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式管理体系

构建生态式管理体系
构建生态式管理体系

构筑生态式管理体系

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我作为集团化教育管理体系的园长,在有着“中国湿地之城”“中国油城”等众多美誉的山东省东营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延边、大庆、河北、河南、湖南、江苏、广东等全国各地共近20所幼儿园的投资人、园长和骨干教师们齐聚一堂,用两天的时间打造了一场创意、交流、共赢、发展的精神盛宴。

幼儿园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色,南至深圳、北至延边,延伸整个中国版图;有些是蒙台梭利园,有的是国际化教育模式,有些是活动区教育模式;有些是开园10年的背景,有些是刚刚成立的新团队;有些是资深经验的幼教人,有些是刚刚走上幼教岗位的新新人,面对这样的一个范围的人群,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如何让大家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活动中?如何能让不同技能的老师们都能有所收获?如何能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园都能够通过此次活动获得有效提升?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位名贵花品的种植人不惜巨资引进了来自欧洲的非常名贵的花种,第一年长势良好收益多多,第二年花瓣变小、花色减淡,第三年越来趋于平凡,农场主大感疑惑请教当地著名的植物学家。植物学家询问周边邻居种些什么花色品种?答曰:一般的郁金香、非洲菊等。植物学家一语道破天机:那就是了,即使是名贵的花品也需要通过授粉来完成生长过程,二者之间的授粉频率直接影响了“名贵”花品的“平凡”进程,由此而引发了我对教师生态式管理体系构建的第一重思考:

?学习型团队的搭建与合作该如何进行?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样一个大小不同、快慢不一的庞然大物,如何迅速一致的向同一个目标飞速前进,这确实一个非常难做的命题,在众多同事的讨论下,结合我们大家都在统一使用的一个幼儿教学活动课程体系“幼儿创意课程”带来的启发,我确定了“创意教学精彩再现”的论坛主题,并且根据活动主题的明确要求各幼儿园自行组织“创意教学”活动的公开观摩与交流,然后报送教案与视频上来,由我们进行统一的审核及评价,并最终选定了来自吉林延边、广东深圳、山东东营等三所分布各地的幼儿园选送了六节教学活动作为此次研讨的课例

俗语说:风雨迎贵人,东营特有的晚春寒风与丝丝春雨虽然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感受了北方天气的温差变化,作为研讨现场的音乐厅里却春意盎然,风声雨声中也掩盖不住阵阵欢声笑声鼓掌声,在过去的历时近一个月的体系内各园教师园内观摩与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对创意课程的理解都加深了许多,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专业成长指导策略都有了

新的感悟,无论是老师一遍一遍的磨课还是幼儿园同伴教师、领导间的交流和点评,都让此次在体系“创意课程展示交流”中脱颖而出的6个教学活动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活动现场进行的精彩课例的交流、教育经验的分享以及来自执教教师发自内心的反思和感受也如涓涓细流在现场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身边流淌,最终汇聚成为波澜汹涌的滔滔之水共同收获着、感动着,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什么特色,不理什么层次,我们大家也听到最多的是“这个环节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在这里孩子们的表现是这样的”“修改了无数才才确定了这个方案”“我觉得这样调整会更好一些……”

更多的反问更多的解答,更多的碰撞更多的思考,为教师们发展成为研究性教师、构建学习型团队开拓了新的思路。由此可见,就像在自然界中分享美丽、培植美丽,才会拥有一片高贵的花的海洋的道理一样,不同层次的老师也会有相同的专业发展目标,不同经验的老师们也会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获得不同的感受与思索,这种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园内分享、园际交流,能让不同发展态势的幼儿园得以提升和开拓,在这样一个高品质的教育平台中,我们看到了老师眼中闪现的智慧光芒,也感受了老师们心中那份分享的喜悦。

?20世纪初,送到顾客家门口的牛奶是没有加盖的,美国乡村的山雀鸟和知更鸟毫不费力的享用漂浮在牛奶上面的乳脂;50年代初,牛奶瓶都已经加上了铝制封盖,知更鸟数量下降非常明显,而几乎所有的山雀鸟都学会了用尖利的喙刺穿铝制封盖,重新开启了食物通道,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调查显示:知更鸟是独立想较强的动物,而山雀鸟却属于群居动物,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得以继续生存。

随着三所幼儿园的六个活动案例现场教学活动的展开,执教老师的教学反思、现场老师的困惑交流、以及由我作为总部园长的点睛评价也一一呈现在每一位与会人员的眼前,首先从现场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育策略、幼儿的现场表现及师幼、幼幼间的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第一轮的探讨和交流,并同时引发了有关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幼儿游戏活动中动作的规范标准、相邻数的游戏式教学等的激烈讨论;然而,我也在不停的问自己:这些停留在表面的研讨是我想要的吗?这些纸上谈兵的内容真的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吗?这些你一句他一句的建议真的能够让我们的老师更清楚下一步的调整方向吗?于是,我之前灵光一闪的活动环节就在这时“新鲜出炉”了

随着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现场教学反思的探讨进程,我带领老师们走进了我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轻松愉快的现场教研活动,以《如何设定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关注活动中的细节》为研讨目标,并根据现场对所有人员继续现场分组,打破了园际间的隔膜的同时也让老师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了;同时也把一种浸透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研活动形式一一展现在每一位老师的眼前。

在教研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设定了“点将台”和“台下十年功台上5分钟”的环节,以现场分组、园所小组为单位、以小组PK、现场点将为形式,进行了课例中的“5分钟环节精彩再现”活动,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家的“再现激情”越来越发的积极和高涨,时不时的在小组成员们精彩的演绎中响起阵阵的喝彩声和会心的笑声;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来自湖南攸县幼儿园的老师对《病毒真可怕》进行了教学活动结尾部分的精彩演绎:一群惟妙惟肖的病毒家族用肢体语言巩固再现着音乐活动的节奏和韵律,让现场教师眼前一亮:原来这就是创意;石家庄幼儿园的王老师通过5分钟层次鲜明的节奏练习,转瞬间就让大家对节奏教学的环节设计有个一个清晰的思路:原来二声部节奏练习可以这么容易开展;延吉幼儿园的教师以自身良好的基本素质让大家交口称赞,在面对大家提出的体育游戏轻松有余、创意不足的疑惑中,勇敢的进行了现场的“精彩再现”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自我挑战,调整后的环节在充分展示了教师过硬的基本功与良好的应变反应能力的同时,也让我们大家领略了80、90后年轻教师身上那种勇于探索、挑战自我的精神。

传统的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流程相对单一,做课、说课、反思、研讨、点评一条龙式的活动环节,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活动结束以后无法起到本质的变化。既然此次活动定义在“创意和精彩”,那我们整个的活动过程也要充分诠释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遵循着从实际中找问题、从问题中求反思、从反思中给建议、从建议中落实施等几个原则,活动要求现场的老师在给出合理化建议的同时,必须进行5分钟的现场亲自演绎,这就明确要求所有人员给出的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但在教学中体现“创意”二字,在体系的园本教研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创意”的内在精髓;活动围绕每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设定了游戏环节,把教师当做孩子,把理性的教研目标作为感性的认同理解过程,把被动的研讨过程变成自主的参与过程,让参与者在笑声中思考,在游戏中领悟。

针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年轻化、知识基础差、思想不稳定、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不明朗等共性问题,在此次现场交流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又安排安排了一个“幼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专题活动,同样的,突出是“创意”,感受的是“快乐”,表现的是“认同”,收获的是“感动”

同样一个自我介绍,面对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介绍方式,让老师们理解其实“创意”就在身边;团队合作游戏“是龙还是虫”,激烈的游戏过后,老师们自然而然的说出了学习型团队构建的的要素: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计划的重要性、敢于尝试,不轻言放弃、要有奉献精神;职业生涯映射的选择,却让老师们在知道答案后掩卷思考,自己的职业道路该如何拓展,站在自己的立场也能明白别人的感受;过程中加入了正确的理念导向,并通过美的传递,让富有魅力的故事、图片、短片等加深大家的印象,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入每一位参加

者的心灵深处,比如俞敏洪对年轻人的寄语“像一棵树一样活着”告诉我们认清并体现自己的价值,励志短片《重生的老鹰》使我们在进入幼教机构后充分达成“以幼儿园的标准为标准”的工作理念,而一曲《朋友》也让每一个伙伴油然而生起和睦和谐、共赢发展的喜悦情怀。

从大自然生物的自然进化中,我们也领悟到了了人类团队组织的成长必要条件:

创新意识造就不断进取的组织,共同进步打造携手并进的团队!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有趣的实验过程,那就是有关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袋状草履虫这三种低级动物的竞争历程

?把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分别培养在相同的浓度的培养基中,增长都呈“S”型

?把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放在同一环境中并控制食物16天后就只剩下双小核草履虫?将被赶出去的大草履虫与另外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种培养基中,结果两者都存活下来

?实验结果显示:竞争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也是组织成员的生存法则,大自然为每一个群体或个体提供了适合其生长的特殊环境---生态位。

为了让研讨得以持续下去,借这次活动的契机,根据现有全国体系园的办园基础不同、地域差异不同、开园时间不同等客观原因,我们及时成立“儿童教育研究会”界定了不同的标准要求和不同层次的专业引导方向,针对高要求的幼儿园专业发展导向给予了正确的引导,给一些有志于学前教育的骨干成员搭建了一个更为专业更加规范的发展平台,通过组织与开展幼教领域创新与教科研的学术活动、学术研究,搭建体系内国内外幼教学者、理论与实务沟通交流的平台。聘请国内外德高望重、权威学者与幼儿园管理及教育工作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资深专家担任顾问,及时对学术活动与幼儿园开展的课题研究等工作予以指导与协调。而在一些开园时间较短、发展相对较慢的幼儿园重点以基础教学管理为主,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结合《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的精神进行规范办园为目的进行低层次、针对性、基础性的多次持续的深入引导。

?在此次活动现场进行的“教研基地”的成立仪式中,一位幼儿园的负责人由衷的表示:鉴于体系队伍的不断壮大,在遍布全国的幼儿园中实行分层指导重点规划已呈势在必行之势,“儿童研究会”的成立将为体系内幼儿园的专业提升和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并同时推动者体系内所有的园所以自己特有的特色中更进一步的挖掘自身潜力,从而能够获得大幅度的专业提升。而这种组织与管理模式也恰恰与自然界中“生态位”现象不谋而合:

?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寻求自身的优势价值并加以体现,在良性、有序的竞争中达到“双赢”“多赢”

?活动结束以后,参加研讨的园长和老师们纷纷发来活动感言,以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着她们真挚的心声和继续努力的决心,不同角色不同经历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老师们都在这里找到心中的感动点和以后的提升目标了:

贵州六盘水幼儿园青年教师:近两天的创意课程的观摩学习、讨论和实践,我个人收获很大。我觉得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在课程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教学活动的安排要有目标性和互动性;游戏的选择上也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大中班的活动要有体验性和实操性,这样我们的课程才能使幼儿达到有效的参与和提升。

吉林延边幼儿园保教主任:本此活动轻松快乐,收获很大。教研方法围绕着小组为主讨论、情景游戏、点将台、分享交流,真正让每一位教师亲身体验,充分发挥了老师的潜力。学习过程中有开怀的笑、有感动的泪、有连绵不断的火花碰撞,也有意犹未尽的思索思考。我想这就是这次研讨交流活动的魅力所在吧!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了解了组织教研活动的新方式,以及怎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后的我,应该学会让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的学习,真正做到“轻松教育快乐成长”!

湖南攸县幼儿园业务园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学主管,参加了这次创意课程的现场观摩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认识到,对青年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充分鼓励她们在教学活动中研究方法和艺术,从而实现个人和幼儿园的“双赢”目标;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十八大精神”也鼓励着我们要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这个目标的前提就是要构建一支有创新意识、有团队意识、有职业道德、有专业素养的教育团队,当我们年轻的老师们充满激情的奔向新的方向的时候,当我们一个个学前教育团队整装待发扬帆起航的时候,我们,作为幼儿园管理中的领头羊,团队管理中的核心体系,更多考虑的就是竭尽全力为教师的提高与发展搭建一个适合发展的平台,一个高瞻远瞩的团队目标,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带领我们的教师团队一起努力,为幼儿园全新的发展和教师队伍不断地提升扬鞭助威!

产业生态学

1.控制环境污染和办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1)污染物处于自由排放阶段,(2)工业污染末端治理阶段(3)清洁生产 2.产业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1)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系统与字眼生态系统冲突的问题。 (2)为提高企业京城里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3)对其他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4)有利于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 3.生命周期评价基本结构为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改善评价 4.产业向导环境政策指政府机构针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所指定的政策或规则 以协调产品各相关负责人的环境责任,并通过有效的信息工具辅助实施。 5.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实际上是一种环境保护原则,他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体生命周 期特别是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承担责任。 6.企业三重底线:经济利益社会责任生态责任。 7.产业生态学的特点: (1)以系统论观点研究和解决问题 (2)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3)以产品和服务为研究核心 (4)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5)产业生态学关注科技动态 (6)可操作性强 (7)前瞻性 (8)富有挑战性 8.产业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有制造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通过企业间物质 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流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生态产业系统。 9.生态产业链:指产业集群中处于上下游层次的企业,由于投入产出关系所形成的类似 于实物量的产业链,可分为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联合的协作链。 10.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间的相同点 (1)两个系统中都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两系统内各要素都存在共生关系 (3)两种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崩溃都是一个动态的进化过程 11.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之间不同点 (1)参加的主体不同 (2)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产业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复杂性 (3)物流能流方式不同 (4)分解者作用不同 (5)自然生态系统只受生态学规律的约束,而产业生态系统还要受市场规律的制约12.现代产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级生态系统向二级生态系统过渡的模式的主要表 现? (1)产业系统利用物质与能量的有限性 (2)物质与能量流动的简单网络化 (3)产业系统中的废物很少回收再利用 13.理想产业系统四个组成部分:资源开采者。物质处理者,消费者和废物消费者。 14.产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有赖于整个系统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内在机制是市场价 值规律,而平衡的实现要靠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机制和能力。

怎样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怎样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考评为什么又失败了,是考评目标不够明确吗?是考评项目不够量化吗?是经理和员工沟通不够吗? 也许这些都是你所要的答案,但这些答案足够吗?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恐怕这些又都是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究竟怎样做才能使绩效考评真正起到作用,真正成为企业经理管理的助推器而不是鸡肋。对此,我们必须思考,而且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我们真的要栽到考评上了! 我观察,但凡绩效考评做得不够成功的企业,都没有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所谓绩效考评也只是赖以支撑门面的几张表格而已,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有的甚至完全脱离员工的工作,在诸如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之类的擦边球上刻意追求,完全背离绩效管理的精神,为考评而考评。 没有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你就不能准确获知员工的绩效目标,你就无法督促你的经理去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更无法准确衡量员工的贡献,而最终的结果就只能让绩效考评流于形式,局面一片大好,大家都优秀,都应该得到晋升,获得加薪,这就是当前操作手段所带来的后果。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是核心,也是管理的中心和重心,一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绩效,都是围绕绩效而开展而发展,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但是,怎么去把握这个重心,使之真正发挥功效,这才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论学习阶段 毕竟,对许多人来说,绩效管理还是一个新事物,包括HR经理在内的管理层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真实内涵,还有许多的困惑需要排解,还要许多观念和方法需要掌握,而快速掌握理论、方法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学习。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植根于自然界之中,根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中。从性质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伦理观,是用于指导全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形态。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生态系统不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次盛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领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 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 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的根源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三大问题: 人口增长、技术影响、消费方式。这些影响因素虽然重要, 却往往被误解或夸大, 从而掩盖了其根本性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通常被列为环境破坏的头号原因。而人口爆炸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可是多数的环境破坏, 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 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人口增长同环境破坏只不过是同一根本疾患的不同表征而已。 科学技术。无可否认, 对于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现状, 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 世纪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短短100 年里人们就创造了过去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进入20 世纪中叶,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激光通讯、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出现, 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可是, 生态环境已经在在科技的穷追猛打下千疮百孔。因此,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 在为人类带来充分舒适的同时也为人类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速度也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我国本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几个前提条件

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几个前提条件 我们都知道绩效管理难,这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公认的问题,绩效管理难,到底难在哪里呢?根据我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工作经验来看,其实,绩效管理难的根本点在于我们很多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时,还不具备绩效管理实施的一些条件。我们仔细想一下,绩效管理这种管理工具的来源就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绩效管理工具的来源与美国,而且在一些大型公司中有成功的推行经验,大家知道国外一些大型或知名的企业中,它们的流程、制度、企业文化等都比较完善,那么它们在推行绩效管理就容易得多。绩效管理同其他管理工具一样,它的有效推行,也有在具备一定条件之下才能。那么,要推行和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已经建立健全价值观念并且是明确的,而且已经得到了所有员工的认同,员工的心智模式已经得到了企业文化的改造。 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实际上也是在推行的一种变革,要推行变革,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关键了,其实我们大家都有一种体会,在有些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时,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有些困难,而一些企业推行起来比较容易,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文化在起作用。当然,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过程,实施绩效考核时,在选择绩效考核方法上一定要与自己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方法,否则就是水土不服。 二、企业的战略规划是明确清晰的,而且公司的战略目标能使公司每位员工都能知道。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不断的提高企业的业绩和员工的绩效,要提高业绩,如果没有目标和标准,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差距在哪里,而且,绩效管理过程也是将公司的战略落实和实施的过程。如果我们连企业的战略都没有,那我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各个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物质的循环性。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意义:①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②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演艺产业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机理探讨

收稿日期:2016 08 0 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转制文艺院团发展的产业生态研究”(15BH106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产业生态视角下的山东演艺产业发展研究”(14CGLJ52 )。作者简介:林凡军,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人文天下》社长、主编,山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济南 250100);谢永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250100 )。演艺产业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机理探讨 林凡军 谢永珍 摘要:产业生态视角下的演艺生态系统研究为探索演艺产业规律提供了新思路。演艺产业生态是由演艺产业内生系统与演艺产业外生系统两部分构成,是实现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有机整体。其中,演艺产业内生系统由产业内的主体如演艺机构、演出经纪、剧场等部门组成,可划分为演艺产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以及消费环节,形成紧密联系的演艺产业链;演艺产业外生系统由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产业环境组成。演艺产业内生系统与外生系统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具有“生态”价值追求、保持高度整体性、不断实现增值的演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构建各要素作用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共生单元的具体职能、阐述外部产业环境(外生系统)与内部产业主体(内生系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演艺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等关键环节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不仅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并且对破解演艺产业发展困局、提升演艺产业价值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生态;演艺产业;演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 伴随着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持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正在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供给潜力十足。演艺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产业形态基本形成,初具产业规模,供应端和需求端都积蓄了足够的势能,蓄势待发。但是,演艺产业天然具有的特殊性,又导致其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就为产业理论研究提出了课题。演艺产业的特殊性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实现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产业实践层面困惑却不可回避的必答题,理论的阐释和指引十 分必要;一个是“成本缺陷”,演艺产业的投入回报模式有别于一般产业,票房收入不能覆盖成本,如何 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需要理论和政策层面的创新。鉴于当前国内外关于演艺产业的理论研究成果欠丰富,特别是针对演艺产业的产业本体研究基本阙如,与当前演艺产业发展的实践不相适用,亟需破题。近几年,由生态学与产业经济学交叉而来的产业生态学相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产业的生态现象及发展规律,已有国内学者基于产业生态理论进行了文化产业生态相关研究,但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文化产业的某一具体产业形态,关于演艺产业生态研究尚属空白。产业生态视角下的演艺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从产业这一中观层面阐释演艺产业各产业主体之间、产业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构建演艺产业生态系统,为演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一、演艺产业生态的内涵与属性 产业生态是基于产业经济学与生态学应运而生的一个交叉学科理论,自1989年作为独立概念被提出以来已经有颇为成熟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将产业生态这一理论应用到文化产业中,形成了文化产业生态这一概念,目前相关研究虽并不成熟,但也有了一定进展。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中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060  067 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战略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运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效、增加绿色碳汇等多种手段;二是人类正面临一次绿色经济的巨大变革,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正在对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国情,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要义:第一,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生态绿色技术改造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

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之间平衡协调的社会文明。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第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发展,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还是提升国家绿色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产业生态

产业生态学 第一讲绪论 思考问题 1人类经济社会面临哪些矛盾与挑战? 2人类环境保护经历哪几个演变? 3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之间的关系? 4本门产业生态学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你认为学习本门课程对自身有什么帮助或意义? 一、产业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及意义 思考:人类面临哪些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可举例说明。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与挑战 挑战 1转变人类现有的发展模式2开发新资源利用途径3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开发及环境影响人类环境保护历程演变 20世纪30-60年代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废物 20世纪60-70年代污染末端控制模式 20世纪90年代生产全过程控制模式:清洁生产 21世纪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二、几个重要概念梳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战略,强调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主要载体是产 业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 产业生态学则是一门研究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运作机制及优化调控的科学; 社会生态学则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运行规律和优化调控的科学。 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和工程学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石和方法工具体系。 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中,主要关注于具体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 产业生态学是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学的组成部分。 产业生态学 工具 方法 产业共生 Life Cycle Analysis, LCA 理论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Substance Flow Analysis, SFA GaBi4 第二讲 思考问题 1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概念是什么? 2生物群落中优势种与关键种的区别是什么? 3生物群落中种内与种间主要有哪些关系? 4产业生态群落的定义以及其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 5产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及结构组成是什么? 6产业生态系统的发育分哪几级?试简要表述。 二、产业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孕育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期) 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中期~80年代中期) 诞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蓬勃发展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 三、产业生态学的内涵 Industrial ecology is an approach based up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cological principles that integ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spects of the design, production, use, and termin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a manner that minimizes environmental impact while optimizing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energy and capital. (Definition by Manahan, 2001)

关于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 体系的思考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关于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 企业绩效通常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企业绩效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整体的绩效,二是员工的个人绩效。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评价系统结合起来,使企业战略和目标转变为具体的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通过实施绩效管理,使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各级组织和员工中层层分解,传递,引导员工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持续的绩效管理活动,使公司每个员工按职业化要求和标准完成工作任务,通过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为员工的绩效改进、培训开发提供参照,为人员配置、薪酬调整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强化各级管理者指导、帮助、约束、激励下属的责任,不断提升员工的价值。 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多企业都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仅仅关注对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的考评和管控,忽略了局部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的系统联系,导致目标和行动的脱节,使考核抓不住重点,无法反映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业务重心,不能从计划、执行、监控、反馈的环节实现系统管理,反映在日常工作中,就是指标设置不合理、员工对考核采取排斥的态度、因考核职能不明确,HR的工作量徒劳增大,业务部门更是抱怨不断,企业高层看不到绩效管理实施的预期效果,企业也无法切实提

高绩效。上述现象说明了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导致的严重后果。那么,如何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角度来实施绩效管理,通过考评体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意图呢构建战略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随着中国企业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懈探索,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在西方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为很多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之源,但是进入中国后,却出现了洋理论水土不服的现象。究其根源,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管理的主题和内容也不同,导致理论的应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绩效管理理论也经历了传统的非系统化到现代的系统化的转变,从控制论、系统论、行为科学、管理学等构成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到目标管理理论、管理控制理论等直接理论基础,同样面临着如何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对接的问题。因此,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首先要考虑企业管理成熟度的问题,要具备以下基础: 1、企业要有明确的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支持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也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的行为准则。明确的价值观旗帜鲜明地代表了企业提倡什么,杜绝什么,以此来影响员工的行为模式,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使员工的心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为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3、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 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从此,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念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智能生态系统的产业架构与趋势研究

智能生态系统的产业架构与趋势研究

————————————————————————————————作者:————————————————————————————————日期:

智能生态系统的产业架构与趋势研究 依据生态链的纵向层次和供应链的价值分配关系,本文提出了智能生态链的产业投资地图 一、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层次 1.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 信息生态系统指的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归纳起来,可以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源、信息依附平台、信息主体三大要素组成(见图表1.1)。 (1)信息源既是信息生产的原料,也是产品。一方面,信息早就存在于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另一方面,它是信息主体的劳动成果,通过信息反馈方式,对社会各种活动直接产生效用,进一步丰富信息资源。

(2)信息主体(聚合为“信息服务链”)是为了某种目的的生产信息的劳动者,包括原始信息生产者、信息分配者、信息消费者以及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产者,以上信息主体的聚合便构成了“信息消费链”,从本质而言,信息消费的过程也是围绕以信息主体为核心的服务过程,所以,我们又将“信息食物链”定义为“信息服务链”。信息服务链自上而下分为信息分解、信息生产、信息分配、和信息消费等四层,信息分解为信息生产指明方向,信息生产的内容通过信息分配传输到信息消费层,实现信息消费的目的,而信息分解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信息消费的偏好和潜在需求,决定信息生产的方向。 (3)信息依附平台是信息源与信息主体间实现信息活动的技术实现工具,信息依附平台通过一系列的信息通信技术对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数据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也是各级信息主体进行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活动的生产工具汇总,这些生产工具总称为“信息制造链”,信息制造链自上而下分为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或终端层),分别实现信息挖掘与再生、信息存储与处理、信息交换与传输、信息获取与利用等功能。 2.信息生态系统的制造链与服务链的对应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

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 考评为什么又失败了,是考评目标不够明确吗?是考评项目不够量化吗?是经理和员工沟通不够吗? 也许这些都是你所要的答案,但这些答案足够吗?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恐怕这些又都是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究竟怎样做才能使绩效考评真正起到作用,真正成为企业经理管理的助推器而不是鸡肋。对此,我们必须思考,而且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我们真的要栽到考评上了! 我观察,但凡绩效考评做得不够成功的企业,都没有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所谓绩效考评也只是赖以支撑门面的几张表格而已,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有的甚至完全脱离员工的工作,在诸如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之类的擦边球上刻意追求,完全背离绩效管理的精神,为考评而考评。 没有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你就不能准确获知员工的绩效目标,你就无法督促你的经理去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更无法准确衡量员工的贡献,而最终的结果就只能让绩效考评流于形式,局面一片大好,大家都优秀,都应该得到晋升,获得加薪,这就是当前操作手段所带来的后果。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是核心,也是管理的中心和重心,一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绩效,都是围绕绩效而开展而发展,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但是,怎么去把握这个重心,使之真正发挥功效,这才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论学习阶段 毕竟,对许多人来说,绩效管理还是一个新事物,包括HR经理在内的管理层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真实内涵,还有许多的困惑需要排解,还要许多观念和方法需要掌握,而快速掌握理论、方法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学习。

论广告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构建

论广告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构建 一、背景:普通生态学的人文转向 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态学是属于生物学的范畴。随着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生态思维方式对人文科学的影响愈加明显,自20世纪40 年代起,生态学走出了“生物学”、“自然科学”的狭窄领域,开始走进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乃至哲学、神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产生了一系列分支学科。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使人文学科的研究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文领域学者认识到,自然领域与人文领域存在着某种类似之处,用生态学的某些原理去思考人文领域的某些问题,视野会变得开阔。 但是人文领域毕竟不是自然领域,有着相异于自然领域的地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领域的生态学研究,既是对人文学科的隐喻,又是对普通生态学理论的一种发展。 二、广告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的条件分析 (一)社会系统具有类似自然生物界的生态规律1.系统与社会系 统的涵义分析 对“系统”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到目前为止其数量不下于40 个。我国学者一般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本文所指的“系统”也是建立在这个涵义基础上。 关于社会系统的论述,西方学者涉猎得较早,美国社会学家帕森

斯(Talcott Pansons)早在1937年就有阐述,后又在1951 年的《社会系统》一书中详细阐述。在帕森斯看来,社会系统就是一种行动者之间互动过程的体系,它是涉入互动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 在我国,学界一般认为:社会系统就是社会组成的系统。一直到1990年我国的学者才有关于社会系统的学术界定,但是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并没形成像帕森斯那样的一般理论。因此,笔者认为社会系统就是个体、群体、组织等若干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2.社会系统存在类似自然生物界的生态规律尽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着天然的区别,但是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有自然界的某些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社会系统具有某种生态属性。 社会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观念与思想的源头是 H•斯宾塞(1820—1903)的社会生物学,他在《社会静力学》(1850)、《社会学原理》(1876—1896)等著作中,把社会看成是一种有机体,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研究社会的进化及其营养的持续分配等功能。到1935年英国生物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以后,人们关注“生态”的时候,总要考察其“系统性”;在研究“系统”时,总要注重其“生态性”。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其社会系统的生态属性表现得越来越明确。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与自然界生物竞争如出一辙;生物物种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在社会产业组织链条中同样有所显现;竞争品牌之间“在合作当中竞争,在竞争当中合作”与生物的“共生共荣”同样存在相似之处。 (二)社会生态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组织绩效(17页)

目录 说在汇报之前 (2) 一、课题概况 (2) 二、选题理由 (3) 三、绩效考核小组简介················3~4 四、现状调查···················4~6 五、目标确定 (6) 六、原因分析 (7) 七、制定对策···················7~11 八、对策实施···················12~13 九、检查及效果··················14~15 十、巩固措施与标准化管理 (16) 十、活动总结 (16)

第一部分:说在汇报之前。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关于绩效的概念。 绩效,一般的解释为工作的成绩以及效能。这样的解释并没有阐释清 楚“绩效”这个概念 ..的外延,同时也混淆了它原有的内涵。比较完整的理解是指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达到某种目标,而实施的行为的过程及其结果,通常是有功能或是有效能的。这个概念强调了目的性,其次指出了它不仅重视结果同时也注意其过程,第三这个过程和行为的结果有功能或效能,即这种“绩效”是有效的绩效。这个概念扩大了一般意义上的绩效概念的外延,它不仅仅指个人“工作”的绩效,也包含了组织层面的绩效。总公司目前推行对各工程局、设计院开展效绩评价工作,实质上也是从组织层面进行绩效管理的一种方式。 第二部分:成果汇报: 去年,我们成立了绩效考核小组,并进行了绩效考核的一些基础工作,并汇总清理出一部分基础数据。今年,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编写了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编制了正式的组织层面的绩效考核表和岗位绩效考核样表。下面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概况: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工作,企业原有的考核系统存在固有的缺陷,不能满足公司高速发展和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因此,改良现有考核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成为势所必然。 最近两年公司定岗定员,出台了相关规定,管理机构逐渐精简高效,但是仍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太一致; 个人不能通过规范的管理渠道 ...与岗位相符的能.......,获得组织对自己明确的 力、知识、工作规范和职责的要求。所以需要通过绩效考核的推广配合其它管理工作的推进,逐步完善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工作,规范管理职责,实现个人与组织的愿景一致,激励与鞭策员工努力工作。

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三) 作者:今日工程机械来源:今日工程机械出版时间:2006-4-5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国外最近20年来,已经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融于绩效考核之中,从而形成了最为先进的全面绩效考核的理论和实践。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在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国外先进企业绩效考核的先进理论和实践,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构建起到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价值理念开始接受并实践这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事实上,像海尔、徐工这些一流的国内企业集团也在企业管理中开始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尝试走出一条中国式的企业管理之路。然而,正如以往的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仅被视为一项独立的管理行为。绩效考核大都直接照搬国外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方式,并未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未与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相联系,并且存在绩效考核的内容指标构建不完善,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与处理方式不当等种种弊病,严重制约着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水平,成为继续发展壮大的瓶颈。 基于上篇文章中对所列举企业当前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建立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建立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应把握的原则 1.全面性与严格性的原则 绩效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在制定考核、考评制度时一定要遵循全面性的特点。全面性是说要注意到反映绩效的各个方面,不要只考核反映绩效的一个或几个指标,而应当考虑到反映绩效的各种主要指标,并且要考虑到影响绩效的各种外在的因素与条件。 考核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这样不仅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情况,而且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角色与地位是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水平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原始文明大约经历了400万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之间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创造力非常有限,即使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从总体上也能较快的恢复平衡。社会发展到一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和“原始经验”的积累,人类组建以栽培作物和驯养动物取代采集和渔猎的部门,于是农业和畜牧业就发展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顺从自然的状况。但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牧为主,活动范围较小,而且该时期人口密度不大,所以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冲击力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容量,生态系统仍可维持大体上的平衡,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00多年前,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尤其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界进行强力征服和探索,以至于在短短的300多年间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自然,而是把自然当做被征服的对象,“人定胜天”、“人类中心论”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导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至于全球出现极其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森林锐减、垃圾成灾、水污染等等,这些事实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想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则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必须转换人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制约自身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使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时代。 从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人类已处于主导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人类要想实现文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应相互对抗。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人们自觉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