年代初,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撤销了地铁工程局,只保留了隶属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的地铁设计处,从事地铁设计与技术研究。 (2) 地铁一期工程开工。1965 年2 月毛主席作出了重要批示,对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寄以厚望。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北京城掀起了轰轰烈烈、军民协力的地铁建设高潮。 1969 年10 月1 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苹果园站至北京火车站,23.6 km 线路,设17 座车站和1座古城车辆段)建成通车。 1970 年4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运营管理处成立,1975 年11 月,地下管理处划归北京市管理,北京地铁实现了从战备型向运营生产型的转变。 (3) 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与复八线建设。1971 年3 月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开始建设,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复兴门至建国门,呈倒U 字型(2 号线北环线),线路17.2 km,设12 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 1981 年9 月15 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1984 年9 月20 日,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建成通车。 1987 年12 月28 日,2 号线形成环线运营。 1992 年6 月24 日,北京地铁复八线(复兴门站至八王坟)开工建设。1999年9 月28日,复八线建成开通。 1995年,由于当时地铁造价昂贵(7亿~8亿元/km),一些城市因资金问题而半途而废,国务院办公厅发出60号文件《暂停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通知》,除北京、广州2 项在建地铁项目和上海2 号线外,所有项目一律暂停审批。直至1998 年国务院要求国家计委组织实施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并提前启动了城轨交通项目审批。 2000 年1月26日,北京地铁1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即由苹果园站至四惠站(3 1 . 2 km)。加上2 号环线(23 km),北京共建成地铁线54 km。 (4)2002 年至2009 年,共建成7 条线路,共174 k m 。其中: 2002 年9月至2003 年1月,13 号线西线、东线先后通车(41 km); 2003 年12 月八通线通车(19 km); 2007 年10 月,5 号线通车(27.6 km);至此,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 号线、2 号线、13 号线、八通线和5 号线,运营线路总里程142 km ; 2008 年7 月,10 号线一期(24.7 km)、奥运支线(5.9 km)、机场线通车(28.1 km); 2009 年9 月,4 号线通车(28.2 km);至此,北京市轨道交通共9条线路的运营网络里程达2 2 8 k m(图3)。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简介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简介 地铁10号线二期将于12月28日启动土建工程,预计2013年9月30日竣工。届时,将与已通车的一期工程组成本市第二条地铁环线,连接城市东南部、西北部最为密集的居住区,有效缓解三环路交通压力。

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全长32公里,起点劲松站,终点巴沟站,中间设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12座。根据10号线二期初步规划,23座车站包括:潘家园站、十里河站、分钟寺站、成寿寺站、宋家庄站、石榴庄站、大红门站、角门东站、角门西站、草桥站、樊家村站、孟家村站、前泥洼站、西局站、六里桥站、马官营站、莲花桥站、公主坟站、西钓鱼台站、慈寿寺站、车道沟站、长春桥站、火器营站。 中铁十六局集团中标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11标工程 2008年10月中旬,中铁十六局集团中标“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11标工程”。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11标段全长约4.6km,包括两座车站(马官营、莲花桥站)四个区间(西局~六里桥、六里桥~马官营、马官营~莲花桥、莲花桥~公主坟区间),工程位于海淀区、丰台区。其中:西局~六里桥、六里桥~马官营为盾构法施工隧道,马官营和莲花桥站主体均采用盖挖法施工,马官营~莲花桥区间为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隧道,莲花桥~公主坟区间浅埋暗挖法隧道。项目总投资为81716万元,开工日期为2008年12月28日,完工日期为2013年9月30日。 1、西局~六里桥区间:该区间左、右线里程分别为K43+674.160~K45+056.479(长1382.319m)、K43+674.160~K44+956.000(长1281.840m),区间设2个联络通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从六里桥南端头始发,到达西局站北端调头,向六里桥方向推进。 2、六里桥~马官营区间:该区间里程为K45+242.879~K46+35.97,线路双线长度为793.091m,设联络通道一个。区间出六里桥站后即下穿京石高速公路,之后沿南北向莲怡园东路方向敷设。莲怡园东路道路红线宽30m,东侧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六里桥北里小区,均为6层住宅楼;西侧是风荷曲苑小区和莲香园小区,临街为18~24层住宅楼,区间结构距离建筑物较近。 3、马官营站:车站位于吴家村与莲怡园东路交叉路口南侧,沿莲怡园东路南北向布置,主体总长度163m,标准段总宽度20.9m,基坑深度约22.5m,覆土厚度约3.5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46+107.020,共设3个出入口、2组风亭。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与钻孔桩一起组成复合墙体系。车站两端区间均为盾构区间,南北两端盾构井均为调头井。 车站周边两条路均已实施规划,其中吴家村道路红线宽40m,莲怡园东路红线宽30m.周边建筑物以住宅及商业为主,东西两侧距离现状建筑物较近,南端盾构井距西侧18层住宅楼仅5.5m.车站主体中部距西侧24层住宅楼为8.0m.路面地下管线较多,施工前需对管线进行改移处理。本站主体结构施工结合两侧建筑物保护方案,采取盖挖法施工,附属结构均采取明挖法施工。 4、马官营~莲花桥区间:该区间里程为K46+197.37~K47+486.198,长度1288.828m.在右线里程K47+241处设盾构始发接收井一座,其中施工期间兼作矿山法隧道施工竖井,永久使用兼联络通道,并在右线里程K46+805处设置联络通道一个。本区间采用一台盾构机从始发井始发,向马官营站掘进,到马官营站后调头,最后在区间盾构井吊出。 5、莲花桥站:车站位于西三环中路莲花立交桥桥区内,主体位于西三环主路下,成南北向布置。主体总长度146.3m,标准段总宽度20.7m,站台宽度12m,底板埋深约18m,顶板覆土平均厚度约3.5m,为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钢支撑支护结构型式,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三跨的矩形框架结构。为了压缩车站长度,且充分利用路西侧绿地,车站布置采用设备用房外挂方案。车站共设2个风道、5个出入口及1个安全出入口。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盖挖法施工,分幅施做车站顶板结构;出入口通道及风道结构跨路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余附属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6、莲花桥~公主坟区间:该区间起讫里程为K47+632.498~K48+466.873,线路双线长度为834.375m,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1号线(一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 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

期的旧编号)。由于正式名称未对公众公布,也有人将这站称为地铁技校站。位于苹果园站西北方向福寿岭村,与地铁技校临接。本站作为地铁技校通勤车的停靠站,每个工作日早晚各有一班通勤车停靠。车站构造与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目前地面出入口仅有一个尚可使用,其他三个入口中有两个被水泥和各种杂物封死,另外一个被从内部锁住。站内墙壁留下了很多地铁技校学生的涂鸦。入口处虽固定着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的警示牌,但除学生外,时常有以城市冒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进入,目前尚未有因该行为违法而被处罚的实例。 高井站(北京军区站)编号为53#,101。由于该站的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因此也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本站坐落于西山中,一说已属于北京军区的管辖区内。由于进入的方法复杂并且较为危险,目前仅能从几张照片来了解站内设施及构造。该站与客运站的构造完全不同。站台比较狭窄,站内墙壁上涂抹白灰,顶部较低矮,照明设施也较为简陋。 黑石头站编号为54#。在地铁系统中没有编号,因此也被认为不包含在北京的地铁系统之内。本站为一地上车站,位于北京西山中的黑石头村附近,因此被大多数人称为黑石头站。 1号线现有换乘车站:

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

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 北京地铁 10号线一期 工程系段由海 淀区的万柳站 向东苏州街、 黄庄、科南路、 知春路、学院 路、花园东路、 八达岭高速、 熊猫环岛、安 定路、北土城 东路、芍药居、 太阳宫、三元 桥、亮马河、 农展馆、工体 北路、呼家楼、光华路、国贸、双井至劲松站共设22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一座车辆段(万柳车辆段)占地面积17.0公顷,一期工程线路全长为24.685km,其中与其他线立交换乘站7座,黄庄站与4号线的黄庄站十字形换乘,知春路与13号线的知春路站为丁字形换乘站经地下通道换乘,惠新西里南口站与5号线惠新西里南口站为十字形换乘站。芍药居站与13号线芍药居站为L字形换乘站经地下通道换乘,三元桥站与机场线三元桥站换乘为平行形通道换乘,国贸站与1号线国贸站换乘为L字形地下通道换乘。熊猫环岛站与奥运支线熊猫环岛站丁字形换乘,奥运支线由熊猫环岛、奥体中心、奥林匹克公园、森林公园,共4座车站,线路全长4.5km。 地铁十号线一期是2003年12月28日开工,计划2008年6月30日竣工通车运营。总投资138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5904.4万元人民币。奥运支线,投资21亿,平均每公里造价46666.67万元人民币。 城建院是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并负责设计了全线的:线路、轨道、行车组织与管理,供电、客户服务(PIS)、自动售检票(AFC)、安全门、电扶梯、综合监控、勘探、测量,还有13座(10号线9个、奥运支线4座)车站的结构、建筑,动力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环控(BAS)、自动报警(FAS)、奥运支线4座车站的精装修设计等专业设计。

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工程 根据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申办报告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在2008年奥 运会之前,完成3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建成一条直达奥运会中心区的地 铁专线,奥运支线就是为落实上述承诺修建的奥运专用地铁线路。地铁奥运支线 通过地铁十号线与整个北京地铁线网连接,承担了奥林匹克中心区奥运会举办期 间大量观众的疏散任务,疏散客流量达每小时2.88万人次,对于顺利举办第29 届奥运会具有重要意义。 地铁奥运支线利用的是北京市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8号线中的一部分, 南端起点为熊猫环岛,沿北中轴路中间绿化带和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向北,穿过 北四环 路、成Array府路、 大屯路、 辛店村 路后, 终点设 在规划 森林公 园南门。 线路全 长 4.528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设4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分别是熊猫环岛站、 奥体中心站、奥运公园站和森林公园站。 为保证奥运期间乘客的安全集散,为节约能源,降低运营费用,经市政府专 门批准,奥运支线车站将安装站台屏蔽门,车站空调系统相应变更为屏蔽门空调 系统。奥运支线的控制中心近期与地铁十号线合建,远期并入地铁八号线。 本工程投资总额27243.6万元。地铁奥运支线采用了与以往北京地铁其他 建设项目不同的BT融资方式实施,2005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1 日建成通车。 城建院是该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同时承担了全部土建工点和除通信信号 系统之外的全部设备系统得设计任务。 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项目负责人:曹宗豪 设计时间:2005年--2008年

北京地铁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A0689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 市场供需状况 产业竞争格局 行业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趋势 行业宏观背景 重点企业分析 行业政策法规 行业研究报告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A06897←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地铁属于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的项目,世界各城市的地铁项目大多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并运营,因投资大、盈利小、投资回收期长,社会投资者积极性不高。 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要长期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轨道交通则成为大城市和城市群公共交通的发展重点。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程度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城市交通环境改善)、消费的非竞争性(每个人均可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和收益的排他性(买票乘坐享受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品属性。伴随着城市生活水平提升、市民参与意识增强,对轨道交通公益性要求更加凸显,完善各项补贴、实行较低票价等政策将成为行业常态。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将带来巨大正外部效应,除城市环境改善、通达效率提高等正外部性,仅沿线土地增值收益也十分可观,香港地铁的“地铁+物业”开发模式、审慎商业原则普遍受到内地城市的广泛认可。地铁线路的开通能够对地铁上盖空间、站点周边以及沿线的土地资源带来高额的、直接的增值效用,为解决内地城市建设地铁所面临财政投入不足的困境提供了有效支撑。 截2013年末,我国累计有19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87条,运营里程2539公里。其中,成都市的成灌线67公里市域快轨,2010年建成投运,原先未计入统计,这次纳入统计属调增情况。因而,2013年实际新增2个运营城市、16条运营线路、395公里运营里程。在2539公里运营里程中,地铁2074公里,占总里程的%;轻轨192公里,占总里程的%;单轨75公里,占总里程的%;现代有轨电车100公里,占总里程的%;磁浮交通30公里,占总里程的%;市域快轨67公里,占总里程的%。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公主坟站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案研究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公主坟站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及市政管线等建设,新建线路下穿既有线路愈发常见。本文依托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公主坟站下穿既有一号线车站工程,从施工角度,探讨大断面暗挖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车站施工中,根据施工现场动态完善方案,有效控制既有站沉降的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车站 1、工程概况 1.1新建站简介 新建的10号线二期公主坟车站,位于复兴路与西三环中路交汇的新兴桥桥区绿地内,采用“分离岛”站台形式与既有1号线十字交叉换乘。 车站全长193.65m,为两端双层、中间单层车站。其中中间下穿既有1号线段长26.1m,结构净宽11.75m,高6.32m,顶板覆土约12.5m,为单层双跨平顶直墙矩形结构,采用“CRD+千斤顶”暗挖法施工。 1.2既有站简介 既有站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长169.69m、宽20.3m、高7.95m;底板厚0.8m、侧墙厚1m,顶板厚1.3m。自投入运营已近40年,在下穿施工前,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对既有线结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根据评估结论,业主组织各方据以制定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的施工技术措施。 1.3新建站与既有站位置关系 新建站的车站主体单层段为两个分离式双跨矩形断面,单个矩形断面的开挖尺寸为宽×高=14.5m×9.32m,两矩形断面之间净距49.2m,采取十号线顶板紧贴一号线底板的“零距离”刚性接触下穿既有站。下穿横断面如图1.1新建站与既有站位置关系横断面图。 新建站单层段下穿施工影响范围内存在既有1号线车站四条变形缝,左线左侧距变形缝1.271m,右线右侧距变形缝2.409m。

北京地铁17号线01标(施工测量方案)

北京地铁17号线01标施工测量方案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地铁17号线01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二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工程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未来科技城南区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2、未来科技城北区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天未区间盾构井~未来科技城南区站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4、未来科技城南区站~未来科技城北区站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5、未来科技城北区站~终点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施工测量仪器及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1施工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2施工测量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控制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1控制测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2控制测量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3地上控制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4地下控制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5盾构区间控制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6井上井下联系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7井上井下高程传递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8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五.施工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世界地铁发展史

地铁发展简史 1863 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它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 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1863-1899 年,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7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 1900-1924 年,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包括柏林、马德里、费城等。 1925-1949 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城市轨道建设速度放慢。莫斯科第一条地铁于1935年建成通车。 1950-1974 年,欧洲、亚洲、美洲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 1975-2000 年,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又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其中亚洲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有115 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 。 中国地铁 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基本建成,于1971年1月开始试运营。目前运行区段从北京火车站至西郊苹果园,全长23.6公里,共有17个车站。由于这是我国第一 条地铁,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加上这条地铁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修建的,车辆、设备一开始存 在不少问题。在试运营开始后的头几年,遇到的困难较多。但是,负责试运营工作的北京地 下铁道管理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发动群众克,努力改善管理工作。从1977年开始各项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并逐步取得了进展。近几年来,他们狠抓了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地铁技工学校,培训职工6200多人次;建立和 健全了各项规章缺席,改革了一部分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整治,保证了正常运转;狠抓了安全行车工作。他们还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地铁的自动化水平,先后实现高度集中、自动闭塞、自动广播等自动化项目,使发车间隔由过去的十几分钟缩短到4分钟,提高了列车的运输效率。 这条地铁已经为首都公共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它在试运营期间,为缓和北京市的乘 车拥挤起了重要作用。11年来,共运送乘客 2.5亿人次。目前,它每天最多可以发320 列车,运送乘客19万人次。

关于地铁7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的

关于地铁7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的 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第1章研究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根据北京地铁2号线目前的运营状况以及环线在设计阶段客流预测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关的放射线、大环9号线的建设时序的不确定性均会对7号线客流的发生量带来不确定性,目前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现状及对将来运营线路的状况预判,提出研究7号线采用A6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2 需求分析 (客流的不确定性分析、环线的运营特点分析等等) 1.3 改A6的必要性分析 (从需求分析中归纳出改A6的必要性) 第2章7号线采用A型车主要技术问题的清理和应对方案 (7号线改A车主要的技术问题在于线路条件、预留节点工程的改造条件(含车站建设、区间)、车辆段方案调整(含另择段址的可能性分析)、外电引入问题(主所数量的确定、容量是否满足要求)等等。) 2.1线路方案 (以A6拉通的方案情况、是否存在问题的分析) 2.2车站方案 (以A6拉通方案的技术标准,已经实施节点工程的改造方案及代价分析)

2.3区间工程方案 (以A6拉通方案的技术标准,已经实施预留工程的改造方案及代价分析) 2.4车辆段方案的研究 (大体有三个方案:1、仍在北郊与3号线共址,尽量按资源共享最大化合设,增加7号线大、架修功能,但该方案会影响3号线实施进度;2、仍在北郊与3号线共址,在不影响3号线实施进度前提下7号线部分检修功能独立设置;3、7号线检修功能完全独立设置,考虑另外选择方案。) 2.5牵引供电方案的研究 (分析改A6后的外电引入容量是否满足、是否需要增设主所以及牵引变电所的分布方案。) 第3章主要的建设成本调整分析、运营指标调整分析 (对引起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加的专业分析。比如:建筑面积增加百分比?车辆购置费增加多少?车辆段几个方案的增加情况?可以是定性分析或得出增加的百分比值。) 第4章研究结论和建议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

案例1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 一、项目概况 北京地铁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主干线之一,南起丰台区南四环公益西桥,途经西城区,北至海淀区安河桥北,线路全长28.2公里,车站总数24座。4号线工程概算总投资153亿元,于2004年8月正式开工,200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已超过100万人次。 北京地铁4号线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PPP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具体实施。2011年,北京金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理工大学按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发改委要求,组成课题组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专题评价研究。评价认为,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顺应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方向,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次探索和实施市场化PPP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当时北京市政府投资压力,实现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资和运营主体多元化突破,形成同业激励的格局,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升。从实际情况分析,4号线应用PPP模式进行投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功,项目实施效果良好。 1

图1北京地铁4号线运行路线 二、运作模式 (一)具体模式 4号线工程投资建设分为A、B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A部分为洞体、车站等土建工程,投资额约为107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70%,由北京市政府国有独资企业京投公司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四号线公司负责;B部分为车辆、信号等设备部分,投资额约为46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30%,由PPP项目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负责。京港地铁是由京投公司、香港地铁公司和首创集团按2:49:49的出资比例组建。 北京地铁4号线PPP模式如图2所示。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1号线(一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 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

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较落伍了。 建国门站:换乘方式类似于复兴门站,但1号线-2号线的换乘有所改进,乘客通过1号线站台上专门设置的换乘楼梯即可去往2号线,换乘距离缩短不少。 东单站:新开通的与5号线的换乘车站,用两条换乘通道连接5号线车站,内设自动步道和自动扶梯,换乘条件比较舒适,但自动步道单向运行,是设计上的缺陷。 八通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八通线是北京地铁1号线的东段延长线,全长18.964千米,设四惠站(BT01)、四惠东站(BT02)、高碑店站(BT03)、广播学院站(BT04)、双桥站(BT05)、管庄站(BT06)、八里桥站(BT07)、通州北苑站(BT08)、果园站(BT09)、九棵树站(BT10)、梨园站(BT11)、临河里站(BT12)、土桥站(BT13)

世界地铁发展史

地铁发展简史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它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 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1863-1899年,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7座城 市相继修建了地铁。 1900-1924年,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包括柏林、马德里、费城等。 1925-194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城市轨道建设速度放慢。莫斯科第一条地铁于1935年建成通车。 1950-1974年,欧洲、亚洲、美洲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 1975-2000年,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又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其中亚洲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有115 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 中国地铁 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基本建成,于1971年1月开始试运营。目前运行区段从北京火车站至西郊苹果园,全长23.6公里,共有17个车站。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条地铁,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加上这条地铁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修建的,车辆、设备一开始存在不少问题。在试运营开始后的头几年,遇到的困难较多。但是,负责试运营工作的北京地下铁道管理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发动群众克,努力改善管理工作。从1977年开始各项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并逐步取得了进展。近几年来,他们狠抓了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地铁技工学校,培训职工6200多人次;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缺席,改革了一部分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整治,保证了正常运转;狠抓了安全行车工作。他们还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地铁的自动化水平,先后实现高度集中、自动闭塞、自动广播等自动化项目,使发车间隔由过去的十几分钟缩短到4分钟,提高了列车的运输效率。 这条地铁已经为首都公共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它在试运营期间,为缓和北京市的乘车拥挤起了重要作用。11年来,共运送乘客2.5亿人次。目前,它每天最多可以发320列车,运送乘客19万人次。 经过验收认为: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地下铁道,设计是成功的,地基稳固,主体结构完好,线路稳定,设备基本配套,工程质量良好。这条地铁正式交付运营以后,有利于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地为首都公共交通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